空调气流组织计算

合集下载

空调气流组织计算

空调气流组织计算

ρ空气密度: 1.2kg/m³c空气定压比热容: 1.01kJ/(kg·℃)Ls房间总送风量:6000m³/h 1.666667m³/s L房间长度:30m W房间宽度:12m H房间净高:7m ts送风温度:20℃tn房间工作区温度:28℃△ts送风温差:8℃工作区高度: 2.7m ɑ喷口紊流系数:0.07设计步骤:喷口直径ds=0.26m喷口倾角α=0喷口安装高度: h=6m喷口安装位置: x=13my= 3.3my/ds=12.69231x/ds=50① 当α=0且送冷风时0.002378② 当α角向下且送冷风时0.002378② 当α角向下且送热风时喷口侧向送风气流组织设计计算——单股非等(1) 初选喷口直径ds、喷口倾角α、喷口安装高度h。

(喷口有圆形和扁形[高宽比(1:10~(1:20射程较远,速度衰减也较慢,而扁喷口在水平方向扩散要圆喷口相似。

)带收缩口的圆喷口,ɑ=0.07;对圆柱形喷喷口直径ds一般在0.2~0.8m之间;喷口倾角α按计算确定,一般冷射流α=0~1根据工程具体要求而确定:h太小,射流会直接进入工作区,影响舒适程度;h太大也不适宜6~10m。

(2) 计算相对落差y/ds和相对射程x/ds。

(3) 根据要求达到的气流射程x和垂直落差y,计算阿基米德数Ar。

-0.00238阿基米德数Ar=0.0023785.339266m/s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g=9.81m/s 25.879367个,取6实际的送风速度υs= 5.231918m/s0.688977m/s 0.344488m/s 0.2m/s,(4) 计算送风速度υs。

根据阿基米德数定义式,有:计算出的υs,如在4~10m/s范围内是适宜的;若υs>10m/s时,应重新假设ds或υp不满足工夏季不大于工作区风速要求,冬季不大于(5)根据ds、υs、Ls计算喷口的个数。

空调房间室内气流组织模拟(fluent)

空调房间室内气流组织模拟(fluent)

模型[1]m s,送风温如图,房间左下角有一个空调,送风和回风方向如图所示。

送风速度为1/度为25℃,壁面温度为30℃。

1.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①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的步骤在此处暂时省略,以后后机会再补上,这里直接读入网格文件hvac-room.msh。

②读入网格后应检查网格及网格尺寸,通过Mesh下的Check和Scale进行实现,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2.求解模型的设定①启动FLUENT。

启动设置如图,这里着重说说Double Precision(双精度)复选框,对于大多数情况,单精度求解器已能很好的满足精度要求,且计算量小,这里我们选择单精度。

然而对于以下一些特定的问题,使用双精度求解器可能更有利。

[1] 李鹏飞,徐敏义,王飞飞.精通CFD工程仿真与案例实战:FLUENT GAMBIT ICEM CFD Tecplot[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312-317a.几何特征包含某些极端的尺度(如非常长且窄的管道),单精度求解器可能不能足够精确地表达各尺度方向的节点信息。

b.如果几何模型包含多个通过小直径管道相互连接的体,而某一个区域的压力特别大(因为用户只能设定一个总体的参考压力位置),此时,双精度求解器可能更能体现压差带来的流动。

c.对于某些高导热系数比或高宽纵比的网格,使用单精度求解器可能会遇到收敛性不佳或精确度不足不足的问题,此时,使用双精度求解器可能会有所帮助。

②求解器设置。

这里保持默认的求解参数,即基于压力的求解器定常求解。

如图:下面说一说Pressure-based和Density-based的区别:a.Pressure-Based Solver是Fluent的优势,它是基于压力法的求解器,使用的是压力修正算法,求解的控制方程是标量形式的,擅长求解不可压缩流动,对于可压流动也可以求解;Fluent 6.3以前的版本求解器,只有Segregated Solver和CoupledSolver,其实也Pressure-Based Solver的两种处理方法;b.Density-Based Solver是Fluent 6.3新发展出来的,它是基于密度法的求解器,求解的控制方程是矢量形式的,主要离散格式有Roe,AUSM+,该方法的初衷是让Fluent具有比较好的求解可压缩流动能力,但目前格式没有添加任何限制器,因此还不太完善;它只有Coupled的算法;对于低速问题,他们是使用Preconditioning方法来处理,使之也能够计算低速问题。

气流组织_精品文档

气流组织_精品文档
辐(斜)流洁净室(也称矢流)
混合流(局部单向流)洁净室
4.1 非单向流式气流组织
作用原理
当一股干净气流从送风口 送入室内时,迅速向四周 扩散、混合。同时把差不 多同样数量的气流从回风 口排走,这股干净气流稀 释着室内污染的空气,把 原来含尘浓度很高的室内 空气冲淡了,一直达到平 衡。所以气流扩散的越快 ,越均匀,那么稀释的效 果当然越好。 非单向流洁净室的原理就 是稀释作用。
4.2 单向流式气流组织
作用原理
在单向流洁净室内, 干净气流充满全室断 面,所以这种洁净室 不是靠掺混作用,而 是靠推出作用将室内 脏空气沿整个断面排 至室外,从而达到净 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单向流洁净室的原理 就是“活塞”作用。
特点
单向流式气流组织方式要求室内断面保持一定的 风速,其折算的换气次数高达每小时数百次(200 ~600次/h),为非单向流的10~20倍,故可以使 室内达到较高的洁净度。洁净气流本身对污染源 会产生隔离作用,抑止了尘菌等污染物向房间的 扩散。
③当污染气流与送风气流逆向时,送风气流能 把污染气流抑制在必要的距离之内;
④在全室被污染的情况下,足以在合适的时间 内迅速使室内污染空气自净。
下限风速建议值
洁净室 下限风速 (m/s)


《医药工业洁净厂
房设计规范》值( m/s)
垂直 单向流
0.12 0.3 不大于0.5
平时无人或很少有人进出,无明显热源
乱流度是为了说明速度场的集中和离散程 度而定义的,用于不同的速度场的比较。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乱流度 的计算式为:
(3)下限风速 下限风速主要式为了保证洁净室能控制以下四 种污染而制定的。
①当污染气流多方位扩散时,送风气流要能有 效控制污染的范围;

条缝形风口送风气流组织设计计算

条缝形风口送风气流组织设计计算

条缝形风口送风设计计算
校核射程
说明
v x---距风口距离为x处的最大风速(m/s)
v s---条缝口的送风速度(m/s)
K---送风口常数 2.35对条缝口为2.35
b---条缝口有效宽度(m)
x o---条缝口中心至主气流外观原点的距离对条缝口x o=0
H---房间高度(m)
n---系数n=x/L1
x---射程(m)
L1---与射程有关的房间长度
确定送风速度vs和条缝口尺寸b
L---房间长度由房间的长度和高度确定表6-10中的使用表格;当W---宽度
H---高度
Ls---总送风量 m3/h
v p---室内平均风速 (m/s)查表6-10(民用建筑空调设计)
v p'---室内平均风速 (m/s)送冷风时乘以修正系数1.2;送热风时乘以修正系l---条缝风口的有效长度(m)多条条缝送风时乘以个数
n---条缝个数
Ls1每米长条缝的送风量 m3/h
vs---送风速度 (m/s)查表6-10;在第一列找到最接近Ls1的风量值,对b---每条条缝宽度 mm
注:按样本选取合适的条缝风苦型号,并校核射程;若能在表格中找到与计算Ls1接近的每米条缝送风量
中的使用表格;当条缝口设在房间一端向一个方向送风时,应按2L查表,Ls1值也应为实际值的2倍,2;送热风时乘以修正系数0.8
最接近Ls1的风量值,对应找到vs和b
s1接近的每米条缝送风量值时,则认为射程可以满足要求。

2倍,用乘以2后的L、Ls1值选取vp、vs和b值。

气流组织设计计算表(孔板送风)

气流组织设计计算表(孔板送风)
局部孔板送风计算 t s 基本资料 A B H tn 允许温度波动范围 送风温差 送风量 3.3 5.56 3 25 2 4 2700 4.2 1.2 孔板尺寸 1.做局部孔板A=2X6=12,选择孔眼送风速度vs 先选择孔板孔眼直径ds=5mm,孔板材料为五合板t/ds=1,选择孔眼送风速度vs(m/s) ds(mm) 6 Vs(m/s) 4 2.选择送风温差,计算出单位面积送风量Ls(M3/M2.H) r=1.2 C=1.01 3.计算顶棚开孔面积 a=0.75 自由端面比Cm 147.155
h=
0.0011SLs
S
为了安装及气流入口处的扩散,稳压层净高不小于0.2m,因此取h=(m)
0.2
工作区风速 q(kw/M2) 0.15 0.035
4
LS =
3600 q r C ts
A0 =
Hale Waihona Puke L 3600 S aCm =
A0 A
l = 0.886
ds Cm
N =
A l2
tx / ts =
C 1 S aCm
Vc=
1 0.7565344
7.校核工作区区域温差 t x 工作区高度1.8m,相当距风口2.2m,查查<空调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页261的图5-15得到 即工作区区域温差 t x = 0.2
8.计算稳压层高度h 当Vz/Vs=0.25时, S=B(房间的长方向尺寸)
0.225
0.2403846
0.0476954
4.计算孔口间距l(mm) 孔口间距取值(mm)
24.341476 20
5.计算孔板孔眼数N 孔眼排列N A方向 210 210 B方向 60 60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研究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研究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和工作的建筑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通风空调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调效果成了人们关心的重点。

空调室内的气流组织直接影响着空调系统的使用效果,是关系着房间工作区的温湿度基数、精度及区域温差、工作区的气流速度及清洁程度和人们舒适感觉的重要因素,是空气调节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采用CFD方法,对办公室空调房间内的气流组织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并对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气流组织;数值模拟;速度场;温度场1物理模型本文所研究的空调办公室房间尺寸为6.8m×6.0m×4.0m,柜式空调机送风口的尺寸500mm×300mm,送风口中心距地1.55m,回风口的尺寸为500mm×500mm,回风口贴地。

立式空调机斜侧放置在墙角,与墙壁成45°夹角。

空调房间有11台计算机、11个人员、4盏荧光灯等热源。

为了简化计算,计算机为400mm×400mm×400mm的正方体模型,其中心距地1m;人员为坐姿,为一个400mm×400mm×1200mm的长方体模型;荧光灯为50mm×50mm×1200mm的长方体模型,距地2.6m,白天不考虑灯光照明。

坐标原点为房间的几何中心。

简化的物理模型如图1。

图1房间的物理模型2数学模型为了简化问题,作如下的假设:(1)室内气流为不可压缩常物性牛顿流体,稳态湍流流动,且符合Boussinesq假设;(2)不考虑太阳辐射以及房间内部各表面的辐射换热影响,固体壁面上满足无滑移条件,在计算模型中不考虑;(3)门、窗、墙壁密闭性好,不考虑漏风的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的计算方法是由Launder和Spalding等提出的k双方程模型。

模型的控制方程为:①连续性方程(1)式中,ui 为xi方向上的时均速度,m/s。

高大厂房分层空调气流计算与模拟分析

高大厂房分层空调气流计算与模拟分析

d′0
d′0
(3)
Ar= g·Δt0·d′0 v′0·2 T
(4)
式中 Ar —送风射流的阿基米德数。
带入相关数据,计算出Ar=1.8×10-3,Y′=2.91m。
验证:ΔY=|Y′-Y|=0.09燮0.20m,满足要求。
射流末端轴心速度vx为:
′ ′ v′x =3.347Ar-0.147 X -1.151
X Y v 1.124 0.533 -0.182 x
(2)
式中 X —射程,m,通过上述计算可知,X=18.1m;
Y —射流落差,m,通过上述计算可知,Y=3.0m;
T —空调区空气的绝对温度,K,按空调室内设计
温度26℃计算,T=273+26=299K;
Δt0 —送风温差,选用10℃;
vx —射流末端速度,m/s,通常vx=2vp=2×0.3=0.6m/s。
1 项目概况
西 北 地 区 某 部 装 厂 房 , 总 建 筑 面 积 27360m2,长
240m,宽114m,其中两跨240m×36m和一跨240m× 42m,主厂房屋面钢梁最低点标高16.0m,属于高大空 间建筑。
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中第4.4.4条及条文解释的规定,建筑空间高度≥10m 且体积V>10000m3时,宜采用分层空调系统。分层空 调与全室性空调相比,前者夏季可节省冷量约30% 左 右[1 ̄3],因此,能减少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和初投资。针 对该项目的特点,设计时决定采用分层空调系统。
社,2015. [3] 邝国衡. 某会展中心大空间中庭分层空调系统设计[J]. 广东土木与建
筑,2005,(10):38,39. [4] 陶文铨. 数值传热学[M]. 2版.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

5-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5-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 孔板送风方式
Δ局部孔板送风:k<50% Δ全面满布孔板送风:k>50% ★ 采用孔板送风应注意的问题
返回首页
典型的空气分布方式及计算条件
返回 返回首页
考虑射流受限的修正系数
■图的横坐标: ■非贴附射流:x x F0 ; ■下送散流器:x x F0 ■贴附射流:x 0.7x F0 ; ■径向贴附散流器:0.1l 0,1l F0 ■扁射流: x x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平行射流的叠加 link
返回首页
射流轴心速度的衰减公式
射流主体段轴心速度的衰减规律的经典公式: ux0 0.48
u0 ax0
以风口作为起点则上式为:ux
u0
0.48

ax d0

0.145
d0
忽略极点到风口的距离,有
ux u0
0.48

ax d0


0.48 a
返回首页
侧送侧回
特点:
■ 射流到达工作区前已与房间 空气进行了较充分的混合
■ 速度场与温度场较均匀稳定 ■ 工作区处于回流区 ■ 射流射程比较长,射流能充分
衰减,故可以加大送风温差 ■ 应用最多的气流组织
返回24
返回首页
上送下回
特点:
■ 送风气流不直接进 入工作区,与室内 空气有较长衰减的 混掺.
返回首页
第一节 概述
◆ 经过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经送风口进入空调房间与室内 空气进行热质交换后由回风口排出
◆ 上述过程必然引起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成某种形式的气流 流型和速度场
◆ 不同的恒温精度、洁净度和不同使用要求的空调房间,也 要求不同形式的气流流型和速度场

哈尔滨工业大学—暖通空调课件—第三章_3.7_3.8典型气流组织计算

哈尔滨工业大学—暖通空调课件—第三章_3.7_3.8典型气流组织计算

9
3、选取送风速度vs,计算各风口送 风量
(6-3)
10
4 计算送风口数量n,与实际送风速度
11
12
2
5 校核送风速度
6 校核射流贴附长度
13
14
15
室内温 度波动 小于 1℃时 侧送风 气流组 织计算 流程
17
16
18
3
19
20
喷口侧送风的设计计算
喷流的形状的影响因素:
21
喷口侧送风气流组织的设计
可为1℃左右,此时可认为射流温度衰减只与射程有 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通过对受限空间非等温射流的实 验研究,提出了温度衰减的变化规律,
8
2 计算风口的最大允许直径ds,max
根据射流的实际所需贴附长度和最小相 对射程,计算风口允许的最大直径ds,max
从风口样本中预选风口的规格尺寸。 对于非圆形的风口,按面积折算风口直
41
42
7
1137常见气流组织的计算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气流组织设计流程侧送风设计计算喷口送风的设计计算散流器送风的设计计算气流分布性能的评价2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3气流组织设计流程4侧送风设计计算5常用符号说明6风口的选择与布置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室温允许波动范围的要求选择不同结构的侧送风口以满足现场运行调节的要求
非等温射流的计算方法很多,世界各国所采用 的计算公式基本相同,一般都是以美国的 Koestel单股非等温(包括垂直和水平)射流 计算公式为基础,通过试验得出经验系数,因
而公式差别仅在实验系数和指数上有所不同。
冷射流轨迹
22
喷口 侧送 风气 流组 织设 计流 程图
23
24
4
25
26

空调气流组织设计

空调气流组织设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参考资料5空调气流组织设计编者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空调气流组织设计一、空调气流组织设计作用空调气流组织的作用:⑴送风均匀,从而保证空调区的温度场、湿度场、速度场的均匀;⑵送、回风不短路;⑶没有吹冷风感;⑷冬季热风能抵达人员活动区。

二、气流组织选择一、气流组织方式:⑴侧面送风:能形成贴附射流,增大气流射程,有利于室内空气混合,幸免冷风过快下落。

⑵散流器送风:送风距离大,适宜空间较高的房间。

⑶孔板送风:单位面积送风量大,工作区内风速小。

⑷喷口送风:速度高,射程长,适合高大空间的送风。

⑸条缝送风:送风温差、送风速度衰减较快,可与灯具配合布置,适合于会议厅、宴会厅等场所。

⑹旋流风口送风:衰减快,可作大风量、大温差送风。

二、气流组织及送、回风口选择⑴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宜采纳百叶、条缝型等风口貼附侧送。

当侧送气流有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人员活动区的风速要求严格时,不该采纳侧送。

侧送形式有以下三种:①上送上回:仅为夏日降温效劳,且空调房间层高较低;②上送下回:以冬季送热风为主,且空调房间层高较高;③单侧或双侧贴附射流送风适合于跨度较大的空调房间。

采纳貼附侧送风时,应符合以下规定:①送风口上缘与顶棚的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②送风口内宜设置避免射流偏斜的导流片。

⑵空调区设有吊顶时,应依照空调区的高度及对气流的要求,采纳散流器或孔板送风。

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人员活动区内的风速或区域温差要求较小时,应采纳孔板送风散流器分平送和下送两种方式。

平送适合于夏日送冷风;下送适合于冬季送热风。

采纳散流器送风时,应知足以下要求:①风口布置应有利于送风气流对周围空气的诱导,风口中心与侧墙的距离不小于;②采纳平送方式时,貼附射流区无阻挡物;③兼作热风供暖,且风口安装高度较高时,宜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功能,如温控散流器。

气流组织计算

气流组织计算

气流组织的校核空气调节区的气流组织(又称为空气分布) ,是指合理地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使得经过净化、热湿处理后的空气,由送风口送入空调区后,在与空调区内空气混合、置换并进行 热湿交换的过程中,均匀地消除空调区内的余热和余湿,从而使空调区(通常指离地面高度为2m 以下的空间)内形成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温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以满足生产工艺 和人体舒适度的要求。

同时,还要由回风口抽走空调区内空气, 将大部分回风返回到空气处理机组(AHU )、少部分排至室外。

影响空调区内空气分布的因素有:送风口的形式和位置、 送风射流的参数(例如, 送风风量、出口风速、送风温度)、回风口的位置、房间的几何形状以及热源在室内的位置等, 其中送风口的位置和形式、送风射流的参数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5.1双层百叶风口的气流组织校核:标间、套房、咖啡厅以及洽谈室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选取上送侧回的双层百叶风口送 风。

选取三层十二号老人活动室为例,进行气流组织的校核计算。

该房间其空调区域室温要求为26C ,房间长为 A=5m ,宽为B=4.2m ,高为H=4.0m ,室内全热冷负荷 Q=3229W 。

①:根据空调区域的夏季冷负荷、热湿比和送风温差,绘制空气处理的 h-d 图,计算夏季空调的总送风量 Ls ( m3/h )和换气次数n (1/h ):L s A* B* H式中:Q — 空调区的全热冷负何, W ;h N 、 h S ――室内空气和送风状态空气的比焓值, kJ/kg ;A—沿射流方向的房间长度, m ; B — —房间宽度,m ;H ——房间高度,m 。

通过计算可得: Ls=1038 m 3/h n=13 1/h② :根据总送风量和房间的建筑尺寸,确定百叶风口上网型号、个数,并进行布置。

送 风口最好贴顶布置,以获得贴附射流。

送冷风时,可采取水平送出;送热风时,可调节风口 外层叶片的角度,向下送出。

式中:LS3.6Q 1.2(hN -hS)(5-1)(5-2)③:按照下式计算射流到达空调区域时的最大速度V x (m/s ),校核其是否满足要求:Vxmv s k b k c Fs(5-3)Fs――送风口的计算面积,怦;查表可得,Ls=0.189m3/s , Vs=6.52~5.21m/s , F=0.025~0.038 m, 速是允许的。

空调系统计算参数

空调系统计算参数

欢迎阅读空调系统计算参数
1、室外主要气象参数: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28.6℃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
洁净区的静压差≥10Pa,洁净度级别:10万级。

3、冷热源形式:
(1)冷热源均由建设方提供,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12℃,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

(2)由于生产区内有多处开放式高温水槽,不设置加湿系统。

4、空气处理流程:
5、组合空调机组形式:
6、气流组织:
良好的气流组织是保障房间洁净度的关键。

本工程考虑在吊顶内
(1)、机房尺寸出能放置机组之外,机组周围还要留出1.5m的空间,便于机组侧面开门检修。

(2)、机房内设置地漏和洗手池。

10、洁净区吊顶为上人吊顶,必须满足上人调试要求。

上层楼板可承担风口、风管、阀门、吊顶板、灯具的重量和调试人员的重量。

约为200kg/m2。

空气调节技术 第六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空气调节技术 第六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二、 回风口的形式
由于回风口附近气流速度衰减很快,对室 内气流速度的影响很小,因而构造简单,类型也 不多。常用的回风口有百叶式回风口、活动箅板 式回风口和蘑菇形回风口。
§6-3 气流组织的基本形式
一、气流组织形式
通常用送回风口在空调房间内设臵的相对位
臵来表示气流组织形式,气流组织的形式不同,
y x x ax 2 tg Ar( ) (0.51 0.35) dO dO d O cos d O cos
Ar数的贴附射流”---- 射程比自由射流更 长 贴附长度与Ar有关,Ar小----S长 贴附射流:
dO

4 24 2FO 2 d O 2d O 4
第 六 章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
在空调房内合理布臵送、回风口,使送入
风在扩散与混合过程中,均匀地消除室内余热和
余湿,使工作区形成均匀的t、Ф、υ和洁净度, 以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的要求。
§6-1
射流:
送、回风口气流的流动规律
一、送风射流的流动规律
空气经孔口或管嘴向周围气体的外射流动 称为射流。
5.旋流风口
旋流风口是依靠起旋器或旋流叶片等部件,
使轴向气流起旋形成旋转射流。由于旋转射流的 中心处于负压区,它能诱导周围大量空气与之混 合,然后送至工作区。
旋流风口有下送式和上送式两种
6.孔板风口
孔板送风是利用顶棚上面的空间作为送风静
压箱(或另外安装静压箱),空气在箱内静压作
用下,通过在金属
2、散流器
散流器是一种装在空调房间的顶棚或暴露风
管的底部作为下送风口使用的风口。其造型美
观,易与房间装饰要求配合,是使用最广泛的送

第六章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

第六章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
xe
§5 气流组织
(2)热量扩散比动量扩散快
5.2送、回风口气流运动规律
ΔTx /ΔTo=0.73(vx / vo)
4、射流弯曲 (1)判据:阿基米德数
Ar=g do (To-Tn)/(vo2 Tn )
① To>Tn,Ar >0,热射流,射流上弯;
② To<Tn,Ar <0,冷射流,射流下弯; ③ To=Tn, |Ar |<0.001,可忽略射流弯曲,看成等温射流。 (2)射流弯曲轴心轨迹 ① 方程
r2 r1 v2 v1
xe
§6 气流组织
6.3.1 要求
一、温度梯度要求
6.3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1、ISO 7730标准:工作区内,距地面上方1.1m和0.1m之间 的温差不应大于3℃。 2、ASHRAE 55-92标准:工作区内,距地面上方1.8m和 0.1m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3℃。 二、空调区允许风速 1、舒适性空调:冬,≯0.2m/s;夏,≯0.3m/s。
② 计算风口实际出口风速:vo=L/ΨFn
L:房间风量;Ψ:风口有效面积系数,一般取0.72-0.82 F:风口面;n:风口数量。
xe
§6 气流组织
③ 计算射流自由度:Fn0.5/do, 根据公式
6.6 气流组织计算
(vhp / vo ) . (Fn0.5 /do )=0.69
校核工作区风速,不满足则重新确定风口数量或面积。 (6)校核贴附长 ① 计算Ar;
2、工艺性空调:冬,≯0.3m/s;夏,0.2-0.5m/s。
xe
§6 气流组织
6.3.2 评价
6.3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一、吹风感和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1、吹风感(有效吹风温度) θ=(tx-tr)-7.8(vx-0.15) tx、tr:室内某地点的温度与室内平均温度℃;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H'=h+0.07x+s+0.3m 式中 h——工作区高度,1.8~2.0m;
(8)

s——送风口下缘到顶棚的距离(m)
0.3m—安全系数。
侧送风气流组织的设计步骤
1、根据允许的射流温度衰减值,求出最小相对射程
在 空调房间内,送风温度与室内温度有一定温差,射流在 流动过程中,不断掺混室内空气,其温度逐渐接近室内 温度。因此,要求射流的末端温度与室内温度之差xt 小 于要求的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射流温度衰减与射流自由 度、紊流系数、射程有关,对于室内温度波动允许大于 1℃的空调房间,射流末端的xt 可为1℃左右,此时可认 为射流温度衰减只与射程有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通 过对受限空间非等温射流的实验研究,提出温度衰减的 变化规律,
2、散流器 散流器一般安装于顶棚上。 根据它的形状可分为圆形散流器、方形或矩形散流器。 根据其结构可分为盘式散流器、直片式散流器和流线式散 流器,另外还有将送风口作为一体的称为送吸式散流器。 盘式散流器的送风气流呈辐射状,比较适合于层高较低的 房间,但冬季送热风易产生温度分层现象。 片式散流器中,片的间距有固定的,也有可调的。采用可 调叶片的散流器,它的送出气流可形成锥形或辐射形扩散, 可满足冬、夏季不同的需要。
速度衰减极快,即排风口的实际安装条件是受限的。 (图书16页1-11)
实际排(回)风口的速度衰减在风口边长比大于0.2且在
0.2≤x/d0≤1.5范围内,仍可用式(1-3)

v0/vx=0.75(10x+F)/F
排风口速度衰减快的特点,决定了它作用范围的有限性。
因此在研究空间的气流分布时,主要考虑送风口射流的
(3)
式(1)和(3)表明热量扩散比动量扩散要快,且有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二)散流器
散流器是安装在顶棚上的送风口,自上而下送出气流。散流
器的型式很多,有盘式散流器,气流里辐射状送出,且 为贴附射流;有片式散流器,设有多层可调散流片,使 送风或呈辐射状,或呈锥形扩散;也有将送回风口结合在一 起的送、吸式散流器;另外有适用于净化空调的流线型散
流器。
(三)孔板送风口 空气经过开有若干小孔的孔板面进入房间,这种风口型式 叫孔板送风口。孔板送风口的最大特点是送风均匀,气流 速度衰减快。因此最适用于要求工作区气流均匀、区域温 差较小的房间,如高精度恒温室与平行流洁净室.
(3)下送上回
房间送风口布臵在下部,对于内余热量大,特别是热
源又靠近顶棚的场合,如计算机房,广播电台的演播大厅 等,采用这种气流组织形式非常合适。 但下送风的温差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引起人的不舒适感, 另外风速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吹起灰尘,影响空气的清洁度。
下部送风的气流组织 (a)地板送风;(b)下部低速侧送风
第五节 气流分布性能的评价
(3)换气效率:可能最短的空气寿命与平均空气寿 命之比。


n

2 100%
(4)能量利用系数:考察气流分布方式的能量利用 有效性,
第五章 空调房间的 空气分布
【知识点】室内气流组织的基本方式;送、回风口 气流流动规律;常用送、回风口的型式及适用范围; 散流器送风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掌握室内气流组织的基本方式;了 解送、回风口气流流动规律;掌握常用送、回风口的 型式以及适用范围;理解散流器送风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送风射流的流动规律
第四节
房间气流分布的计算
空间气流分布的计算不像等温自由射流计算那么简单, 需要考虑射流的受限、重合及非等温的影响等因素。 需要对它们进行修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ρ
空气密度: 1.2kg/m³c
空气定压比热容: 1.01kJ/(kg·℃)Ls
房间总送风量:6000m³/h 1.666667m³/s L
房间长度:30m W
房间宽度:12m H
房间净高:7m ts
送风温度:20℃tn
房间工作区温度:28℃△ts
送风温差:8℃工作区高度: 2.7m ɑ
喷口紊流系数:0.07设计步骤:喷口直径ds=0.26m
喷口倾角α=0
喷口安装高度: h=6m
喷口安装位置: x=13m
y= 3.3m
y/ds=12.69231x/ds=50
① 当α=0且送冷风时
0.002378
② 当α角向下且送冷风时
0.002378
② 当α角向下且送热风时
-0.00238
阿基米德数Ar=0.002378
喷口侧向送风气流组织设计计算——单股非等
(1) 初选喷口直径ds、喷口倾角α、喷口安装高度h。

(喷口有圆形和扁形[高宽比(1:10~(1:20射程较远,速度衰减也较慢,而扁喷口在水平方向扩散要圆喷口相似。

)带收缩口的圆喷口,ɑ=0.07;对圆柱形喷喷口直径ds一般在0.2~0.8m之间;喷口倾角α按计算确定,一般冷射流α=0~15°,热射流根据工程具体要求而确定:h太小,射流会直接进入工作区,影响舒适程度;h太大也不适宜6~10m。

(2) 计算相对落差y/ds和相对射程x/ds。

(3) 根据要求达到的气流射程x和垂直落差y,计算阿基米德数Ar。

5.339266m/s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g=9.81m/s 2
5.879367个,取
6实际的送风速度υs= 5.231918m/s
0.688977m/s
0.344488m/s
0.2m/s,(4) 计算送风速度υs。

根据阿基米德数定义式,有:
计算出的υs,如在4~10m/s范围内是适宜的;若υs>10m/s时,应重新假设ds或α值重新计
υp不满足工作区风速要夏季不大于
工作区风速要求,冬季不大于(5)根据ds、υs、Ls计算喷口的个数。

(6) 计算射流末端轴心速度υs和射流平均速度υp。

(1:20)为扁风口)]两种形式。

圆喷口紊流系数较小,
而扁喷口在水平方向扩散要比圆形快些,但在一定距离后,则与
喷口,ɑ=0.07;对圆柱形喷口ɑ=0.08。

股非等温自由射流计算
冷射流α=0~15°,热射流α>15°;喷口位置及安装高度h应
响舒适程度;h太大也不适宜。

对于一些高大公共建筑,h一般在
α=0且送冷风
α角向下且送冷风
α角向下且送热风送风方式:α=0且送冷风
送风速度合适!
应重新假设ds或α值重新计算,直到合适为止。


送风速度合适!
p不满足工作区风速要求,请重新选取ds或α,重新计算!
0.3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