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财务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528bf8fc4ffe473268ab25.png)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论文题目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学生姓名李雄学号1302020519专业班级13会计学5班任课老师邱丹平二○一六年六月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东航、上航两家大型民航上市企业并购的原因及并购方案的价值,又对比并购后东航、上航的股价,分析了并购后财务、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并对并购后的评价,为国内其他航空公司联合发展提供了成功启示。
关键词:东航;上航;并购;协同效应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背景资料 (1)1.2并购双方背景 (1)1.2.1东方航空公司 (1)1.2.2上海航空公司 (1)第二章并购原因分析 (2)2.1并购原因 (2)2.2并购动因 (3)第三章并购过程 (4)3.1并购基本路径 (4)第四章并购方式 (5)4.1进行换股吸收的合并方案 (5)4.2换股前后的股权结构 (5)4.2.1上海航空 (5)4.2.2新东方航空 (6)第五章并购效应 (7)5.1规模经济效应 (7)5.2协同效应 (7)5.2.1财务协同效应 (7)5.2.2管理协同效应 (8)5.2.3 经营协同效应 (8)5.2.4 航线网络整合 (10)第六章并购评价 (11)6.1对上海航空公司影响 (11)6.2对新东航的影响 (11)6.3对双方共同的影响 (11)6.4对行业的影响 (11)第七章成功并购启示 (12)7.1 管理者才能 (12)7.2把握重组时机 (12)7.3互相换股绕开资金瓶颈 (12)7.4保留上航法人地位与品牌 (13)7.5企业文化的渐进式整合 (13)第八章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5)第一章绪论1.1背景资料2009年7月12日晚间,东方航空和上海航空双双公告东航换股吸收合并上航的议案,两家公司披露,换股比例为1∶1.3,即每1股上航A股股份可换取1.3股东航A股新股。
为顺利完成重组并降低资产负债率,东航将再度增发A股和H股以募集约70亿元资金。
案例15财务管理案例,第二版-裘益政-PPT
![案例15财务管理案例,第二版-裘益政-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7ba9c005087632311212df.png)
合并后新东方航空2010年一季度与合并前上年同期相关 指标比较
2009年1-3月 营业收入 毛利 营业利润 毛利率 营业利润率 净利润率 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合计 8,946,146 522,665 -850,356 5.84% -9.51% 0.45% 0.01 -2.37 2009年1-3月 595,092 305,333 684,458 1,584,883
负债总额
20,537,547
75,790,558
27.10%
100.00%
20,641,092
88,988,790
23.20%
100.00%
3. 交易前后相关财务指标
东方航空合并前后相关财务指标对比 单位:千元
2009年6月30日东航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利息保障倍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103.86% 0.24 0.22 1.03 6.29 8.34 0.91 0.13 吸收合并后2010年3月31日 96.99% 0.25 0.22 3.09 8.76 11.8 1.29 0.19
823170
774170 630433
473737.5
473737.5 330000
39600
39600 39600
增发
增发 增发H股 单位:万股
换股合并前后东方航空股本变化情况
吸收合并前后东方航空股权结构
股东类型 东航集团及其下属企业 其中:A股 H股 A股社会公众股东 其中: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 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其他A股社会公众股东 吸收合并前(2009.7.1) 持股数量 5,778,750,000 4,341,375,000 1,437,375,000 396,000,000 0 0 0 396,000,000 持股比例 74.64% 56.08% 18.57% 5.12% 0.00% 0.00% 0.00% 5.12% 吸收合并后(2010.1.28) 持股数量 6,758,750,000 4,831,375,000 1,927,375,000 2,950,838,860 502,400,262 400,334,918 187,052,580 1,861,051,100 持股比例 59.94% 42.84% 17.09% 26.17% 4.46% 3.55% 1.66% 16.50%
东方航空并购案例
![东方航空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b9ce1f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e.png)
换股价格和比例
异议股东的保护机制
换股吸收合并方案
滚存利润的安排
双方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前的滚存未分配利润均由吸收合并完成后东方航空的新老股东共享。
员工安置
协议生效条件
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
换股吸收合并方案
本次吸并完成后,上海航空在交割日的全体在册员工均将由接收方全部接受。上海航空与其全部员工之前的所有权利和义务,均将自交割日起由接收方享有和承担。
换股吸收合并前
换股吸收合并后
持股数量
持股比例
持股数量
持股比例
东航集团及其下属企业
5,778,750,000
74.64%
5,778,750,000
61.24%
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
0
0.00%
502,400,262
5.32%
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0
0.00%
400,334,918
4.24%
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合并结果及有关问题
东航和上航在2008年低都是严重亏损,东航更是资不抵债,在此情况下两公司合并可谓是“弱弱联合”,但这两个ST公司的重组,看似是弱弱联合,由行政推动,但上航进入央企东航后,上海市政府在东航就拥有了话语权,这对上海航空枢纽港的建设乃至经济发展,都会带来潜在好处。 东方航空2009年2月26日股东大会及类别股东会决议,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向东航集团发行143,737.5万股A 股,向东航国际发行143,737.5 万股H股股票,2009年6月26日,募集A 股资金净额人民币5,547,763,307.82 元,募集H股资金净额人民币143,737.5万元,共7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协议生效条件
(完整版)东方航空收购上海航空
![(完整版)东方航空收购上海航空](https://img.taocdn.com/s3/m/8f8ddc99f61fb7360b4c65b3.png)
标公司的股票。 • 3、母公司与子公司交叉换股 其特点是收购公司本身、其母公司和目标公司之
间都存在换股的三角关系。通常在换股之后,目标公司或消亡或成为收购公司 的子公司,或是其母公司的子公司。
3
•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运输市场之一,
但中国航空运输企业与国际航空运输巨头相比仍然
缺乏规模优势。根据民航局统计,按照2008年的市
场情况,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的东方航空在上
海航空市场的客运市场份额将从32.1%上升至约46.6%,
货运市场份额将从17.6%上升至26.6%。本次换股吸并
完成后,存续公司运营规模、市场覆盖率得到进一
• (1)本次换股吸收合并交易定价较好地平衡了两家上市 公司股东的利益。本次交易充分考虑了换股吸收合并的交 易性质,采用东方航空和上海航空各自首次审议换股吸收 合并相关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的A股股 票交易均价为基础确定换股价格。作为对参与换股的上海 航空股东的风险补偿,东方航空拟在实施换股时给予上航 股东约25%的风险溢价,较好地维护了双方股东利益。
财务 风险
市场风险
• 2008年以来,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变成蔓延至 全球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及其他因素对包括中国民 航在内的全球航空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航空客运和 货运需求呈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行 业亏损。各国陆续推出了稳定和刺激经济发展的财政和货 币政策,全球经济出现了企稳的迹象,但全球经济复苏仍 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若未来国内或国际的宏观经济景 气度难以恢复或继续下滑,将对存续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 营业绩持续造成不利影响。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https://img.taocdn.com/s3/m/42a7193edd36a32d7375813d.png)
在存在很多合并现象,有成功有失败,借鉴东航,必须 从各方面去准确评估自身公司的能力与并购能力,选择 适合各自的合并方法,提高双方的盈利。
谢
谢
大
家
东航与上航都位于上海,两家公司的主要基地的市场份额 比较接近,其总股本、营业收入和总资产规模也很接近,吸 收合并后的新东航将增加上海枢纽机场的市场份额,提高市 场覆盖率。
三、合并的影响
1.提高运营规模,增强竞争实力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运输市场之一,但与国际 航空运输巨头相比仍缺乏规模优势。重组完成后,东航 在上海的客运市场份额将由32.1%上升至46.6%,货运市 场份额将由17.6%上升至26.6%。
在此次的合并中,国资委起了重要的作用,东航与上航 都受到了来着国资委的注资,国资委可算是为这次合并起 了中间桥梁的作用。
并购原因之三:建设双中心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 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 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 航运中心。合并后的东航与上航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推进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并购原因之四:经营模式较接近
(2)合并后
在合并后,双方两家公司的状况: 东方航空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航空的换股价格,使得资产负 债率有所降低,双方公司一举扭转负资产局面。
东阿启动战略合作
东航和上航的合并似乎还不能满足东航的“雄心壮志”。
东航还正式启动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据了解,这也 是阿里巴巴集团首次与国内大型航空公司的合作。根据 协议,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电子支付网站支付宝将为东
2.推进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 首先,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港战略的实施对于上海国际
东航合并上航案例分析
![东航合并上航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64b241866fb84ae45c8d62.png)
⑴吸收合并和东方航空可以优化国内航线网络布局,提高资源配置和 使用效益 ⑵吸收合并后东方航空公司成为几对规模仅次于南方航空的中国民航 运输企业 ⑶吸收合并后,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各自在全国的直属营业部,售票点 进行交叉销售,提高网点的市场覆盖率,提高网点资源的经济效益。
3.推进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
首先,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港战略的实施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 建设至关重要。其次,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的建设,有利于加强上海 对外交流,提升上海的国际形象,从而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9
合并方案—换股合并
1.换股价格以及换股比例 东方航空换股吸收合并山海航空的换股价格为东方航空首次审议本次换 股吸收合并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的A股股票交易均价,即 5.28元/股;山海航空的汉沽价格为上海航空首次审议本次换股吸收合并 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的前20个交易已的A股股票交易均价,即5.50元/ 股。双方同意作为对参与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的风险补偿,在实施换股 时即给予上海航空股东约25%的风险溢价,由此确定上海航空与东方航空 的换股比例为1::13,即每股上海航空的股份可换取1.3股东方航空股份。 2.换股吸收合并双方股东利益保护机制
1
并购案例分析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
主讲人:苟鸿宇 组员:王壹 王永 韩峰 张海英 刘持坚 张钊 王程 刘星星 于伟 张冀 胡超 塔娜
2
目录
✓ ✓ ✓ ✓
案例回顾 合并方案 产生影响 本组观点
3
例回顾
4
方-东方航空
请大家再给东航一次机会-----李丰华 东航:水深火热中的“小燕子” 东航人有自己的尊严,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东方航空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航空案例分析
![东方航空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航空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487272a26925c52dc5bf02.png)
东方航空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航空案例分析合并双方情况介绍只︺5.1.1东方航空基本情况东方航空是以上海为基地,昆明、西安为区域枢纽的中国排名前三的航空企业。
本公司前身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民航局函字第864号文批准于1988年设立。
为筹备股份制改制和境内外上市,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进行了分立重组。
原公司中直接从事航空运输和服务的东航上海总部和子、分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其他非从事航空运输和与航空运输没有密切关联的全资子公司以及在合资企业中的全部股权分立成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即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前身)。
经国家体改委体改生口994〕140号文批准,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了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5年4月14日在上海市工商局注册成立。
东方航空设立时的股份总数为30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全额认购。
东方航空最近三年的控股股东均为东航集团,实际控制人均为国务院国资委,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继东方航空前次发行完成之后,东航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对本公司的合计持股比例达74.64%,维持控股地位不变。
东航集团和本公司的前身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6月。
1995年4月,经批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分立重组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于1997年10月3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注册资本为人民币9,707,765,000元。
2002年8月3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国函L2o02]67 号批准,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为主体,兼并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西北航”),联合云南航空公司(“云南航”)组建成立了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组建后,对原西北航和云南航进行主辅业分离:将航空运输主业纳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公司航空运输主业的一体化。
东航合并上航案例分析
![东航合并上航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9f51cfda38376bae1fae06.png)
2.整合资源, 2.整合资源,实现协同效应 整合资源
⑴吸收合并和东方航空可以优化国内航线网络布局,提高资源配置和 吸收合并和东方航空可以优化国内航线网络布局, 使用效益 ⑵吸收合并后东方航空公司成为几对规模仅次于南方航空的中国民航 运输企业 吸收合并后,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各自在全国的直属营业部, ⑶吸收合并后,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各自在全国的直属营业部,售票点 进行交叉销售,提高网点的市场覆盖率,提高网点资源的经济效益。 进行交叉销售,提高网点的市场覆盖率,提高网点资源的经济效益。
4.96 %
19.7 3%
14. 35 %
净利率
5.58 %
14.8 3%
11.2 6%
7.18%
15.7 2%
14.0 8%
9.19 %
15.6 1%
14.9 %
5.78 %
15.6 9%
12. 24 %
16
续: 偿债指标
流动比率 0.28% 2.6% 1.5 % 0.3% 2.17 % 1.44 % 0.34 % 4.38 % 1.45 % 0.31 % 2.14 % 1.36 %
目标公司目标公司-上海航空
1.02年10月在上交所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有资 产监管委员会 2.上航有以波音为主的先进机队,各类飞机达架,有现 金的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生产运行,教育培训等系 统 3.07年以来国际航油价格处于高位运行,对其运营成本 影响较大,新开辟的多条国际和地区的航线尚未形成 成熟市场,也未达到理想的收益情况,07年亏损近5 亿元 4.受到08年的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影响,经济效益改善 乏力,公司股票出现退市风险警示。
9
合并方案— 合并方案—换股合并
1.换股价格以及换股比例 1.换股价格以及换股比例 东方航空换股吸收合并山海航空的换股价格为东方航空首次审议本次换 股吸收合并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的A股股票交易均价, 20个交易日的 股吸收合并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的A股股票交易均价,即 5.28元 5.28元/股;山海航空的汉沽价格为上海航空首次审议本次换股吸收合并 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的前20个交易已的A股股票交易均价, 5.50元 20个交易已的 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的前20个交易已的A股股票交易均价,即5.50元/ 双方同意作为对参与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的风险补偿, 股。双方同意作为对参与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的风险补偿,在实施换股 时即给予上海航空股东约25%的风险溢价, 25%的风险溢价 时即给予上海航空股东约25%的风险溢价,由此确定上海航空与东方航空 的换股比例为1 :13,即每股上海航空的股份可换取1.3股东方航空股份。 1.3股东方航空股份 的换股比例为1::13,即每股上海航空的股份可换取1.3股东方航空股份。 2.换股吸收合并双方股东利益保护机制 2.换股吸收合并双方股东利益保护机制 公司和上航一致同意:赋予上航异议股东以上航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 公司和上航一致同意:赋予上航异议股东以上航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 即可就其有效申报的每一股上航股份,按照人民币5.50元/股的价格获得 即可就其有效申报的每一股上航股份,按照人民币 元 股的价格获得 由现金选择权提供方支付的现金对价; 由现金选择权提供方支付的现金对价;赋予公司异议股东以公司异议股 东收购请求权,即可就其有效申报的每一股公司股份,按照A股人民币 东收购请求权,即可就其有效申报的每一股公司股份,按照 股人民币 5.28元/股、H股港币 股港币1.56元/股的价格获得由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提供方 元股 股港币 元 股的价格获得由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提供方 支付的现金对价。 支付的现金对价。公司有权安排任何第三方作为公司异议股东收购请求 权提供方。 权提供方。
东方航空——会计案例研究
![东方航空——会计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07cffe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2.png)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会计案例研究》课程作业年级:学号:姓名:分数:2015年6月26日案例正文:案例名称:基于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的案例研究摘要:我国现今正处于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历史时期。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促进了我国并购重组市场的发展。
据东方航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东航”)2009年发布公告,东航于2009年7月董事会通过关于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航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上航”)议案:东航拟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航,吸收合并完成后,上航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东航作为合并完成后的存续公司,将依照双方签署的《换股吸收合并协议》,接收上航的所有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它一切权利与义务。
经东方航空公司吸收合并上海航空公司后业绩有明显变动,并购筹组对上升公司业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并购重组,业绩,东方航空0.引言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国内航空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东航身为国资委旗下的一个大航空公司,本身经营不佳,又在2008年由于套保失利等问题损失惨重,急于需找出路。
在各方的共同推动下,东航最终选择吸收合并上航,完成重组的东航最终重获生机。
1.公司概况:1.1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15,以下简称东方航空公司)成立于1995年4月,是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三大骨干企业之一,是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
目前,公司总资产近730亿元人民币,拥有现代化大中型客机 230架,货机11架,主要经营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航空维修、代理等延伸服务。
公司以总部上海为核心枢纽,西安、昆明为区域枢纽,航线网络通达全球187个主要城市。
1997年5月,东方航空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2上海航空公司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91,以下简称上海航空公司)的前身为上海航空公司,于1985年成立,是中国国内第一家多元投资商业化运营的航空公司,货运发展迅速、安全运营保障卓越。
上航与东航合并案例分析
![上航与东航合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fedb343169a4517723a3c4.png)
上航与东航合并案例分析经济0701 连莲 072410741合并背景1.1行业背景2008年,在国际油价暴涨暴跌以及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下,全球航空业亏损85亿美元,其中仅中国三大航空集团的亏损(南航、国航、东航分别亏损48亿元,93亿元,139亿元,合计280亿元)就接近了一半。
自2000年以来,我国航空运输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保持着平均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并成功地跃升为世界第二航空运输大国。
这一时期,主要通过规模扩张来带动增长,这种方式带来明显的效应就是各航空公司的负债率居高不下,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规模增长的要求,经营相对粗放,而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
在金融危机之前,亚太地区的航空客货运量增长最快,上海具有难得的资源与区位优势,航空货运吞吐量占据全国60%以上的份额。
国航出于自身经营发展的考虑,一直希望加大上海市场的份额,独立经营的东航和上航难以与国航相抗衡。
另外,随着高铁的发展,其对航空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2公司资产与运营状况长期以来,东航和上航在上海属于“同城竞争”,不但增加了运营成本,还因为常打价格战而促使企业净利润降低。
两家公司分别在上海虹桥、上海浦东两个机场独立运营,后勤支持、票务系统、地勤系统都全部各有一套,而且之前在业务层面的合作也极少。
一方面,08年受金融危机以及国际油价的影响,两家公司都出现了亏损;另一方面,扩大规模带动增长的方式,使其负债率居高不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家公司的合并,有助于航空公司统筹规划航线,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对航空票价稳定也起到帮助。
表1:2006-2008年东航与上航的相关数据对比表2:2008年东航与上航的资产状况对比2 原因东航和上航重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弱弱联手走出困境。
由于中国国内航空运力的相对过剩以及上海市场航空竞争的日益加剧等原因,东航负债率逐年上升。
而上航也是经营困难重重,连续两年宣告亏损。
而东航和上航接近资不抵债的原因主要是多年恶性竞争的内耗造成,此次两家公司重组成功,至少可通过调整航班时刻、整合航线等方式节约成本,提高双方收益。
近三年企业合并商誉案例
![近三年企业合并商誉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9b4452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4.png)
近三年企业合并商誉案例一、东方航空与上海航空合并案例分析2010年东方航空公司合并上海航空公司,是企业间合并的典型例子。
2010年1月28日,东航以换股的方式完成吸收合并上航的全部股份,在会计处理方面,东航将本次合并看作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采用了购买法,在上海航空净负债为负十亿多情况下,确认商誉85亿之多。
东航和上航都是国有企业,二者是否仅仅是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属于关联方关系,在合并过程中政府是否有参与,假如政府参与合并,那么将其归类为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是否合理,进而确认85亿的商誉是否合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东方航空与上海航空合并商誉分析本文将从上海航空的企业整体价值以及合并对价的形成过程的角度来验证合并商誉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合并对价的合理性。
具体将从上航企业整体价值、换股比例的确定、合并成本的确定三个角度分析。
1、上航企业整体价值分析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其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和。
这是由企业是一个有机系统决定的,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创造出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各项资产单独作用时所创造的价值。
即使一个关于不善处于亏损境地的企业其整体的价值也要高于各项资产的价值之和。
本案中,被合并企业上海航空在合并前从经营成果来看,2007年度、2008年度以及2009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为负值,分别为负4.7亿、负11.6亿、负6.7亿,成为上市ST公司,并面临被摘牌的危险,因此可以看出,合并时上航为连续三年的亏损企业,盈利能力很差。
从财务状况来看,在购买日,上航资产总额公允价值为144.9亿,而负债总额为161.7亿,股东权益仅仅为负16.7亿,在净资产为负的情况下,东航合并上航的合并成本公允价值却高达68.7亿。
东航的合并成本与上航的净资产差距如此悬殊,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上航作为一个有着近三十年历史,曾经被上海市人民政府确定为95家第一批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并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54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目前仍然是我国航空业界知名度较高的航空公司,虽然其近几年盈利状况急剧下滑,甚至到净资产为负境地,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发挥的作用仍然要远远大于其各项资产公允价值之和的。
东航收购上航案例分析(定稿)
![东航收购上航案例分析(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395905263169a4517723a316.png)
目录一.上海航空 (2)二.东航并购南航事件 (2)(一)东航 (2)(二)南航 (2)(三)并购背景 (2)(四)并购原因: (3)(五)并购过程 (3)(六)并购方法 (4)a)并购对象的选择: (4)b)并购方式: (4)(七)并购整合: (5)a)滚存利润的安排: (5)b)员工安置: (5)c)换股价格和比例: (5)d)资产交割及股票登记: (5)e)规模整合: (5)f)提高枢纽市场占有率和定价权: (6)g)整合资源,实现协同效应: (6)三.并购影响: (6)(一)东航: (6)a)资源 (7)b)竞争 (7)(二)共同影响: (7)(三)国际及对上航枢纽影响: (7)东航并购南航对上海航空枢纽的影响一.上海航空上海航空即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航空立足上海航空枢纽港,公司截至2008年5月05日,共97多条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通达60多个国内外(地区)城市。
已开辟了上海至日本、韩国、泰国、越南、柬埔寨和香港、澳门等地的多条国际、地区航线。
上航投资组建的上海国际货运航空公司,于2006年7月1日投入运营。
有5架全货机,已经开通了上海至美国、德国、泰国、日本、印度、越南、香港等国际、地区的全货运航线。
截至2014年,公司共拥有各类飞机共62架。
2010年,作为中国最大的航空运输企业之一,东方航空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以优化航线网络,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有效的降低营运成本,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更好的为世博会服务。
二.东航并购南航事件(一)东航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中国上海的国有控股航空公司,在原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的基础上,兼并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联合云南航空公司重组而成。
东方航空是中国民航第一家在香港、纽约和上海三地上市的航空公司,1997年2月4日、5日及11月5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CEA)、香港联合交易交所(港交所:0670)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600115)成功挂牌上市。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0852761711cc7931b71628.png)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一、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东航、上航两个难兄难弟实在有太多的相似点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中都分别披星戴帽,而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均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业务上存在颇多重叠之处,重组是个双赢的选择。
但实际中,由于东航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企业,上航属于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两个属于不同娘家的国有企业最后能够走上重组之路,这与上海对局部利益的放弃和打造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求是分不开的。
(一)交易结构1、东航发行股份吸并上航,上航注销法人资格,所有资产和负债人员业务均并入东航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中。
2、双方的换股价格均按照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对接受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给予25%的风险溢价作为风险补偿。
3、方案赋予东航和上航的异议股东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现金选择权,包括H股和A股股东,异议股东可以按照换股价格行使现金选择权,无风险补偿。
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要求:①在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②持续持有股票至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实施日。
4、由于国务院国资委等领导要求东航需要非公发行融资,方案采取换股吸收合并和A+H非公开发行两个项目并行操作,且相互独立,不互为条件,达到“一次停牌、同时锁价”的目标(二)实战心得1、上航被吸收合并的资产东航由东航通过其设立全资子公司上航有限来接收原上海航空主业资产及债权债务,并重新领域新的行政许可证照。
上海有限为东航的全资子公司,这我就不理解了,为何不干脆直接采取控股合并上航的式,反而绕了一圈却需要重新办理几乎所有的经营许可证照?难道是吸收合并有强制换股的味道但控股合并可能不能干干净净的换股,可能个别股东因这那原因不会办理换股手续?这可能也是某一个全面要约案例中的原因,在那个案例中,有部分股东就是没有接受控股股东发出的要约收购,控股股东在要约收购取得90%左右的股权后没有办法,只能将公司注销后重新设立一个公司将相关资产装进去。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0852761711cc7931b71628.png)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一、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东航、上航两个难兄难弟实在有太多的相似点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中都分别披星戴帽,而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均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业务上存在颇多重叠之处,重组是个双赢的选择。
但实际中,由于东航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企业,上航属于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两个属于不同娘家的国有企业最后能够走上重组之路,这与上海对局部利益的放弃和打造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求是分不开的。
(一)交易结构1、东航发行股份吸并上航,上航注销法人资格,所有资产和负债人员业务均并入东航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中。
2、双方的换股价格均按照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对接受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给予25%的风险溢价作为风险补偿。
3、方案赋予东航和上航的异议股东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现金选择权,包括H股和A股股东,异议股东可以按照换股价格行使现金选择权,无风险补偿。
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要求:①在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②持续持有股票至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实施日。
4、由于国务院国资委等领导要求东航需要非公发行融资,方案采取换股吸收合并和A+H非公开发行两个项目并行操作,且相互独立,不互为条件,达到“一次停牌、同时锁价”的目标(二)实战心得1、上航被吸收合并的资产东航由东航通过其设立全资子公司上航有限来接收原上海航空主业资产及债权债务,并重新领域新的行政许可证照。
上海有限为东航的全资子公司,这我就不理解了,为何不干脆直接采取控股合并上航的式,反而绕了一圈却需要重新办理几乎所有的经营许可证照?难道是吸收合并有强制换股的味道但控股合并可能不能干干净净的换股,可能个别股东因这那原因不会办理换股手续?这可能也是某一个全面要约案例中的原因,在那个案例中,有部分股东就是没有接受控股股东发出的要约收购,控股股东在要约收购取得90%左右的股权后没有办法,只能将公司注销后重新设立一个公司将相关资产装进去。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https://img.taocdn.com/s3/m/9c5878c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3.png)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纳超洪2内容提要本案例描述了上市公司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市公司上海航空,并对吸收合并的背景、合并方案、合并的动因、合并的经济后果及有关问题进行的探讨。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改变了中国航空业竞争结构,此外,东方航空在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并购一家也是严重亏损的公司,这对对上市企业间吸收合并、行业重组、并购资金整合、亏损企业间并购、亏损上市公司并购估值等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10 、引言停牌一个月后,2009年7月13日东航和上航公告了合并预案,东航将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航,合并完成后上航法人资格将被注销,东航将承接上航全部资产、负债和人员。
本次合并以二十日均价为基准并给予上航股东25%的风险溢价确定换股比例为1:1.3;同时由第三方对双方异议股东提供东航A股5.28元/股、H股1.56元/股和上航5.5元/股的现金选择权。
此外,东航将定向发行股票获取约70亿元资金。
其中,对东航国际发行H股不超过4.9亿股,价格不低于港币1.4元。
对东航集团和其它投资者在A股市场发行不超过13.5亿股,发行价格不低于4.75元。
东航集团承诺出资30亿元,购买不超过4.9亿股A股和不超过4.9亿股H股。
整合后新公司在上海航空客运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50%,定位为推动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建设的基地航空公司;公司的航线网络和航班时刻资源得到丰富,有助于强化市场控制;运力可优化投放于重点和高利润航线来提高收入。
同时,机队规模增至300架左右,飞机引进、航材航油采购、飞机维修等方面的整合能够转化为成本优势。
东航合并上航是“弱弱”联合么?东方航空为何要重组,为何在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情况下,还要并购一家也是严重亏损被ST的公司,并购整合运营资金从哪来?为什么东航之前的所有的兼并均以失败告终,而这次能够接近成功?对于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东方航空应怎么估值,目前股价是否被高估或低估?其重组合并效应如何?双方内在价值如何?1、行业背景目前,航空运输业处在国内需求旺盛、国际需求寻底过程中,油价处于历史中等水平,并且全行业运力调控取得一定成效,行业景气度有一定的恢复。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业绩分析——基于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的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业绩分析——基于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的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ea15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2.png)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业绩分析——基于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的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不断增多,不断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
在资本市场方面,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可能导致一些公司在整个过程中受益,但也可能会导致其他公司的业绩下降。
因此,分析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对业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以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为案例,利用财务比率分析法等方法,研究这种并购重组对东方航空的业绩影响,以及其对股价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研究目的1. 分析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前后的财务状况变化,考察这种并购重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2. 探究该并购重组对东方航空地位、经营策略和市场份额的影响;3. 研究此次并购重组对东方航空的股价波动和市场反应的影响;4. 指出其它可能影响东方航空业绩的因素。
三、研究内容1. 回顾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现状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学者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概括其基本理论思路和实证分析方法,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2. 以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并购重组为例,分析其对东方航空业绩的影响以东方航空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公司吸收合并上海航空这次并购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采用财务比率分析法、盈利能力指标、市场竞争度等指标,定量地测算楼市并购前后的公司经营表现差异。
3. 探究该并购重组对东方航空经营策略、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的影响通过分析上海航空并购重组后东方航空的经营模式变化、航线网络优化、市场地位变化和市场份额变化等指标,定性分析并购对东方航空公司经营策略和市场地位的影响。
4. 研究该并购重组对东方航空的股价波动和市场反应的影响研究该并购重组对东方航空的股价波动和市场反应的影响,根据事件分析法和股价反应函数等方法,验证业绩影响和市场反应的相关性。
5. 分析其它可能影响东方航空业绩的因素分析除了上海航空并购外,其它因素可能对东方航空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包括市场竞争、宏观经济变量、政策变化等。
东航合并上航案例分析企业合并的财税处理
![东航合并上航案例分析企业合并的财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3c62056294dd88d1d26bdb.png)
东航合并上航案例分析企业合并的财税处理据东方航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东航”)2009年发布公告,东航于2009年7月董事会通过关于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航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上航”)议案: 东航拟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航,吸收合并完成后,上航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东航作为合并完成后的存续公司,将依照双方签署的《换股吸收合并协议》,接收上航的所有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它一切权利与义务。
东航、上航的换股价格分别为5.28元/股、5.50元/股。
双方同意在实施换股时将给予上航股东约25%的风险溢价,由此确定换股比例为1:1.3(星之光注解:5.50×1.25?5.28=1.3021),即每股上航股份可换取1.3股公司股份。
根据上述合并公告案例,试举例分析如下:假如A公司合并B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A公司股东为甲企业,B 公司股东为乙企业。
合并日,B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00万元(与计税基础相同),评估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合并时,经合并各方协商同意,A公司在评估公允价1000万元基础上溢价25%兼并B公司,以发行本公司市价为1250万元股票支付给B公司股东乙企业(乙企业投资B公司的计税成本为450万元),B公司注销,其所有净资产转入A公司。
一、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2006)》(财会[2006]3号)及相关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并购交易中,购买方需要将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确认为合并商誉。
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因此,会计上处理上,A公司合并B公司的净资产按公允价值1000万元确认入账,合并成本1250万元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250万元,确认为商誉。
会计处理为:借记净资产(实际反映各类资产与负债)1000万元,借记商誉250万元,贷记股本和资本公积合计1250万元。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294afe195f312b3169a55b.png)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一、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东航、上航两个难兄难弟实在有太多的相似点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中都分别披星戴帽,而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均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业务上存在颇多重叠之处,重组是个双赢的选择。
但实际中,由于东航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企业,上航属于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两个属于不同娘家的国有企业最后能够走上重组之路,这与上海对局部利益的放弃和打造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求是分不开的。
(一)交易结构1、东航发行股份吸并上航,上航注销法人资格,所有资产和负债人员业务均并入东航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中。
2、双方的换股价格均按照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对接受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给予25%的风险溢价作为风险补偿。
3、方案赋予东航和上航的异议股东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现金选择权,包括H股和A股股东,异议股东可以按照换股价格行使现金选择权,无风险补偿。
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要求:①在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②持续持有股票至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实施日。
4、由于国务院国资委等领导要求东航需要非公发行融资,方案采取换股吸收合并和A+H非公开发行两个项目并行操作,且相互独立,不互为条件,达到“一次停牌、同时锁价”的目标(二)实战心得1、上航被吸收合并的资产东航由东航通过其设立全资子公司上航有限来接收原上海航空主业资产及债权债务,并重新领域新的行政许可证照。
上海有限为东航的全资子公司,这我就不理解了,为何不干脆直接采取控股合并上航的式,反而绕了一圈却需要重新办理几乎所有的经营许可证照?难道是吸收合并有强制换股的味道但控股合并可能不能干干净净的换股,可能个别股东因这那原因不会办理换股手续?这可能也是某一个全面要约案例中的原因,在那个案例中,有部分股东就是没有接受控股股东发出的要约收购,控股股东在要约收购取得90%左右的股权后没有办法,只能将公司注销后重新设立一个公司将相关资产装进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上半年汶川地震等严峻的外部形势影响,以及下半年全球经济衰退,造成航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题 目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
学生姓名
李雄
学号
1302020519
专业班级 13 会计学 5 班
任课老师
邱丹平
二○一六年 六 月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东航、上航两家大型民航上市企业并购的原因及并购方案 的价值,又对比并购后东航、上航的股价,分析了并购后财务、管理、经营等方 面的协同效应,并对并购后的评价,为国内其他航空公司联合发展提供了成功启 示。 关键词:东航;上航;并购; 协同效应
第四章 并购方式..........................................................................................................5 4.1 进行换股吸收的合并方案................................................................................. 5 4.2 换股前后的股权结构......................................................................................... 5 4.2.1 上海航空..................................................................................................... 5 4.2.2 新东方航空................................................................................................. 6
上海航空成立于 1985 年, 并于 2000 年 10 月在上海市政府的推动下改 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是中国第一家多元投资的商业化运营的大型地区性航空公 司, 其市场主要以上海市为依托。上航的经营也较为惨淡, 从 2004 年开始由 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 其中 2008 年更出现了 14.45 亿元的巨亏。2009 年 3 月上航的股票进入了 *ST 行列,此时的上航急需大笔资金注入来维持运营,否 则随时面临退市风险。
东方航空公司是我国三大主要航空运输集团之一,董事长为刘绍勇。1998 年 以来,东航业绩在同行业一直摇摇领先。而自 2002 年兼并云南航空和西北航空 却没能做到有效整合以来,其利润率一直在下跌。尤其是 2006 年,在国内整个 行业盈利的情况下,其却以近 26 亿元成为惟一一家亏损的大型航空公司。2008 年全球经济衰退,国际油价大幅度波动,导致航空业整体经营惨淡。这一内忧外 患的结果是使主营业务亏损达 60 亿元,每股净资产更是从起初的 1.5 元暴跌到 -2.37 元,资产负债率高达 115%,严重的资不抵债,股票被 ST。 1.2.2 上海航空公司
1
第二章 并购原因分析
2.1 并购原因
(1)巨额亏损。
2008 年下半年以来航空需求的疲软,以及由燃油价格大跌带来的套保浮亏,
使航空公司陷入全行业亏损。上航宣布,截至 2008 年末,燃油套保浮亏 1.7 亿
元,实际已经交割的现金亏损 850 万元。东航更是已经浮亏数十亿。而由于上航
的套保合约只占全年耗油量的 4%,因此浮亏规模较小。不过,公司在公告中称,
第三章 并购过程..........................................................................................................4 3.1 并购基本路径....................................................................................................................................................................................................... 1 1.1 背景资料............................................................................................................. 1 1.2 并购双方背景..................................................................................................... 1 1.2.1 东方航空公司............................................................................................. 1 1.2.2 上海航空公司............................................................................................. 1
第七章 成功并购启示................................................................................................12 7.1 管理者才能...................................................................................................... 12
第五章 并购效应..........................................................................................................7 5.1 规模经济效应..................................................................................................... 7 5.2 协同效应............................................................................................................. 7 5.2.1 财务协同效应............................................................................................. 7 5.2.2 管理协同效应............................................................................................. 8 5.2.3 经营协同效应............................................................................................ 8 5.2.4 航线网络整合.......................................................................................... 10
第六章 并购评价........................................................................................................11 6.1 对上海航空公司影响....................................................................................... 11 6.2 对新东航的影响............................................................................................... 11 6.3 对双方共同的影响........................................................................................... 11 6.4 对行业的影响................................................................................................... 11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资料 2009 年 7 月 12 日晚间,东方航空和上海航空双双公告东航换股吸收合并上
航的议案,两家公司披露,换股比例为 1∶1.3,即每 1 股上航 A 股股份可换取 1.3 股东航 A 股新股。为顺利完成重组并降低资产负债率,东航将再度增发 A 股 和 H 股以募集约 70 亿元资金。 1.2 并购双方背景 1.2.1 东方航空公司
7.2 把握重组时机................................................................................................... 12 7.3 互相换股绕开资金瓶颈................................................................................... 12 7.4 保留上航法人地位与品牌............................................................................... 13 7.5 企业文化的渐进式整合................................................................................... 13 第八章 结束语............................................................................................................14 参考文献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