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光合作用题(简单)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 作业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 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304b0a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b.png)
二十一光合作用的原理(30分钟100分)(50分)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5分,共35分。
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恩格尔曼以需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出O2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结论B.美国科学家阿尔农发现,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TP且与水的光解相伴随C.希尔反应指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D.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荧光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是如何转移到有机物中的【解析】选D。
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了O2是由叶绿体释放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正确;1954年,美国科学家阿尔农发现,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TP且与水的光解相伴随,B正确;1937年,希尔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在光照下可以释放氧气,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为希尔反应,C正确;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是如何转移到有机物中的,D错误。
【补偿训练】同位素标记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技术。
以下生物学研究中,除了哪一项以外,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技术()A.科学家研究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B.卡尔文探明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C.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氧原子来自水D.人鼠细胞融合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解析】选D。
科学家用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A不符合题意;卡尔文用14C标记CO2,探明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B不符合题意;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氧原子来自水,C不符合题意;利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利用的是荧光标记法,D符合题意。
2.联系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物质是 ()A.CO2和H2OB.酶和ATPC.ATP和NADPHD.酶和CO2【解析】选C。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ae2db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b.png)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内ATP的唯一来源B.在暗反应过程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因消耗而不断减少C.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D.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解析: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内ATP来自无氧呼吸,如果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ATP还可来自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不会因消耗而减少;在较强光照下,在一定X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白天,光合作用能产生O2,生成有机物,可提供给细胞呼吸。
答案:D2.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解析:图示的光合作用阶段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该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该过程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均会进行,该过程的物质变化为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其中C3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此外还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温度通过影响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影响C6H12O6的生成,因此,在最适温度以上,提高温度不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答案:B3.如图表示在一定X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 的CO2含量较低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解析: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相同的CO2含量时,植物对白光的吸收值大于红光,因此光合作用强度较大,即a为白光,b为红光。
答案:A4.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如下图所示。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a67e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8.png)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为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通过吸收太阳能,并结合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氧气和食物分子。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相关概念和反应方程式等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以供参考。
练习题1:选择题1. 光合作用属于下列哪一类代谢?A. 合成代谢B. 分解代谢C. 呼吸代谢D. 缺氧代谢2. 在植物光合作用中,下列哪种物质是终端电子受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ATP3. 下列哪种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光合速率影响最大?A. 绿光B. 红光C. 蓝光D. 黄光4. 下列哪种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最高?A. 高温B. 弱光C. 适宜温度和光照D. 原生地光条件练习题2:填空题1.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为:光能+ __________ +水→光合有机物+氧气。
2.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光反应和 __________ 反应。
3. 光反应发生在植物的 __________ 中。
4. 最终在植物体内产生的光合有机物为 __________ 。
练习题3:综合题阅读下面一段描述,然后根据所学的光合作用知识回答问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种核酸代谢过程,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系统中,需要光合色素、光合酶等参与。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主要是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及CO2,进行光合醣的合成。
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什么?简要描述它们的发生位置和所需物质。
2. 光反应阶段的主要产物有哪些?这些产物在接下来的暗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 植物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什么?请简要描述暗反应中光合醣的合成过程。
答案:练习题1:选择题1. A2. C3. B4. C练习题2:填空题1. 二氧化碳2. 暗反应3. 叶绿体4. 光合有机物(光合醣)练习题3:综合题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分别是光反应和暗反应。
新课标生物必修一达标检测试题:5-4-1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新课标生物必修一达标检测试题:5-4-1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0576e2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8.png)
新课标·生物必修一·达标检测试题19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解析:叶绿素的中心元素是镁离子,A正确;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叶绿素a比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高,C正确;植物主要的吸收峰在蓝紫光区和红光区,绿光吸收最少,反射多,所以叶片呈现绿色,D错误。
答案:D2.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 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解析:CaCO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应在研磨时加入,A错误;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但色素并没有减少,也可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B正确;由于研磨时乙醇挥发,故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加入多于10 mL乙醇,C错误;叶绿素条带不会随层析液挥发而消失,D错误。
答案:B3.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A.叶绿体的外膜上B.类囊体的薄膜上C.叶绿体的内膜上D.叶绿体的基质中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答案:B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不可能是() A.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B.一次加入大量的丙酮提取C.分次加入少量丙酮提取D.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解析: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一方面可能是绿叶放置时间过长,叶绿素分解了或研磨得不充分;另一方面可能是加入的溶剂过多,不会是分次加入少量丙酮提取所致。
答案:C5.下列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正确的是()解析:色素分离的方法:画好滤液细线的滤纸条下端要插入层析液中不要让滤液细线没入层析液中,因为色素易溶于层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实验效果;要盖上培养皿盖,防止层析液挥发,因为层析液中的无水乙醇或丙酮等化学药剂都有挥发性,易产生危险(如爆炸),也会影响色素分离效果。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9ea72f685727a5e9846a6147.png)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专项训练京翰高考网 题组一酶1.同一个体内不同活细胞所含的酶(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2.关于探究酶特性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特异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3.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植物的淀粉酶与人的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乙图表示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pH=5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②若细胞质由中性变为酸性,人的淀粉酶的活性渐渐升高③乙中,适宜温度范围最广的是B酶④乙中,无法确认C酶活性的最适温度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题组二ATP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可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B.ATP转化成ADP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参与C.ATP的组成中与脂肪酶相同的元素只有C、H、OD.正常细胞中的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处于动态平衡5.海洋中电鳗有放电现象,其电能是由( )A.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B.热能转变而来C.光能转变而来D.ATP转变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题组三细胞呼吸6.细胞中的多种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用培养液培养单细胞小球藻时发现:若向培养液中导入臭氧,小球藻中只有K+立即外流,若将溶液中臭氧除去,则K+外流立即逆转,细胞中的K+很快恢复到原有水平。
以上结果不能证明( )A.臭氧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B.臭氧对膜物质的作用具有选择性C.臭氧对膜的影响是可恢复的D.臭氧对小球藻的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7.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光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6797b27c1cfad6195fa7d6.png)
自变量:是否有光照 因变量:叶片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一半曝光
进一步分析萨克斯的实验:
(1)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的目的是什么? 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防止干扰实验结果。
(2)该实验是如何形成对照的? 绿叶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形成了对照。
(3)为什么要用酒精脱色后再用碘液处理? 避免叶片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试剂
甲
乙
丙
丁
B
无水乙醇
-
+
+
+
水
+
-
-
-
CaCO3 SiO2
+
+
-
+
+
+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命题点二 实验的拓展与应用
2.以圆形滤纸的中心为圆心,画叶绿体色素滤液的小圆
进行色素分离,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
在最外圈的一个呈
D
A.蓝绿色 B.黄绿色 C.黄色
色 滤液细线干燥后再画一两次
素
滤液细线不触及层析液
使层析液在滤纸上快速扩散
使分离出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
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
防止色素直接溶解到层析液中
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 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 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D.橙黄色
3.利用无水乙醇提取出叶绿体中的色素,设法分离得到各种色素,并将叶绿素b、 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和混合液依次点样在滤纸的1、2、3、4、5位置(如 下图所示)。当滤纸下方浸入层析液后,滤纸条上各色素正确的位置应为
2021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同步 (21)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 含解析
![2021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同步 (21)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76ac080508763230121282.png)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2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如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叶黄素、叶绿素aD.叶绿素a、叶绿素b2.研究人员发现,从蔬菜叶中可提取大量的各种天然色素,这为目前市场上天然色素“供不应求”的状况提供了一条解决的途径。
在进行“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实验时,如果在研钵中研磨绿叶时没有加入碳酸钙,最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A.研磨不充分,提取的色素少B.层析后滤纸条上位于下边的两条色素带变窄C.层析时各种色素不能相互分离,造成色素带的重叠D.层析后滤纸条上只剩两条色素带3.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同化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光反应产生的ATP是暗反应中将CO2合成糖类的能源物质D.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18O4.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量,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光照强度(klx)0 2.0 4.0 6.08.010.0CO2吸收量(mg·100cm-2·h-1)-4.00 4.08.010.010.0A.该植物叶片在光照强度小于2.0klx的条件下,不进行光合作用B.光照强度为6.0klx时,植物叶片合成葡萄糖的量为12mg·100cm-2·h-1C.光照强度为8.0klx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D.光照强度为10.0klx时,该植物在缺镁环境中的CO2吸收量不变5.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DP+在光反应过程与电子和质子结合,形成还原型的NADPHB.叶肉细胞的光补偿点就是植物的光补偿点C.类囊体膜上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D.图中H+通过主动转运从类囊体膜内运到膜外6.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2O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CO后,可完成暗反应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27.下图中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知识点+练习)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知识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d0937caaa00b52acfc7cad1.png)
五、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发现2、场所双层膜叶绿体 基质 :DNA ,多种酶、核糖体等 基粒 多个类囊体(片层)堆叠而成胡萝卜素(橙黄色)1/3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色) 2/3 吸蓝紫光色素 (1/4) 叶绿素A (蓝绿色)3/4叶绿素 吸红光和蓝紫光(3/4) 叶绿素B (黄绿色)1/43.过程 ◎ 光合作用的实质通过光反应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通过暗反应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制造有机物,实现物质转变,将CO 2和H 2O 合成有机物,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②调节大气中的O 2和CO 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③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注: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速率是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叶片合成有机物的速率。
影响因素包括植物自身内部的因素,如处在不同生育期等,以及多种外部因素。
(1)单因子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分析①光照强度(如图所示)曲线分析: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CO2量表明此时的呼吸强度。
AB段表明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逐渐加强,CO2的释放量逐渐减少,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而到B点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称B点为光补偿点(植物白天的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以上,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称C点为光饱和点。
应用: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较低,如上图虚线所示。
间作套种时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冬季温室栽培避免高温等都与光补偿点有关。
②光照面积(如图所示)曲线分析:OA段表明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光合作用实际量不断增大,A点为光合作用叶面积的饱和点。
人教版必修一 光合作用 作业
![人教版必修一 光合作用 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e90566231b765ce05081499.png)
光合作用1.在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时,对照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
为了研究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只花盆里分别种相同数量的大豆苗,并进行如下处理。
在这一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正确,需要改正的为()A.乙花盆放在光亮处B.甲花盆放在黑暗处C.甲花盆的温度高于20℃D.乙花盆浇充足的水2.现有一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实验对照组的是()①向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一定量的种子放入培养皿中。
②将培养皿置于光照条件下、25℃、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A.另一组置于有光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B.另一组置于25℃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C.另一组置于缺氧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D.另一组置于黑暗、25℃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3.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不产生气泡,乙产生气泡B.甲产生气泡,乙不产生气泡C.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不同D.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相同4.(2017·漳州芗城中学月考)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在黑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后,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对上述实验的分析和结论合理的是()A.本实验没有对照实验B.本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二氧化碳转变成了淀粉C.实验初始时遮光与曝光区域仍有淀粉存在D.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5.甲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圆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质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乙图),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
2017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知识点经典例题以及详答解析
![2017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知识点经典例题以及详答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ce2700b7360b4c2e3f645e.png)
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2-17 学科生物年级高一教材版本浙教版学案主题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课时数量(全程或具体时间)第( 2)课时授课时段16:20-18:20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知识点讲解与典型应用教学重点、难点高考必考题教学过程光合作用一、叶绿体:(一)叶绿体中的色素1、位置: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2、种类:叶绿素: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3、功能: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及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伤害的作用。
【特别提示】①叶绿素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②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吸收量大,但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③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吸收,而无色透明大棚日光中各种色光均能通过,所以光合效率最高。
④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绿色大棚光合效率最低。
4、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
(3)必需矿质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矿质元素,缺乏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子变黄。
5、注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二)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1、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无水乙醇等)形成色素溶液。
据此原理可以提取色素。
(2)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据此原理使各色素分离开来。
2、过程:提取色素制滤纸条滤液划线色素分离 (纸层析)观察结果 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色带。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cfd6e80a58da0116d174928.png)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①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②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③实验过程中加入少许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二氧化硅有助于充分研磨,碳酸钙可以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2.分类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含量约占3/4)绿叶中的色素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叶黄素(黄色)①最上层的是:胡萝卜素;②最下层是:叶绿素b;③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3.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
【习题一】下列关于光合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镁元素B.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C.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分析】1、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由叶绿体外被、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其中类囊体包括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类囊体.光合色素都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2、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为C、H、O、N、Mg.类胡萝卜素不含Mg.3、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解答】解: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镁元素,类胡萝卜素不含Mg.A正确;B、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在滤纸条上扩散的最快,B正确;C、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正确;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几乎不吸收绿光,绿光被反射回来的缘故,D 错误。
故选:D。
【习题二】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Ⅲ<ⅣD.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分析】析题图: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Ⅰ胡萝卜素、Ⅱ叶黄素、Ⅲ叶绿素a(最宽)、Ⅳ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强光照和正常光照相比,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解答】解:A、根据题图来看: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绿色变浅,A错误;B、强光照和正常光照相比,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强光照可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B正确;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Ⅲ>Ⅳ,C错误;D、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题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9e5591783e0912a3162aa8.png)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选择题1.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B.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答案:C2.净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B.植物体干重增加量C.O2释放量D.CO2吸收量答案:A3.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H]产生在()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③呼吸作用的第一、第二阶段④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C4.一般来说,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
但在夏天光照最强的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下降了,其原因是()A.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B.光照太强,降低了酶的活性C.气温高,酶的活性降低D.气孔关闭,CO2不足,暗反应中形成的三碳化合物过少答案:D5.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①叶绿体基质②类囊体薄膜③线粒体基质④线粒体内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CO2,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5结合,形成C3,这个过程称为CO2的固定,CO2的固定属于光合作用暗反应,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答案:A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解析:图示过程为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过程需要光反应为之提供ATP、[H],所以在有光状态下反应进行更为有利,而且此过程中需要酶的参与,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越适宜反应越快。
答案:B7.右图是某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以CO2的吸收量或放出量表示)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能正确反映A点时该植物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的示意图是()解析:A点时,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光合作用叶绿体需要的CO2全部由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产生的CO2提供即可。
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训练必修一第5章第4节第3课时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训练必修一第5章第4节第3课时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e89e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3.png)
第3课时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题组一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检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否增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检查()A.光合作用产生的水量B.CO2的消耗量C.植物体的叶绿素含量D.植物体葡萄糖的氧化量2.下列关于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作用是排除小圆片内的气体B.可以通过观察小圆片上浮所需要的时间来反映光合速率C.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可在相同的距离下放置不同瓦数的灯泡D.如果升高环境温度,小圆片上浮时间会缩短3.图甲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叶肉细胞中CO2、O2的来源和去路,找出图甲在图乙中的位置()A.AB之间B.BC之间C.C点以后D.B点4.图甲所示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注射器抽出叶圆片中的气体直至叶圆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如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提高温度或提高CO2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O2,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细胞呼吸D.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题组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5.如图表示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
下列对此图描述错误的是()A.ab段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B.bc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是因为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暗反应速率下降C.de段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D.从图中可以推断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6.如图为某科研小组测定桂花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桂花的叶绿体中有大量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基粒,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B.若适当提高温度,光合作用的增加值小于细胞呼吸的增加值,则光补偿点右移C.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处,净光合速率为0,说明光照强度太低,桂花不进行光合作用D.为了促进桂花幼苗的快速生长,苗木培育工作者可在夜间适当补充红色或者蓝紫色光源7.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选考生物5.4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选考生物5.4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27433c9f852458fb760b566d.png)
1.正常杨树的叶为什么呈绿色?
秋季为什么变黄了?
①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含量多,且对绿光吸收量最少, 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呈绿色; ②秋季,叶片的叶绿素分子在低温下被破坏,而类胡 萝卜素较稳定,所以显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
2.大棚种植蔬菜时,选择什么颜色的塑料薄
膜最好? 白色或无色
二、叶绿体的结构
外膜 双层膜
内膜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含有与光合作用
基质
有关的酶(P100)
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
1880年 恩格尔曼的实验 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
没
有 空 气 的 黑 暗
极
暴
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露
光
在
束
光
下
环
境
结论: 氧是由 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
场所。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恩格尔曼实验2: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
进行、既相互制约又密切联系的两个生理过程。
相关信息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部分是淀粉,还有一部
分是蔗糖。蔗糖可以进入筛管,再通过韧皮部运 输到植株各处。
五、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一)光合作用强度(光合速率):
1.概念:
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表示方法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
3.分析鲁宾和卡门做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4.尝试用示意图来表示ATP的合成与希尔反应的关系。
2H2O → 4 [H] + O2 ADP+Pi +能量(光能 ) → ATP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一)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一)](https://img.taocdn.com/s3/m/1b4cc69971fe910ef12df845.png)
(1)该实验设计中对照实验类型是什么?其自变量是什么? 提示:相互对照,自变量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物质不同。 (2)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光能 18 6CO2+12H2 O 叶绿体 C6H12O6+618O2+6H2O
CO2中的氧去了哪里? 6C O2+12H2O
6.实验结果的分析
经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通过色素带的分 布、宽窄程度、色素颜色可以分析出色素的种类、含量 和溶解度大小。
【规律方法】(1)四条色素带的记忆口诀 胡、黄、a、b向前走,橙黄蓝黄颜色留; 叶绿素a、b手拉手,蓝绿黄绿排后头;
胡萝卜素最纤细,叶绿素a最宽广。
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膜上 (2)分布: 。
(√)
(4)为了保证滤液细线的细而直,只画一次即可。
( ×)
【分析】为了保证滤液细线中色素的含量,在画滤液细线时要重复 3~4次。
2.思考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中,若用同位素18O标记水中的氧,则在叶绿体的哪个部 位能检测到该同位素? 提示: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2)从绿叶中提取色素的过程中,为何要将绿叶充分研磨? 提示:为了使叶绿体完全破裂,能提取出较多的色素。
连续光谱:
色素的吸收光谱:
【拓展深化】1.叶绿体中的色素与吸收光谱的关系:
2.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其 吸收光谱: (1)叶绿素(叶绿素a、叶 红光 绿素b)主要吸收_______ 和_____ 蓝紫光 ;
(2)类胡萝卜素(主要为
叶黄素、胡萝卜素)主要 吸收 蓝紫光 。
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直接或间接 依靠自养生物的_________ 光合产物 生活的生物。 (1)特点:___________
必修一 第五章 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必修一 第五章 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1fea5b0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a.png)
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1、靠人工光源生产蔬菜有什么好处?用人工光源生产蔬菜,可以避免由于自然环境中光照强度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低而造成的减产,同时人工光源的强度和不同色光是可以调控的,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情况进行调节,以使蔬菜产量达到最大。
2、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成分和温度等条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既有植物自身条件,也有外界环境条件,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和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外部条件,因此要进行控制,以便让植物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
3、捕获和转化光能的唯一的生物学途径是什么?光合作用4、对于高等植物来说,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这些植物的叶片多数是绿色的,说明其中有绿色的色素。
在玉米地里有时可以看到叶片中不含绿色色素的白化苗,在种子中储存的养分耗尽就会死去。
这说明什么问题?叶片中的绿色色素可能与光能的捕获有关。
5、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的试剂分别是什么?提取色素,用无水乙醇。
分离色素用层析液。
6、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什么?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他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的色素,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这样滤液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7、提取色素,要用无水乙醇,如果只有95%的乙醇应该怎么办?将体积分数95%的乙醇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
8、二氧化硅、碳酸钙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9、研磨时为什么要迅速、充分的研磨?迅速研磨,是因为无水乙醇易挥发。
充分研磨,是为了让滤液中获得足够量的色素。
10、过滤滤液时是选用的滤纸吗?如果不是,那应该选择什么?原因是什么?不是滤纸,而选择单层尼龙布。
滤纸会吸附色素。
11、哪些措施都是为了让滤液中含有足够量的色素?选用新鲜的绿叶;剪去叶片中不含色素的主脉;用无水乙醇充分溶解色素;研磨时添加二氧化硅;充分研磨;过滤时选用单层尼龙布。
12、将滤纸条减去两个角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滤液细线更加平、直。
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
![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edf48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07.png)
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NaHCO3 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
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如图乙所示),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
NaHCO3 溶液浓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C )
图甲
图乙
A.在ab段,随着NaHCO3 溶液浓度的增大,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C.将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充满空气的小室内进行实验
D.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需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解析】水绵具有螺旋带状叶绿体,用极细的光束可将叶绿体分为有光照和无光照
的部位(相互对照),便于实验观察,A正确;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需氧细
菌集中分布在叶绿体的照光部位,所以恩格尔曼的实验直接证明叶绿体能吸收光能
【解析】链接左栏探索历程,逐项分析
例4-8 (2024·陕西师大附中月考改编)如图是绿色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图解,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B
)
A.①可代表光合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B.③是C3 ,若突然降低CO2 的供应量,短时间内③的含量会减少
C.④是ATP,该物质合成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D.⑤是NADPH,仅作为③还原过程中的还原剂
题型1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例14 某同学用新鲜菠菜叶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将菠菜叶剪碎,研磨时应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无水乙醇
B.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若触及层析液会导致分离实验失败
C.滤纸条上,扩散最快的色素带呈蓝绿色,最宽的色素带呈橙黄色
D.若滤纸条上滤液细线的色素带变窄、变浅,可能是因为使用了久置的叶片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22fc3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0.png)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应用(1)原理: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ATP和NADPH的产生,进而制约暗反应。
(2)曲线分析。
①曲线上各点的含义。
A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AB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B点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BD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C点光饱和点(光照强度达到C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加强)②实线表示阳生植物,虚线表示阴生植物。
(3)应用: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阳生植物低,间作套种农作物、林间带树种的配置和冬季温室栽培等都可合理利用光能。
2.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应用(1)原理:CO2浓度通过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的生成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2)曲线分析。
图甲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的CO2浓度,即CO2补偿点,而图乙中的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两图中的B 点和B′点都表示CO2饱和点,两图都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大。
(3)应用。
①大田要“正其行,通其风”,多施有机肥。
②温室内可通过放干冰,使用CO2生成器,施用农家肥,与猪舍、鸡舍连通等方法适当提高CO2浓度。
3.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应用(1)原理: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2)曲线分析。
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都受温度的影响,但光合作用相关酶对温度反应更为敏感。
(3)应用: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室内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强度,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4.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应用(1)原理。
①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如植物缺水会导致萎蔫,使光合速率下降。
②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
(2)曲线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302a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f.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光合作用?它的化学式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转变成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它的化学式是: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转变成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它的化学式是: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2. 光合作用的基本反应有哪些?答案:光合作用的基本反应有两种: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内,需要利用光能,通过光合色素分子和酶的催化作用来产生能量载体ATP和NADPH,以供暗反应使用。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依靠ATP和NADPH的能量,将CO2还原成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基本反应有两种: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内,需要利用光能,通过光合色素分子和酶的催化作用来产生能量载体ATP和NADPH,以供暗反应使用。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依靠ATP和NADPH的能量,将CO2还原成有机物。
3. 光合作用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光能转化阶段、光化学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光能转化阶段、光化学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4. 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答案:光合作用需要光线、光合色素和充足的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光合作用需要光线、光合色素和充足的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有什么区别?答案: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换成能量存储分子,最终转换成有机物的过程。
而呼吸作用则是将有机物分解成能量,用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两者是互相依存的,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的能量来源,呼吸作用则是维持光合作用进行的关键条件之一。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时练:第5章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时练:第5章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813770740be1e650e9acb.png)
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无水乙醇,其目的是( )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使叶片充分研磨C.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无水乙醇中D.使叶绿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2、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强光下生长幼苗的叶绿体色素,用层析液进行分离。
如图为分离的结果(Ⅰ、II、Ⅲ、IV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则可以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B. Ⅲ、IV色素条带间距小,说明两种色素的溶解度差异小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 > Ⅱ>Ⅲ> ⅣD.与强光照相比,正常光照下的幼苗中叶绿素a含量较多3、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色素种类有4种,分别是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D.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多,所以叶子一般呈现绿色4、如图为叶绿体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具有选择透过性B.③上既有光合色素又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C.③和④上都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D.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5、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
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
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
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样,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 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D.好氧细菌大量消耗0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率大幅度加快6、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小球藻(一种低等绿色植物)悬液进行的两组光合作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一个置于光下,一个置于暗处相同时间B.若两管在光下相同时间,甲管释放的2O 为182OC.有同学认为将通入182C O 改成溶解5% 183NaHC O ,会增加实验的可靠性D.该实验的目的是要证明光合作用需要2CO7、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中A~C 表示相关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温度、气体浓度
和温度,以提高产量。
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①冬季温室内温度尽量维持恒定,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②适当地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温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②③④
[ ]
6.下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 、b 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
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①②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中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该植物从CO2浓度为0.03%环境转移到CO2浓度为0.5%的环境中,其他环境条件不变,叶绿体中C5含量将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
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____________ (4)图三中,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40℃时植物体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二中__________点表示。
(5)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光强为图二中的___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图三中的_______℃最佳。
7.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
分析曲线并回答:
(1)曲线AB 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_________。
(2)C 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是由于气温升高,气孔关闭,参与暗反应的原料______________供应大量减少,使五碳化合物不能与之结合生成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3)DE 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信息得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8.下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至戊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植物细胞内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气体交换的几种不同情况。
请据图回答(1)-(3)小题:
(1) 该植物叶肉细胞处于丁图状态时,对应图甲曲线中___________点,当叶肉细胞处于甲图中B ~C 段(不含
B 点)状态时,则乙至戊图中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图。
(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 2浓度增大,B 点___________移;如果A 点时CO 2释放量为a μmol/m 2
·s,C
点时的CO 2吸收量为b μmol/m 2·s,则C 点时
O 2产生量为__________μmol/m 2
·s(假定该过程植物呼吸速率不变)。
(3)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限制A ~C 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C 点后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该植物大小相似、重量相同的绿色叶片若干,分四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四组光照强度相同),再分别测其重量变化。
得到如下结果:
①.光照的1小时中,第一、二、三组叶片释放的氧气量___________。
(“相等”或“不相等”)。
四组中,
实际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最多的是第___________组叶片。
②.假如光照后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7℃条件下每小时叶片实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____________mg 。
答案1.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吸收光能 (2)暗反应
(3)①O 2 ②[H] ③ATP ④CO 2 ⑤(CH 2O)(或淀粉或葡萄糖) (4)二氧化碳的固定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答案
(1)氧气 叶绿体(或叶绿体基粒和基质) (2)太阳光能 (3)b(或二氧化碳) (4)C 6H 12O 6+6O 2+6H 2O
6CO 2+12H 2O+能量
3.答案
(1)氧气 二氧化碳
(2)类囊体的薄膜上 防止色素被破坏 (3)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4)I 、Ⅲ、Ⅳ、V A —P ~P ~P V (5)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 (6)增加 增加
4.答案
(1)C 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 3化合物和C 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
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 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 5化合物的2倍 当CO 2浓度突然降低时,C 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
导致C 5化合物积累 (3)高
(4)低 CO 2浓度低时,暗反应强度低,所需ATP 和[H]少。
5.答案
A
6答案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内膜) (2)C 3的还原(二氧化碳的还原) (3)下降;升高 (4)不能;乙
(5)丁;25
7.答案
(1)增强 (2)CO 2;C 3
(3)傍晚光照减弱
(4)CO 2浓度和光照强弱
8.答案
(1)A 乙 (2)左 a+b
(3)光照强度 CO 2浓度
(4)①.不相等 四 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