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肾脏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肾脏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肾脏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6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34例采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26例采用传统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肾蒂血管阻断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取健侧卧位。A穿刺点取骶脊肌外侧缘约1 cm和腋后线第十二肋缘下约2 cm的交叉位置,作一个长度为1 cm左右的斜行切口,依次切开至腹膜后间隙处,放入扩张气囊进行扩张,以构建腹膜后操作空间,并从中放入10 mm Trocar套管。B穿刺点取腋前线第十二肋缘下,C穿刺点取腋中线髂嵴上作一个长度为1 cm左右的横行切口,D穿刺点可不作,于腋前线平脐水平,同A穿刺点步骤置入10 mm Trocar套管。对游离于腹膜外的脂肪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清理。将腰大肌作为解剖标志对肾

脏周围的脂肪组织进行分离,将肾门处的肾周筋膜剪开,于肾门中部处游离出肾动脉备用。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对肾脂肪囊和肾周筋膜进行分离,在肾实质的表面使用超声刀对肾周脂肪间隙和肾实质进行分离,将肿瘤部位的肾实质完全显露出来。阻断肾动脉前静脉给予25%浓度的肌苷进行快速滴注,经B穿刺点放入动脉夹或D穿刺点使用自制硅胶管阻断肾动脉,然后在肿瘤边缘约1 cm处使用超声刀切割正常的肾实质。切除肿瘤后给予创面电凝进行止血。切除过程中如出现大血管出血,则可采用3-0可吸收线镜下缝扎止血,将肿瘤完整剪下后,如果出现集合系统破损则采用4-0可吸收线进行缝合关闭。采用2-0可吸收线对肾脏创面进行连续缝合,缝线通过Ham-o-lock进行阻断。将阻断的肾动脉开放后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留置腹膜后橡胶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4,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输血率和术后病理切缘的阳性率,并详细记录。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出血、尿漏和胸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情况[6,7]。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中2例患者出现肾周血肿,发生率为5.88%,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对照组中1例患者出现尿漏,经双J管引流治疗后痊愈;1例出现出血,经输血治疗后痊愈;1例出现胸膜损伤,经胸膜修补治疗后痊愈。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45,P=0.1580>0.05)。两组患者术后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无切缘阳性出现。

2.3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0~46个月,1年内均无死亡。研究组患者术后无转移和复发出现,对照组术后有1例局部复发,经肾癌根治术治疗后生存,1例出现肺转移,仍然存活。两组患者复发和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7>0.05)。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上小体积和偶发性肾脏肿瘤的检出率逐渐提高,此类肿瘤的直径通常≤4 cm,与症状性肾脏肿瘤相比,其预后较好。但是对此类肿瘤采用肾癌根治术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因此目前临床上对该类肿瘤患者主要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8]。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包括经腹膜腔入路和经腹膜后腔入路等两条途径。本次研究采用腹膜后腔入路进

行手术,与经腹膜腔入路相比,经腹膜后腔入路对肾动脉的寻找和解剖更加快捷,并且不会干扰腹腔脏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均使用三通道建立腹腔镜操作平台,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手术通道。第十二肋缘腋前线和腋后线位置均放入10 mm Trocar套管,以便于操作过程中调换器械。曾有学者认为,对直径≤4 cm的肿瘤采用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是一样的[9]。而相关报道表明,对直径≤4 cm的肿瘤采用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和转移率等均优于采用根治性肾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10]。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切口出血和确保切缘阴性,术后需要防止尿漏。控制切口出血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①阻断肾蒂短时间内完成手术;②不阻断肾蒂,使用药物或物理方式对切口进行处理后继续进行手术。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将肾静脉阻断,气腹压力会使肾静脉变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术中肾脏缺血。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均采用阻断肾蒂的方式进行出血控制,由于阻断肾蒂能够促进术中的探查,便于医师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操作。同时,将阻断肾动脉的时间控制为25 min左右,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对肾脏的切除和缝合工作,不会对肾脏的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11]。手术后对肾脏创面的缝合要求对合严密,尽可能避免创缘往外翻露。由于目前主要通过局部

压迫止血的方法对肾脏创面进行止血,一旦创缘对合不严密很容易增加患者术后出血的风险。在将阻断的肾动脉开放后,可以对气腹的压力进行调节,观察患者的创面有无明显的出血,建议加强缝合明显的出血点,防止由于术后大出血而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或切除肾脏。在对肿瘤的基底和切缘进行处理时,为了避免肿瘤的局部复发和残留,应在肿瘤边缘约0.5~1.0 cm处进行切割。本次研究中,我们在手术过程中先采用电凝钩在患者肿瘤边缘约1.0 cm处进行电凝标记,直视下沿标记线使用剪刀将肿瘤充分剪下,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检查创面,确保创面上无肿瘤残留。在无法判断是否还有肿瘤残留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扩大手术切除范围,直至到患者的正常肾脏组织中。而术后尿漏的出现和集合系统缝合的严密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严密、仔细的修补肾集合系统,但是应避免缝合过深导致术后肾盂肾盏的引流不畅[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转移率和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并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未出现出血和尿漏等并发症,无复发和转移出现。这表明对肾脏肿瘤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