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教案
第14课 建设美丽中国(2课时)(精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14课建设美丽中国(2课时)(精品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第四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建设美丽中国”的内涵。
2. 掌握“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2. 让学生知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使学生懂得珍惜自然资源,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教学重点】1. 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历程。
2. 生态保护的意义和方式。
【教学难点】1. 如何强调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老师为学生播放有关中国环境问题的视频。
2. 课堂上大家来谈谈自己对于视频中有关环境问题的看法。
【主体】(110分钟)PPT PART I1. 绿色发展(30分钟)1)通过“绿色发展”的引出,了解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历程。
2)知晓发达国家的绿色发展经验和中国的绿色发展路径。
3)情感教育:“发展绿色经济是我们未来的国家战略,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PPT PART II2. 生态保护(35分钟)1)生态保护的意义和方式。
2)知晓当下环境问题以及相关的生态保护政策。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文明观念。
PPT PART III3. 建设美丽中国(30分钟)1)知晓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的中国。
2)了解“资源节约与环境管理法”等保障生态文明的相关法律法规。
3)情感教育:爱护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共享美丽的家园。
【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并强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撰写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可以从政策、科技等方面入手,具体的内容自由发挥。
2. 强调课后要做好笔记,以便后续巩固所学知识。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第1课时课件
【探究活动】请对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具体内涵进 绿色 开放 行解读。
共享
11
2
坚持新发展理念
【探究活动】说一说每幅图体现 了怎样的新发展理念?试举一举 实例。
4
学习检测
13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 )。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三位一体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D.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答案:D 2、新发展理念是: 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开放 E.共享 答案:ABCDE
单元名:共建文明社会 共享美好生活 课名:《建设美丽中国》第一课时
《高举旗帜,全面发展》
开发者:黄欢 《经济政治与社会》
1
目 录
1 2 3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学习检测
总结提升
4
2
1
教学目标
3
1.认知目标: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理解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理解新发展理念。 2.情感态度观念: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贯彻落实 新发展理念自觉性。 3.运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意义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领航作用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是实践指南、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9
2
坚持新发展理念
【探究活动】你知道“新发展理念”包含哪些内容吗?
2
坚持新发展理念
创新:引领发展 的Biblioteka 一动力 协调145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完整版-共14课
首先,它们的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则越低。
其次,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
3.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
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短缺会造成该商品紧俏难买,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当某个商品供过于求时,过剩造成商品的积压,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经营管理水平高的生产这,生产出来的商品适销对路,因而获利较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反之,生产者就可能被市场淘汰。
让学生看第五页图,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不同的价格,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以及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和作用。请同学们课下做好复习,深刻理解。
作业
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哪些?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二、 价格和价值规律
(一)多变的商品价格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价格 2.市场上商品价格高低不等的原因
3.供求影响价格 4.价格对供求的反作用
5.价值规律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2.培养学生树立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1. 商品的概念;2.货币及货币的基本职能;
3.价值规律的作用;4.科学的消费观;5. 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6. 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
难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2.价值规律的作用;3.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024年度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0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
5
教学内容与结构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涉及基本概 念、原理、主要理论和相关案例。
教学结构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经济篇、政治篇和社会篇三个主要部分,每个部 分包含若干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下涵盖相关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国际政治新秩序
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 ,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 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主权和领 土完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主 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国际经济新秩序
旨在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包容 和可持续发展,包括推动贸易和 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南北合 作和南南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 系变革等。
供求机制与价格机制
供求机制反映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价格机制则是通过价格的变动调节供 求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竞争机制与风险机制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机制,风险机制则通过风险约束和激励市 场主体行为,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9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024/3/24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2024/3/24
1
目录
2024/3/24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经济基础知识 • 政治制度及改革 • 社会问题及治理策略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2024/3/24
3
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课程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经济、政治和社 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
第14课 小平,您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 系
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
互相促进
坚持改革开放
两个基本点
都是为经 济建设服务
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一个中心
目标:把我国建 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
(经济建设) (四项基本原则开放)
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富强 民主 经济 政治
①实质: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是制度 创新。 ②改革的目标: 是在各个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2)、对外开放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应怎样实行对外开放? ①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②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 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党 的 基 本 路 线
奋斗目标 实现方法
文明
和谐
文化
社会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四位 一体
兴国之要 中心
经济建设 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
核心内容
立国之本
基本点
强国之路
课堂练习
1、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客
观依据是 ( )
C
A.党的“三个代表”的思想 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制定的依据和出发点: 依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内容及其核心内容是:
主体 领导核心
(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 核心内容 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 奋斗目标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简而言之,就 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14课教案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它……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王强的母亲想让孩子退出足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王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不幸的是,王强在比赛中又一次受伤,伤的是同一部位。这一次,王强再也没能站起来……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第2课时课件
《美丽中国,共建共享》 开发者:黄欢
《经济政治与社会》
1
目录
1
教学目标
2
第二课时
3
学习检测
4
总结提升
2
1
教学目标
3
1.认知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理解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 质;理解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 2.情感态度观念: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树立人人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意识。 3.运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活动。
4
2
第二课时
5
导入新课 美丽中国,共建共享
【观看微视频】《美丽中国说》 【思考】请描绘你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说一说你对“美好生活”与“美丽中国”关系的认识。
6
一 美丽中国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必须树立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 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思考:人人参与筑美丽,首先应当坚持的做法是什么?
11
二 人人参与筑美丽 树立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这是一张我们每天消耗的碳足迹数量表。 思考:二 人人参与筑美丽 树立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探究活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时时可做、处处可为。大家来交 流交流自己家里、自己的日常生 活中都是怎么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的吧。
【探究活动】请小组讨论,面对这些污染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9
一 美丽中国的提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学设计)
20世纪初期国际秩序的破坏与重建——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来概括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通过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过程,学生能依据多种史料对该体系安排的国际秩序进行客观评价。
3.通过一战的相关视频、图片等材料,让学生体会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初步具有建立秩序、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一战发生的背原因。
难点:认识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新航路的开辟为起点,在走向整体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尤其是“在19世纪欧洲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却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短时段内“剧情”竟发生了这么大的逆转?一战到底给欧洲带来了什么?给世界秩序带来了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预习检测】检测1:请结合教材,梳理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检测2:参照课件并结合教材,请从时间的角度或者空间的角度叙述一战的进程。
(设计意图:会用时间轴和地图等方式描述一战,落实时空观念。
)(学生)最好能展示两类答案,一个时间角度、一个空间角度,其他同学点评。
讲授新课:(过渡)一个在欧洲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暗杀皇族的事件竟然演变成一场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相互厮杀的大战。
一战的爆发有历史必然性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战的根源。
一、失衡:一战的背景重点学习任务一:战争因何而起?多媒体展示图片及材料:材料1: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江苏专用)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6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14课走近国际社会教案
第14课走近国际社会最新考点整体总览学科素养1.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政治认同:结合我国在国际活动中的行动与观点,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和发展道路的认同。
科学精神:通过分析国际领域的重大活动及事件,把握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权利与义务、重要作用,把握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明确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维护我国统一等群众性活动。
考点1| 国际社会的成员1.主权国家(1)地位: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①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②主权。
(3)基本权利:独立权、③平等权、自卫权、④管辖权。
(4)基本义务:不⑤侵犯别国、不⑥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点拨:国家与地区的主要区别在于,国家拥有主权而地区不拥有主权。
2.国际组织(1)分类:按成员性质分,有⑦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按地理范围分,有世界性的和⑧区域性的。
(2)积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⑨交流与合作;⑩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⑪世界和平。
点拨:国际组织发挥作用有其局限性,同时并非所有国际组织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3.联合国(1)性质: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⑫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宗旨:维护国际⑬和平与⑭安全,促进国际⑮合作与⑯发展。
(3)原则:各会员国主权⑰平等,履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⑱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4)作用:在维护世界⑲和平与⑳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21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5)中国与联合国:中国作为联合国的○22创始国和○23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24《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25和平与○26发展的活动。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两岸交往概况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分析认识趋势从课本中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资料史论结合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且在国际上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中共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唯物史观归纳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实际,联系港澳回归后的发展,认识到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反对台独体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教学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教学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课前导学①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史料和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②学生收集资料并制成电子演示文稿。
教学渗透点①通过对“台湾地理状况”的学习,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渗透。
②通过对史实的描述,提高学生语言概括、口头表达能力。
③根据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
④通过上网搜集和查询资料和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
教学资源①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八年级下册)。
②自制多媒体课件。
③网站资料。
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课件播放歌曲《爸爸的草鞋》,画面反映了2005年四五月份,连战、宋楚瑜大陆行。
提问:同学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看到了一幕幕熟悉的画面,谁能说出这首歌反映了什么事件?回答:连战、宋楚瑜大陆行。
伴随着台海坚冰的融化,我们步入了两岸关系的和解之春,今天让我们借着这缕暖风,也来探讨这一热门话题──海峡两岸的交往。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教师用课件出示自学题目,学生带问题阅读教材,整理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 构建和谐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14课 构建和谐社会
2020/9/10
01
C目ON录TENTS
02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共建共享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 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 统筹”(多媒体展示八个统筹 内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 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 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 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 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 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 第一要义是发 展,核心是以 人为本,基本 要求是全面协 调可持续,根 本方法是统筹 兼顾。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以 人民群众为本,就 是以广大民众的根 本利益为本。坚持 以人为本,就是要 坚持以人民为主体, 发展依靠人民,发挥 人民的积极性、主 动性和创造性。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完整版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完整版第一篇:《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完整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单元] 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值规律的作用;影响消费的因素。
2、理解:通货膨胀;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健康的消费观。
能力目标:1、纸币不是货币;解释生活中导致某中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增强学生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2、认识正确的消费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货币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用途;何时何地购买商品比较经济划算,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的产生;价值规律的作用;健康的消费观念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如何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教学方法] 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小品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由货币的产生而出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和消费的问题,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堂课的主要任务。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讲授新课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一、货币的神奇力量(一)从古到今话货币1、什么是商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多琳琅满目的商品,例如:粮食、电视机、机器、房子等。
这些物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生产出来的;这些物品不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的,而是供社会和别人消费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
我们把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叫作商品。
【教师点评】: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第14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1、背景:庄园的衰落,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 生产经营活动,加上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 2、趋势:土地集中 14世纪中叶后,领主出租直领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通过转让、 3、概况: 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 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 1、背景: ⑴ 垦殖运动: ⑵ 庄园的衰落: ① 农奴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 ② 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表现: 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 ⑴租地农场: 来,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分散 ⑵手工工场: 集中 雇主与工人之间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 3、影响: 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3、14世纪,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 1、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 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和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市民阶级的发展: ①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 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②他们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③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第14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5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16课 探寻新航路 第17课 早期殖民掠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建设和谐文化
2、培育良好的文明风尚
校园文化 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
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
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殊的群体文化 。
“北大精神” 1916年,蔡元培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坚决贯彻“循思想自 由原则,取兼容并包 主义”的理念,一时 间,北大学者云集, 竞相争鸣,成为新文 化运动的中心。 一百多年来,北 大饱经沧桑,但是, “爱国、民主、科学、 进步”的北大精神永 驻。
3.文化的作用
第一,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提供思维和行为 模式
牛顿一生的重要贡献是集 16 、 17 世纪科学先驱们成就的大成,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 系。晚年的牛顿花费大量精力 研究宗教,而在科学上却再无 任何建树。恩格斯说:“哥白 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 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 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 时期。”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 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 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 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 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 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 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 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中 国 印 舞 动 的 北 京
北 京 奥 运 会 会 徽
“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 喜庆、热烈的气氛。,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的代 表性颜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 。
·
第三,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
汉族传统节日
民 族 节 日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民 族 节 日
回族:开斋节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4课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
统 筹 人 与 自 然 和 谐 发 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统 筹 国 内 发 展 和 对 外 开 放
(二)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 观就能够促进社会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 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科 学地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正确方向,深刻揭示了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指导方针。
请问以上材料给我国建设有什么启示?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统 筹 区 域 发 展
统 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 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 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环境污染
白色污染
生态破坏
过度砍伐导致土地沙漠化
农村 中央一号文件将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
级政府的工作范畴,提出要安排资金 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 点,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 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 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 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
农业
循环农业: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快发展循环农 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 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 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 接技术和可再生 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新型农民:中央一号文件给新型农民做了 三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国家将扩大农村劳 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各级财 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发 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总体布局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社会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课教案.docx
第14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政治路线;中共十二大及其指导思想;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三大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过程与方法:(1)综合概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当代一些重大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前提”,对学生进行安定团结的教育。
(2)中共十五大是具有跨世纪意义的大会。
(3)通过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教学,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主要是指与前面单元内容有着必然的知识联系,第二单元主要是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自八大以来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尝试。
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党遇到了建设道路过程中的重大失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左倾错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为了纠正左倾错误,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启下的作用主要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使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历史成就。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整合能力,并能重点突出。
鉴于本课的内容较为抽象,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片和影象资料,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教学突破针对重点,首先采取总分总的教学方式,先在总体上对课文内容作介绍,让学生对整体结构有一个了解,再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讲述,通过质疑法和联想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最后进行总结。
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教案:《经济政治与社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
2.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为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教材内容讲解:讲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3. 例题讲解: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 自主性2. 竞争性3. 开放性4. 法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1. 供求机制2. 价格机制3. 竞争机制4. 信用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未来展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是什么?(3)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包括哪些方面?(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如何?2. 答案:(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师参考书第14课
第14课建设和谐文化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内容和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2、态度:辨析身边的文化现象,认识不同性质文化的不同作用,树立对待各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3、运用: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自觉抵御腐朽文化的侵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分析一、本课地位、内容结构与逻辑关系(一)本课在本单元中地位本课讲述建设和谐文化,首先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连的文化的性质和作用谈起,通过概念、性质、作用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重要性,立足点是讲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作用。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所以,本课内容也是本单元的主要板块之一。
(二)内容结构与逻辑关系本课在结构上设两个目,即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立足点是讲我国的和谐文化建设。
要正确认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必须了解文化的性质和作用,从而认识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作用,理解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
因此,第一目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从介绍文化的概念、性质、作用开始,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正确认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阐明党中央重视文化建设事业的相关举措。
第二目是讲“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通过介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意义。
这两部分内容是互为从属,紧密相联。
二、本课重点难点(一)重点点拨1、正确理解文化的作用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
课次第五单元(章)共6学时第5、6学时总第27、28次课总第27、28学时课型讲授、模拟训练课题第14课构建和谐社会教具板书
授课时间
班级15计应、计维15电商2、15
电商1
15酒店管理、
15计网
日期15/12/07 15/12/10 15/12/11 周次19 19 19
星期一四五
节次3-4 1-2、3-4 1-2、3-4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重点掌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含义,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谐社会建设等重要知识点,并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授课内容提要(在重点难点下划线)
第十四课构建和谐社会
一、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科学发展观
二、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1、最新最美的画卷
2、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3、人人参与建和谐
课外作业1、完成本课书面作业;
2、课下总结复习本学期所学重要知识点。
课后简要分析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习基本掌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科学发展观的要点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但是,在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关于实际实践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案纸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含考勤、旧知识提问、新课导入)
二、进入新课:(45分钟)
(一)快速阅读课本第130-136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
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
(15分钟)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
3、结合课本阐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4、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5、作为一名中职生,如何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二)学生回答,教师点评(30分钟)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不会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主的找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析(25分钟)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在把握以上知识点的同时,对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并且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希望学生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专业技能。
四、巩固练习(7分钟)
本节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理解。
记忆相关知识点,在记忆的同时,认真回顾课本内容,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
五、课堂小结(3分钟)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知道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解读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及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方法,希望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构建和谐社会
一、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
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主要内涵
(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二、三、四”
(一面旗帜、两项要求,三大成果,四个特色)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二、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1、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人参与建和谐
A、要认清社会发展的方向;
B、要在生活中,自觉地将个人情感上升为理性行为;
C、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勇于奉献,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和使命。
七、布置作业:(书面作业)
1、全面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怎样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