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加强提升课(6) 膜电位测定及相关的实验探究
高考生物素养加强课8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相关实验探究
C [①→②电位变化表示产生动作电位,对应于Q点的兴奋,A错 误;电表Ⅰ记录到③处电位值时,说明恢复静息电位,因此,Q处 有K+外流,B错误;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是R点产生动作电位, 后又恢复静息电位,而兴奋不能从胞体传递到轴突末梢,所以其波 形与图乙基本相同,C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是单 向的,所以不论S处电极在膜外还是膜内,电表Ⅱ的指针都只发生 一次偏转,D错误。故选C。]
③在单根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不会因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即 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而上述实验中a、b处的动作电位有明显 差异(如图),原因是不同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________________ 不同导致b处电位叠加量减小。
④以坐骨神经和单根神经纤维为材料,分别测得两者的Smin和Smax。 将坐标系补充完整,并用柱形图表示两者的Smin和Smax相对值。
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一般是糖蛋白;⑤若将电流
计连接在a、b两点,并刺激a、b间的中点,理论上指针不偏转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D [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细胞,含有2个突触,①错误;兴奋在 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而兴奋在神经细 胞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只能由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传递到另一神经 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刺激b点,产生的兴奋先传到a点、后传到d 点,因此 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 转,刺激c点,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a点,但能传到d点,所以a点不 兴奋,d点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②错误;如果B受刺激,
C会兴奋,说明B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如果A、B同时受刺激, 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③正确;递质可与突 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一般是糖蛋白,④正 确;若将电流计连接在a、b两点,并刺激a、b间的中点,则产生的 兴奋同时传到a、b两点,a、b两点同时兴奋,因此理论上电流计指 针不偏转,⑤正确。综上分析,③④⑤正确。故选D。]
高三总复习生物课件 膜电位的测量及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判断和实验探究
(2020·浙江 7 月选考)欲研究生理溶液中 K+浓度升高对蛙坐骨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影响 和 Na+浓度升高对其动作电位的影响。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 析与讨论。 (要求与说明:已知蛙坐骨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为-70 mV,兴奋时动作电位从去极化到 反极化达+30 mV。测量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变化。K+、N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实 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 1 可知,图中有轴突—胞体突触和轴突—轴突突触两种类型。在轴突 3 处给予神经元 M 一定强度的刺激,兴奋可以由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因此电极之间的电 表指针将会发生偏转。(2)由图 2 曲线可知,单独刺激轴突 1,神经元 M 不能产生动作 电位,因为神经元 M 的膜内电位没有变成正电位。根据图 3 分析,轴突 2 对轴突 1 的 作用是降低神经元 M 的兴奋,可能的原因是刺激轴突 2 影响了轴突 1 神经递质的释放 量,导致神经元 M 中 Na+内流相对减少,膜电位峰值降低。(3)实验思路:将电极两端 连接在轴突 2 的膜外,刺激轴突 1。预期结果:若电极之间的电表指针发生偏转,则刺 激轴突 1 能引起轴突 2 发生反应;若电极之间的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则刺激轴突 1 不 能引起轴突 2 的反应。
③另一组大鼠先注射可卡因+溶剂 N,1 小时后再注射等量溶剂 M
④另一组大鼠先注射溶剂 N,1 小时后再注射等量可卡因+溶剂 M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微专题一膜电位变化曲线图及神经调节相关的实验探究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1记录得到的曲线图如图丙所示 B.图乙中的G点表示d处处于未兴奋状态 C.图乙曲线处于G点时,图丙曲线正处于M点 D.图丙曲线处于N点时,图甲中a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答案:B
解析:图丙表示先后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动作电位,由图可知, 表1可记录得到图丙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A项正确。由 图可知,图乙中的G点表示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此时d处处于 兴奋状态,B项错误。图乙曲线处于G点时,动作电位达到最大 值,此时图丙曲线正处于M点,C项正确。图丙曲线处于N点时, 图甲中a处处于静息状态,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项正确。
位数值变小,绝对值变大,B项错误。由题图可知,t1、t2两次强 度相同的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长无法累加,t2、t3两次强度相 同的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短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
动作电位,C项正确。t4~t5是静息电位恢复的过程,此时主要是 K+外流,不消耗ATP,D项错误。
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相关实验分析
微专题一 膜电位变化曲线图 及神经调节相关的实验探究
一 膜电位变化曲线图 要点解读
1.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
2.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3.膜电位的 解读与分析
典例剖析
【例1】 在t1、t2、t3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 同的刺激,测得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强度过小,无法引起神经纤维上Na+通道开放 B.适当高细胞内K+浓度,测得的静息电位可能位于-65~-
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
纤维上的传导。
简要设计思路:
。
预期实验现象:
。
答案:(1)多次 (2)把某药物分别放在B、C两处,在A处给予 一个适宜的刺激,观察电表N的指针能否偏转 把药物放在C 处,N的指针不偏转;把药物放在B处,N的指针偏转
膜电位变化及其测量讲解
指针偏转发生在神经纤维未兴奋时,由内负外正的 电位差决定的。
例3:(2010年十三校联考)下图为神经电位的测量装 置,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涂黑区表示兴奋区域。
用仪器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预期的电位
测量结果是(A )
分析:指针偏转几次,方向如何?为什么? 测膜外电流:指针偏转2次且方向相反
电流产生的实质是a、b两点之间存在电位差。 偏转的方向是由兴奋区与未兴奋区之间膜外的电位差决定 的。
例2: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箭头表 示施加适宜刺激,涂黑区表示兴奋区域,下图中指 针所示电流方向,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如图:
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0mv,
此时Na+ 内 (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导方向
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 轴突末梢。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
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
解析1:为什么已知条件中电位波动只有一次?
a电位—b电位
规律二:如果测量的是膜内和膜外的电位差,当两 个测量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较近时、则测量结果会 出现一次电位波动。
例4、(09年上海28)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
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
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 果如右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 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 C )
a电位—b电位
规律一:如果测量的是膜内和膜外的电位差,当两个 测量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时、则测量结果会出现 两次同向的电位波动。
膜电位变化及其测量课件
通过膜片钳技术等手段,可以检测药物对膜电位的影响,从而筛选 出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新药。
药物优化
通过对膜电位变化的深入研究,可以对现有药物进行优化和改进, 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 2 3
疾病诊断 膜电位变化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膜电位变化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患者的细胞膜电位异常, 可能导致心脏节律紊乱。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的膜电位降 低,可能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 受损。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电 位异常,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 升高。
其他系统的疾病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和血管系统膜 电位异常,可能导致神经病变和
疾病治疗 一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膜电位变化会发生变化, 通过监测膜电位变化可以指导医生制定合理的治 疗方案。
疗效评估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可以作为疗效评 估的指标之一,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效果和调整治 疗方案。
在生理和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生理研究
膜电位变化是细胞生理功能的重 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深入研究 可以揭示细胞生理活动的规律和 机制。
复极化
复极化是指膜电位由去极化状态恢复 到静息状态的过程。
复极化过程中,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 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是关键,其开放时 间相对较长。
复极化主要是由于钾离子的外流和钠 离子的内流,使得膜电位逐渐恢复到 静息状态。
复极化是动作电位周期性产生的基础, 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 用。
反极化
药理研究
膜电位变化是药物作用的重要机 制之一,通过对其深入研究可以 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可以影响细 胞内外的物质交换,调节 细胞功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五)兴奋测定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及探究实验分析学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加强提升课(五) 兴奋测定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及探究实验分析膜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膜电位的测量(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2.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角度1 膜电位的测量1.(2018·河南南阳五校联考)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解析:选A。
图甲为静息状态,膜内外电位差是静息电位,A错误;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K+外流造成的,B正确;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当兴奋传至电流表一极时,两极间会有电位差,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后恢复,兴奋传至电流表另一极时,指针会发生一次反向偏转后恢复,C正确;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D正确。
2.(2018·长沙调研)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一电位计,两个电极都放置于神经细胞膜外侧。
当刺激A处后,检测到的神经电位变化应是如图中的( )解析:选D。
电表的两极,都置于膜外,测定的是膜外的电位变化。
当刺激A处产生的兴奋传到左电极时,左电极处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由原来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而未兴奋部位的膜外仍然是正电位,这样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指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至右电极时,右电极处膜外电位由原来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而左电极处膜外已经恢复正电位,此时电表指针会向右偏转,形成如D所示的电位变化,A、B、C 错误,D正确。
角度2 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3.将甲、乙两个微电流计的两极按下图所示接在功能完好的神经元(纤维)上,在a、b、c、d四个实验位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下列有关指针偏转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刺激a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B.刺激b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1次C.刺激c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D.刺激d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解析:选A。
《生理学实验课件——生物膜电位的测定》
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进行生物膜电位测定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保持实验样本的健康状态 • 避免电极与其他金属物质接触 • 避免电极暴露在阳光下 • 记录实验操作的详细步骤和观察结果
实验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 法
在进行生物膜电位测定实验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 电极信号干扰 • 实验样本的不稳定性 • 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1
离子通道
2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可调控离子通透性,
影响细胞膜电位。
3
离子泵
离子泵通过主动转运离子,维持细胞内 外的离子平衡,影响细胞的膜电位。
离子浓度差异
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异导致细胞的膜 电位差异。
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
进行生物膜电位测定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包括电极,培养皿,离子缓冲液, 操纵装置,放大器,数据记录仪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法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定生物膜电位的步骤如下:
1. 准备实验样本 2. 将电极插入样本中 3. 记录和记录仪器测得的电位值 4. 根据实验设计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如何准确测量生物膜电位的数 值
为了准确测量生物膜电位的数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 • 校准电极和放大器 • 避开干扰源 • 正确操作实验器材 • 合理选择实验样本
生理学实验课件——生物 膜电位的测定
本实验课件将介绍生物膜电位的概念和意义,以及测量生物膜电位的原理、 步骤和注意事项。探索电位与细胞健康、药物效果、神经传递等的关系。
生物膜电位的测量原理
生物膜电位是细胞内外电势差,是细胞内外不平衡的离子分布所产生的电位。测量通过离子通道引起的细胞内 外离子浓度差异。
电位测量实验报告
电位测量实验报告电位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电位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电路中不同点之间的电压差。
通过电位测量,我们可以了解电路中的电势分布情况,进而分析电路的性能和工作状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位差,探究电路中电势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原理。
实验原理:电位测量实验基于电势差的概念。
电势差是指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
在电路中,电势差可以通过两个点之间的电压差来表示。
电位测量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是万用表,它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参数。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材料:万用表、电源、导线等。
2.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所需的电路。
3. 连接仪器:将万用表的探头与电路中的不同点连接,以测量电压差。
4. 测量电压:打开电源,通过调节电源电压,使电路达到所需的工作状态。
然后,使用万用表测量不同点之间的电压差。
5. 记录数据:将测得的电压差记录下来,并标明测量点的位置。
6. 分析结果: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电路中的电势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和导线。
通过测量不同点之间的电压差,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1. 电源正极与电阻A点之间的电压差为3V;2. 电阻A点与电阻B点之间的电压差为2V;3. 电阻B点与电源负极之间的电压差为1V。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该电路中,电势随着电流的流动而逐渐降低。
电源正极具有较高的电势,而电源负极具有较低的电势。
电阻A点的电势比电源正极低3V,而电阻B点的电势比电源正极低5V。
这表明电势差与电路中的电阻有关,电阻越大,电势差越大。
讨论与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电势的概念和电路中电势的变化规律。
电势差是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它可以通过电压差来表示。
在电路中,电势差随着电流的流动而逐渐降低,这是由于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致的。
电阻越大,电势差越大。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膜电位变化的模型构建及相关实验探究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 后趾浸入 0.5% 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___________。
栏目导航
28
(4)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你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分析,图中表示效应器的结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骨骼肌。 (2)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当医生用针刺其 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手指可以不缩回,是条件反射,其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 中枢位于脊髓,此现象可以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评题]——用素养 该题通过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的分 析,考查了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与科学化曲线图的分析
栏目导航
7
对于电位差变化曲线的识别与分析,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看起点:如果起点位于横轴上,即起点电位差为 0,说明电位仪的两个电极位于 神经纤维细胞膜的同侧,如图 2 所示;如果起点位于纵轴上(一般对应负电位),说明电 位仪的两个电极位于神经纤维细胞膜的两侧,如图 1 所示。 (2)看峰值个数:如图 1 所示,刺激一次只出现一个峰值(C 点),峰值对应的电位差 与初始值(对应 A 点)刚好位于横轴两侧,说明形成了动作电位;如果 A、C 位于同侧, 则未形成动作电位。
2020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高考加强课(十五)膜电位的测定及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相关实验探究含解析
高考加强课(十五)膜电位的测定及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相关实验探究一、膜电位的测量及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分析【考题范例】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毫伏B.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审答提示](1)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相反。
(2)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通道打开,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的,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解析:选C。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60毫伏,故A错误;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A点的电位,故B错误;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故C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D错误。
【备考锦囊】1.关于膜电位测量及曲线变化的分析电流计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刺激任何一侧,会形成一个波峰,如图1所示,电流计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或内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图2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试题中的提示得出。
2.关于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分析(1)指针偏转原理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如下:(2)在神经纤维上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3)在神经元之间(ab=bd)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专项12_神经调节的膜电位测定与相关实验探究-【攻克难点】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疑难专项突破
专项12神经调节的膜电位测定与相关实验探究专项梳理1.膜电位的测量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2.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①刺激a点,b点兴奋早于d点 电流计指针先往左后往右两次偏转;②刺激c点,b、d同时兴奋 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先电刺激a上一点,测量b上有电位变化再电刺激b上一点,测量a上无电位变化①刺激b点,a点兴奋早于d点,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②刺激c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专项微练1.[2020湖南湘东七校联考]图1是微型电压表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图2是神经纤维某处由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膜电位变化曲线,该过程中存在Na +外流和K +内流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1图2A.图1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BD 段的电位B.图2中C 和E 点神经纤维膜上Na +的跨膜运输速率相同C.图2中Na +外流和K +内流现象最可能发生在FG 段D.由图2曲线走势可以得出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C[解析]图1测得的电位是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对应图2中的AB段,A错误。
图2中C点钠离子通道是开放的,钠离子内流速率较快;而E点钠离子通道已经关闭,钾离子通道是开放的,钠离子无法内流,B错误。
图2中钠离子外流和钾离子内流是Na+-K+泵作用的结果,该过程最可能发生在FG段,C正确。
由图2无法得知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D错误。
2.[2021新疆实验中学月考]如图1表示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到刺激后对膜外电位的测量,图2表示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图1图2A.在没有接受刺激时,图1中的电位计可测量到静息电位的大小B.图2中从A到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消耗能量C.改变神经纤维膜外的K+浓度,则图2中A的电位不会受到影响D.如果神经纤维膜外的Na+含量降低,则图2中C的电位将下降D[解析]静息电位可表示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图1中电流表的两个电极都置于细胞膜外,不能测量到静息电位的大小,A错误;图2中从A到C是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此过程Na+通过Na+通道蛋白大量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图2中A点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维持的,所以如果改变神经纤维膜外的K+浓度,则A点的电位会受到影响,C错误;如果将神经纤维膜外的Na+含量降低,则Na+内流量减少,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即图2中C的电位将下降,D正确。
高中生物膜电位测定及相关的实验探究
加强提升课(6) 膜电位测定及相关的实验探究突破一 膜电位的变化及测量1.膜电位峰值变化的判断(1)K +浓度只影响静息电位⎩⎪⎨⎪⎧K +浓度升高→电位峰值升高K +浓度降低→电位峰值降低 (2)Na +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Na +浓度升高→电位峰值升高Na +浓度降低→电位峰值降低 2.膜电位的测量(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测量图解 测量结果电表一极接膜外,另一极接膜内电表两极均接膜外(内)侧1.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 中的Na +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 .静息电位值减小B .静息电位值增大C .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解析:选D 。
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细胞内K +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Na +内流导致的,如果减少溶液S 中的Na +浓度,则会导致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 +内流量减少,而使峰值降低。
2.(2020·天津模拟)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解析:选C。
分析题图曲线可知,曲线a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内电位上升,变为正值,之后又变为负值,符合动作电位曲线图,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A正确;a、b两条曲线的起点与终点的膜电位值相同,则说明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 正确;不论是低钠海水,还是正常海水,静息状态都是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C错误;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D正确。
3.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解析:选C。
3加强提升课(6)膜电位测定及相关的实验探究
3加强提升课(6)膜电位测定及相关的实验探究加强提升课(6) 膜电位测定及相关的实验探究突破⼀膜电位的变化及测量1.膜电位峰值变化的判断(1)K +浓度只影响静息电位K +浓度升⾼→电位峰值升⾼K +浓度降低→电位峰值降低(2)Na +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Na +浓度升⾼→电位峰值升⾼Na +浓度降低→电位峰值降低 2.膜电位的测量(1)膜电位的测量⽅法测量⽅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极接膜外,另⼀极接膜内电表两极均接膜外(内)侧1.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 中的Na +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 .静息电位值减⼩B .静息电位值增⼤C .动作电位峰值升⾼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解析:选D 。
静息电位的产⽣是由于细胞内K +外流,动作电位的产⽣是由Na +内流导致的,如果减少溶液S 中的Na +浓度,则会导致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 +内流量减少,⽽使峰值降低。
2.(2020·天津模拟)如图表⽰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于膜外D.正常海⽔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于膜内解析:选C。
分析题图曲线可知,曲线a表⽰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内电位上升,变为正值,之后⼜变为负值,符合动作电位曲线图,代表正常海⽔中膜电位的变化,A正确;a、b两条曲线的起点与终点的膜电位值相同,则说明两种海⽔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 正确;不论是低钠海⽔,还是正常海⽔,静息状态都是膜外Na+浓度⾼于膜内,C错误;正常海⽔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于膜内,D正确。
膜电位的测量及曲线解读
膜电位的测量及曲线解读膜电位是指细胞膜内外之间的电位差,它在维持细胞功能和调控细胞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测量膜电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的状态、功能以及与其他细胞的交流情况。
以下是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和曲线解读的相关内容。
一、膜电位的测量方法1. 玻璃微电极法:利用玻璃微电极将电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插入细胞内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优点,是常用的测量膜电位的方法之一。
2. 插电极电位法:将电极插入细胞内外之间的细胞外液体中,测量细胞内外液体之间的电位差。
此方法便捷且适用范围广,但精确度相对较低。
3. 螺旋电极法:螺旋电极通过旋转插入细胞内部,利用旋转过程中的电平变化来测量膜电位。
这种方法在研究离子通道活动、动作电位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二、膜电位曲线的解读1. 静息膜电位: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的膜电位称为静息膜电位。
正常细胞的静息膜电位通常为-70mV左右。
静息膜电位维持着细胞内外的稳定环境,是细胞正常功能的基础。
2. 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会发生快速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通常由快速上升的阶段(上升期)、平台期和快速下降的阶段(下降期)组成。
动作电位的形状和持续时间可以提供有关细胞类型和刺激特性的信息。
3. 膜电位变化的生理意义:膜电位的变化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等因素密切相关。
膜电位的变化可以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递、离子通道的激活和细胞兴奋性等生理过程。
总的来说,膜电位的测量和曲线解读是研究细胞功能和调控的重要手段。
通过准确测量膜电位及解读其曲线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对细胞活动的影响,从而深入研究生物学和医学相关问题。
第八单元 高考加强课(15) 膜电位变化的模型构建及相关实验探究
一、膜电位变化的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二、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分析与探究
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一、膜电位变化的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二、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分析与探究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一、膜电位变化的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毫伏 B.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 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一、膜电位变化的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二、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分析与探究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一、膜电位变化的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解析:图1为静息状态,甲、乙两处的膜内钾离子浓度相等,A错误;图2中电流 计微电极均置于膜外,所测电压应为0 mV,B错误;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 激,两微电极处先后发生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C正确;图2中若在 ③处给予刺激,②处阻断电流通过,则仅右侧微电极处发生电位变化,电流计 指针偏转一次,D错误。 答案:C
一、膜电位变化的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二、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分析与探究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一、膜电位变化的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3) 单 次 电 刺 激 A 或 B 不 能 在 D 上 记 录 到 动 作 电 位 , 判 断 的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个阈下刺激可以在时间上(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刺激)或空间上(即在相 邻部位给予多个刺激)可以叠加。通过Ⅱ和Ⅰ对照说明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具有时 间总和效应。请用图示1的结构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突触后膜神经元兴奋的空间 综合效应。(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提升课(6) 膜电位测定及相关的实验探究突破一 膜电位的变化及测量1.膜电位峰值变化的判断(1)K +浓度只影响静息电位⎩⎪⎨⎪⎧K +浓度升高→电位峰值升高K +浓度降低→电位峰值降低 (2)Na +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Na +浓度升高→电位峰值升高Na +浓度降低→电位峰值降低 2.膜电位的测量(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测量图解 测量结果电表一极接膜外,另一极接膜内电表两极均接膜外(内)侧1.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 中的Na +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 .静息电位值减小B .静息电位值增大C .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解析:选D 。
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细胞内K +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Na +内流导致的,如果减少溶液S 中的Na +浓度,则会导致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 +内流量减少,而使峰值降低。
2.(2020·天津模拟)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解析:选C。
分析题图曲线可知,曲线a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内电位上升,变为正值,之后又变为负值,符合动作电位曲线图,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A正确;a、b两条曲线的起点与终点的膜电位值相同,则说明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 正确;不论是低钠海水,还是正常海水,静息状态都是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C错误;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D正确。
3.(不定项)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解析:选BC。
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的大量外流,A项错误;bc段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B项正确;cd段K +外流,此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C项正确;动作电位的大小与有效刺激的强弱无关,只要达到了有效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就会产生,其电位变化情况是相对固定的,但其最大值会受细胞外液中Na+浓度的影响,D项错误。
突破二膜电位变化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问题1.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2.“三看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4.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下图所示为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趋势(曲线1)和膜内Na+含量变化趋势(曲线2),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c点对应的膜电位的大小受膜外Na+浓度的影响B.b、d两点对应的膜电位均代表静息电位C.e~f段膜内Na+含量增多,该过程不消耗能量D.a点神经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解析:选B。
曲线1上c点对应的膜电位表示动作电位的峰值,主要由Na+内流形成,所以c点对应的膜电位的大小受膜外Na+浓度的影响,A正确;b、d两点对应的膜电位的数值均为0,不是静息电位,B错误;e~f段膜内Na+含量增多是Na+内流导致的,该过程中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a点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此时细胞膜内K+浓度比膜外高,D正确。
5.(不定项)(2020·山东泰安期末)下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B.刺激a处时,甲、乙指针都偏转两次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解析:选BD。
甲电流表的两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乙电流表的两极均置于膜外,静息状态下,甲电流表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甲指针偏转,而乙电流表两极没有电位差,不发生偏转,A正确;刺激a处时,兴奋传到甲电流表处时,指针偏转一次,兴奋传至乙电流表两极时,乙电流表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B错误;刺激b处时,由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单向性,兴奋无法向左传递,甲指针维持原状,电流表乙指针偏转一次,C正确;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右侧神经元,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一次,D错误。
突破三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1.切断实验法确认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药物阻断”实验探究某药物(如麻醉药)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阻断在突触处传递,可分别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或置于突触处,依据其能否产生“阻断”效果作出合理推断。
3.电刺激法探究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特点(1)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6.(2020·山西五地市一模)在神经—肌肉标本中,传出神经末梢与骨骼肌共同构成效应器,它们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在一起。
图中a、b、c、d为可以进行电刺激的部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刺激a处,肌肉收缩,该种现象不能称为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兴奋后,神经递质由③处释放,在②中通过________与①上的____________结合,整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已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方向传递。
请利用神经—肌肉标本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解析:(1)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直接刺激支配肌肉的传出神经,肌肉收缩,不能称为反射。
(2)神经兴奋后,神经递质由③突触前膜处释放,在②突触间隙中扩散至①突触后膜处,与其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整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的功能。
(3)若利用神经—肌肉标本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方向传递,则实验思路:分别在b、d处依次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及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因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其结论是已知的,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方向传递,所以预期的实验结果为刺激b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d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答案:(1)无完整的反射弧参与(2)扩散特异性受体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3)实验思路:分别在b、d处依次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及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刺激b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d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7.(2020·山东淄博一模)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A~E表示其组成,甲、乙是置于神经纤维B、D上记录电位变化的电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射弧中C为________,E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刺激a点能引起A的收缩,该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在________(填“a”“b”“a或b”)点给予足够强度刺激时,甲、乙两电位计都可记录到电位变化。
随后在A中的神经—肌肉接点(突触)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引起上述信号变化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甲、乙两个蛙心分离出来,并在心脏中充入适量任氏液(主要成分为0.7%NaCl溶液)。
电刺激与甲心脏相连的神经,结果心跳加速、加强;随后将甲内的任氏液取出并转移到乙心脏中,也引起乙心脏跳动加速、加强。
对乙心脏跳动加速、加强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任氏液能维持一段时间内离体蛙心脏正常的生理功能,任氏液相当于蛙体内的________。
解析:(1)图中A是效应器,B是传出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入神经,E是感受器。
其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2)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收缩不属于反射,因为这个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刺激b点甲、乙两电位计都可记录到电位变化,而刺激a点只有甲电位计可记录到电位变化;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处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电刺激甲后其产生了兴奋(心跳加速、加强),然后将甲中的任氏液转移到乙心脏中,没有刺激也引起乙心脏跳动加速、加强,说明甲心脏的神经受刺激后释放神经递质并扩散到任氏液中,转移后作用于乙心脏的心肌细胞,使乙心脏跳动加速、加强;该实验中的任氏液相当于蛙体内的组织液。
答案:(1)神经中枢接受刺激,产生兴奋(2)不属于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神经递质(3)甲心脏的神经受刺激后释放神经递质并扩散到任氏液中,转移后作用于乙心脏的心肌细胞,使乙心脏跳动加速、加强组织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