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后期文学——俄国文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中,很少思考社会性问题。英国文学 主要描写小人物的命运,他们的奋斗主要是争得一己的独 立、幸福,没有远大抱负和理想。法国文学主要描写资产 阶级发家史和贵族的衰亡,为金钱奋斗的人们从不思考国 家前途命运这样的社会大问题。左拉作品描写了城市工人, 作家着力接触社会性问题。这些人物主要忙于生计,被生 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反思的习惯,也没有远大的理想。 • 不能说西欧文学一点也没有表现人民性和民族性的东西, 但和俄国文学比起来,它们没有形成贯穿整个19世纪的文 学特点,所以说,俄国文学具有人民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 屠格涅夫也擅长抒情描写,他是把抒情和故事统 一起来,形成抒情性叙述。为此有人把他称为 “一位富有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家”(莫洛亚《屠 格涅夫传》)。他的六部长篇都采用了抒情描写。 例如《父与子》的整个基调是十分浓郁的抒情气 息,形成富有情感的背景色彩。它和小说的悲剧 故事的现实意义结合在一起,构成作者独特的抒 情风格。《猎人笔记》的叙述非常委婉,用富有 诗意的笔调来控诉农奴制的残暴,把抒情性和故 事性统一起来。
• 普希金坚持文学的人民性,这是他和拜伦主义分 道扬镳的最重要的因素。他在谈到历史剧《鲍里 斯·戈都洛夫》时说:“剧本里发展了什么东西? 这部悲剧的目的何在呢?人和民族,人的命运, 民族的命运” • 他在诗中写道:“人民爱我,把我永远记在心。/ 因为我总是唤起他们对善的追求。/因为在苦难的 日子里我赞美自由。/并给牺牲了的人民带来安 慰。”他在《茨冈》中批评阿乐哥的个人主义: “你生来不是这粗野的命,/你只要自由属于你个 人。”这说明他本人坚持人民性,作品反映的也 是人民性。
• 《死灵魂》中的抒情性议论常是作者直接出面以 第一人称抒发自己的感受。第七章写道:“凭着 神秘的运命之力,我还要和我的主角携着手,长 久的向前走,在全世界,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 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历览一切壮大活动的人生。 至于崇高的灵感的别一道喷泉,恰如暴风雨一般, 从闪烁的、神圣的恐怖中抬起奋迅的头来,使大 家失色的倾听着别的叙述的庄严的雷声,却还在 较远的时候……”这段抒情议论表明了作者对人生 的看法,人生是以喜剧形式表现的悲剧。
• 首先是西欧1848年革命的失败,带来了西欧文化 的低潮,反映在文学上,前期大作家司汤达、巴 尔扎克、狄更斯等创作的独创性、独立性和英雄 气概已经消失,整个意识形态笼罩着一种阴郁气 氛,文学创作中流露出悲观情绪,这可以在狄更 斯的后期小说中见出。西欧现实主义文学出现衰 落,巴尔扎克们开创的事业后继无人,一时难于 产生可与前期文学巨头并列的第一流作家。俄国 文学正是在西欧文学低谷期崛起并上升到欧洲文 学首要地位的。
• 在40年代前,俄国先进知识分子把眼光向 着西欧,接受西欧文化的影响,在文学上 模仿西欧文学。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 使俄国知识分子感到失望,他们把眼光转 向自己祖国,发掘民族文化,创造新文化, 使俄国文学以它不同于西欧文学风貌的独 创性令世界瞩目。
• 其次是贯穿19世纪的俄国解放运动表现了俄罗斯 民族高涨的斗争热情和英雄气概,一代又一代作 家坚持不懈地在文学中表现正面人物与农奴制和 专制制度的斗争,一步步把俄国文学推向高峰。 前期作家从十二月党诗人到普希金、果戈理、屠 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他们以经久不衰的 斗争热情和大无畏精神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 度,在文学中描写具有血缘关系的共同主题,如 多余人主题、新人主题和小人物主题。这些主题 表现了俄国文学的独创性。独立性和英雄气概, 令世界读者耳目一新。
• 第四是俄国的国情适合现实主义文学的表 现。19世纪俄国比起西欧要封闭、落后得 多,更适合进步作家暴露社会的黑暗和腐 朽,表现贵族和农民的矛盾,描写城市的 贫困和人物的不幸。因而19世纪俄国文学 和西欧文学相比,主要描写的是贵族和农 民,其中农民是文学的中心问题。
• 第五是俄国文学经过半个世纪的积蓄,必然要从 发生、发展走向繁荣。19世纪后期,正是俄国文 学繁荣期到来的时候,这时西欧文学走过了他们 的繁荣期,正步入低谷,进行新的积蓄的时候, 俄国文学的繁荣就显得格外耀人眼目,满足了读 者的期待,丰富了世界文学。也就是说,从系统 观点看,从耗散结构理论看,俄国文学的崛起和 繁荣是历史的必然,它能在19世纪后期处于世界 文学的首位也是历史的必然。
• 在《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女主人公达吉 雅娜就包含了诗人对人民的理解和善意, 体现了诗人创作高度的人民性,他把达吉 雅娜的美好性格和人民的影响联系在一起, 又跟地主庄园环境相对立。自达吉雅娜形 象之后,俄国文学中出现的一系列理想妇 女形象都具有俄罗斯的灵魂,体现了人民 性的特点。
• 果戈理作品的人民性集中反映在《狄康卡近乡夜话》里, 描写美丽的乌克兰和善良的乌克兰人民,充满作家对祖国 和人民的热爱,表现普通人的勇敢、机智、热爱故乡和向 往自由的优秀品质。 • “屠格涅夫的少女”《猎人笔记》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父与子》中,巴扎洛夫的父母是农民,是作者肯定和歌 颂的,巴扎洛夫临死前谈到俄国需要的是鞋匠、裁缝等普 通下层人民,这是作品人民性的表现。 • 涅克拉索夫的《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也体现了人民 性。托尔斯泰作品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他不仅感到自 己对人民有罪,自愿过平民的生活,而且让他笔下的忏悔 贵族与人民接触,改变人生观。这些都是俄国文学人民性 的表现。
2.俄国文学特点 .
• 人民性。和西欧文学强调个性相对,俄国文学首要的特点 人民性。 是强调人民性,这是由俄国民族的集体意识和文化品格所 决定的。人民性的观点最早由普希金提出。他的诗歌特别 强调把根种植在人民生活的土地上。他主张文学要抒发人 民之情,反映民族特殊的容貌,认为“作家的人民性是一 种只能为本国同胞赏识的优点”。这就把人民性和民族性 联系在一起,具有民族性。 18世纪和19世纪初,俄国上 流社会的社交场合必须用法语写作。在这种情况下,普希 金主张用民族语言俄语写作。为了通晓俄语的特性,他研 究民歌、古代歌谣、童话等,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这 也是人民性的表现。
• 西欧现实主义文学立足本国现实,绝少歌 颂人民和描写人民,主要暴露人性中的种 种邪恶、罪恶,正面人物的性格很少与人 民的影响联系在一起。俄罗斯的理想妇女, 在西方文学中是没有的。
• 民族性。俄国文学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这种民族 民族性。 性集中体现为爱国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热爱土地,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 • 西欧文学很少写理想主义和思考社会性问题。浪 漫主义追求理想,但他们的理想是具有全人类解 放意义的理想(如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 斯》),而不是民族解放的理想。因为背景不一 样,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在此基础上 产生的理想主义就是空想社会主义。俄国还处于 解放农奴,废除农奴制的阶段,追求的理想就是 民族的解放,反对专制主义和农奴制。
• 只要比较一下西欧文学,就可以看到,在西方19 世纪文学中,很少有抒人民之情,反映本民族所 欣赏的优点,民族精神和道德美好的作品和人物。 • 西欧浪漫主义文学虽然讴歌自由、大自然的美, 但作品描写的都不是本国环境发生的故事,作品 对自然美的热爱,描写的是异域的风光,塑造的 是东方异族的英雄,并且这些英雄大都脱离人民, 是孤独者,个人奋斗者。
十九世纪后期文学——俄国文学
• 俄国后期代表作家有陀思妥耶夫斯基、 托尔斯泰和契诃夫。
1.俄国文学后期繁荣的原因 .
• 19世纪俄国文学在40年代出现自然派以后, 就开始逐步摆脱模仿西欧文学而走向独立, 到了60年代,俄国文学迅速繁荣,七、八 十年代以后,反过来影响到西欧文学。俄 国文学能够在19世纪中期迅猛发展,赶上 并超过西欧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写下光 辉灿烂的一页,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 揭露批判贵族地主、官僚集团的罪恶、腐朽,是 反专制农奴制的具体化。贵族地主阶级是农奴主 的代表和沙皇专制制度的阶级基础,官僚集团构 成了俄国的专制制度,是农奴主的政治代表。官 僚和地主是统治俄国的两种主要社会力量,沙皇 是最大的官僚和地主。 • 这一主题主要表现在《克雷洛夫寓言》、《聪明 误》(奥斯特洛夫斯基)、《偷东西的喜鹊》 (赫尔岑)、《猎人笔记》、《木木》等作品里, 突出表现在《钦差大臣》、《死魂灵》里。
• 《当代英雄》对毕乔林的心理分析主要是毕乔林 的自我反省。“所有我的过去生活都从我的记忆 中流过,我不由得问自己:‘我活着是为什么呢? 我生来是为什么目的呢?’啊,真的,目的一定 有过,并且真的,命运留给我的一定是一种崇高 的使命,因为我在我的心灵里感到无穷无尽的力 量……但是我却不能猜到这种使命,我醉心于空 幻而卑劣的情欲的诱惑;从它们的熔炉里我被锻 炼得又硬又冷,像铁一样,但是却永远丧失了崇 高憧憬的热情,——人生的最美丽的花朵”。
• 小说结尾关于三驾马车的描写,是著名的抒情议论段落, 以至“三驾马车”成了俄罗斯的象征。“我的三驾马车呵, 唉唉,我的鸟儿三驾马车呵!是谁发明了你的呢?你是只 从大胆的,勇敢的国民里,这才生得出来的——在不爱玩 笑,却如无边的平野一般,展布在半个地球之上的那个国 度里……车子飞过去了,飞呀飞呀!……俄国呵,你奔到 哪里去?给一个回答罢!你一声也不响。奇妙地响着铃子 的歌。好像被风所搅碎似的,空气在咆哮,在凝结;超过 了凡在地上生活和动弹的一切,涌过去了;所有别的国度 和国民,都对你退避,闪在一旁,让给你道路。”这段抒 情议论,把俄国比作奔驰的三驾马车,抒发了作者对祖国 的热爱,对俄国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和乐观情绪。
3.俄国文学主题 .
• 整个19世纪,阻碍俄国文明进程的两大障 碍是沙皇专制统治和封建农奴制。这是俄 国解放运动所要推翻的两大堡垒。反映在 文学上,反专制主义和农奴制就成了贯穿 整个19世纪的鲜明主题。从普希金开始, 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最后到契诃夫,都不 遗余力地表现这一主题,从而使俄国文学 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政论色彩。
• 第三是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力量在文学中的 显示。俄罗斯民族文化品格中的理想主义、 自我牺牲精神、反思精神和忏悔意识,使 俄国人具有深沉、厚实的民族底蕴,他们 总是面向未来,不怕牺牲,与悲观主义绝 缘。因而当19世纪后期西欧社会被悲观主 义所笼罩的时候,俄国文学仍以强烈的热 情去表现人们的追求和斗争,即使结果是 悲剧,是失败,也在所不惜。这种性格的 力量使俄国文学在欧洲获得成功。
• 这段心理分析是人物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莱蒙托夫的心理分析形成了俄国文学心理 分析的传统。在描写多余人的一系列小说 中,都有突出的心理分析。
•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分析的大家,被称为现代心理小说 家。 • 他主要描写人的病态心理、双重人格,展示小人物内心深 处的恶。例如《死屋手记》中苦役犯戈良契科夫因忌妒杀 死了妻子,他在监狱里记下了自己的病态思想。他说: “我曾惭愧,我竟堕落到这样的程度,以至我感觉到某种 秘密的、不道德的、卑鄙的享乐欲死灰复燃了,也曾在一 个最丑恶的彼得堡之夜,回到自己的角落里,我强烈地意 识到我今天又干了丑事——你无论如何不要再蹈覆辙呀! 内心里秘密地在咬痛,我咬紧牙齿痛恨此事!责备自己, 折磨自己到如此之甚,以至苦味终于变成了一种可耻的、 可诅咒的甜浆,于是,毕竟又陷入无可救药的严重的享乐 里了!”这段心理分析表现了人物双重人格的病态心理。
• 俄国文学中的这两大主题矛头主要指向专 制农奴制,和俄国解放运动相一致。而西 欧文学主要指向资产阶级金钱统治。
4.文学表现手法 .
• 心理描写。俄国文学擅长心理分析,它是 心理描写。 由俄罗斯民族忏悔意识生成的。最早进行 心理分析的是莱蒙托夫。他在《当代英雄》 中对毕乔林的行动作了细致的心理分析。
•
托尔斯泰的心理分析擅长描写人物心理 发展的自然过程,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矛 盾冲突,这种心理分析被称为“心灵辩证 法”。
• 抒情描写。俄国文学的主题尽管很严肃,但作品 抒情描写。 充满抒情性,作者常常把抒情和议论,抒情和故 事结合起来,成为叙述的组成部分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在《死魂灵》里,果戈理第一个把抒情和议论结 合起来,有的是作家对自己童年的回忆,有的是 作家对祖国的歌颂,有的是对祖国未来的展望, 有的是对批评界的反批评。它们和主题密切联系, 也就成了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