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在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元素在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摘要:美国影视作品中,中国元素逐渐开始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这一现象体现了美国对开拓中国影视市场的重视。合拍片的出现,给了美国电影开辟出另一条开拓中国市场的道路,而这条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随着合作的逐步深入显现出来。在电影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之际,更多的美国电视剧也借此走入中国观众的视线,其拍摄手段的运用也更为先进。这一系列的举措为中国影视市场带来的影响则是喜忧参半。

关键词:好莱坞美剧中国元素合拍片

从而增进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自电影的诞生以来,东西方各民族之间利用这种特殊的综合性媒介所产生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便捷。电影用其丰富独有的视听带来最直观易懂的打破了语言、国家的限制视听手段,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可以更便的进行文化交流。电影自身也向着跨文化合作互通有无的趋势发展,更近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传递。同样,随着电视的逐步发展,影视作品这种直观、高效的交流和传播手段,使得文化交流变得更普及和多样。受众不需要在同一时间段里只接受到固定几部、十几部电影所带来的文化传播,而可以更自主在电视节目中进行个性化的自我选择。可见,影视作品已经越来越广泛的成文跨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传播载体,也成为了受众想要了解跨文化文明的首选方式。东方文化,尤其中国的文化,在西方,尤其美国人眼中一直是古老、神秘的代表。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元素也越来越广泛

的被应用于其影视作品中。同时,正因为中国文化的古老和神秘,才使得欧美影视作品中的这种应用,产生了复杂又多样化的效果。

一、好莱坞电影作品中的中国元素。

如沃尔夫林所说,“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艺术。时代和种族互相影响。在我们能够称一种风格为特殊意义上的民族风格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确定这种风格含有多少一般特征。”不同地域、文化、语言的熏陶下产生的影视作品,或多或少都会打上创作者明显的地域文化烙印。而在电影工业越来越趋近全球化的今天,在商业利益、票房主导的综合考虑下,综合全球各国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制作商业大片,已经成为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创作主流趋势。对于好莱坞而言,在市场带动创作的大环境中,人口密集、经济不断增长、消费需求逐年提高的中国市场,如同一块隐形的可口蛋糕一样摆到了制片方的面前。于是更多的中国元素被好莱坞广泛应用,其目的很明确—借中国元素的运用,吸引更广大的中国票房。

借中国元素增加的全球票房的做法,在好莱坞电影作品中已经运用多年,并越来越得心应手。自1994年中国电影“引进大片”的政策出炉后,好莱坞电影便成为最大的收益者。好莱坞不仅重新开启了关闭许久的中国市场的大门,更看到了一个新兴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的人口优势是巨大的诱惑,也是市场收益的保证。好莱坞娱乐分析专家罗格斯通说:“如果有1%的人去看电影,而你只要获得其中门票收入的1/50,那么这个收入将是一个客观的数字。”自2012年起,中国放松美国电影的进口配额,从先前的每年

20部提高到34部。这一举措更使得中国元素如试金石一般,成为好莱坞电影拓展中国市场的最直接手段。于是,中国元素便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

好莱坞成熟的运作体系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经历过很多个发展阶段,但万变不离,大致还是可以分为文化理念、民族符号、现实场景三种表现方式。从《花木兰》中仅借用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作为外壳来抒发好莱坞电影中一贯坚持颂扬的女性思想解放独立自主的观点,到《功夫熊猫》中运用中国的国宝熊猫、功夫、儒家道家理念等典型的中国传统元素来表达了个人英雄的成长。虽然人物形象的塑造思维依旧是西方电影中一直倡导的个人英雄模式,但中国元素融入到电影更深层次的表现意义中。两部动画虽然都在中国本土存在较大的争议,但中国市场票房的成功是不可忽视的。同样,中国的代表性服饰、古迹、民俗等文化符号大量被好莱坞电影运用。《木乃伊3》中的运用兵马俑、古墓来增强整部影片的神秘氛围,《007:天幕危机》中利用龙灯、木质古建筑风格搭建的澳门赌场等神秘的中国符号来暗示任务中的重重谜团。但好莱坞电影通常都是借用中国的民族符号来营造出一个西方世界观中理想的神秘东方印象。在中国选景拍摄则更为普遍直接,无论是《蝙蝠侠:暗夜骑士》中香港摩天大楼里的枪战,还是《007:天幕危机》中上海辉煌的夜景和摩天大楼中的打斗,都体现出当今的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已经不仅只是长城、兵马俑等历史瑰宝或壮阔秀丽的山水,中国也作为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的代表。这种转变,表明好莱

坞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关注已不仅仅停留在表层,而向更深的层面进行发掘。

由于文化的差异,同样的中国元素,在中西方的理解中,意义会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电影中所展现的中国,更多是西方观念中想象出的中国,或是希望中国成为的样子,并非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的意义。所以即使增加了再多的中国元素,好莱坞电影中,像《功夫熊猫》一样引起争论的事件依然会继续存在。实际上,这种观念上的偏差也有刻意而为之的成分。由于社会主导观念不同,好莱坞电影会习惯性的刻意“妖魔化”或“理想化”中国。所以既会有《2012》中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后的希望所在,也会出席你啊《致命快件》中国变成了言论闭塞、毫无人权可言的想象世界的可能。而这种想象化的中国,更多是为了剧本中极端西方化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作为陪衬,也反映出中国元素在很多电影的制作里面中,依然只是一个噱头般的存在,而并不是真正被合理运用。

二、中美合拍片中的中国元素。

虽然中国已经放松了美国电影的进口配额,但是对于虎视眈眈注视着中国巨大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工业来说,每年34部的进口片量远远无法满足其需求。于是,中美合拍片这一产业开始蓬勃发展。无论是已上映的《环形使者》、《敢死队2》,还是即将上映的《云图》,亦或是还在拍摄、制作中的《魔咒钢琴》、《狼图腾》等一系列的合拍片虽然都吸引着各方眼球,但各自都存在着许多问题。现阶段的中美合拍片,更多的合作在中方演员的使用和中国场景的选取上,

而在创意、制作等方面,依然沿用着好莱坞惯有的制作模式和流程,这也造成了合拍片出现了许多诸如制作主导权归属、发行安排、审查制度等问题的发生。

《环形使者》就是一个并不太成功的合作范例。这部小成本的科幻电影,在最初的剧本设计中,未来高度发达的世界设定在法国巴黎,所以才有了剧中主角在开篇学习法语的设计。而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市场,最终这个地点选址中国上海。这一举措成功吸引了来自中方的投资,使这部小成本制作得以继续进行。许晴作为中方的主演参与影片拍摄,上海作为重要场景,这两条关键因素使这部影片在制作之初就得到了国内媒体、观众的高度重视和期待。但此片上映后,观众的反映却并不如预期,最普遍的反映是上海一段的剧情支离破碎,更像是独立与整部电影之外的部分,导致观众对于理解整部片子产生了不小的难度。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和海外发行的拷贝比起来,国内放映的版本增加了更多国内演员出场的镜头并删除了一些剧情需要但在中国发行时会造成审查不易通

过的部分,从而导致中国放映版本与北美放映版几乎是两部全然不同的影片。由于审核制度及无法参与到电影最本质制作中等原因,导致合拍片在电影发行制度上的分歧,也造成了许多合拍片在市场上出现了“期待很高,现实不佳”的票房和市场成绩。

对于好莱坞来说,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然而即使是再重要的市场,想要把中国元素很好的与好莱坞制作结合,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好莱坞电影不会为了一块市场而放弃百年的制作模式。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