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河道综合整治的几种措施
河道治理计划

河道治理计划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们市区内主要河道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大量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严重破坏了河道环境和生态平衡。
为了改善河道环境质量,提高河道的功能,本计划拟定以下治理工作。
一、清理河道内垃圾
1. 按季节进行河道垃圾清理工作,全面清除河道两岸的生活垃圾。
2. 重点清理易积聚污物的河滩区域和河道障碍物附近。
3. 建立长效机制,督促沿河企业和居民养成不随意投掷垃圾的好习惯。
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1. 按区域划分,在重点污染企事业单位附近设置污水处理站。
2. 要求企业按期限内完成内源消减或建设规范化的污水处理系统。
3. 推动建设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引流系统将生活和工业污水导入集中处理。
三、环境绿化与水质监测
1. 沿河绿化覆盖率不低于60%。
2. 建立河道水质和生态环境长效监测体系。
3. 公布水质监测结果,加强社会监督。
四、保护河道生态
1. 重点区段恢复和保护河道生态系统。
2. 禁止非法开发河滩地保护河距带。
3. 建立滨水公园,引导居民开展绿色休闲活动。
五、加强工作推进与评估
1. 按部门设置任务书,严格考核完成情况。
2. 每季度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问题。
3. 年度终了,公布河道环境整治效果,评估工作质量。
这是一份初步制定的河道治理计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改善我们市河道环境。
请各部门全力支持,共同参与重要生态工程—河道治理工作,谢谢!。
河道综合整治技术方案

河道综合整治技术方案一、背景介绍河道综合整治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工程化手段,改善和优化河道的水质、水流、水生态环境,提高河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河流的生态系统,并有效减少水灾的发生。
在城市化进程中,河道整治对于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整治目标河道综合整治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1.提高河道的水质:通过减少污染源、加强废水处理等措施来改善河道的水质。
2.优化水流结构:通过疏浚河床、加固河堤等措施来改善水流情况,提高泥沙的输运能力。
3.改善河道生态环境:通过增加湿地、修复河道岸线等措施来增加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4.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通过加固河堤、扩大河道断面等措施来增加河道的排涝能力,减少洪水的发生。
5.建设便利的河岸空间:通过开发河岸空间、建设休闲绿地等措施来提供公众使用的场所,增加城市居民的福利。
三、技术方案1. 水质改善技术水质改善是河道整治的首要任务。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水质改善技术:•废水处理技术:采用化学法、生物法等方法对城市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河道湿地建设:在适当的河段上修建湿地,通过湿地处理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并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水生植物修复:引入适应环境的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河岸植物带建设:在河道两侧种植适应水环境的植物,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体质量。
2. 水流优化技术为了提高水流的通畅性和稳定性,以下技术可被采用:•河道疏浚: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清除淤泥、水草等物质,恢复河道原有的断面形态。
•河床加固:采用材料加固、生态加固等方法,提升河床的抗冲刷能力,稳定河床结构。
•水坝建设:在适当位置修建水坝,调节水流,减少洪峰流量,提高河道的排洪能力。
3. 生态环境改善技术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湿地修复:通过对湿地进行植被恢复、水位管理等手段,增加湿地的面积和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河道整治的主要措施

河道整治的主要措施1. 强化水资源管理河道整治的第一个主要措施是强化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河道的健康和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河道的生态环境良好,需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水资源调度和分配机制。
通过合理调度水资源的供应,协调满足河道的需水量和保证生态环境的需要,可以有效提高河道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监测工作。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包括限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河道的水质和水量。
最后,要完善水资源的监测体系,及时了解河道的水质和水量情况,为河道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
2. 河岸生态修复河岸生态修复是河道整治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河道的岸线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稳定和生态功能的恢复对于整个河道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需要对河岸进行加固和防护工作。
通过加固河岸,防止河水侵蚀和冲刷,可以保障河道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要进行河岸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作。
河岸植被的恢复可以增加河岸的稳定性,减少河道的泥沙淤积和土壤侵蚀。
同时,恢复河岸的生态功能,如植被的生长、鸟类的栖息等,可以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
此外,还需要加强河岸的环境管理,包括控制河岸的非法采砂行为、限制河岸的建设等,确保河岸的生态功能得以有效保护和恢复。
3. 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是河道整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推进,水污染成为威胁河道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护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污染治理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工业和农业污染的治理。
采取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工业和农业企业的排放监管,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污染物的输入,以确保河道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其次,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作。
建设和完善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减少对河道的污染。
河道整治方案

河道整治方案
河道整治方案是指对河道进行整治和维护的计划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河道整治
方案:
1. 清理垃圾和淤泥:定期清理河道中的垃圾和淤泥,保持河道通畅,防止堵塞和污染。
2. 河床疏浚:定期进行河道疏浚,清理河床中的淤泥和沉积物,保持河道的水流畅通。
3. 生态修复:通过营造人工湿地、种植湿地植被等措施,恢复和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河道水质。
4. 河岸绿化:在河岸两侧种植绿化植物,保持河岸的稳定性,增加河道的美观度,并
提供生态环境。
5. 河道防护工程:修建堤坝、拦河闸等防护设施,防止洪水冲毁河道和周边的建筑物。
6. 河道监测和管理:建立河道监测系统,定期检测河道水质和水位等参数,及时发现
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
7. 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公众的河道保护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河道环境的重视和保
护意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河道整治方案,具体方案可根据不同的河道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
虑和制定。
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范本

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排放等因素影响,我市部分河道出现了水污染、河道黑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政府决定展开河道综合整治工作。
二、整治目标1、改善河道水质,保障城市水环境健康;2、恢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物多样性;3、提升河道景观,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三、整治范围本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范围包括市区内主要河道及支流,总长度约50公里。
四、整治方案1、水质治理:对河道进行水质监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城市雨污分流,减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直排问题,同时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保障河道水质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2、生态修复:在河道两岸种植绿植,修建湿地生态景观带,增加河岸绿化面积,引入水生植物和鱼类,恢复水体生态平衡,提高河道生态舒适度。
3、景观提升:对河道周边进行美化改造,修建休闲广场、景观步道,增加游园设施,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五、工作进度本计划将会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水质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工作分别进行。
第二阶段:整体工程张开并逐步完善。
第三阶段:监测水质和生态恢复情况,并进行后期管理和维护。
希望通过此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能够彻底解决市民们关心的水质、环境和生态问题,让市民有一个更加美好、宜居的生活环境。
六、保障措施为了确保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政府将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协作配合,形成多方联动的整治工作格局。
同时,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对河道整治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整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七、效益评估本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将会有力地改善河道水质和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和形象,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休闲空间。
同时,通过整治工作的实施,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的社会和谐稳定。
2024年河道综合整治方案范文

2024年河道综合整治方案范文____年河道综合整治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____年河道综合整治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综合整治河道,实现水质改善、景观提升、生态保护与环境修复的目标,为居民提供更美丽、更安全、更舒适的自然环境。
二、综合治理内容1.水质改善(1)建立健全水环境管理制度,完善监测与预警体系,提高对河道水质的监测和管理能力。
(2)加强源头治理,严禁非法排污,打击违法行为,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3)修复河道生态,打造湿地景观,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4)加强河道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确保河道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景观提升(1)打造河道公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2)美化河道岸线,加强河道两岸的绿化工作,种植多样化的植物,提升河道的景观价值。
(3)增设景观灯光,打造夜间景观,提升河道的夜间吸引力,增加市民的夜间娱乐选择。
(4)修建多功能广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河道的文化内涵,增加市民的文化娱乐选择。
3.生态保护与环境修复(1)加强保护区划划定,将重要湿地和生态节点纳入保护范围,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2)建设湿地公园,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供鸟类、植物等生态资源研究与观赏。
(3)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业产业的生态效益。
(4)开展生态补偿政策,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工作,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三、投资与计划1.投资规模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计划投入资金100亿元用于河道综合整治工作。
2.整治计划(1)____年底前,对全市范围内的重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确保水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
(2)修复湿地生态,改善水资源存储和调控能力。
(3)增加休闲娱乐设施,提升河道的功能和可持续性。
(4)修建景观灯光和多功能广场,提升河道的夜间吸引力和文化内涵。
城市河道治理措施

城市河道治理措施城市河道治理是指对城市中的河道进行整治和综合治理的工作。
城市河道治理措施多样,主要包括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恢复、水利工程建设、河道景观提升等方面。
下面将具体介绍城市河道治理的各项措施。
一、水环境治理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是城市河道治理的核心。
主要包括河道水质改善、河道污染治理、河道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1. 改善河道水质。
通过净化污水、控制非点源污染等措施,降低河道水质的污染程度,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和水质指标。
2. 河道污染治理。
通过排放口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水源保护区域建设等措施,减少河道污水排放,达到水污染的治理效果。
3. 河道水生态修复。
通过湿地修复、水草种植、生态恢复工程等手段,提高河道水质,恢复和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水生态恢复城市河道治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水生态恢复。
水生态恢复包括湿地恢复、岸线生态修复、鱼类和水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1. 湿地恢复。
通过人工湿地、河道湿地红线、湿地保护区等措施,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河道水环境的净化能力。
2. 岸线生态修复。
通过植被恢复、堤岸绿化、岸线生态带规划等手段,修复和保护河岸线的生态系统,增加河道的景观价值。
3. 鱼类和水生动植物保护。
通过建立鱼类保护区、水生动植物保护区等措施,保护和繁育河道中的鱼类和水生动植物,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三、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是为了改善城市河道的水文条件,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具体措施包括:1. 河道疏浚和清淤。
通过疏浚和清淤,保持河道的通畅,提高河道的输水能力,减少洪水和内涝的发生。
2. 建设河道防洪设施。
通过修建堤坝、拓宽河道、设置泄洪闸门等措施,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保护沿岸居民安全。
3. 水资源利用工程。
通过修建水库、引水渠等水资源利用工程,提高河道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文条件,增加水资源供给。
四、河道景观提升河道景观是城市河道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河道专项整治方案

河道专项整治方案一、总体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河道污染、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河道环境,提升水质,保护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河道进行专项整治。
本方案对河道专项整治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期实现河道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目标。
二、整治目标1. 改善水质,提升环境质量2. 保护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3.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4.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三、整治内容1. 河道污染治理1.1 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企业等排污口进行严格管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1.2 加强河道的清淤工作,保持水体的通畅1.3 加强沿岸生活垃圾处理,减少非点源污染1.4 组织开展河道污染源调查工作,制定污染源清单,推进综合整治2. 河道生态恢复2.1 积极推动植被的恢复工作,增加绿化覆盖率,减少裸露土地2.2 修复湿地,改善水生态环境2.3 加强对水生物的保护措施,恢复河道的生物多样性2.4 促进水土保持,减少土壤侵蚀,减缓水质的恶化3. 河道水资源管理3.1 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3.2 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网络3.3 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整治措施1. 加大投入,确保整治资金1.1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保障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1.2 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河道整治工作2. 强化组织协调,健全管理体系2.1 设立专门的河道整治工作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2.2 加强跨部门协调,形成整体工作合力2.3 健全河道整治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整治工作3.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3.1 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和治理3.2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整治项目的监督和评估3.3 加强公众参与,推进整治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五、整治效果评估1. 定期开展整治效果评估,对整治项目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2. 发布整治效果公告,接受社会监督3. 对整治效果不理想的地方进行再整治,确保整治工作的真正实效综上所述,河道专项整治方案需要全面考虑水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制定合理的整治目标、整治内容和整治措施,并严格评估整治效果,以期实现河道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目标。
河道综合整治方案

六、预期效果
1.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著提升。
3.河道周边景观品质提高,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七、总结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某河道的综合整治,实现河道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防洪排涝能力提升。为确保整治效果,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建立健全河道保护与监管制度,共同努力,为打造美丽河道、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4.工程实施:分阶段、分步骤开展河道整治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5.效果评估与优化:工程完成后,评估整治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6.长效管理:建立河道管理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得到持续巩固。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河道整治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
2.资金保障:积极争取政府投资,合理利用社会资金,确保整治工程资金需求。
3.防洪排涝能力提升
(1)拓宽河道:对部分狭窄河段进行拓宽,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2)加固河堤:对河堤进行加固处理,确保河堤安全。
4.生态保护与监管
(1)建立健全河道保护制度:制定河道保护相关规定,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河道保护与监管。
(2)设立河道保护专项资金:保障河道整治及日常维护的资金需求。
(3)加强河道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河道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2)河道清淤:采用环保型清淤设备,对河道进行定期清淤,减少内源污染。
(3)生态修复:采用人工湿地、生物浮床等技术,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
2.生态景观建设
(1)绿化带建设:在河道两侧设置绿化带,种植适宜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提高河道周边生态环境质量。
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

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一、水环境污染治理1.粪污和农药污染治理:建设沿河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将河岸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同时,加强农田农药使用的管理,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防止农药流入河道。
2.工业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沿河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采取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
3.沉积物清理:定期对河底淤积的沉积物进行清理,防止沉积物中的有害物质向水体释放,同时减少沉积物对水流的阻挡,保证河水的畅通。
4.河道堤岸治理:加强河岸的护坡工程,防止河岸的冲刷和塌方,避免水土流失。
同时,种植适合生态环境的植被,增加河岸的植被覆盖率,减少径流对河道的冲击。
5.禁止违法排放行为:加强监管,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和企业对水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二、生态修复1.河道水生态恢复:加强河道的水生态修复,建立起鱼类和底栖生物等水生动物的栖息环境。
适当引入适应性强的鱼类,恢复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2.沿河湿地建设:在沿河空闲的土地上建设湿地公园,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的水质净化能力。
3.生态廊道建设:沿河两岸建设连续的生态廊道,增加河道周边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促进河道生物迁移和物种交流,提高河岸生态的连续性。
4.河道疏浚和堆石工程: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增加河道的水体容积,避免因沉积物积聚导致的水位升高和洪水灾害。
同时,建立适当的堆石工程,增加河道的流态复杂度,提高水质的自净能力。
5.生态环境监测:建立河道生态环境监测站,监测河道的水质、水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指标,及时掌握河道水环境的变化情况,为后续的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就是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
通过治理水环境污染和生态修复,可以提高河道水环境的质量,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实现河流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保护河道水环境。
河道治理措施

河道治理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口增长,各地河道面临的水污染和水体荒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也直接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河道治理措施。
1. 河道监测和评估河流的质量、流速和水量等指标的检测与评估是河道治理的基础,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河水质量的水质、水量状况和其他实时数据。
从而能够准确了解河道污染情况,为后续的河道治理提供有力的监测数据和科学依据。
2. 沉淀池、生物池及湿地沉淀池、生物池和湿地治理是一种基于自然界对污染物治理的措施。
这种方式能够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污染控制。
通过人工构造的湿地、沉淀池和生物池,污水能够被自然过滤和净化,从而减少在河道中的水污染。
对于一些农村污水治理和区域中小河流治理等场景有着显著的效果。
3. 河道整治和河床提高河道整治和河床提高是治理城市河道的主要方法之一。
这项措施主要针对的是河道土壤的稳定性问题,基于理论建模和数据评估等方法,采用淤泥疏浚、石方铺垫等方法,对河床进行加固和提高,加强河道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少河床变形和土石流等自然灾害。
4.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河道治理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农业污染、农业用地、农业化学品、农业固废等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地污染河道,进而危及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针对此类问题,应采取缩小农田的围墙尺寸、合理种植作物、科学使用农业化学品、回收农业固废等综合措施,从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对河道的污染。
5. 市政管网改造市政管网改造是城市河流治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解决污水排放和污染渗漏的关键。
通过管网改造,能够改善城市排水管系统,确保污水能够及时而有效地被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避免因管道老化、堵塞等问题导致的污水回流和泄漏等问题。
6. 宣传教育和环保意识提升最后,宣传教育和环保意识提升是河道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河道综合整治方案

2024年河道综合整治方案
2024年是我国河道综合整治的关键之年,各地将继续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工作。
全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将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河道整治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保障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细施工、全面管理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从环境治理的角度来看,2024年我们要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质的持续改善。
尤其是要加大对河道岸线的绿化改造力度,打造更多的生态景观带,提高周边居民的环境质量。
同时,要控制河道的水污染源,加强监测和治理,确保水质持续达标。
除了从环境角度入手,2024年的河道整治还要注重提升河道的防洪能力。
我们将继续实施防洪工程项目,加大对河道堤防和泄洪渠道的修复和加固工作。
通过改善河道的水利设施,提高其抗洪能力,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洪涝灾害。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河道治理的社会化参与,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河道整治工作中来。
通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河道整治,增强整体治理效果。
同时,我们也将建立健全河道治理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河道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在2024年的河道整治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整治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注重资源节约,注重环境友好,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通过不懈努力,让我们的河道更加清澈、更加美丽、更加丰富多彩。
第 1 页共 1 页。
河道综合整治方案

河道综合整治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河道的功能日益凸显。
河道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城市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大部分城市河道出现了水质恶化、河道破损、河道水量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势在必行。
二、整治目标1. 改善水质:通过治理污水排放和河道生态修复,使河道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 保护河岸:修复河道的岸线,加强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
3. 提高河道水量:通过防洪工程和水资源管理措施,提高河道的水量,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
4. 提升河道功能:优化河道规划,增加休闲娱乐设施,提升河道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整治措施1. 污水治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出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 河道生态修复: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恢复河道周边生态系统的稳定,提升河道的生态功能。
3. 河岸修复:修复河岸边坡,加强河道的固化处理,提高河岸的抗洪能力。
4.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河道的水量分配,确保河道的可持续利用。
5. 防洪工程:根据研究结果,对河道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
6. 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依据城市规划,增加河道的休闲娱乐设施,提升河道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实施步骤1. 确定整治项目: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确定整治项目的范围和重点。
2. 制定整治方案:由专业技术团队进行全面评估和论证,制定出详细的整治方案。
3. 开展前期准备:进行河道勘测、演变分析、水质监测等工作,为整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开展工程建设:根据整治方案,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河岸修复、防洪工程等各项工作。
5. 进行生态修复:依据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恢复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
6.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河道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包括责任制、监管机制等,确保整治成果的保持。
河道问题整改实施方案

河道问题整改实施方案一、问题分析。
河道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的环境污染、水质恶化、河道堵塞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因此,有必要对河道问题进行整改,提高城市河道的环境质量。
二、整改目标。
1.提高河道水质,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2.改善河道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3.加强河道治理,促进生态平衡。
三、整改措施。
1.加强污染源治理。
对河道周边的工厂、企业等污染源进行排查,制定治理方案,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减少对河道的污染。
2.清淤疏浚。
对河道进行定期清淤疏浚,保障河道通畅,防止因淤积导致的水患和水质恶化。
3.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在河道周边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周边居民和企业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减少对河道的污染。
4.绿化美化。
加强河道两岸的绿化美化工作,种植各种水生植物,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5.加强监管。
加强对河道问题整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四、整改效果评估。
1.定期对河道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2.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3.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居民对河道整改工作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五、整改工作保障。
1.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2.建立健全的河道问题整改工作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整改工作的有序进行。
六、总结。
河道问题整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整改工作,才能够改善城市河道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让市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
希望通过本次整改方案的实施,能够取得良好的整改效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方案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方案一、综合整治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城市河道的污染、涵养、防洪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结合某城市的实际情况,从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防洪及利用功能综合方案展开讨论和建议。
二、综合整治内容1. 污染治理(1)建立污染物排查监测系统,对污水排放口进行严格管控,制定详细的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严格依法查处超标排放。
(2)加强河道的清淤工作,及时清理河道中的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并建立定期巡查、监测和清理机制,确保河道水质的清洁。
(3)在河道两岸建立生物监测点,开展定期的生物监测工作,借助水生植物、浮游动物等指标,对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水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2. 生态修复(1)启动生态恢复工程,包括河道两岸的植物绿化工程、湿地修复工程、水生植物引种工程等,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原力。
(2)利用适宜的生物修复技术,对污染严重的河段进行生物修复,引入适宜的水生植物、微生物等,降解有机废水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3)建立生态保护区,划定河道两岸一定范围内的生态保护区,保护和恢复当地特有的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
3. 景观提升(1)对河道两岸进行景观绿化,种植适宜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沿河绿地和步行道。
(2)在河道两岸建设景观工程,如雕塑、喷泉、亭台等,增加河道的观赏性和人文氛围。
(3)进行河道文化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文化艺术展览、艺术节等活动,提升河道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4. 防洪及利用功能(1)对河道进行整治,增设必要的护岸工程和排洪渠,提高河道的洪水承载能力。
(2)河道整治过程中,设置适当的水生物种群及生态环境,提高河道的水文生态功能。
(3)引入环保绿色建筑理念,建设沿河的公共利用设施,如体育场馆、公园、休闲广场等,满足沿岸居民的生活娱乐需求。
三、综合整治方案实施1. 编制整治方案在河道综合整治之前,需要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河道污染、防洪、生态等状况进行调研,制定详细的综合整治方案。
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河道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河道水质恶化、河道生态系统破坏、河道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
因此,为了改善河道环境,保护水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必要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
二、整治目标1. 提高河道水质,确保水质达标;2. 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3. 减少河道污染,改善河道环境;4. 保护河道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整治措施1. 加强污染源治理。
对河道周边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进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障河道水质。
2. 恢复河道生态系统。
对河道周边的湿地、植被等进行恢复和保护,增加河道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3. 加强河道管理。
建立健全河道保护管理制度,加强对河道的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河道环境问题。
4. 宣传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引导人们爱护河道环境,共同参与河道整治工作。
四、实施保障1. 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河道整治的财政投入,保障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河道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3.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河道整治工作,共同承担社会责任。
五、总结河道综合整治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改善水质、恢复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河道综合整治的目标,保护好我们的河道环境,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态环境。
希望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能够共同努力,为河道整治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加强河道综合整治的方案

加强河道综合整治的方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河道的功能不断被挖掘和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河道在城市生态系统和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人类活动的破坏,在城市河道中存在大量的环境问题和治理难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加强河道综合整治已成为当前城市河道治理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下面将提出一些方案,旨在加强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
一、加强污水处理与排放管控城市河道的水环境是综合整治过程中需要首先关注的问题。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完善,很多城市污水直接排放至河道中,导致了河道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因此,需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完善城市污水处理体系,确保城市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要加强对非法排污者的管控和制止,推行污水卫生费制度,鼓励居民购买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城市污水污染物直接排放至河道中的现象。
二、加强水生态保护和重建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重建,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一方面,要加强河道生态保护,禁止非法采挖、毁坏湿地和建设垃圾堆场等破坏性活动,引导居民和企业进行低碳、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
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人工湿地等生态修复措施,重建河道生态系统,提高河道水质。
三、加强河道景观建设城市河道的景观效益是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提高城市河道的景观品质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也可以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的抵御力和适应力。
在景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河道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加强对沿途古建筑、园林和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加强对河道景观的设计和规划,营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动态景观,强化河道的社会功能,提高市民和游客的文化和环境素养。
四、加强社会参与和管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管理。
城市河道的治理管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多方面的参与。
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河道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包括水质污染、河道生态破坏、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河道环境,保护水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制定并实施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势在必行。
二、整治目标。
1. 水质改善,通过综合整治,使河道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保障水质安全。
2. 河道生态修复,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水资源保护,加强对河道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整治措施。
1. 河道水质治理,加强河道污染源头治理,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和预警体系,实施差异化管理,对不同水质状况的河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2. 河道生态修复,开展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包括湿地恢复、植被修复、鱼类保护等措施,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河道治理工程,加强对河道的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河道清淤、河床整治、河道生态岸线建设等,改善河道水质和生态环境。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河道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组织协调,推动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2.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投入机制,保障整治工程的顺利实施。
3. 完善政策法规,修订和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河道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整治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五、效果评估。
1. 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河道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2. 公众参与评价,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关注河道环境整治工程,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和评价工作成效。
3. 成果展示,及时公布整治工程的成果,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增强社会对整治工程的认同和支持。
六、总结。
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顶层设计,落实各项措施,才能实现河道环境的持续改善,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范文

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范文根据国家关于水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为了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河道生态环境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我市决定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工作。
具体方案如下:一、河道综合整治目标本次综合整治的目标是提升河道水质,恢复河道生态环境,解决河道污染和河道堵塞等问题,建设美丽水乡,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二、河道整治内容1.清淤疏浚:对河道内的淤泥进行清理,疏通河道,保障水流畅通。
2.水质治理:加强对河道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建设河道净化设施,提升河道水质。
3.生态修复:对河道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植被恢复和绿化工程,加强河道生态保护。
4.河岸整治:对河道两岸进行整治,修建防洪设施和景观工程,改善河岸环境。
5.排污管道治理:加强对河道污水排放的管控,治理河道污染源。
三、实施方案1.建立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落实责任。
2.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整治合力。
3.科学制定综合整治计划,确定项目实施的先后顺序和具体措施。
4.加强项目监督和验收,确保整治工程质量。
5.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后续管理和维护,确保河道整治成果能够持续稳定。
通过上述综合整治方案的实施,相信我市的河道水质将得到显著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恢复,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整治工作的实施也将为未来的河道保护和治理奠定良好基础。
四、预期效果经过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预期将产生以下效果:1.提升水质:通过清淤、净化设施建设和排污管道治理,河道水质明显改善,符合国家相关水质标准。
2.恢复生态:生态修复和河岸整治工程将促进河道生态环境的恢复,增加水生植物和鱼类种群,保护和改善河道生态系统。
3.改善环境:整治后的河道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河岸景观优美,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防洪效果:河道疏浚和河岸整治有助于提高河道的输水能力和防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风险。
5.促进经济发展:美化的河道环境将提升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河道整改措施

河道整改措施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河道整治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为了改善水质、提升生态功能和确保城市水环境安全,许多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开始实施各种河道整改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和有效的河道整改措施,并对其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1. 河道生态修复河道生态修复是河道整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建设湿地、植被恢复和水质净化设施等手段,可以提高水质、修复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具体措施包括:- 湿地建设:在合适的河段建设湿地,利用湿地的自然吸附和净化能力,改善水质。
- 植被恢复:通过种植河岸两侧的树木和草本植物,加强河岸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河岸崩塌。
- 水质净化设施:在河道中设置沉淀池、人工湿地等净化设施,去除大部分污染物质,改善水质。
2. 河岸整治河岸整治是保护河道和提高河道景观的重要手段。
通过河岸整治,可以改变河道景观,提升沿岸的生活环境,并增加河道的容水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 - 岸线修整:修整河岸线,保持河道的自然曲线,增强河道的容水能力。
- 河岸绿化:在河岸两侧种植适宜的绿植,提升河道景观,改善生态环境。
- 河岸硬化:在人流密集的河岸区域采用硬化材料,提供行人和交通的便利。
3. 河道治理河道治理是解决河道污染和保护河道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对河道污染源的管控和治理,可以改善水质、保护河道生态系统。
具体措施包括: - 河道污染源管控:加强对企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建立废水排放许可证制度,限制排放标准,减少污染源。
- 河道污染治理:对已经污染的河道进行治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去除污染物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用水措施。
4. 社会参与河道整改不仅仅是政府和环保部门的责任,社会参与是确保整改措施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
社会参与可以促进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监督整改工作的进行。
具体措施包括: - 宣传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活动等方式,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对河道整改的关注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河道综合整治的几种措施发表时间:2016-07-14T14:43:30.08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5月总第210期作者:龚跃军[导读] 现有的河道天然或人工的障碍比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河道淤积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农村河道清障是十分必要。
龚跃军(深圳市龙华新区城市建设局,广东,深圳,518109)【摘要】河流综合整治作为城镇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本文主要是对当前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进行城镇的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河道环境;治理措施1.城镇河道综合整治的现状分析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对于城镇河道水资源的生态保护工作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国内相关政府部门积极结合国外乡镇河道治理措施和现状进行分析,有效的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深度强化河道生态保护和河道附近环境保护区域的建设,促进我国城镇河道环境保护的发展;例如:在江浙上海等河道临近区域进行合理的保护带修建工作,推行“循环型治水“策略,结合每个城镇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河道保护设施的建设。
目前我国河道生态建设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措施:建设生态防护性护岸,进行水流循环的积极利用;采取河道两边修建堤坝植物带,大量种植固土性植物;对一些河道众多、交错流通的密集型城镇积极采取大规模的河道建设改造的措施,国家积极采取资金投入建设,在江浙等地进行交通便利、绿化环保、经济循环等大系统的生态园区建设,一方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进居民生活收入;另一方面积极改善河道环保现状,提高河道综合治理水平。
2.当前城镇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在城镇河道治理工作中,主要存在治理措施不全面、治理工作不彻底以及部分城镇河道环境存在复杂性等问题,根据相关调查和数据显示,城镇河道综合治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2.1城镇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缺乏具体的实际规划城镇河道综合治理工作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很多城镇河道管理工作中,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却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在目前我国城镇河道治理工作中,由于受到政策因素限制,城镇河道治理工作缺乏实际性管理措施和整治规划,特别是对于一些河道情况比较复杂和贫困地区,河道治理工作不能够被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落实,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实际落实。
城镇河道环境是城镇居民用水保证的基础,因此要积极保护城镇河道以及河道周边的水资源环境,从而维系整个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城镇的建设。
城镇河道治理工作中缺乏实际性的工作规划,因此要维护河道环境建设,要积极从专业管理技术入手,对我国城镇河道治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从而充分保证城镇河道治理的进程。
2.2城镇居民河道保护意识欠缺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镇河道环境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缺乏一定程度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活习惯随意破坏生态环境,对整个城镇河道和河道水源缺乏保护意识,造成很多城镇河道附近的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城镇河道在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水源,而且对于很多城镇乡村的防旱、防涝起到了积极意义;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很多城镇居民在考虑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完全忽略了对于城镇河道环境的保护,导致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薄弱,例如:很多城镇企业随意排放生产废水,居民将大量垃圾倒入排水河道,造成城镇河道被堵塞等问题。
2.3城镇河道管理制度缺乏严格监督举措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加强社会主义城镇一体化进程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成为提高社会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城镇河道环境保护措施,增强城镇河道综合整治能力,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发展方向;在当前的社会城镇河道治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国家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我国城镇河道管理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制度,从而造成社会普遍的环保意识薄弱,随意破坏城镇河道保护措施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城镇河道环境,促进城镇生态环境的保护,要积极从政府管理和制度监督的角度出发,健全整个城镇河道综合整治模式。
2.4河道周围的水土保持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并没有进行完善的规划,河道两边的树木保护并不十分完善,导致河道的水土保持工作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由于河道周围树木未能发挥出水土保持的作用,导致河道的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对于河道环境的改善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3.提高城镇河道综合管理的措施分析3.1强化城镇居民的河道环保意识城镇河道治理是保护水资源环境,促进城镇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工作内容,为了保护城镇河道附近的生态环境、维系城镇生态资源循环利用,要积极从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出发,从增进居民对于河道综合保护的意识出发,加强整个城镇河道综合管理;城镇河道对于城镇生产和净化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城镇河道环境与人类生产和生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促进社会的进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就要积极从河道附近的居民环保观念入手,减少废水排放等,加强整个城镇河道的保护工作。
3.2加强城镇河道附近绿化建设城镇河道保护工作的基础要积极加强城镇河道附近水土保持工作,增大城镇河道附近的绿色保护面积,对河道附近进行相关的植物保护带建设,减少水土流失,稳定河道河床的稳定。
为了加强城镇河道附近的绿化建设,增进河道保护程度,要加强对于河道附近的绿色植物的种植和维护,减少水流冲击对整个河道地基的破坏作用。
在很多城镇,由于河道保护工作不到位,河道附近的环境遭受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和污染,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加强河道附近的绿化保护建设,建立适当的环境保护区,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河道周围的环境保护工作。
3.3加强政府制度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城镇河道的保护工作是维系社会居民生活用水的关键环节,也是对整个城镇的环境保护和绿色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加强城镇河道治理是利国利民的长久大计;政府部门要积极结合我国各个省份城镇河道现状,健全相关的河道环境保护措施和维修措施,从法律和制度方面出发,一方面加强河道保护资金的投入,促进河道环保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从城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出发,加强河道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对整个城镇河道建设进行积极、系统的规划,从而为城镇河道保护做出积极贡献,更好的提高城镇工作水平。
3.4加强河道周围的水土保持工作城镇河道周围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仅对于维护河道的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维护整个城镇的环境也有积极的作用。
在今后的城镇河道环境整治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城镇河道周围的水土保持工作。
在河道的周围要采取一些绿化措施,种植一些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的植物,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河道周围植物的维护工作。
另外当前城镇的河道环境由于遭受到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河道的环境影响了周围城镇居民的生活。
3.5清淤疏浚工程疏浚的目的是增加河道河流纵比降,降低河床标高和扩张河道断面,以保证防洪安全。
疏浚的关键点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机械设备配置及河道淤积的不同类型,科学务实的确定河流和湖泊疏浚方案。
河道疏浚规模主要是确定清淤深度,即先明确河道的规划底面标高和河道断面类型。
河道网区和平原区的农村河道底标高可以根据该区域或所在流域水系统的规划来确定,对整治要求不明确的农村河道,可参考河道的规划河底标高来确定,通常来说,农村河流等级比较低,规划的河流底标高可以略高于骨干河道和重要河道。
如平原河道要求通航的,疏浚深度应符合航道通航水深的最低要求。
丘陵和山区河道疏浚深度可以结合防洪和排水进行分析计算,符合河道规划标准的过流能力的河道断面,结合河道洪水位确定疏浚深度。
河道疏浚后应满足边坡稳定的要求。
河槽较宽的河道,河滩地不得随意挖除,因为,滩地切除可能增加堤防高度和减小堤防的安全系数,容易导致滑坡。
3.6河道清障工程河道清障其目的是恢复河道的过流能力,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由于非法种植与开垦,违章建筑物,构筑物的修建等人为等因素,导致河岸植被的破坏,河流过流截面减小,流水不畅,形成局部回流和冲刷,导致河道发生变化,堤防和护岸、护坡、河岸等发生滑坡、崩塌,造成水土流失、淤积等不良后果,不仅影响河道行洪、除涝等效益的发挥,但也增加了河道淤积;同时人工障碍阻碍常水期水流量的正常行进,局部形成死水,对河道景观有一定的影响。
现有的河道天然或人工的障碍比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河道淤积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农村河道清障是十分必要。
河道清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清理河道内行洪断面、河道内的阻水灌木、树木、非法开垦和种植作物、废弃固体垃圾等,非法占用河道上的房屋及其他结构物。
3.7岸坡整治工程岸坡整治目的是为了稳定河道护岸,防止水土流失。
传统的混凝土护坡护岸、砌筑护岸等人工材料。
近年来,逐渐开始把河道护岸护坡与生态安全防护技术。
与传统的护岸对比,生态护岸除了要满足防洪工程安全以外,还具有美化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对环境的审美价值功能。
河岸边坡植被为栖息地,自然植物和动物群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区域。
河道植被规划应根据河道常水位、洪水位的变化进行合理布局。
在选择植物品种时,应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尽量少用引进外来植物,以避免外来植物入侵。
在植物种类的选择应时考虑到景观的需求,考虑适应不同季节,并具有一定的观赏作用,在未来的河流环境改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河流环境的生物景观建设,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河流的观赏价值。
其次,城镇河流环境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定期处理和河流的垃圾管理,以尽量减少河流水质污染。
河流管理人员可以种一些水生植物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这样可以减少污染的河流,而且还可以增加一些观赏价值。
3.8 加大河道周边违法建筑的清理执法工作由于当前城镇的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强度在进一步加大,客观上出现了很多沿河违法建筑,导致在河道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出现防洪断面不够、无法设置巡河道路、河道景观设置空间不足等情况;政府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清理违法建筑,最基本应保障河道行洪断面及巡河道路的设置,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城市快速发展与基本生态要求中取得平衡。
4.结语随着我国城镇河道建设和水利工程的发展,加强我国城镇河道管理力度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要从居民自身和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相关的保护和整治,结合每个省市城镇河道发展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综合整治措施和计划,从而为促进我国城镇河道绿色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王生文,王付丽.浅谈河道治理规划[J]. 江淮水利科技. 2015(05)[2]李云锦.城市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 江西建材. 2016(02) 作者简介:龚跃军(1981-)工程师,本科,长期从事水务工程建设与监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