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报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报刊

抗战8年中,国民党统治区报刊随着战局和政治斗争形势的变化,大体可以分作3个阶段。

1、抗战初期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报业集中地的上海,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报刊出版的中心。新办的抗日报刊达数十种。主要有: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主办的《救亡日报》,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三日刊,上海编辑人协会办的《文化战线》,上海职业界救亡协会办的《救亡周刊》,陶行知主持的《战时教育》,进步文化工作者办的《战线》五日刊,几家刊物合并出版的《战时联合旬刊》等。原有的几家报纸纷纷派出战地记者加强军事新闻报道。《大公报》记者长江、秋江的战地通讯,曹聚仁为《立报》采写的"战地特讯",引人瞩目。上海、南京沦陷后,抗日报刊出版中心转移到武汉。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在汉口创办,除原有国民党办的《武汉日报》、《扫荡报》外,新出版的报刊还有:邹韬奋主编的《全民抗战》(由《抗战》三日刊和《全民》周刊合并而成),《大公报》汉口版,《战时旬刊》,《战时青年》,《抗战文艺》,《抗敌新闻》,小型通俗刊物《救中国》,东北救亡总会刊物《反攻》等。1938年3月,全国性新闻团体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武汉正式成立,组成广泛的新闻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抗战中期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政治统治中枢的"陪都"重庆,成为国统区报刊出版中心。原在沿海城市出版的大批报刊相继向内地迁移,加上原有地方报纸,重庆报纸最多时达23家。主要有:《新华日报》、《中央日报》、《扫荡报》、《大公报》、《新民报》、《时事新报》、《新蜀报》、《国民公报》、《商务日报》、《西南日报》等。还有《群众》、《全民抗战》等大批期刊。此外,桂林、西安、成都、昆明等城市,亦是报刊出版比较集中的地区。许多报纸增设分版,如《中央日报》以重庆版为总社,先后出有湖南、贵阳、昆明、成都、广西、福建、安徽等10多个分版。《扫荡报》出有重庆、桂林、昆明版。《阵中日报》在国统区10个战区均出有分版。这个时期国民党加强新闻舆论控制。一面强化其党报舆论,《中央日报》等社论统一由党报社论委员会撰写供稿,刊载新闻全部由中央通讯社统一发布。一面利用战时新闻检查制度,对《新华日报》等共产党和持不同政见的进步报刊,多方箝制。1941年"皖南事变"后的两年中,《救亡日报》、《全民抗战》等500多家报刊被查封。

3、抗战后期 1943年以后随着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发展,各政治派系创办一批报刊,主要有中国劳动协会的《中国工人》月刊,黄炎培主持的《宪政》月刊,章伯钧主编的《中华论坛》,《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机关刊物》《民主》周刊等。进步文化思想界出版了《戏剧月报》、《中原》季刊、《文汇》周报、《青年文艺》、《大公报》周刊等刊物。各地新出版的报纸有湖南沅陵的《力报》、西安《秦风日报》与《工商日报》合并而成的《秦风工商日报联合版》等,连

同原有的地方实力派报纸《华西时报》、《华西晚报》、《新蜀报》、《云南

日报》,以及发展进步中的《新民报》、《大刚报》等,继续抗日宣传。1944

年6月,重庆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对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是一次有力

冲击。1944年10月,国统区报纸由1939年的400多种增至1100多种,恢复

到抗战前夜的数量。(张之华)

《阵中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领导出版的报纸。1937年"八〃一三"事

变后创办于河南,分北战线版和东战线版。总编辑陆印泉,社长张佛千。

设有《每周一论》、《为军人服务》、《军人魂》等栏目。郭沫若、老

舍、陈铭枢、陶希圣、臧克家、谢冰莹等曾为该报撰稿。后又相继创办

第一、二、四、九战区版。最后,国民党军队建制划分为10个军区,除

江西上饶第三战区用《前线日报》名称出版外,其它9个战区均出版有

《阵中日报》战区版,由各战区司令长官政治部主持编印,免费发行,

以所辖战区居民为主要阅读对象。一般为对开或四开铅印日报,随战局

变化辗转迁徙,有时缩版为四开或八开三日刊或晚报,甚至油印小报。

创刊于广东曲江的第四战区的《阵中日报》,曾支持香港三报工人反汪

精卫卖国半争的义举,1944年元旦在广西柳州复刊后,中共党员张兆麟

(刘乐扬)任编辑主任,进步人士郑家宏(洛克)任总编辑。(张之华)

《救亡日报》

中国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1937年8月24日创刊于上海。四开4版日报。初期由共产党和国民党共同派人筹办。报纸编辑委员会由27人组成。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总编辑。钱杏邨、林林实际担任编辑主任。该报不登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消息,以特写、评论、战地采访和文艺作品为内容。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邹韬奋、胡愈之、郑振铎、陶行知、黄炎培、沈钧儒、田汉等为它撰稿。以鲜明的团结抗日方向,精辟的战局分析和实际的战地采访,迅即赢得读者信任。一创刊即日销千份以上,最多时达3500多份。1937年11月22日上海沦陷停刊。1938年1月1日该报在广州复刊。郭沫若写复刊词《再建我们的文化堡垒》宣告:"救亡就是我们的旗帜,抗战到底就是我们的决心,民族复兴就是我们的信念"。广州版接受中共香港地下组织的领导。原在该报的国民党人相继离去。新增一批广东籍编辑有华嘉、陆紫秋、谢加因、蔡冷枫等。欧阳山、草明、司马文森、黄新波等采写战地通讯。不少知名教授、文化工作者经常撰稿。以刊登长篇文章、文艺作品为主,新闻性较弱。1938年10月21日日寇副近广州时停刊。1939年1月10日,《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夏衍继续任总编辑。桂林版对版面编排和经营管理实行改革,精编新闻,压缩社论篇幅,除固定副刊《文化岗位》外,增出音乐、戏剧、美术专刊,多发"本报特稿",文风力求通俗易懂。1939年底销量近8000份,发行到湖南、江西、广东、四川、香港和东南亚等地。"皖南事变"后,1941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查禁停刊。

抗战胜利后,改名《建国日报》晚刊,1945年10月10日在上海复刊,同月22日被国民党市党部下令查封。(张之华)

《大刚报》

中国现代较有影响的报纸。1937年11月9日创刊于郑州,对开日报。次年6

月8日迁信阳出版,改为四开小报,同年9月18日暂告停刊。创刊第一年,国民党人毛健吾出任社长。总编辑刘人熙,主笔侯载萄(侯桐,共产党人)。这一时期在宣传抗战,反对投降方面,起了一定的鼓舞民气作用。1938年11月1日迁衡阳复刊,由官办转为同人合办的民营报纸。在衡阳出版时期,编辑部内进步力量逐渐占居优势。杨潮(羊枣)、俞颂华、叶启芳相继任总编辑。严向天任主笔。范长江主持的国际新闻社经常供给星期论文和战地通讯。发行数由数千份增至1.5万份以上。曾两度出版《大刚晚报》(1942年4月和10月),均只出版一两个月即被迫停刊。还出有八开张敌后航空版小报(1943年底至1944年6月)。1944年6月19日衡阳版停刊。同年7月10日迁柳州复刊,王淮冰代理总编辑,严问天仍主持笔政,因1946年元旦编印两版反内战增刊,2月28日被迫停刊。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9日出版汉口版,王淮冰任社长,董祚楷任总编辑,李龙牧主笔。1946年1月9日出版南京版,国民党当局加入官股,改组成立"大刚报股份有限公司",由陈立夫、陈果夫分别担任董事长和监事长。毛健吾任总经理兼社长,陈立夫指派其秘书祝麟出任总编辑。从此,南京版成为国民党CC派控制的舆论工具。汉口版在中共地下党的影响和社内进步人士主持下日益发展,成为反对内站、争取民主、反映人民呼声的重要阵地。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继续出版。1950年9月实行仅私合营后,李尔重任董事长兼社和长,陆天虹任总编辑。1951年12月31日终刊。(张之华)

《老百姓报》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通俗小型报纸。1937年11月12日创刊于西安。周报。初为八开两版,后扩大为四开4版。西安少数中学教员集资创办,并依靠陕西各界进步人士和读者捐款出版。李敷仁任主编。参与发起和编撰、发行工作的,有何寓础、张寒晖、武伯纶、田克恭、余海波、郑竹逸等。以宣传抗战和民主,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和心声为宗旨,以工农大众为基本读者对象。内容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易懂,采用地方方言和土语写稿,体裁除社论、新闻、通讯外,常用民歌、民谣、民谚等形式,为老百姓喜闻乐见。销数从创刊初的1000多份迅速增至1万多份。同时出版小丛书15种。发行国内13个省区。与国内外180多家报刊建立了交换关系。1940年4月18日被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下令停刊,共出版了113号。(张之华)

《群众》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的公开机关刊物。1937年12月11日创刊于汉口。16开本周刊。中共中央南方局(先是长江局)领导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