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发表日期:2005-08-26 作者:季建林上海中山医院心出处: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季建林上海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本页面已被访问:2517次

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季建林上海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

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1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上海200032

临床医学工作涉及到医师和患者两方面:病人患病求医、去医院就诊,是作为求助者;医师看病和治病,是作为帮助者。这种在医院特殊社会场合中所形成或建立的医师与病人及其家属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关系,即医患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指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与护理等医疗过程中与病人及其家属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是所有临床工作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满意度。英国学者曾报道,综合医院中约82.5%的病人可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做出诊断,而需要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帮助诊断的各占8.75%。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做过的1项调查发现,临床上病人在诉说症状时,平均在19秒钟之后就被医生打断。由此可见,医患双方的信任与合作,以及医师的耐心倾听是临床诊疗的基础。而且,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功效,有助于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案的贯彻。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医学正日益变成一个复杂的、依赖器械设备、按患病器官划分的专业性科学。医师所关心的是病人的某个器官的病理过程,即疾病而不是患病的人。临床分科越来越细,技术越来越先进,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也造成了病人到医院治疗,医师只是从学术的角度来审视病人,医疗的过程被“物化”。虽然“物化”的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医疗质量,但也拉开了医师与病人之间的距离,疏远了医患关系。近20余年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出现提倡以病人为中心,强调在证据、医生技能和病人价值三者必不可少的基础上,遵循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尤其是以病人为中心得到的临床证据,并要主动和病人沟通,让病人参与到诊治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医患矛盾的产生。

一、医患关系——现代医学对医师的要求

1992年WHO卫生人力开发教育处Boelen.C博士提出了21世纪“五星级医生”(Five Star Doctor)的概念,即指未来医生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1)医疗保健提供者(care

provider),即能根据病人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提供卫生服务;2)决策者(decision maker),即能从伦理、费用与病人等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和合理选择各种诊疗新技术;3)健康教育者(health educator),即医生不只是诊疗疾病,更应承担健康教育的任务,主动、有效地增强群体的健康保护意识;4)社区领导者(community leader),即能参与社区保健决策、平衡与协调个人、社区和社会对卫生保健的需求;5)服务管理者(service manager),即协同卫生部门及其他社会机构开展卫生保健,真正做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鉴于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近年来美国医学会曾制订了医生的行为标准(亦称7大原则):1)应该同情和尊重患者,致力于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2)应该诚实对待患者和同事,敢于暴露自己个性或能力上的不足,或者敢于揭露有欺诈行为的人;3)应该尊重法律,并认识到有责任为患者寻找变通办法,维护患者利益;4)应该尊重患者、同事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士的权利,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保护患者的隐私;5)应该不断学习、应用和提高科学知识,使之有利于患者、同事和社会,并注意征求或咨询意见;6)除非急诊例外,日常临床工作应该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服务,患者可以自由选择服务、合作的对象和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环境;7)应该认识到医生也有责任参加改善社区的相关活动。

二、提高医务人员的素养

1977年Engel G.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首次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对此作了强有力的分析和说明。即生物医学模式需要向综合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并不否定疾病的生物学本质,而是提倡为了全面了解病人和为病人提供真正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简而言之,强调看病“人”和治病“人”,而非简单地看“病”或治“病”。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养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条件,这应成为医务人员提高全面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健康的心理素质具体体现在合理的认知、良好的情绪和适应的行为等三个方面。

1.合理的认知作为医务人员除了具有相当的医学知识技能和更新知识、充实知识的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对病人、疾病和诊疗过程的合理认知。医务人员应以病人为本,全面地收集信息,客观地观察、思考和评价医疗工作及医患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应该合理地评价自我。应避免因认知方面的曲解而引起的对医务人员自身情绪和行为方面构成的负面效应,从而影响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2.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是体现医务人员心理素养的重要方面,它不仅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也会影响医疗工作的全面质量。保持良好的情绪,这对于医务人员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很多来自于内在或外在的因素都可能对医务人员的情绪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于医务人员自身也有很复杂的心理活动,他们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也会因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而引起情绪方面的反应和波动。但是作为医务人员应具备调整和把握自己情绪状态的能力。医务人员的情绪状态可以成为病人的一种心理支持,也可以给病人的心态带来消极的影响。

3.适应的行为医务人员应具有适应的行为模式。所谓医务人员的适应行为,是指医务人员的行为必须适应于自己的职业角色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如举止谈吐、外表形象、办事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