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地区数学教育发展状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黎族地区数学教育发展状况研究

第17卷第5蝴

V o1.17NO.5

琼州学院

JotmlalofQiongzhouUniversity

2010年1O月28日

Oct.28,2010

海南黎族地区数学教育发展状况研究

王奋平,陈颖树

(琼州学院理工学院,海南~-:qE572022)

摘要:海南黎族地区基础教育在建国后有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黎族地区基础教育尤其是

数学教育仍然相对落后,海南作为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个省级实验区之一,改革过程中应该在民族教

育政策,更新教育观念,师资培训与发展方面综合考虑.

关键词:黎族地区;数学教育;学生培养;师资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722(2010)05—0075—04

海南岛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黎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斗争中,形成了具有热带黎族特色的原生态数学

知识,具有独特的度量衡标准和历法.由于自古经济,交通落后,兴学较晚,从有文字记载至今,办学历史最

早可追溯到北宋,据《正德琼台志》(卷17)记载: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统治者在海南岛各地开设学校,

"虽黎獠犷悍,亦知谴子就学,……人叹日'前所未有也"'.当时还只把儒家"四书","五经"作为教材和教

学内容,可以看到,宋代只有少量的黎族学生到当时的学校就学,元代在黎汉杂居地区的各千户所设立"黎

学",入学者有汉族子弟,也有汉化了的黎族上层首领子弟;明成化年间在崖州"改建学校,…",在当时的崖

州"兴学造士",有l6所社学,临近乡村汉族和黎族儿童均有入学.明万历年间,在黎族地区"立社学,化黎

童",课程主要有:《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等,"黎人因此知学";清代延续了明代的办学状

况,但是没有包括数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黎族受教育者主要是黎族上层首领子弟,到了清末

冯子材来海南平定"黎乱"后在黎区兴办学校,开科举,黎族普通百姓才开始真正意义上接受学校教育,清政

府在保亭设立"黎地学务委员会",主管"黎区"办学事宜.清末,废除了科举制度,仿照西方各国教育方式,

包括保亭在内的各州县陆续改私塾,书院为新式学堂,增加了数理化,地理,自然等课程,但是在黎族地区因

为交通不便,师资缺乏等因素,黎族普通百姓受教育面很小,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教育发展仍然非常迟缓和

落后.

1黎族"合亩制"地区黎族原生态数学文化及数学教育

"合亩制"是封建社会黎族群众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把"合亩制"用黎族语言翻译成汉语意思

就是"大家联合起来做工"的意思,主要分为"亲属组织"和"混合组织"两种类型,"合亩制"地区包括现在海

南省保亭,五指山,琼中全部以及白沙,乐东,陵水,东方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包括大多数黎族聚居区,新中国

建国前在上述部分地区仍然保留"合亩制"形式,"合亩制"地区的黎族群众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许多具有热

带农业特色的较为原始的原生态数学,该地区的原生态数学文化是有代表性的黎族原生态数学,主要通过

"口口相传","父子相传","部落内代代相传"等原始的传播方式传承.

1.1黎族"合亩制"地区"度量衡"的标准最小的长度单位是"手位",即拇指与中指或食指张开的距

离,约有5市寸,约l0个手位为1"寻",即左右两臂伸直后两中指指尖间的距离,用成年人脚后跟到腰部的

距离表示一个标准单位.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从汉族商人那里知道有"尺"的概念,但是直到上世纪50年

代末,黎族群众还很少使用"尺",量器也没有"升","斗"的等单位,年老的黎族群众认为,他们直到抗Et战

争时期看见国民党军队使用"升"和"斗等工具,才知道这些量器的概念,黎族有一种专门度量稻谷产量的标

收稿日期:2010—07—10

作者简介:王奋平(1971一),男,甘肃凉州人,琼州学院理工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HJ2009—136)

76琼州学院(第17卷)2olo

准系统:"姆","对""放",1"姆"大约等于191.25市厅,1"对"约等于3187市斤,1"散"约等于6.375市斤.

建同前"合亩制"地区黎族群众一直不知道有"称"这种东西,建国后才懂得仿效汉族群众造"称",但是黎族

群众刚开始制造的"称"没有一定的刻度,每称一次就在木棍或竹板上刻一个标记,最后加起来的记号的和

表示总数量,多用于相互之间借东西或分配收获物.

1.2黎族"合亩制"地区数字观念在黎族"合亩制"地区,从1到100都有自己的黎族语言表达词语,

1O以上的数字用上述个位数字组合,发音没有改变,而当地苗族语言中l0以上的数字读音却与原来的个位

数字发音不同,100以上的数字用"很多"表示,没有具体数据,1000和10000是来自汉语海南方言借词,生

活中遇到的加减法用"数稻杆"的方法,有简单的乘,除法,例如可以把一定数量的稻

杆分成若干份,但是没

有"分数","小数"的观念,也不会使用算盘.

1.3黎族"合亩制"黎族地区历法Et子的计算以l2天为一个周期,先后次序为:"猪"El,"鼠"日, "牛"日,"虫"日"兔"日,"龙"日,"蛇"日,"马"日,"人"日,"猴"日,"鸡"日,"狗"日;不断按序轮流,相当于

汉族的"地支"算法,每月有l2或l3天是忌日,不能下地干活,以30天为一月,l2个月为一年,没有"大月",

"小月","闰月"概念.

上述黎族本土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密切相连,而且都是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原始实用性数学,只用来

解决简单的生产,生活问题,还没有达到抽象数学的程度,主要通过家庭,家族内部口口相传和生活,生产交流

过程中传播等较为原始的方式传承,海南岛孤悬海外,和大陆交流较少,尤其是南部黎族聚居地区的黎族百姓,

更是极少接触中原数学知识,因此形成上述独特的具有热带区域特色的黎族数学文化和数学教育方式.

2近现代黎族地区数学教育发展状况

黎族地区真正的现代教育开始于民国四年(1915年),由黎族头人王宜主持创办志玛学校,开始办学时,

学校没有课本,主要教授日常生活汉语(汉语海南方言),生活,生产常识,三字经等,还没有数理化等现代科

学知识,直到1935年,该校开始采用民国教育主管部门统编教材开设国语,算术,体育,音乐,图画等课程,现

代数学首次真正进入黎族教育中.同时黎族各个部落头人,县政要人和乡村仁人志士,在各地义捐设立义

学,聘请外地汉族教师,教育家乡儿童,1916年前后,由基督教会在保亭设立小学一所,有牧师教授包括数理

化在内的现代科学知识,这个时期这些现代学校和只讲授"四书","五经"的私塾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