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7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
74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36.00)
1.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和提取的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
(分数:2.00)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解析:解析:认知心理学家将人比作计算机,计算机从周围环境接受输入信息,经过加工并储存起来,然后产生有计划的输出。
人和计算机一样,知识的获得也是一个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因此本题选B。
2.网状结构除存在于丘脑,主要位于
(分数:2.00)
A.脊髓
B.脑于√
C.小脑
D.边缘系统
解析:解析:在脑干各段的广大区域,有一种由白质与灰质交织混杂的结构,叫网状结构或网状系统(reticularsystem),主要包括延髓的中央部位、桥脑的被盖和中脑部分。
网状结构按功能可分成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
上行网状结构也叫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上行网状结构受到破坏,动物将陷入持续的昏迷状态,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下行网状结构也叫下行激活系统,它对肌肉紧张有异化和抑制两种作用,即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
另外,网络结构并不完全存在于脑干,间脑的丘脑也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
因此本题选B。
3.研究者发现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一系列障碍,这一现象支持
(分数:2.00)
A.定位说
B.整体说
C.机能系统学说√
D.模块说
解析:
4.在睡眠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
(分数:2.00)
A.α波
B.β波
C.δ波√
D.θ波
解析:解析:在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中有很多β波。
在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脑电中主要是α波。
在睡眠状态时,脑电中主要是δ波。
因此本题选C。
5.谢夫林(Shiffrin)等人在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将认知加工分为两类,分别是
(分数:2.00)
A.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B.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C.局部加工和整体加工
D.概念驱动加工和数据驱动加工
解析:解析:谢夫林将认知加工分为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的。
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因此本题选A。
6.听觉感受器存在于
(分数:2.00)
A.卵圆窗
B.前庭器官
C.基底膜√
D.鼓阶
解析:解析: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
耳蜗是人耳的听觉器官。
耳蜗分三部分:鼓阶、中阶和前庭阶。
鼓阶与中阶以基底膜分开。
基底膜在靠近卵圆窗的一端最狭窄,在蜗顶一端最宽。
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包含着大量支持细胞和毛细胞,后者是听觉的感受器。
因此本题选C。
7.双眼视差作为深度线索的作用范围是
(分数:2.00)
A.1~2米
B.几十米
C.300米
D.1300米√
解析:解析:与单眼线索相比,双眼线索对判断深度和距离有更大的作用,它的作用范围可达1300米。
因此本题选D。
8.下面不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
(分数:2.00)
A.对知觉技能的记忆
B.对认知技能的记忆
C.对事件的记忆√
D.对运动技能的记忆
解析:解析:安德森(Anderson,1980)将记忆划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因此本题选C。
9.关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加工深度并不影响内隐记忆效果,对外显记忆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B.内隐记忆保存的时间比外显记忆短√
C.记忆负荷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小,对外显记忆的影响大
D.外显记忆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内隐记忆受到的干扰较小
解析:解析:很多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显记忆的成绩下降很多,内隐记忆的消退则慢得多。
因此本题选B。
10.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们在产生新的想法和论证想法并解决问题时主要使用的思维形式有所不同,分别是
(分数:2.00)
A.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B.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C.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D.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解析:解析:题中的看法是布鲁纳的观点。
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
因此本题选B。
11.有这样一道数学题:一条小船时速20千米/小时,另一条小船时速比第一条小船快30千米。
有个小学生认为第二条小船的时速是30千米/小时。
这个小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犯错的步骤是
(分数:2.00)
A.理解和表征问题√
B.选择方法
C.执行方案
D.评价结果
解析:解析:很多小学生容易将比较性语句理解为陈述性语句。
这是学生在理解和表征问题上犯错误了。
因此本题选A。
12.展开性程度最低的言语形式是
(分数:2.00)
A.独白言语
B.对话言语
C.书面言语
D.内部言语√
解析:解析:四种言语形式的展开性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书面言语、独白言语、对话言语和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最为简略,这和它执行的功能有关。
内部言语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的语言,它不存在别人是否理解的问题,因而常常以十分简略、概括的形式出现。
因此本题选D。
13.患者张先生手术成功之后,心情一直不错,每天都是笑呵呵的。
这段时间张先生的情绪状态是
(分数:2.00)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解析:解析:个体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因此本题选A。
1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他摆脱的动机冲突是
(分数:2.00)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解析:解析:米是人所需要的,但是获得米的时候可能要“折腰”,这是人所不情愿的,因此这里涉及的是趋避冲突。
故本题选C。
15.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测验时,一般测量的是
(分数:2.00)
A.液体能力√
B.晶体能力
C.特殊能力
D.模仿能力
解析:解析:液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液体能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其个别差异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因此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测验时,多以液体能力作为不同文化背景者智力比较的基础。
因此本题选A。
16.“找替罪羊”的行为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
(分数:2.00)
A.反向作用
B.补偿作用
D.转移作用√
解析:解析:压抑是最重要的防御机制,借助压抑,本我的强烈冲动被排除出意识阈,使它们的外显表达被控制。
补偿是指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
“找替罪羊”属于转移作用防御机制。
因此本题选D。
17.为了调查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喜爱程度,让他们以5点量表对每个节目评分,即非常喜爱评5分,比较喜爱评4分,一般评3分,比较不喜欢评2分,非常不喜欢评1分。
这种测量态度的技术是
(分数:2.00)
A.瑟斯通量表
B.李克特量表√
C.语义差异量表
D.投射测验
解析:解析:瑟斯通量表是通过专家评定的手段给测验项目赋值,被试有是和否两种反应,如果回答“是”就获得相应的分数,如果回答“否”就不得分。
李克特量表则是让被试对测验项目中的描述与自身情况的符合程度进行判定。
投射测量是一种间接的态度测量方法。
语义差异量表的基本方法是:给被试呈现成对的两极性的形容词,如好/坏,让被试用这些形容词来评价态度对象,在每对形容词中间,从肯定的一级到否定的一级,一般分为七个等级,分别用7,6,5,4,3,2,1表示,记录被试在所有回答上的得分并累加。
因此本题选B。
18.有时候人们在打牌等娱乐活动中引发冲突,不欢而散,这种情况下引起冲突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分数:2.00)
A.活动具有竞争的性质√
B.参与者之间存在知觉偏差
C.参与者感受到不公
D.参与者受到威胁
解析:解析:竞争的活动容易引起冲突,而打牌等娱乐活动具有竞争的性质,因此人们在打牌等娱乐活动中会引起冲突。
因此本题选A。
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
19.下列各种感觉属于肤觉的是
(分数:2.00)
A.触觉√
B.冷觉√
C.味觉
D.痛觉√
解析:解析: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肤觉。
肤觉的基本形态有四种,分别是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味觉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产生的感觉,不属于肤觉。
因此本题选ABD。
20.下面属于知觉过程的是
(分数:2.00)
A.发现事物的存在√
B.把一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
C.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
D.将知觉的对象以其类似物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
解析:解析: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觉察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
分辨是指把一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
确认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
D选项指的是表象,不是知觉。
因此本题选ABC。
21.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包括
(分数:2.00)
A.视觉表象√
B.听觉表象√
D.运动表象√
解析:解析: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运动表象。
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表象可以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因此本题选ABD。
22.独白言语的主要特征有
(分数:2.00)
A.计划性√
B.展开性√
C.反应性
D.随意性
解析:解析:独白言语的特征有:(1)独白言语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言语活动。
(2)独白言语是一种展开的语言,因为要想系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独自言语必须具有展开的形式,是连贯的、论证性的。
(3)因为独自言语对语言本身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言语活动,具有计划性。
因此本题选AB。
23.能够解释能力结构差异的理论是
(分数:2.00)
A.智力多元理论√
B.智力三元论√
C.智力群因素论
D.智力二因素论
解析:解析:智力多元理论和智力三元论都强调智力的结构差异,强调智力是多元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智力结构。
智力群因素论和智力二因素论都是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强调智力具有水平差异。
因此本题选AB。
24.人格具有的特征包括
(分数:2.00)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
解析: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
从上述人格的概念来看,人格具有多种本质特征,包括:(1)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
(3)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4)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应对方式,这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因此本题选ABCD。
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
25.简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观点。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精神分析学说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人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2)精神分析是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解析:解析: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在个体和人类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他的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观点。
由此,他论述了人格结构、人格发展阶段、精神疾病等众多问题。
26.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
婴儿出生时,还不具备独立的生存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
在成人的生活中,情绪直接地反映着生存的状况,如通过愉快表示处境良好,通过痛苦表示处境困难:人们还通过情绪、情感进行社会适应,如用微笑表示友好;通过移情维护人际关系,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的情绪状况,以便采取适当的、相应的措施或对策等。
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2)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组织功能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
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情绪的组织功能还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当人们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方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
而当人们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4)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
解析:解析:情绪是以个人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情绪具有多种功能。
27.简述解释助人行为的三种主要理论。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也就是说,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是为了获得回报,避免惩罚。
(2)社会规范理论社会规范理论认为社会规范规定了人们的助人行为。
社会中存在互惠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这两种最为普遍的规范。
互惠规范是社会期望每个人去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
社会责任规范是指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使基因存活下来。
我们的基因驱使我们采用某些能使其存活机会最大的方式。
该理论解释了我们为什么更愿意帮助与我们有亲缘关系的人,特别是为什么父母甘愿为孩子做奉献。
)
四、综合题(总题数:3,分数:8.00)
28.阐述解释梦的功能的各种观点。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精神分析观点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
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在清醒状态下,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而在睡眠时,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2)生理学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
在睡眠时,仍然存在少量刺激,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
梦则是我们的认知系统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
(3)认知观点认知观点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
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
福克斯认为,梦的功能是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转化为符号化的、可意识到的知识。
这种整合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
解析:解析:长期以来,对梦的功能的解释一直存在着分歧。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梦是愿望的实现,生理学的观点认为梦是对刺激的反应,认知观点认为梦是信息的编码、整合。
材料1:杨先生和李女士是一对夫妻。
一天,杨先生打了李女士一拳头,结果,李女士的面容被毁,其婚姻也随之解体了。
邻居和同事纷纷猜测:杨先生为什么打人?禀性暴躁?仅仅是一时冲动?为了专门毁掉他人面容?为了毁掉他人婚姻?双方厮打是为了自卫?人们无法确定事件的原因。
材料2:小张是刚刚到单位工
作的大学毕业生,他见到每个同事都热情打招呼,单位的同事对他的印象比较好,可是他在一个同事的葬礼上讲笑话,这导致大家都认为他没有教养,结果试用期都没到他就被通知离岗。
材料3:几个大学男生走进一家书店,其中多数人走到书架前,翻看图书;但小郭却停在漂亮的女店员那里,攀谈起来。
大家都认为小郭并不是来买书的。
材料4:全校组织捐款,某班的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捐款。
结果,整个学校中该班同学捐款数额最多。
可是,大家并不认为该班级的同学是最高尚的。
(分数:4.00)(1).阐述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的观点①所谓相应推断,就是指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为的原因。
②琼斯、戴维斯等认为,行为和引起行为的意图总是与人的某种重要的稳定特点(倾向性)相对应。
一般都假定,对他人倾向性的归因,使我们能够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③在做相应推断的时候,我们要先了解个体采取某种行为的目的,再进行由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
④相应推断的过程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第一,行为结果的严重性,如果行为结果严重,对其原因的推断就比较困难。
第二,社会赞许性,某种行为越被社会所赞许,越难对其原因进行推断。
因为,人们认为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
相反,社会赞许性小的行为、越轨行为则能对人做出本质归因。
第三,非共同性效应,非共同性亦即独特性,它是推断个性本质的重要因素。
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第四,选择自由性,如果某种行为是该人自由选择的,则此行为与其内部品质相对应,否则就难以作出判断。
)
解析:解析: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不难理解,就是认为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为的原因,因此可用外显行为反过来推断个体的内在动机和人格。
(2).根据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关于推断过程影响因素的看法对四个材料中的事件进行解释。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材料的解释①我们可以从行为结果的严重性这一因素对材料1进行解释。
材料1中人们之所以无法确定杨先生打妻子的原因,是因为他打人的后果较为严重,对其原因的推断就较为困难。
②我们可以从行为社会赞许性这一因素对材料2进行解释。
打招呼这一行为合乎社会规范,由此很难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特质,而在葬礼上讲笑话则算得上越轨行为了,因此,同事们认为这位新同事品质有问题。
③我们可以从非共同性效应这一因素对材料3进行解释。
小郭的行为和大家不一致,所以大家据此对他来书店的原因进行推断。
④我们可以从选择自由性这一因素对材料4进行解释。
因为同学们的行为不是自由做出的,因此,大家并不认为该班同学并比别的班的同学更有奉献精神。
)
解析:
29.材料1:在一个实验中,要求大学生阅读赞同或反对卡斯特罗在古巴推行有关政策的文章。
告诉被试,有的人是自愿选择赞同或反对立场的,有些则是按规定被分配去写赞同或反对文章的,也就是说文章并不代表本人的观点。
最后要求被试评价这些作者对卡斯特罗的态度。
结果发现,即使被试知道有些言论是作者被命令写的,但他们仍然认为凡是写“赞同”文章的人都比写“反对”文章的人更加支持卡斯特罗。
材料2:某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好,作为学生本人来说,可能认为试题难度太大,或其他同学在考场中干扰了自己;而老师则认为是因为学生不努力,知识掌握不牢固;家长可能认为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的孩子等。
材料3: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输球时,一般会认为要么是裁判不公平,要么是场地不适应,不会认为是自己的技术不好;赢球时往往会认为这是自己拼搏所应得到的,绝对不是裁判的有意偏袒。
试从归因偏差的视角解释上述三个材料。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材料1中涉及的归因偏差类型材料1中涉及的归因偏差类型是基本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又称为主要归因错误,是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这条规律比较适合西方,强调集体主义的亚洲国家的人多使用情境归因。
(2)材料2中涉及的归因偏差类型材料2中不同的主体归因不同,这符合活动者一观察者效应。
活动者一观察者效应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虽然,双方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但是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3)材料3中涉及的归因偏差类型材料3中提到,不管是赢球还是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