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美在和谐

合集下载

语文课堂美在和谐

语文课堂美在和谐

语文课堂美在和谐【内容摘要】和谐是一种教、学关系,生活关系。

他益于师生思想交流、阅读优化、砥砺创新及身心持续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美和谐利于交流优化发展“和谐”即民主、平等,人人有话可说、言无不尽,人人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人人求同存异、和勉共进。

在和谐的气氛里,人人如在夏日里饮过甘露醴泉,全身心轻松舒畅,神清气爽,在心里上透视:美的感受越深,内心越快乐,越容易接受外来事物。

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中一切目标皆有可能。

从心理学上来说,人与人的关系无论是好还是坏,对别人的赞美之声,我方听起来那声音都是悦耳的。

逆耳之言又当别论:关系疏远,轻则当作耳边风、无形无迹,重则记恨于心,形成矛盾对立面;关系亲近呢,批评之辞我们会把它当作苦口良药,萌生内疚之心,做出自省的举动。

有人说:“关系大于一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教学实践里我感悟到:这的确称得上是精妙之言、智慧之语。

宏观宇宙万物、微观生命单位,物物相关相连,相成相生。

关系和谐物我尽善尽美。

实践证明: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

“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孩子成长的沃土”,是语文课堂美的所在。

一、和谐易于激发兴趣和热情、促进情感交融、彰显美。

课堂教学,必须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劳动,劳动过程中愉悦与否、劳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能否创设一个能实现价值的、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环境。

显而易见,这种和谐的环境因素,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师生关系这一因素的和谐。

支持课堂的应该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双向的学习默契,“而非单向的教师权威。

”其中,师爱的渗透又是教学和谐及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鲁迅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教学中,师生是渐趋平等的伙伴关系。

教师陪着学生成长,陪着学生缘文会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辽海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辽海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 辽海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概念及分类2. 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应用3. 色彩对比与和谐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概念、分类及应用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绘画中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原理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绘画工具和材料3. 优秀作品欣赏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对比与和谐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概念及分类(10分钟)(1)色彩对比: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的对比。

(2)色彩和谐: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的和谐。

3. 分析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应用(10分钟)(1)在生活中的应用:服饰搭配、家居装饰等。

(2)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绘画、设计等。

4. 欣赏优秀作品,分析色彩对比与和谐原理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色彩对比与和谐现象。

(2)分析作品中色彩对比与和谐原理的具体运用。

5. 学生实践(15分钟)(1)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强调色彩对比与和谐原理的运用。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关注色彩对比与和谐原理的运用。

(3)评选优秀作品,给予表扬和奖励。

7. 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色彩对比与和谐原理的应用。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一幅色彩对比与和谐的作品。

2. 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对比与和谐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和谐之美美在什么的作文指导

和谐之美美在什么的作文指导

和谐之美美在什么的作文指导《和谐之美美在什么》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和谐之美到底美在什么呀?就说我们的班级吧,那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和谐社会。

每次打扫卫生,大家都抢着干活儿。

“我来擦黑板!”“我去扫地!”“哎呀,你们别跟我抢倒垃圾,这活儿我包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热闹闹的,这不就是和谐之美吗?美就美在我们都愿意为集体出力,没有一个人偷懒。

再看看运动会的时候,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在赛道上拼命跑,旁边的同学们扯着嗓子喊加油,那声音都快把天给震破啦!“加油!加油!你是最棒的!”冲线的那一刻,大家一拥而上,又是递水又是擦汗,这场景,难道不美吗?这和谐之美就美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呀!还有我们小区,每天傍晚,爷爷奶奶们聚在小花园里聊天,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

有的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马上就有大哥哥大姐姐跑过去扶起来,帮着拍拍身上的土,安慰说:“别哭别哭,勇敢的小朋友是不会哭鼻子的哟!”这难道不是和谐之美吗?美就美在大家相互关心,相互照顾。

想想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那温馨的画面,多让人陶醉啊!爸爸妈妈忙前忙后准备年夜饭,爷爷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我和弟弟妹妹们则兴奋地等着拿红包。

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不就是和谐之美吗?这种美,美在亲情的温暖,美在团聚的欢乐。

和谐之美,就像春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房;又像夏日里的微风,吹拂着我们的脸庞;还像秋日里的果实,让我们品尝到甜蜜的滋味;更像冬日里的炉火,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温暖。

你们说,和谐之美是不是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中。

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都能创造它。

所以呀,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发现更多的和谐之美,去创造更多的和谐之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难道不是吗?。

李迎春:压缩版美在和谐

李迎春:压缩版美在和谐

• 现行的高考制度是解决教育公平与教育效
率这对矛盾的最佳选择。 • 考试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考试成绩成 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动力,考试本身并没 有错。 • 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 不能不考虑考试的要求。
如何处理考试与和谐教育的矛盾呢?
* 较为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各种努力,转变学
生对考试的认识。使学生把考试看作是通 向长远目标的过程,是学校为客观地检验 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提供的机会。
(四)有效教学需要把交往作为 主要教学策略
一是要因学定教,关注教学的起 点和目的。 二是要以对话的方式促成学生对 知识的自主建构。
四、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一)真诚地爱学生 (二)严格地要求学生 (三)尊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四)注重与家长的沟通
(一)真诚地爱学生
•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
刘加凤的创新教育
• 刘加凤开展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堂教学模
式研究,充分发挥学具所特有的直观生动的优势,让学生 动手动脑。教学中,她把呆板单调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趣 味化,从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问题切入,把 没有生命的文本课程变成可闻可见的生活课程。她坚持以 学生为主体,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 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己解 决问题。课上抢答问题时,她允许学生不用举手;上数学 课时,学生座位可以自由组合。她鼓励学生给自己设奖; 让学生走上讲台当“数学小先生”。这些先进教育理念和 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她的课堂教学富有浓厚的趣味性、民 主性、人情味,学生特别爱上。
的,真正的有效教学不在于教师讲明白了 多少,也不在于学生练习了多少,而在于 学生主动参与了多少,主动获取了多少。
与有效教学有关的五种关键行为 __美国加里· 鲍里奇博士 D· * 清晰授课 * 多样化教学 * 任务导向 *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 确保学生成功率

美学知识点总结

美学知识点总结

《美学》学习资料第一章,什么是美学一、美学的创立与发展美学之父——鲍姆嘉通,1750年,他写了一本名为《Aesthetics》的专著。

我国理论界把它翻译为“美学”。

他的美学观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2、“美”的本质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我国有关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美的问题(美的本质、美的规律)。

第二,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

第三,艺术问题。

第四,审美关系。

第五,审美活动三、美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哲学思辨法(自上而下)、自古希腊到德国古典美学这种方法一直占主导地位。

从既定的哲学体系出发,按照某种哲学原理对审美现象作哲学分析,通过理论思辩和逻辑推演的形式,在客观上把握美学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象的表层结构把握对象的深层本质。

十九世纪德国的费希纳(1801-1887)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来代替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美学”。

所谓“上”,是指哲学体系与基本命题而言,所谓“下”是指具体的审美经验。

自此以后,西方美学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

1、侧重于对审美经验作各种心理学、生理学的解释。

美学对心理学的依赖加重了。

著名的格式塔(完型)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美学的结合。

2、强调美学的具体运用、特别是对艺术批评与鉴赏的具体运用,反感传统美学的诸如“美的本质的抽象思变。

3、派别纷呈,符号美学、现象学美学、精神分析美学、完型心理美学、自然主义美学等。

把美的现象作为一种经验事实,或侧重于外在现象的描述,或层中与主体内眦经验的分析,注重事物外在的表面的就事论事的研究,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审美对象进行实证的考察。

所以也可称之为科学美学。

现代西方美学分析日益细密深入,但同时又远离美学基础理论而是综合的力量削弱。

早期英国经验派开始的从审美对象研究向审美意识的转移,至此已以审美经验为中心。

美学技术化、实证化了,相当多的现代西方美学研究实质上已降格为艺术学,甚至成为艺术鉴赏学。

“美在和谐”——美术课堂中和谐情境的创设

“美在和谐”——美术课堂中和谐情境的创设
术 教 育 的 源 泉 , 术 的魅 力来 自情感 交 流 的 和谐 和 融 美
环 境 和谐 是 指 美 术 课 堂 中视 觉 环 境 和 听 觉 环 境
的统 一 。把 握 和谐 情 境 的资 源 , 即通 过 对 美 术 教 室 的
环 境 设计 来 营造 艺术 氛 围 。 术 教 室 布 置 中美 感 的体 洽 。美 术课 堂 中有 多 种 形 式 的情 感 交流 , 师 生 之 间 、 美 有 现 等 富 有艺 术 情 趣 的环 境 . 以全 方 位 多 角 度 地 对 学 师 生 与作 品之 间 、 生 之 间 的 情 感 交 流 , 们 都 要 进 可 生 我 生 学 习兴 趣 产 生 “ 良好 诱 导 ” 用 , 学 生 一进 教 室就 行 正 确 的 引导 和把 握 。在 美 术 教 学 中 , 师 要 努 力 去 作 使 教 沉浸 在 艺 术 环境 中 。 在 教 学 人 美 版一 年 级 美 术 下册 拨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 弦 ” 学 生 一 旦 有 了 情 绪 , 有 了 如 情 . 就 《 绍 我 喜 欢 的玩 具 》 课 时 , 介 一 我先 把 课 桌 排 列 改 成 小 与 教 师 、 品 同频 共 振 的 情 趣 , 育效 果 可 想 而 知 。如 作 教 组 合 作 方 式 , 师 生 活 动 、 流 空 间 增 大 。把 自己收 集 在 教 人 美 版 二 年 级 美 术 下 册 《 壳 了》 课 时 , 让 交 出 一 新课 开 到 的玩 具 图 片 精 心 布置 在教 室 的墙 上 , 室 展 示 区摆 始 。 通 过 多 媒 体 课 件将 一 个 鸡 妈 妈 的 故 事展 现 在 学 教 我 放 上 向其 他 年 级 学 生借 用 的各 种 玩 具 。 学 生 一 进 教 生 的 面前 。充 满 爱 意 的 情境 , 使 深深 打 动 了学 生 , 生对 学 室 就 被 深 深地 吸 引 了 : 运 用 音 响 、 件 等 , 上 合 适 出壳 的小 动 物喜 爱之 情 油然 而生 。接着 , 了让学 生进 再 课 配 为 的 童 趣 音 乐 , 种 各 样 的玩 具 ( 件 展 示 ) 纷 亮 相 , 入 小 鸡 的情 感 世 界 , 设 计 了一 个 游 戏 , 学 生 把 自己 各 课 纷 我 让 流 光 溢彩 。造 型 之 美 , 彩 之 艳 , 色 图案 之雅 . 营造 出 一 想 象成 一 只小 鸡 . 演 出壳 了 的小鸡 心 情怎 么样 ?小 鸡 表

教师学习笔记听任民教授讲座《美在和谐》有感

教师学习笔记听任民教授讲座《美在和谐》有感

教师学习笔记听任民教授讲座《美在和谐》有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我听了河南教育学院任民教授的报告《美在和谐》,感受很深。

他博览群书,用生动风趣的话语讲出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让我明白了怎样正确地工作和学习,怎样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怎样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首先,他告诉我们要有个健康的身体。

一个人要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

他的观点是要我们学习植物和动物的精神。

我们学习梅兰竹菊,用淡泊美丽照亮幽暗的角落。

我们学习动物的精神,睡眠充足,想睡就睡,饮食有节制,肚子饿时才进食,每日都运动,永远不为昨日事烦恼,也不为明日事担忧。

身体的确很重要。

做为教师,我们常见的职业病有眼病、咽病和颈椎病等。

平时我们一定要多锻炼,防微杜渐,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他用一个公式告诉我们:生命=活着+责任+贡献。

一个人要想活得轻松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生命中。

他对幸福的理解是有个伴、有个窝、有点钱、有好友,学会简单化生存,穷富一样活。

对待工作,我们不仅是谋生,还要把它当作事业来做。

对待学生,教师能救人,也能伤人。

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感到你心中的爱、宽容、理解、关注和接纳。

宽容和理解可以使人理智、使人悔过,它能唤醒人的良知,带来无可估量的教育效应。

被关注的孩子最有动力。

教师学会接纳他,连同他的缺点,要允许他偷偷地改正。

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有一颗上进心。

不要以为专家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

只要我们每天坚持做好七件事,我们也会成为专家。

1、早起30分钟。

2、晚睡30分钟。

3、读20页好书。

4、背一首好诗。

5、背5个英语单词。

6、写一篇教育日记。

7、做一件好事。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做任何事都贵在坚持。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

我们教师也应要与时俱进,朝着新的目标努力,应加强师德修养,充满爱心,更应更新教育观念,随时适应教育改革及角色转换。

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进行学历进修。

辽海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说课稿2

辽海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说课稿2

辽海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3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是辽海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对比与和谐的原则,创作出富有视觉冲击力和美感的美术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他们对于色彩的感知和运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而,对于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概念和运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和感受色彩的对比与和谐,通过实践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对比与和谐的原则进行创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概念,认识色彩对比与和谐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对比与和谐的原则进行美术创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学会运用对比与和谐的原则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培养对色彩的敏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概念,认识色彩对比与和谐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对比与和谐的原则进行美术创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对比与和谐的原则进行美术创作,创造出富有视觉冲击力和美感的美术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通过提问、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示例和绘画材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触觉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强烈对比和和谐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和谐之美,美在和谐作文(通用51篇)

和谐之美,美在和谐作文(通用51篇)

和谐之美,美在和谐作文(通用51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和谐之美,美在和谐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和谐之美,美在和谐作文篇1和谐是一种美的象征,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谦让,和谐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强心剂。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了社会,在蔚蓝的天空下愉快歌唱;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美丽的梦想;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校园的欢快乐章。

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人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和谐,有时会出现在马路上:一辆辆五颜六色、绚亮夺目的汽车奔驰而过,一位老奶奶站在马路的另一边,踌躇着不敢上前。

老奶奶的额头已沁出了细细的汗珠,双脚不停地抖动着……就在这时,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走上前来,挽住老奶奶的手臂,领着老奶奶通过了马路。

和谐,有时会出现在瞬间;孟祥斌,一个年仅28岁的青年军官,为了抢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轻生女子,在寒风凛凛的冬日,毫不犹豫地跳进了冰冷的婺江。

他用尽全身力气将女子托出水面,挽救了女子的生命,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而沉入水底,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正是孟祥斌壮烈的一跃,使深藏在人们心中的真情和良知瞬间迸发出来,弥漫天地之间。

和谐,还可以是赛场上裁判员公正的哨子,是红绿灯指挥下井然有序的车流,也是多走一步把废弃物丢进垃圾箱里的行动。

人们离不开和谐,社会更离不开和谐。

所以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帮助,学会关心,多一份关爱,少一些怎争执,多一份真情,少一些矛盾,那么我们的祖国便会充满和谐,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和谐之美,美之和谐,愿和谐充满人间!和谐之美,美在和谐作文篇2漆黑的夜空,有了星星的光芒,就不再那么单调乏味,而是充满和谐。

美在秩序·适宜·上帝——奥古斯丁和谐美学的三个向度

美在秩序·适宜·上帝——奥古斯丁和谐美学的三个向度

275 Study of art 美在秩序㊃适宜㊃上帝奥古斯丁和谐美学的三个向度崇秀全ʌ内容摘要ɔ 奥古斯丁是教父美学的顶点和集大成者, 美在和谐 是奥古斯丁神学美学的核心主旨㊂围绕这一论旨,奥古斯丁通过长期的宗教思维实践逐渐丰富和扩展成 美在秩序 ㊁ 美是适宜 和 美在上帝 的和谐美学的三个向度㊂本文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逐一考察奥古斯丁和谐美学的思想渊源㊁主要内容和深远影响㊂ʌ关键词ɔ 奥古斯丁 秩序 适宜 上帝 和谐美学奥古斯丁(A u r e l i u sA u g u s t i n e ,354 430),这位 古代美学的顶点 ㊁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㊁基督教哲学与美学的奠基人,被同时代的罗马教廷奉为圣徒㊂他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学者,但是却以他深广的智慧和才思影响了各种学术的发展㊂国内学者凌继尧先生在评价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时认为: 他在充分利用旧有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㊂两个时代㊁两种哲学㊁两类不同的美学体系在他的著作中汇合在一起㊂他继承了古代美学思想,并加以改造,以新的形式介绍给中世纪㊂他的美学思想成为西方美学史中的一个交会点,其中即可看到古代美学的基本线索,又展现出中世纪美学的主要轮廓㊂ 1 通过凌先生的这番评价不难看出,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中世纪的重要地位,而和谐美学又是奥古斯丁美学的核心主旨和美学基体㊂公元354年,奥古斯丁出生于北非离希坡不远的小镇塔加斯特(T a -ga s t e )㊂早年,他接受修辞和文法教育,曾是摩尼教徒和二元论者,公元387年 花园觉醒 事件后,皈依了基督教,不久成为非洲希坡的主教以及整个基督教会的中坚人物㊂尽管当时的罗马帝国已经土崩瓦解,但奥古斯丁的思想仍然充满活力㊂这要归功于他同时视自己为基督徒和罗马人,同时受益于新的基督教思想文化和古代罗马的学术传统㊂作为折衷的产物,他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各种观点,其中以斯多噶学派为主,兼有西塞罗与新柏拉图学 1 凌继尧,徐恒醇:‘西方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02页㊂派的观点㊂美学问题是奥古斯丁最早考虑的问题之一,他曾在处女作‘论美与适宜“中就美的问题作了专门而详尽的讨论㊂他在认真研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后,提出 美是适宜 ㊁ 美在秩序 和 美在上帝 等等美学思想,对后来基督教神学美学产生极大影响,尽管他将此书献给了当时极负盛名却与他并不相识的罗马演说家希埃利乌斯,以致遗失㊂幸运的是,这些思想在他后来的‘忏悔录“和‘上帝之城“中都能寻觅到踪迹㊂通过认真整理这些思想线索,我们发现, 美在和谐 是奥古斯丁美学框架的核心㊂波兰美学家塔塔科维兹坦言: 奥古斯丁熟知古代流行的所有有关美的定义和概念,并在不同的情况下取其所需,但其基本观点却是古代的主导观点:美即各部分间的联系或和谐㊂ 1奥古斯丁在长期的宗教思维实践中围绕 美在和谐 这一核心论旨,逐渐丰富和扩展成 美在秩序 ㊁ 美是适宜 和 美在上帝 的和谐美学的三个向度㊂下面笔者就从这三个方面逐一考察奥古斯丁和谐美学的思想渊源㊁主要内容和深远影响㊂一㊁美在秩序美在秩序 的思想,是奥古斯丁和谐美学的发轫点㊂奥古斯丁指出: 没有一种有秩序的事物是不美的㊂ 2 但奥古斯丁首先肯定美具有客观性㊂387年,奥古斯丁写成‘论秩序“,在这部著作中,他就首先阐述了这个有着影响深远的美学命题 美是对物质事物的感受,即美是客观的存在㊂他说:对许多人来说,首要的目的是人的满足;他们不想为判明为什么可见事物给人以快感而对更为高深的问题劳神费思㊂因此,如果我问一位建筑师,为何建造一座拱门后,又要在另一侧再建相同的一座,我相信他会回答说:这使为使建筑的两个相等部分彼此对称㊂如果我再问他为何选择这种特殊的布局,他会说这样适宜㊁优美,能给观赏者以快感㊂他没有勇气说更多的,因为其目光仅限于12 [波]沃拉德斯拉维㊃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褚朔维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3页㊂[波]沃拉德斯拉维㊃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褚朔维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75页㊂277 Study of art尘世,不知应以何为依据做出估价㊂但对那些对这些事物为何给人快感抱有疑问㊁能深入问题的深层㊁捕捉到事物本质的人,我有兴趣继续说,让他拿出勇气,对人的快感行使判别㊂这样他就能超越其上,而非为它所束缚,因为他将不是根据快感进行评判,而是对它本身加以评判㊂我尤其要问:究竟事物是因其给人快感才美,还是因其美才给人以快感㊂我无疑将得到这样的回答:它们之所以给人以快感是因为它们美㊂于是我接着问:它们为什么美?如果他犹豫,我将提示他:是否因为各部分彼此相似,并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个和谐的整体里? 1奥古斯丁对给人快感才美和因其美才给以快感的回答是, 他们之所以给人以快感是因为它们美 ,建筑师不敢对建筑的适宜㊁优美作肯定的回答,是因为它没有认识到,事物本身是美的,美是对事物的感受㊂接受这一前提,奥古斯丁进一步推进他的逻辑,美是 因为各部分彼此相似,并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个和谐的整体里 ㊂也就是说,美是适宜㊁美是整体的和谐㊂如果我们把奥古斯丁的这一观点形而下到具体的艺术层面,特别是和建筑㊁绘画和音乐结合起来看,则美可理解成秩序㊁整体和数等三个方面㊂首先,美在秩序㊂奥古斯丁认为上帝热爱并创造了秩序,宇宙万物皆遵循秩序㊂美学家吉尔伯特和库恩就曾指出, 奥古斯丁的主要论点就是:宇宙按照一定的秩序发展着,因为上帝热爱秩序,上帝创造了秩序㊂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度量关系创造出来的,并因此处于太一的和谐之中 ㊂ 2奥古斯丁在不同的著作中涉及与和谐中秩序相关联的概念有:对称㊁比例㊁尺寸㊁均衡㊁统一㊁秩序㊁重量以及数等㊂在‘论真宗教“和‘论秩序“中,他举出各种例证,如在建筑中门和窗的比例㊁尺度和对称是构成建筑之美的一些要素㊂在诗中适当的音节㊁舞蹈中的节奏运动以及躯体的和谐㊁均衡和统一都会给人以美㊂他进一步由和谐谈到秩序和统一,指出没有一种有序的事物是不美的,统一则是一切美的形式㊂在‘论音乐“中,奥古斯丁指出,声音的合理结合,即可以表现为最简单 1 2 转引自[波]沃拉德斯拉维㊃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褚朔维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7475页㊂[美]凯㊃埃㊃吉尔伯特,[德]赫㊃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80页㊂的算术比例,它比不合理的结合要好㊂美的东西以自身的比例而令人愉快㊂均衡不仅存在于听到的声音之中,而且可以在身体的运动中以及可见的许多形式中都能够找到㊂在这些形式中比起在音乐中,人们习惯上更是以均衡当作美㊂如果没有均衡,即没有几对相同的部分相互对应,也就没有匀称或节奏感㊂在‘论善的性质“一书中,他把事物的完善与它的尺寸㊁外观和秩序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三种特性决定了事物的价值,任何包含这三者的事物都是完善的,一个事物含有这三者的程度决定了该事物完善的程度㊂塔塔科维兹说: 奥古斯丁还以另一种方式,即揭示尺寸㊁形式㊁秩序三个概念的联系表达了上述观点㊂这三个特性决定了事物的价值,任何包含这三者的事物都是完善的;这三者的含有程度决定了事物的完善程度;一旦不具备它们,完善便荡然无存㊂在这里,奥古斯丁使用了 完善 一词,但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中显然包含了美㊂ 1凌继尧先生在理解奥古斯丁的外观一词时,溯本求源,作了词源义的解读并做出神学美学的评估㊂他说, 外观(S p e c i e s)一词在拉丁文中是多义的,它既指外观的美,又指事物的种属或种型,同时作为知识对象还指事物的形式或本质㊂由此,奥古斯丁的这种三位一体式的界定 尺寸㊁外观和秩序便成为中世纪美学的固有公式之一 ㊂ 2综上,无论就建筑㊁音乐,还是事物完善方面,奥古斯丁在不同的著作中都把它们和谐的统一到秩序上来,这无可置疑地说明美在秩序是他和谐美学思想的基本线索和逻辑起点㊂其次,美在整一㊂美在整一是美在秩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奥古斯丁对古代美学的继承和超越㊂奥古斯丁说: 在我看来,整一体现了理性的精神㊁真理的本质以及至高之善,而在分裂中我以为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生命的实体和至恶之本性㊂ 3 我们援引波兰美学家塔塔科维兹一段话就能够较好地加以说明:123 [波]沃拉德斯拉维㊃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褚朔维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1页㊂凌继尧,徐恒醇:‘西方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10 512页㊂[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任晓晋等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76页㊂279 Study of art奥古斯丁从古代美学中继承的第二个基本观点涉及下列问题:美存在于什么之中?什么事物是美的?它们为何美?他认为 当事物的各部分彼此相似并处于一种和谐的关联之中 时,它们就是美的㊂换句话说,美存在于和谐㊁适当的比例之中,或是表现在线条㊁色彩㊁音响的各个部分间的关系中㊂如果说我们仅仅能以视觉和听觉来感受美,那是因为其它感觉无法捕捉事物间的联系㊂当事物的各部分处于适当的关系中时,整体的美便产生了㊂由于这一原因,整体通常给人以快感,而它的某一部分如果孤立出来,则不能给人以快感㊂一个人㊁一座雕像㊁一支乐曲或一座建筑的美,不是由其各个组成部分而是由这些部分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㊂各部分的适当的联系产生和谐㊁秩序及整体性,而美正存在于这三者中㊂但是,各部分间怎样的关系才是 适当的 ?是那些具有尺寸的关系㊂而尺寸取决于数㊂奥古斯丁指出,甚至鸟和蜂都按一定的数的关系建窠,而人类尤应有意识地这样做㊂他的典型公式如下: 理智……发现快感仅生于美;而美取决于形状;形状取决于比例;比例又取决于数 ㊂尺寸与数带来了秩序和整体性,因而带来了美㊂ 1透过上述文字,我们不难看出,美存在于事物各部分的适当的联系产生和谐㊁秩序和整体性中㊂各部分通过尺寸和数带来了秩序和整体性,因而带来了美㊂也就是说,数带来整一,美便产生了;反之,美的产生取决于整一,而整一又取决于数㊂这就带来另外一个问题 数的美㊂最后,有关 数的美 的相关讨论,早在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就已经将数的理论置于他哲学的中心位置,并进而提出 美是和谐与比例 的学说㊂毕达哥拉斯的后来信徒们组成毕达哥拉斯派,在他们看来,万物的本原是数,数是非物质的东西,是先于人们的认识的㊂ 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 , 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 ㊂ 宇宙中的万物是依照数的关系排列起来的 ㊂他们认为, 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和圆形,一切立体图形中最1 [波]沃拉德斯拉维㊃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褚朔维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1页㊂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1 ㊂毕达哥拉斯是历史上第一位将音乐艺术中声音的和谐以及音阶的高低归因于数的关系的人㊂ 2 他的这一学说后来对奥古斯丁的思想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奥古斯丁也同样认为,艺术依靠数的关系㊂他说:试观天㊁地㊁海,和凡在上发光的,或飞翔的,或游泳的,它们有形体,因为它们都有数目,将数目取去,就没有什么剩下的了,除那为数目之源的他以外,它们之源在哪里呢?它们存在着,只因它们有数目 3 ㊂他还在‘智慧书“中引用了下列的话: 上帝按照一定的尺寸,数与重量排列成万物㊂ 这样,他同时利用了它的两个来源,即毕达哥拉斯学派有关比例与和谐的观点,它在晚古时期曾被赋予双重意义㊂一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从纯粹量的角度解释它,并由此导致了数的美学;另一方面,后来的斯多噶学派和西塞罗又给它以一种质的解释:他们把美建立在各部分的适当关联上,而这种关联又非数学意义上的㊂美学家吉尔伯特和库恩对奥古斯丁数的美学做出阐释:对圣·奥古斯丁来说,寓多于一中的这个美的形式原则决定了最美的几何形状㊂他认为,等边三角形比不等边三角形美㊂因为不等边三角形包含的相对性少㊂但是,三角形只能根据一般的相等把边与角组合起来,而在正方形中,相等则组合为一些恒等式:即边与边的相等,角与角的相等㊂因此,一般说来,正方形比三角形拥有更多的相等性,所以从美学的观点来看,正方形比三角形拥有更多的相等性,所以从美学的观点来看,正方形就比三角形更为可取了㊂但是,即使正方形,也有一定的缺陷,即某种程度的不123 ‘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第36页㊂转引自北大哲学系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5页㊂[德]汉斯㊃约阿希姆㊃施杜里希:‘世界哲学史“,吕叔君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77页㊂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第2部第16节㊂转引自阎国忠:‘美是上帝的名字 中世纪神学美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87页㊂281 Study of art规则性,因为边不同于角,而且,中心与各角的连接线也不等于中心与各边中腰的连接线㊂因此,具有最高相等性的圆则比其它一切图形都美㊂ 1美学家们在这里针对奥古斯丁比较等边三角形更为不等边三角形美,做了适当的推演,从而得出结论,圆是最美的图形㊂通过这段演绎,我们不难看出毕达哥拉斯派的思想是奥古斯丁的直接来源㊂波兰美学家塔塔科维兹在考察奥古斯丁数的美的问题时这样讲到:奥古斯丁的观点摇摆于两者之间㊂他的美学主要建立在数的基础上,他对于美的理解,尤其当涉及音乐时,是数学化的㊂他的美学基本概念是相等 时间的相等与数的相等㊂然而有时,他又把美视为各部分间的一种质的联系㊂这种摇摆是可以理解的㊂作为美学家,他倾向于从数的意义上把握美;但作为基督教徒,他不能放弃内在美的观点㊂因此他必须从更广的意义上把握美㊂这一点在两个在其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概念 节奏与对比中体现的尤为明显㊂ 2另外一个方面,神灵的整一和世间的杂多的这种联系,促成了美的和谐的出现;而人们对这种联系的认识,有时是依据抽象的数学意义,有时是依据较为广泛的意义㊂对奥古斯丁美学思想影响最深的柏拉图的对话著作是‘蒂迈欧篇“㊂这部著作描述了几何图形的种子 等腰而不等边的直角三角形 是怎样创造世界的㊂同时,这部著作还以精密的数学原理解释了地球与星体的运转㊂由于这篇对话对后来思想界的支配作用,于是便引起了一种对数的近乎魔法性作用的信仰㊂在奥古斯丁的著作中,‘蒂迈欧篇“的这种影响,表现为他把数看成是事物的本质,即表现为一种基督教式的毕达哥拉斯学说㊂用一种形象的说法就是:数和抽象的形式排列,如果它们在福音的洗礼盘中受了洗礼,那么,它们就成了使世界顺利发展的原则,并最12[美]凯㊃埃㊃吉尔伯特,[德]赫㊃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75页㊂[波]沃拉德斯拉维㊃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褚朔维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2页㊂终把世界变成了与人们的心灵相通的音乐㊂数把现实世界变成了他所是的样子,数还把世界上每一物体变成了它们所是的那种特殊实体㊂数提供了一条拯救人类的途径㊂超越艺术家精神的是寓于智慧之中的永恒的数㊂美和存在物的本质都寓于数中㊂这样,美是形式和谐这一审美原则,就变成了宇宙学㊁宗教活动以及人类思维的原则 1 ㊂奥古斯丁还利用数的和谐解释灵魂归返上帝的规律㊂他问道,渴求在观照 神灵之美 中获得安宁的人的灵魂,怎样归返到它投胎肉体时所离开的那个 唯一精神 呢?他说,至善就是 M o n a s ,或是使人们伴随着性欲和倾轧而来的区分趋于消失的某种精神;恶是 D y a s (即根深蒂固的两重性),或是对 太一 权力的不归顺㊂实现人的灵魂的回归,可以通过认识事物(看到的和听到的)形式之本质来进行,直到最后领悟了形式本身(即纯精神实体)为止㊂ 2美学家朱光潜在其名著‘西方美学史“中追溯奥古斯丁美在整一㊁秩序和数思想的渊源时这样写道:通过柏拉图,圣奥古斯丁还接受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神秘主义的影响,把数加以绝对化和神秘化㊂现实世界仿佛是由上帝按照数学原则创造出来的,所以才显出整一,和谐与秩序㊂他说: 数始于一,数以等同和类似而美,数与秩序不可分㊂ 人体的匀称,动物四肢的平衡,乃至地水风火的体积和运动都由数在统辖着㊂美的基本要素也就是数,因为它就是整一㊂他又说: 理智转向眼所见境,转向天和地,见出这世界中悦目的是美,在美里见出图形,在图形里见出尺度,在尺度里见出数 ㊂这种从数量关系上找美的想法,上承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黄金分割说,下开达㊃芬奇,米琪尔㊃安杰罗以及霍嘉兹诸艺术大师对于美的线形所求出的数量公式,以及费希纳和实验美学派对于美的形象所进行的试验和测量,在美学发展中一直是很有影响的㊂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形式主义㊂ 3123 [美]凯㊃埃㊃吉尔伯特,[德]赫㊃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72 173页㊂[美]凯㊃埃㊃吉尔伯特,[德]赫㊃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74页㊂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25 127页㊂283 Study of art朱先生的这段话能够恰当的说明奥古斯丁继承了毕达哥拉斯派数学化美学的成果,但他并没有完全从纯粹的数量关系出发,而是吸收了斯多噶学派和西塞罗的观点,把美看作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和谐㊂从而美的数学化的观念就被大大扩展了㊂结合上述,我们借用奥古斯丁的话得出结论, 身体的和平是各部分处于适当安排的比例中;非理性灵魂的和平是欲望安置适度的宁静;理性灵魂的和平是认识和行动的有序的一致;肉体与灵魂的和平是生命受造物的良好有序的生活与健康;世俗之人与上帝之间的和平是皈依信仰服从永恒律㊂人们之间的和平是心与心的协调一致㊂家庭的和平是共同生活者围绕付出与遵从秩序上的协调一致;天国之城的和平是在欢悦上帝中达到完美有序与完美和谐的共处㊂整个宇宙的和平是秩序的平衡 ㊂ 1二㊁美是适宜美是适宜的观点实际上是奥古斯丁美在秩序思想的补充和证明,我们在这里把它单独提出来讨论是想强调它在奥古斯丁和谐美学中的重要性㊂奥古斯丁给美与适宜作了以下定义, 我把事物本身所拥有的美的特性界定为美,把事物之间相互适宜的精妙关系界定为和谐,而我用以证明这个观点的证据就是有形的物质 2㊂他曾在年轻时写过一本名为‘论美与适宜“的小册子专门探讨了美与适宜的区分以及美是适宜的思想㊂这在他‘忏悔录“中谈到为什么写‘论美与适宜“时可以发现:我观察到一种是事物本身和谐的美,另一种是配合其他事物的适宜,犹如物体的部分适合于整体,或如鞋子适合于双足㊂这些见解在我思想中,在我的心坎酝酿着,我便写了‘论美与适宜“一书㊂ 31 23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V.2,ⅩⅨ1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870页㊂[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任晓晋等译,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76页㊂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64页㊂转引自北大哲学系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65页㊂美学家们认为, 在对美与适宜的区分中,他不仅肯定了美来自自身的和谐,而且也指出美与功利性效用的适宜之间有质的不同,这就隐含了对美的非功利性质的界定,由此比苏格拉底的美善统一说跨进了一步 ㊂ 1 陆扬先生认为,适宜作为一物对另一物的固然是不无和谐的依附,可见出一种明确的目的性,反之美则被界定为一种以自身特制令人愉悦的存在,两者或可相通,然而毕竟不同㊂至于美的自身特质究竟如何阐释,奥古斯丁很快将会表明,美是在于秩序 2 ㊂美是适宜的观点在他晚年著作中也有所体现,在‘上帝之城“中,他谈到人体美时指出: 因为所有人体的美都取决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和谐,并带有一种亮丽的色泽 ㊂奥古斯丁在抛出美是感性的客观存在之前,对美与适宜作了区分,他认为美是事物各个部分间的适当㊂我们把它理解成美是适宜㊂此外,奥古斯丁在谈论审美经验和丑的问题时,也是建立在美是适宜的前提上的,也从另外一些方面应证着他美是适宜的思想㊂奥古斯丁在讨论审美经验时认为,审美体验的产生依赖于主客体双方㊂在心灵与美的事物间必须有某种和谐与相似,否则心灵将不会为这一美的事物所感动㊂仅有美的事物还不够,我们必须欣赏美,仅因其本身而喜爱它㊂奥古斯丁指出,当我们向某一挚友出示一幅优美而又熟悉的风景画时,我们对它的久已淡漠的感情会突然苏醒,因为我们已把挚友的爱移寓其中,而这一景色的美也将因此重现于我们的面前㊂ 3奥古斯丁对丑的理解从反面说明美是适宜的观念㊂他指出,丑并非某种实在的东西,而只是某种缺陷㊂与以整一㊁秩序㊁和谐㊁形式为其特征的美相反,丑存在于这些特征的缺乏中㊂这种缺乏只可能是部分的,因为一个事物可能不同程度地具备整体性与秩序,却不可能完全没有它们㊂因此,不可123 凌继尧,徐恒醇:‘西方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10页㊂陆扬:‘西方美学通史 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6页㊂[波]沃拉德斯拉维㊃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褚朔维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5页㊂。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追求有效和谐的语文课堂成为了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课堂是由学生、教师、文本等教学诸多要素组成的,构建和谐的课堂更多的是要创造性地、有效地融合好这些要素的关系。

就构建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语文教学情境之美;有效利用文本,欣赏语言意境的和谐之美;解放学生,放飞想象,彰显个性之美等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和谐;语文课堂;意境;美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的过程更是追求美的过程。

“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

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达到的那种和谐的境界。

在这样和谐境界中,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情绪是高涨的,在这样和谐的境界里,教师的神采是飞扬的,内心是激动的。

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发展的课堂。

和谐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语文教学情境之美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充满浓浓爱意的课堂,就会显得那么宽松。

有了爱意,就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尊重;有了爱意,课堂上更多的是激励,是赏识。

在这里,学生体验的是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和宽容,形成的是自主自觉的意识。

对一篇文章中产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实现师生情感共鸣,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时,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学生、教师与教材之间的情感沟通。

教师运用饱含深厚情感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对具体词句进行阅读、讨论,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自由赞叹。

同时对学生发表的体会,教师应细心点拨,巧妙“移情”,让学生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和谐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充满了活力。

二、有效利用文本,欣赏语言意境的和谐之美“水无源则竭流,木无本则成枯。

第三单元 第三课 美在和谐

第三单元  第三课 美在和谐

第三单元和谐人居第三课美在和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历史的足迹,认识到要保护国家历史文化遗产,既要使其长久存在,又要保持其原始风貌。

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了解历史留下的具有特色的文物古迹。

教学难点:人与自然之间保持怎样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过程:激情导入:有人身处喧哗的闹市,有人隐居静怡的深山,有人对自然敬畏有加,也有人怀着人定胜天的雄心,更有人始终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

探究学习:(一)留住历史的足迹北京四合院水城威尼斯水乡乌镇议一议:1、随着城市改造,北京的四合院越来越少了。

面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应该怎么办?2、青岛市火车站在改造过程中,宁可炸掉一座很高的现在化大楼,也要保留德国侵占时期修建的低矮的老候车楼,你认为这样做有何意义?谈一谈:如何对待名人故居甲:名人故居不能防碍城市交通建设,应该拆掉。

乙:应该修改城市规划,保留名人故居。

你认为呢?(二)与历史同行读一读:北京鸟巢北京水立方阅读课本36页鸟巢与水立方的选址。

说一说:有开发商要在故宫傍边建一座摩天大楼,你是否同意?请说说你的理由。

(三)与自然亲近读一读: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

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要点回顾:人们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既要使其长久存在,又要保持其原始风貌。

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发展。

能力评估:1、为什么要保护历史古迹?2、国家为什么往往禁止在一些名胜古迹附近搞大规模的现在化建设?3、人与自然之间保持怎样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美在和谐

美在和谐

美在和谐
著名作家冰心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

这种和谐体现在人的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和谐的校园,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土壤,是我们畅游知识的海洋。

和谐校园,需要和谐的同学关系。

和谐是一双手拉着另一双手,一颗心贴着另一颗心。

同学之间要充满真情与关爱,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容忍,不再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吵一架,不再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而面红耳赤,让一让海阔天空,只要我们各退一步,友好相处,就会有和谐的关系。

和谐校园,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机会,而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教我们怎样做人,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我们要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与老师为友,互沟心声,营造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

和谐校园,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需要你我的呵护。

一个灿烂的笑容,一句短短的“老师好”,一声轻轻的“谢谢”;捡起一张纸屑,拾起一片落叶,扶正一颗小树,拧紧一个水龙头。

从小事做起,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水有能滴穿石头的一天,绳子有锯断木头的一天,多一个善意的举动,少一个不经意的陋习,和谐的校园正在向我们招手。

和谐的歌是高昂的,激起我们前进的动力;和谐的歌是欢快的,融起我们深深的亲情;和谐的歌是动听的,奏起我们美好的明天。

让和谐之歌永远在我们校园唱响。

永远,永远……。

美在和谐,幸福师生

美在和谐,幸福师生
应 。被关注 的孩子最有动 力。一个学生独 自 中学 习时 ,家 长不至于感 到糊涂和生 疏。教 己所倡导的信 念。

人悄悄犯 下的错误 ,要 允许 他偷偷 的 自觉 师也有义务 向家长说 明将要 进行 的变 革 ,以
条件 、没有 机会悄悄改错 的情况下 ,越走 越 意来教育 自己 的孩子 ,同时 ,必须与 家长建
达 到 教 育 的 协 调 一致 。
要用爱 为学生营造 良好的成长环境 : 容忍 中长大 的孩子 , 将来必 能极 富耐性;
教师可采取书信 、同事合作 可以鼓励 可以支持变革——人 们试 图单 独实施革
鼓励 中长大 的孩子 ,将来 必能充满 自信 ;赞 信息 网络 等方式 ,主动 与家长及 时沟通 ,共 我们试验多种方式来促 进学 生的学习。
苏霍姆林斯 基说 : “ 教育 的全部奥秘就
在 于爱学生 。” “ 教 育 是 人 和 人 心 灵 中 的最
微妙 的相互接触 。 ” 爱包括宽容 、 理解 、 关注 、 家庭的通力合 作。在新课程 实施 中,教师 有 信息和灵感 的巨大源泉 。 接纳 。宽容和理解可 以使人理智 、使人悔过 , 责任解释新课 程 、新理念 ,有 义务解释教 育 它 能唤醒人 的 良知 ,带来无 可估量 的教育 效 工作 的行动 意图 ,一边学生 在一个新 的氛 围 学生 :在说合 作很有益 时 ,我们也在力 行 自
学 生获取 知识 的一种工具 , 而 应 该 成 为 学 生 ( 3 )尊 重 学 生 的 主 动性
每一个教师都 应理解其他教 师的工作 责
相 信学生 自己能教育好 自己 ,给学生创 任 和工作环境 ,以平 等的态度信任 和尊重其
们 的朋 友和生活 的引领者 ,努力 营造一个和 造 自我教育 、 自我 管理 的条件 。给学 生一些 他 教 师 。 教 师 之 间 可 以 不 是 感 情 上 的朋 友 ,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三课共建美好和谐社会课件粤教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三课共建美好和谐社会课件粤教版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01
02
03
树立法治观念
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尊重 法律权威,自觉守法。
维护公共安全
遵守公共秩序,不参与违 法犯罪活动,积极维护社 会稳定。
依法行使权利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自己的权利,不侵犯他人 合法权益。
传承优秀道德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 2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
弘扬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等。
3
践行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进人民福祉。
引导青少年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关注社会问题
引导青少年关注社会问题,如贫困、环境污染等,培养他们的社 会意识和公民意识。
参与社会调查和研究
鼓励青少年参与社会调查和研究,了解社会问题的实际情况和解决 方法。
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引导青少年针对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付诸实践,培 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 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 纳税等。这些义务是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履行公民责任,参与社会建设
01
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发展,了解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参
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02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

和谐之美,美在,作文

和谐之美,美在,作文

和谐之美,美在,作文篇一:和谐之美-周晓晴和谐之美广东省汕尾城区凤山中学周晓晴指导老师庄海君和谐,一个美丽而又熟悉的字眼。

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和谐是自然的本质。

马克思有句名言说:“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在我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妙的生活旋律。

小学时学过一篇著名的将相和的故事,假如没有蔺相和的宽宏大量,没有廉颇愿意以大将军之身负荆请罪,就没有日后的将相同心;一个各展所能的千古美谈,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也是建立在这互相理解互相宽容的桥梁上,正是这份情感才构建出了和谐之美的画面。

石头不阻挡河流的奔跑,因为它理解河流想要拥抱大海的愿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当我走在上学的路上,我发现身边的一切就是一种和谐,街上的叫卖声是种和谐,清洁工扫地的沙沙声是种和谐,上班人员的脚步声是种和谐,小孩子的笑声是种和谐??正是因为这些和谐,才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

和谐之美在于团结,俗话说:“独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藏羚羊飞渡的故事,众所周知,当猎人捕杀它们的时候,藏羚羊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的机会,让大的和比较成熟的羚羊作为小的和热的羚羊的独木桥,用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办法摆脱了困境,秩序井然,这也是一种和谐。

和谐必不可少,人与人之间需要和谐,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都需要和谐。

宇宙之间也存在和谐,如音乐、绘画、雕塑等建筑艺术,表现的正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觉,它们能否给人以美感,直接取决于它们是否和谐。

有一种美——和谐之美,无时无刻与我们同在。

常常有人没留意,而我在无意中有所发现——友谊是和谐之美的集中表现。

音律和谐能弹奏出一首好曲子,社会和谐能带来好的局面,和谐如诗如画。

让我们共同携手,一同构筑和谐之美吧!篇二:和谐之美一、作文题目“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构句之美,在于对仗整齐,那是一种和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构句之美,在于长短错落,那是另一种和谐。

和谐,指存在各方彼此相合,关系融洽而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美在和谐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为什么要保留历史古迹。

2.了解如何保留历史古迹。

3.理解国家为什么禁止在一些名胜古迹附近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

4.理解人与自然之间保持怎样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如何保留历史古迹。

2.理解国家为什么禁止在一些名胜古迹附近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

3.理解人与自然之间保持怎样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
视频感悟、自学交流、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
PPT,百度、优酷、土豆等网上相关视频及其他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出示青岛火车站图片,教师介绍:青岛火车站是中西建筑风格联姻的产物,建筑风格是德国文艺复兴风格。

火车站舍建筑平面为一字型,由耸立的钟塔楼和大坡面的车站大厅两部分组成活泼不对称的立面造型。

高35米的车站钟塔沿用了德国乡间的教堂样式,下部与地面垂直,有三排两组西窗,建筑双坡陡峭,屋顶为四坡顶,面附中国杂色琉璃瓦。

问:青岛火车站在改造过程中,宁愿炸掉一座很高的现代化大楼,也要保留德国侵占时的候车楼,这样做有何意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这是为了留住历史的足迹,现代化的建设更需要保护古迹。

今天我们探究关于历史古迹的话题。

(二)探究
1.自学明理
(1)读课本P35,找出描述“留住历史足迹的意义”的句子。

(2)读课本P36,概括:人类怎样与历史同行?
学生回答后,PPT明确:
问题一:文物古迹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象征,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保护历史古迹,让是世代人都能铭记历史、回顾历史的足迹。

历史古迹的保护既是对古人的尊重,也是对后人的负责。

问题二:保护历史古迹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既要使其长久存在,又要保护其原始风貌。

2.小组交流
说一说以下话题:
(1)我们崂山区在保护“华严寺、太平宫、太清宫、明霞洞”这些历史古迹中所做的工作。

(2)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3.发表见解
假如有人想在华严寺中建一座大型的宾馆,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4.视频感悟
A 观看视频《即墨古城宣传片》,回答问题:
(1)即墨古城的“古“体现在哪些方面?
(2)即墨古城的修复体现了古迹保护的什么理念?
B 观看视频《绿色家园美丽家园》,回答问题:
人与自然之间保持怎样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PPT 明确: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因而提倡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人要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小结
同伴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外拓展
最近,崂山区正着手修复“白云洞”旧址,请以小组为单位到实地考察,利用今天的所学写出修复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