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巴赫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特巴赫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阿特巴赫是一位活跃于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学者,推动了比较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被誉为“比较高等教育创始人”,其高等教育思想十分丰富。本文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和历史等分析方法,主要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向展开对阿特巴赫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在横向上,不断地挖掘阿特巴赫的学生政治行动主义思想、教育依附论思想、学术职业思想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在纵向上,以阿特巴赫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为主线,贯穿其思想特征,揭示其思想局限性,全面深刻地展现一位美国学者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关心及其学术思想,不仅可丰富高等教育学术思想研究,而且还可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所助益。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进行。首先,梳理了阿特巴赫的学习与工作研究经历、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以及学思历程,剖析了其思想的理论基础。从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本文发现阿特巴赫善于把握社会历史发展与变迁的脉搏,适时地回应经济、政治及社会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其研究是与时俱进的。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各国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源于在学生时代参加并组织过激进学生运动的经历,阿特巴赫自然很快地将这场运动狂潮纳入其研究视阈。探究学生运动问题成为阿特巴赫开启研究之旅的第一站。60年代末、70年代初,受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影响,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想不断地遭受批驳,阿特巴赫积极加入探究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热潮。他把发展经济学的依附理论引入至比较教育研究,探讨西方工业化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高等教育之间
的关系。70年代末、8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注重经济与效能的新管理主义进入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行政群体或外部政治的干预力量不断地削弱学术从业人员的主导地位和权力。出于新型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创造与传播”行为主体的需求,阿特巴赫则将其目光聚焦于学术职业。90年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WTO与GATS的介入,世界各国均开始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其定位愈加凸显,掀起了新一轮的国际化浪潮。阿特巴赫则把其研究重心投向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然后,按照其思想成熟的时间先后,坚持历史与逻辑同一原则,本文分别论述学生政治行动主义思想、教育依附论思想、学术职业思想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学生政治行动主义思想”,首先阐释了“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之间的冲突根源在于三“圈”式学生群体的独特心理,即在理想主义意识形态框架下的学生群体自认肩负纠正社会时弊的“知识分子信念”,他们往往对“年长一代”的经济政治行为缺乏耐心或认为其成效差。故一旦时机成熟,“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之间潜在的矛盾极有可能演变为一种外显的、激烈的运动。其次,学生运动的发展还主要受制于“大众传媒、政府与学校”三大因素。最后,无论在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在第三世界国家,这些运动会以间接的或直接的方式影响国家政策、推动社会变革。“教育依附论思想”,探究了阿特巴赫教育依附论思想的逻辑基点是知识发展的不平衡性,该思想运用经济学依附论的“中心—边缘”概念,从大学历史传统、语言、知识创造与交流、人员流动、新殖民主义以及“新”新殖民主义六个方面描述与解释了国际学术体系“中心
—边缘”的不平等依附关系的形成与维持;同时,还论断在各学科纵横交织的当下,由于缺乏充足的财力、人力及设施等资源,第三世界国家高等教育难以扭转其“边缘”地位。“学术职业思想”,首先剖析了高深知识内在的“专门化、自主性、探究性以及累积性”等特性以及知识自身发展逻辑赋予了学术职业“应然”正当的权益,即在遵循道德原则基础上的学术权力与学术自由。其次,沿用其依附论分析框架,
分析了国际学术职业“中心—边缘”不平等关系。最后,该思想指出,在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各国学术职业变革应注重保存内在的正当权益,这是实现“传授、探究与传播知识”使命的基础和条件,而非阶级特权。“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首先明晰了阿特巴赫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继而从学术、政治、意识形态以及经济收益等方面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营利性动因与非营利性动因。其次,从横、纵两个方向展开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在横向层面,高等教育跨境流动中的学术人员、教育提供者以及教育项目流动均呈非均衡流动模式;在纵向层面,从冷战时期的教育援助到全球化下的商品贸
易均表现出由西方工业化国家单边操控的模式。阿特巴赫的基本观点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可适度营利,但却反对把牟取经济利益作为高等
教育国际化的唯一动机,故主张保存教育“公共产品”性质或价值观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接着,采用层层递进的逻辑顺序,客观地归纳贯穿各阶段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并揭示其局限性。从内容上看,贯穿始终的主线是传统与激进相互交织;从目标来看,阿特巴赫的很多研究都
是以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主题而展开的,竭力把第三世界高等教育
拉入国际教育交流的平台,体现了一种第三世界国家高等教育的关怀之情;从方法论来看,阿特巴赫研究教育问题的最大特色是国际比较,同时,由于他所研究的主题多是与高等教育现实密切联系的现象与问题,具有浓厚的“入世”色彩。然而,阿特巴赫作为“西方中心主义”语境的“属者”,由于所处地域及其社会文化环境不同,故其思想难免也折射出一定的局限性,即“学生政治”视阈的狭隘、反西方中心的“西方中心主义”。最后,基于对阿特巴赫高等教育思想的深入探讨,在承认其思想局限性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其思想的现实意义:有助于
理性认识学生运动,引导学生合理有序地参与政治;有助于建构基于“互通”规则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助于理性认识学术职业,保障知识探究与传播的正当权益;有助于稳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