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文化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湘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封面)

课程名称___饮食与文化______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__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与差异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张丽英___

学号___2009191221____

班级名称__09级行政管理二班__

学院名称__公共管理学院____

交阅时间__2011年4月5日___

湘潭大学教务处制

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与差异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决定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比较来研究它们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出其可相互借鉴之处。

一、饮食结构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紧密相关。

西方国家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高热量、高脂肪类的饮食结构适应于高纬度的地理和气候。生熟结合,蔬菜很多时候以沙拉方式出现。

二、饮食观念与准则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对于饮食重科学,讲营养,所以近代的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潮,特别强调养生,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

我们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而没有提及营养组合,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中西文化素来是天下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紧张的地位。这是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重科学,讲求营养,分外讲求食品的营养成分,蛋黑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不是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不是恰到好处,和这些营养成分是不是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没有其他副作用。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基于对营养的器重,西方人多生吃蔬菜。西方人于饮食夸大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

与西方的烹调文化相比中国的烹调文化是高度艺术化的,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鲜味,每道菜都可以在原本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变化,以适应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的不同。明显中国烹调的变化多端适应了中国广阔的地理疆域所酿成的差异性,这也是中国烹调的独特魅力。

讲求调和之美,是中国烹调艺术的精要的地方。平心而论,谈到营养题目也触及到中国饮食的最大缺点。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鲜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条件,一味舍营养而求鲜味是他们所不取的。

从以上观点来看,西方饮食观念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接洽起来。在饮食上反映出一种猛烈的实用与功利的目的。西方人以为,饮食仅是生存的本领,用以果腹充饥而已,只不过它采用了一种更科学、规范和公道的方式。这类科学化理性化的

饮食观念,是值得中餐鉴戒的。但同时这又使西餐在用料上受到极大的局限。如西方人不吃动物内脏和他们以为没有营养价值的东西。同时在烹调技巧上也显得机械呆板,牛排就是牛排,鸡就是鸡,各式蔬菜也决不会混杂串味,也不会变出多少花样来。中国人的饮食夸大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重食品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地点。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要满足对鲜味的渴看,带来身心的愉悦。

在用餐方式上。中西餐在文化内在、文化的表现情势上都有着庞大差别。中餐器重的是亲情、气氛、营养、情势;西餐更多器重的是服从、卫生、自由同等。中式餐饮一样平常采取圆桌共餐的情势,这是中国餐饮文化的紧张表现情势,每每可以或许制造融洽的气氛。鲜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都喜好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西方用餐风俗于在长条桌上进行,实行分餐制,即各自点菜,各持一份。最广泛的盘式服务是将餐食在厨房分装到每只餐盘中,由服务员从厨房端出,再灵敏、规矩地送给每位客人。西餐情势从表面上看似乎少了些热猎冬多了些客气和独立,但实质上最紧张的是体现了卫生。分餐制还可以体现适度节俭、公道饮食的理念,克服中餐讲究场面、浪费浪掷的错误谬误。分餐制的菜肴和主食由人定量,可以减少浪掷。不管是餐前小吃还是正餐主食,所配原料都是与就餐者的食量挂钩的,菜肴道数尽可能少,但保证每餐吃完。分餐制使每位宾客对个人的用餐数目有了明确的量化概念,在减少浪掷的同时又益于身材健康。我们而今的自助餐、冷餐会也都体现了这个主旨。

在用餐工具上,尽人皆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荚冬使用的是筷子,汤勺,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品,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勺。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存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伶俐。

在礼节方面,中西二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当代,在用餐过程中,不可以只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