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你的开发目标跟别人相重,而且别人占了上风 (如在你之先申请了专利),你就不得不及时改变战略, 力争别处领先。
一套好的总体设计往往有几套方案,根据情况变化而 随机应变。
寻找目的菌:
菌种的来源与分离: (1)目前至少有58个国家建有484个菌种保藏中心,菌种80
多万株,可作为菌种的重要来源; (2)如自己分离菌种,要根据开发目标,选择取样地域、
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 产物
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 可操作性要强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 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
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 菌无关)
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
2.5 资源微生物的研究方向
目前土壤中能够培养的微生物不到总数的1%。微生物的 多样性及资源的开发仍然是今后若干年的研究重点。
总体设计还包括开发的策略,自己的工作基础, 已具备的条件,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合作伙伴 的力量及诚信度,投资大小、投资周期及风险 等。
微生物资源开发往往需要合作伙伴,如果有力 量互补、诚信度高的国内外合作伙伴参与,必 然对开发大有益处。为了使合作更富成效,订 立一项分工明确、成果分享公道的协议是完全 必要的。
在一些情况下,分离资源微生物不 一定需要纯培养。
2.3 微生物资源开发的专利申请
注意事项wenku.baidu.com
(1)申请时机应在确定某种新活性、新 用途或新化合物时立即申请;
(2)在可能别人仿制你的技术,而你又 无法找到明确证据的条件下最好采取保 密手段(在专利中实施技术保密);
(3)研究人员往往对法律程序不熟悉,最好 的申请专利的途径是聘请法律顾问或专利申请 代理人;
可以申请专利。 专利菌种及其产物一定得新,有可能开发成生
产菌种,实现产业化,但不一定在申请专利时 就有现实生产力。 生产菌种必须有现实生产力。 在某些情况下专利菌种就是生产菌。这两者的 保护均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有关,都是对知识 产权的保护。
专利申请的必要性
要全程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大约需要两亿多 美元的投资、10年左右时间、大量的人力物力, 还有极大的风险。
应用微生物学-2
第二章、微生物资源及其 开发利用
本章内容
微生物资源的定义及其特点 微生物资源开发的基本程序 微生物资源开发的专利申请 资源微生物的特殊要求 资源微生物的研究方向
2.1 微生物资源的定义及其特点
生物资源的权威定义(《生物多样性公 约》):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价 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 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
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
2.2 微生物资源开发的基本程序
总体设计: 找出目的菌:核心问题。 效果试验 申请专利 菌种改良及发酵工艺研究产品报批 产品生产 市场开发
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是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 任务,核心是市场。
市场又是活的,既要考虑现有市场,也 要分析潜在市场,更要分析竞争对手和 自己的市场开拓能力。
生物资源三大支柱:动物、植物、微生物, 而微生物资源是一类与动植物资源不同、 生产特性优越、开发前景广阔的生物资源。
微生物资源的特点:
(1)对其发现较晚,仅300年而已; (2)形体较小,代谢类型多样化,生长
繁殖速度惊人; (3)变异性大; (4)种源丰富,未知者众; (5)对其开发研究比动植物晚很多,但
(4)新菌种也可以申请专利,但不同的国家 有不同的规定。美国:新菌种发表后就不能申 请;西欧国家规定发表一年内可以申请。因此 在新菌种被接受发表时(到发表还有约3个月 到半年时间)立即申请专利最为合适。
生产菌种和专利菌种的保护
专利菌种和生产菌种都是有价值的资源。 专利菌种不一定有生产价值。生产菌种不一定
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手段,在微生物鉴别及特定目标产物 的筛选方面发挥了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16SRNA同 源性分析,基因序列分析及DNA/DNA杂交技术等
各国通常的做法是一旦证明某种新菌种产生某 种新物质并具有某种活性(不一定就有临床价 值),马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专利。然 后再继续研究开发。这说明专利对于促进微生 物资源开发的极端重要性。
没有专利保护,简直就不会有人敢搞抗生素及 其他微生物制品的开发。
2.4 资源微生物的特殊要求
1.工业微生物应用的要求
一菌多筛:
多筛选模型,可意外找到用途更大的非 目的菌。
高通量筛选与组合生化相结合:
前者是采用相关设备,将许多模型固定在各自 不同的载体上,用机器人加样、培养后,用计 算机记录结果、分析,实现快速、准确、微量;
后者是用已知有用化合物或已知骨架的化合物 分别与不同的微生物共培养,分析不同培养时 间化合物的结构及其活性的变化(发生修饰或 转化),增加化合物的多样性,相应增加获得 理想化合物的可能性。
环境。土壤是微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场所;海洋微生物是特别 值得开发的资源;极端环境微生物(高温温泉、盐湖、雪山、 冰川、放射性地区等)也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 (3)采用混合菌分离方法分离有用菌。
模型设计:
微生物开发最活跃的领域,可根据作用机制、 代谢途径的靶位、酶反应机制、基因操作中调 控因子、目的化合物的类型等设计初选模型。
如两者组合会使筛选效率大大提高。
采样地点:
土壤是微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场所,是取 之不尽的微生物产地。
海洋微生物是特别值得开发的资源。在 某种意义上讲,海洋微生物还可以算是 处女地,是大有开发潜力的微生物资源。
极端环境微生物也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 。
关于混合菌:
在微生物学发展的历程中,分离纯 培养曾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现代 工业微生物发酵几乎都是用纯种。
总体设计一旦确定,明确开发意图 并贯彻始终,是微生物资源开发最 基本、时刻不离的原则,核心问题 就是千方百计尽早找到所需的目的 菌。这是开发成败的关键,所有的 策略、路线、方法都要为这个中心 服务,而不要有所偏离。
创新是微生物资源开发的灵魂
20世纪50年代从1000株菌就可能找到一种新抗生素, 现在却要从10000个新化合物中才有可能开发成功一个 有临床价值的药物,可见难度和风险之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