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的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在起始期,ATP耗竭,引起
Na+-K+-ATP酶抑制,跨细胞 转运的钠减少,输送到远端 肾小管的Na+增加,进而通 过致密斑激活球-管反馈, 引起肾小球前小动脉收缩, 肾血流量减少,使肾小球滤 过率进一步下降。
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在起始期,若血流量不能及时恢复,
则引起细胞凋亡和死亡,上皮细胞脱 落,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使肾小球 滤过率下降;同时肾小管基底膜断裂 ,小管内滤过液反渗入间质,引起间 质水肿。
急性肾衰竭的概述
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DIGO) 委员会对急性肾损伤形成一个新的共识, 即急性肾损伤为以下任何情况:
48小时内,血清肌酐升高≥0.3 mg/dl (≥26.5 μmol/l);
或发生在已知或推定的头7天内,血清肌酐升高≥基线的1.5倍;
或6小时内尿量<0.5ml/kg/h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的概述
“急性肾损伤”是对“急性肾衰竭” 新的共识术语,旨在早期认知和早期 干预。
急性肾衰竭的概述
急性肾损伤是指一种临床综合征,特征 是快速(几小时到几天)的肾排泄功能 的下降,氮代谢产物的积累,尿量减少 ,代谢性酸的累积,钾和磷酸盐浓度的 增高。
RIFLE标准
2004年,急性透析质量倡议 (ADQI)组织制定了急性肾损 伤的诊断和分类系统。如图所 示,首字母缩写RIFLE代表3个 严重性分类:损伤风险(RRisk)、损伤(I-Injury)和 衰竭(F-Failure);以及2个 结果分类:功能丧失(L-Loss) 和终末期肾脏疾病(EESRD)。3个严重性等级是在 SCr或尿量变化的基础上定义。 2个结果分类的标准通过肾功能 丧失的时间来定义。
急性肾衰竭的分类
3. 肾后性最常见原因是急性尿路梗阻,梗 阻可发生于从肾盂到尿道的尿路上的任一 水平,这类病因占到5%。
急性肾衰竭的 发病机制
肾实质性损伤
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可累及肾小球和肾 间质。 急性肾小管细胞损伤引起的急性肾衰竭 通常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缺血性急性肾小管 坏死 肾实质性急 性肾衰竭发 病机制
病因和分类
急性肾衰竭病因谱 的变化
急性肾衰竭的分类
急性肾衰竭病因谱的变化
急性肾小管坏死占到病因比例的2/3,间 质性肾炎占到1/10,急性血管病变尤其 是微血管病变占到1/20,梗阻性病因占 到1/20,急性肾小球疾病所占的比例也 在逐渐上升。
急性肾衰竭病因谱的变化
近年来,药物因素引发急性肾衰竭的发病 率在逐渐上升,已占到病因比例的 15%~20%,常见药物包括抗生素、血管 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造 影剂、化疗药、利尿剂以及中医药。
肾毒性物质
外源性
造影剂 环孢A 他克莫司 非甾体抗炎药 抗生素:氨基糖 甙类、二性霉素 B、磺胺类、阿 昔洛韦 抗肿瘤药物:顺 铂、卡铂、环磷 酰胺
内源性
钙 肌红蛋白 血红蛋白 尿酸盐 草酸盐 骨髓瘤免疫球蛋 白轻链
外源性肾毒性物质
老年、糖尿病、低血压及有效血容量低下( 例如慢性心衰、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 原先存在慢性肾病、同时合用其他毒性药物 患者对肾毒性药物最为敏感。
肾毒性急性肾小管 坏死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 衰竭
其它肾实质性急性 肾衰竭
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一般经历四个 阶段:起始期、进展期、持续期和恢 复期。
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在起始期,外髓部氧分压很低,当肾血流量下
降时,缺血性损伤在近端小管和亨氏襻升支粗段 髓质部分最为明显,引起肾脏多种细胞发生ATP 耗竭。
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在进展期,肾内微血管充血,引起
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病变尤以皮髓 质交界处最为明显。内皮细胞功能障 碍以及白细胞粘附可进一步影响局部 灌注。
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在持续期,肾小球滤过率仍保持在低水
平,约5 ~10 ml/min,尿量最少,各种尿 毒症并发症开始出现。但小管细胞不断修 复、迁移、增殖,以重建细胞及小管的完 整性。
外源性肾毒性物质
3. 顺铂、卡铂可蓄积在近端肾小管引起急 性肾小管坏死; 4. 环磷酰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血尿及 急慢性肾损伤; 5. 阿昔洛韦、磺胺类药物可在肾小管内形 成结晶引起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的分类
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病因可分为三类: 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
急性肾衰竭的分类
1. 肾前性原因,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液 体丢失、出血和肾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肾前小动脉收缩或肾后小动脉扩张) 等,使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引起肾灌 注减少,占到病因比例的55%。
急性肾衰竭的分类
2. 肾实质性损伤,最常见是肾缺血和肾毒 性原因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如急性肾 小管坏死。此外,还有各类血管病、肾小 球肾炎和肾小管间质性炎症。这类病因占 到40%。
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在恢复期,小管上皮细胞逐渐修复、再生
,正常的细胞及器官功能逐步恢复,肾小 球滤过率改善。若此期上皮细胞功能延迟 恢复,溶质和水的重吸收功能相对肾小球 的滤过功能也延迟恢复,可伴有明显的多 尿期。
肾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肾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制包 括毒物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间质 过敏性炎症反应、活性氧簇介导的肾 小管毒性作用、血管病变、肾小管堵 塞性病变、渗透性肾病等。
急性肾衰竭的பைடு நூலகம்述
病因和分类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急性肾衰竭的 流行病学
急性肾衰竭的流行病学
关于急性肾衰竭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一直 未能统一,文献中所报道的急性肾衰竭 定义有30多种,这种混乱导致急性肾衰 竭的发病率(1%~31%)和死亡率( 28%~82%)相差甚远。
急性肾衰竭的 病因和分类
外源性肾毒性物质
造影剂、环孢A、他克莫司、非甾体抗炎药 等可引起肾内血管收缩,导致肾血流量及 肾小球滤过率快速下降; 造影剂还可刺激产生活性氧,直接损伤肾 小管上皮细胞;
外源性肾毒性物质
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一般通过直接的肾小 管上皮细胞毒性和(或)小管内梗阻引起 急性肾小管坏死; 1.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蓄积在近端及远端 肾小管上皮细胞,引起局部氧化应激及细 胞损伤,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2. 二性霉素B可通过直接损伤近端肾小管 上皮细胞及引起肾内血管收缩导致剂量依 赖性急性肾小管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