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叶片振动

振动与波动习题与答案

振动与波动习题与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第10章 振动与波动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能建立弹簧振子、单摆作谐振动的微分方程。 2. 掌握振幅、周期、频率、相位等概念的物理意义。 3. 能根据初始条件写出一维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并能理解其物理意义。 4. 掌握描述谐振动的旋转矢量法,并用以分析和讨论有关的问题。 5. 理解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规律以及合振幅最大和最小的条件。 6. 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7. 掌握描述简谐波的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8. 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等概念。 9. 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掌握波的相干条件。能用相位差或波程差概念来分析和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或减弱的条件。 10. 理解驻波形成的条件,了解驻波和行波的区别,了解半波损失。 二. 内容提要 1.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 作谐振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力为线性回复力,即 取系统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则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即微分方程)为 2. 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 作谐振动的物体的位置坐标x 与时间t 成余弦(或正弦)函数关系,即 由它可导出物体的振动速度 )sin(?+ωω-=t A v 物体的振动加速度 )cos(?+ωω-=t A a 2 3. 振幅A 作谐振动的物体的最大位置坐标的绝对值,振幅的大小由初始条件确定,即 4. 周期与频率 作谐振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T 称为周期,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动次数γ称为频率。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即 ν= 1T 或 T 1=ν 5. 角频率(也称圆频率)ω 作谐振动的物体在2π秒内完成振动的次数,它与周期、频率的关系为 ω π = 2T 或 πν=ω2 6. 相位和初相 谐振动方程中(?+ωt )项称为相位,它决定着作谐振动的物体的状态。t=0时的相位称为初相,它由谐振动的初始条件决定,即 应该注意,由此式算得的?在0~2π范围内有两个可能取值,须根据t=0时刻的速度方向进行合理取舍。

压气机转子叶片的故障分析与维护

提高发动机操纵系统可靠性的维修 【摘要】 在现代技术进步与之密切相关的最迫切的问题当中,压气机叶片质量和维护问题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论文以维护发动机压气机叶片为目的,以发动机压气机转子叶片的组成,安装技术,压气机叶片的故障分析和各种故障的维修方式,以及常用典型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维护作为主要内容,全面的根据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故障特点对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修理进行论述。 关键词:压气机转子叶片喷丸强化维修 Abstract: In the moder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most pressing problem, compressor blade quality and maintenance problems to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On the maintenance of the engine compressor blade for the purpose, with the engine compressor rotor blade is composed of compressor blade,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fault analysis and fault repair, as well as the typical engine compressor blade maintenance as the main content, comprehensive according to engine compressor blade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 compressor blade repair are discussed. Key word:Aeroengine control system reliability maintenance

机械振动的概念

第一章绪论 1-1 机械振动的概念 振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运动,它是指物体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如果振动物体是机械零件、部件、整个机器或机械结构,这种运动称为机械振动。 振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害的。由于振动,影响了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降低了机械加工的精度和粗糙度;机器在使用中承受交变载荷而导致构件的疲劳和磨损,以至破坏。此外,由于振动而产生的环境噪声形成令人厌恶的公害,交通运载工具的振动恶化了乘载条件,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人体的健康等等。但机械振动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在很多工艺过程中,随着不同的工艺要求,出现了各种类型利用振动原理工作的机械设备,被用来完成各种工艺过程,如振动输送、振动筛选、振动研磨、振动抛光、振动沉桩等等。这些都在生产实践中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机械振动的目的就是要研究产生振动的原因和它的运动规律,振动对机器及人体的影响,进而防止与限制其危害,同时发挥其有益作用。 任何机器或结构物,由于具有弹性与质量,都可能发生振动。研究振动问题时,通常把振动的机械或结构称为振动系统(简称振系)。实际的振系往往是复杂的,影响振动的因素较多。为了便于分析研究,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抓住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将复杂的振系简化为一个力学模型,针对力学模型来处理问题。振系的模型可分为两大类:离散系统(或称集中参数系统)与连续系统(或称分布参数系统),离散系统是由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基本的集中参数元件有三种:质量、弹簧与阻尼器。其中质量(包括转动惯量)只具有惯性;弹簧只具有弹性,其本身质量略去不计,弹性力只与变形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弹簧称为线性弹簧;在振动问题中,各种阻力统称阻尼,阻尼器既不具有惯性,也不具有弹性,它是耗能元件,在有相对运动时产生阻力,其阻力与相对速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阻尼器称为线性阻尼器。连续系统是由弹性元件组成的,典型的弹性元件有杆、梁、轴、板、壳等,弹性体的惯性、弹性与阻尼是连续分布的。严格的说,实际系统都是连续系统,所谓离散系统仅是实际连续系统经简化而得的力学模型。例如将质量较大、弹性较小的构件简化为不计弹性的集中质量;将振动过程中产生较大弹性变形而质量较小的构件,简化为不计质量的弹性元件;将构件中阻尼较大而惯性、弹性小的弹性体也可看成刚体。这样就把分布参数的连续系统简化为集中参数的离散系统。 例如图1-1(a)所示的安装在混凝土 基础上的机器,为了隔振的目的,在基础下 面一般还有弹性衬垫,如果仅研究这一系统 在铅垂方向的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弹性衬垫 起着弹簧作用,机器与基础可看作一个刚体, 起着质量的作用,衬垫本身的内摩擦以及基 础与周围约束之间的摩擦起着阻尼的作用 (阻尼用阻尼器表示,阻尼器由一个油缸和 活塞、油液组成。活塞上下运动时,油液从 间隙中挤过,从而造成一定的阻尼)。这样图1-1(a)所示的系统可简化为1-1(b)所示的

机械振动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旋转机械振动与故障诊断研究综述 丄、八 1.前言 工业生产离不开回转机械,随着装置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速回转机械应用于工业生产,诸如高速离心压缩机、汽轮机发电机组。动态失稳造成的重大恶性事故屡见不鲜。急剧上升的振动可在几十秒之内造成机组解体, 甚至祸及厂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此外,机械振动可能降低设备机械性能,加速机械零部件的磨损,发出的噪声损害操作者的健康。但是振动也能合理运用,如工业上常用的振动筛、振动破碎等都是振动的有效利用。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机械振动问题,当机组产生有害的振动时,及时分析原因,坚持用合理的振动测试标准,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2.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旋转机械分类: I类:为固定的小机器或固定在整机上的小电机,功率小于15KW U类:为没有专用基础的中型机器,功率为15~75KW刚性安装在专用基础上功率小于300KW的机器。 川类:为刚性或重型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W类:为轻型结构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机械振动评价等级: 好:振动在良好限值以下,认为振动状态良好。 满意:振动在良好限值和报警值之间,认为机组振动状态是可接受的(合格),可长期运行。 不满意:振动在报警限值和停机限值之间,机组可短期运行,但必须加强监测并采 取措施。 不允许:振动超过停机限值,应立即停机。 3.振动产生的原因 旋转机械振动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转子不平衡,共振,转子不对中和

机械故障。 4.旋转机械振动故障诊断 4.1 转子不平衡振动的故障特征 当发生不平衡振动时,其故障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 )不平衡故障主要引起转子或轴承径向振动,在转子径向测点上得到的频谱图, 转速频率成分具有突出的峰值。 2 )单纯的不平衡振动,转速频率的高次谐波幅值很低,因此在时域上的波形是一个正弦波。 3 )转子振幅对转速变化很敏感,转速下降,振幅将明显下降。 4 )转子的轴心轨迹基本上为一个圆或椭圆,这意味着置于转轴同一截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探头,其信号相位差接近90°。 4.2 旋转机械振动模糊诊断 4.2.1 振动模糊诊断基本原理 振动反映了系统状态及变化规律的主要信息,统计资料表明:机械设备的故障有67 % 左右是由于振动引起的,并且能从振动和振动辐射出的噪声反映出来。回转机械的振动信息尤其明显,且振动诊断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和在线诊断等一系列优点,所以振动诊断法是旋转机械状态识别和故障诊断的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但是,由于机械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所摄取的振动信号强烈的模糊性,使故障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这时利用传统的振动频谱分析,对一个故障可能有多个征兆来表现,一个征兆也可能有多个故障原因的复杂现象,往往难定两者的对应关系进行指导维修。振动模糊法,将模糊数学与振动诊断相结合,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较好地处理了回转机械故障的不确定性问题。 4.2.2 旋转机械振动模糊诊断法的实现 隶属函数的确定

机械振动发展史

公元前1000多年,中国商代铜铙已有十二音律中的九律,并有五度谐和音程的概念。在战国时期,《庄子·徐无鬼》中就记载了同频率共振现象。人们对与振动相关问题的研究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的工作,他通过试验观测得到弦线振动发出的声音与弦线的长度、直径和张力的关系。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经过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于 1 5 8 2年得到了单摆等时性定律。荷兰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惠更斯(c.Huygens)于1 6 7 3年著《关于钟摆的运动》,提出单摆大幅度摆动时并不具有等时性这一非线性现象,并研究了一种周期与振幅无关的等时摆。法国自然哲学家和科学家梅森(M.Mersenne)于1623年建立了弦振动的频率公式,梅森还比伽利略早一年发现单摆频率与摆长平方成反比的关系。英国物理学家胡克(R. Hooke)于1 6 7 8年发表的弹性定律和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牛顿(I. Newton)于1 6 8 7年发表的运动定律为振动力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在下面对振动发展史的简述中,主要是针对线性振动、非线性振动、随机振动以及振动信号采集和处理这三个方面进行的。而关于线性振动和非线性振动发展史的简介中,又分为理论研究和近似分析方法两个方面。

线性振动理论在1 8世纪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瑞士数学家、力学家欧拉(L. Euler)于1728年建立并求解了单摆在有阻尼介质中运动的微分方程;1 7 3 9年研究了无阻尼简谐受迫振动,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共振现象;1 7 4 7年对九个等质量质点由等刚度弹簧连接的系统列出微分方程组并求出精确解,从而发现线性系统的振动是各阶简谐振动的叠加。法国数学家、力学家拉格朗日.Lagrange)于1 7 6 2年建立了离散系统振动的一般理论。最早被研究的连续系统是弦线,法国数学家、力学家、哲学家达朗伯(J. le R.d,Alembert)于1 7 4 6年发表的《弦振系统是弦线,法国数学家、力学家、哲学家达朗伯(J.1e R.d,Alem bert)于1 7 4 6年发表的《弦振动研究》将他发展的偏微分方程用于弦振动研究,得到了弦的波动方程并求出行波解。瑞士数 学家约翰第一·伯努利(J.Bernoulli)于1 7 2 8年对弦的振动进行了研究,认为弦的基本振型是正弦型的,但还不知道高阶振型的性质。与约翰第一·伯努利为同一家族的瑞士数学家、力学家丹尼尔第一·伯努利.Bernoulli)于1 7 3 5年得到了悬臂梁的振动方程,1 7 4 2年提出了弹性振动理论中的叠加原理,并用具体的振动实验进行验证。

第二章 波动和声波

第二章 波动和声波 一、填空题 1.设一简谐运动的方程式为x=0.04cos (6πt+0.75π)m ,则该振动的振幅为 ,频率为 ,角频率为 ,初相位为 。 2.影响听觉的因素有 和 。 3.振动的传播形成波,而传播的是 和 。 4.设波不衰减,波在不同媒质中传播时振幅、频率、波长和波速中不变的量是 和 。 5.一台机器产生的噪音声强级为60dB ,则两台机器产生的噪音声强级为 。 二、计算题 1.设有一沿x 轴正向传播的波,其波长为3m ,波源的振动方程为tcm y π200cos 3.0=,求波动方程? 2.0℃的空气中,某声源的振动频率为10kHz , 5101.59?2m W ?,求该处质点的振幅 3.声压幅值为2100.2?Pa 的声音传入人耳,若鼓膜面积为4100.55-?㎡,在气温为20℃时,5min 内鼓膜吸收的能量是多少? 4.某个声音的声强为8100.7-?2m W ?,另一声音比它的声强级高dB 10。若

两个声音的声强级相差dB 20,它们的声强比是多少? 5.一台机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为dB 70,若在开动一台同样的机器,则声强级是多少? 6.一列火车以1 m的速度驶向车站,鸣笛的频率为kHz ?s 20- 18,当时的气温是20℃,问站内旅客听到的鸣笛频率是多大? 7.应用超声多普勒探测心脏的运动,以频率为MHz 5的超声波垂直入射心脏(即超声波的入射角为0°),测得的多普勒频移为Hz 500,已知超声波在软组织中的传播速度为1 m,求心壁的运动速度。 1500- ?s 8.超声波的产生与接收分别应用什么效应?使用什么材料? 9.简述超声波的性质及生物效应。 10.火车的鸣笛频率为2000Hz,经过路旁的人向山洞驶去,此人听到的鸣笛

机械振动知识点

简谐运动及其图象 知识点一:弹簧振子 (一)弹簧振子 如图,把连在一起的弹簧和小球穿在水平杆上,弹簧左端固定在支架上,小球可以在杆上滑动。小球滑动时的摩擦力可以,弹簧的质量比小球的质量得多,也可忽略。这样就成了一个弹簧振子。 注意: (1)小球原来的位置就是平衡位置。小球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是一种机械振动。 (2)小球的运动是平动,可以看作质点。 (3)弹簧振子是一个不考虑阻力,不考虑弹簧的,不考虑振子(金属小球)的的化的物理模型。 (二)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 (1)振动物体的位移是指由位置指向_的有向线段,可以说某时刻的位移。 说明:振动物体的位移与运动学中位移的含义不同,振子的位移总是相对于位置而言的,即初位置是位置,末位置是振子所在的位置。 (2)振子位移的变化规律 曲线。 知识点二:简谐运动 (一)简谐运动 如果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x-t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是机械振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弹簧振子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二)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1)振幅(A) 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位置的距离,是表征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一定要将振幅跟位移相区别,在简谐运动的振动过程中,振幅是变的,而位移是时刻在变的。 (2)周期(T)和频率(f)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单位是秒(s);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是赫兹(H Z)。 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越小,频率越大,表示振动得越快。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是:

(3)相位(φ) 相位是表示物体振动步调的物理量,用相位来描述简谐运动在一个全振动中所处的阶段。 (三)固有周期、固有频率 任何简谐运动都有共同的周期公式:2 T=m是振动物体的,k是回复力系数,对弹簧振子来说k为弹簧的系数。 对一个确定的简谐运动系统来说,m和k都是恒量,所以T和f也是恒量,也就是说简谐运动的周期只由本身的特性决定,与振幅关,只由振子质量和回复力系数决定。T叫系统的周期,f叫频率。 可以证明,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的振动也是简谐运动,周期公式也是2 T=。这个结论可以直接使用。 (四)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y=Asin(ωt+φ),其中A是,f ω==,φ是t=0时的相位,即初相位或初相。 T 知识点三: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一)回复力: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1)回复力是以命名的力。性质上回复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它可能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能是某个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如在水平方向上振动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簧在伸长和压缩时产生的 力;在竖直方向上振动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簧力和力的合力。 (2)回复力的作用是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回复力的方向总是“平衡位置”。 (3)回复力是是振动物体在方向上的合外力,但不一定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二)对平衡位置的理解 (1)平衡位置是振动物体最终振动后振子所在的位置。 (2)平衡位置是回复力为的位置,但平衡位置是合力为零的位置。 (3)不同振动系统平衡位置不同。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平衡位置是其弹力 于重力的位置;水平匀强电场和重力场共同作用的单摆,平衡位置在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上。(三)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F回=,a回=-kx/m,其中k为比例系数,对于弹簧振子来说,就等于弹簧的系数。负号表示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 也就是说简谐运动是在跟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力作用下的振动。 = 。当振子振动过程中,位移为x时,由胡克定律(弹簧不超出弹簧振子在平衡位置时F 回 =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所以弹弹性限度),考虑到回复力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相反,有F 回 簧振子做简谐运动。 (四)简谐运动的能量特征 振动过程是一个动能和势能不断转化的过程,总的机械能。 振动物体总的机械能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越。 知识点四:简谐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大小、方向变化情况 (一)全振动 振动物体连续两次运动状态(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所经历的的过程,即物体运动完成一次规律性变化。 (二)弹簧振子振动过程中各物理量大小、方向变化情况 过程:物体从A由静止释放,从A→O→B→O→,经历一次全振动, 图中O为平衡位置,A、B为最大位移处: 取OB方向为正:

(简)振动波动第二章波动

第2章波动(Wave) 前言: 1.振动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叫做波动。 波动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形式。 2.常见的波有两大类: (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 (2)电磁波: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在空间中的 传播。 ·此外,在微观中波动的概念也很重要。3.各种波的本质不同,传播机理不同,但其基本传播规律相同。 本章讨论:机械波(Mechanical wave)的特征和有关规律,具体为, (1)波动的基本概念;

(2)与波的传播特性有关的原理、现象和规律; (3)与波的叠加特性有关的原理、现象和规律。 §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一、机械波的产生 1.产生条件:(1)波源;(2)介质(媒质) 2.弹性波: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 (如弹性绳上的波)。 弹性介质的质元之间以弹性力(elastic force) 相联系。 3.简谐波:若媒质中的所有质元均按一定的相位传播规律做简谐振动,此种波称为简谐波(simple harmonic wave)。 以下我们主要讨论简谐波。

二、波的传播 1.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以弹性绳上的横波为例,由图可见: 由图可见: t = T/4 t = T/2 t = 3T/4 t = T 弹性绳上的横波

(1)媒质中各质元都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未“随波逐流”。波的传播不是媒质质元的传播。 (2)“上游”的质元依次带动“下游”的质元 振动(依靠质元间的弹性力)。 (3)某时刻某质元的振动状态将在较晚时刻于“下游”某处出现,这就是“波是振动状 态的传播”的含义。 (4)有些质元的振动状态相同,它们称作同相点。相邻的同相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wave- length)λ,它们的相位差是2π。 2.波是相位的传播 ·由于振动状态是由相位决定的,“振动状态的传播”也可说成是“相位的传播”,即

汽轮机叶片振动测量方法概述

汽轮机叶片振动测量方法概述 Xxx 摘要:总结了汽轮机叶片振动测量技术的研究状况,分析比较了用于汽轮机叶片振动测量的各种测量方法。非接触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对整级中的所有叶片进行在线监测,具有接触测量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非接触测量法将是今后我国动态叶片振动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Summarizat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Vibration of Steam Turbine Blade Xxx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ical and current developments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vibration for steam turbine blade are summarized. To compare with contact measurement technology, noncontact measurement technology has an obvious advantage, and it enables each blade of a whole stage to be detected online. Non-contact measurement method has goo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blade vibration monitoring techniques. Keywords: steam turbine; blade; vibration; measurement 引言 叶片是汽轮机中主要的工作部件,其承担着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任务。汽轮机运行中,叶片不仅要承受离心拉应力,蒸汽弯曲应力及叶片振动所产生的动应力,某些级的叶片还要受到蠕变损伤、固体颗粒磨蚀或湿蒸汽腐蚀等侵害,其工作条件非常复杂,叶片事故时有发生。统计资料表明,叶片事故约占汽轮机事故率的40%,叶片事故不但降低了整个汽轮发电机组的可用率,还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为了保证叶片的安全运行,目前常采用的是定期维修方法,即预防维修,但由于实际运行中影响叶片安全性的因素很多,如机组结构特点、阻尼、运行方式、电网周波、蒸汽参数等,且有些因素又无法定量估算,故叶片的准确状态很难估计。因此采用定期维修方法,要么维修过剩,造成浪费;要么维修不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随着科技的进步,机组运行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组设备维修正逐渐从事故维修和定期维修向状态维修发展,而状态维修的关键主要是依靠监测手段的完备,其中汽轮机转动部件状态的在线监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通过对转动部件振动的监测可推断出其所处状态,目前对汽轮机转子振动在线监测技术方法、装置已经很成熟,但对叶片振动在线监测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随着汽轮机单机功率的增加,末几级叶片越来越长,叶片又工作在湿蒸汽环境,且经常处于变工况运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叶片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增加,叶片状态在线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越来越迫切。汽轮机叶片振动测量,一直是人们所力求解决的一个难题。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屋公司采用反光镜首先对运行中的汽轮机叶片振动进行测量以来,研究人员先后采用不同方法在这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1 汽轮机叶片振动测量技术 汽轮机叶片振动振幅和频率的测量,自汽轮机诞生以来,一直是人们所力求解决的难题。随着汽轮机功率的增加,末级叶片的加长,这个问题更加重要,其测试技术从光学方法、应变片-集流环或无线电遥测系统到非接触测量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叶片振动测量方法可分为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两种方法。 1.1叶片振动接触式测量方法 在接触式测量方法中,被测叶片与振动信号拾取元件是直接接触的,主要方法有:光学方法、应变片-集流环和无线电遥测法。 1.1.1 光学测量方法 西屋公司于1934 年首先使用了光学系统对运行中的汽轮机叶片振动进行测量。它将一束光从轴的一侧射入,经轴中心孔反射镜,由中心反射镜反射到粘贴于叶片顶部附近的小反射镜上,然后通过该小反射镜把光线反射回中心反射镜,再由轴中心孔反射到荧屏上进行观察或照相。该方法成功用于实验室和现场20 多年。 1.1.1 应变片-集流环或遥测系统

机械振动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机械振动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杨杰 (江苏师范大学海洋港口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本文主要讲的是机械振动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首先讲述机械振动的发展史;然后对机械振动的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接着写了机械振动的危害和应用;最后对机械振动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如振动筛,冷却及烘干振动机和振动清理及时效处理,并对它的发展加入个人看法。 关键词:机械振动,机械振动的应用,机械工程 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Yang Ji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Lianyungang 222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mechanical vibration application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arts by describing the history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then on the type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n write a hazar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Finally, the mechanical vibration in machinery Engineering are described, such as vibrating screen, cooling and drying machine vibration and vibration cleaning and aging treatment, and added personal views of its development. Keywords: Mechanical vibration,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引言 随着机械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愈加复杂化,精度要求更高,性能要求更加稳定与高效,因此,振动问题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振动是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中现象,也是整个力学中

振动理论课后答案

1-1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台面上,当台面沿铅垂方向作频率为5 Hz的简谐 振动时,要使物体不跳离平台,对台面的振幅应有何限制? 解:物体与桌面保持相同的运动,知桌面的运动为 , x=A sin10πt ; 由物体的受力分析,N= 0(极限状态) 物体不跳离平台的条件为:; 既有, , 由题意可知Hz,得到,mm。 1-2有一作简谐振动的物体,它通过距离平衡位置为cm及 cm时的速度分别为20 cm/s及cm/s,求其振动周期、振幅和最大速度。解: 设该简谐振动的方程为;二式平方和为 将数据代入上式: ; 联立求解得 A=10.69cm;1/s;T=s 当时,取最大,即: 得:

答:振动周期为2.964s;振幅为10.69cm;最大速度为22.63m/s。 1-3 一个机器内某零件的振动规律为 ,x的单位是cm,1/s 。这个 振动是否为简谐振动?试求它的振幅、最大速度及最大加速度,并用旋转矢量表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 振幅A=0.583 最大速度 最大加速度 1-4某仪器的振动规律为。此振动是否为简谐振动?试用x- t坐标画出运动图。 解:因为ω1=ωω2=3ω,ω1≠ω2.又因为T1=2π/ωT2=2π/3ω,所以,合成运动为周期为T=2π/3ω的非简谐运动。两个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合成不是简谐振动,当频率比为有理数时,可合称为周期振动,合成振动的周期是两个简谐振动周期的最小公倍数。 1-5已知以复数表示的两个简谐振动分别为和,试求它们的合成的复数表示式,并写出其实部与虚部。 解:两简谐振动分别为,, 则:=3cos5t+3isin5t =5cos(5t+)+3isin(5t+) 或; 其合成振幅为:=

风机转子异常振动的判断

风机转子异常振动的判断 摘要:风机工厂使用的关键设备,风机稳定运行尤为重要,而风机有不平衡、轴弯曲、共振、不对中、松动等等故障,我们要用不同的检测手段和方法进行区分,进而快速的判断出故障的类型。 关键词:风机;不平衡;共振;轴弯曲 前言 风机是工厂排风、通风,提高流体能量所必须的设备,因此风机工作的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引起风机振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平衡为最常见诱因,据统计使用过程中质量不平衡引起的机械振动增大占70% 。所以现场多数情况下对风机转子进行在线动平衡处理,但是有些情况下动平衡处理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轴的热弯曲、共振、转子裂纹等故障特征与不平衡特征相似。这些故障容易让测试人员误认为转子不平衡,从而导致设备故障不能有效地解决。所以我们要对这些故障加以区分,找出其中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解决风机转租异常振动的故障问题。 1.风机转子不平衡的判定及处理 1.1不平衡的判定 1.1.1风机转子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时域波形近似正弦波,主要振动频率为转频,轴心轨迹呈椭圆,水平径向和垂直径向方向相位相差180°,检测时振动幅值比较稳定。轴心轨迹和相位的判断需要双通道仪器及转速传感器才能进行数据采集,现场振动测试判断不够便捷。现场实际故障诊断时主要是依靠振动频率和时域波形进行判断,这两项数据采集方式简单,故障分析较快捷。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两种方法判定为风机转子不平衡。 1.1.2以三烧主抽风机为例,电机功率5200KW,风机转速为1000rpm,叶片数13,转频为1000rpm/60,及16.67Hz。 1.2风机转子存在不平衡,可以拆除转子做离线平衡,也可以利用检修时间进行在线平衡。离线平衡需要拆除风机转子,托运到指定位置,做完平衡后在进行安装,时间较长。转子运输过程中不能存在磕碰现象,并且离线平衡转速一般低于工作时转子转速。在线平衡不用拆装、托运转子,时间较短,并且是在转子工作转速下进行动平衡处理,更符合现场工作状况,平衡效果更好。 2.风机转子轴弯曲产生原因及实例 2.1风机转子轴弯曲产生原因

李峰机械振动作业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机械振动理论 学生所在院(系):机电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机械工程 姓名:李峰 学号:1302210115 题目:机械振动理论作业

1. 请指出弹簧的串、并联组合方式的计算方法。确定弹性元件的组合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的方法是什么?对两种组合方式分别加以说明。 答:,由此推出n 个并联弹簧组合的等效刚度∑==n i i eq k K 1 。由此推 出n 个弹簧并联等效刚度 ∑ ==n i i eq k k 1 11 。并联弹簧刚度较各组成弹簧 “硬”,串联弹簧较各组成弹簧“软”。 确定弹性元件的组合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的方法:若弹性元件共位移——端部位移相等,则并联关系;若弹性元件共力——受力相等,则为串联关系。 2.阻尼元件的意义与性质是什么?对于线性阻尼器,所受到的外力与振动速度的关系是什么?非粘性阻尼包括哪几种?它们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答:(1)阻尼元件的意义与性质:阻尼元件对外力作用的相应表现为端点的一定的移动速度。阻尼系统所受外力为F d ,是振动速度x 的函数,)(x f F d =。通常假定阻尼器元件的质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阻尼元件与弹性元件不同的是,它是消耗能量的,它以热能、声能等方式耗散系统的机械能。 (2)线形系统受到的外力为F d ,阻尼系数为C ,振动速x c F d =。 在角振动系统中,阻尼力矩M ,单位角速度为θ ,则M=θ c (3)非粘性阻尼包括:库伦阻尼,流体阻尼和结构阻尼。库伦阻尼计算公式: )sgn(x umg Fe *-=,其中sgn 为符号函数这里定义) ()()sgn(t x t x x = ,需注意当0)(=t x 时。库伦阻力是不定的,它取决于合力的大小,而方向与之相反; 流体阻尼:当物体以较大速度在粘性较小的流体(如空气)中运动时,由流体介质产生的阻尼,)sgn(2 x Fn x *-=γ;结构阻尼:材料内部产生摩擦所产生的阻尼,计算公式X Es 2 α=?。 3.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是什么?其自然频率、振幅、初相角的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答: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0)(=+t kx x m 自然频率 m k f w n ∏= ∏= 212;振幅:)( 02 20 w v x n X += ; 初相角: x w v n arctan =φ 。 4. 对于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自由振动,确定自然频率的方法有哪几种?具体过程是什么? 答: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自由振动,确定自然频率的方法: ((1)静变形法:该方法不需要到处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只需根据

大学物理题库-振动与波动汇总

振动与波动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当质点以频率ν 作简谐振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 (A ) 2v (B )v (C )v 2 (D )v 4 2、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幅为cm 12,周期为s 2。当0=t 时, 位移为cm 6,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动表达式为( ) (A) ) (3cos 12.0π π- =t x (B ) ) (3cos 12.0π π+=t x (C ) ) (32cos 12.0π π- =t x (D ) ) (32cos 12.0π π+ =t x 3、 有一弹簧振子,总能量为E ,如果简谐振动的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变为 ( ) (A )2E (B )4E (C )E /2 (D )E /4 4、机械波的表达式为()()m π06.0π6cos 05.0x t y +=,则 ( ) (A) 波长为100 m (B) 波速为10 m·s-1 (C) 周期为1/3 s (D)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5、两分振动方程分别为x 1=3cos (50πt+π/4) ㎝ 和x 2=4cos (50πt+3π/4)㎝,则它们的合振动的振幅为( ) (A) 1㎝ (B )3㎝ (C )5 ㎝ (D )7 ㎝ 6、一平面简谐波,波速为 μ=5 cm/s ,设t= 3 s 时刻的 波形如图所示,则x=0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 ) (A) y=2×10- 2cos (πt/2-π/2) (m) (B) y=2×10- 2cos (πt + π) (m) (C) y=2×10- 2cos(πt/2+π/2) (m) (D) y=2×10- 2cos (πt -3π/2) (m) 7、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 传播。x=0处的质点 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若波函数用余弦函数表示,则该波的初位相为( ) (A )0 (B )π (C) π /2 (D) - π /2 8、有一单摆,摆长m 0.1=l ,小球质量g 100=m 。设小球的运动可看作筒谐振动,则该振动的周期为( ) (A) 2π (B )32π (C )102π (D )52π 9、一弹簧振子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时,弹性力在半个周期内所做的功为 [ ] (A) kA 2 (B )kA 2 /2 (C )kA 2 /4 (D )0

振动基础理论-状态监测

1.结合实际工作,综合论述开展设备监测诊断工作的八个固定工作程序。 开展设备监测诊断工作的八个固定工作程序为: (1)定监测对象 (2)定监测参数 (3)定监测仪器和设备 (4)定监测点 (5)定监测周期 (6)定监测标准 根据不同的设备,参照国内外已发布的通用标准,或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制定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判别标准。 通常情况下,判别标准有三类:一是绝对标准、二是相对标准、三是类比判断标准。 (7)定监测规程 (8)定监测人员 2.在振动监测中,振动传感器的选择十分重要。阐述选择振动传感器应注意的问题。 (1) 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又称量程,是保证传感器有用的首要指标,因为超量程测量不仅意味着测量结果的不可靠,而且还可能造成传感器的损坏。 (2) 频响范围 所选传感器的工作频响范围应覆盖整个需要测试的信号频段并略有超出,也就是说应使传感器工作在线性区:其下限频率低于所测信号的低频段,上限频率高于所测信号的高频段。 (3) 信噪比 一般而言,总是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尽量高,以便检测微小信号,但外界噪声的混入也相应地影响增大,因此要求传感器的信噪比要高,以便在充分放大被测信号的同时,能最有效地抑制噪声信号。 (4) 稳定性 对于长期工况监测,尤其是在线式测量的传感器,要求时间稳定性好,信号漂移越小越好。对于水下、高温等特殊工作环境,还应考虑传感器的环境稳定性。 此外,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外形尺寸、重量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3.分析旋转机械转子不平衡故障原因,如何综合分析诊断转子不平衡故障? 转子质量偏心及转子部件缺损是导致转子不平衡的两种因素。转子质量偏心是由于转子的制造误差、装备误差、材质不均匀等原因造成。转子部件缺损是指转子在运行中由于腐蚀、磨损或受疲劳应力作用,使转子叶轮、叶片局部损坏、脱落等原因造成。转子轴系允许最大不平衡量的计算方法: G —平衡等级 m —允许不平衡量 U-不平衡量 M-转子质量 r-平衡半径 计算: e=G/ω 不平衡量:U=M.e 允许的最大不平衡质量:m=U/r M r m M U e == =G/ω U=M.e m=U/r 对转子不平衡故障进行综合分析应把握以下特征: (1)振动的时域波形为正弦波;

第5章 振动和波动课后答案

第5章振动和波动 5-1一个弹簧振子0.5kg m =,50N m k =,振幅0.04m A =,求 (1)振动的角频率、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 (2)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0.02m 时的瞬时速度、加速度和回复力; (3)以速度具有正的最大值的时刻为计时起点,写出振动方程。 解:(1))s rad (105 .050 === m k ω (2) 设 当(3) 5-2 解: ν= 5-3式中1,k 10x ,弹簧2所受的合外力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122d ()d x m k k x t =-+ 即有2122() d 0d k k x x t m ++ = 上式表明此振动系统的振动为简谐振动,且振动的圆频率为

振动的频率为2π ω ν= = 5-4如图所示,U 形管直径为d ,管内水银质量为m ,密度为ρ,现使水银面作无阻尼自由振动,求振动周期。 振动周期5-5 5-6如图所示,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定滑轮的半径为R 、转动惯量为J ,物体质量为m ,将物体托起后突然放手,整个系统将进入振动状态,用能量法求其固有周期。 习题

解:设任意时刻t ,物体m 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速率为v ,则振动系统的总机械能 式中 于是5-7已知5-8平衡位置距O '点为:000l x l k +=+ 以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如图建立坐标轴Ox ,当物体运动到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处时,弹簧的伸长量就是x x +0,所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 物体受力与位移成正比而反向,即可知物体做简谐振动国,此简谐振动的周期为 5-9两质点分别作简谐振动,其频率、振幅均相等,振动方向平行。在每次振动过程中,它们在经过振幅的一半的地方时相遇,而运动方向相反。求它们相差,并用旋转矢量图表示出来。 习题5-6图

强声波激励下转子叶片的振动分析

强声波激励下转子叶片的振动分析 发表时间:2014-12-02T11:39:15.780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10月中旬供稿作者:何建军 [导读] 声波激振是自然界一种普遍存在而且为大家所熟知的现象,在工程实际中也广泛存在。 何建军HE Jian-jun曰陈享姿CHEN Xiang-zi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长沙410004)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China) 摘要:声场分析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场分析问题。本文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高强声波辐射场中某型转子叶片振动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并分别采用球面声波辐射,柱面声波辐射,平面声波辐射和均布声压等作用形式比较了叶片上振动的应力和声压分布。计算了3 种叶片,数值计算的结果都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定量揭示了高强声波对转子叶片的影响程度。 Abstract: Acoustic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field analysis problem.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A), the finiteelement model of a certain rotor blade in radiation field excited by high strength acoustic wave was built in this paper. And then, the stressand sou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the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radiation fields were computed and compared to each other. The results ofnumerical simula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tests for three types of rotor blades, which reveal the influence degree ofrotor blade excited by high strength acoustic wave. 关键词院高强声波;转子叶片;声波辐射;应力和声压分布 Key words: high strength acoustic wave;rotor blade;acoustic radiation;stress and sou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中图分类号院O422.7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9-0014-02 引言 声波激振是自然界一种普遍存在而且为大家所熟知的现象,在工程实际中也广泛存在。因声共振引起的结构破坏,失效或者故障也屡有发生。声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声波的认识也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之前大家一直未注意到声波激振尤其是高强声波激振可能是造成结构破坏的一个原因,人们往往关心的是声波对人的影响以及声波的应用,另外一个方面高强声波的发生存在于比较特殊的场合和情形[1]。 人们关注声疲劳问题开始于20 世纪50 年代发生的由于高强度喷气噪声造成的飞机结构破坏[2]。尽管声疲劳破坏现象首先发生于飞机构件上,早期声疲劳问题的研究也主要围绕于此,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有关航空发动机构件声疲劳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非常强大且复杂的噪声源,处于这种宽频带高能级声激励环境中的构件极易发生高周疲劳[3]。航空发动机中的声疲劳问题本质上是随机振动载荷导致结构高周疲劳失效的典型代表。国外对声波激振的研究工作开展得比较早,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公开的资料很少。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最近,林左鸣,李克安等学者对声激振对发动机转子叶片振动的影响机理和破坏贡献做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并且做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高强声波对转子叶片疲劳破坏存在一定的作用[4]。但是定量分析高强声波对转子叶片的作用大小以及数值仿真计算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高强声波辐射场中转子叶片的振动分析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得到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结论,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有效性。 1 悬臂板的动力学方程 为了研究高强声波激励和机械激励下发动机转子叶片的振动特性和振动规律,需要建立叶片的振动方程。但发动机转子叶片曲面复杂,描述困难,因此一般难以给出发动机转子叶片的动力学解析方程。目前,转子叶片的分析计算常采用薄板近似模型进行,相关理论可参见曹志远等著的《板壳振动理论》一书等[5]。 分别采用悬臂板模型和有限元方法(视为准确值)计算得到的3 种叶片的基频如下: 其中叶片A 和B 是某型发动机叶片。 声波载荷的形式:作用在叶片上的实际声波应当为随机载荷,但为降低建模和计算的难度,在现有的文献和数值计算中,一般将声波处理为简谐声波,因此在本研究中也将作用在叶片或者板上的声波视为简谐载荷。即q=q0(x,y)sin pt (1)实际叶片的扭角随截面不断发生变化,且曲面更加复杂,因此实际叶片的振动方程的求解也一般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 2 数值计算 在实际情况中,分析作用在叶片上的高强声波是一个复杂的声场问题,可能包括声波的辐射,散射,透射和折射等情形,这里简单起见,假定为一个有限封闭区域内的声波辐射问题。声波辐射分为球面声波辐射,柱面声波辐射,平面声波辐射等几种情形(具体的声压计算公式可参考杜功焕的《声学基础》[6]等书),基于这4 种辐射场,构建了转子叶片振动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计算。为确定声源模型的形式,假设声源为高强声波,为简谐声波,在叶背叶根附近。分析采用的转子叶片为航空发动机NASARotor67 转子叶片。 2.1 球面声波辐射下的转子叶片的应力和声压分布从图1 可以看出,转子叶片的最大应力为19.83MPa,该应力最大处位于叶背叶根附近。此外,整个转子叶片的声压分布在146dB-150.06dB 之间变化,整个叶片的声压分布平均接近148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