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②a.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伊里调查:大 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并不决定选民投票行为。 b.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社会 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显示 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 度的综合指数。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c.分析发现: 既有政治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 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基本上取决于他们原有 的政治倾向而不是取决于政治宣传和大众传 播; 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 息时,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 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说明受众具有某 种能动性)。
(一)选择性注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接受定向 一种接受者预先就有的趣味方向或预存立场。 2、接受期待 是一种“知觉预态”。这种预态指人们预告 使自己处于对某种输入类型准备接收的状态 之中。
(一)选择性注意
3、接受需要 面对同一接受对象,由于各人的需要不同, 反应的结果也是不相同的。 4、接受个性 不同的个性决定着接受者对接受客体的注意 与否和重视程度。
c.孔豪瑟
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大众易受精英 的操纵,精英也易受大众的压力和影响; 现代大众社会的特点:中间社会群体衰退、 人际关系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性、 大众传播导致的文化均一和流动性。
(4)评价
触及到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但其精英 史观(精英是历史主宰、大众软弱无力易受 操纵)是错误的。该理论并非一个严密的理 论体系,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把现 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对理解现代 社会有帮助。
作业:
1、试析“受众即市场”的观点。 2、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 3、结合最近的汶川大地震,谈一谈自己对 知晓权的理解。
c.传媒接近权
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 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核心内 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造成影响: 受众有“反论权”、可发布“意见广告”、 参与 “开放频道”活动。
三、“使用与满足” 理论
①“使用与满足”研究 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 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 过程。源于40年代。
(二)选择性理解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信息或作品可以作出不同 的解释和结论。 1、创造性理解 接受才循着传播者的思考方向、编码轨迹、 传情线索和逻辑途径创造性进行。
(二)选择性理解
2、歪曲性理解 对住处本意的胡乱引申和肆意歪曲. 3、卷入性理解 受众混淆符号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把符 号世界完全等同于现实世界,对其作出现实 的卷入性的反应和理解。
②早期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a.广播媒介 美国赫卓格 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 目:竞争、求知、自我评价;肥皂剧既可以 娱乐大众也可作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受众 的动机多样
b.印刷媒介
B.R.贝雷尔森 读书的动机包括实用、休息、夸耀、逃避等; 报纸有6种利用形态即信息来源、生活工具、 休息手段、获得威信、社交手段、生活习惯
⑤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 式
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 否; 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 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 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评价
一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 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 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 否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 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 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2)对法西斯集权主义的批判
30年代后,卡尔•曼海姆 认为法西斯势力破坏了包括家庭在内的所有 中间群体,使人们变成孤立、分散的大众人, 并通过暴力强制和宣传动员加以操纵,使他 们变成法西斯主义的狂热支持者。 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 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 并试图由此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②特点
规模巨大性; 分散性和异质(社会属性)性; 无组织性; 同质性(行为倾向同一); 匿名性; 流动性
2、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 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后工 人和劳动大众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 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 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 理和偏见,其观点并无可取之处。
③评价
a.易把传媒与受众关系固定为“买”方和 “卖”方关系; b.着眼于人口统计学属性,未能反映受众内 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c.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 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 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d.传媒一方的观点,不是从受众立场出发。
3、作为权力主体的受众
①理由:受众不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 费者,还是社会基本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和 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应享有各种正当的权 利。
②受众权利
a.传播权 传统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包括 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b.知晓权 公民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 知察的权利,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 开的责任和义务;
(二)受众观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①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 的社会集团和群体,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受 众对传媒的接触虽然只是个人的活动,但通 常受到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及群体规范 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人口统计学意义、 社会关系意义)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 物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超过大 众传播的影响。
(三)选择性记忆
记住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对己有利的和 自己愿意记住的信息,同时忽略或抑制无意 义的、附加的、不利的和不愿意记住的信息。
影响因素:
1、主观因素 2、客体因素 节目或作品的本身特点和形貌 3、载体因素 多种传播媒介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受传者增强 选择性记忆的效果和信息的传通。
④E.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
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 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 果链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 基本模式。
⑤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 式
含义 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 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根源; 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 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 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 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2、受众即市场
①19C.30年代后,把受众看作信息产品的 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 D.麦奎尔:从市场角度,受众可定义为特定 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 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
②受众即市场
a.媒介是经营组织,须在市场上交换自己的 产品和服务; b.产品和服务应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c.传媒竞争的对象是消费者。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
50年代始,主要考察美国当代各种社会病 理现象。 a.密尔斯: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与蓝领阶 层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大众”。大众的 状态以及他们与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 种社会病理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b.李斯曼
主要从人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 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随着社会人口的增 加,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从“传统型”到 “内向型”到“外向型”的变化,现代人的 行为具有过多“趋同”倾向,社会成员的自 主性降低、均质性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 大众。
四、受众的选择机制
受众的心理现象既包括接受需要、动机和心 理效应、心理倾向,还包括受众信息接受的 内在操作机制,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内在选 择机制或选择性心理,它包括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一)选择性注意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是指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 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指向是指心理 活动反映事物达到一定清晰和完善程度。
二、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一)受众 (二)受众观
(一)受众
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一个集 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 接受者的社会人群。 克劳斯,受众按其规模可分个三层次:特定 国家和地区内能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 (最大规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 保持定期接触的人;既接触了媒介内容又在 态度和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 效受众)。
意义
a.认为受众的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 纠正此前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b.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 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否 定“子弹论”等观点; c.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有 利于矫正“有限效果论”,因而被称为适度 效果论。
局限
a.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 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b.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 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 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c.对受众能动性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接触方面, 有局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 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 性。
c.电视媒介
D.麦奎尔 电视节目的功效包括: 心绪转换效用—节目可提供休闲和娱乐; 人际关系效用—拟态、现实; 自我确认效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 环境监测效用—获取信息、把握环境变化。
③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因素
受众的需求与其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 也受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条件制约。
3、作为“大众”的受众观和“拷贝的支 配”
①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核心观点):大 众传播的受众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大众的 一切特点,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存在。 有失偏颇。
②清水几太郎
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因为 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与多 数实物不能保持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通过 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即拷贝),拷贝的支 配易转化为“心理的暴力”(利润原理:激 发人的原始本能营利;政治或宣传原理:拷 贝选择和加工麻醉大众)。由此现代人无条 件地放弃了自己的批判能力,形成无思想的 划一主义。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学习目标:
一、“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二、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三、“使用与满足” 理论 四、受众的选择机制
一、“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1、大众(mass)的定义及特点 ①定义:19C末20C初,随着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及大众传播的发展,形成的未 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群集 和公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