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池文档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池的规划

在传统构架下,每一个平台和系统都要部署一套硬件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和对资源的错峰平谷。设备众多,能耗巨大,利用率却很低下。同时,新业务、新产品上线周期长,无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构建一个合理的资源池,是第一步。在传统架构中,为了应对少量的峰值负载,往往会过度配置计算资源,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

构建资源池也就是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将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资源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资源池。基于这样的资源池进行资源的分配,从而消除物理边界,提升资源利用率。

根据上面的分类,新的体系可以采取4种划分方案:

(1)按照IT系统,业务平台,资源出租平台划分。(2)按照内部应用,外部应用划分。(3)按照资源出租类资源池,其他应用资源池划分。(4)采用资源池。比较4种方案,由于资源池数量越多,资源共享就越不充分,同时为避免资源管理平台重复建设,应尽量采用资源池。但考虑到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资源管理平台的兼容性,则必须做到内外服务一定程度上的隔离,而其中尤其需要隔离的是资源出租类服务。所以我们推荐采用第3种方式进行划分资源池。

3、资源池的组合部署规划

计算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的组合部署主要有3种模式。

(1)计算资源池模式,主要用于门户网站、大规模数据处理,网管系统。(2)存储资源池模式,主要应用于灾备中心和大型数据库中心。(3)计算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结合的模式,这样的资源组合能满足各类业务的开展需要,同时也是多节点部署应用和容灾备份的要求。

由于资源池内既包含业务平台,同时也有支撑系统,并对容灾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资源池建议选用计算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结合的模式。

5、适宜迁入资源池应用的规划

(1)必要性。我们要从效益上考虑系统是否适合。我们需要考虑迁移后能够节约建设和维护成本、业务部署效率和灵活性、可管理性,安全性和容灾能力。(2)可行性。必须是基于x86架构的,配置通用硬件,且支持通用化的操作系统。此外,我们要考虑系统是否适

合云化,并非所有系统都适合进行,我们必须权衡云化的代价和收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估系统是否适合。

资源的利用率状况:一大优势就是错峰平谷,所以资源利用率变化较大的系统应当优先考虑纳入资源池。对于在物理环境下已经采用高配置的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稳定在40%-50%,为保证系统运行效率,则不建议迁移至虚拟化环境。

系统的实时性要求:由于当前虚拟化技术存在对软硬件资源的较大消耗和响应的延迟,所以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系统,可暂缓纳入资源池。针对关键性业务和涉及互联互通的重要业务,也暂时沿用专用的软硬件系统。

6、资源池应用的规划的管理

根据上面的资源池管理的能力要求分析,需要对IT服务管理体系架构的制度与流程设计、人员岗位和技术手段3个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才能保障资源池的稳定运营。

(1)流程设计方面

建立资源申请、开通、扩容、回收等所需的流程,提高资源申请使用的规范性和便捷性。为了避免流程种类越来越多,可以将此资源类流程纳人原来的需求管理流程范畴,通过增加需求分类标识和对应的资源需求模板来实现,并固化到原来的IT服务管理系统中;在管理制度上要制定资源池的规划建设制度。

(2)人员岗位方面

设置资源分配及优化的岗位,优化资源池利用效率:在现有基础设施监控岗位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资源分配及调度岗位,负责资源池的管理、开通以及各种物理机/虚拟机模板的管理;设立专门的性能优化岗位,定期分析各虚拟机资源利用率,必要时进行纵向扩展及回收(CPU、内存、磁盘空间等)。

(3)技术手段方面

增强IT服务管理系统能力,实现虚拟化资源的管理。

服务管理域:通过服务目录,为IT用户提供自助的虚拟机等资源申请、修改、回收、查询等服务,并通过规范化需求管理、变更管理等流程的支撑,支持资源申请的开通及回收,实现对资源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这部分还包括配置数据管理(CMDB)功能,增加资源池相关的物理机、虚拟机、网络、存储等配置项的关系管理及拓扑管理功能。服务管理域功能主要是增强原IT服务管理系统中的流程支撑和CMDB的管理能力来实现。

监视管理域:通过对资源池范围内的各类对象(虚拟数据中心、集群、宿主机、虚拟机、虚拟存储和虚拟网络)的性能数据管理、运行状态监视、容量监视、健康分析和告警管理,及时发现异常和潜在问题,并支持基于容量数据对资源池、数据中心、集群、宿主机等容量发展趋势做出预测。监视管理域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增强原规范中的IT基础监控系统的能力来实现。

资源调度域:支持资源(宿主机、虚拟机等)的自动发现及纳管,支持多种格式模板的配置及管理;支持多种调度策略管理,如高可用、负载均衡等策略;支持资源创建、修改、迁移、克隆、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根据资源性能指标及预置调度策略,实现资源池运行时

的自动伸缩及迁移调度。资源调度域的能力主要是在原 IT基础设施监控系统中增强操作控制管理能力来实现。采集与控制域:本层屏蔽异构的各种主流虚拟化技术平台(如VMware,Hyper- V,KVM,Redhat Xen/KVM)的差异性,通过主动采集等方式,获取不同管理对象(宿主机、虚拟机等)的配置信息、性能信息、告警信息,并负责管理对不同被管对象发起调度控制时的命令传递和结果反馈;并把操作结果和各类信息以的接口对上提供。采集与控制域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增强原IT基础设施监控系统的采集与控制功能来实现。

5 资源池管理与规划小结

资源池环境下的IT服务管理的调整和优化,首先要改变原来的以硬件独享式的项目立项、建设和使用的管理模式,实现IT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共享式使用;同时制定资源池的资源申请、修改和回收流程,并设置资源池管理岗位,负责资源池的规划、建设、监控和优化;同时要加强系统能力的建设,具备物理资源、虚拟资源的监控、资源部署与调度、事件处理的能力。只有在组织、流程和技术手段3方面齐头并进,才能有效实施资源池环境的IT服务管理,持续提升IT 服务管理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