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病室要求:病室内要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

2.维持体温恒定: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不稳定,易随环境温度而变化。

体温低者,可用暖箱和热水袋保温;体温高者可先松解包被,头部放置冷水袋,一般不用药物降温。

3.喂养:坚持母乳喂养,提倡按需哺乳。

喂奶后应竖抱婴儿轻拍背部,排出空气,取头高右侧卧位,观察片刻方可离开。

4.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血管丰富,易擦伤及引发感染,故应做好皮肤护理。

5.臀部护理:勤换尿布,每1~2h更换1次。

腹泻患儿随时更换,每次便后用温水冲洗,发现臀红时尿布不易包得太紧,如有破溃时,及时处理。

6.脐部护理:每日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脐周。

如有感染可用3%双氧水消毒脐周,后涂以75%乙醇,每日2次。

7.观察病情: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应密切观察哭声、面色及对外反应,以判断病情的轻重。

新生儿正常呼吸频率40bpm,心率120~130bpm,如发现呼吸<20bpm,心率<100bpm,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并给予氧气吸入和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等。

8.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每日行空气消毒,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台面及地面。

9.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保证液体均匀滴入,不能过快或过慢。

10.谢绝探视:避免患有上呼吸道、皮肤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人接触新生儿,工作人员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

11.做好卫生宣教,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异常分娩所致的产伤和窒息。

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有后遗症时教会家长对患儿进行功能锻炼。

按时预防接种。

【健康教育】1.环境: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

冬季要做好保暖,夏季要注意降温,维持新生儿体温稳定。

2.喂养:坚持母乳喂养,注意防止呛奶。

确实无法母乳喂养者可给予配方乳。

人工喂养者,奶具专用并消毒,奶流速以能连续滴出为宜。

3.预防感染:接触新生儿前后应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健康新生儿护理常规

健康新生儿护理常规

健康新生儿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孕产史及新生儿出生时的情况,了解APgar评分。

2、评估新生儿的孕周、精神状态、皮肤颜色、体重、吸吮及吃奶情况。

3、评估产妇的一般情况及母乳喂养条件。

(二)护理措施1、新生儿出生后注意保暖,清除口鼻及呼吸道的黏液并建立呼吸,进行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的一般情况,断脐并消毒包扎脐带断面。

2、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呼吸、面色、皮肤颜色、精神状态、吃奶量、大小便等情况,评估是否有皮肤发给、黄疸等异常;新生儿出生前3天每日测量体温4次。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室内采用湿式清扫,每季度进行细菌培养1次;哺乳前清洁双手及乳头,奶具每次用后清洁消毒备用。

4、环境适宜保持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

5、按医嘱给予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30分钟内给予早吸吮及皮肤早接触;实行按需哺乳。

人工喂养者,指导牛奶的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产妇保持泌乳及掌握挤奶的方法。

6、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新生儿沐浴每日1次;勤换尿布,换尿布时先用温水清洁臀部,防臀红发生。

7、新生儿脐部未愈合前,注意保持局部干燥,每日用75%酒精消毒1-2次,以防感染发生。

出生24小时后可进行新生儿游泳及抚触护理,按新生儿游泳及抚触护理常规。

8、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按医嘱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填好预防接种本,交待家属接种的注意事项及疫苗接种程序。

(三)健康指导1、指导产妇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病房的空气清新。

2、告知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的方法。

3、新生儿出院时,向家长作好出院指导,如预防接种、保健检查、哺育及护理新生儿的有关知识。

医院儿科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护理常规

医院儿科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护理常规

医院儿科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护理常规
一、保暖:对新生儿必须采取保暖措施。

新生儿出生后应每4 个小时测体温一次至体温升到36~37℃止。

因为新生儿出生后体温会迅速下降,随后开始上升,在12~24小时内达到36~37℃。

二、密切观察呼吸和面色:正常新生儿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如果呼吸不畅,就会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啼哭异常,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或给氧,及时通知医生做必要处理。

三、注意呕吐情况,随时观察新生儿呕吐物的性质和量,新生儿取侧卧位,防止羊水及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四、观察脐带:严密观察脐部有无渗血,出生2小时再次扎紧脐带绳,如发现脐部出血应做紧急处理。

五、观察大、小便,一般出生后数小时即排尿,24小时内排褐黑色黏稠胎粪。

如24小时内无大、小便,应进一步检查有无畸形。

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护理常规1 注意保温,每天测温一次,体温低于36c者要采取保温措施,体温高于38C者,要4小时捡温一次,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2 清洁:生后6小时内油浴,每日温水浴一次,注意水勿入耳内,脐部,同时做全身检查,防止臀红。

3 脐部护理:生后两小时之内注意有无感染,保持干燥清洁。

4 喂养:指导新生儿哺乳5 生后注意眼部护理。

6 生后24小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难产儿护理常规臀位,横位,产钳,胎头吸引剖腹产等。

1 生后检查有无损伤,进行无菌处理。

2 头部有血肿及产瘤较大者,取头高侧卧位,血肿以绷带包扎压迫,保持头部安静,避免头部震动。

3 遵医嘱注射止血药。

4 如惊厥,躁动不安,啼哭者尊医嘱给予镇静剂。

5 喂养:协助指导新生儿哺乳。

6 注意保温。

7 随时注意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及时报告医生。

早产儿护理常规婴儿体重2500g以下,身长不足45cm,孕期不满270天者,统称未成熟儿。

1注意保暖,室温在24-27C之间,湿度在60-70%之间,体重不足2000g者放入保温箱,注意调节湿度,每6小时测温一次。

2 遵医嘱注射止血药。

3 喂养:指导协助哺乳。

4 早产儿卧位应每3小时更换一次,随时注意有无硬肿发生。

5 产后24小时油浴一次,以后隔日洗澡一次注意皮肤清洁,保持干燥。

6 体重2300g以上者,体温正常,应入母婴同室。

7 严格执行无菌隔离制度,保持室内清洁。

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出生后多数有窒息,继而出现兴奋症状,如躁动,哭闹,哭声发直或脑性尖叫。

肌肉震颤或抽搐。

亦可出现呼吸节律不正或发绀。

前囟紧张或隆起,严重可出现抑制状态,嗜睡,全身肌肉松弛,昏迷等。

1.护理:(1)保持患儿安静,头部抬高或放冰袋。

各种检查,治疗和护理应尽量集中进行,减少搬动,一切操作要轻,以免因头部振动而出血。

(2)根据病情给予新生儿哺乳,对于呕吐严重的给予静脉补液。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预防并发症,对呼吸困难发绀者可间断吸氧。

(完整版)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完整版)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1.环境要求(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

(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

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

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

(2)立即通知医生。

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

(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

(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

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

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

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

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

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

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护理常规1.母婴同室室温应保持在22°C-25°c,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左右,病室早晚各通风30-60 分钟。

工作人员在护理每个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有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者不可接触新生儿。

2.母婴同室护士与产房护士做好交接班,详细了解了新生儿出生时情况,认真核对母亲姓名,床号、出生时间、性别与手标是何相符。

检查新生儿全身情况,尤其注意新生儿头部有无产瘤及大小,脐部是否出血、全身皮肤以及肢体活动情况,测量体温,心率、呼吸并记录。

3.将床号牌系在新生儿的睡袋上,将新生儿床号牌与手标与产妇核对无误后交给产妇。

指导并帮助产妇让新生儿正确含接乳头,鼓励按需哺乳,4、做好新生儿保暖,尤其是早产儿。

若体温不升或低于36°C应放置在保温床。

5.新生儿应取侧卧位,先右侧卧2小时后改左侧卧,24 小时内左右交替侧卧。

注意观察呼吸,皮肤颜色及有无呕吐。

出生24 小内应每4小时测体温,观察呼吸及皮肤颜色,体温正常后改每日测体温2次;若体温低于36°C或高于37°c应每4小时测1次,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测体温2次。

6.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母亲为乙肝大三阳者按医嘱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7.新生儿出生24 小时后接种卡介苗。

早产婴,体重不足2500 克、体温超过37.5°C、头部血肿、病理性黄疸、皮肤有皮疹等应暂缓接种。

8.每日上午进行新生儿沐浴,按新生儿沐浴操作规程。

新生儿头部有血肿应做好标记并报告医生。

9.注意新生儿每1 次大便情况并记录,若出生后24 小时无胎粪排出或无小便排出应查找原因并报告医生。

10.保持皮肤干燥,每次喂奶前应换尿布,有大便者用温水擦洗臀部和外阴,观察臀部皮肤情况。

要注意观察大便的性质及颜色,如有异常报告医生。

并及时留取标本。

11.向产妇及家属指导母乳喂养的技巧及育儿知识,包括如何换尿布、更衣、沐浴、脐部护理、按需哺乳等。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内容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内容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内容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以内的婴儿。

由于新生儿的身体机能未完全发育,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护理,以确保其健康和安全。

1. 温度调节新生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出现体温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因此,护理人员应保持婴儿周围环境的温暖,并使用适当的衣物覆盖,以保持婴儿的体温稳定。

2. 喂养新生儿的主要营养来源是母乳或配方奶粉。

护理人员应确保婴儿的喂养量和频率符合其年龄和体重要求,并在喂养时采取适当的体位,以防止呛奶和窒息等意外事件发生。

3. 睡眠新生儿的睡眠时间相对较长,护理人员应为婴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度刺激和噪音干扰,以促进婴儿的良好睡眠。

4. 排便和排尿新生儿的排便和排尿是衡量其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婴儿的排便和排尿情况,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尿布区域的清洁和干燥,预防尿布疹和尿路感染等问题的发生。

5. 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较为娇嫩,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

护理人员应定期给婴儿洗澡,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洗涤剂,轻柔地按摩婴儿的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皮肤的健康。

6. 眼部护理新生儿的眼部需要额外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使用干净的棉球蘸取生理盐水或煮沸冷却的开水,轻轻擦拭婴儿的眼睛,清除眼角的分泌物,预防眼部感染的发生。

7. 口腔护理新生儿的口腔卫生也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用纱布或干净的柔软毛巾蘸取温水,轻轻擦拭婴儿的口腔内壁和舌面,清除残留的奶渍和细菌,预防口腔感染和口臭的发生。

8. 安全护理新生儿在活动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方面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

护理人员应保持婴儿周围环境的整洁和安全,避免尖锐物品、药物和危险物品的接触,确保婴儿的安全。

9. 日常观察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婴儿的一般情况,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精神状态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0. 母婴互动母婴互动对新生儿的发育和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新生儿护理常规范文

新生儿护理常规范文

新生儿护理常规范文1.喂养:新生儿的喂养非常重要。

在初生儿期,母乳是最佳的喂养方式,因为母乳对婴儿的健康有很多好处。

母乳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还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如果母乳不足或没有母乳,可以使用配方奶粉喂养婴儿。

初生儿在出生后的头几天内可能只需要每天喂食几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食量会逐渐增加。

喂养时要确保宝宝的姿势正确,保持舒适和挤压能力,以防止婴儿吸入空气。

2.换尿布:新生儿通常每天要换尿布10多次。

尿布应选择柔软、透气的材质,并定期更换以保持干燥清洁。

在每次更换之后,用温水和无香料的肥皂清洗宝宝的下体,然后涂抹适量的红臀霜以防止尿布疹的发生。

3.洗澡:在婴儿的脐带脱落之前,可以使用温水和无香料的肥皂或婴儿洗浴用品给宝宝洗澡。

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所以在洗澡时要非常小心,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品或过于热的水。

在洗澡过程中,用手轻柔地清洁婴儿的皮肤,并确保头部、皱褶和脖子等易于忽视的地方也得到充分清洁。

4.睡眠:新生儿每天需要大约16-17小时的睡眠时间。

为了确保宝宝的安全,应将宝宝放置在一个平坦而结实的睡眠表面上,将被褥、枕头和玩具等杂物远离宝宝。

婴儿最安全的睡眠位置是仰卧位,可以减少突发性婴儿死亡综合症(SIDS)的风险。

另外,也可以考虑和宝宝分享房间,但不与宝宝共用床铺。

6.接触婴儿:与婴儿的亲密接触对他们的成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温暖、亲密的接触,如皮肤与皮肤接触,可以促进母婴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也有助于婴儿的安抚和安全感。

7.保持环境清洁: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还在发育中,所以保持他们周围的环境清洁和卫生非常重要。

要确保宝宝的床铺、玩具、衣物等物品都是干净的,并定期清洁。

总结起来,新生儿的护理非常重要,需要提供适当的喂养、换尿布、洗澡、睡眠和皮肤护理等,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幸福。

除了上述常规护理措施外,定期带宝宝去儿科医生进行健康检查也非常重要,以确保宝宝的成长和发育正常。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入室时观察新生儿全身情况(有无畸形、面色、呼吸、肢体活动、全身皮肤情况、头颅情况、脐部情况)。

2、出生24小时内密切观察面色、呼吸、哭声、呕吐、脐带创面、胎便。

3、每日观察新生儿体重、体温、吸吮、大小便及新生儿一般情况(面色、呼吸、哭声、脐带等)。

【护理措施】
1、入室时查新生儿全身情况,核对产妇床号、姓名,婴儿性别、手圈、婴儿病历及儿童保健卡,系好胸牌,洗净头面部,穿衣兜尿布,备好婴儿车。

测量体温,如体温≥36℃时,送至产妇身边行母乳喂养宣教;体温<36℃,在电暖箱复温至体温正常。

2、出生24小时内婴儿侧卧位(以右侧为主)。

3、每日沐浴、测体重1次,脐部护理1次,定时换尿布;测体温每日2次,体温在37.5℃以上,应测体温每日4次,至平稳。

体温>38.5℃行物理降温,并根据医嘱对症处理。

4、如出生后>24小时无尿、无胎便排出,通知医生。

5、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于右臂三角肌,接种卡介苗于左臂三角肌下缘(对暂不宜接种者除外)。

6、进行新生儿抚触。

【健康教育】
1、指导产妇正确喂养婴儿,婴儿用品注意清洁卫生。

2、指导产妇及家属进行婴儿护理(换尿布、抱婴儿、拍背打嗝、婴儿穿衣等)。

3、告诉产妇及家属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取得配合。

4、指导产妇及家属观察卡介苗接种反应,并告知复查时间。

5、指导产妇及家属出院后新生儿脐部、眼部、臀部、皮肤等护理方法。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

目录1、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常规 02、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3、早产儿的护理常规 (2)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常规 (2)5、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常规 (4)6、新生儿窒息的护理常规 (5)7、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6)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 (6)9、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8)10、新生儿脐炎的护理常规 (9)11、先天性梅毒护理常规 (10)12、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常规 (12)13、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13)14、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的护理常规 (13)15、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5)16、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 (15)1、执行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患儿反应、哭声、呼吸、心率、吃奶情况,注意有无发绀、口吐白沫、呼吸形态的改变等。

3、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4、合理用氧,改善呼吸功能,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

5、维持患儿体温正常,体温过高时采取降温措施;体温过低时给予保暖。

6、控制输液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引起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7、提倡母乳喂养,少量多次,细心喂养,防止呛咳窒息。

呼吸道分泌物多时应先吸痰后喂奶,喂养困难者可采用鼻饲。

8、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9、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和护理患儿。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拟定人:叶**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11年7月1、执行新生儿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患儿皮肤、巩膜、大小便颜色变化,观察黄疸的部位及范围。

如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并做好相应护理。

4、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肝酶诱导剂,利于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及时纠正酸中毒。

5、合理安排输液,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进入脑组织。

6、提倡母乳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保持大便通畅。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新生儿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婴儿的健康和成长。

下面是新生儿护理的常规步骤和注意事项:1.温度调节:新生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体温过低或过高的情况。

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室温适宜,并使用被褥和衣物来维持婴儿的体温。

2.饮食喂养:新生儿的喂养主要以母乳为主,母乳对婴儿的健康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在喂养过程中,要确保婴儿正确吮吸乳房,并保持乳头清洁,避免感染。

3.婴儿的睡眠:新生儿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促进身体的发育。

在睡眠过程中,要确保婴儿睡在平坦的床上,并防止遮挡婴儿的呼吸道。

4.身体清洁: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受到刺激。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洗涤剂来清洁婴儿的皮肤,并避免使用过多的洗涤剂。

5.排便和排尿:新生儿的排便和排尿是正常发育的重要指标。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婴儿的排便和排尿情况,以确保他们的肠胃功能正常。

6.穿着适宜的衣物:新生儿的衣物应该柔软、透气,以保持婴儿的舒适感。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婴儿的衣物是否合适,松紧是否适中,以确保婴儿的舒适度。

7.定期体检:新生儿需要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他们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在护理过程中,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带婴儿去定期体检,并及时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

8.注意身体部位的护理:新生儿的头部、眼睛、鼻子、耳朵和肚脐部位需要特别注意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要使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洗,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

特别是在清洁婴儿的耳朵和眼睛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

9.预防传染病: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病菌。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卫生,避免让婴儿接触有感染性的物品和人员。

10.给予适当的关爱和陪伴:新生儿需要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在护理过程中,要给予婴儿足够的爱抚和亲密接触,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总之,新生儿的护理需要细心和耐心,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室温适宜,饮食喂养要正确,睡眠环境要安全,身体清洁要注意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洗涤剂,穿着适宜的衣物,定期体检,注意身体部位的护理,预防传染病,给予适当的关爱和陪伴。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室温22℃~24℃,湿度55%~65%,每日4次空气消毒;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病种隔离,防止医院感染;3.新入院患儿:洗澡危重者除外,体检、更衣,戴姓名牌姓名、性别,并与家属核对无误,测体重、量肛温,安排床位,通知医师;4.患儿每日测体温6次,早产儿及低体温者给予适当保暖,监测体温;发热患者一般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体温;5.保持床单位整洁,体位舒适,保持皮肤清洁,病情允许者每日洗澡1次,换尿布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并涂鞣酸软膏,预防红臀;6.喂养:按医嘱喂养,喂奶时应抱起或抬高患儿头背部,喂奶后宜取右侧卧位;不能吸吮者用胃管或滴管喂养,喂奶前注意是否有胃潴留、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情况,同时做好口腔护理,食具及时消毒;7.脐带护理:出生后1~2日开始不包扎,每日常规消毒2~3次,注意有无继发感染,酌情剪断脐带残端;8.每周称体重2次,早产儿遵医嘱每日或隔日测体重1次;9.危重患者遵医嘱给予多参数监护仪监护,随时评估生命体征、面色、皮肤颜色、哭声及自主活动等,一般患者每班至少评估2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10.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严格按医嘱给予液体和各种药物,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速度,危重患者遵医嘱每8小时记录总出入量1次;11.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单,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患儿出院时,仔细核对床号、姓名、性别,体查,更衣,并向家属做好出院宣教;第一节早产儿护理常规第二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第三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第四节新生儿吸入综合症护理常规第五节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第六节新生儿低血糖症护理常规第七节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第八节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第九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第十节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密切观察生命指征,脉搏、呼吸及尿量;禁食,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保暖;2、加强静脉输液的护理,保持输液通畅,Q4h监测血糖,维持血糖;3、冷盐水水温低于20℃以下或1.4%碳酸氢钠液洗胃;反复洗胃2-3次;根据病情情况可洗至胃内抽取液清彻为止;一般在呕血或暗棕色液体出现当日及时抽取胃内积血,进行充分有效地胃肠减压;4、止血剂应用,视病情而定,遵医嘱予VitK1、止血敏静脉滴注;5、遵医嘱管饲云南白药、肯特令或去甲肾上腺素;6、遵医嘱输新鲜全血,可采用父系或母系家族同型血源,视出血多少而定;第十一节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第十二节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第十三节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健康教育1、让家长了解破伤风宝宝恢复期的特点,告诉家长宝宝的肌肉紧张状态要持续数月,以消除家长的恐惧心理;2、让家长掌握如何用棉签协助塞入橡胶奶头进行合理有效喂养,如何预防窒息及发生窒息时怎样紧急处理后急送医院;3、教会家长婴儿扶触法,指导家长对宝宝进行恢复期护理,注意清洁卫生,做好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等基础护理,防止感染;定期预防接种;第十四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项目内容临床表现1、腹胀和肠鸣音减弱:患儿先有胃排空延迟、胃潴留,随后出现腹胀;轻者仅有腹胀,严重病例症状迅速加重,腹胀如鼓,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早产儿腹胀不典型;腹胀和肠鸣音减弱是较早出现的症状;2、呕吐:患儿常出现呕吐,呕吐物可呈咖啡样或带胆汁;部分患儿无呕吐,但胃内可抽出含咖啡或胆汁样胃内容物;3、腹泻和血便:开始时为水样便,每天5-6次至10余次不等,1-2天后为血样便,可为鲜血、果酱样或黑便;4、全身症状:患儿常有反应差、神萎、拒食,严重病例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厥冷、休克酸中毒、黄疸加重早产儿易发生反复呼吸暂停、心律减慢;体温正常或有低热,或体温不升;辅助检查1、外周血象2、X线检查3、实验室检查:粪便、血象、血培养、腹部B超检查主要护理问题1、排便异常:腹泻、便血与肠道感染、缺血、坏死有关2、腹痛、腹胀与肠道坏死、感染有关3、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禁食、胃肠减压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长期禁食有关5、潜在并发症:休克与血容量下降、微循环障碍有关第十五节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室温、湿度适宜。

2、身份识别:新生儿入母婴同室,需核对新生儿腕带(姓名、床号、住院号、出生时间、性别等)及全身情况,并告知家属及产妇。

3、体位护理:将新生儿安置在婴儿床内,出生后6小时内,新生儿头放平或稍低位,偏向一侧,注意观察面色及呼吸,如有紫绀或呼吸困难,应立即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分泌物,应及时清除、遵医嘱吸氧,并报告医师。

4、检测生命体征:注意新生儿保暖。

每日测体重1次、测体温4~6次,观察大小便次数、量、颜色及性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

5、新生儿护理:根据情况,每日行新生儿沐浴1次,眼部护理、脐部护理、口腔护理、臀部护理各1次。

6、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新生儿医师,必要时转新生儿科继续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