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乃心迹--浅谈笔迹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笔迹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笔迹学在教育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4207b92dd88d0d233d46ad4.png)
• 笔迹心理应用研究证实,在教育者的指导 下,通过改变学习者原先写字气韵中运笔 的某些笔迹动势、笔画、结构形态、字阵、 章法,或它们之间的有机综合等等外部物 质活动,并进行不断重复练习,以使获得 强化,从而逐渐地向内部的心理活动形式 转化,促使新的良好的个性品质获得、形 成与巩固,来取代不良个性品质,促进青 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4)笔迹纠正的一般方法
• (1)“练字矫正”必须用摹的方法,先要摹准, 然后才能摹快。 (2)摹练一段时间,必须放手临写,训练一段时 间以后要根据个体的心理发展情况,还需要换帖训 练,以利不断发展。 (3)必须经常性练习,每天有时间多练一些,没 时间少一些,几行也可。 (4)练字要用硬笔,用越尖的笔,运笔反射到大 脑的效果越强烈,形成的记忆就越深。
• 密码三:消极心理 笔迹特点:横画左高右低。 分析:成年人书写这样的笔画表现为消极心理,未 成年人则表现为容易灰心,消极。 矫正:摹练横画改为上仰笔势的字体,其个性心理 特征是开朗、自信、有进取心理。 密码四:过于认真有早期强迫症的征兆 笔迹特点:笔画间连得紧,有点密不透风,书写再 快,笔画一个也不敢丢。 分析:过于认真,对自己苛刻,常常心烦或觉得不 顺心,或时间总不够用,有初期强迫症的征兆。 矫正:若练楷书要注意断笔,若练行书注意断笔和 省略,竖与横不相连,用类似字体的字帖训练,一 段时间后心理就会逐渐放松。
• 儿童期 儿童期是书写习惯的形成期,这时候描摹什么 样的字帖,训练什么样的书写姿势,都对孩子 的心理发展有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据心理学 “内化说”的观点:一切心理活动的形式都是源 于外部物质活动内化的结果。所以字帖代表的 字形及其背后体现的作者的气韵个性,都会以 内化的形式和孩子已有的个性品质相互作用, 这时通过有目的的选择字帖和调整关键笔画的 书写运作,可以强化个性中的优势,弱化劣势。 另外,研究发现,如果孩子从入门开始就习惯 书写平的或下斜的笔画,并任凭这种行为反射 作用于大脑,时间长了,记忆牢固了,形成消 极容易灰心的个性,就会与我们培养创新精神 的教育目标相背离。
笔迹心理学
![笔迹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11b8d41efad6195f312ba654.png)
笔迹学(graphology) 亦称“笔相学”,研究书写者的心理特性和心理状态变化的笔迹的学说。
关于笔迹同人的精神品质联系的思想渊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等人,但到了19世纪后半期由法国天主教神甫米绍引入文学中。
按照笔迹来诊断复杂的人格特征目前尚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证实,不过笔迹对了解书写者的情绪状态和神经活动类型有参考价值。
有时笔迹分析法应用于差异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和法制心理学中。
例如,精神分裂症者的笔迹往往别具一格,在风格上故意有所模仿,笔迹学在临床上有诊断意义。
在犯罪侦察中,对案件有关文书、字迹进行比较检验,研究书写者字迹特征,认定书写动作习惯的异同,可发现伪造品或确定其心理状态的某些变化,具有司法鉴定的意义。
但要防止江湖骗子胡乱以字迹评定人格、诊断疾病等不法行为。
所谓笔迹学,是人们通过对个体笔迹不同书写规律的研究,反映书写者个性,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一门以研究人类文字笔迹特点和人的内在素质之间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与心理学、行为学、人才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也说:“笔迹学是一门被高度使用的科学,因为它不必见面就可以了解一个人”。
虽然笔迹特征千差万别,但仍然可以对应心理学上性格的划分而表现出相应的意义,最直观的划分就是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因为外向型性格的人活泼、开朗、健谈,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心理能量是向外界开放的,所以他们的笔迹就显得流畅、舒展、字势活跃,末笔的方向向外,速度快。
内向型性格的人恰恰相反,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内部体验,喜欢探究分析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人或事,安静,不善于交际,心理能量是向内心触及的,所以他的笔迹就显得拘谨,结构紧密,字势收敛,末笔向内。
作为管理者或是领导,务必要对你的下属的性格有个基本的了解,至少,性格从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他适应工作的类别和适应社会的方式,违背了本身的心理动力系统,对健康是肯定不利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就曾说过:在人的整个一生中,他们应该做的,只是在固有人格基础上,去最大限度地发展他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和谐性,小心谨慎着不让它破裂为彼此分散,各行其是,相互冲突的系统。
笔迹心理学
![笔迹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2881ca6148d7c1c708a145e9.png)
若“重”: 缺乏正义感、灵活感,喜欢自己做决定,不受他人影响。
7、左倾斜形:有进取心,有一定分析能力,善于分析内心冲动,较压抑,人不易进入其内心世界,在人际交往中小心谨慎,存在自我封闭倾向。
8、右倾斜形:个性积极、坦率,有同情心,有奉献心,先考虑结果后行动。
②疏朗有致:社交力强,想表现,有些理想主义。
2、字体小:做事重细节,追求精密,较谦虚,不张扬,有责任心,较深刻,谨慎、节俭,心胸不开阔,易焦虑,缺乏自信,自我表现力差。
①轻、严紧:谨慎小心,顺从,不善言谈,温和、胆怯,喜欢独处,缺乏自信,进取心强。
②重、松散:理智、慎重,追求准确到位,记忆力好,有点敏感,胆怯、需要保护。
9、封口严密形:中性性格,多思多虑,做事想好再说、想好再做,有独立性,头脑冷静,慎于发言,节俭,有主见,疑心重,不轻易相信别人。
10、封口开放形:个性直率,不善掩饰自己,不赌金钱,粗心大意,大方。
11、连笔形:思维敏捷、灵活,具有高的逻辑能力、好的联想力,有创新。
12、不规则形:多变、不愿拘泥,自控能力强,直率,喜欢自由,注意力分散,粗心马虎。
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自己拥有的,你不必炫耀,因为别人也在奋斗,也会拥有。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不论富或穷,地位高或低,知识浅或深。
笔迹心理学
字体大小:
1、字体大:性格豪放、想得开、想得远,需要尊重,好表现,有创新精神,社交力强,缺乏深度。
①轻快:活泼、自由开朗,逻辑思维和创新力好,不愿重复做事,缺乏耐心,缺乏周密。
麦兜说:有事情是要说出来的,不要等着对方去领悟,因为对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到最后只能是伤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
2014、7、4笔迹心理教育技术在
![2014、7、4笔迹心理教育技术在](https://img.taocdn.com/s3/m/6e49d073a26925c52dc5bf01.png)
笔迹心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为例管理工程学院郑思亭摘要:角色人格教育理念认为人承担社会角色的核心要素是人格,人的教育要重视人格成长的教育。
笔迹心理教育技术是一种以角色人格培养为基本目标的新型的人格教育的综合性技术。
笔迹心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人格教育技术使个性化教育从抽象理论走向了实践操作,为个性化、个别化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笔迹心理教育技术在应用大学生角色人格教育中的应用,使大学生素质教育变成一种具有程序性、可操性很强的教育。
笔迹心理教育技术在大学生角色人格教育实践中主要运用范围包括:职业规划与咨询、个性化学习咨询、个性发展咨询教育、情感咨询等。
笔迹心理教育技术的创新意义在于,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笔记心理教育技术角色人格教育笔迹分析技术职业生涯规划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是什么,如何教育这是我们目前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对素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进行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探索。
从教育理念上说素质教育既是人格或个性培养的教育,是对个体进行社会化、个性化的培育过程。
所谓社会人就是在社会中能承担多重社会角色的人。
人之所以能承担多重社会角色是因为他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接受社会教育和自我成长的教育塑造出料多重社会人格。
因此,所谓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角色人格教育。
从教育实践上说,教育是科学同时也是技术,教育唯有技术化才具有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教育技术化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但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以及如何创造什么的教育技术还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一个问题。
什么是教育技术呢,我们一般总认为教育技术就是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地应用,其实物质设备只是教育手段还不能称为技术。
教育技术是包含了方法、手段、技巧等理论、观念、经验层面的技术,也包含了物质层面的可操控的技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1]如何创新教育技术,笔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以笔迹心理学为起点结合其他学科理论开发了适合于人格教育的一种综合性技术——笔迹心理教育技术。
笔迹的心理学分析PPT
![笔迹的心理学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c3be4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7.png)
书如其人
LOGO
笔迹形成的基础
❖一、生理基础
大脑、生物遗传、身体外表
LOGO
❖二、心理基础
1、个性心理因素 如:气质类型
2、社会心理因素 如:晋人尚韵,唐人倘法,宋人尚意,明人
尚姿,清人尚变
个性心理对笔迹的影响:
气质类型 特征
❖
特征表现
笔迹特征
LOGO
胆汁质
强而不 平衡
精力旺盛,顽强有力, 字体大,行距大,运
刚线条,字体的严重右倾,字体为扁形,某些字
迹的收笔比较夸张,反映三毛敢于冒险和做新的尝试, 不愿意受社会行为标准和习俗的束缚,也反映三毛自我 奋斗的精神非常强,渴望能不断超越现在的自我。
刚线条和字体严重右倾,反映三毛有强烈的爱憎情感,
容易动感情的,也是感情用事的,是很不安分的,渴望 冒险的,希望自己的生活富于传奇色彩的。
4、字行成上凸的拱形
LOGO
5、字行成下凹的洼形
LOGO
❖ 如果上一种是良好的开始者,则这种书写者是可 靠的完成者。
❖ 思想上是悲观主义,行动上是乐观主义。
❖ 开始时,觉得困难重重,不敢迈步,但一冒着手 行动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去克服困难,直到完成 任务。
❖ 也可能是书写者正处于困境中,比如劳累疲乏、 身体虚弱,但精神顽强。
5、字行成下凹的洼形
LOGO
6、字行成锯齿状
LOGO
❖ 这犹如一个人正受困倦的干扰,一次次地瞌睡又 一次次的强打起精神。
❖ 这表明书写者虽然缺乏信心和勇气,但会不断地 给自己鼓气加油。
❖ 书写者想努力克服自己的自卑软弱,控制自己的 低落绪,或者是想努力压抑内心的欲望冲动。
6、字行成锯齿状
LOGO
心理学在少儿书法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少儿书法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548301f12d2af90242e6bf.png)
心理学在少儿书法教学中的运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要正确地、有效地塑造学生的“灵魂”,必须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才能达到师生间教与学的紧密契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少儿书法教学也不例外。
如何在少儿书法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呢?以下谈谈我的浅见:一、以少儿的好奇心诱发其学书动机。
好奇心是注意力之母。
少儿学书伊始,基本掌握了硬笔书法的基础,但对软笔书法工具“文房四宝”的了解不多K裕淌τ斜匾墙樯艽碇泄糯判阄幕摹拔姆克谋Α薄#ń惨恍┯泄赜诒省⒛⒅健⒀獾墓适隆⒋岛屠罚徊⒀菔救绾文ツ⑷绾沃幢省⑷绾卧吮屎腿绾慰刂扑莸鹊龋灰约叭醚凵鸵恍┕沤袷榛业挠判阕髌贰#┱庋鋈菀滓⑸俣苛业暮闷嫘模闷溆幸馐兜刈⒁饨У男轮叮约叭绾问褂玫姆椒ā4佣醚诤闷嫘牡那瓜滦纬赡》乱馐叮缓螅盟峭u醪降那咨沓⑹裕嘌闹苯拥慕靶远?/p>二、创造良好的学书环境,培养少儿学书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所以为了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书环境。
所谓良好的学书环境:其一,需要有一间较宁静、宽敞的书法室,从而减少外来因素的干扰。
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书。
其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书氛围,在书法室的墙上张贴优秀学生书作,对学书态度认真、学书方法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学生学书在“环境浸化”的作用下,就会逐渐地形成竟争意识,从而让他们在学书过程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书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要注意少儿正确学书习惯的养成。
(如执笔、坐姿、爱护书写用具、注意室内清洁等习惯养成。
)三、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才施教。
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其学书的态度与方法。
例如:文静的孩子,头脑清醒,善于思考,勇于质疑,专心致志,学习有较强的条理性;粗心的孩子,粗枝大叶,三心二意,不够持恒等。
教师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应施用不同的方法教导:对前者应及时加以肯定,并指出努力的目标。
对于后者则要花更多的时间为他们讲明学书的意义和重要性,耐心地为其指出不足之处,并做示范讲解。
书法墨迹中的心理学
![书法墨迹中的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a24fea060242a8956aece467.png)
2018-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艺术广角书法墨迹中的心理学崔继芸(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辽宁沈阳110000)摘要:俗语讲“字如其人”,也就是通过一个人的书写墨迹,观察一个人的秉性,汉代杨雄曾著论,“言者,心声也。
书者,心画也”,直接指出,书写是人内心情感的外在体现,是人们通过笔画和线条对于内心情感波动的体现。
关键词:书法;墨迹;心理学中图分类号:J2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2-0017-01一、书法史中体现的心理学东汉时期,蔡邕在《笔论》中提出“夫书,先默坐静思,沉密神采”,也就是说在书写之前要先平静心境,然后再进行书写,这样写出的字才具有神采。
东晋王羲之在《笔阵图》中也有类似的论述“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意在笔前,然后做字”。
无论是蔡邕还是王羲之以及后世的虞世南都曾经论述过准备书法创作时都需要平心静气,反复思量,然后再去动笔。
这也表明书法创作中心境对书法的影响。
唐代孙过庭《书譜》论“五合五乖”即“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须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笔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
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噪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我们可以看出《书谱》中的“五合五乖”就表明将内心情感通过线条书写出来,如果心情好则作品较好,心情不好写的就不如意,这足以体现,书写动机,也对书写的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正如宋代苏轼所说“无意于佳乃佳”。
二、个性与书法风格古代有字如其人之说,汉代杨雄曾提出“书为心画”,认为书法是人内心情感的外在表露。
通过书法线条变化,了解书写者的心境。
明代项穆也曾提出“书为心相”。
认为书法是内心的一种表象。
清代刘熙载提出“书为心学”。
这些学说,都表明书法家创作作品是独一无二的,这与书法家的内心情感有直接关系。
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记载“谨守者,拘敛杂怀;纵意者,紧实寡逸.....此皆因夫性所编,而成其资之所近也”,这无疑不表明,在不同性格人的书法作品中能体现不同的特点。
笔迹心理分析
![笔迹心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79a1fac8d376eeaeaa3156.png)
笔迹心理分析Qq:34835480书写是现代人记录和交流的普遍活动,笔迹就是用笔书写后留下的痕迹。
根据笔迹的特点判断某些字为何人所写,称为笔迹鉴定;通过笔迹了解书写者的个性特点和书写时的生理、心理状态、称为笔迹分析。
以笔迹鉴定和笔迹分析作为研究内容的学科叫做笔迹学。
如今,笔迹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逐渐接受,笔迹心理分析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公安、司法领域,心理咨询领域,文化教育领域,人才开发、求职招聘领域,婚姻家庭等领域。
笔迹心理分析依据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的理论,理论依据具体包括投射理论、潜意识理论、条件反射理论、生物遗传理论、社会因素理论。
投射是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平常的一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写完他的一篇作业时,他知识掌握的程度、学习的态度、能力和个性特点等,都会凝固在字里行间,经验丰富的老师会一目了然。
但凡一个人留下他的笔迹,他的情绪、注意、能力和个性等特质,也都凝固其中。
在心理学中,投射(projection)这一概念的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在他看来,自我会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和观念转移到别人身上。
可见,投射是一种防御机制。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投射的基本特征:一个人真正的动机,欲望以及其他心里活动,可以通过此人的其他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产品间接的表现和反映出来,亦即投射出来。
弗兰克是最早提出“投射方法”的人。
他认为投射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人格,这种方法就是使用一些刺激情境,使被试做出反应。
后来罗夏将这一方法变成了影响全世界的投射测验的典范。
所以说,投射技术是从罗夏开始的。
另一位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对投射技术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自由联想测验就是一种投射技术,他认为字词的联想可以激活头脑里的情节,此后,默里发展了另一著名的投射技术“主题统觉测验(TAT)”。
爱克斯发展了罗夏墨迹测验的“综合评分系统”,这一系统使罗夏墨迹测验与其他客观测验相差无几。
投射技术以往重视直觉与经验和遭人指责的缺陷(如信度不可靠,效度无证据)等得到了修正。
笔迹心理分析入门及应用图文
![笔迹心理分析入门及应用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f506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0.png)
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模拟人脑对图像的处理方式,提高笔迹特征提取和识别的准确性。
挑战与机遇并存
技术创新带来了更高的准确性和效率,但同时也面临着数据隐私、伦理道德等挑战。如何在利用技术 的同时保障个人隐私和伦理道德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行业规范和标准对笔迹心理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建立行业信任
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可以确保笔 迹心理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从而建立行业信任,推动行业的 健康发展。
02 通过分析和纠正来访者的笔迹特点,达到调整心理状
态、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
效果评估
03
通过对比来访者咨询前后的笔迹变化,评估心理咨询
的效果。
其他领域
刑事侦查
在刑事侦查中,笔迹心理分析可以帮助警方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 理特征,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
艺术创作
艺术家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笔迹,了解自己的创作风格和特点,从 而指导艺术创作。
笔迹心理分析应综合考虑书写者的年龄、 性别、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以及笔迹的 多个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对比分析法
实证研究法
通过对比不同书写者的笔迹特征,找出共 性和差异,进而分析书写者的心理特点和 个性特征。
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 研究,不断验证和完善笔迹心理分析的理 论和方法。
笔迹与心理状态的关系
书写者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其书写过程,从而在笔迹中留下痕迹。例如,心情 愉悦时书写的字迹可能更加流畅自然,而心情烦躁时书写的字迹可能显得潦草凌 乱。
笔迹心理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在进行笔迹心理分析时,应保持客观中立 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的观念 影响分析结果。
03
案例三
笔迹乃心迹
![笔迹乃心迹](https://img.taocdn.com/s3/m/fdcbecd1b9d528ea81c779d0.png)
笔迹乃心迹作者:周良森来源:《教师·下》2011年第10期医学告诉我们,人双手的行为动作是与大脑紧密的相连的。
大脑发出的指令给复杂的神经系统来完成非常奇妙的手部活动。
双手的行为活动能真实贴切地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而书写是脑手联合的产物。
笔迹指各个人所写的字所特有的形体特点,具有个性。
学者们普遍认为,不同的人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笔迹,它能反映不同书写者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
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笔迹就是脑迹,书写人在书写时,手在写,同时大脑也在书写,指尖的各种复杂的运动轨迹只不过是人内心世界在无意识下的一种不加修饰的流露,指尖笔端留下的笔迹是人内心世界最美丽的舞蹈。
写字时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能反映出每个书写人独特的个性。
所以说,通过笔迹可以挖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找其共性,这也是笔记心理学所研究的范畴。
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来说,笔迹心理学并不是很熟悉的词语,但它却在我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却未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
作为教育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学生形形色色的笔迹。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迹推测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思维方式、情绪波动甚至是生理状况等,达到了解、掌握和引导学生的目的。
一、笔迹心理学的概念笔迹心理学(简称笔迹学),是根据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原理,研究不同人的书写习惯所表现出来的笔迹符号的形态特征,及其反映出来的书写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行为个性特点的一门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简单地说,笔迹心理学是把笔迹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性格特点的一门科学,其鲜明的特点是研究对象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二、笔迹心理学的内涵我国历代书法家、文学家、文献学家、哲学家都对笔迹与心理的关系都有各自的理解。
西汉末期,易理学家扬雄就说过:“书,心画也,心画形而人之邪正为焉。
”即书写的笔迹是内心活动的反映,观其笔迹的形状可以知道他道德的高低与内心的善恶。
唐朝著名书法家孙过庭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他认为笔迹反映书写者的品德性情以及喜怒哀乐。
汉字笔迹心理学研究进展及其教育启示
![汉字笔迹心理学研究进展及其教育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db28dcf6137ee06eff918c2.png)
1 汉 字 笔 迹 学 的研 究 历 史
笔迹分析 ( 叫笔迹学 )是一 门以研究人类 文字 笔迹 特 也 , 点和人的内在 素质之间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 。它通过对笔
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学者 根据笔迹来判断人 的性格 , 如西 汉末 年的杨雄 认为“ , 画也” 书 心 。明代 的项穆 提出 :人 品既 “ 殊, 性情各异 , 笔势所运 , 邪正 自形 。” 清代刘熙载写道 :字 如 “ 其人 ” 。唐代张怀灌更是 :文则数言 以乃成其意 , “ 书则一字 已
事业 、 壮大文化产业成为 山西省的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词 , 借 鉴他 山之石 , 打造 山西强势电视剧文化品牌 , 于推进文化强 对
省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 , 我们应 当高度重
剧产业做大做强探索新路 。
当前 , 电视 剧已经成为广大青 少年最喜爱 的文化样式 之
一
,
在他们 的精 神文化生 活和社会 生活 中 占据 着重 要 的地
见其 心” 。当代书法 家也 大多有 : 心正则笔正 , 字能书写情绪
迹进行一些特定要素 的分析 , 判定 书写者的性格 、 能力 、 维 思 方式 、心理素质 、 工作作风 、 主要缺点 等 , 以及 是否符合某 一 岗位的职业要求 。笔迹分析者认 为 , 笔迹 的产生受遗传 因素 、
生理与心理特征 、 生活经历与 背景 、 所受教育 程度的影响 , 并 能从字体 的胖瘦 、 美丑 、 字态 、 度 、 速 力度 等诸多 因素显示 出
视 山西题材电视剧在打造文化 品牌 、建设 经济强省和文化强
省 中的重要 意义 , 创新 发展思路 , 宽表现空 间, 拓 推出更多更 新 的文化作品。
笔迹与心理健康
![笔迹与心理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22679994dd88d0d233d46a88.png)
笔迹与心理健康从一个人字迹我们大致可以分析这个人的性格。
比如性格刚强的人一笔一划都显得干净利落、方正坚硬;而性情软弱的人,则字体就相对无力,柔弱得多。
我国西汉文学家杨雄就曾说:“书,心者也。
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
笔迹心理学家还认为笔迹与心理健康之间也有着显著的联系。
他们通过分析字的力度与斜度、字体与字结构、空格与空白、签名风格等,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书写者的心理方面的问题。
笔迹家雅曼把笔迹学研究的成果分为七个大类:1、书写的压力反映了人精神和肉体的能量。
2、笔画结构方式代表了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
3、书写的大小是自我意识的反映。
4、连笔程度反映了思维与行为的协调性。
5、字和字行的方向是人自主性及社会关系的反映。
6、书写速度与人理解力的快慢有关。
7、整篇文字的布局反映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与占有方式。
通过笔迹探索性格与心理健康,是一门尚年轻的学问,但它也是一项有趣而充满活动力的事业,相信它在不远的将来,能为我们带来新的讯息。
笔迹与心迹也许将来某一天,当你向求职单位递上打印得整整齐齐的履历表时,却会被要求必须提供一份手写的材料。
别奇怪,因为专家要对你的笔迹进行分析,以便用人单位能更多地了解你的性格和心理状况。
中国古代就有字如其人、识人不如相字的说法。
但通过笔迹真能了解一个人吗?前不久,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一间教室里,我现场观看了笔迹心理学家徐庆元的演示:一位女学员在黑板上写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行大字和几个阿拉伯数字,徐庆元观察片刻后说:她的书写速度快,线条流畅,笔触重,这三者是和谐统一的,可以看出这个人快人快语,单纯而不复杂,即便是坏事,也能用好的眼光去看,很难被污染;喜欢直言,批评人比较严,属于刀子嘴,菩萨心……徐对着笔迹思忖了一会儿,又说:她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像男性般独立;也能包容,有热心,爱帮忙,有慈悲心;她喜欢做亲自动手的工作、技师型的工作,比如医生;但她还有艺术方面的才能,可能要通过业余发展起来……最后,似乎迟疑了一下,徐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文学两个字。
笔迹心理学由笔迹判断性格
![笔迹心理学由笔迹判断性格](https://img.taocdn.com/s3/m/86ee19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a.png)
引言概述:笔迹心理学是一门通过分析个体的笔迹来推测其性格特质和心理状态的学科,它在心理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笔迹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详细探讨,并依据笔迹判断性格的不同方面进行分析。
正文内容:一、笔迹心理学的原理1.字体特征的分析:笔迹学家通过分析字体的大小、形状和间距等特征,来推测个体的性格特质,例如字体小而整齐的人可能更为细致和谨慎,而字体大而松散的人则更为开朗和自信。
2.压力和速度的考察:通过观察笔迹中的压力和速度变化,可以揭示个体的自信程度和紧张情绪。
一般来说,压力较强而速度较快的笔迹暗示个体的冲动性格,而压力较弱而速度较慢的笔迹则暗示个体的谨慎性格。
3.线条与曲线的分析:直线和尖锐的曲线通常暗示着个体的冷静和果断特质,而圆润的曲线则暗示着个体的温和和善良特质。
4.连接和间断的观察:通过观察笔迹中的连续和间断,可以推测个体的连贯性和坚持性。
如果笔迹中存在较多的断断续续,可能意味着个体的注意力不集中,易于分散。
二、笔迹心理学在性格判断中的应用1.内向与外向性格的辨析:通过观察笔迹中的字体大小和压力特征,可以区分内向和外向个体。
内向的个体往往字体较小,压力较轻,而外向的个体则相反。
2.情绪稳定与不稳定性格的辨别:情绪稳定的个体通常笔迹平稳,压力和速度变化较小,而情绪不稳定的个体则具有较大的变化幅度。
3.认知能力和创造力的观察:通过观察笔迹中字符的规则性和创造性,可以推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规则性强的个体通常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而创造性强的个体在笔迹中可能呈现出更多的变化和创新。
4.个体态度的分析:个体对问题的态度在笔迹中也能够反映出来。
例如,乐观的个体可能在字体和线条中呈现出轻松和愉快的特征,而悲观的个体则可能呈现出斜线、重叠等消极的特征。
5.个体兴趣和爱好的推测:通过观察笔迹中涉及特定领域的内容和图案,可以推测个体的兴趣和爱好。
例如,对于艺术类题材的插画,可能暗示个体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笔迹心理学》课件
![《笔迹心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25807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a.png)
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书法鉴定,后 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 发展。
笔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时期
古代书法家通过观察书写字迹来 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这可
以看作是笔迹心理学的萌芽。
近代时期
随着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发展,笔 迹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 科。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阿方斯·波
建立数据库
建立笔迹心理学数据库,收录不同笔迹样本及其对应的心理特质和 行为表现。
培训与认证
开展笔迹分析培训和认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该领域的 健康发展。
谢谢
THANKS
应用领域
笔迹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人力资源 、教育评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 他人。
02 笔迹特征与心理特质
CHAPTER
笔迹特征的分类与描述
连续性
笔迹是否流畅、连续,无停顿或中断 。
节奏感
笔迹中字与字之间的间隔是否均匀, 书写速度是否稳定。
笔迹特征的分类与描述
• 力度感:笔迹的深浅、粗细,反映书写者的用力 程度。
绩效评估
结合笔迹分析与工作表现 ,全面评估员工的绩效和 能力。
教育评估
学生个性分析
通过笔迹分析,了解学生 的学习风格、性格特点等 ,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
教学质量评估
通过分析学生的笔迹变化 ,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特殊教育评估
对于有学习障碍或特殊需 求的学生,笔迹分析有助 于了解其认知和行为特点 。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状态评估
通过笔迹分析,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情绪问题 等,为心理咨询提供参考。
治疗效果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笔迹的变化,评估心理干预 的效果。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书法教育中的运用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书法教育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461f4c184254b35eefd347a.png)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书法教育中的运用汉语国际教育121 122341 王希予摘要:书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对于传承我国的民族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人格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坚毅的优秀品格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恰如其分的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在书法教育中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是每个书法教师都应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字:书法教育教育心理学心理特点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现代学校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到书法对于传承我国的民族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人格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坚毅的优秀品格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书法课堂的教学当中,大多数教师都从美育、德育或智育等多种不同的角度指导学生练习书法;然而教育心理学作为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对于书法的教育有着不可忽略的存在意义。
无论从什么角度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学习,都需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正确的指导学生进行书法的学习与练习。
一、书法表演展示及书法文化讲解,诱发学书动机根据行为主义学派的强化理论,任何条件反射的建立、任何行为的学习都是为了获得强化物、得到报偿以满足个体的内心需要。
因此对于书法的学习,也需要学生对书法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产生能够写出美丽端庄的汉字的渴望,才能激发书法学习的学习动机。
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可见兴趣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
而激发学习书法动机最有诱惑力的,莫过于书法教师们手执毛笔,在宣纸上笔走龙蛇、挥毫泼墨的姿态;以及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那或端庄优雅、或潇洒飘逸的墨宝了。
在演示书法的过程中,配合以介绍代表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文房四宝”(讲一些有关于笔"墨"纸"砚的故事"传说和历史,并演示如何磨墨、如何执笔,如何运笔和如何控制水份等),会引发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让其有意识地注意将要学的新知识和使用的方法。
从而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形成摹仿意识,然后,让他们通过初步的亲身尝试——亲自拿起毛笔模仿老师的姿态,来培养学生的直接的近景性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