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曲欣赏》
中外名曲赏析
![中外名曲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c8e8553c1ec5da50e270c3.png)
课程:中外名曲赏析系别:物机系专业:09电信(2)班学生:许舒达学号:20090662236日本动漫音乐我喜欢日本动漫和音乐,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憎恨日本的一些东西和文化,但不可否认一些精神上的东西,我们已渐渐被赶超了。
日本动漫已经开始讲究层次的时候,我们的动画还停留满足“儿童”的时代,大部分日本动漫里有的是各种健康乐观或独特令人赞叹的人格精神,我们有的是什么?喜洋洋与灰太狼?音乐上,日本动漫音乐也是有精神的,我们的一些音乐已经开始开出了腐败之花,各种腐败的网络歌曲没有提升人们的人格境界,而是让更多的跟风者沉迷《香水有毒》《爱情买卖》等等无知兼无耻的音乐流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其中不乏淫词艳语污染我们的耳朵。
日本动漫音乐的大概现状。
在日本,一部动画里的音乐包括:OP(opening,即片头曲)、ED(ending ,即片尾曲)、IN(插曲)、IM(image,印象曲)、TM(THEME SONGS,主题曲)、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乐)。
围绕这部动画所发行的音乐专集分别有:OST (orignal sound track,原声碟)、chara CD(角色CD)、Drama(广播剧CD)、single(单曲)。
一部动画里面有多少音乐要视制作所投入的资金而决定,拥有曲目的数量是相对而不是绝对,不像国内那样永远只有一首歌从开头唱到结尾。
拿最常见的OP和ED来说,一部动画里到底能有多少OP和ED?这个问题基本上很难回答。
1996年开始上演的《名侦探柯南》,每隔20集就会换一次OP和ED,目前已经上演了15年,加上14部剧场版的主题曲,自然能出一大堆不同版本的CD了。
当然,《柯南》绝对是日本动漫史上的奇迹。
日本的动漫比较像我们的网络小说,越多人看,出版商就越不让作者停笔。
1995年《不思议游戏》中,渡濑悠宇本已经在13部单行本中已经终结了整个故事,但是由于热度不减被逼继续画了后面的14到18的单行本。
中外名曲音乐欣赏(含5篇)
![中外名曲音乐欣赏(含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318e6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1.png)
中外名曲音乐欣赏(含5篇)第一篇:中外名曲音乐欣赏中外名曲赏析心得体会一个学期的中外名曲赏析课即将结束,在此感谢老师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
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学了《中外名曲赏析》之后,恍然大悟。
原来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你一定要知道这首作品的时代背景,同时自己不能带太多自己的东西去听。
在听的时候自己要适当的投入进去,带有感情色彩的去品味它。
这样才能从中体会到她的精华,欣赏到她诱人的地方。
现在的我不再是乐盲了,我也不承认了。
在没学《中外名曲赏析》之前可以这样说,但现在不能了……以前的我只知道盲目的听一些自己认为好听的歌,什么都不知道,可以说就是一个乐盲。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如今已是学期将末,中外名曲赏析课也即将结课。
虽然只是进行了短短的几节课的学习,但这却是我音乐学习上的重大转折。
在此之前,我只是肤浅的认为音乐就是歌曲,就是节奏,就是各种乐器的复合,也就只能简单地根据自己的感觉分出一段音乐好听与否。
但是通过这几节课对乐理基本知识的学习,对一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音乐形式的简单欣赏,使我从简单“听歌”这样肤浅的理解,到懂得该如何分析一段乐曲,如何欣赏一段乐曲,也能简单的理解乐谱中的一些符号及其意义。
也更深刻理解了音乐的内涵,音乐其实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
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
《中外名曲欣赏》
![《中外名曲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9279fa508e9951e79b892734.png)
3、结构:复三部曲式(带再现A+B+A,)。
引子:舞蹈性的:表现青年男女拍击着长鼓从四面八方汇 聚在一起。 第一大部分: 1、高胡主奏主题:“少女独舞”。 主题出现第二遍时,运用了功能分组的手法:(吹管组齐 奏旋律, 组齐奏旋律华彩)“姑娘加入”。 2、中音芦笙主题:“小伙加入”,粗犷、热烈。 第二遍出现:加强浓度、舞性高涨,第三遍:奔放热烈。 第二大部分:音乐转入另一个抒情、安宁的境地,“静 中有动”。 第三大部分是第一大部分的再现。
5、多段体曲式结构
引子:小提琴微弱的震音仿佛是传来了北京喜讯的电波, 圆号优美辽阔的旋律,象征着小伙子激动地吹起了“牛角 号”,号声在山谷中回荡,喜讯传遍了千家万户,山寨顿 时沸腾起来,人们愉快地跳起了欢庆胜利的舞蹈。 主题一: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曲调。展现出一个只热的 群舞场面。重复出现,舞兴更加高涨。 主题二:曲调活泼、诙谐。可以想象:这是姑娘们在纵情 欢跳,脚脖上一串串小铃铛在哗哗作响。音乐力度忽弱忽 强,犹如人们的歌声笑语忽高忽低,此起彼伏。 主题三:旋律抑扬流畅,灼热的情绪进一步高涨。
2、作品简介:
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 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的斗争,也表现了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它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 展现黄河两岸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 人民起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 国。 3、特点:气势磅礴,强烈地反映了时代 精神,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在无锡市里,一位戴着墨镜,胸前背上挂着笙、笛、 琵琶等乐器,手里拉着胡琴,在街头上行走的,这 人便是阿炳。私生子的社会地位,使他自幼遭人冷 眼和歧视,但也形成了他倔强和敢于反抗的性格。 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与欺凌。 阿炳纯粹靠奏唱来维持生活,他从来没有做过向人 乞怜的样子,他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他 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他的音乐反映出来,没有 因为生活艰难困苦而潦倒、庸俗,相反,他的音乐 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阿 炳用他的生命凝成了《二泉映月》等不朽作品。在 解放后,当人民政府派人去关心他,去整理他的音 乐作品时,他却无法了愿,突然吐血病故了。
民歌(中外名曲欣赏)
![民歌(中外名曲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55bc156d25c52cc58bd6bec3.png)
中外名曲欣赏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我国的民歌有个颇深的了解,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与民歌有关的一些内容。
民歌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间文学的一种。
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
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歌按照它的体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
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山歌。
山歌流传分布极广,蕴藏也极为丰富。
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内容有对爱情的讴歌和对苦难生活的倾诉,歌词多位即兴创作,淳朴的感情,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生动鲜活,真挚感人,也是劳动人民用来直畅而集中地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山歌包括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三类,其中,一般山歌是山歌中最基本、最典型的种类。
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山歌的歌种是不同地区民间对本地山歌的独特称谓,常见的种类有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
田秧山歌主要常用于插秧、车水等劳动中,是为了鼓舞劳动者的情绪,提高功效,由专门的“秧歌帮子”在田间地头演唱的一种山歌。
放牧山歌是放牧者为吆喝牲畜或互相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多为少年儿童所唱,曲调活泼,唱词生动,富有情趣,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
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量相当多,至于目前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谣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烟海,各具独特的形式,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山歌的魅力依然流行的有孟姜女调,如《月儿弯弯照九州》;剪靓花调,如《回娘家》;比如张家界的山歌有《花大姐》、《一个雀子一个头》等。
还有壮族的《壮家妹》等。
其他的还有《打支山歌过横排》、《弥渡山歌》、《对鸟》、《马兰山歌》、《山歌姻缘》、《难忘溪水》等。
中外名曲欣赏
![中外名曲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d6c8286a5acfa1c7aa00cc99.png)
中外名曲欣赏音乐欣赏的三个阶段1.官能的欣赏。
即对美的音响的感受阶段,主要满足于感官上的悦耳、好听。
2.感情的欣赏。
由感受引起的情感反应和思维想象阶段。
3.理智的欣赏。
从理性的角度认识音乐,并在较高层次上对作品的音响、感情,表现意义等更近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音乐赏析的作用与意义拓展艺术视野,提高音乐素质,陶冶情操,启迪灵魂,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声乐演唱的方法1.美声唱法。
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其特点:要求保持喉形的稳定,追求具有强烈的高度的“声音集中点”,着重口鼻胸腰呼吸的协调,音色明亮,丰满圆润。
同时,还注意语意连贯、声音灵活、转换自如、音色统一的唱法。
2.民族唱法。
注重声音的民族特性,声音具有符合民族审美的习惯的质朴感和亲切感,音色朴实,明亮靠前,对语言十分讲究,“声情字味表”的演唱方法,注重“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3.通俗唱法又称为流行唱法。
强调自然与个性的表现特色,强调其“倾诉性”和“宣泄性”,多用‘白声’,力求生活化、大众化和口语化。
黄河大合唱作者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广东人,人民音乐家。
代表作:交响乐《民族解放》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的后方去》四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的历史影响它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为求民族解放和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优秀作品。
不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富有较强的时代感召力,该作品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产生积极的历史影响,它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和奋勇杀敌的勇气,激励着人民为真理和正义而斗争,说明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是压不垮打不败的英雄的人民。
黄河大合唱有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采用劳动号子的音乐体裁,表达了黄河船夫们迎着惊涛骇浪与暴风进行搏斗的场景)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河谣5.河边对口曲6.黄河怒7.保卫黄河(齐唱与四部轮唱曲,音乐以豪迈的气势,表现了抗日游击健儿,为了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斗的情景)8.怒吼吧黄河(以雄浑的气势,铿锵有力的节奏,宽阔饱满的激情,表现了中国人不甘做亡国奴,团结一心英勇抗战的决心,犹如黄河发的怒吼,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中国民族乐器1.吹管乐器。
中外名曲欣赏教案
![中外名曲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faede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5.png)
中外名曲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外名曲的基本背景和特点;(2)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外名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3)能够辨别和演唱中外名曲中的片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掌握中外名曲的差异与共性;(3)采用实践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高雅的生活品味。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名曲:(1)《茉莉花》(2)《长城谣》(3)《黄河大合唱》2. 外国名曲:(1)《四季》(2)《土耳其进行曲》(3)《欢乐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中外名曲的基本背景和特点;(2)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外名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中外名曲的差异与共性的辨识;(2)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审美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中外名曲的概念和意义;(2)引导学生关注中外文化在音乐领域的交流与影响。
2. 教学内容展示:(1)中国名曲:《茉莉花》、《长城谣》、《黄河大合唱》;(2)外国名曲:《四季》、《土耳其进行曲》、《欢乐颂》。
3. 欣赏与分析:(1)教师播放中外名曲片段,学生认真聆听;(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名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3)对比分析中外名曲的差异与共性。
4. 实践演唱:(1)学生分组演唱中外名曲片段;(2)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评价;(3)选拔优秀演唱团队进行汇报演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能力:通过汇报演出,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2. 学生欣赏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中外名曲的欣赏和理解程度;3. 学生审美情趣: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品味。
中外名曲鉴赏
![中外名曲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23936cc89eb172ded63b71a.png)
复习提纲一、指挥家、作曲家(一)外国:1、指挥家:小泽征尔、卡拉扬、李文、贾维、伯恩斯坦;小泽征尔日本,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终身指挥以外,还曾担任过世界上众多的交响乐团和歌剧院的客席指挥,其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新日本交响乐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等他还曾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坦格伍德音乐节等世界著名音乐节上的主要特邀指挥和音乐指导。
200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伯克郡音乐节。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弦乐曲《二泉映月》和《白毛女》组曲等. 《卡门》卡拉扬奥地利,指挥家、键盘乐器演奏家和导演曾和柏林爱乐乐团有过长达34年的合作关系柏林爱乐大厅开幕音乐会,演奏贝多芬第9交响曲,萨尔斯堡复活节音乐会,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诞辰100周年纪念音乐会《尼伯龙根的指环》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贝多芬:《C大调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重协奏曲》《舒曼交响曲全集》伯恩斯坦美国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纽约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镇上》、《康狄德》、《西部故事》贾维尼姆•雅尔维爱沙尼亚指挥家爱沙尼亚广播交响乐团与爱沙尼亚歌剧院首席。
欧洲乐团担任客座,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美国新泽西交响乐团音乐指导,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音乐指导交响合唱《钟声》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交响曲》图宾的《第三交响曲》、《第八交响曲》“柏林森林音乐会要点:国籍、曾担任过的职务、主要合作乐团、著名音乐会及代表性曲目。
2、作曲家与代表作品: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韦伯、柏辽兹、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格里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可夫斯基、马勒、格什温、肖斯塔科维奇要点:时期、国籍、历史地位、重要代表作品(声乐、器乐)等。
巴赫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西方“现代音乐”之父《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勃兰登堡协奏曲》6首、《小提琴协奏曲》两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马太受难乐》《b小调弥撒曲》亨德尔英籍德国作曲家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弥赛亚》、《犹大马卡白》等三十二部,歌剧四十六部,管弦乐《水上音乐》、《森林音乐》、《烟火音乐》各一套,管弦协奏曲十一首,大协奏曲四十二首。
中外名曲赏析
![中外名曲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3870e402d276a200292e75.png)
继《梁祝》之后,又创作了《烈士日记》、《决
不忘记过去》、《龙华塔》、《别亦难》、《草原女
(1933- ) 民兵》、《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音乐作品。
何占豪,1933年8月出生于诸暨何佳山村。幼时 热爱音乐,后考入浙江省文工团当演员。
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在小提琴演奏的民 族化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从音乐形象整体出发,加以分析和理解。要 反复倾听,加深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 对该曲相关的一些资料,如时代背景、作者的思 想感情以及创作意图等要 了解,在欣赏过程中去感受,去体验。这样,我 们才能对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作出准确的审美评 价。
第一章 音的高低 二度音程听辨 构唱及视唱练习
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1958年与同学陈钢合作创作了基于越剧音调的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从此成为中国 乐坛上的著名人物之一。
继《梁祝》之后,又创作了《烈士日记》、《决 不忘记过去》、《龙华塔》、《别亦难》、《草原女 民兵》、《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音乐作品。
作者 陈 钢 (1935-)
上海市人。从小跟父亲陈歌辛学音乐,十 岁起随匈牙利钢琴家伐勒学钢琴。建国后入 部队文工团,十五岁开始音乐创作,曾经写 过一些无伴奏合唱和钢琴间奏曲等作品。 1955年进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从师于 丁善德、桑桐和苏联专家,毕业后留校任教。 大学四年级时,与何占豪合作写了蜚声国内 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 后又编写了《苗岭的早晨》、《我爱祖国的 台湾》、《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清 水江恋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它器乐作品。
中外名曲赏析
中外名曲赏析
一、音乐的定义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运动所形成的乐音在时间 里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 受的艺术。
中外名曲欣赏
![中外名曲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7762b4ed19e8b8f67c1cb9ef.png)
论文课程名称:中外名曲欣赏学生姓名:冷东升学号: 6003109051 专业班级:水电092《土耳其进行曲》作品赏析为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的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KV.331)的第三乐章,又称为Alla Turca(土耳其风回旋曲)。
于1781年至1783年间在慕尼黑或维也纳所作。
而这首乐曲亦曾被改编为香港动画《麦兜故事》插曲《重有最靓嘅猪腩肉》及香港无线电视处境喜剧《同事三分亲》之主题曲(片头曲)乐曲简介《土耳其进行曲》,本曲全称为《“土耳其进行曲”主题变奏曲》,这是一首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主题而驰名世界的变奏曲。
实际上,本曲的主题本身并非具有纯正的土耳其风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一样,只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一种“东方风格”,而在现代人看来,本曲几乎没有什么东方味道。
但是由于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畅的旋律,故与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齐名,成为不朽的古典小品。
乐曲的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
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片段1)。
像这种快活的节奏,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各个变奏并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朴实有力,而又不陷于单调,是一种巧妙的关联。
乐曲构成第一乐章A大调,6/8拍子,主题与变奏曲。
优雅的行板的主题,是由前半段若干小节,后半段十小节的二段而成,并依惯例加以反复,非常优美,明显的反映了这一新时期的曲式概貌。
主题及变奏精巧而细致,优雅而活泼。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A大调,3/4拍子。
是规模相当大而附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
以强有力的齐奏为开始的小步舞曲主部共有四十八小节之长。
中间部左手与右手相互交替,中央又插入有齐奏的强奏部分,技巧华丽而艰深。
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a小调,2/4拍子。
具有法国风回旋曲。
首先是著名的主题以a 小调出现,整部作品中以这个主题最为脍炙人口。
这一异国情调十足的乐章,在极为华丽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本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最为著名,经常被单独演奏,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轻音乐,这就是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采用回旋曲式,因此也有人称为《土耳其回旋曲》。
中外名曲欣赏的论文三篇
![中外名曲欣赏的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bf6c1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b.png)
中外名曲欣赏的论文三篇中外名曲欣赏的论文三篇篇一:中外名曲欣赏结课论文通过本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
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
然而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
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
民族音乐风格上因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另外外国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如独奏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
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
并规范了奏鸣曲式和奏鸣交响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
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
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
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
在古典音乐派别中,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中外名曲鉴赏结课论文
![中外名曲鉴赏结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1d0711f61fb7360a4c65bb.png)
中外名曲鉴赏结课论文歌曲魔王中外名曲鉴赏结课论文谁透过深夜在风中飞驰?那是位父亲带着他的孩子;他将男孩紧拥于臂怀,把他抱紧,为他保暖。
我儿,为何掩起你的脸?父亲,你没见魔王?那魔王束着冕冠,系着裙幕。
我儿,那是一片迷雾。
“可爱的孩子,你跟我来!有趣的游戏你我一起玩;海边鲜艳的花儿开得旺。
我的母亲有许多金衣裳。
”父亲,父亲,你没有听见,魔王轻声许下的诺言?我儿静静地不要响;那是风吹枯叶梭梭的响。
“聪明的男孩,可想跟我来?我的女儿们会耐心的等待;她们夜夜舞着欢快,跳着、唱着、陪你度过夜漫漫。
”父亲,父亲,你可瞧见那?那魔王的女儿们的晦暗地方?我儿,我儿,我看得清楚;那是几棵灰色的老杨树。
“我爱你,喜欢你的美丽。
你若不愿,我也得用武力。
” 父亲,父亲,现在他抓住了我!他的折磨使我难熬!父亲慌了神,如风策马飞驶奔,他把呻吟孩子怀里紧紧摁,竭力困苦回农场,他儿早在自己怀中亡。
注一:此诗为歌唱剧《渔家女》(1782年)所作之开场曲,于1781年8月已作成。
赫尔德所辑民歌中有一首丹麦民歌《小妖之王》(Ellerkonge=Elfenkoenig),本诗乃受该诗之启发而作。
舒伯特曾为本诗作曲,成为世界名曲。
注二:这里的魔王并非恶魔撒旦,而是一种小妖魔,小妖精,小精灵,称爱尔芬(Elf,Elfen),是一处侏儒似的小妖,住在小山上,森林里,喜欢音乐和舞蹈。
对人类常表示好意,但如果不听他的话,也会恶意报复。
注三:Gestalt,正是因为这个词,我才录下这首诗,汉语译为格式塔,是“知觉到的形”之意,也是一个心理学的流派名称,该派重视对视觉的研究,认为知觉即含理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此也感谢德语老师提供此诗。
注四:据说1781年4月的某夜,图林根的库尔尼茨村有一农民抱一病孩骑马去耶拿,拟请该地某内科名教授医治。
教授宣告无望,该农民只得抱其病孩回去,未抵家门前,儿已断气。
数日后,歌德至其住处附近,在枞树店闻知此事,遂在旅店内写成本诗云。
中外名曲赏析123讲
![中外名曲赏析123讲](https://img.taocdn.com/s3/m/8c3dec62783e0912a2162a1f.png)
它是主题音乐下乐句的变体。几经变化之后出现了全曲的高潮。
这一旋律结束在宫音上,激愤而辉煌,是阿炳气质和魄力的流 露,表达了他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奋力抗争的精神。
二、作品欣赏
阿炳在拉琴和运弓方面也别具一格,演奏中,他多处使用了 “错乱”弓序,即打破一般按强弱节拍平稳运弓的次序,而是根 据情感需要而运 弓。
一、作者介绍
《二泉映月》不仅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经典,在 神州大地上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已跨越了国界,穿 越时空,成为全世界华人音乐的经典,成为世界名曲。 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完姜建华演奏的《二泉 映月》后,激动得泪如泉涌,对当时的中央音乐学院 院长赵沨说:“这样的音乐应该跪着听”,而且他真 跪下来听,并说“我对阿炳的原作产生的艺术力量完 全信服了”。
一、作者介绍
他自己曾说他能演奏二百七十多首乐曲,而现在 流传于世的只有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 《龙船》,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等音响资 料,这些作品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阿炳的 这些作品渗透了传统音乐的精髓,表达了他现实生活 的深刻感受,情真意切,感动人心,充满了艺术的生 命力。
在这里阿炳随心所欲的运弓技巧令人惊叹不已。乐曲中的特 色,值得我们欣赏加以注意。
三、《二泉映月》乐谱 二泉映月》
思考题: 思考题:
1、写出《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 2、《二泉映月》的原创作者是谁?
第三讲黄河大合唱嗄达梅林
洗星海辛沪光女
思考题: 思考题:
1、写出《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 2、《二泉映月》的原创作者是谁?
教育中心
一、音乐概念
什么叫音乐?
定义: 定义:所谓音乐,它是通过有组织声音运动所形成的 音 乐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的一种艺术。 音乐是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 艺术的一般分类:(1)造型艺术 (2)表演艺术 (3)语言艺术 (4)综合艺术 音乐的基本分类:声乐与器乐。
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赏析(二)
![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赏析(二)](https://img.taocdn.com/s3/m/ff29a8c20c22590102029d2f.png)
《春节序曲》
• 作者:李焕之 • 体裁与形式:管弦乐乐曲 • 创作及首演时间:作于1955年至1956年 间 • 创作背景:1943年,延安革命根据地的文 艺工作者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开展了轰轰 烈烈的新秧歌运动,并成为同年春节党政 军民联欢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四、作品赏析《红旗颂 》
• 欣赏提示:作品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的 三部曲式结构。 • 乐曲开始,先由小号奏出了以国歌音调为 素材的引子…...
《春节组曲》
• 作者:李焕之 • 《春节组曲》共分4个乐章: • 第一乐章 “序曲” • 第二乐章 “情歌” • 第三乐章 “盘歌” • 第四乐章 “灯会”
中国作品欣赏曲目中国作品欣赏曲目1钢琴协奏曲黄河2管弦乐作品红旗颂春节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瑶族舞曲3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平湖秋月翻身的日子4民族管弦乐作品春江花月夜5民族器乐独奏曲二泉映月二胡
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赏析
(第二讲)
一、钢琴《黄河协奏曲》
• 协奏曲(意大利文concerto,来源于拉丁文concerto---竞赛),原名“竞赛曲”。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 弦乐队相互竞赛,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 曲。16世纪时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17 世纪后半期起才相对器乐而言。巴洛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 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 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 近代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通常由对比呼应的三个乐 章组成,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个乐章快板,改 变调式,三段式;第三乐章快板,调性还原,回旋曲式。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及许多近代作曲家均有大量的协 奏曲作品。陈钢、何占豪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小提琴 协奏曲。
中外名曲欣赏
![中外名曲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35026a9b0717fd5360cdcb3.png)
浪漫主义时期
• 雅科布· 路德维希· 费利克斯· 门德尔松· 巴托尔迪
• 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 •
1809 - 1847 德国犹太裔作曲家
• 代表作: • 《仲夏夜之梦》序曲 • 《婚礼进行曲》 • 《无词歌》
• 钢琴五重奏《鳟鱼》
• 舒伯特这首A大调五重奏与通常的钢琴五重奏不同,不是那种钢琴加弦乐 四重奏的标准形式,而是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 样四件弦乐器的组合,亦即比标准形式少了第二小提琴,而以低音提琴 取代。再者,这首曲子有五个乐章,这一点也与众不同。因为第四乐章 是采用舒伯特本人的歌曲《鳟鱼》的旋律而作主题与变奏,所以此曲俗 称《鳟鱼五重奏》。 这首作品是舒伯特最美妙动听的室内乐佳作,甚至 也是钢琴室内乐这个门类的一顶桂冠。整个基调是浪漫而愉快的,情怀 坦荡,自由• • 舒伯特 1797-1828 奥地利
• 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 代表作: • 《鳟鱼》 • 《圣母颂》 • 《小夜曲》
《摇篮曲》
浪漫主义时期
• 《圣母颂》是舒伯特在1825年根据英国诗人瓦尔特· 司各特的叙事长诗
文艺复兴时期
• 帕里斯特里那 Palestrina (1525-1594) 罗马
《玛尔切里教皇弥撒曲》 4„01
巴洛克时期
• 蒙特威尔第 monteverdi (1567-1643) 意大利
歌剧《奥菲欧》
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
• 贝多芬
• Ludwig Van Beethoven
• (1770-1827) • 德国 • 作品
中外名曲欣赏论文----梁祝
![中外名曲欣赏论文----梁祝](https://img.taocdn.com/s3/m/6456a07e8e9951e79b892728.png)
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电气化0503班(电力)***学号2005*****3 首次完整地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在初中三年级的一节音乐课上。
当时我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故事是有一定了解的。
40分钟的音乐课里,我只听了一遍,就完全被曲子的优美和凄凉深深打动了。
从那时至今已过去了五年,在这五年中,我无数次聆听这首富有民族性的优秀的交响乐,每次都有新的体会、新的感慨。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作曲。
1959年写成并首演。
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
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忠贞的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最后化蝶的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理想。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在小提琴演奏上,借用了我国民族乐器的某些演奏技法和效果,听来别有风味。
这部协奏曲旋律优美,色彩绚丽,通俗易懂,艺术性很强,在国内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国外音乐评论家则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
全曲大概二十八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
从十一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
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也是十一分钟。
最后一段则是化蝶,可说是整曲再现。
结构如下:片段 1:结拜片段 2:共读片段 3:相恋片段 4:送别片段 5:抗婚片段 6:楼台片段 7:哭坟片段 8:化蝶引子:乐曲一开始,声音渐强,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使人心情欢快、舒畅。
中外声乐名曲赏析——《黄土高坡》赏析复习过程
![中外声乐名曲赏析——《黄土高坡》赏析复习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b261917cd184254a353541.png)
中外声乐名曲赏析——《黄土高坡》赏析《黄土高坡》赏析在“中外声乐名曲赏析”的课上,老师播放过很多歌曲。
在中外的众多民歌和艺术歌曲中,我对那首具有浓厚的黄土风情的“西北风”歌曲《黄土高坡》情有独钟。
当老师播放《黄土高坡》的时候,那充满激情,豪迈而又奔放的励志曲调深深地吸引了我。
虽然从小就听这首歌,但依旧百听不厌,如今再次听到这音调,无不豪情满怀,脑海中想象着大西北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黄土高坡》堪称中国流行歌曲的经典之作。
这首歌是由陈哲作词,苏越作曲。
它以具有鲜明的陕北民族的民歌风格以及慷慨激昂的曲调,唱出了生活在黄土高坡人民的质朴和勤劳,以及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这首歌的歌词苍凉感伤,但是又不乏激情与豪迈,它的词风和中国本色的民歌非常接近。
《黄土高坡》具有的浓厚的黄土风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在音乐风格上,苏越运用中国大西北地区,特别是陕北地区的民族歌曲为主的北方民间音乐音调,并结合流行音乐的节奏、配器,使歌曲充满了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
这首歌也鲜明地反映了当时流行的“西北风”歌曲的特色,以陕西、甘肃等地的民歌素材为基本音乐语素,旋律昂扬,演唱风格刚劲豪迈。
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都是我的歌我的歌,高亢豪放的歌声,昂扬的生命激情,促使人们改造自己人生的命运,激发自己昂扬向上的生活热情。
《黄土高坡》诞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和当时的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时一批寻根作家鲜明地打出了推崇民族文化的旗号,他们主张立足于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文学寻根热对音乐界的影响便是1987、1988年歌坛“西北风”的盛行。
“西北风” 多以西北地区传统文化为根基,歌唱黄土情结,歌唱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歌曲粗犷豪放,质朴舒展,具有浓郁的西北地域风格。
中外名曲欣赏教案
![中外名曲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73c80df8c75fbfc67db256.png)
《中外名曲欣赏》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外名曲欣赏总课时:28培养目的: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使学生熟悉中外音乐,增进乐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考核方式:堂考或卷考课程简介:《中外名曲欣赏》为音乐公共选修课之一,主要以欣赏国外的歌剧和音乐剧以及中国器乐为主。
教材:《中国民族音乐概述》,其余部分自选。
主讲:朱晓红《中外名曲欣赏》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外名曲欣赏》总学时:28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中外名曲欣赏》为音乐公共选修课之一2、培养目的和任务: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及创造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其中中国音乐部分能使学生熟悉和热爱中国音乐文化,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本课程从欣赏国外的歌剧和音乐剧及中国器乐为主,部分介绍歌剧与音乐剧的欣赏与歌唱;部分欣赏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品种丰富、形式多样。
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和人文研究价值。
三、教学内容:第一讲:民族乐器的产生和发展(从远古——明清)民族器乐发展概况吹奏乐器:1、笛子:曲目《鹧鸪飞》、《喜相逢》、《姑苏行》等2、唢呐:曲目《百鸟朝凤》、《打枣》等3、管:曲目《江河水》;葫芦丝:曲目《小河淌水》4、其它:巴乌、埙、笙等。
第二讲:拉弦乐器及弹拨乐器1、拉弦乐器(二胡类)的发展概况a、刘天华与十大二胡曲b、华彦钧与二泉映月c、刘文金的现代二胡曲2、弹拨乐器的发展a、古琴:曲目《流水》、《梅花三弄》、《阳关三叠》等b、古筝:曲目《渔舟唱晚》、《战台风》、《高山流水》、《寒鸦戏水》等第三讲:琵琶1、琵琶的发展与流派2、曲目《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彝族舞曲》、《大浪淘沙》等第四讲:打击乐器、传统乐种1、打击乐器种类2、传统乐种基本介绍:打击乐合奏、吹管乐合奏、丝弦乐合奏、丝竹乐合奏第五讲: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1、简介]2、曲目:《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等八大传统曲目3、广东音乐第六讲:吹打音乐(丝竹锣鼓乐合奏)、民族管弦乐合奏1、苏南吹打:《将军令》等2、山西鼓乐:《大得胜》等3、《金蛇狂舞》、《春江花月夜》等第七讲:音乐思想面面观1、先秦诸子音乐观——墨、道、儒2、嵇康与《声无哀乐论》3、白居易及其音乐理论4、欣赏第八讲:歌剧艺术的基本特征1、绪论2、基本特征a、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b、歌剧与戏剧之比较及歌剧的戏剧性特征c、作品欣赏第九讲:音乐戏剧的发展轨迹1、雏形和成型:礼拜剧、田园剧等2、歌剧类型:a、17、18世纪意大利正歌剧等b、19世纪歌剧:大歌剧、喜歌剧等c、作品与欣赏第十讲:歌剧的结构模式1、戏剧结构与音乐结构2、歌剧的宏观结构原则3、连续剧与组合剧4、作品欣赏第十一讲:歌剧的独唱形式与多声部形式1、日常生活语言与歌剧音乐语言2、传统歌剧的唱段类型3、重唱组合形式4、合唱5、作品欣赏第十二讲:歌剧中的器乐:歌剧大师的创作1、歌剧乐队的发展概况及作用2、音乐会性质的器乐曲3、18世纪的歌剧大师:莫扎特等4、19世纪的歌剧大师:贝多芬等5、意大利和法国浪漫主义时期、后期浪漫主义时期第十三讲:音乐剧简介:音乐剧历史上的大师与杰作1、发展概况2、音乐特点3、百老汇音乐剧的开山祖:杰罗姆.科恩4、百老汇历史上的“黄金组合”与“白银搭档”5、严肃音乐大师与通俗音乐喜剧6、作品欣赏第十四讲:课程小结、复习考试四、教材:《中国民族音乐概述》及自选部分五、主讲:朱晓红.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名曲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中外名曲欣赏》是在高校开设的一门艺术课程。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大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音乐要素知识及中外音乐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准确、敏锐地从整体上感受、体验音乐表现内容的能力,逐步具备评价音乐内容和形式中所反映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
从绚丽多彩的音乐作品中学习历史、了解社会、认识生活,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品水平的音乐爱好者。
三、教学内容:本学期上课时间为10周,每周2个课时,共分2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1-5周)教学内容:中国音乐作品欣赏教学目的:通过对不同题材的中国作品的学习和欣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重点、难点:分析作品时,要对每部作品进行分段赏析。
不仅要让学生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还要了解每段音乐的表现内容。
(1)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1、作者简介:华彦钧,小名阿炳,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
私生子的社会地位,使他自幼遭人冷眼和歧视,但也形成了他倔强和敢于反抗的性格。
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与欺凌。
2、一系列的因素造就了他超人的毅力与卓越的才华: 1)能够演奏多种民族乐器;2)受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熏陶; 3)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4)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
3、流传于世的作品: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4、曲名的来历:乐曲本来是没有标题的,而是即兴商定的,因此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不应完全借助于标题,把它看作是一首以描绘景色为主的作品,而应从乐曲本身的音乐表现进行恰当的、合乎情理的分析。
5、曲式:变奏曲式结构(引子+主题+主题的五次变化发展)。
引子:从头便是断肠声上乐句:倾诉性的、令人沉思的。
下乐句:富于起伏变化,如海潮般的感情在奔腾。
6、小结:由这样两组美妙的乐句构成的音乐主题以及后来的一系列交替出现和变奏,把阿炳由沉思而<a name=baidusnap0></a>忧伤</B>,由忧伤</B>而悲愤,由悲愤而怒号,由
怒号而憧憬的种种复杂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在经过了几个段落的情绪、力度诸种因素的聚集和发展之后,终于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推向了全曲的高潮。
激愤而辉煌的音调,是阿炳特有的气质、魄力的流露,鲜明地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不妥协的斗争和反抗,使闻者莫不深受感动。
(2)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作者:聂耳。
他在1934年创作了四首民乐合奏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蛇狂舞》和《翠湖春晓》《金蛇狂舞》 1、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
2、是根据我国古老的民间乐曲《倒八板》改编的。
是在喜庆节日里演奏的乐曲,欢腾、热烈。
3、《金蛇狂舞》的特点: 1)旋律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 2)大量运用了民族打击乐器,加强了乐曲的节奏,烘托了热烈的气氛,使乐曲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翠湖春晓》曲式结构:三部曲式。
表现内容:乐曲描绘了作者故乡云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第一段:速度缓慢,曲调带有叙事的色彩。
仿佛大地正在苏醒,人们期待已久的春天即将来临。
第二段:过渡性的段落,比较短小。
由弱到强,描绘了春风悄悄来到人间,终于吹遍大地的动人景象。
第三段:乐曲的中心段落。
抒发了人们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3)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春江花月夜》由民族乐器组成的乐队称为民族乐队,也叫民族管弦乐队,通常由以下几组乐器组成: 1)吹管乐器组:笛、箫 2)弓弦乐器组:高胡、二胡 3)弹拨乐器组:柳琴、琵琶、阮 4、打击乐器组:板、鼓、锣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1、作者:彭修文,指挥家。
指挥、创作并改编过大量的民族管弦乐曲。
如:《瑶族舞曲》、《彩云追月》、《步步高》、《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
2、表现内容:生动地描写了瑶族的青年男女在节日的夜晚,身着盛装聚集在月光下边歌边舞的欢乐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3、结构:复三部曲式(带再现A+B+A,)。
引子:舞蹈性的:表现青年男女拍击着长鼓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
第一大部分: 1、高胡主奏主题:“少女独舞”。
主题出现第二遍时,运用了功能分组的手法:(吹管组齐奏旋律,组齐奏旋律华彩)“姑娘加入”。
2、中音芦笙主题:“小伙加入”,粗犷、热烈。
第二遍出现:加强浓度、舞性高涨,第三遍:奔放热烈。
第二大部分:音乐转入另一个抒情、安宁的境地,“静中有动”。
第三大部分是第一大部分的再现。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1、这只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是由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来的。
箫鼓:我国古代排箫,笳和鼓作为主奏乐器的一种音乐组合形式。
2、
重点、难点:“换头合尾”。
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器出现。
它听起来十分和谐,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
3、演奏形式灵活,演奏人数可多可少。
大规模乐队:三四十人;小型:用琵琶、二胡、洞箫三件乐器也可以演奏。
4、多段体曲式结构。
全曲一共分为十段。
标题依次是: 1)、一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风回曲水;4)、花影层叠;5)、水深云际;6)、渔歌晚唱;7)、回澜拍岸;8)、棹鸣远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