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易错题选择题 【含答案】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选择题专项经典测试题(培优练)(1)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参与物质燃烧是高能燃料B.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或固体C.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解析:D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而不是燃料,A错误;B.液态氧为淡蓝色液体,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B错误;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C错误;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正确;故选:D。
2.下列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不仅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还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二氧化锰既可做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又可做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C.催化剂在化学变化前后,化学性质不变,质量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解析:B【分析】考查催化剂的相关知识。
A、催化剂不仅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决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也不能增加生成物质量;不符合题意;B、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不是唯一的,二氧化锰可以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符合题意;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要满足“一变二不变”,化学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D、很多化学反应都不需要催化剂,如木炭、硫粉燃烧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催化剂特征“一变二不变”。
3.下列实验中都用到了水,则关于水体现的主要作用错误的是()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硫燃烧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A.①中水的作用:导管伸入水中形成密闭体系,便于通过气泡证明管内气体逸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②中水的作用:用于冷却降温C.③集气瓶中水的作用:吸热、降温、减压防止胶塞弹开D.④中水的作用: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B解析:BA、检查装置气密性,若气密性良好,则用手捂住试管,试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故①中水的作用:导管伸入水中形成密闭体系,便于通过气泡证明管内气体逸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则②中水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故B不正确;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大量热,集气瓶中压强变大,则③集气瓶中水的作用:吸热、降温、减压防止胶塞弹开,故C正确;D、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则④中水的作用: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故D正确。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经典练习(专题培优)(1)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2.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以用烧杯代替量筒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④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时,滴管的尖嘴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防止液体飞溅出来⑤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⑥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A.①②③④⑤B.③⑤⑥C.②⑥D.①⑥3.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4.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燃放烟花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6.下列变化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木柴燃烧C.汽油挥发D.米饭变馊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测量液体体积C.倾倒稀酸D.滴加液体8.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C.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9.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一章选择题专项(培优专题)
一、选择题1.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给固体加热C.给液体加热D.熄灭酒精灯 C解析:CA、不能使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图示错误。
B、给固体加热试管口要倾斜向下防止加热的固体放出水蒸气,在试管壁上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底部骤冷,炸裂试管,图示错误。
C、给液体加热图示正确,符合题意。
D、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而应该盖灭,图示错误。
故选C。
2.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缓慢推动活塞一段距离后并保持活塞不动,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一段距离后,液面保持不下降D解析:D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多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
故选:D。
【点睛】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3.下列实验结果或操作正确的为()A.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76gB.用100mL的量筒量取20mL的液体C.为了防止液滴飞溅,应该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滴加液体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D解析:DA、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76g,天平游码分度值最小为0.1g;故选项错误。
B、用25mL的量筒量取20mL的液体;故选项错误。
C、为了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竖直悬空于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故选项错误。
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下列描述中,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该项性质表现出来的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易挥发,滴一滴酒精在手心中感到凉意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能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C.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的物质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了气体D解析:DA、酒精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滴一滴酒精在手心中感到凉意,是因为酒精挥发带走热量导致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汽油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人靠近汽车能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汽油具有挥发性,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C、铁的熔点高达1535℃,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的物质,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性质;D、蜡烛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了气体,属于化学变化。
最新初中化学溶液 溶解度易错题精选
最新初中化学溶液溶解度易错题精选一、溶液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t2℃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D.将t1℃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的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错误;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t 2℃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即100g溶剂中甲物质的质量>乙物质的质量,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故错误;D、由于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时也相同。
甲、乙的溶解度都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都变成了不饱和溶液,由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都不变,所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正确。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B.t2℃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答案】B【解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正确;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故B错误;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故C正确;D、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培优专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H2O。
为了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都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可检验物质的酸碱性),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的发生和停止C.铜丝烧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速率D.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2.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选A.B.C.D.项方案结论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心温度最高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多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A.A B.B C.C D.D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4.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以用烧杯代替量筒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④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时,滴管的尖嘴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防止液体飞溅出来⑤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⑥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A.①②③④⑤B.③⑤⑥C.②⑥D.①⑥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向试管中加入石灰石6.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符的是选项A B C方案结论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较空气中多说明白烟其有可燃性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A.A B.B C.C D.D7.下列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苹果腐烂B.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D.金属生锈8.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塊宝。
中考化学经典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经典易错题及答案解析!1、(10%)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2、(12%)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50g高锰酸钾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D、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4、(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5.(23.1%)现有Fe、CuO、MgCl2、Ca(OH)2、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7个 B.6个 C.5个 D.4个7.(25%)实验室里将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据此对白磷性质作出如下推测,不准确的是A.它易与氧气反应 B.它遇水不反应 C.它难溶于水 D.它比水重8、(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B、食盐溶解在水中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9、(3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37.5%)(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A ;B ;C ;D 。
11.(38.5%)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肯定用到的仪器是12、(39%)小明同学想测定此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4g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并滴加两滴酚酞试液,再往试管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当加入到7.3g稀盐酸时,他认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请你分析他是凭借什么现象判断反应恰好进行完全:根据他的数据,请你计算出此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中考化学易错题集20000道题库含详细解答
20000题库精选易错题1、(10%)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2、(12%)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50g高锰酸钾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D、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3、(15%)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之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过滤。
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所得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
(共2分)4、(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5.(23.1%)现有Fe、CuO、MgCl2、Ca(OH)2、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7个B.6个C.5个D.4个6.(23.1%)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④7.(25%)实验室里将白磷放在水里保存,如下推测,不准确的是A.它易与氧气反应 B.它遇水不反应 C.它难溶于水 D.它比水重8、(32%)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B、食盐溶解在水中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9、(3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37.5%)(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A ;B ;C ;D 。
11.(38.5%)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肯定用到的仪器是12、(39%)小明同学想测定此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4g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并滴加两滴酚酞试液,再往试管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培优专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纸张的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B.可燃C.易碎D.不溶于水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3.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白磷自燃B.铁生锈、干冰升华C.冰化成水、火药爆炸D.硫燃烧、电解水4.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向试管中加入石灰石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试剂淌下腐蚀标签B.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是为了避免液体倒流腐蚀胶头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是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喷出伤人D.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是为了节约药品7.下列变化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木柴燃烧C.汽油挥发D.米饭变馊8.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CO2和H2O的曲线是a和c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9.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10.实验操作也是化学学习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下列实验操作没有错误的是()A.液体读数B.液体取用C.过滤D.滴加液体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管使用后都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B.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用 10ml 的量筒量取 9.75ml 的水D.为了节约药品,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二、填空题12.某同学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请写两点)。
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含解析)
初中化学错题集一、选择汇总例1.1 gH 2和10 gO 2在一密闭容器内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A.1 gB.9 gC.11 gD.10 g[常见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1 g H 2和10 gO 2的质量总和为11 g ,选C 。
[错因分析]理解错误:充分反应与恰好完全反应混淆。
恰好完全反应是指各种反应物都正好用完,没有剩余;充分反应是指某一种物质已经反应完了,化学反应不能继续,而其他参与反应的物质还可能有剩余。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要满足一个确定的质量比,并不是提供的各物质都一定能恰好完全反应,H 2与O 2反应时的质量比为1﹕8而不是1﹕10。
[教学对策]在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多种反应物,依据反应物的量求某种生成物的质量时,若提供多种反应物的数据而题目又没有说恰好完全反应时,此类题目往往有陷阱,可能有物质剩余,解题要小心。
解题时要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根据消耗完的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
本题根据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 gH 2只能和8 gO 2反应,而提供的10 gO 2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还剩余2 gO 2,所以生成水的质量应该为9 g ,正确选项B 。
[变式练习]现有20 gH 2和O 2的混合气体在一密闭容器内引燃,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还有2 g 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 2 的质量是( )A.2 gB.16gC.18gD.16g 或18g答案D例2.经测定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 )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单质C.不可能是化合物D.不可能是纯净物[常见错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单质也一定是纯净物,选A 、B 或AB 。
[错因分析]记忆、理解错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多种物质,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中可能有多种单质,它就属于混合物(即不是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题
1.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题()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B .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D .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 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2.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A .吸附性B .氧化性C .还原性D .稳定性3.金刚石、石墨、C 60都由碳元素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都是无色固体B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都不同D .以石墨为原料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4.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炭粉还原氧化铁,称取3.2g 氧化铁与2g 过量炭粉均匀混合,放入重48.48g 的玻璃管中。
实验中观察到A 中固体全部变成黑色,B 中变浑浊。
实验结束后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g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假设每个步骤均反应完全2Fe 2O 3+3C4Fe+3CO 2↑)()A .参加反应的炭粉的质量是0.36gB .该装置的缺点是无尾气处理装置C .称量B 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增重0.88gD .充分反应后,先打开K ,通入氮气,再熄灭酒精喷灯,防止石灰水倒吸5.某同学设计化学“消消乐”游戏,点击灰色格,与该格中物质能反应的相邻物质就一起消失(反应条件为常温、加热或点燃),点击下图灰色格,剩余物质最少的是()A.B.C.D.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探究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催B.一定质量的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化剂条件下产生氧气的质量关系在高温条件下反应C.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7.兴趣小组为了探究C与CuO反应生成的气体,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步骤①先向波形管中通入N2一会儿,在戊处连接瘪气球,关闭甲处止水夹;步骤②点燃丁处酒精灯,观察到CuO不变色;步骤③继续加热丁处,点燃乙处酒精灯。
初中化学错题集及答案
初中化学错题集一、其他资料1.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2.实验室里将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据此对白磷性质作出如下推测,不准确的是A、它易与氧气反应B、它遇水不反应C、它难溶于水D、它比水重3.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5.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A、珠江水B、矿泉水C、煮沸的水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6.下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锥形瓶中放入天然水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和锥形瓶中液体的pH变化分别是A、升高、升高B、升高、降低C、降低、升高D、降低、降低7.(多选)已知粒子R2+的质子数是N,据此还不能确定该粒子的A、元素种类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化合价二、创新学练案1.(P16)现有一台托盘天平,最多可称量到100 g,最准能称准到0.1g,标尺的最大刻度为5g。
若用这台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粉末28.3g,应取用的砝码是A、25g砝码一个,3g砝码一个B、20g砝码一个,5g砝码一个C、5g砝码五个,3g砝码一个D、20g砝码一个,8g砝码一个2.(P60)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A、燃烧更旺B、燃着的木条熄灭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D、无明显变化3.(P169)高压输电网中的铁架与导线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连接,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要求这种材料的性质相当稳定。
下列最适合用作这种材料的是A、铝合金B、橡胶C、干木材D、陶瓷4.(P90) 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经典题(培优专题)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元素氖的原子B.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C.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解析:BA、原子失去电子后原子核没有变化,故质子数不会变化,所以原子的种类就不会变化;错误;B、氩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而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核外也有18个电子,故会变成了和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正确;C、两种粒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相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氖原子和钠离子,只能说都比较稳定,但化学性质不可能相同;错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原子;错误;故选:B。
2.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显电性B.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C.“零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D.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B解析:B【分析】根据“四中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四中子”是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微粒中无质子,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则知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又知中子不带电.据此分析即可.由题意可知:A、由于中子不显电性,该微粒中只有中子,所以不显电性。
故A正确;B、由于该微粒中只有中子,失去中子也不显电性,故不会化合价为+1,故B错误;C、因为中子的质量≈质子的质量,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个中子的质量=4,故C正确;D、因为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故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3.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电子上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解析:CA、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A错误。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错误。
【化学】初中化学溶液 溶解度易错题精选(word)
【化学】初中化学溶液溶解度易错题精选(word)一、溶液选择题1.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在60℃到80℃之间B.t℃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C.两种饱和液从80℃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含结晶水)无法比较D.把60℃时的105g KNO3饱和液降温至20℃,能析出晶体73.4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t℃时K2CO3和KNO3的溶解度相同,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60℃到80℃之间溶解度都包括126-139间的数值,所以t℃在60℃到80℃之间,故A正确;B、t℃时,两种物质只有是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则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B正确;C、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液从80℃降温到20℃,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硝酸钾比碳酸钾多,如质量不等,则无法比较,故C正确;D、把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105g KNO3饱和液中溶剂是50g,溶质是55g,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50g水中最多能溶15.8g,所以降温后能析出晶体39.2g,故D不正确。
故选D。
2.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蔗糖的溶解度【答案】D【解析】【分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详解】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不确定蔗糖是否溶解,溶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改变,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温度没有改变,溶解度一定不改变,故选D。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30g甲物质溶于70g水中得到30%的甲溶液B.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C.t2℃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D.t3℃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质量甲>乙【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30g甲物质溶于7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30g100%23.1%30g+100g⨯=,不能得到30%的甲溶液,故A错误;B、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乙的溶解度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甲、乙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s100%100g+s⨯,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B正确;C、t2℃时,甲、丙溶液的状态没有确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D、t3℃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饱和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析出晶体质量也不能确定,故D错误。
(精选)初中化学易错题专题十一化学与生活
专题十一化学与生活易错清单1. 对有机合成材料、燃料等的使用与环境保护认识不足。
【例1】(2013·广东揭阳)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要防止“白色污染”,就不能使用塑料制品B. 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 将钢铁厂的烟囱弄高些,消除尾气对环境的污染D. 废旧电池只要埋入土中,就能防止其对水源的污染【解析】不使用塑料制品是不切合实际的,要防止“白色污染”,可以对废弃的塑料进行集中处理,故A错误;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可以节约资源,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将钢铁厂的烟囱弄高些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C错误;废旧电池埋入土中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故D错误。
综上所述,选B项。
【答案】 B【误区纠错】不能因“白色污染”,就不使用性能优良的塑料制品。
2. 对生活中的化学常识模糊不清。
【例2】(2014·福建泉州)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甲醛浸泡虾仁B. 焙制糕点时添加含小苏打的发酵粉C. 用霉变的谷物做饲料D. 为防止骨质疏松,长期摄入过量的钙元素【解析】 A. 甲醛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还会诱发癌变,故A错误;B. 小苏打可以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使糕点变得松软和香甜,故B正确;C. 霉变的谷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在高温下仍能存活,人吃了用这种饲料饲养的动物后,黄曲霉毒素会进入人体,能够危害肝脏健康,甚至诱发肝癌,故C错误;D. 长期摄入过量的钙元素,会严重影响铁、锌、镁、磷的生物利用率,会引起孕妇尿路结石、高钙血症、碱中毒等危害。
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 B【误区纠错】人体需要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需补充,但不能大量、过量,应该适量。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一章选择题专项经典复习题(培优专题)
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氯化钠B.倾倒液体C.点燃酒精灯D.读取液体体积 D解析:DA、托盘天平使用,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A错。
B、倾倒法取用液体药品,瓶塞需倒放,瓶口需紧靠试管口,图中操作错误,B错。
C、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外一盏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C错。
D、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D正确。
故选:D。
2.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以下方法清洗所用仪器,达不到目的的是()A.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实验的试管B.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盛过植物油的试管C.用稀盐酸清洗管壁上附着碳酸钙的试管D.用稀硫酸清洗管壁上附着铜的试管D解析:DA、碘能溶于酒精,因而能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实验的试管,正确;B、热的纯碱溶液碱性很强,可使油脂水解,最后通过乳化作用清洗油污,加快其水解,正确;C、稀盐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水和二氧化碳,因而可用来清洗附碳酸钙的试管,正确;D、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稀硫酸不能清洗试管壁上附有铜的试管,错误。
故选:D。
3.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A.全部B.除④外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B解析:B造成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1.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受热不均匀;2.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没擦干;3.试管接触到灯芯;4.试管口部高于试管底部,导致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5.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
而⑦高锰酸钾混有可燃物可能导致温度骤然升高,使试管破裂,所以除了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之外,其他都可能造成试管炸裂。
故选B。
【点睛】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那几个常见的原因之外还需要考虑特殊的情况,比如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4.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初三化学上 试卷一(含答案)
第一题选择题(2分*20)1、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A.质子数 B.核电荷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2、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 === 2Na2CO3 +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4、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
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5、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A.将一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6、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其中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它们主要是()A.CO和CO2 B.SO2和CO2 C.NO2和SO2 D.O3和CO7、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有: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软塑料瓶变瘪并发出声音③塑料瓶内液体由紫色变红④塑料瓶内液体变得烫手()A.①③ B.②③④C.①② D.①②③④8、乙烯(C2H4)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之一。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经典测试卷(专题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试管、蒸发皿、量筒、燃烧匙都可以用来给物质加热B.用镊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放入垂直的试管中C.用100mL量筒取9.5mL氯化钠溶液D.用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5.0g2.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A.B.C.D.3.小明利用蜡烛进行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B.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C.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先变黑D.蜡烛熄灭后产生一缕白烟,其成分为水蒸气4.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100mL的量筒量取9.8mL的蒸馏水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1 3C.实验后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D.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用灯帽盖灭6.《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新增的“飞花令”环节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大呼过瘾。
下列以“生”为关键词的诗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C.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7.下列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苹果腐烂B.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D.金属生锈8.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肯定大于5毫升B.肯定小于5毫升C.肯定等于5毫升D.都有可能9.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九年级化学易错题整理
九年级化学易错题整理一、选择题(1 - 10题)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 B. 酒精挥发。
- C. 蜡烛燃烧。
- D. 矿石粉碎。
- 答案:C。
- 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冰雪融化(水由固态变为液态)、酒精挥发(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矿石粉碎(只是形状改变)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 氮气。
- B. 氧气。
- C. 二氧化碳。
- D. 稀有气体。
- 答案:A。
- 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稀有气体约为0.94%,所以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木炭。
- B. 铁丝。
- C. 红磷。
- D. 硫粉。
- 答案:C。
- 解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酒精灯。
- B.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
- C. 将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 D.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 答案:B。
- 解析: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是正确的操作;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要放在纸上或玻璃器皿中,防止腐蚀托盘;闻药品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要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5.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B. 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 C. 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 D.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答案:D。
- 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不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初中化学易错题选择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易错题选择题【含答案】初三化学易错选择题专项训练1.许多同学喜欢吃烧烤⾷物,烧烤常⽤⽊炭作燃料。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室内烧烤时要注意通风(B)烧烤有时看到的黄⾊⽕焰是⽊炭燃烧产⽣的(C)烧烤时扇炭⽕是为了降温(D)⽤含硫的焦炭代替⽊炭不会影响⼈体健康2.下列对酒精灯和酒精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柴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点(B)⽤酒精灯加热物质——酒精燃烧能放出⼤量的热(C)⽤灯帽盖灭酒精灯——使灯芯的酒精与空⽓隔绝(D)存放酒精时远离⽕源——主要是防⽌酒精挥发3.某农⽥出现了⼟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长期施⽤化肥(NH4)2SO4。
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A)(NH4)2SO4溶液的p H可能⼩于7(B)⼟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NH4)2SO4造成的(C)为了防⽌⼟壤酸化,施⽤(NH4)2SO4的同时应加⼊Ca(OH)2(D)草⽊炭(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壤,说明K2CO3的溶液可能呈碱性4.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某固体中加⼊稀盐酸有⽓泡产⽣,可证明该物质中⼀定含有CO32-(B)常温下可⽤Fe与AgCl反应制取Ag(C)可⽤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D)分别将Mg、Fe、Cu、Ag放⼊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5.下列关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然界中⽔的p H均为7 (B)⼯农业⽣产需要⼤量的淡⽔(C)地球上总储⽔量很多,但淡⽔量很少(D)⽔能以固态、液态、⽓态三种状态存在6.下列物质露置在空⽓中,能与氧⽓、⽔蒸⽓同时发⽣反应的是(A)铁粉(B)⽣⽯灰(C)浓硫酸(D)氢氧化钠固体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8.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
若向左盘烧杯中加⼊100 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要想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向右盘烧杯中加⼊的物质可能是①56 g Zn和Fe2O3的混合物②100 g MgCO3和Al的混合物③84g Mg和Fe的混合物④100 g BaCO3和Cu的混合物(A)①③(B)②(C)②④(D)③④9.亲爱的同学们,通过化学的学习你⼀定对⼀些化⼯⽣产中应⽤的原理有所了解,下列⽣产中不发⽣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冶炼B.⽯灰⽯制⽣⽯灰C.分离液态空⽓制氧⽓D.氧炔焰焊接⾦属10. 2005年11⽉,吉林⽯化公司双苯⼚发⽣爆炸,造成松花江⽔质污染,主要污染物之⼀是苯。
初中化学易错题带答案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易错题整理(找对错,并改正)初三:1.医疗急救和潜水都需要用纯氧氮气不但可以作气体肥料,还可以制造硝酸和氮肥3.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氧气和氮气两部分组成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所得产物为固体,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空气中各成分按质量分数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0.03%、二氧化5.碳0.94%氧气易溶于水,1L 水中可溶解30mL 氧气6.7.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8.实验室利用0.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9.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均可增强溶液导电性,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速率10.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和生成物质量,自身质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13.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降温储存在蓝色钢瓶中比较容易控制产生氧气的15.利用膜分离技术可制得含量95%的富氧空气,在医疗、化工生产等方面有广泛应用16.氧化反应均发光放热17.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下方的火柴后应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1.品红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固体消失:分子间有一定间隔2.水结冰后会浮在水面上:分子间间隔减小,冰的密度减小3.铁轨接头处留有一定的缝隙:原子之间有间隔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6000L 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 的钢瓶中:分子间有一定间隔6.气体比液体容易压缩: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增大压强,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7.氯化钠放入水中,很快消失:氯化钠分子在不断地运动FeCl 2溶液为浅绿色而Fe 2(SO 4)3溶液为黄色: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种类不同9.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10.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11.元素周期表共7个周期18个族,7、8、9三个纵行为一个族12.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种类不同71%被水覆盖 95.6%3.淡水约占总储水量的30.4%,可以利用的淡水约占淡水总量的2.53%三: 二:5.咸水约占总储水量的0.97%6.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7.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最多的元素是氯8.中国人均水量占世界第六位10.生物体内水的体积分数为60%以上,成人为65%—70%,香蕉生菜在90%以上40%、70%以上12.生活用水费单收费项目只包括: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13.在过滤操作时,玻璃棒起搅拌滤液和引流的作用14.电解水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15.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16.卡文迪许和拉瓦锡是最早研究水的组成的两位科学家17.水垢形成的化学方程式:18.醋酸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1. 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2.石墨做铅笔芯主要是利用石墨硬度小、有滑腻感的性质3.金刚石、石墨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原子的结构不同......C60...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6.金刚石的导热导电性远远超过硅,甚至超过银7.金刚石薄膜是由石墨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得的10.焦炭和氧气都可以用于工业炼铁11.铜粉中混有少量炭粉可在石棉网充分加热除去炭粉12.石墨导电是因为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13.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14.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易错选择题专项训练1.许多同学喜欢吃烧烤食物,烧烤常用木炭作燃料。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室内烧烤时要注意通风(B)烧烤有时看到的黄色火焰是木炭燃烧产生的(C)烧烤时扇炭火是为了降温(D)用含硫的焦炭代替木炭不会影响人体健康2.下列对酒精灯和酒精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B)用酒精灯加热物质——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灯芯的酒精与空气隔绝(D)存放酒精时远离火源——主要是防止酒精挥发3.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
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A)(NH4)2SO4溶液的p H可能小于7(B)土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NH4)2SO4造成的(C)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OH)2(D)草木炭(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可能呈碱性4.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B)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制取Ag(C)可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D)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p H均为7 (B)工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淡水(C)地球上总储水量很多,但淡水量很少(D)水能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6.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能与氧气、水蒸气同时发生反应的是(A)铁粉(B)生石灰(C)浓硫酸(D)氢氧化钠固体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8.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
若向左盘烧杯中加入100 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要想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向右盘烧杯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①56 g Zn和Fe2O3的混合物②100 g MgCO3和Al的混合物③84g Mg和Fe的混合物④100 g BaCO3和Cu的混合物(A)①③(B)②(C)②④(D)③④9.亲爱的同学们,通过化学的学习你一定对一些化工生产中应用的原理有所了解,下列生产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冶炼B.石灰石制生石灰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氧炔焰焊接金属10. 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质污染,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苯。
下图是苯的微观粒子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苯的化学式为C6H6 B.苯由两种元素组成C.苯是由碳原子、氢原子直接构成的D.苯属于有机化合物11.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为化学研究范畴的是18.请你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选项中哪种物质是由所提供的粒子构成的19.小英的妈妈在洗碗筷时,经常在水中加入一种物质,很快就能将“油乎乎”的菜盘洗得干干净净。
小英的妈妈在水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汽油B.烧碱C.纯碱D.食盐水2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21.在以下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它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A、FeB、CuC、ZnD、Ag2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杂质除去的是A.CuSO4(Na2SO4) B.C(CuO) C.CO2(C0) D.NaCl(MgCl2)23.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
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 g 5.4%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A.500 g B.400 g C.200 g D.100 g24.如图所示,将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液体Z,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B. NaCl Na2CO3 KNO3CuSO4 NaOH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碳酸镁和碳酸钙B.碳酸钾和碳酸铵C.碳酸钡和碳酸锌D.碳酸钡和氯化钠30.1O克20 %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O克20%的稀硫酸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铁B.氯化钡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氢氧化钡溶液31. 右图(1)表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右图(2)A、B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固体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发现A试管中固体增多.B试管中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是A.硝酸铵B.浓硫酸C.氢氧化钠D.生石灰32. 以下关于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不相符的是A.海尔洗衣机厂开发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解决污染问题B.厦门三达膜技术公司开发的“海水淡化膜”——解决资源问题C.中科院开发的“用CO2制取全降解塑料”——解决能源问题D.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导电塑料”——解决材料问题3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比较容易获得电子(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34.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方案或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B)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氢气(C)将Fe(OH)3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D)在混有Na2SO4的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可得到纯净的NaOH 溶液35.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
向滤液中加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和Fe (B)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C)滤液中一定不含有CuSO4 (D)滤液中一定不含有FeSO4和H2SO436.将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是37.一定条件下,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均加入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等的稀盐酸,调整天平呈平衡状态。
下列实验操作,最终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的是(A)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5.6 g Fe和1.8 g Al,两种金属完全溶解(B)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C)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Fe、CaO,反应后盐酸有剩余(D)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Mg、Al,反应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38. 玻璃钢是一种A.硅酸盐材料B.塑料C.合金D.复合材料39. 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B.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C.X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D.X、Y都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40. 小明测得某食盐溶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9%,如果以计算,则该盐水中所含的质量分数为A.0.71% B.1.42% C.2.18% D.3.61%41. 给一无色溶液滴入数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使酚酞变红,这说明该溶液是A.酸性溶液B.酸的水溶液C.碱性溶液D.碱的水溶液42. .在5.6混有少量铜粉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A.大于0.2g B.等于0.2g C.小于0.2g D.无法确定43. 检验某可燃烧的化合物是否含有氢、碳、氧3种元素,在该物质完全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是: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④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
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44.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表示正确的图像是A.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m表示加入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45..在25℃时,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再恢复到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质的质量减少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46. 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蒸发掉6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A.12克B.60克C.120克D.无法确定47. 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HCl、H2SO4、NaOH、Ca(OH)2、Na2 CO3、NaCl,请你整理归纳,这六种物质两两相互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共有A.7个B.6个C.5个D.4个48. 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A.放出H的质量是A>B>C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49.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塑料、纤维、橡胶均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热固性塑料可用作炒菜锅的手柄C.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D.合成橡胶可用于生产汽车轮HCOOH61.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
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 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B. 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C. 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D. 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62.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6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70.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
下列对此说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普通水”中含有氮分子B.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C.“普通水”中含有氧分子D.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71.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