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播报的利弊 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言
方言播报,指的是当地媒体主播利用地方话进行播报的一种节目类型,方言播报节目最早出现在沿海城市,而今又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和新的电视节目形式由沿海扩散到内地,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和蔓延。四川、湖南、浙江、上海、陕西等省市的方言播报节目也如雨后春笋,纷纷亮相。这种播报形式,一方面可以给主持人以更大的个性发挥空间,另一方面让观众感觉耳目一新。近几年,被广泛运用于地方类节目及地方媒体拍摄的电视剧中。吸引了大量本地受众的注意力,引发了空前的收视热情,把电视观众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
1 方言播报节目
1.1方言播报节目发展历程及特点
1.1.1 方言播报节目的起源
方言节目在各大卫视电视台出现的越来越频繁,最早出现的是以本地演员出演的方言电视剧,其中以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及陕西卫视的《都市碎戏》等一类以方言为语言基础的电视剧,后来出现的是沿海地区电视台中的以方言为语言基础的播报,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近几年来,信息的全球化和网络化是媒体发展需要面对的一个必然趋势,如今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激烈竞争引起的媒介资源的相对过剩,而这种相对过剩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媒体内容的日益趋同。如今在新闻这方面媒体的竞争很难做到信息源的独家垄断,而在一些新闻节目中所谓“独家新闻”也只有在报道方式上追求个性以寻找出路。故事化的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讲述新闻故事的方式让新闻极具个性,是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手段之一。在现今商业化风气之中,叙事成了消费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叙事的时代,一个以民生新闻吸引受众为目标的方言播报的时代。
1.1.2 方言播报的内容
方言播报节目的形式和种类多样,内容更是复杂不一,但是不管节目形式如何时尚或个性化,如果缺少实实在在的内容,那最多只能是金玉其外,观众依然不会买账。新闻播报的内容,一般都偏重于经济类新闻或者社会类新闻。其一,这类新闻受关注的程度比较大。现在是一个商业化、信息化的社会,人们置身其
中,无时无刻不被这些实用的资讯所包围,也无时无刻不需要这些资讯来打理自己的生活。而社会类新闻,一是因为是讲述着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往往可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闲聊的谈资;二是因为社会类新闻对人有警示的功能,人们往往能从别人得到的教训中使自己得到相关的经验。方言播报新闻更是加深了群众面对社会中一些现象后会有正确的应对方式;其二,这类新闻不像平时播报重点新闻那样需要庄重大气、稳健有力的口气,也不需要正襟危坐、四平八稳的播报姿态。
1.1.3方言播报的特点
使用方言播报为什么在短时间内能够让观众接受和喜爱?使用方言的主持人也往往一跃便能够成为当地的“明星”人物,其成功并非偶然的,也有它的本身的特点。
(一)使用方言播报风格平民化、生活化,与观众有着贴近性和亲和力。主持人风格平民化、播报形式方言化作为一种主持人节目的观念已经形成,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的主持方式既是电视节目发展的要求,也是主持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如今中国社会已经完成文化转型,社会文化形态由20世纪90年代以精英文化形态为主转变为大众文化形态,在这种大环境下呈现出平民化、多元化和商业化的特点,电视节目呈现出贴近观众、贴近生活、强调参与性的特点。例如近年来出现山东电视台的《拉呱》节目,讲的是市井百态、家长里短,其节目内容多来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节目风格亲切、清新。主持人作为节目的灵魂,在播报方式上利用本地的山东话方言与节目风格、内容相一致,在这样的节目氛围中,主持人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他们之中的一员,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显然没有什么比语言上的贴近更为贴近百姓的生活了,于是当方言播报与“民生新闻”结合起来的时候,节目就显示出一种非同寻常的亲和力和活力。当然也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民生新闻”催生了方言播报主持方式的产生。
(二)方言播报增加了主持人的个性化色彩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体多元化的时代里,节目众多、品牌众多、主持人众多,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往往因为个性色彩而成为节目的标志和代表。例如,节目《拉呱》的主持人一件T恤、一跳牛仔裤,有时还有工作人员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引入下一条新闻,虽然他的普通话中带着浓厚的山东味道,但是他对民生新闻的点评,还是让他成为了《拉呱》栏目的标志;倪萍的善良、感性、谦和让她在离开荧屏多年以后,仍然还是中年观众们念
念不忘的老朋友;尽管李咏算不上标致小伙,但是他的幽狱、“出位”、生动已经让他成为中央电视台益智性节目的标志。可是在中国为数众多的节目主持人中,能够因为个性为观众所喜爱的主持人毕竟还是少数。方言播报的出现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使用方言播报主持的方式也成就了许多主持人的个性化色彩。例如,四川方言情景喜剧《生活麻辣烫》的主持人“凤姐”和“眼哥”并非俊男靓女,但是他们不时穿插在节目中的轻松幽默的点评,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湖南经视的《越策越开心》不仅成就了在湖南收视率最高的娱乐节目,也成就了汪涵、马可两位颇有特色的节目主持人。在《越策越开心》的早期节目中,编导将节目内容和主持人自身的特点很巧妙的融合进节目的前期策划中,幽歌的小段子和贴近生活的小调侃,将主持人智慧、幽默又不失稳重的特色表现的十分充分。可以说,由于使用方言,在某种程度上也使他们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1.2 方言播报的影响及受众态度
1.2.1 方言播报的影响
方言播报在对如媒体在大环境趋势中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作用,也对新型节目的定位及受众产生了很多影响,人们不再是整天面对着庄重的普通话播报去了解民生新闻,而是接更加接受了生动活泼的地方方言播报。因为地方方言记载了一个地区、一个族群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而且记载了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丰富的信息。这些重要的人文资源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艺术等等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宝库。现代的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说普通话。普及普通话,但是除了字正腔圆的播音员之外,绝大多数中国人使用的基础交流语言都是方言。湖北话、上海话、闽南话、东北话、北京话都是方言。在本地生活的孩子,说普通话比他说自己的方言更加自如、亲切、活泼和富有灵性。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上海各大学,课堂用语都是“上海土话”。现在香港各大学也是“两文三语”(中文、英文,粤语、国语、英语)并重,各地学生也都能接受。可见方言也能传播文明,并不“低档”。
在湖北方言中有很多入声字用普通话根本无法表达。湖北经视台《阿星开讲》等方言节目,很受本地观众追捧,广州、上海、福州、厦门的方言节目也很火。方言里面藏着的,生动有趣,无伤大雅的话语,也都是“普通话”里原来没有的。因此,被人们喜闻乐见的方言播报更完善地引导人们保护和利用地方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