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大专铁路运输自动化第二阶段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列车运行组织
1、铁路运输组织工作贯彻(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原则。
2、旅客列车由于旅客自己能上车、下车和换乘,旅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合适的车次购票乘车。而旅客列车的车辆可以固定车底事先编成,所以如何(组成各类旅客列车)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3、旅客运输主要服务对象是旅客,以及(行李、包裹和邮件)。
4、在中间站到发地零星车流,应编入(摘挂和小运转)列车。
5、由装车站利用自装车辆编组的直达列车,称为(装车地直达列车)。
6、组织始发直达列车,具有以下优点:
①减轻沿途技术站的改编作业负荷;
②(加速车辆周转和货物运送);
③为稳定列车运行秩序创造有利条件;
④配合厂矿企业生产。
7、列车运行图是以二维形式表达时空关系,以水平线表示列车的运行时间,以垂直线表示(列车运行距离),以横线表示车站中心线,斜线表示列车运行线。
8、列车运行线与横轴夹角的大小表示列车运行速度的高低,夹角越大,(速度越高),并以上斜线表示上行列车运行线,下斜线表示下行列车运行线。
9、技术计划是为了保证每月度运输计划而制定的合理运用(铁路技术设备)的综合性计划。
10、我国运输调度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建立了两级调度机构。各级调度机构中,按照业务分工,配备若干不同职名的调度员,对复杂的运输生产活动进行全面的(指挥和监督)。
第6章铁路通过能力
1、车站通过能力是指在一定的设备数量、一定的车站作业方法和(列车运行图)的条件下,车站一昼夜能办理的列车数。
2、车站通过能力的分析计算法又分为(直接计算法)和利用率计算法两种。
3、车站两端咽喉区道岔很多,每副道岔被利用的程度不同,将其(被占用时间最多)的道岔称为咽喉道岔。
4、车站改编能力是指车站的调车设备一昼夜内能够(解体和编组)的货物列车数或车数。
5、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条件下,每昼夜可能通过区间的列车数称为(区间通过能力)。
6、运行图周期:在一定类型的列车运行图下,反复或依次排列的(一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总时间。
7、铁路为了保证完成不断增长的客货运输要求,必须有预见性地、有计划地加强和改善(铁路技术设备),扩大运输能力。
8、加强通过能力是为了增加运送货物吨数,而运送货物吨数与(列车牵引总量)、行车量和载重系数密切相关。
9、加强通过能力的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技术组织措施)和工程措施。
10、提高铁路通过能力的措施:首先要考虑各种有关的(技术政策),然后再考虑工程措施,最后综合确定在技术上可行及在经济上合理的加强方案。
第7章自动化控制理论基础
1、自动化技术包括了过程控制自动化和(经营管理自动化)两个方面。
2、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现代科学理论发展的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要标志。
3、在控制系统中,输入和扰动往往随时间改变,因此系统中的变量都和时间有关,所以系统模型通常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动态模型。
4、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是一种时域描述,也就是说,是以时间t为自变量的。对系统进行分析时,根据所得的微分方程,求得微分方程的时间解,也就获得了系统的(运动规律)。
5、动态结构图又称方框图,它是由四个基本符号构成的,即方框、信号线、(引出点)和比较点。
6、最优控制是研究和解决从一切可能的控制方案中寻找最优解的一门学科。钱学森1954年所著的(《工程控制论》)直接促进了最优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7、智能控制正在成为(自动化)领域中最兴旺和发展最迅速的一个分支学科,被许多发达国家确认为未来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8、当系统的给定值和干扰值不变时,整个系统就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其输出信号相对静止。当外界的干扰作用破坏了系统原有的相对平衡时,被控参数就会随之变化,组成系统的调节器等各种自动化装置也相应地改变其输入输出状态,并最终克服干扰,重新回到平衡状态。这种状态为(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
9、阶越干扰,就是指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这种变化加上就不会消失。阶越干扰是对(控制参数)影响最大的干扰,也是对控制过程最不利的干扰。
10、由动态过程可以反映出系统内在性能的好坏,而常见的评价系统优劣的性能指标也是从动态过程中定义出来的。对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包括“稳、快、准”三个方面,同时由于现代控制理论着眼于对状态的控制,所以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有(可控性和可观测性)。
第8章自动化检测理论基础
1、在生产活动中广泛应用检测技术,如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控制、节能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等。这些都要测量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参数进行(反馈控制),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最佳最优状态。
2、一个检测系统一般由被测对象,传感器,(信号调节)以及其他外部设备组成。
3、测试装置的指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的差值,称为绝对误差。
4、准确度:是检测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它反映了检测系统误差的大小,系统误差小,说明准确度高,通常以(绝对误差)来表示。
5、检测系统无输入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读数,其输出偏离零值,即为(零点漂移)。
6、传感器包含着两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其一是获取信息;其二是把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变换,将其转换成一种与被测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便于传输和处理的量(一般是电量)。
7、电感式传感器是以电和磁为媒介,利用(磁路磁阻)变化引起传感器的电流(自感或者互感) 变化来检测非电量的机电转换装置。
8、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超过(绝对零度)就能产生红外辐射,物体红外辐射的强弱与其温度成正比。红外传感器就是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的光敏元件,它是红外探测系统的关键部件。
9、传感器中转换元件输出的电信号需要经过测量电路的取样、放大、滤波、衰减、调制解调、幅频变换及数字化等不同方式的处理,得到适合(传输及接口)的标准电信号形式,以便与显示装置、控制计算机、记录仪等组成系统。所以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还要经过后面的处理才能使用。
10、滤波是一种交变信号处理装置,它将信号中的一部分无用频率分量衰减掉,而让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