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弄住宅是上海在西方城市房地产经营方式下形成的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建筑类型,是中西建筑形式和生活方式相互交融的典型,建筑细部装饰用水泥、砖和石材大量模仿西方新古典主义纹样,这样一种建筑类型表现出十分独特的创造性。一条弄堂进去,两边都是住宅,叫石库门房子(门框用条石筑成),一个门就是一家,但现在已是三、四家合住。门内是一个小天井,正中客堂问,室内后壁有一扇门,里面是楼梯间及灶间等,然后是后门。门外仍是弄堂,也是一家家的石库门房子,如此形成一片住宅区。这种住宅一般为二至三层,楼上是卧室、书房等,屋顶上有晒台,可以凉晒衣、被等。这种建筑适合上海的一般市民居住。客堂间可作起居室、会客室等。有的喜欢中式,八仙桌、茶几椅子,墙上可挂山水画、对联等;有的喜欢西式,则圆桌、沙发、写字台、转椅等,墙上挂的当然是西洋画了。大门形式利用传统的江南民居形式(石库门),但门上门边,也可以装饰西方古典建筑上的浮雕图案,可谓中西结合。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过百年的沧桑变迁,在近代中国的血雨腥风中,愈来愈焕发出自我独特的光芒。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因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民族传统、地域特性、时代精神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筑所反映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比拟的。而与现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海近代建筑,则综合反映了上海的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演变历程。
上海的近代建筑是中国建筑的珍贵财富,也是世界建筑的宝库,各种不同的风格纷纭杂沓。猎奇与高雅、豪华与朴实、创造与炒作、游戏与艺术并存,其中有许多精品,也不乏庸作,既有创新也有折衷与拼贴。从这些大量的作品中显现出上海的建筑乃至城市的风貌,构成了上海既和谐又矛盾的城市环境和城市空间,既有同质异构的一面,又有异质同构的一面,从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出能够创造未来的上海和上海人,其历史意义及文化意义是wk.baidu.com而易见的。
三、中西建筑文化的碰撞
西方的建筑师以及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开埠以后引进了欧洲建筑文化,建造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
特殊的政治、宗教、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际遇,西方文化的输入和上海本地以及中国的不同地域文化相互之间的并存、冲撞、排斥、认同、适应、移植、追求与转化,使上海糅和了古今中外文化的精粹,成为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策源地。上海近代建筑的国际化是开放型的社会价值观以及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反映,从模仿、追求到变异、转型,成为上海城市环境和谐而又矛盾的组成部分。 在这些住宅建筑中,有的反映纯民族的建筑文化,有的反映中西文化有机结合,有的是较多的反映西方文化,这些都涂抹上城市历史演变的印记,而上海住宅的多样性,正是海派建筑所具有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既讲建筑质量,又注入了多种文化。除住宅外,上海外滩50多幢风格迥异的高层建筑群,就被人们称之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在这里,可以看到新古典主义的原汇丰银行大楼,折衷主义的沿江海关大楼,文艺复兴形式的和平饭店南楼,注重装饰艺术的和平饭店北楼和带有中国传统符号的现代建筑——中国银行大楼等等。正是上述这些上海住宅和其他建筑的多样性,形成了上海海派建筑的特色.
二、开辟租界/最初的西式建筑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允许英国上海设立租界。
随着上海开埠,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西方的建筑结构、舶来的建筑材料、外国的建筑技术渗入传统的建筑业。
这一阶段上海租界形成了新城区,出现了早期外国侵略者的领事馆、洋行、银行、商店、工厂、仓库、教堂、饭店、俱乐部和独立式住宅等新型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大多是一、二层楼的砖木混合结构的“券廊式”和欧洲古典式建筑。砖木混合结构是对中国传统的木构架结构的第一次撞击。
在此阶段近代建筑业在上海处于停滞阶段。日军炮火给上海建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内战争,上海重大的建筑工程处于停顿状态。
七、解放后(1949~)
从此,上海的城市建筑掀开了新的一页。在50年代初期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上海的房屋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少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对象以住宅为主。当时规划建造两万户工人住宅,以解决职工的居住问题,其中曹杨新村是解放后最早建成的工人住宅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1953年开始,除续建曹杨新村外,又新建了凤城新村、鞍山新村、控江新村、崂山新村、日晖新村、玉田新村、志丹新村等住宅区。这些建筑多为2层立帖式砖木结构,以后发展为3~4层的混合结构,楼板采用预制安装。这个时期还建造了一些影剧院、文化馆、学校和具有较高建筑装饰水平的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70 年代开始建造较高层数的住宅,康乐路12层住宅、漕溪北路6幢13层、3幢16层住宅是较先建成的高层住宅。其后,雁荡大厦、爱建大厦等高层公寓也相继建造。到80年代以后,高层住宅建筑的比重大幅度增长,新一代的居住区和居住楼不仅规模大,而且布局合理、造型多样、设施配套齐全。
六、日军侵占,孤岛繁荣,上海近代建筑尾声。(1937~1949)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淞沪会战之后,日本军队击败中国军队,武力占领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区。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经历了长达四年多的孤岛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英美宣战,随即日军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占领直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依据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的《开罗宣言》,上海被中华民国占领接管。上海自1842年摆脱清朝统治至1945年失去独特地位而成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直到1949年5月,上海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管统治。1946年,中华民国政府军和中共领导的军队爆发大规模内战。1949年5月,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败中华民国政府军占领上海,同时对上海实行军事管制,此间大量人员、财产和机构撤离。
四、租界扩展与近代建筑业在上海的发展(1895~1919)
开埠后的近代上海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唯一的国际化大都市。当年,今上海市黄浦、静安以及虹口、杨浦四个区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为主),长宁区是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区,卢湾、徐汇两区主要是上海法租界。当时上海的租界地区享有完全独立的行政权和司法权。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带来了近代上海的繁荣。
在工业建筑方面,上海解放后不久就开始投入力量改建、扩建一些老厂,如上海电机厂、上海柴油机厂。沪东造船厂、上钢三厂等。从1958 年开始,上海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建筑施工的对象由民用建筑为主转到以工业建筑为主,建设了彭浦、闵行、松江、吴淞、吴泾、嘉定、安亭、高桥、桃浦等工业区。这一时期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结构大量采用,重型厂房钢结构也开始出现,如上钢三厂转炉车间、重型机器厂万吨水压机车间等工程。从60年代到 70年代末,许多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大楼、具有1.8万个座位的上海体育馆、高210.5米的上海电视塔等具有较高施工难度的建筑也先后建成。
上海现存的地面建筑文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陀罗尼经幢(859)和泖塔(874-879)、宋代的兴圣教寺塔(1068-1094)、元代的清真寺(1341-1368)和明代的豫园(1559始建)等,在开埠以前,大体上保持了传统的延续性,上海古代建筑,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嘉定孔庙和龙华寺各建筑群格守中国传统的中轴线排列,形制完整,布局严谨;南翔寺双塔和文庙魁星阁是中国木构架结构典型,体现了古代完美的结构工艺;龙华塔和真如寺的地基处理因地制宜,坚实牢固;书隐楼的木雕和砖雕艺术精湛,形象逼真。所有这些均体现了上海在建筑造型和布局、传统的木构架结构、软土地基的处理、装饰彩绘、施工工艺方面的创造性和重要的贡献。
五、近代建筑业发展高峰与市政管理体制的建立(1919~1937)
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大型饭店、高级影剧院,以及花园洋房、高层公寓。这一时期欧洲现代运动波及上海,从古典主义转向现代主义,钢框架结构在高层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民国12年所建的汇丰银行大厦,民国14年所建的海关大楼标志着西方复古主义的顶峰。民国23年建成的国际饭店,保持远东最高建筑的纪录达48年之久,是现代派代表性建筑。这一阶段还有一批“大上海计划”建筑,国民党上海市政府自20年代筹划,民国20 年动工,民国23年初步完成。30年代还出现了诸如大新公司和外滩中国银行大楼等中西合璧的建筑。这类成功的建筑多为中国建筑师设计。
季雅静 f12041104
行政、金融、商业、交通、教育、娱乐等新的建筑类型陆续出现。工业建筑出现了大跨度钢结构车间。随着上海人口的增加,里弄住宅数量剧增,钢结构得到应用,开始向多层建筑发展,出现了5层以上的大楼。清光绪二十二年所建的汇中饭店、1910年所建的英国总会、民国4年所建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大楼均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光绪三十四年~宣统二年所建的美商上海德律风公司开创了上海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的纪录。
自1843年11月开埠以来,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成为中国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早在上海解体,并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并且又发展成为一种折衷混合的社会,上海变成一座独特的城市,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城市。
一、开埠前的上海
上海的近代建筑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近百年的建筑中,几乎囊括了世界建筑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建筑史。在许多情况下,上海的近代建筑又与社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把舶来文化变成自己的文化。因此,上海的近代建筑也构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