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瘤(下肢静脉曲张)诊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静脉曲张
【定义】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仅涉及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曲而成曲张状态,多见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本病属中医学的“筋瘤”范畴
【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外科学》(陆德铭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早期可见患肢酸胀不适和疼痛,站立时明显,行走或平卧时消失。患肢逐渐静脉怒张,尤其是小腿部静脉盘曲成团,如蚯蚓集结,表面呈青蓝色,瘤体质地柔软,抬高患肢或向远心方向挤压,可缩小,但患肢下垂或放手顷刻充盈回复。病程长久者,患肢皮肤血运营养障碍,可发生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发生湿疮和形成溃疡。
(二)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辨证分型】
(一)劳倦伤气
久站或久行或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常伴气短乏力之气虚之证,中期不足则见脘腹坠胀,肾气亏损则见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
(二)寒湿凝筋
或者骤受风寒或涉水淋浴、雨,寒湿侵袭,凝结筋脉,筋挛血瘀,成块成瘤,瘤色紫暗,喜暖,下肢轻度肿胀;寒邪伤及阳气,则见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
(三)外伤瘀滞
或因外伤筋脉,瘀血凝滞,阻滞筋脉络道而成,青筋盘曲,状如蚯蚓,表面色青紫,患肢肿胀疼痛,舌有瘀点,脉细涩。
【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论治
1.劳倦伤气
治法:补中益气,活血舒筋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8g,人参8g,炙甘草9g,白术15g,当归6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红花10g,三七粉10g,丹参15g,伸筋草15g,白芍15g。
2.寒湿凝筋型
方药: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15g,枸杞子15g,沉香10g,,肉桂6g,乌药10g,小茴香10g,茯苓10g,大枣6枚,细辛3g,炙甘草10g,通草6g,桂枝10g,海风藤15g,炮附子6g。
3.外伤瘀滞证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当归尾12g,赤芍12g,桃仁10g,酒大黄10g,川芎15g,苏木10g,丹皮10g,枳壳10g,瓜蒌仁15g,槟榔10g。
(二)西医治疗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腔内激光烧灼术。
2.手术方式:根据小腿静脉曲张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诊疗策略】
(一)诊疗路径
1. 范围小、程度轻又无症状者、妊娠期妇女、手术耐受力很差者采用保守治疗。
2. 凡有临床症状、中度或重度静脉曲张、下肢浅静脉瓣膜和(或)深浅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及检查确证深静脉通畅者,能耐受手术者,均纳入临床路径管理。
(二)中医预防调护
1.长期站立工作或分娩后,适当加强下肢锻炼,配合按摩等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症状
2.患筋瘤病人经常使用弹力护套或绷带外裹,防治外伤;并发湿疮者,积极治疗,避免搔抓感染。
【疗效评判】
1.治愈:患肢酸胀、疼痛消失,下肢迂曲扩张的静脉消失。
2.好转:患肢酸胀、疼痛好转,下肢迂曲扩张的静脉减少。
3.未愈:患肢酸胀、疼痛不消,下肢仍有迂曲扩张的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