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标准 川枳实

合集下载

枳实(附:枳壳)

枳实(附:枳壳)

枳实(附:枳壳)枳实(《神农本草经》)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酸澄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幼果。

酸橙主产于江西、四川、湖北、湖南、浙江等地。

以四川、江西产量最大。

多系栽培。

甜橙在江苏、浙江、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5~6月收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

药材性状:酸橙枳实气清香,味苦、微酸;甜橙枳实味酸、甘、苦。

本品以皮青黑、肉厚色白、瓤小、体坚实、香气浓郁者为佳。

以圆球形个小者称“鹅眼枳实”,产于江西者最为著名。

其炮制品名称有麸炒枳实。

【历史】枳乃木名,实乃其子,故名枳实。

即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谓“枳乃木名,从只谐声也。

实乃其子,故曰枳实。

”本品的药材名有川枳实、江枳实、鹅眼枳实、片子枳实、绿衣枳实、酸橙枳实等。

枳实入药的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列于中品,谓“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其后陶弘景《名医别录》加以补充,称其“主除胸胁痰癣,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唐·《药性论》增入“解伤寒结胸”、“主上气喘咳,肾内伤冷、阴萎而有气”。

《本草纲目》引张元素语“消食,散败血,破积坚,去胃中湿热。

”又引朱震亨语“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滑窍破气之药也。

”而《药鉴》则称枳实“能消胃中之虚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坚年之坚积。

”明清以来的本草著作逐渐总结了本品破气消积、化痰散痞诸功效。

【性能】苦、辛、酸,微寒。

主归脾、胃经。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应用】一、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枳实辛散苦降,气锐力猛,为破气除痞、消积导滞之要药,用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等证,常作为主药。

本品在此方面的应用如下:1. 食积不化,脘腹胀满疼痛,嗳腐气臭者常与山楂、莱菔子、麦芽等消食药同用,以破气消积导滞,如《症因脉治》枳实散。

道地药材歌诀

道地药材歌诀

云南马关草果王,版纳砂仁天竺黄。

文山三七云佛手,云南重楼滇精黄。

朱砂琥珀五倍子,叙府半夏云木香。

檀香荜茇马钱子,云归昆明山海棠。

云连丽江山慈姑,苍山贝母药大黄。

天麻雪上一支蒿,滇西云归儿茶膏。

毕澄茄子鸡血藤,诃子云苓云胡椒。

贵州天麻吴茱萸,毕节半夏艾纳香。

雷丸山慈姑贵芍,朱砂五倍子雄黄。

黔川续断坚龙胆,杜仲百合茯苓乡。

姜形黄精九香虫,通脱通草贵白党。

四川松青芦贝母,泽泻佛手雅安黄。

川仲川朴川楝子,绿丝郁金川姜黄。

灌县川芎川牛膝,味连雅连川木香。

江油附子青川乌,中江薄荷川明党。

鸡骨常山川独活,瑞香狼毒川活羌。

中江丹参川续断,中江白芍川柏黄。

汉源花椒五倍子,慈姑干姜犍白姜。

雷丸甘松川故脂,川红梅花九虫香。

遂宁白芷自然铜,绵川麦冬云木香。

川蓬莪术川藁本,宜宾巴豆川山常。

川灯心草紫草茸,川金钱草苦楝皮。

保宁半夏西钩藤,康定硼砂川白蜡。

重庆綦合川红梅,秀山银花南大黄。

合江佛手涪麦冬,开县木瓜桔梗良。

万县江津青白壳,垫江丹皮川黄柏。

万县巴豆山栀子,万县常山云木香。

青海秦艽西羌活,马鹿茸角野麝香。

冬虫夏草川贝母,沙棘马宝西大黄。

胆草枸杞大青盐,青藏茵陈山莨菪。

西藏甘松胡黄连,大黄羌活红景天。

冬虫夏草藏茵陈,野生川贝野麝香。

川西獐牙菜硇砂,西藏雪莲山莨菪。

浙江象贝杭麦冬,泰顺山栀枫香脂。

温州厚朴温钩藤,金华蝉蜕赤豆子。

温州莪术片姜黄,温州郁金枳椇子。

淳安木瓜山茱萸,杭芍白芷金樱子。

杭菊白黄西红花,海藻蕲蛇续随子。

浙东玄参延胡索,台州乌药莱菔子。

瓜蒌果子海桐皮,萆薢溪梅覆盆子。

浙术于术明党参,少棘蜈蚣牛蒡子。

浙松花粉土茯苓,白果前胡香附子。

杭白梅花粉防己,金毛狗脊覆盆子。

四花青皮杭竹叶,慈溪丝瓜络榧子。

象台牡蛎海螵蛸,僵蚕三棱决明子。

新昌玉竹鹿衔草,铁皮石斛遍地强。

安徽射干滁白及,土茯苓与白鲜皮。

玉竹茜草荆三棱,茵陈芡实薏仁米。

马勃乌药亳紫菀,葫芦巴凤刮丹皮。

斑蝥艾叶桐桔梗,龟甲鳖甲乌蛇蕲。

安苓百部宣木瓜,藿山石斛滁贡菊。

2018年中国枳实市场行情及价格走势,未来枳实价格两级分化将更明显「图」

2018年中国枳实市场行情及价格走势,未来枳实价格两级分化将更明显「图」

2018年中国枳实市场行情及价格走势,未来枳实价格两级分化将更明显「图」 一、枳实行业定义及分类枳实为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

5~6月收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

其味苦、辛、酸,性微寒,归脾、胃经。

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等症状。

正品的枳实包括酸橙枳实和甜橙枳实两种药材。

江西省产的枳实称为江枳实,为中药枳实的道地药材、其原植物为酸橙的变种臭樟,另外还有少部分为变种香橙。

四川省产的川枳实以江津为主产区。

行销全国各地,其原植物为香橙为枳实的主流品种。

湖南省产的湘橘实原植物是以枸橘为砧木,酸橙为接穗的嫁接品种,称为枳橙。

代代花亦作为枳实的原植物来源,主产于浙江的杭州和江苏的苏州,药材习称苏枳实,目前市场上已无商品供应。

枳实的主要种类分析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枳实含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近年,随着人们逐渐兴起的健康绿色生活方式,枳实除了在改善胃肠道、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炎等方面的应用,还作为多种控制体重的膳食补充剂和食欲抑制剂的主要成分被广泛使用。

更多内容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枳实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二、枳实市场行情分析枳实全国范围每年产量在万吨以上,主产于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四川等地。

全国最大的产地是湖南省益阳、沅江、汉寿等地区;江西枳实作为江西的主要道地药材之一,以其优秀品质好及较高的含量一直广受各地药商和药企的青睐。

2015-2016两年减产,价格走高;2017年采收期,受强降雨影响,受灾严重,再次加剧了产区产量减产,受库存空虚的不实消息影响,湖南沅江枳实产新行情再次走高,购货商家增多,价格一度突破73元高价,但产新后不久,价格行情就直落5-8元,2018年以来,我国枳实市场商家关注力度不大,购货商家不多,货源走动一般,市场受整体需求不佳影响,近期商家购货力度不大,货源走动迟缓,小批量货源成交尚可。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地道二字具有原产、真实、特有、优质等含义,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生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对中医临床所公认。

判定标准:1、道地药材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了一定时期的临床检验。

2、道地药材在医疗实验中发挥了优良的功效,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3、道地药材的出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据数据统计,传统的道地药材种类有200多种,道地药材生产的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中医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应用广泛,在中医配方中的出现率相对较高。

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概念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判定标准1、道地药材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了一定时期的临床检验。

许多道地药材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即便是新兴药物,也必定经过了较长时期的临床检验,才能够获得普遍认可。

2、道地药材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优良的功效,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道地药材必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从而得到医家的广泛赞誉;而药材经营者为了营销药材,也会广而告之,令这类疗效卓著的药材家喻户晓。

3、道地药材的出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这种地域性,或体现在药材对于特定产区的独特依赖性;或体现为其产地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术,为他处所不及;或是在出产地传承着精湛的加工工艺.其他地域的技艺无法取代;或是药材在特定产区的产量长期保持稳定,占据着药材交易的主流地位。

枳实(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枳实(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枳实(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枳实拼音Zhǐ Shí出处《本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或香圆的幼果。

5~6月间摘取,晒干;略大者横切成两半,晒干。

原形态①枸橘,详'枸橘'条。

②酸橙小乔木。

茎枝三棱形,光滑,有长刺,长5~20毫米。

叶退化成单叶状,互生,革质;叶柄有狭长形或倒心脏形的翼,长0.8~1.5厘米,宽3~6毫米;叶片长椭圆形,长5~8厘米,宽2.5~4厘米,先端短而钝,渐尖,或微凹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波状锯齿,两面无毛而有油点,背脉明显。

花排列成总状花序,亦有单生或簇生于叶腋内;花萼皿状,5裂,裂片阔三角状,外面疏被短毛;花瓣5,白色,长椭圆形,长约1.8厘米,宽6~7毫米,略反卷;雄蕊多数,在20以上,花丝分离,长出于柱头;子房上位,球形,约12室,每室内含胚珠多数,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

柑果圆形而稍扁,成熟时橙黄色,果皮粗糙,花期4~5月。

11月果熟。

野生或栽培。

分布江苏、浙江、广东、贵州、四川、江西等地。

本植物的将近成熟果实(枳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③香圆,详'香橼'条。

性状①绿衣枳实为植物枸橘的幼果,呈圆球形,直径2~3厘米,商品多横切成半球形。

果实表面绿黄色,散有众多小油点及微隆起的皱纹,被有细柔毛。

顶端有明显的花柱基,基部有短果柄或果柄脱落后的痕迹。

横断面果皮厚3~6毫米,边缘外侧散有1~2列棕黄色油点,瓤囊6~8瓣,囊内汁胞干缩,呈棕褐色:近成熟的果实内每瓤内有种子数粒,呈长椭圆形;中心柱坚实,宽4~6毫米,约占断面直径的1/6。

气香,汁胞味微酸苦。

产福建、陕西、广西等地。

②酸橙枳实为植物酸橙的幼果,完整者呈圆球形,直径0.3~3厘米。

外表灰绿色或黑绿色,密被多数油点及微隆起的皱纹,并散有少数不规则的黄白色小斑点。

顶端微凸出,基部有环状果柄的痕迹。

横切面中果皮光滑,淡黄棕色,厚3~7毫米,外果皮下方散有1~2列点状油室,果皮不易剥离;中央褐色,有7~12瓤囊,每瓤内含种子约10粒:中心柱径宽2~3毫米。

枳实

枳实

枳实(《本经》)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

多系栽培。

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地。

原植物生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喜温暖湿润气候。

耐荫性强,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冲积土或酸性黄壤、红壤最宜生长。

味苦、辛、酸,性微寒。

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为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临床用名有枳实、炒枳实。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苦,寒。

主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热结,止痢,长肌肉。

利五脏。

《名医别录》:味酸,微寒,无毒。

主除胸肋淡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肋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本草拾遗》:枳壳,根皮主野鸡病(痔),末服方寸匕。

《药性论》:枳实,臣,味苦,辛。

解伤寒结胸,入陷胸汤用。

主上气喘咳,肾内伤冷。

阴痿而有气,加而用之。

枳壳,使,味苦,辛。

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壅塞。

根浸洒煎,含治齿痛。

消痰有气,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五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症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

痔肿,可炙熨。

《开宝本草》:味苦、酸,微寒,无毒。

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枳壳,味苦、酸,微寒,无毒。

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

《本草衍义》:枳实,枳壳,一物也。

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详而缓。

故张仲景治伤寒仓卒之病,承气汤中用枳实,此其意也,皆取其疏通决泄、破结实之义。

他方但导败风壅之气,可常服者,故用枳壳,其意如此。

《药类法象》:枳实,气寒,味苦、酸、咸。

除寒热,破结实,消痰痹。

治心下痞,逆气胁痛。

枳壳,气寒,味苦。

治胸中痞寒,泄肺气。

《药性赋》:枳实,味苦、酸,性微寒,无毒。

沉也,阴也。

枳实的质量标准2020

枳实的质量标准2020

枳实的质量标准2020
枳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质量标准对于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0年,枳实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来源与品种:枳实来源于酸橙和甜橙的幼果,其中酸橙枳实具有清香味足、味苦的特点,历史悠久。

甜橙枳实香味较弱,口尝苦味也弱。

因此,在质量标准中,应明确规定枳实来源于酸橙或甜橙的幼果。

外观性状:枳实呈半球形或球形,直径0.5~2.5cm。

外果皮黑绿色或暗棕绿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

在质量标准中,应对枳实的外观性状进行详细描述,以便于鉴别和评估其质量。

内在质量:枳实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

在质量标准中,应对这些成分的含量进行规定,以确保枳实的内在质量。

杂质:在加工过程中,枳实可能含有一些杂质,如果皮、果肉等。

在质量标准中,应对杂质的含量进行规定,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安全性:枳实作为一种中药材,其安全性也是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质量标准中,应对枳实的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进行规定,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总之,2020年枳实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来源与品种、外观性状、内在质量、杂质
和安全性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证枳实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道地药材标准 川枳壳

道地药材标准 川枳壳

T/CACM XXXX-2018道地药材川枳壳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川枳壳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川枳壳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 术语和定义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3.2川枳壳Chuan Zhike产于重庆江津、铜梁、綦江、万州和四川广安、南充等地及周边地区来源于酸橙及其变种的枳壳药材。

4 来源及形态4.1 来源主要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酸橙×枳Citrus aurantium L. ×Poncirus trifoliaya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4.2 形态特征1T/CACM XXXX-20182常绿小乔木,枝刺较少。

叶片椭圆形,先端渐尖,顶端凹缺,厚纸质,翼叶狭窄;叶片表面油点黄色透明,果实表面光滑,有黄色油细胞。

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5 历史沿革枳壳、枳实乃一类二物,上古不分,枳壳之名始见于甄权所著《药性论》。

道地药材标准 川楝子

道地药材标准 川楝子

道地药材川楝子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川楝子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川楝子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 术语和定义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3.2 川楝子ChuanLianzi指产于四川、重庆及周边地区的川楝子。

4 来源及形态4.1 来源主要来源于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

4.2 形态特征川楝为乔木,高10余米;幼枝密被褐色星状鳞片,老时无,暗红色,具皮孔,叶痕明显。

2回羽状复叶长35~45厘米,每1羽片有小叶4~5对;具长柄;小叶对生,具短柄或近无柄,膜质,椭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两面无毛,全缘或有不明显钝齿,侧脉12~14对。

圆锥花序聚生于小枝顶部之叶腋内,长约为叶的1/2,密被灰褐色星状鳞片;花具梗,较密集;萼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约3毫米,两面被柔毛,外面较密;花瓣淡紫色,匙形,长9~13毫米,外面疏被柔毛;雄蕊管圆柱状,紫色,无毛而有细脉,顶端有3裂的齿10枚,花药长椭圆形,无毛,长约1.5毫米,略突出于管外;花盘近杯状;子房近球形,无毛,6~8室,花柱近圆柱状,无毛,柱头不明显的6齿裂,包藏于雄蕊管内。

道地药材目录156种

道地药材目录156种

道地药材目录156种
茅山苍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浙白术浙贝母浙麦冬浙玄参浙元胡
杭白菊杭白芍杭白芷台乌药温郁金
川芎川乌川椒川黄连川黄柏
川姜黄川楝子川麦冬川白芷川贝母
川牛膝川羌活川升麻川郁金川大黄
川丹参川丹皮川独活川杜仲川佛手
川甘松川干姜川骨脂川厚朴川泽泻
川枳壳川枳实川续断川白芍川附子
使君子川木通川车前北芪潞党参
岷当归宁夏枸杞西甘草西大黄密银花
锁阳赤芍肉苁蓉潼沙苑银柴胡
远志秦艽连翘秦皮东北人参北五味北细辛关龙胆关白附关防风
东北哈蟆油东北鹿茸江香薷江栀子江枳亮
江枳实江吴萸江车前苏薄荷苏芡实
建青黛建泽泻建神曲建莲子蕲艾
霍山石斛信前胡凤丹皮毫白芍毫菊
毫桑皮毫紫菀滁菊贡菊滁州白头翁宣木瓜安苓广陈皮化橘红阳春砂
高良姜广地龙广佛手广藿香广香附
广益智广巴戟广首乌罗汉果合浦珍珠桂郁金广西蛤蚧广西莪术广豆根广槟榔海南沉香三七广八角肉桂天麻
云当归云黄连云苓云木香云南草果滇龙胆滇重楼诃子阿胶东银花莱阳沙参青州蝎半夏山东徐长卿祁薏米祁紫菀西陵知母河北款冬邢枣仁安阳花粉禹白附湘莲子湘玉竹龙牙百合鳖甲
辰砂常吴萸黄芩赤芝铁皮石斛淳木瓜淳萸肉资丘木瓜杜吴萸岗梅
汉射干。

中药道地药材产区

中药道地药材产区

中药道地药材产区Happy First, written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6, 2022道地药材十四产区1、川药:主要指产于四川、重庆的道地药材;如黄连、附子、麦冬、丹参、干姜、郁金、姜黄、半夏、天麻、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银耳、麝香等..2、广药:主要指产于广东、广西和海南的道地药材;如砂仁、穿心莲、槟榔、益智、肉桂、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胡椒、马钱子、罗汉果、陈皮、青蒿、石斛、钩藤、蛤蚧、金钱白花蛇、海龙、海马、珍珠、地龙等..3、云药:主要指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儿茶等..4、贵药:主要指产于贵州的道地药材;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5、怀药:主要指产于河南的道地药材;如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栝楼、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6、浙药:主要指产于浙江的道地药材;如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莪术、栀子、乌梅、乌梢蛇等..7、关药:主要指产于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道地药材;如人参、细辛、防风、五味子、龙胆、平贝母、升麻、桔梗、鹿茸、鹿角、蛤蟆油等..8、秦药:主要指产于陕西及周围地区的道地药材;如大黄、当归、秦艽、羌活、银柴胡、枸杞子、南五味子、党参、槐米、槐角、茵陈、秦皮、猪苓等..9、淮药:主要指产于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鄂、皖、苏的道地药材;如半夏、葛根、苍术、射干、续断、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天南星、牡丹皮、木瓜、银杏、艾叶、薄荷、龟板、鳖甲、蟾酥、斑蝥、蜈蚣、蕲蛇、珍珠、石膏等..10、北药:主要指产于河北、山东、山西以及陕西北部的道地药材;如党参、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连翘、酸枣仁、桃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11、南药:主要指产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的道地药材;如威灵仙、泽泻、蛇床子、枳实、枳壳、莲子、紫苏、香薷、僵蚕、雄黄等..12、蒙药:主要指产于内蒙古的道地药材;也包括蒙医所使用的药物;如锁阳、黄芪、甘草、麻黄、赤芍、肉苁蓉、淫羊藿、郁李仁、苦杏仁、蒺藜、冬葵果等..13、藏药:主要指产于青藏高原的道地药材;也包括藏医所使用的药物;如甘松、胡黄连、雪莲花、余甘子、毛诃子、冬虫夏草、麝香、熊胆、硼砂等.. 14、维药:主要指产于新疆维吾尔地区的道地药材;也包括维医所使用的药物;如雪莲花、伊贝母、阿魏、紫草、甘草、锁阳、肉苁蓉、孜然、罗布麻等..东三宝:人参、鹿茸、五味子四大怀药河南怀庆-泌阳县: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四大南药:砂仁、益智仁、巴戟天、槟榔浙八味:浙贝母、杭菊花、杭麦冬、白芍、白术、玄参、延胡索玄胡、温郁金十大广药:巴戟天、广地龙、高良姜、化桔红、金钱白花蛇、春砂仁、广佛手、广陈皮、沉香、广藿香..。

道地药材的14个产区

道地药材的14个产区

道地药材的14个产区1.川药:主要指产于四川、重庆的道地药材,如黄连、附子、麦冬、丹参、干姜、郁金、姜黄、半夏、天麻、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银耳、麝香等。

2.广药:主要指产于广东、广西和海南的道地药材,如砂仁、穿心莲、槟榔、益智、肉桂、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胡椒、马钱子、罗汉果、陈皮、青蒿、石斛、钩藤、蛤蚧、金钱白花蛇、海龙、海马、珍珠、地龙等。

3.云药:主要指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儿茶等。

4.贵药:主要指产于贵州的道地药材,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主要指产于河南的道地药材,如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栝楼、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6.浙药:主要指产于浙江的道地药材,如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莪术、栀子、乌梅、乌梢蛇等。

7.关药:主要指产于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道地药材,如人参、细辛、防风、五味子、龙胆、平贝母、升麻、桔梗、鹿茸、鹿角、蛤蟆油等。

8.秦药:主要指产于陕西及周围地区的道地药材,如大黄、当归、秦艽、羌活、银柴胡、枸杞子、南五味子、党参、槐米、槐角、茵陈、秦皮、猪苓等。

9.淮药:主要指产于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鄂、皖、苏)的道地药材,如半夏、葛根、苍术、射干、续断、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天南星、牡丹皮、木瓜、银杏、艾叶、薄荷、龟板、鳖甲、蟾酥、斑蝥、蜈蚣、蕲蛇、珍珠、石膏等。

10.北药:主要指产于河北、山东、山西以及陕西北部的道地药材,如党参、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连翘、酸枣仁、桃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11.南药:主要指产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的道地药材,如威灵仙、泽泻、蛇床子、枳实、枳壳、莲子、紫苏、香薷、僵蚕、雄黄等。

道地药材的判定标准及常用种类

道地药材的判定标准及常用种类

却效果变差。

故障原因是膨胀散热器堵塞,氧气流入冷却系统内。

冷却液呈现铁锈颜色,腐蚀冷却系,对水泵水封与轴承有损坏,需更换水泵水封和轴承。

排净冷却系内的水,检测各个管路的通畅情况,判断是否泄漏,彻底清洁冷却系和膨胀散热器。

用水和空气按水流反向进行逆流冲洗,效果最佳。

清洁散热器,把水泵开启从下口压入,将杂质和水从上口排出;清洁气缸体,拆除节温器,将水和空气从出口压入,杂质和水由水泵进口流出,水压不宜太大,防止散热器受损。

参考文献[1]张庆帅.发动机冷却系常见故障及排除[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04):77.道地药材是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质优良、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是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以固定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是古代对药用植物资源疗效的认知和评价。

道地药材的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如“八大祁药”、“浙八味”、“四大怀药”等就是闻名遐迩的道地药材。

1判定标准1.1道地产区。

是指道地药材的原产地,即地域性。

这种地域性,或体现在药材对于特定产区的独特依赖性;或体现为其产地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术,为他处所不及;或是在出产地传承着精湛的加工工艺,其他地域的技艺无法取代;或是药材在特定产区的产量长期保持稳定,占据着药材交易的主流地位。

1.2公认的优良品质。

道地药材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经过历史沿革记载下来的公认最优药材,在品质、产量、抗逆性和经济价值等方面有着区别于非道地药材的突出特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1.3独特的医疗功效。

道地药材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

其药用成分含量符合《中国药典》对该药材所有质量要求,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优良的功效。

2常用的道地药材2.1川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地药材川枳实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川枳实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川枳实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 术语和定义
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
3.2
川枳实Chuang Zhishi
产于重庆江津、铜梁、綦江、万州和四川广安、南充及周边地区的枳实药材。

4 来源及形态
4.1 来源
主要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酸橙栽培变种酸橙×枳Citrus aurantium L. ×Poncirus trifoliaya 的干燥幼果。

4.2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枝刺较少。

叶片椭圆形,先端渐尖,顶端凹缺,厚纸质,翼叶狭窄;叶片表面油点黄色透明,果实表面光滑,有黄色油细胞。

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5 历史沿革
枳实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木部中品,记“枳实,味苦,寒。

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生河内( 河南武陟)川泽。


唐·《本草拾遗》载:“本经枳实用九月、十月,不如七月、八月,既厚且辛,书曰江南为橘,江北为枳,今江南枳、橘俱有,江北有枳无橘。

此自别种,非干变易也”,这里指出江南之橘和江北之枳应为明确为两个不同的物种,而非同一物种因地理环境影响而引起的物种变异。

唐《新修本草》载:“枳实生河内川泽”,且在唐诗中有“方物就中名最远,……采尽商山枳壳花”的描述,进一步说明,枳实分布于河南、陕西一带,且商州地区枳实已与人们的生活临床密切相关,并已成为当地特产。

另外,同时期还有“澧水桥西小路斜,……处处春风枳壳花。

”的诗句,此处澧水即今之湖南澧县一带,说明在唐朝时期,枳实已在南方的湖南一带广泛种植。

《本草图经》曰:“枳实,生河内川泽,洛西州郡皆有之,以商州( 陕西)为佳。

如橘而小,高亦五、七尺,叶如枨(橙),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

九月、十月采,阴干。

旧说七月、八月采者为实;九月、十月采者为壳。

今医家皆以皮浓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壳,皆以翻肚如盆口唇状、须陈久者为胜。


明·《本草蒙筌》中记载枳实为:“商州所生,似橘极小,择如鹅眼,色黒,陈者良。

”与上述记载一致。

《本草纲目》引用“颂曰:今洛西、江湖州郡皆有之,以商州者为佳。

”这里的洛西指的是现今的河南洛阳、郑州这一带,江州指的是江西省,湖州指的是浙江的湖州。

从以上文献可知枳实的产地在长江南北均有,古代以商州所产者为佳。

清·《植物名实图考》载:“六朝以前,医方唯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亦只有枳实,后人以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枳壳。

”说明枳实、枳壳为同一植物来源,只是采收期不同而已。

并载枳实:“即橘之酸酢者”。

清·《本草崇原》:“枳实出于河内洛西及江湖州郡皆有。

近时出于江西者为多”。

表明清代枳实已是主产于江西。

民国《增订伪药条辨》记载:“江西沙河所出者,皮厚肉细而结,色白气清香而佳”。

《药物出产辨》:“枳壳,产四川为最,江西次之,福州又次之。

”说明在清代至民国时期,认为四川产枳实品质较佳。

《中国道地药材》:“尤以江西清江县所培育的为优良品种(道地药材称‘江枳壳’)……湖南沅江的‘湘枳壳’、四川万县的‘川枳壳’亦享有盛誉。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第四册):“四川产者市场上称川枳实,湖南产者市场称湘枳实,江西产者市场上称江枳实,……贵州大多以甜橙幼果作枳实。

”对于枳实的品质评价,1963版《中国药典》一部:“以外皮黑绿色,肉厚色白、瓤小、体坚实、香气浓者为佳”。

1977版《中国药典》一部:“以质坚硬、香气浓者为佳。

”《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别》:“以个大小均匀,果实表面绿色,光滑,果皮肉厚而白色突起,质坚结,体重者为佳。

”《中国药材学》:“以表皮青黑色、肉厚、瓤小、质坚实、香气浓者佳。

”《新编中药志》(第二卷):“以肉厚、瓤小、质坚、香气浓者为佳。

”《500味常用中药材经验鉴别》:“以个大小均匀,果皮厚而肉呈凸起状,质坚结者质佳。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以外果皮绿褐色、果肉厚、白色、瓤小、质坚实、气香浓者为佳。


从本草记载来看,枳实应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

历史上枳实南北均产,并在唐代以前似乎主产于北方地区,并以商州(今商洛)所产枳实为佳,在唐代以后产区逐渐南迁,及至清代,枳实已主产于江西,并形成了江枳实(江西清江)、湘枳实(湖南沅江)、川枳实(重庆万州、江津等)道地药材。

据调查,目前枳实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区柑橘栽培地区资源最为丰富,主要栽培
于江西、四川、湖南等省。

川枳实历史沿革见表1。

表1川枳实历史沿革表
6 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
6.1 道地产区
重庆江津、铜梁、綦江、万州和四川广安、南充等地及周边地区。

6.2 生境特征
产区地形以丘陵和低山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平均日照时数1207.9 h/年,平均气温18.2 ℃/年,平均降雨量为1034.7 mm/年。

枳实喜生长在沙质壤土, 阳光充足无风害处, 耐早,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或砾质壤土为宜。

多栽于林旁路边、房前屋后或山坡。

7 栽培及采收加工
7.1 栽培方法
川枳实栽培主要包括育苗、嫁接、移栽等几个环节。

育苗选取当壮年树上结的成熟果实采籽,或枸橘种子进行砧木育苗,苗床选沙质壤土作畦,多在秋季育苗。

待第二年夏季后按株行距15 cm间苗或补苗,每亩约植5000株左右种苗。

枳实嫁接用的接穗要选择当年产量高、品质好的壮年树一年生枝条,于秋季采用芽接法进行嫁接,接活以后, 把接穗以上的砧木部份割去, 使接穗将来长成树冠, 开花桔实。

一般嫁接后2~3年,按株行距4~5 m进行移栽定植,并加强田间管理。

7.2 采收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