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大学生医疗保险论文
大学生医疗保险论文范文一:商业保险下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模式研究摘要:本文以国内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合作模式为借鉴,以辽宁社会医疗保险实际运行状况为基点,结合辽宁省商业保险机构的管理资源与优势,提出了未来辽宁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商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一、我国现行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模式简介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保险。
其中城镇职工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由人社部门负责,新农合由卫生部门负责。
由于城镇居民与新农合的保险在基金筹集与运作方式极为相似,我国有地区将两个板块医疗保险合并运行,如浙江嘉兴和江苏常熟,未来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统一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经济形成后两种保险制度合并是必然趋势。
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保障能力,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完善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提高医保经办效率,切实保障公民的医疗保障权利。
我国各地陆续在原基础医疗保险制度之上增加补充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目前,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商业保险机构参与运作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河南新乡为代表的业务委托管理模式,即将医疗保险业务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办理,政府向商业保险公司支付服务费用,商业保险公司不承担基金收支风险,是一种管办分离的保险运行机制,这种模式有效利用保险公司专业化、网络化的服务优势,减轻政府办医保的增员增编困境有效提高政府效能,不足之处是缺乏风险共担机制,未能有效利用保险公司的风险防控管理能力。
第二种模式是广东湛江的风险保障模式,即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每年划拨保险资金的15%给合作的商业保险公司购买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共同承担社会医疗保险经营风险,保险公司采取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经营社会医疗保险,有效提高了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并强化了医疗服务风险管控能力,不足之处是商业保险只局限参与补充医疗保险的运作管理,未能涉足基本医疗保险领域管理。
第三种模式是以平谷为代表的共保联办型,该模式是政府将所有医保基金的50%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进行商业化管理,双方各承担50%的基本医疗赔付责任。
我国医疗保险研究论文
我国医疗保险研究论文一、数据来源与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时间跨度为年,通过关键词=医疗保险且篇名中含医疗保险,并采用精确匹配进行文献检索,检出有效文献1942篇,为尽可能的提高查准率,通过手工去重,得到1924篇文献。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代分布、关键词词频、核心作者及单位、期刊来源和基金资助情况等方面对我国医疗保险文献进行计量分析。
通过运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及Excel进行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2.1不同年代论文分布情况年间我国医疗保险相关文献取得明显的发展,总体呈增长趋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年,比率呈小幅波动增长,累积百分率达到25.88%;年,比率有较为明显的增长,且增长较为平稳,累积百分率达到55.51%;,比率有明显的增长,其中在2010年达到最高,达到12.58%,累积百分率达到78.22%,之后呈平稳较快增长。
需要指出的是自国务院1998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来,新的保险制度在我国全面铺开,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1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3]。
在此可以看出医疗保险文献的增长与我国的医疗保险的政策、法律等有紧密的联系。
2.2论文核心作者分析本文中发文量最多作者的论文数仅为10篇,高出第二名2篇,则Nmax=10,得出M=2.36,取最大整数为3。
所以在该时间段内发表论文在3篇以上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总共有2895名,3篇及以上的有182名,占作者总数的6.29%。
核心作者所著的文献占总文献的28.38%,说明在此领域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2.3作者单位分布情况分析我国医疗保险研究作者群体集中在高校和医疗保险管理和研究机构,其中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发文量最多,分别达到37篇、35篇。
发文量靠前的几所大学都是综合性大学,这些高校科研氛围浓厚、环境良好、信息资源丰富、各领域的人才密集,适宜进行科学研究,详见表2。
医疗保险制度研究论文
医疗保险制度研究论文医疗保险制度是保障民众健康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它既是一项公共福利,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实施,对于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社会福利、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实践中,各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人民提供医疗保障和卫生保健服务,特别是为那些贫困和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医疗照顾,保障“谁生病谁看病”原则。
医疗保险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方向、内容、组织等方面进行研究,二是从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果、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
以下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研究1. 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方向研究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方向主要包括国家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农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几种形式。
不同的实施方向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目的是为人群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和卫生保健服务。
在研究方向的理解上,需要关注其实施的历史背景、政策制定背景、现实需求和临床实践等方面,对实施方向进行系统研究,从而确定其实施的目标和路径。
2. 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内容研究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内容包括保险对象、医疗费用、保险金、参保门槛、报销标准等方面。
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对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找出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践性问题,从中找出提高制度的方法和路径,建立更加有利于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
3. 医疗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研究医疗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金融组织、政府管理和社会参与等。
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于医疗保险的运行效果和社会影响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研究医疗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时需要关注不同组织形式之间的差异,找出不同组织形式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对于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保险制度的效率和质量。
二、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果研究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果是指保险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保险对象的照顾、对社会的影响、对医疗行业的改善等方面的效果。
医疗保险市场趋势
医疗保险市场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医疗保险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
本文将就医疗保险市场的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医疗保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医疗保险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涵盖的人群广泛。
除了个人购买医疗保险外,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也开始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以提高员工福利,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定制化保险产品备受青睐市场对于医疗保险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个性化。
传统的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有限,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希望能够购买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定制化的医疗保险产品。
因此,保险公司纷纷推出不同特点的保险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特定疾病保险、高额医疗费用保险等,这些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三、智能科技的应用推动市场创新智能科技的发展给医疗保险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保险公司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和赔付,从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减少操作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同时,智能科技还可以加强医疗保险与医疗资源的对接,提高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和质量。
四、跨界合作推动市场发展医疗保险和其他行业的合作也成为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
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互联网公司等跨界合作,共同开发医疗保险和健康管理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这种合作可以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够为保险公司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收益。
五、政策利好支持市场发展为了促进医疗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
例如,推动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加强医疗保险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加大对医疗保险的宣传和推广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医疗保险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六、风险管理和防范成关键课题医疗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欺诈行为、风险控制等。
因此,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和销售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和投保审核机制,以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
医疗保险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医疗保险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近年来,医疗保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它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使得在面临疾病和医疗费用时能够减轻负担。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保险在现实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医疗保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些问题。
一、医疗保险的现状目前,全球各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不完善之处。
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对医疗保险实行全面覆盖,使得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社会的限制,医疗保险的普及程度较低,很多人无法获得有效的保障。
此外,医疗保险还存在着保费高昂、保障范围有限等问题。
很多人在购买医疗保险时都会面临高额的保费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来说,可能需要放弃购买医疗保险。
而对于已经购买了医疗保险的人来说,有些重大疾病可能不在保险范围内,导致他们在面对高额医疗费用时仍然承担着较大的经济压力。
此外,医疗保险的理赔和支付过程也存在着一定的不便利性和不透明性。
很多人在进行理赔时需要提供大量的材料和证明,这增加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同时,有些医疗保险公司可能在支付过程中存在着拖延或拒赔的情况,给被保险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二、医疗保险的未来发展尽管医疗保险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医疗保险在未来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加。
人们对于医疗保险的认知会有所提高,更多的人会选择购买医疗保险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这将会促使医疗保险市场的发展,并推动保险公司提供更全面、更贴近需求的保障方案。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保险的赔付将更加精确和高效。
例如,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能够提升医疗保险公司的理赔效率和准确性,加快理赔过程并减少纠纷的发生。
同时,随着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保险也有望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保障方案,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保险需求。
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未来
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未来一、医疗保险制度的概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医疗保险制度应运而生。
医疗保险制度是指国家或社会为保障全民身体健康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人们提供医疗保障,减轻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二、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1.社会医疗保险的起步期(20世纪40年代-50年代)二战后,世界各国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也跟进实施了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包括医疗保险制度,但仅限于一部分人群。
2.全民医疗保险的探索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1965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医疗保险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保险局,全国医疗保险制度也开始建立。
1978年起,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逐渐完善。
3.社会化保障的转型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国家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大进步。
1988年,中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社会化医疗保障开始逐渐取代国家保险制度。
4.多层次医疗保险的逐步建立期(21世纪至今)21世纪,我国实行医保基金划分“三大金”、医疗保障“互联网+”等政策,逐步促进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多层次建设。
同时,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保险的服务质量。
三、医疗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1.制度创新医疗保险制度将从单纯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转向以社会保障为基础的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基本医保、商业医保、大病医保、互助医保等多层次医保融合发展。
2.服务优化医疗保险制度将加强服务品质建设,推动医保移动支付、异地就医结算、医保服务热线等医保服务创新,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3.制度统筹加强各医保制度间的协调配合,推进全国医保网络信息联网,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和住院费用结算,推动医疗保险制度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社会医疗保险论文范文3篇
社会医疗保险论⽂范⽂3篇社会医疗保险论⽂社会属性和强制性原则使社会医疗保险与营销之间似乎缺少某种纽带和联系。
然⽽,在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构建和社会医疗保险由“城镇”向“全民”跨越的过程中,以营销的观念和⼿段来推动“⼴覆盖”⽬标的实现,不失为⾮常之举。
1对社会医疗保险需不需要营销的讨论社会医疗保险的营销,就是将多层次体系下的各险种,通过创造、传递和传播优质的顾客(参保者)价值,获得、保持和发展参保⼈群。
当“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的便得以实现,医疗保险扩⾯⼯作也变得简单有效,“⼴覆盖”、“⼤数法则”等迎刃⽽解。
1.1从市场⾓度看,医疗保险和其他保险⼀样,是⾮渴求商品医保经办机构必须主动推销和积极促销,善于使⽤各种推销技巧寻找潜在顾客,甚⾄采⽤⾼压式的⽅法说服他们接受其产品,从⽽使更多的⼈群加⼊到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来。
1.2从医疗保险的需求特性看,疾病发⽣的随机性造成对医疗保险需求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我国医疗保险起步迟,保险制度不完善,医疗保险市场处于短期⾮均衡状态。
受收⼊、保险意识、效⽤偏好等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群还没有被纳⼊医保体系。
由于潜在的医疗需求没有得到释放,医院的市场化取向得不到有效满⾜,其利益、运营效率甚⾄是社会福利都受到了损害。
营销就是善于为医疗保险刺激出需求,促进市场的均衡运动。
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应该通过营销试图去影响需求的⽔平、时机和构成。
1.3从社会属性看,“城镇”向“全民”跨越后,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扩⾯⼯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来的城镇职⼯医疗保险,参保群体是城镇各类组织以及这些组织中的劳动者,通过政府的强制性⼒量使医疗保险得以覆盖问题不⼤。
但是,向“全民医保”跨越的过程中,灵活就业⼈员、外来务⼯⼈员、⾃谋职业者、新成长劳动⼒、其他城乡居民等,其数量⽐原来意义上的“职⼯”要多得多,医疗保险覆盖这些⼈群,政府的强制难以奏效;⽽借鉴商业保险的办法,运⽤营销⼿段扩⼤⼈群覆盖,促进“全民”⽬标的实现,这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医保经办机构能⼒建设的重要⽅⾯。
医疗保险制度利弊分析论文
医疗保险制度利弊分析论文医疗保险制度,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美国的医保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高度的关注度和争议度。
医保制度虽然解决了一大部分疾病问题,但是在其流程和制度安排上面也有很多争议,同时也有很多缺点。
本文将要分析医疗保险制度的利弊,并探讨可能的改进方案。
优势:1.扩大了医疗服务的范围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使得许多困难范围内的人们可以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增加了公民健康权的保障,而且也提高了许多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2.降低了家庭经济负担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将医疗费用的一部分转移至政府,降低了大家的医疗费用负担,特别是对那些收入较低的人来说,减轻了因疾病引起的经济压力。
3.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水平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在医疗服务的质量上有了不少改善,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使得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更高效的利用。
同时,医疗保险制度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也比较严格,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缺点:1.医保结构上存在不平衡医保制度上为了控制医保资金的支出,发生了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一些公民不得不自掏腰包去医院就诊,这不仅使得患者承受了双重的负担,也增加了其可承受的医疗财政压力,制度还存在了大多数城乡居民社保制度的差别性。
2.医保协议数量偏少与医师、药物及卫生服务供应商谈判,确保其不从实际的费用拿到收益,使得许多健康服务从医疗保险自费走向无医保,给巨大的医疗成本转移到患者身上。
3.医疗质量问题近年来,一些医院及医疗机构存在着让患者多花钱、增加医疗费用等问题。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提高医院的程度,反而进一步加大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加推出了医保制度的立法和实施。
改进方案:1.基于成本控制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公正、透明、系统的医保管理、监督和倡导机制,控制医疗服务成本突破,确保医疗保障等公共产品的公正提供,同时协调患者、医院、医师、保险公司和政府的利益关系。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并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各国都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医保制度。
本文将就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一、加强基本医保基本医保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是保障全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
加强基本医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扩大参保范围和提高保障水平。
首先,扩大参保范围。
许多国家都在不断调整医保政策,扩大参保范围。
通过将更多人纳入医保体系,可以实现全民医疗保障的目标。
同时,一些国家还加大对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例如儿童、老年人和贫困人口等。
其次,提高保障水平。
提高保障水平是为了让参保人员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通过增加医疗保险的支付比例和扩大覆盖范围,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此外,一些国家还在医保制度中加入了药品价格谈判机制,以降低药品价格。
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基本医保的保障水平。
二、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医保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首先,推行电子医保卡。
电子医保卡可以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提高医保报销的准确性和效率。
患者只需刷卡就能轻松完成报销手续,免去了填写纸质报销单的繁琐过程。
其次,加强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
不同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患者在就医时,医生可以快速查看到其病史、诊断结果等信息,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和治疗疾病。
三、加强医保支付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机制的改革是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机制,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趋势。
首先,推行按病种付费。
按病种付费是一种以病种为单位进行医疗费用支付的方式。
通过按病种付费,可以避免费用的虚报和过度治疗,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健康保险经营研究论文
健康保险经营研究论文健康保险经营研究论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产品,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需求。
健康保险作为其中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保险产品,在保险市场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健康保险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健康保险的概念健康保险是一种为了保障人们健康的保险产品。
它是适应需求的产物,保证个人或团体在发生意外和疾病时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医疗和护理。
健康保险的种类较多,可以根据个人或家庭需求进行选择,比如疾病保险、医疗保险、重疾保险等等。
二、健康保险的市场现状与普通保险相比,健康保险的市场需求和用户数量在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显示,近几年来我国保险业健康险的保费和保单量均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2017年,我国保险公司健康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866.23亿元,同比增长42.17%;实现保险业务达到81.95亿元,同比增长68.52%;实现人口覆盖率达到 5.7%。
从数据上看,健康保险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未来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三、健康保险经营面临的问题虽然健康保险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其经营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保费收取费用过高,导致普通家庭难以承担。
此外,健康保险的保险产品种类比较多,消费者往往不能够快速准确的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保险产品。
另外,健康保险的风险预测和管理也需要得到加强。
四、健康保险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保险市场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未来,健康保险的发展方向将逐渐向个性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
保险公司应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量身定做符合用户需求的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溢价管理,其次,保险公司应该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保险服务。
五、结语健康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保险产品,在收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需求。
作为保险公司有效拓展保险市场的重要保险之一,未来的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和改革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和改革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医疗保险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在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和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论文将探讨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背景、现状、改革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背景中国的医疗保险起源于1950年代的医疗卫生运动,1969年开始实行门诊医疗保险,且面向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2003年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此后,我国不断加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力度,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三大保险制度,并进一步整合,加强医保基金的中央调剂和统筹。
当前,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一)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中国已经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
医疗保险已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覆盖了农民、城市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
(二)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近年来,医保支付比例不断提高,报销范围不断扩大,报销比例提高到了70%以上,部分地区达到90%以上。
(三)医保基金持续增长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是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目前,医保基金持续增长,保障能力逐步提高。
同时,中央与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医保基金中央调剂和统筹。
三、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一)激励社会多元化参与中国医疗保险制度需要进一步推进多元化参与,激发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提高医保基金的效益。
政府应该引导和支持医药企业、私人医生、社区医疗机构等多种机构参与医疗保险制度,增强医疗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新生研讨课论文800字医疗保险
新生研讨课论文: 医疗保险前言医疗保险是一种保障人们在面对意外事件和疾病时能够得到医疗费用报销的重要保险形式。
它为人们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降低了医疗费用对个人家庭的负担。
本文将探讨医疗保险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医疗保险的特点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保险形式,在其他类型的保险中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医疗保险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大量的参与者共同分摊风险,实现对个体风险的分散。
参与医疗保险的人越多,那么每个人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少。
这样的共同分摊机制使得医疗保险可以为每个人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其次,医疗保险通常以年度为一个承保周期,每年需要进行保费的缴纳。
在此周期内,参保人可以享受特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的报销。
而这项保障对于年轻人和健康人群来说可能并不是那么必要,但对于患有长期疾病或高风险群体来说,则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医疗保险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通常会设定一定的限额和赔付比例。
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只会承担医疗费用的一部分,并且在保险金额达到或超过限额时,参保人就需要自己承担剩余的费用。
这种限额和赔付比例的设定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同时也限制了保险赔付的数量。
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疗保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在许多国家,医疗保险已经成为了法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通过设立医疗保险机构来管理和运营医疗保险,为全体公民提供医疗保障。
例如,加拿大的医疗保险系统就是由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制度,为加拿大公民提供了广泛的医疗服务。
在一些发达国家,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并且包括了更多的医疗服务。
这些国家的医疗保险系统通常由政府和私人保险公司共同管理,以确保所有需要医疗保障的人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险服务。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普及程度仍然相对较低。
由于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的限制,许多农民和贫困人口无法获得足够的医疗保障。
医疗保险政策背景与发展趋势
医疗保险政策背景与发展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医疗保险成为了全球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医疗保险政策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对于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医疗保险政策的背景出发,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医疗保险政策背景1.1 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
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医疗费用也随之增加。
医疗保险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解决人们在面对高额医疗费用时的经济压力,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1.2 社会福利的提高与社会保障的完善随着社会福利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医疗保险政策的出台可以满足人们对医疗保障的需求,提高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医疗保险政策的发展趋势2.1 全民医疗保险的普及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全民医疗保险的普及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社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同时,全民医疗保险也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医疗资源的分配效率。
2.2 强调预防和健康管理随着医疗保险政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预防和健康管理。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可以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预防和健康管理不仅可以减轻医疗负担,还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3 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激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竞争机制也可以降低医疗费用,使医疗保险政策更加可持续。
2.4 加强跨国合作和经验交流医疗保险政策的发展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经验交流。
通过加强跨国合作,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提高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效果。
同时,跨国合作还可以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资源的共享,提高全球医疗保障水平。
医药行业的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和机遇
医药行业的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和机遇医药行业的医疗保险: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和机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保险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医药行业而言,医疗保险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为其带来了丰富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医药行业的医疗保险对行业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机遇,并分析其可能的未来趋势。
一、医疗保险对医药行业的影响1. 增加了用户就医的经济能力医疗保险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承担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就医的经济能力。
患者对药品和医疗服务的消费将增加,从而增加了医药行业的销售额和利润。
2. 促使医药企业转型升级医疗保险的普及迫使医药企业面临更加严格的市场竞争。
在医疗保险发展的背景下,医药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以迎合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这种竞争压力促使医药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
3. 加大了市场准入的门槛作为保障患者权益的重要环节,医疗保险对医药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药的准入将更加严格,医药企业面对难题和风险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二、医疗保险对医药行业的机遇1. 增加了市场需求医疗保险为更多人提供了医疗服务的保障,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意愿和能力,从而扩大了医药市场的规模。
医药企业在这个时刻能够受益,通过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产品,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 促使医药企业加强创新研发医疗保险的推广引发了医药企业加大创新研发的动力,这有利于推动医药技术的进步,加速新药研发和上市。
医药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疗效,以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3. 带动医药产业链的发展医疗保险的普及将带动整个医药产业链的发展。
从药品生产到医疗器械销售,从医疗服务机构到医药信息技术公司,各个环节都将受益于医疗保险行业的发展。
医药产业链上的企业可以通过合作与创新,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三、医疗保险对医药行业的未来趋势1. 提高医药品质随着医疗保险的普及,人们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医疗保险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医疗保险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医疗保险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为人们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使得他们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探讨医疗保险的历史演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医疗保险的起源医疗保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德国。
当时,德国的工人阶级面临着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无法负担得起医疗服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政府于1883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医疗保险制度。
该制度由政府和雇主共同出资,为工人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这一制度的成功激发了其他国家效仿,逐渐形成了现代医疗保险制度。
二、医疗保险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保险在各个国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在20世纪初,许多国家开始建立自己的医疗保险制度。
例如,英国于1948年推出了国民医疗服务(NHS),为全体公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美国于1965年通过了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和Medicaid),为老年人和低收入人群提供医疗保障。
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医疗保险制度。
三、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医疗保险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医疗保险未来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和数字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医疗保险将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
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来评估风险和制定保险方案,提高保险的准确性和效率。
2.个性化保险:随着基因检测和个人健康数据的广泛应用,医疗保险将越来越个性化。
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个人的基因和健康状况来定制保险方案,提供更加精准的保障。
3.跨界合作:医疗保险将与其他行业进行更多的跨界合作。
例如,保险公司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智能医疗保险产品。
4.预防和健康管理:医疗保险将更加注重预防和健康管理。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供健康咨询、健康促进活动等方式,帮助被保险人保持健康,减少医疗费用。
浅谈医疗保险的论文
浅谈医疗保险的论文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医疗保险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医疗保险的论文范文一:浅谈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结合【摘要】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改革已在大部分城市启动,尽管医疗保险制度给广大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提供了重要保障,但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下,还不能像发达的福利国家,实行全面的医疗保障,因种种原因导致的医疗费用刚性增长,使居民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不断加重成为目前较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探讨;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结合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社会医疗保险是指由国家建立的为解决劳动者因医疗、负伤和生育暂时丧失劳动能力后因治疗和生活总是而给予经济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例如:我国建国以来建立并长期实行的公费医疗(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大学生)和劳保医疗(企业职工)制度。
但因其本身存在种种弊端,所以国务院于是1994年平均月开始进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加快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我国跨世纪战略目标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意味着我国职工医疗保障从单位保障制度向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制度的转轨,意味着福利保障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向互助共济有效约束的基本医疗保险机制的转换。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广大企事业单位摆脱了沉重的医疗费开支的负担,轻装上阵,一心抓生产的机遇,而且给因资金困难长期无法报销医疗费的企事业单位的广大城镇职工带来了切身利益。
所以说,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于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推进到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截至今年3月,参保人员已达到1.12亿人,其中在职职工占73%,退休人员占27%,80%以上的原国有企业职工,特别是50%的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险。
2024年医疗保险年度总结范文
2024年医疗保险年度总结范文2024年,是医疗保险领域迈向新纪元的一年。
在本年度,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积极调整优化,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保险服务。
下面,将从政策调整、服务优化和防控措施三个方面对2024年医疗保险工作进行总结与展望。
一、政策调整1.政府加大医疗保险基金的投入:今年,政府继续加大对医疗保险的经费支持力度,通过增加医保基金的投入,确保我国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并及时补充医保基金不足,提高了医保的运行效率。
2.医保支付方式进一步优化:今年,国家出台了新的医保支付政策,鼓励跨区域医保直接结算,方便患者的就医流程,缓解了患者就医时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
3.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制度:今年,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为罹患重大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医保的好处。
二、服务优化1.基本医疗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今年,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再次扩大,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包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管理、健康体检等。
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2.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今年,各级医疗机构强化网络医院建设,提高了医疗资源配置的效率。
通过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技术手段,可以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缓解了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3.医保服务网点建设进一步完善:今年,医保服务网点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通过增加服务网点的数量和覆盖范围,方便了参保人员就近就医,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交通费用。
三、防控措施1.加强医保资金管理:今年,我国医保部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医疗保险资金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医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保障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反腐力度:今年,医保反腐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医保系统内部的职务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医保制度的信心,减少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保险发展趋势分析论文一、我国医疗保险的现状现阶段,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医疗保险,二是商业医疗保险。
(一)社会医疗保险的现状社会医疗保险是指由国家负责建立的为解决劳动者因医疗、负伤和生育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后因治疗和生活问题,而给予经济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如我国现行的公费医疗(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大学生)和劳保医疗(企业职工)制度。
但因其本身存在种种弊端,所以国务院于1994年3月开始进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总的特点是多种改革模式并存,政府、企业、职工、医院四方正在实践中深入地探索改革的途径。
目前各地区的改革试验至少有如下五种模式:1.多种形式的“统帐结合”。
第一类方案是以江西省九江市和江苏省镇江市为代表的“三段通道式”,即一般按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0%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其中一半左右为职工建立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其余部分形成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就医时先由个人帐户支付,支付完后进入一个相当于本人工资5%的医疗费用支付阶段,再多支付的医疗费则由统筹基金报销大部分。
第二类方案是以海南省为代表的“双转并行式”,即医疗保险基金只负担规定的大病病种的医疗费用的大部分,其余部分及其他疾病(一般为门诊疾病)的医疗费用则由个人帐户支付。
第三类方案是以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等城市为代表的“三块式”,即同时建立个人帐户、企业调剂金和统筹基金。
截止到1997年9月底,各种“统帐结合”的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实际覆盖了276.5万人。
2.大病(住院、大额医疗)费用社会统筹。
自8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一些地区为了分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遇到的大病高额医疗费用的风险,开始进行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试点,到1997年9月底,这一试点已扩展到1253万企业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到1997年底,覆盖1300万人。
3.以深圳市为代表的混合型改革方案。
即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分别实行不同的改革办法:对职工实行“统帐结合”的方案,对外地劳务人员实施住院医疗保险,对离退休人员、残疾军人则实行全面的医疗保障。
4.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社会统筹。
一部分地区根据企业离退休人员更需要首先得到医疗保障的实际情况,对离退休人员实行了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制度。
到1997年9月底,有110万企业离退休人员被覆盖进来。
5.一些初步改革的试验。
多数没有实行社会化的医疗保险制度的企业,仍按原有规定实行劳保医疗制度。
但不少企业进行了内部的轻度改革的试验,其主要形式有:个人负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或者实行医疗费用定额包干,节余归己,超过部分由企业补助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为员工投保了商业健康保险。
(二)商业医疗保险的现状相对于社会保险而言,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发展得很不充分。
在改革前沿的广州市寿险市场上,虽然各家寿险公司都涉足了医疗保险这块领域,开办了各自的住院津贴型或门诊津贴型医疗保险,但是业务量并不大。
目前在广州人寿保险市场上主要的医疗险种有:中保人寿保险公司开办的重大疾病定期、重大疾病终身、住院医疗和住院津贴保险,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平安康乐、住院安心和住院医疗保险,友邦保险公司开办的防癌保险等九个险种。
从保险的责任范围来看,中保人寿公司的重大疾病定期、重大疾病终身和住院医疗保险比其他保险公司的医疗险种的市场竞争力稍强。
从中保人寿保险公司广州市分公司1997年个人寿险业务的汇总情况来看,重大疾病医疗占健康保险业务的绝大部分的份额,达到了90%以上,住院津贴只占不到10%的业务份额。
截止1997年10月,我国享有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保险的人约为1.7亿,占全国人口的13%,1996年有合作医疗保险的行政村约占17%,而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估计在500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0.4%)。
199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2100亿元(人民币,下同),用于医疗服务方面的费用大约为1700亿元;1996年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约13亿元,全国人均1元,仅占医疗服务费的0.76%,占GDP的0.019%,说明目前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医疗保障事业中所起的作用太小,目前在我国,仍然主要由社会医疗保险保障着人民享受医疗的权利,维护着社会的稳定。
二、我国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一)商业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日益显露随着科技、医疗、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变迁,造成了现代人工作紧张,随之相伴的是生活无规律、消耗过度、运动量不足,许多文明病于是乘虚而入,且治愈难度越来越大。
新近出版的《国际保健》杂志发表了有关部门对全球健康及医疗状况的评级,日本在最健康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5位,我国台湾列第14位,我国大陆列第20位。
报告还表明,东南亚国家的医疗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医疗方面的开支将大幅度增加。
我国1992年人均住院费用才737.9元,到1996年已达2189.60元,年均增长31.25%.广州市在1994-1996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医疗费分别占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14.19%、16.18%和19.60%,1997年1-9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43.2%.都市生活的繁忙、医疗服务费用的昂贵、福利制度的薄弱和社会保险体系的局限,都需要有商业医疗保险来作为社会医保险的补充,以弥补社会医疗保险保障的给付不足,扩大保险金额和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满足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医疗需求。
所以说,医疗保障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商业医疗保险将会在社会各阶层日渐得到重视。
(二)商业医疗保险前景广阔1.社会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增加个人负担比例,以期节约开支。
如广州市原有的公费医疗办法规定,全年自负额超过500元时,可报销全部门诊和住院费用,而本次医疗制度改革方案则规定,发生的医疗费用个人一律自负20%.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服务费用的提高,则个人自负的20%部分,必然会成为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也就为商业医疗保险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2.1997年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变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九五’期间,要在搞好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基本建立起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
”“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
随着这些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缺乏医疗保障的人群会日益增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表现出来的医疗保险需求越来越强。
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有机地结合,并使之逐步覆盖到城镇所有劳动者是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方向。
3.商业医疗保险在国外一般都拥有相当大的市场,如西欧、美国、日本等地的医疗保险制度都相当发达,尤其是美国,85%以上的人口拥有各种商业医疗保险。
据我国台湾地区“统计部门”1998年4月份公布,至2月底,台湾岛内参加健康保险投保人数达到2006万人,投保率高达96%.其中,癌症患者最多,其次为慢性精神病患者和肝硬化患者。
而目前我国的健康保险投保率很低,以保险业相对发达的广州市为例,其健康保险投保率只有10%左右。
(三)竞争将日趋激烈,保障范围更广泛有关专家预测,到2000年我国保险市场将分别有10家外资和30家中资保险公司进行竞争。
经营主体的增加,必然会使寿险市场的竞争日趋广泛和激烈,而医疗保险这块领域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成为保险公司的争夺对象,虽然说依目前的医疗体系开展医疗保险业务会面临许多困难,但是险种的成功开发既可体现出公司的实力,又可成功地塑造公司的自我形象,增加无形资产,同时,还可以促进其他主险业务的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的医疗保险一般都是指狭义的健康保险,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商业性医疗保险的范围将会延展到广义的健康保险的概念上,即包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保险。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费用的高涨、所需交纳的保险费的提高和保险人承担风险的增加,现在的综合医疗保险将会逐步分解为许多细的险别,医疗险种将不断丰富,不同层次的群众的不同的医疗保险需求基本上能得到满足。
三、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社会需求量大,而保险公司对险种的开发力度却十分乏力。
医疗保险供给主要是通过医疗服务的形式实现的,因此,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对医疗保险供给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医疗单位对医疗保险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是适当而有效的,即医务医疗人员对病人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而且疗效明显,就可以节省和降低用于医疗服务部分的医疗保险金的开支,从而相应地扩大医疗保险的供给。
而目前在我国的医疗市场上,因为医疗服务质量差、医疗资源浪费以及医德风险等人为因素,造成医疗费用开支失控,以致形成了目前市民医疗保险需求大而保险公司不敢大力开发医疗险种的局面。
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开支,目前保险公司开办医疗保险时通常采取定点医疗方式,即被保险人生病后,只能到保险公司指定的医院就诊。
而保险公司或是医院设监督小组,查核各项医疗费用支出是否合理;或是与医院签订合同,实行医疗经费承包超支不补,节余按一定比例自留。
应该说,定点医疗在减少医疗过程中的浪费,协调医疗保险各方关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定点医疗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一是定点医院数量单一,不方便保户就医。
二是容易导致医疗服务垄断。
医疗行为具有隐蔽性与复杂性,一种可以有不同费用的治疗方案,决定权在医生,保险公司很难对此进行干预,一旦形成医疗服务垄断,医院可能会偏向于采用高费用的诊疗方案。
三是采用医疗经费承包制,固然能减少浪费,但却容易造成被保险人治疗条件的恶化。
定点医疗的做法,使医院可以随意控制医疗标准,致使保险公司或被保险人的利益可能被侵害。
2.专业人才缺乏,人员少。
经营医疗保险所面临的风险是很大的,它的经营和管理活动要求其从业人员在风险管理、条款设计、费率厘订、准备金提取、业务监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这就需要一批从事风险分析、风险选择和风险鉴别的专业人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仍很欠缺。
3.经营时间短,经验少。
广州市的医疗保险是从1986年下半年由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州市分公司开办的,而且大多都是团体承保的附加医疗险,到1995年引进个人营销体制后,个人购买医疗险的比例才有所增加。
1997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广州分公司率先在市场上以主险的形式推出住院安心保险,随后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推出了颇受市民欢迎的“住院医疗保险”,但总的来说,医疗险从开办至今经历的时间较短,取得的经验较少。
4.品种少,保障方式单一。
据统计,人一生的死亡高峰期有三次,即婴幼儿时期、15-20岁青少年时期和老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