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防震减灾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防震减灾](https://img.taocdn.com/s3/m/401e9a5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2.png)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防震减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老师共同协作,有序应对地震灾害。
二、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成因、地震的等级、地震的特点。
2. 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保持冷静、迅速撤离、避险自救、互救合作。
三、教学重点1. 地震发生时的正确应对措施。
2. 学会与同学、老师共同协作,有序应对地震灾害。
四、教学难点1. 地震发生时的心理素质培养。
2. 地震灾害中的互救合作。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措施。
2.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提高应对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应对地震的方法。
教案示例:一、地震的基本知识(5分钟)1. 讲解地震的成因:地球内部的地壳板块运动,造成地壳断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 介绍地震的等级:根据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3. 分析地震的特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和震源深度等。
二、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5分钟)1. 保持冷静:遇到地震,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2. 迅速撤离:地震发生时,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如室外空旷地带。
3. 避险自救:如果无法撤离,要尽量躲到坚固的家具下或墙角,保护头部。
4. 互救合作:地震后,与同学、老师共同协作,有序开展救援工作。
三、地震逃生演练(10分钟)1. 讲解演练注意事项:遵守纪律、迅速有序、注意安全。
2. 开始演练:模拟地震发生,学生迅速撤离教室,到达安全地带。
3. 总结演练情况: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与同学、老师共同协作,有序应对地震灾害。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各自的想法和做法。
3. 总结讨论成果:归纳出应对地震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25db51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f.png)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小学生身处学校,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但是,灾难随时可能发生。
因此,小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以应对突发情况。
以下是一些值得小学生注意的重要知识。
一、地震安全常识1. 在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
尽量找到一个开阔的地方,远离高大建筑、树木、电线杆等大型物体,以免受到物体的砸伤。
2. 如果在室内,要立即采取避震措施。
可以躲到桌子下面,用手保护头部,尽量避免遭受物体的砸伤。
3. 不要使用电梯逃生,因为在地震中电梯可能会失灵。
应该使用楼梯下楼,但必须小心地下楼,以免发生跌倒。
4. 如果在户外,要远离大型建筑物、电线杆和高大的树木。
选择开阔地带,远离可能掉落的物体。
5. 在地震后,要注意周围的安全。
避免靠近可能倒塌的建筑物,避免经过损坏的道路。
6. 如果身边有人受伤,应该及时提供援助,但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如果不清楚急救方法,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二、防火安全常识1. 火灾发生时,不要慌张。
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行走,尽量避免吸入浓烟。
2. 如果在室内,可以用湿毛巾堵住门缝,防止烟雾进入房间。
然后找到最近的窗户,用湿毛巾堵住门缝,从窗户爬到室外逃生。
3. 如果衣服着火了,不要奔跑,应立即躺下滚动,用身体熄灭火焰。
4. 如果门被火封住了,可以用湿毛巾堵住门缝,找到最近的窗户,从窗户逃生。
5. 勿乱丢烟蒂,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并远离明火。
6. 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在初期火灾时,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扑灭火焰,但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让火焰扩散到自己身上。
7. 不玩火柴和打火机,不使用电炉、电暖气等易引起火灾的电器。
三、自护常识1. 学会拨打紧急求救电话。
中国的紧急求救电话是110和119。
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立即拨打这两个号码,寻求帮助。
2. 学会记住自己的住址和联系方式。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报告自己的住址和姓名,方便他人寻找和联系家长。
3. 不与陌生人走近,不轻易上陌生人的车。
小学生地震安全教育讲解
![小学生地震安全教育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1787e7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d.png)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知识——地震安全。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我们无法预测它何时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地震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震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一、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两种: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断裂和挤压等原因造成的;火山地震则是由于火山喷发引起的。
3.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地震的震级是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用里氏震级或面波震级来表示。
地震的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用震级对应的地面破坏程度来表示。
二、地震前的预防措施1. 学习地震知识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成因、震级、烈度等,提高自己的防震意识。
2. 家庭防震措施(1)检查家中电线、煤气管道是否老化,确保安全。
(2)将易碎物品、重物放置在稳固的地方,避免掉落。
(3)在家中设置防震包,包括手电筒、哨子、绳索等应急用品。
(4)了解家中安全出口的位置,熟悉逃生路线。
3. 学校防震措施(1)学校应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让学生熟悉逃生路线。
(2)教室内的课桌椅应摆放整齐,避免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受到伤害。
(3)学校应定期检查建筑物、设施的安全性,确保学生在校安全。
三、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迅速做出判断。
2. 安全避震(1)在室内:尽量躲到桌子下面、墙角等坚固的地方,用书包、书本等物品保护头部。
(2)在室外: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树木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寻找开阔地带避难。
3. 逃生与救援(1)地震发生时,不要乘坐电梯,尽量使用楼梯逃生。
(2)在逃生过程中,注意不要拥挤,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小班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小班防震减灾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828e87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a.png)
一、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技能,我们有必要开展小班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地震的基本知识、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防震减灾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指地球内部岩石因受力达到一定限度而突然破裂,释放出能量,使地面发生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2. 地震的分类(1)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2)按震级分类:微震、小震、中震、大震、巨震。
3.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种。
内因是指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如板块运动、岩浆活动等;外因是指地球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气候变化、地球物理场变化等。
三、防震减灾的重要性1. 提高小学生防震减灾意识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有助于小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提高防震减灾意识,为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做好准备。
2. 保障小学生生命安全地震发生时,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逃生能力较弱,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降低伤亡风险。
3. 培养小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在地震发生时,小学生需要相互帮助、共同应对,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1.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地震强度。
(2)就近躲避,寻找坚固的家具或墙体下躲避。
(3)用书包、衣物等物品保护头部。
(4)地震结束后,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2. 地震发生时的互救方法(1)检查伤员呼吸、心跳,如有必要进行心肺复苏。
(2)对骨折、出血等伤员进行固定和止血。
(3)对昏迷、呼吸困难等伤员进行救助。
(4)组织伤员有序撤离,确保安全。
五、日常生活中的防震减灾措施1. 家庭防震减灾措施(1)检查房屋结构,确保房屋安全。
(2)家中备好防震减灾用品,如防震包、急救包等。
(3)定期进行家庭防震减灾演练。
2. 学校防震减灾措施(1)加强校园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小学安全教育记录防震
![小学安全教育记录防震](https://img.taocdn.com/s3/m/559a136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5.png)
一、引言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特别加强了防震知识的普及和训练。
以下是我校开展防震安全教育的一些记录。
二、防震安全教育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1)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球内部积累的能量在某一时刻突然释放,引起地壳的震动现象。
(2)地震的分类: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3)地震的影响:地震可导致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山体滑坡、海啸等次生灾害。
2. 防震常识(1)在室内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迅速躲避到桌子下、床下等坚固的家具附近,或靠近墙角。
3)用枕头、书包等物品保护头部。
4)远离玻璃、窗户、吊灯等易碎物品。
5)关闭电源、燃气等。
(2)在室外1)迅速跑到开阔地带,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
2)避开高大建筑物、狭窄街道、桥墩等。
3)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开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3. 防震逃生技巧(1)低楼层:迅速用楼梯或电梯撤离。
(2)高层: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堵住门缝,等待救援。
(3)地震停止后,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三、防震安全教育实施1. 防震知识讲座学校定期邀请地震专家为学生开展防震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防震常识和逃生技巧。
2. 防震演练学校定期组织防震演练,让学生在模拟地震环境中,学会正确应对地震的方法。
3. 防震知识宣传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宣传防震知识,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4. 家庭防震教育学校向家长发放防震知识宣传册,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应对地震。
四、防震安全教育效果通过开展防震安全教育,我校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防震演练中,学生们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表现出良好的应对地震的能力。
五、总结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危害最大的一种,做好防震工作至关重要。
我校将继续加强防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小学生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生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82fa08941ea76e59fa046e.png)
小学生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小学生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通用5篇)小学生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1一、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内容简介1、“防灾减灾日”意义。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2、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Ⅰ、活动背景1、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生1: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
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D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学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
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
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学生3: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学生4: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
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
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这次四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震后到目前为止,还发生了四次6级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④、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
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e0aed7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9.png)
一、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我们有必要开展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自救、地震后的自救互救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地震基础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壳内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出来,引起的振动现象。
2. 地震的分类根据地震发生的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3. 地震的震级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分为微震、小震、中震、大震、强震等。
4. 地震的烈度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对地面建筑物、设施及人造成破坏程度的指标。
三、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自救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围环境,迅速采取行动。
2. 避免使用电梯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停止运行,造成被困。
因此,地震发生时,不要使用电梯。
3. 避免到窗边、阳台、楼顶等危险区域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可能会出现裂缝,甚至倒塌。
因此,要避免到窗边、阳台、楼顶等危险区域。
4. 躲避到安全地带地震发生时,要迅速躲避到坚固的家具下、墙角等安全地带。
5. 保护头部地震发生时,要用手保护头部,避免被掉落物品砸伤。
6. 不要慌张跳楼地震发生时,不要慌张跳楼,这样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四、地震后的自救互救1. 检查身体状况地震发生后,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无大碍,要尽快与家人、朋友联系,告知自己的安全情况。
2. 检查房屋结构地震发生后,要检查房屋结构是否完好,如发现裂缝、倾斜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撤离。
3. 救助伤员地震发生后,要尽快对伤员进行救助,如止血、包扎、搬运等。
4. 防止火灾地震发生后,要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如关闭电源、水源等。
5. 保持通讯畅通地震发生后,要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了解灾情,获取救援信息。
五、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使小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防地震安全教育方案小学
![防地震安全教育方案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d77199a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9.png)
一、方案背景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伤害,我们制定了以下防地震安全教育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小学生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小学生掌握防震减灾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小学生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伤害。
4. 营造校园安全氛围,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
三、方案内容(一)地震知识普及1. 地震的定义:向学生讲解地震的定义、成因及分类。
2. 地震前的征兆:介绍地震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如动物异常反应、地光、地声等。
3. 地震的震级与烈度:解释震级与烈度的区别,让学生了解震级与破坏程度的关系。
4. 地震灾害的特点:介绍地震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如房屋倒塌、道路中断、人员伤亡等。
(二)防震减灾技能培训1. 紧急避震:- 在教室内:当发生地震时,学生应迅速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
- 在教室内:当发生地震时,学生应迅速躲到墙角或坚固的家具旁,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
- 在教室外:当发生地震时,学生应迅速跑到开阔地带,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
2. 逃生自救:- 了解逃生路线:学校应制定明确的逃生路线,并定期组织演练。
- 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学校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让学生掌握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的方法。
- 学会拨打急救电话:教育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拨打110、120等急救电话。
3. 心理疏导:- 培养学生面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学生保持冷静,积极应对。
- 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缓解地震灾害带来的心理创伤。
(三)应急演练1. 应急演练方案:制定详细的地震应急演练方案,包括演练时间、地点、人员分工、演练流程等。
2. 应急演练实施: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演练,让学生熟悉逃生路线和自救技能。
3. 应急演练总结:对每次演练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小学生主题班会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课件)共20张PPT)
![小学生主题班会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a82a5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e.png)
(三)躲藏姿势: 1、蹲下、坐下或俯倒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用物品保护头部、胸部及面部,掩住口鼻。
感谢观看
THANK YOU
看天空有没有奇怪的光 如果你在空中发现白色 的长光带或者红、黄、 蓝、白、紫等不同颜色 的闪光,也要注意可能 要发生地震了。
听地下是否有奇怪声音 地下都会产生明显的声 音。如果你听到一些不 正常的或者奇怪的声音, 就要注意地震可能要来 了。
04 近年来发生的地震
1.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中国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 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防震减灾安全教 育主题班会
目
01 地震的相关知识
录
04 地震之前的预兆
02 地震带来的影响
05 地震避险措施
03 近年来发生的地震
01 地震的相关知识
地震时自然灾害之一,经常威胁着我们平静的生活,想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快来看看吧
地球上的版块相互挤压碰撞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结构地动,岩层断裂产生错位变动,在地质结构上产生宏达变更 而产生的地动。
5.九寨沟地震 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于2017年08月08日,地震震级为7.0级。造成25人死 亡,525人受伤。
6.宜宾地震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地震发生于2019年6月17日,地震震级为6.0级,造成 11人死亡,122人受伤。
05 地震避险措施
(一)就近躲避法:就近躲避到小开间内;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坚固 的床等家具旁边。
2.澜沧地震 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发生7.6级地震。死亡748人,重伤3759人, 轻伤3992人。
小学生安全教育防震
![小学生安全教育防震](https://img.taocdn.com/s3/m/f30d2b4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2.png)
正文: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知识——防震。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了解防震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防震的安全知识吧!一、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球内部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地面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的发生与地球板块的运动有关,当板块之间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地震。
2. 地震的分类根据地震的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其中,浅源地震对地表的影响较大,破坏力强。
3. 地震的震级地震的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指标。
震级越高,地震的能量越大,破坏力也越强。
二、地震前的预防措施1. 了解地震预警信号我国已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当地震发生时,预警系统会发出警报。
同学们要了解地震预警信号,一旦听到警报,要立即采取行动。
2. 做好家庭防震准备(1)在家中,要将易碎物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地震时造成伤害。
(2)了解家中的逃生路线,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迅速撤离。
(3)准备好应急物资,如手电筒、急救包、饮用水、食物等。
3. 注意校园防震措施(1)了解学校防震逃生路线,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迅速撤离。
(2)学校要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防震意识。
(3)在学校,要注意遵守纪律,听从老师指挥,有序撤离。
三、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1.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2. 快速撤离地震发生时,要迅速找到最近的逃生路线,快速撤离。
在撤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开高大建筑物、广告牌、电线杆等易倒塌物体。
(2)不要乘坐电梯,选择楼梯逃生。
(3)不要拥挤,以免造成踩踏事故。
3. 遇到危险时,要机智应对(1)如果被困在废墟中,要保持冷静,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2)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尽量发出声音,让救援人员发现。
(3)不要盲目自救,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小学生防地震安全教案(精选6篇)
![小学生防地震安全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41eb0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4.png)
小学生防地震安全教案(精选6篇)小学生防地震安全教案1班会目的:1.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做个防震减灾知识的小宣传员2.掌握避震要点,提高自救、自护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班会过程:一、宣布班会开始: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地震属于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
二、自救比赛1、演示:在家庭怎样避震,地震时在楼房内的应急避震: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藏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的地方,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大。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
因熟睡来不及躲避者,应当”伏而待定“,切勿仰卧,侧过身来也能争得生存的机会。
住平房避震时,行动要果断,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如果处于房门附近,室外无保障,无危房或狭巷、可立即跑出室内,已冲出室外的人在短的时间内,不要急于返回室内。
要避开(bikai)高大建筑物,及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要避开(bikai)桥梁、危岩滚石地带,到桥下避震更是错上加错。
来不及跑出房,要迅速贴屋角趴下,脸朝下,头近墙壁,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在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这样即使房子倒塌,由于有残墙和家具可支撑,亦免伤亡或窒息。
2、抢答:在学校怎样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3、演示: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小学安全教育知识防震
![小学安全教育知识防震](https://img.taocdn.com/s3/m/af2102c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e.png)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的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本文将重点介绍小学防震安全教育知识,帮助孩子们掌握地震自救的基本方法。
一、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指地球表面或内部岩石在地质构造运动过程中突然破裂、释放能量而引起的振动现象。
地震可以造成地表破裂、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海啸等次生灾害。
2. 地震的类型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一般在0-70公里之间,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一般在70-300公里之间,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一般在300公里以上。
3.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主要与地球板块运动有关。
地球表层由多个板块组成,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导致地壳岩石发生破裂,释放出能量,从而引发地震。
二、地震前的预兆1. 地声地震发生前,有时会听到类似火车行驶、机器轰鸣或远处雷声的声音,这种声音称为地声。
2. 地光地震发生前,天空或云层中可能出现微弱的闪光,这种闪光称为地光。
3. 地面变形地震发生前,地面可能出现裂缝、隆起或下沉等现象。
4. 动物异常行为地震发生前,一些动物会出现异常行为,如鸡飞狗跳、鱼儿跃出水面等。
三、地震自救方法1.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自己所在的位置。
(2)如果在室内,应立即躲在桌子、床下等坚固的家具旁,或卫生间、厨房等面积较小的空间内,尽量保护头部和颈部。
(3)如果在室外,应迅速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树木等,选择空旷地带躲避。
(4)如被困在废墟中,要保持呼吸畅通,寻找水源和食物,等待救援。
2. 地震后的自救(1)检查身体状况,如有受伤,应先进行简单的包扎处理。
(2)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了解地震相关信息。
(3)有序撤离危险区域,避免拥挤踩踏。
(4)遇到被困人员,应尽量提供救援,如条件允许,可拨打救援电话求助。
小学生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优秀6篇)
![小学生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5dc71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9.png)
小学生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优秀6篇)防震减灾班会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 师幼充分认识了解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
2. 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活动准备:PPT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了解踩踏的原因(1)出示图一,这张图上的人怎么了?(都挤在一起了)(2)想一想,挤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幼儿猜测后出示图二、图三)师小结:他们挤在一起使得有人受伤了甚至死亡了。
(3)那他们怎么会受伤的呢?(因为遇到突然情况比如说一个人摔跤了,他们仍旧继续往前走,脚都踩在了摔在地上的人的身上。
后面的人也继续往前走,这样就越来越多的人踩在摔在地上的那个人身上,那个人就会受伤。
)2.了解预防踩踏的方法(1)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幼儿讨论后师小结①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②如果路边有超市、理发店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记住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③若已经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④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⑤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幼儿讨论后师小结:①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
②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急救方法师:我们小朋友看到有很多人挤在一起可以马上打急救电话,急救电话是多少啊?(出示120)3.说说自己(1)排队时也经常看到有的小朋友故意摔倒在地上,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对?(因为如果后面的小朋友没有看到就会压在你身上,这样会把摔跤的小朋友压伤的。
)(2)那上下楼梯应该怎么走呢?(我们小手要扶好扶手,靠右行走。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模版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a6fe5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0.png)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模版一、防震常识1. 室内安全- 在遇到地震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坚固的家具旁边。
切勿躲在窗户、大门以及其他易倒、易碎的物品旁边。
- 不要乱跑、乱叫,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 如果身边没有家具可躲避,尽量蹲下,用手保护头部,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2. 室外安全- 在震后,要迅速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地方,尽量选择开阔的空地。
- 不要靠近山体、河岸、海滩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海啸等地方。
- 积极听从教师或者家长的指挥,有组织地赶往安全的集结点。
二、防火常识1. 预防火灾- 不要将火柴、打火机等火源物品随意放置,尽量放在成人能看到、掌握得到的地方。
- 不要玩弄火柴、打火机等火源物品,切忌用火烧东西。
2. 室内火灾自救- 发现火灾时,要首先保持冷静,迅速向家长或者老师报警。
- 在等待救援时,用湿毛巾或者衣物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 如果途径被火封堵,应尽量找到窗户或者阳台等地方等待救援。
- 切勿乱窜、跳楼,以免造成更大伤害。
三、自我保护常识1. 安全出行- 出门前要提前告诉家长或者老师自己的去向和计划。
- 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车辆,要坚持搭乘有牌照的出租车或者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
- 如果遇到陌生人的拐骗,要及时大声呼救,并寻找有人气的地方寻求帮助。
2. 网络安全- 在使用互联网时,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
- 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者下载不安全的软件,以免造成电脑病毒的感染。
- 如果在网上遇到了不文明、不安全的信息或者图片,要及时关闭,并告知家长或者老师。
3. 突发情况应对- 在遇到地震、火灾、闪电等突发情况时,要迅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及时寻找成年人的帮助。
- 不要慌张,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序地进行自救和互助。
四、家庭和校园安全1. 家庭安全- 家里的电线应该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以预防电线老化引发火灾。
- 燃气用具要定期检查,保证安全使用。
小学生防震避险安全教育
![小学生防震避险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8d9cf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1.png)
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在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因此,加强小学生的防震避险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地震知识普及、防震避险技能培养、心理素质提升等方面,对小学生进行防震避险安全教育。
一、地震知识普及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球表面因地壳运动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引起的,人工地震则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2.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壳板块运动,另一种是构造应力积累。
地壳板块运动是地震的主要原因,而构造应力积累则是地震的直接原因。
3. 地震的特点地震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等特点。
地震发生时,地面会剧烈震动,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二、防震避险技能培养1. 建立正确的避震观念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小学生应树立“自救、互救”的观念,学会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 掌握基本的避震动作(1)室内避震:地震发生时,若在室内,应迅速躲到桌子、床下等坚固的家具旁边,保护好头部,避免被坠物砸伤。
(2)室外避震:若在室外,应迅速离开建筑物,到开阔地带躲避。
3. 学会使用防震工具(1)防震垫:地震发生时,可将防震垫放在床下、桌子下等地方,以减轻坠物对人体的伤害。
(2)防震包:防震包内装有防震头盔、防震手套、防震鞋等,可帮助学生在地震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三、心理素质提升1. 培养勇敢面对地震的心态地震发生后,小学生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
因此,要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地震的心态,让他们学会在地震中保持冷静,积极应对。
2.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走出地震带来的阴影。
四、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1. 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防震避险教育,与孩子共同学习地震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防震减灾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防震减灾](https://img.taocdn.com/s3/m/3c9e2d7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7.png)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防震减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地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让学生掌握防震减灾的基本技能,如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
4.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定义地震的原因地震的特点2. 防震减灾意识地震来临前的预兆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地震发生后的行动3. 防震减灾基本技能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安全疏散4. 地震后的生活地震后的心理调适地震后的生活重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地震发生时进行正确的自救互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防震减灾意识和基本技能。
2. 演示法: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救互救方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操场等。
2. 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地震逃生演练道具等。
3. 教学资源:地震相关资料、视频、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地震实例,引起学生对地震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特点。
3. 防震减灾意识培养:教育学生在地震来临前的预兆出现时,要引起重视,做好防震准备。
4. 防震减灾技能学习:讲解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并进行演示。
5. 地震逃生演练:组织学生在教室内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熟悉逃生路线和自救互救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地震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演练评价:对学生在地震逃生演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自救互救方法。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在地震逃生演练中的表现,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地震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地震的了解。
小学防震安全教育方案
![小学防震安全教育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abe0c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c.png)
一、方案背景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震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防震知识和技能,减少地震灾害对学生的伤害,特制定本防震安全教育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小学生的防震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
2. 培养小学生掌握基本的防震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震减灾的良好氛围。
三、方案内容1. 防震知识教育(1)地震的产生原因及特点通过讲解地震的产生原因、地质构造、地震波传播等知识,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原理,提高对地震的认识。
(2)地震预警信号及应对措施讲解地震预警信号的种类、特点,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识别和应对地震预警信号。
(3)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介绍地震发生时,如何快速、有序地逃生,避免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
(4)地震发生后的自救与互救讲解地震发生后的自救、互救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2. 防震演练(1)应急疏散演练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让学生熟悉逃生路线,提高逃生效率。
(2)模拟地震逃生演练模拟地震发生场景,让学生体验地震发生时的逃生过程,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3. 家庭防震教育(1)家长培训对家长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培训,提高家长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家庭防震措施指导家长在家中设置防震设施,如稳固家具、备好应急物资等。
4. 社会宣传与协作(1)宣传栏、海报、广播等宣传方式在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海报、广播等,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2)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合作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四、方案实施步骤1. 制定防震安全教育计划,明确教育内容、时间、地点等。
2. 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防震减灾知识水平。
3. 开展防震知识教育,通过课堂讲解、观看视频、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防震知识和技能。
4. 定期组织防震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对地震的能力。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知识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e972e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a.png)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地震发生时,强烈的震动会摧毁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震意识,掌握基本的防震自救技能,以下是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知识。
一、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是什么?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突然释放出来,引起地壳的震动现象。
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种。
2.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板块运动:地球的外壳分为若干个板块,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地震。
(2)断层活动:断层是地壳中岩石破裂的地方,断层活动会导致地震。
(3)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时,地壳内部的岩浆喷出地表,产生地震。
3. 地震的特点(1)破坏性强:地震发生时,强烈的震动会摧毁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2)突发性强:地震往往突然发生,难以预测。
(3)范围广:地震波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影响范围广泛。
二、地震前的预防措施1. 了解地震知识:小学生要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提高防震意识。
2. 熟悉防震标志:学校、公共场所等地方设有防震标志,小学生要熟悉这些标志的含义。
3. 家庭防震措施:(1)加固房屋:房屋的抗震能力要符合国家规定,定期检查房屋结构,确保安全。
(2)储备物资:家中要储备必要的防震物资,如食物、水、手电筒、急救药品等。
(3)制定应急预案:家庭成员要共同制定防震应急预案,明确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4. 学校防震措施:(1)开展防震教育:学校要定期开展防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2)制定应急预案:学校要制定详细的防震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路线、集合地点等。
(3)组织演练:学校要定期组织防震演练,让学生熟悉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三、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 寻找安全地点:(1)室内: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如桌子、床下等。
(2)室外:地震发生时,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物品。
防震减灾小学生安全教育(2篇)
![防震减灾小学生安全教育(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18935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5.png)
第1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威胁依然存在。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地震灾害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地震的基本知识、防震减灾措施、紧急逃生技巧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帮助小学生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一、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指地球表面及其附近岩石层因地质构造运动而产生的震动现象。
地震可以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是由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引起的,人工地震则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2. 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发生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地球内部的岩石层在长期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构造体系。
这些构造体系在受到应力作用时,会发生断裂、错动,从而引发地震。
3. 地震的等级地震的等级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
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释放的能量来划分的,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破坏力越强。
二、防震减灾措施1. 家庭防震措施(1)在家中,要将贵重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在地震发生时造成损失。
(2)家具摆放要稳固,避免地震发生时家具倒塌造成伤害。
(3)了解家中的水源、电源、气源等设施的位置,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切断。
(4)家中应配备一些防震减灾用品,如防震垫、手电筒、应急食品等。
2. 学校防震减灾措施(1)学校应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2)学校教室、宿舍等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地震逃生路线图。
(3)学校应配备防震减灾设施,如防震桌、防震床等。
(4)学校应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提高师生的地震应急能力。
三、紧急逃生技巧1. 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迅速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如桌子下、墙角等。
(3)保护好头部,用书包、枕头等物品遮挡。
(4)不要乘坐电梯,选择楼梯逃生。
2. 地震发生后的应对措施(1)确认自己是否受伤,如有伤口,要及时止血。
(2)关注地震后的余震情况,不要随意外出。
小学生安全教育防地震
![小学生安全教育防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cf013ad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7.png)
一、引言地震,这个让人类谈之色变的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
作为小学生,了解地震知识,掌握防震自救技能,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生地震安全教育,帮助大家在地震来临时,能够冷静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是什么?地震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出来,引起地面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2. 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发生与地壳构造、板块运动、岩浆活动等因素有关。
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等。
3. 地震的特点地震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
地震发生时,强烈震动会对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同时还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
三、地震前的预防措施1. 了解地震知识小学生要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定义、原因、特点等,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2. 熟悉学校防震演练学校要定期组织防震演练,让小学生熟悉逃生路线、避难场所等,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3. 家庭防震措施(1)在家中,要将重物放置在稳固的地方,避免地震时造成伤害。
(2)在床下、桌子下等安全地带放置应急包,包内应包含手电筒、急救用品、食物、水等。
(3)在墙壁、门框等结构较稳固的地方贴上防震标签,提醒家人注意。
4. 关注地震预警信息小学生要学会关注地震预警信息,如手机地震预警APP、电视新闻等,以便在地震发生前做好准备。
四、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措施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迅速判断逃生路线。
2. 避险逃生(1)如果身处高楼,不要乘坐电梯,应迅速走到楼梯间,沿楼梯向下逃生。
(2)如果身处平房,应迅速跑到开阔地带,远离建筑物、树木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体。
3. 避难所选择(1)如果无法逃生,应迅速寻找避难所,如坚固的桌子下、床下、墙角等。
(2)在避难所中,保护好头部,避免被坠物砸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
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
★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 ★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臵,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
窗户下面;
★尽量靠近水源处。
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 击自来水管道,也可打开手电筒
教室避震就近藏盲目乱跑无希望。在学校等人员集中场所 遇到地震时,如果正在上课,学生应听从老师的指挥,迅速抱 头、闭眼、就近躲在各自的课桌底下沿边角处,待地震过后再 有次序地撤离到外面的空地上,切勿盲目乱跑。
道格卡普先前和土耳其政府、大学合作拍制的地震逃生录 影带,说明不要躲在桌下避震的道理。 透过土耳其政府协助,制作单位爆破一栋废弃大楼,模拟 地震时建筑物倒塌的情形。工作人员先依据「常识」,在桌、 床下的十具模特儿,道格则在桌子、床等家具旁,同样放臵十 具模特儿,炸药 引爆后大楼变成断坦残壁,他和搜救队员依予 找到二十具模特儿,在桌床下的十具模特儿,有八具被压成全 毁,其中一具甚至头、身、脚断成三截;他放臵的十具模特 儿,则全部安好无事。 他说,希望大家告诉大家,只要传播这么一点求生讯息, 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内的伤亡率,可以由百分之九十,下降为 百分之二。请大家传阅,增加大家在灾难发生时的生存机率, 减少伤害。
身在高楼勿近窗结实支撑物下藏、地震到来时,如果 正好在公共场所,千万不要紧张慌乱,到处乱跑。应用手 或其他物品保护好头部,就近躲在结实的支撑物下。
抓住一线光芒带来无限生机。黑暗的埋压环境,让遇险 人员看不到周围,自救无处下手,这时应该冷静下来,仔 细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光的缝隙,只要是透亮的地方,哪 怕再小,也很可能是压埋物体最薄弱的地方。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
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 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 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 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 机动变位。 如果在建建筑物内,应当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 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好头 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不要随便 开灯点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什么样的方法能避险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
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 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 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 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 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佛山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 烈度为7度以上的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地震发生 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
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 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 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 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 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 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地震来时,你躲在哪里?
地震来时, 你躲在哪里? 正确的躲避位置。
美国国际搜救队长教你正确的躲避位臵。道格•库普 (Doug Copp)是美国国际搜救队长,自一九八五年至今, 他及他的队员己参与全世界七十九次重大灾难的救灾工作, 他曾经爬进近七百栋因为地震、爆炸而严重倒 塌的建筑物 内搜查受困的生还者以及罹难者的遗体。除了参与两年前 日本神户大地震及美国奥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救授 工作,十二年来国际新闻中的重大灾难救灾,他都没缺席。
启发潜能校本课程
震源越远,裂度越低
▲遇到地震要冷静逃生不可乘电梯。发生地震的 时候,如果正好在室内,应保持镇定并选择较理 想的地方就近躲藏。不结实的桌子底下不是合适 的避震地方。
▲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护的物体 震后迅速撤离到安 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 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 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
如果是在学校、商店等公共场所,应当选择桌子、 椅子较坚固物品下面,注意防止商品等物体滑落倾倒伤 人;如果是在街上,最好用手、包等护住头部,远离楼 房,到街心一带。如果在车上,司机应该慢慢刹车停下 来;身体倾向通道等空间大的地方,用手、包等护住头 部,抬膝护腹,紧缩身体;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 座席等,注意防止行李掉下伤人。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 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 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不要随便点灯火,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避震秘笈 高楼住户别往外跑
假如地震真的来了,二层以上的住户千万别往外跑, 首先应该找个最安全的‘三角’躲起来。因为破坏性地 震从感觉到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只有12秒的时间, 跑出去根本来不及,反而更危险。而且你也不要把地震 等同于其它灾害一样,首先想到去关电关水关气等事情, 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下,请相信我们的水电气等部门的应 急措施,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关掉水闸气阀等。
家中常备应急箱化险为夷派用场。处于地震多发区 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家庭,应该准备一个防震应急包, 把它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以便地震发生时能够随身 携带。
紧急避难用品包
这是一个用经过防火处理的聚酯材料制作的背包,里面备有最起码的日常用品, 一旦灾害发生,就可立刻带上它疏散到安全处。背包内有各类用品27件,其中包括 饮用水装运桶、罐装压缩饼干、罐装面包、矿泉水、手电筒、电池、蜡烛、火柴、 防滑手套、棉毛巾、塑料袋、便携纸巾、开罐刀、护创膏、药棉、三角巾、绷带、 棉花棍、剪刀、小钳子、镊子、塑料布、绳子、防尘口罩、急用哨子、摇动发光灯、 固体燃料等。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
如果在家,应当选择洗手间等小开间的房间、管道比较 多的房间、有承重墙的墙角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 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 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 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避震场 所。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有自来水管 的地方,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 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管道内的存水还可 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管道 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从小到大,在防震演习中,学生总是错 误的躲在课桌下,道格•库普(Doug Copp)。 得知这点后,很焦急地一再呼吁∶
不要躲在桌子、床底下,而是要 以比桌、床高度为低的姿势,躲在 桌子、床的旁边。
道格•库普(Doug Copp)说,在1985年墨西哥 地震中,他曾进入一个震塌的建筑物,是一个学校。 每个孩子都在课桌底下,每个孩子都被压扁了。他 们如能挨着课桌的走道里躺下,就有生还的希望。 我不知道孩子们怎么会被误导要躲在某物体的下面。
再提醒你一次∶地震来时,你躲在哪里?如果 你依然‘乖乖躲在桌子底下,床底下’,那么,必 须告诉你,你的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那 该怎么办?
什么是地震生命三角区
当建筑物倒塌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重 力会撞击到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 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被我称作的「生物体被挤压得越小,这个空间就越 大,于是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 就越大。
在地震中先能自己求得生存,只有活下来,才 能拯救他人性命。地震中要同舟共济、互助救人、 勇度难关。
考考你!
他们的避震做法做对了吗?
考考你!
他们做对了吗?还有什么地方要完善的?
你能在下面的图片中找出做得好的同学吗?
用凳子增加了三角区的空间
本演示文稿仅供参考,欢迎修改完善。
2010年4月20日
在不结实的桌子下不安全
大而结实的物体旁边的生命三角区
道格说,即使在汽车上遇到地震,也要赶快 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 在车内被活活压死,而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 未伤。 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 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 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 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 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