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低碳经济发展策略与创新模式

低碳经济发展策略与创新模式

低碳经济发展策略与创新模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丰富生态保护、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低碳经济发展展开讨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和创新模式,以及其对国家和企业的影响。

低碳经济发展策略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政策、市场、技术和投资的支持。

政策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元素之一,需要从法律、政策和市场方面完整地考虑。

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努力,共同配合,形成制度体系,统筹法律和政策资源,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政府可以通过能源战略规划、节能和清洁能源的支持、环保税收和排碳贸易等措施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了资源配置的作用,也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

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市场化激励的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参与低碳经济建设,提高其低碳化程度和竞争实力,同时塑造出可持续的市场竞争机制。

在技术创新方面,低碳经济需要高效的科技体系作为后盾。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财政政策,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科技创新、研发和人才建设。

同时,政府可以积极消除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法律障碍,促进技术合作和创新的交流,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加速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充足的资本投资和融资渠道。

政府可以利用国际机构和多边开发银行等外部注资持续发展,通过税收激励、金融支持等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低碳经济投资和建设。

而企业则需要积极转型升级,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进口对低碳经济有益的装备和技术,通过参与排碳贸易等投资渠道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低碳经济创新模式低碳经济存在多种创新模式,其中包括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以及供给、消费模式、企业转型等方面的创新模式。

先是新兴产业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完善,低碳经济所需的新兴产业已经逐渐形成。

例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环保装备制造、绿色建筑等领域的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点和趋势,成为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低碳经济学概述

低碳经济学概述

低碳经济学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低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本文将概述低碳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并探讨其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1. 低碳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低碳经济学强调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性,旨在减少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它鼓励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倡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改善能源效率。

这一学科研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减少的双赢,为创造更环保的社会提供理论指导。

2. 低碳经济学的原则低碳经济学的实践基于以下原则:2.1 碳排放定价原则通过设立碳税和碳交易市场,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并鼓励转向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

2.2 可再生能源原则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降低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减少碳排放。

2.3 节能减排原则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从而减少碳排放。

2.4 产业结构调整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保产业发展,减少高碳产业的比重,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

3. 低碳经济学的应用低碳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3.1 清洁能源发展许多国家制定了政策和法规,鼓励投资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2 碳市场建设通过建立碳交易市场,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排放情况交易碳配额,以达到碳减排的目标。

3.3 节能减排措施通过加强建筑节能、交通运输改进和工业流程的创新,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碳排放。

3.4 低碳技术研发投资和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如碳捕获和储存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为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4. 低碳经济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实践对环境、社会和经济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4.1 环境影响低碳经济的推广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和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发生,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4.2 社会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就业创造了机会,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目录第一节绿色制造业 (3)一、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3)二、促进绿色产品生产 (4)三、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 (7)第二节低碳能源产业 (9)一、发展清洁能源 (9)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12)三、建设低碳能源基础设施 (14)第三节循环经济产业 (17)一、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17)二、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19)三、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2)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第一节绿色制造业一、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绿色制造业的关键,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碳排放。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一)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1、制定绿色技术创新政策:出台一系列鼓励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如提供税收优惠、补贴和资金支持,为绿色技术研发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激励其进行技术创新。

2、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包括奖励制度、技术评价体系等,对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果的企业和科研人员给予奖励,激发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二)加强科研投入与合作交流1、增加科研资金投入: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支持高风险、高成本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鼓励企业增加自主研发投入。

2、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国际上先进的绿色技术与创新资源,促进技术共享与交流,提升国内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三)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1、建立绿色技术研发平台:构建跨部门、跨行业的绿色技术研发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加强绿色技术研发的协同创新。

2、发展绿色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的绿色技术标准体系,规范绿色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路径,提高技术转化和应用的效率,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四)培育绿色技术人才队伍1、加强绿色技术人才培养:加大对绿色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建立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基地,培养一批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专业人才。

12922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实现路径研究

12922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实现路径研究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实现路径研究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现状低碳经济是指以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全面生产、消费和投资模式,旨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当前,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在积极探索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国也不例外。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力求创建低碳经济新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低碳经济的核心。

通过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设备等手段,可以实现能源消耗的有效减少,从而降低碳排放水平。

2. 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推进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式,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3. 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是指将废弃物资转化为可再生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节约与碳排放的减少。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推广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实现碳排放的有效减少。

4. 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新能源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升级与发展,从而实现碳排放的减少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三、我对低碳经济的看法低碳经济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顺利地实现目标。

在我的看来,低碳经济实现的关键在于增强科技创新,因为只有找到新的技术和方法,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能源的利用和碳排放的问题。

此外,低碳经济的实现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引导和支持企业的转型升级。

企业则需要同时关注经济效益和环保要求,通过技术升级和市场推广,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总而言之,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关注和支持。

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低碳经济一定能够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数据: 1.《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清单,2010年。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能源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到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中国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加速了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中国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低能耗、低排放产业,同时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还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合作。

政府、企业和公众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三方的沟通和合作。

政府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碳排放标准,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需要积极探索低碳生产模式,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公众则需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采取绿色出行、节能降耗等措施,减少碳排放。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

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合作机制,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

需要注重低碳经济与区域发展的协同。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推动形成低碳、高效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对于实现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以及注重与区域发展的协同,可以推动中国低碳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的重要议题。

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理论框架与交叉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理论框架与交叉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理论框架与交叉研究低碳经济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时,建立一个合理的理论框架和进行交叉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低碳经济的理论框架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构建,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

下面将从这几个维度来分析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理论框架及其交叉研究。

首先,经济学在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济学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经济增长模型和市场机制等方法,研究低碳技术的经济可行性、推动低碳转型的激励机制以及低碳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例如,通过建立完善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调控碳排放,促进企业和机构转向低碳发展。

此外,经济学还可以提供绿色金融的理论和工具,支持低碳项目的融资和发展。

其次,政治学对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也至关重要。

政治学可以分析政策制定者、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各方面对低碳经济的态度和决策,研究政策的引导作用和政府的治理能力。

政治学研究可以帮助理解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进而促进政策的有效落地。

同时,政治学的研究还可以分析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对低碳经济的推动作用,为国际合作提供政治支持。

环境科学在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揭示中也起到关键作用。

环境科学可以从能源、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方面,研究和评估低碳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低碳经济的限制。

环境科学可以使用模型和数据分析,评估低碳技术的整体环境效益,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环境科学还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低碳经济的融合,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社会学对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学可以从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研究低碳经济的社会接受度、公众意识和行为改变。

社会学可以探讨社会对低碳理念的认知和支持,研究社会变迁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以及低碳经济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和适应。

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中开放与创新的作用机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中开放与创新的作用机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中开放与创新的作用机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刘媛媛;杜伟航【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24(44)8【摘要】“双碳”背景下,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社会共识,开放与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阶段关于中国重要经济增长极碳排放的研究不多,且关于开放与创新的交互作用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较少。

因此,为科学识别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因子以及作用机制,促进其更好地实现区域碳减排,基于京津冀13个城市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开放、创新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并引入开放与创新的交互项,进一步考察其对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机制。

结果发现:FDI会引入高碳排放产业,显著促进碳排放强度增加;贸易开放对碳排放强度有抑制作用,但会受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创新与碳排放强度呈显著倒“U”型非线性关系,只有达到门槛值1.78,创新促进碳排放降低的作用才会显现,其中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创新水平均超过了该拐点值,处于创新碳减排阶段;FDI、贸易开放与创新的交互作用可以抑制碳排放强度,但效果有差别,FDI、贸易开放对创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分别具有削弱效应和增强效应的调节作用。

最后,从优化吸引外资政策体系、加快贸易开放进程,重视高素质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投入水平,以及协调好开放与创新之间关系、更好发挥FDI技术溢出外部效应等方面,提出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8页(P206-213)【作者】刘媛媛;杜伟航【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1;F124;F224;G301【相关文献】1.区域低碳协同发展评价:京津冀、长三角r和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较分析2.“双碳”愿景下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测评与分析3.基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功能分析框架的京津冀低碳创新协同发展思路4.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的绿色经济溢出效应研究5.微观创新驱动下京津冀城市群低碳经济转型模型构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区域低碳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

区域低碳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

由 于我 国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的 非 均 衡 性 , 低 碳 产 业 创
0 引 言
目前 , 发展 低 碳 经 济 已经 成 为 应 对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 保障能源安全 的基本 途径 和战 略选 择 , 并 在 世 界 范 围 内得 到 了广 泛 认 同 。 在 后 国 际 金 融 危 机 时 期 , 低 碳 经 济 已成 为 各 国 科 技 和 产 业 发 展 的 战 略 “ 制 高 点” 。 当 前, 我 国正 处 于 工 业 化 发 展 的 加 速 期 , 以 重 化 工 业 为 主 导 的 业 化 进 程 大 量 消 耗 资 源 和 能 源 , 造 成 对 国 际 资
头创新 ( 产业链整 合) 一 互 动渗透 ( 技 术扩散 ) ” 的 区域低碳 产 业创新 体 系实现路 径及相 关对 策 。
关键词 : 低 碳经 济 ; 产业创 新体 系; 协 同创 新
D O I : 1 0 . 6 0 4 9 /  ̄j b y d c . 2 0 1 3 0 4 0 7 9 : 1 0 0 1 — 7 3 4 8 ( 2 0 1 4 ) 0 4 — 0 0 2 6 — 0 4
比国际先进水平高 4 O 以上 , 资源利用率低 2 0 , 加强 低碳 产业创新是提升我 国产业 国际竞争力 刻不容缓 的
任务 。
域创新体 系, 如: 西部重工业 的产业创新体系构想 ] 、 国
家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 产 业 创 新 发 展 ] 、 东 北 地 区 产 业 创 新 体 系 研 究 等 。在 区 域产 业创 新 体 系构 建 上 , 很
摘 要 : 随 着经济全球 化 、 网络 化 、 信 息化 的加 速 发展 , 国 内外 竞 争环 境 变化 越 来越 快 , 产 业创 新 已经成 为

辽宁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辽宁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辽宁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摘要:低碳经济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趋势。

本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应用耦合度协调模型,基于辽宁省2011-2020年数据,分析其低碳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

结果表明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由失调状态转入协调状态,整体处于稳步向好的阶段,目前已处于良好协调的状态。

关键字:低碳经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一、引言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国强化国家自主贡献,于2020年9月提出包含“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的目标(简称为“双碳”目标),低碳经济愈发受到政府、企业和百姓的重视。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经济形式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最大效益。

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

其主要特征是将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将网络作为重要载体,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经济发展。

2022年7月8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白皮书》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5.9%,显著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速。

在宽带中国,5G及工业互联网推动下,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

低碳经济和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推动力量,二者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辽宁一直在低碳经济和数字经济方面努力探索并积极实践,力求低碳经济的发展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

二、文献综述对于低碳经济发展指标地构建,胡大立(2010)从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产出、低碳社会消费和低碳废弃物处理四方面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郑仕华(2013)从经济、社会、技术等几方面建立了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

协同创新、产教融合,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构建

协同创新、产教融合,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构建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No.36,2020 Sum No.5162020年第36期总第516期摘要地方高校应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建设,根据工科专业本科专业目录要求、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因校制宜,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方式,形成具有长远发展机制的、学科优势突出的、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一个以产教融合和协同创新为主导、适应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态机制,为国内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Collaborative Innovation","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LIU Changrong,WANG Zhiyong, WANG Tao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platform an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catalogue of engineering majors,the school's school positioning and development goals,as well as the school conditions,the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s explored to form a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system with a long-term development mechanism,out-standing subject advantages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Meanwhile,the dynamic mecha-nism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constructed to adapt to the train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of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training model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of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talent training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是高校提升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质量、应对动态竞争压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地方高校在转型背景下、提升自身办学实力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和使命。

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低碳制造技术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

通过采用清洁能源、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手段,实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低碳化。

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又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

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涉及许多领域,如能源、材料、制造工艺等。

在能源方面,低碳制造技术主要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

在材料方面,低碳制造技术主要包括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消耗、推广绿色材料等措施。

在制造工艺方面,低碳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排放、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生产制造过程的低碳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我国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我国相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1年,我国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推动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低碳制造技术被列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低碳制造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应用低碳制造技术。

比如,一些汽车制造企业推广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低碳车型,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一些钢铁制造企业实施能源清洁化、废物回收利用等措施,降低碳排放;一些纺织制造企业推广绿色纺织工艺,减少废水排放等。

双碳目标下地方财经类高校双碳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为例

双碳目标下地方财经类高校双碳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为例

2024年4月第21卷 第4期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Apr.2024Vol.21 No.4双碳目标下地方财经类高校双碳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为例黄锦鹏(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摘 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地方财经类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复合型财经人才的使命和任务,应结合学校财经类专业优势,积极培养双碳人才,服务地方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当前高校双碳人才培养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及课程建设滞后、学科交叉融合困难等诸多问题,湖北经济学院在国内较早设置了低碳经济学院,并开设双碳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地方财经类高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双碳人才培养经验,对于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双碳目标;人才培养;地方财经类高校;高等教育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学院教研项目“学院制模式选择及运行机制研究——以低碳经济学院新机制学院为例”(2018042);湖北经济学院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绿色发展理念下低碳经济类专业方向设置、建设及其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研究”作者简介:黄锦鹏(1989- ),男,河南信阳人,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碳市场、碳金融与气候变化经济学。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战略抉择,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场变革对双碳人才提出了“量”和“质”的双重需求。

当前国家层面“1+N+X ”的双碳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地方层面已有20多个省市相继发布了当地的碳达峰行动方案。

2022年4月24日,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该方案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双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角度对高校双碳人才培养做出了工作部署[1]。

低碳经济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低碳经济条件下碳排放及金融交易研究、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园林绿化建设…

低碳经济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低碳经济条件下碳排放及金融交易研究、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园林绿化建设…

低碳经济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低碳经济条件下碳排放及金融交易研究2、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园林绿化建设3、中小城市交通运输管理低碳经济论文4、企业成本管理下低碳经济论文5、煤炭企业低碳经济论文全文总字数:13478 字篇一:低碳经济条件下碳排放及金融交易研究低碳经济条件下碳排放及金融交易研究一、碳金融服务实践情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型转变以及国内碳交易市场的日益成熟,金融机构在碳金融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推广上做出了很多有益尝试,初步形成了以融资支持为主的碳金融服务体系。

1.碳信贷。

即金融机构通过抵质押物、流程管理或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为节能减排企业或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以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能效融资为例,2006年5月,兴业银行与IFC签署“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

此后,北京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陆续与IFC开展能效融资合作。

该合作框架下,IFC向银行提供本金损失分担,为贷款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银行则以IFC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

另据了解,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正在计划推出碳配额质押贷款,即控排企业将持有的碳配额质押给银行,银行将其配额的市场价值按一定折扣折算,贷款期限与企业碳交易履约期相匹配。

2.碳顾问。

即CDM财务顾问服务,金融机构依托项目融资渠道和网络优势,为CDM项目业主提供项目开发和交易的可行性分析、项目申请、中介机构关系协调、项目注册、项目执行、CERs买家选择、买卖双方前期谈判、以及协调资金支持等顾问服务,从而帮助国内项目业主改变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的弱势地位。

如2009年7月,浦发银行成功为陕西两个装机容量合计近7万千瓦的水电项目引进CDM开发和交易专业机构,并为项目业主争取到了具有竞争力的交易价格,为节能减排项目业主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便利。

《低碳经济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低碳经济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M1
1
讲授
1
自学
4
第二章
低碳政策评价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低碳政策评价综合评估模型和计量分析方法
/
/
/
/
/
5
2.1
碳排放核算
常用几种碳排放核算方法,IPCC碳排放核算方法,城市层面CEADs核算方法;分消费和生产责任的核算方法,按消费计算、按生产计算;重复计算剔除;贸易隐含碳;文献举例。
M2
2
讲授
1
自学
随机点名、刷卡点名等,根据出勤总数计分。
5%
5
课堂表现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根据回答问题积极性和结果准确度计分。
5%
五、评分细则
序号
课程目标
考核环节
大致占比
评分等级
1
M1
期末考试
100%
见试卷评分标准
2
M2
平时作业
60%
A-按时完成,答题正确,解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格式合理。B-按时完成,答题正确,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合理。C-按时完成,答题基本正确,分析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比较合理。D-未能按时完成,答题错误,分析思路混乱。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concepts, theories, analytical methods and frameworks related to the low-carbon economy. Meanwhile students can be familiar with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formulation of major policy tools and their impac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cities and industries. Furthermore, this course can help students master a variety of low-carbon policy analysis tools and methods. Overall, this course can improve students' high-order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awareness about low-carbon economy and policy, which helps students further think about the strategy of the country's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guide students to practice low-carbon behavior.

基于新课标的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以“节电助力双碳”主题活动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以“节电助力双碳”主题活动为例

本文尝试从“节电助力双碳”这一有深远意义的情境入手,探讨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框架及实施路径,以期为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一)设计意图。

基于2022年版课标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要求,在内容编排上,将“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学习融入主题活动中,体现统计知识内容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在多领域、多学科的协同作用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活动设计上,尝试设计多学时的长程学习,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收集资料、调查记录、数据分析、提出问题、制订方案等实践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及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学业要求上,能够借助网上国网应用程序(APP )调查家庭用电量,能绘制简单数据统计图表,并借助统计图表分析与表达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

(二)现实背景。

2020年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之诺”,即要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践行“双碳之诺”,需要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节约用电,助力双碳。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挖掘和扩充“节电助力双碳”中数学与其他学科间所蕴含的内容,构建以数学学科“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为本位的主题探究活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科学课上已经初步认识电,生活中亦接触有关电的知识,有一定的相关生活经验。

但在知识基础上,学生还未学习折线统计图相关内容,不了解功率,不会计算用电量,这些都需要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去了解、去学习、去探究。

在生活经验上,通过课前调研知道,约85%的学生不了解家庭用电情况及费用,较少人有节约用电的意识与习惯。

基于此,设计了3个课时的活动,在四年级下学期实施。

(四)跨学科主题思考。

本次主题学习活动原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主旨是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

在当下教育“素养本位”的大背景下,我们尝试将多学科进行整合,相互渗透,通过多学科融合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低碳经济环保生活课题研究方案(精选8篇)

低碳经济环保生活课题研究方案(精选8篇)

低碳经济环保生活课题研究方案(精选8篇)低碳经济环保生活课题研究方案1活动时间:____x活动对象:三(4)班同学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将低碳、环保等理念,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

2、使学生知道如何从生活点滴做起,走进低碳新生活,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活动准备:1、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明白何为“低碳生活”。

2、制作幻灯片。

3、“横幅”一、预备部分预备部分为:集合列队,整理队伍。

(一)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小队长:刘子霄、沈国铉、义昊宇、金民华,中队长:葛雨豪)小队长向小队队员发出“立正”的口令,然后跑步到中队长面前,敬队礼。

报告:“报告中队长,__小队原有少先队员X名,在这次__主题中队会中实到X 名,报告完毕。

”敬队礼。

中队长还队礼,回答:“接受你的报告!”小队长返回原位,发出“稍息”口令,小队队员稍息。

在小队长返回的同时,下个小队继续报告。

最后一个小队报告完毕,中队长就可以向中队辅导员报告。

(二)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中队队长向全体队员发出“立正”口令,跑步到大队辅导员面前,敬队礼。

报告:“报告辅导员老师,三(4)中队原有少先队员54名,实到54名,低碳、环保,绿色校园主题中队会准备就绪,请辅导员老师参加我们的队会。

”敬队礼。

中队辅导员回敬队礼,回答:“接受你的报告,预祝你们的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

二、正式仪式正式仪式部分,程序如下:1、出旗。

(播放出旗曲。

一人出旗、两人护旗,由后门绕一圈回到讲台旁,全体队员要静立、敬队礼,目送中队旗入会场。

)2、唱队歌。

(播放伴奏曲,全体队员唱队歌共唱两段。

)3、中队长讲话。

中队长:全体请坐。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少先队员们,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绿色校园从学生做起。

我宣布,三4中队“节能、环保,绿色校园”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

掌声请出主持人许嘉琦、胡思源。

(三)、活动内容:(主持人出场)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1:胡思源,都说我们班的三字经背的好,2:那当然,我们班不但三字经背得好,环保三字经也背得很溜哦。

基于全要素协同的高碳产业低碳化创新系统研究

基于全要素协同的高碳产业低碳化创新系统研究
第 2 卷 第 2 期 7 2
21 年 1 月 00 1







S inc ce e& T c no o yPr g e sa lc e h l g o r s ndPoiy
、0 .7NO.2 ,12 2 NO . 01 V2 O
基 于全要素协 同的高碳产业低碳化 创新 系统研 究
谷 立 霞 ,王 贤
( 家庄 经济学 院,河北 石 家庄 0 0 3) 石 50 1 摘 要 :高碳 产业低碳 化是 改变经 济发展 方式 、提 高经济增 长质量 和效益 的迫切要 求 ,也是 推进 节能减排 、
积 极 应 对 全球 气候 变 化 的 需 要 。从 产 业 创 新 理 论 视 角 ,提 出 了基 于 全 要 素 协 同 的 高 碳 产 业 低 碳 化 创 新 系统
人类 所有 的生产 和 消 费活 动 在 一定 程 度上 都 依赖 能 源 ,碳 排放与经 济发展之 间有着直 接的关联 ,这 已是 不争 的事 实。西方发 达 国家 已经完成 了由粗放 型向集约 型 、由
通过运用相 应 的工 具 ,尤其 是政策工 具 ,实 现各要素 间的 有 机结合 和各主体要 素间 的有 机联动 ,其实质 是生产要素 的重新组合 并引入生 产体 系。随着低碳 经济 的发展 ,低碳 产业 、低碳 技术 、低 碳生 活和低碳发展 等 以低 碳排放为标 志 的低碳经 济形态逐 渐形成 ,其外延 已经涉及 到人 类生产 生 活的所有方 面 。但 现有生产 技术工艺 和制度 的锁 定效应 以及 人类对低碳 经济 的认 知不 足 ,使得低碳 经济 的发展面
客观 现实 ,利用 能源技术 和制度 的全面创新 ,以低 能耗 、

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技术与制度的协同创新西班牙学者格里高利•乌恩鲁(GregoryC.Un-ruh,20XX 年代早期的石油禁远,造成汽油价格飞涨,美国的单位产出耗能由以前每年下降1%转为下降2.7%。

为了应对1973 年阿拉伯石油禁运的影响,美国1975 年出台了首个共同平均能效标准。

在此,值得强调的是要充分发挥政F 在解除碳锁定中的作用,通过制度及政策的改变来打破路径依赖。

3.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必须要解决低碳产业的高风险问题,而这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来降低低碳产业的高风险。

低碳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风险产业,其发展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而有效的制度创新能大大地减少发展低碳经济的不确定性。

低碳产业的风险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生产与消费方面,作为新产业,产品供用商面对与传统产业竞争、巨大的不确定性投入及相关产业不配套问题;中间制造商面临缺乏最终需求引导的投入、缺乏风险分配市场等问题。

市场需求方面也面临着不确定性。

二是要素市场方面,科研要素市场研究投入不足等问题;人力资本面临投入不足、大学缺乏相应专业等问题;金融保险服务面临缺乏风险投资支持等问题。

三是制度和组织方面,行业协同和成熟度方面面临与产业相关联配套的产品不存在、因缺乏足够规模而导致成本无法分摊等问题;在公共政策与制度方面面临政策不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在从高碳向低碳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变革的限制不在于科学技术,而是在于允许新技术方法扩散的组织、社会和制度的改变(格里高利•乌恩鲁)。

所以,发展低碳经济路径的选择关键是由制度决定的。

换言之,解除碳锁定的关键是有利于低碳技术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

转变的动力机制及主体的形成至关重要。

例如,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电厂将会转向这些较新的发电技术,从而也会降低单位电力产出的温室气体排放。

然而在现有的规则之下,电厂采纳新技术的动机还不强,发电行业向任何一种新技术过渡都将非常缓慢。

“双碳”背景下的低碳经济学专题课设计与实践--基于BOPPPS模型

“双碳”背景下的低碳经济学专题课设计与实践--基于BOPPPS模型

“双碳”背景下的低碳经济学专题课设计与实践--基于
BOPPPS模型
冯银;刘习平;郑舒虹
【期刊名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1)6
【摘要】专题课程的设计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
有重要意义。

文章应用BOPPPS教学模型,进行低碳经济学专题课设计,提出了一个主题为“低碳经济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专题课教学设计方案。

方案包括课程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共计六个模块,探索出一套适合低
碳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总页数】5页(P137-141)
【作者】冯银;刘习平;郑舒虹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双碳背景下重庆某医药阴凉库空调系统低碳设计实践
2.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低碳经济学”课程改革探索——基于PBL理念的教学模式设计
3.“双碳”目标
背景下嵌入式低碳供应链决策研究——基于碳限额交易机制视角的分析4.“双碳”背景下陕西省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TAM-TPB模型的
调查分析5.双碳背景下老旧小区绿色低碳更新设计策略——以广州市名苑倚泉轩老旧小区绿色低碳更新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碳经济实践论文: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低碳经济实践论文: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低碳经济实践论文: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资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清洁资源,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文根据当前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研究状况,从低碳经济的起源、发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出发,对低碳经济的典型实践与推进策略以及基本趋势、制约因素和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短述评。

关键词:低碳经济;制度环境;低碳技术;气候变化;碳减排;碳排放;新能源;清洁能源一、低碳经济的起源与内涵1.低碳经济的起源及发展“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总体目标是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

[1]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同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

“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该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低碳经济的内涵剖析英国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生活标准和更好生活质量的途径,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后,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诠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经济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低碳经济专业人才的需要,阐明了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与意义,运用协同创新的基本理念和核心思想,探索了实现协同创新的手段和方法。

建立了“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创新、教师与教师的协同创新、学生与学生的协同创新、课程与课程的协同创新、课程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协同创新、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协同创新”及“教学考核方式、教学评估方式的协同创新”为一体的低碳经济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

标签:低碳经济课程建设协同创新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在最近100年里(1906~2005年)的温度线性趋势为0.74℃,气候变暖较为明显[1]。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也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明确提出我国低碳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线性发展模式无以为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

因此,对于低碳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广,而课程体系的组织和安排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多年来以培养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低碳经济专业人才为目标,建立了低碳经济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原理、低碳经济概论、碳交易体系与碳计量方法、碳排放对环境影响评价、低碳排放与绿色能源、低碳经济前沿问题等。

本文通过在低碳经济专业课程的构建过程运用协同创新的理念,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协同创新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分析,这将有利于低碳经济专业人才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尽量满足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的人才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2011年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促进各方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3]。

2012年教育部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核心内容,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

这是继“985工程”和“211工程”之后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深远意义。

协同创新是指某功能集群与群外环境之间既共同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作用,产生单个功能集群自身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创新过程[4]。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协同创新具有系统性、接续性、涵容性、协同性及发展性等特征[5][6]。

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理念,适应新时代要求,迎合大学的新使命呼唤,既是大学创新发展的必然,也是大学理念的新发展,其具有丰富的内涵[7]。

高校是协同创新的主体。

协同创新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多方面,如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

高等教育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与时俱进中更新改进办学理念,通过向社会的全方位开放、选择多维路径的协同创新方式及充分发挥高度整合的科技资源,突显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8]。

集成是协同创新的灵魂,其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建立协同创新学术建制;在大学外部建立深度合作办学机制;集腋成裘,解决复杂问题,成就大发展、大事业[7]。

高校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办学水平,主要表现在提高学术队伍的水平、学术条件的水平、各种学术计划的水平及学术组织管理水平等方面[7]。

此外,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共赢是协同创新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但合作共赢并非是指利益相关方平均分享创新的成果,而是要根据各方的参与程度及做出的实际贡献,建立差别化的共享分配机制[9]。

二、高校协同创新的意义“2011计划”是高校产学研的新模式,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协同创新。

根据驱动因素不同,产学研的主要形式包括四种,分别为项目驱动的产学研、地方政府驱动的产学研、校企共建研发平台驱动的产学研及共同培养专门人才驱动的产学研[10]。

基于传统产学研的经验借鉴,我国构建了“2011计划”,这是新的协同创新活动,也是传统产学研的高级形式,二者既存在在关联又有区别。

相对于传统产学研,“2011计划”是由“点”及“面”的协同,其包含了创新活动的方方面面;并且“2011计划”更关注国家战略、某一重点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等方面的需求;此外,“2011计划”还是一种开放的组织形式[10]。

“2011計划”的实施是对国家创新基地建立的新探索。

创新基地分为省部级和国家级两个不同层次,而国家级创新基地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1]。

创新基地建设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有创新基地存在开放程度不足、科教结合不紧密、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稍为落后等问题[12]。

协同创新平台是“2011计划”的顶层设计,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原有创新基地存在的不足。

三、低碳经济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依据协同创新建立的要求和我校低碳经济专业发展需求,将创新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建立一个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需求的低碳经济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一套适应我校新兴特色专业方向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教师在课堂中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教学活动以教师个体为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无法实现师生的协同创新。

在每一章节结束或某一重点内容的授课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思考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也可适当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热点、名人故事等,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低碳经济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无法仅通过特定的课时让学生知道较多的相关内容,但可通过构建学校课程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实现课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13]。

此外,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召开教学意见反馈座谈会,通过师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让教师更明白学生的课堂需求。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个体为主,较缺乏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

通过建立低碳经济专业教学团队,增加教师间的教学探讨与对话,以避免交叉内容的不必要冗余,实现在不同课程知识点的传递和教学创新经验的融合,实现资源与知识的共享,提高教材选择和教案编写的合理性,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14]。

通过新老教师的协同,体现“传、帮、带”的教学思想,并使其在不断融合中得到创新;而通过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协同,为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极大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信息量[15]。

此外,还可派遣我校低碳经济专业教师到国内开设本专业的知名院校进行学习,增加不同高校间教师的交流活动,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有利于知识传授、信息沟通、取长补短、开阔思路、更新观念、促进了解、扩大合作与创作等[16]。

3.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沟通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由于低碳经济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而出现,这是一门较为年轻的专业,较多理论知识有待不断完善。

通过课堂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思考题,如“严重雾霾天气的现实与理想的低碳经济发展”,以小组讨论形式[15]为主,促进学生间的学习协作,鼓励学生踊跃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并在此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

同时,在课外教师可对学生参加的一些有利于提高创新思维的比赛[17],如“创新杯”、“挑战杯”、“节能减排大赛”等进行指导,参赛过程既需要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也需要师生间的沟通协作。

此外,通过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交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学习经验与方法的传递。

4.课程与课程的协同创新机制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专业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注重分阶段、分年级合理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18]。

根据本校办学特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加开设一些有利于拓展学生整体素质的通识课程和“三创(创意、创新、创业)”课程。

同时,需要加强课程知识的与时俱进,如在说明广东省的碳排放量时,尽量选取近几年的数据。

此外,开展低碳经济前言讲座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视野和开阔学生的思维。

而针对我校低碳经济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存在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如“碳交易体系与碳计量方法”这门课程涉及的是两大部分内容,需要采用两本完全不相同的教材,应该分设为两门课程,课程设置有待探索和提高。

5.课程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协同创新机制《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19]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但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均在学校内进行,学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不感兴趣,而要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密切联系[20]。

同时,课堂上可列举实际案例进行理论分析,如“碳计量课程”计算牲畜的碳排放量时,即可采用东莞市牲畜的数据进行。

并且,学生也可通过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报告、会议等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18]。

此外,文献调研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一方面可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及筛选可用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语言准确表述和论文撰写思维,并且通过文献的阅读有利于创新观点的形成。

6.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协同创新机制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

通过专家讲学、联合培养、合作办学、教师互派、学生互换等机制,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扩展学生知识获取空间,促进教师的成长[5]。

同时,努力建立本校低碳经济专业相关的精品课程,实现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资源一般可包括多媒体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素材库、案例库、网上实验或指导系统、作业、题库等[21]。

此外,在低碳经济专业发展较为成熟,师资水平较为稳定时,通过建立碳计量方法专题培训班,增加对外交流机会,提升低碳经济专业协同创新水平。

7.教学考核方式、教学评估方式的协同创新对于不同的课程,应依据课程本身特点灵活采用相应的教学考核方式和教学评估方式。

对于学生的考核,我校的考核模式“综合成绩=10%出勤成绩+30%平时成绩+60%期末成績”并不适合所有课程,如具有一定课时的实践课程。

独立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对于实践课程,应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表现作为考核的重点。

同时,将学生的自身评估和教师的评估相结合,有利于对学生的综合考评。

而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估,仅依据督导的一次听课和学生的期末评教是较不充分的,需要依据不同职称级别(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的教师采取有区别的标准,同时结合教师自身的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