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雄性不育类型及其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雄性不育及其生殖生物学研究
植物雄性不育及其生殖生物学研究植物雄性不育是植物生殖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性状,也是植物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它指的是某些植物不能进行正常的花粉产生和释放,或者花粉无法与雌蕊结合从而不能正常授粉结实。
一、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植物雄性不育主要分为两类:常染色体遗传的雄性不育和核基因遗传的雄性不育。
常染色体遗传的雄性不育是由某些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决定的。
这种雄性不育因常染色体配对时产生不平衡基因表达而引起。
通常表现为生殖生长停滞、异形花粉、花药萎缩或肿胀等现象。
核基因遗传的雄性不育又称细胞质遗传的雄性不育,是由细胞质中质体、线粒体等遗传物质所引起的。
这种雄性不育通常表现为花药不育,花粉数量少、形态异常,因为细胞质中的基因会影响到花药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蛋白质合成。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植物雄性不育在植物育种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选育具有雄穗不育性状的亲本,进行不孕性杂交则可有效地避免杂交后代的自交,防止品种纯度的下降,从而提高杂交育种效率。
此外,雄性不育还可用于制种。
选用不育杂交种中具有较好性状的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可用来制造高质量的新品种种子。
三、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迅速。
植物雄性不育体系的建立和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以及遗传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使得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一方面,研究已经克隆的雄性不育基因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
另一方面,通过现代遗传分析技术,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可以揭示雄性不育与其他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全面地解析雄性不育发生的分子机制。
四、植物雄性不育研究的挑战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涉及领域广泛、深度较大,需要不断地进行科研探索。
尽管已经有不少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1、缺乏明确的雄性不育分子机制通路目前,尽管已经克隆了一些雄性不育基因,但对于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调控机制还未明晰,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摘要棉花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但由于棉花雄性不育系在利用上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棉花杂交种的推广。
对棉花雄性不育的类型以及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棉花利用不育系选育杂交种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棉花;雄性不育;分子生物学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是改良作物品质、大幅度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棉花和其他作物一样,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
随着棉花高产、优质、抗逆等多目标育种难度的增加,利用杂种互补效应实现棉花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的同步突破,已成为棉花育种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由于目前棉花雄性不育系利用上尚存在一定困难,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种,仍然以人工去雄授粉为主,制种成本过高已经成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
因此,杂种棉的大规模推广利用仍有待于高效率、低投入的制种方法突破。
从20世纪初开始,在各种作物中已先后发现了雄性不育现象。
并且,在生产上利用雄性不育生产杂交种,在一些作物中,如玉米、高梁、水稻等作物上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
国内外有关棉花雄性不育系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研究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导致棉花雄性不育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棉花雄性不育的研究已经从细胞学、形态学、生物化学逐渐转向了分子生物学。
本文拟对近年来有关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棉花利用雄性不育系选育杂交种奠定理论基础。
1棉花雄性不育的主要类型1.1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棉花CMS的研究起始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Meyer通过远缘杂交和回交,育成了具有哈克尼西(Gossypium harknessii Brand)细胞质的不育系DES-HAmsl6、DES-HAms 277及相应恢复系DES-HAR16、DES-HAR27。
此后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
植物及其雄性不育性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植物及其雄性不育性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植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粮食作物到药用植物,均为人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生活资源。
如今,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植物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植物资源,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成为了植物育种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这方面,雄性不育性是一种常用的育种技术,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雄性不育性的定义和分类雄性不育性是指植物花粉形成异常,不能成熟、不能释放或者不能与雌蕊结合,最终导致种子无法结实的一种遗传特性。
根据其发生的原因,雄性不育性可以分为自然雄性不育性和人工雄性不育性两种类型。
自然雄性不育性是指由于植物染色体的基因突变或基因组组合变异而导致的雄性不育性现象。
这种类型的雄性不育性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性稳定。
人工雄性不育性是指通过人工手段诱导植物的雄性不育性,主要包括化学诱导、物理诱导和遗传诱导等方法。
这种类型的雄性不育性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遗传性相对不稳定。
二、雄性不育性在育种中的应用雄性不育性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育种技术之一,主要应用于杂种优势的利用和固定、纯系品种的选育以及遗传分析等方面。
1. 杂种优势的利用和固定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植物种质利用率和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是,常规的种子杂交法存在以下问题:①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不一定能得到保留或遗传稳定;②有些杂交植物还会产生不育性后代,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而使用雄性不育性材料进行杂交,则可以显著提高杂交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稳定性,同时保证后代的杂种优势能够固定传承。
2. 纯系品种的选育纯系品种的选育是指通过长期的选择和筛选,培育出具有一定特征的产业品种。
如果这些纯系品种具有显著的优势特征,可以进一步进行基因纯化。
而使用雄性不育性的植物材料,则可以在不同自交代之间,减少亲缘关系的重叠,从而提高基因纯化的效率。
3. 遗传分析雄性不育性子代与正常子代的比较,可以从遗传学的角度研究雄性不育性的发生机制,进而为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植物雄性不育性与育种的研究进展
植物雄性不育性与育种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植物育种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培育高产、高质量的新品种。
然而,植物的繁殖系统很复杂,很多不同因素会影响植物的育种。
植物雄性不育性(MS)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讨论植物MS背景下的育种研究进展。
MS是植物雄蕊对花粉发育所产生的一种异常现象。
具有MS性状的植株会在阳性授粉后无法正常结实,或者产生畸形、无力的种子。
对于谷类作物等经济作物而言,这种“不育性”现象会严重影响其育种效率和经济效益。
MS作为一种花器官发育障碍,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基因隐形遗传现象。
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MS与遗传物质之间的更深层次的联系。
基于对MS的分子机制研究,人们开始探索一些新的育种手段。
一种常见的育种方法是通过杂交改良来改变植物的性状。
在谷类作物中,杂交育种的重要手段是使用两个亲本进行交配,并通过选择来获得更理想的后代。
然而,当存在MS现象时,杂交育种会面临一些限制和挑战。
因此,为了克服MS带来的问题,人们发展了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是通过切割DNA序列来精确地修改植物基因组中的特定部分。
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可以针对与MS相关的基因进行编辑,以便改变它们的表达或功能。
例如,在水稻育种中,通过诱导与MS相关的基因mads3的小麦素蛋白的基因沉默,可以获得可育品种。
因此,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我们可以针对MS相关的基因进行改良,以便更好地控制植物的杂交育种过程。
除了基因编辑技术之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其他的育种方法来解决MS问题。
其中包括化学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技术。
例如,通过使用小分子化合物来控制MS相关的基因或家族,可以在杂交育种中获得更好的育种效果。
同时,通过改变某些表观修饰在植物基因组中的分布,也可以影响MS现象的发生,并得到更好的杂交育种效果。
综合来看,MS是植物杂交育种时一个很常见的问题。
然而,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可选择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MS 问题。
植物雄性不育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ꎬ2019ꎬ48(5):1 ̄9JournalofHenanAgriculturalSciencesdoi:10.15933/j.cnki.1004 ̄3268.2019.05.001收稿日期:2018-12-19基金项目: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32)ꎻ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NK2173)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项目(201813809002)作者简介:王保明(1967-)ꎬ男ꎬ河南三门峡人ꎬ副教授ꎬ博士ꎬ主要从事经济林栽培育种和林木生物技术研究ꎮE-mail:wangbaoming863@126.com植物雄性不育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王保明1ꎬ陈永忠2ꎬ李红波1ꎬ莫㊀华1ꎬ黄露波1(1.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ꎬ湖南常德415000ꎻ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ꎬ湖南长沙410004)摘要:雄性不育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ꎮ概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形成㊁分类㊁细胞生物学㊁物质能量代谢等特征ꎬ从表观遗传学㊁分子标记㊁基因型鉴定㊁转录调控因子㊁基因表达等方面阐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ꎬ揭示了生长调节剂对植物雄性不育的影响ꎮ最后ꎬ从植物雄性不育材料获取方法的选择与评估㊁优良不育系和授粉系的筛选㊁高产不育系培育等方面分析了植物雄性不育应用所面临的问题㊁对策及发展趋势ꎮ关键词:植物ꎻ雄性不育ꎻ机制ꎻ应用中图分类号:S326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4-3268(2019)05-0001-09ProgressofMechanismofMaleSterilityofPlantsandItsApplicationWANGBaoming1ꎬCHENYongzhong2ꎬLIHongbo1ꎬMOHua1ꎬHUANGLubo1(1.CollegeofAgriculture&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ꎬHunanAppliedTechnologyUniversityꎬChangde415000ꎬChinaꎻ2.National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CenterofOil ̄teaCamellia/HunanAcademyofForestryꎬChangsha410004ꎬChina)Abstract:Malesterilityplaysimportantrolesinplantdevelopmentandgrowth.Theformationꎬclassifica ̄tionꎬcellbiologyandmetabolicmechanismofmalesterilityinplantsweresummarizedꎬthenthemolecularmechanismofmalesterilityfromtheepigeneticgeneticsꎬmolecularmarkerꎬidentificationofgenotypeꎬtran ̄scriptionalfactorsandgeneexpressionwererevealedꎬandtheeffectofplanthormonesonmalesterilitywasalsoelaborated.Finallyꎬproblemsofmalesterilityapplicationwereanalyzedꎬandstrategiesanddevelopmenttrendswereputforwardfromtheselectionandevaluationofbreedingmethodsforobtainingmalesterilema ̄terialsꎬscreeningoffinesterilelinesandpollinationlinesaswellasbreedinghighyieldsterilelines.Keywords:PlantsꎻMalesterilityꎻMechanismꎻApplication㊀㊀雄性不育(Malesterility)是植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ꎬ是指在有性繁殖过程中雄蕊不能正常生长和产生有效花粉ꎬ而雌蕊能正常发育和受精ꎮ在杂交育种中ꎬ以雄性不育系为材料控制授粉ꎬ可以获得高产杂交品种[1 ̄2]ꎮ迄今为止ꎬ育种工作者们已经在玉米(Zeamays)㊁高粱(SorghumbicolorL.)[3]㊁水稻(OryzasativaL.)[4]㊁油菜(BrassicanapusL.)㊁黑麦(SecalecerealeL.)[5]㊁小麦(TriticumaestivumL.)㊁珍珠粟(PennisetumglaucumL.)等43科㊁162属㊁320种的617个植物品种或种间杂种中发现雄性不育现象ꎬ并以此开展杂交育种工作[6 ̄7]ꎮ在小麦中ꎬ利用雄性不育RMs2杂交系培育了42个品种ꎬ栽培面积达1230万hm2ꎬ增加小麦产量560万t[8]ꎮ在水稻中ꎬ野生败育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在我国广泛应用并取得巨大成功ꎬ增产幅度达20%~30%[9]ꎮ因此ꎬ雄性不育已成为作物育种的主要方向和目标ꎬ并在作物育种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ꎮ分析了植物雄性不育分类学㊁细胞生物学㊁物质能量代谢的特征ꎬ综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以及生长调节剂对植物雄性不育的影响研究进展ꎬ提出了植物雄河南农业科学第48卷性不育的应用及发展趋势ꎬ旨在为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ꎮ1㊀植物雄性不育的分类学㊁细胞生物学㊁物质能量代谢特征1.1㊀植物雄性不育的分类学特征植物雄性不育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ꎬ可以依据表型㊁遗传㊁来源等对其进行分类ꎮ在表型方面ꎬ依据花粉败育的时期可分为无花粉㊁单核败育㊁双核败育㊁三核败育等类型ꎻ依据败育花粉的形状㊁大小和染色反应可分为典败㊁圆败和染败等ꎮ在遗传方面ꎬ雄性不育可分为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ꎮ依据育性表达能否发生显著变化可分为普通型雄性不育和可转换型雄性不育ꎬ其中ꎬ可转换型雄性不育又分为光温敏雄性不育和再生型雄性不育ꎮ根据不育基因㊁可育基因对应的显隐关系可分为隐性核不育和显性核不育ꎬ多数核不育属于隐性核不育ꎬ只有少数是显性核不育ꎬ如太谷核不育小麦[10 ̄11]ꎮ根据雄性不育材料的基因型㊁育性基因的位置㊁遗传特征可分为细胞质不育型㊁细胞核不育型(Genicmalesterili ̄tyꎬGMS)和质核互作不育型ꎬ即 三型学说 ꎮ有人认为ꎬ细胞质雄性不育实际上也是核质互作引起的ꎬ只是目前尚未找到恢复系[12]ꎬ因此ꎬ将胞质雄性不育和核质基因互作产生的雄性不育统称为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ityꎬCMS)ꎬ这就是所谓的 二型学说 ꎬ即核不育型和核质互作不育型[13]ꎮGMS是双授粉控制系ꎬ能阻止功能性花粉产生ꎬ不受细胞质影响ꎬ没有正反交遗传效应ꎬ能够保持雌性育性ꎬ具有完全不育㊁恢复资源广㊁高活力结合等优势[7ꎬ14]ꎮGMS依据对光(温)的反应划分为不同类型ꎬ如水稻GMS分为温敏型㊁光敏型和温光互作型ꎬ玉米GMS分为温敏型和光敏型[13]ꎮCMS呈母性遗传ꎬ其不育核基因Ms与不育胞质S互作产生不育ꎬ育性恢复基因Rf与S胞质互作恢复育性ꎬ这种不育类型实际上是一种核质互作现象[15]ꎮCMS是普遍的三系育种系统ꎬ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6 ̄17]ꎮ根据育性恢复专效性原理可对CMS进行分类ꎮ如玉米CMS分成T(Texas)㊁C(Charrua)㊁S(USDA)3种胞质不育类型ꎬ其中S型为CMS中最大的类群[18]ꎮ普通小麦异源细胞质互作形成小麦雄性不育主要包括T型㊁K型㊁V型㊁D型㊁A型㊁P型㊁85EA等[15]ꎮ在来源方面ꎬ按不育胞质不同可分为种间置换㊁野生种与栽培种间的核置换以及种间不同进化程度和地理上远距离的核置换ꎮ如水稻粳稻和籼稻亚种间的核置换及进化程度不同或地理上远距离的籼籼间或粳粳间的核置换产生的野败型㊁矮败型㊁冈型㊁D型㊁印尼水田谷型㊁K型㊁BT㊁滇型㊁红莲型等不育型[10]ꎮ1.2㊀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生物学特征不同植物的GMS系花药㊁花粉母细胞㊁绒毡层发育㊁花粉粒表现各异ꎮ如拟南芥温敏雄性不育突变体atms1在低温时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ꎬ花粉完全可育ꎬ随着温度升高ꎬ其育性下降ꎬ花药显著分化ꎬ花粉母细胞胼胝体单薄ꎬ绒毡层发育滞后[19]ꎮ棉花Yu98-8A突变体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时无明显变化ꎬ在减数分裂期四分体萎缩ꎬ花粉壁上无刺状突起ꎬ小孢子碎化ꎬ形成无花粉粒的花药囊[11]ꎮ白菜GMS花丝短小ꎬ花药小而干瘪ꎬ颜色发白无粉ꎬ而雌蕊发育正常ꎬ有受精能力ꎻ而可育株花丝发育正常ꎬ花药黄色且饱满[20]ꎮ高粱雌性植株出现黄花药ꎬ而其突变植株出现白毛柱头㊁小白花药ꎬ还出现花药缺陷和无花粉粒等表型[21]ꎮCMS系虽具有类似于GMS系的特征ꎬ但也有自身的表型特征ꎬ具体如下:(1)花药退化ꎬ花粉败育ꎮ如向日葵㊁矮牵牛㊁玉米的花药常常完全消失[7ꎬ22]ꎻCMS甘蓝型油菜多为无花粉囊型㊁单核花粉败育型㊁花粉母细胞败育型ꎮ在花粉败育中ꎬ一是出现大量圆形败育花粉或者淀粉积累ꎬ花粉干瘪ꎻ二是出现大量不规则形花粉ꎬ无淀粉积累[23 ̄24]ꎮ花粉败育多发生在二核㊁三核期ꎬ二胞花粉异常ꎬ大液泡不消失ꎬ细胞质基质不增加ꎬ细胞中无淀粉粒积累ꎮ二核期细胞核塌陷ꎬ染色质分散ꎬ三核期核完全消失[25]ꎮ一些CMS突变体花粉没有完全发育或完全发育但无正常功能[7ꎬ25 ̄28]ꎮ如水稻的突变体OsDMS-1能正常开花ꎬ但花药狭窄苍白ꎬ不能释放花粉ꎬ绒毡层降解ꎬ无淀粉积累[29]ꎮ(2)雄性器官转化为花瓣或雌性器官ꎮ如Sp-cytoplasm胡萝卜㊁烟草㊁甘蓝㊁车前草的花药转化为类花瓣器官ꎻCMS油菜的四强雄蕊转化为类柱头的心皮结构和类胚珠[26]ꎮ1.3㊀植物雄性不育的物质能量代谢特征当植物发生雄性不育时ꎬ线粒体不能满足能量需求ꎮCMS三核花粉小孢子中的线粒体数量少且体积小ꎬ基质稠密ꎬ膜通透性增加ꎬ膜电位下降ꎬATPase的数量和活性降低[30 ̄32]ꎮ花药中ATPase减少会导致ATP催化和水解效率降低ꎬ尤其是ATP水解导致小孢子无ATPase活性[33]ꎻATP减少还会导致绒毡层中未成熟细胞程序化死亡(PCD)ꎬ淀粉粒㊁脂类积累终止ꎬ多糖㊁蛋白质㊁脂类含量降低[34]ꎮ蛋白质对支撑花粉结构㊁酶类分泌有主要作用ꎬ对花粉发育起着重要作用ꎮ不育系中的游离组蛋白含量低2㊀第5期王保明等:植物雄性不育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于保持系ꎬ氨基酸含量低于保持系和恢复系ꎮ脯氨酸含量是花粉是否可育的标志ꎬ其降低可引起糖代谢受阻㊁其他氨基酸含量降低ꎬ进而导致雄性不育[35]ꎮ如玉米CMS花药的脯氨酸含量㊁可溶性蛋白含量㊁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36]ꎮ另外ꎬ在一些植物(如桔梗)中ꎬ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ꎬROS)代谢紊乱㊁丙二醛积累也会造成雄性不育[37]ꎮ绒毡层能为小孢子和花粉粒发育提供营养ꎬ花药中绒毡层未成熟细胞PCD会导致小孢子死亡ꎮ绒毡层分泌酶用于减数分裂四分体的胼质体壁释放小孢子ꎬ并提供花粉外壁合成的前体ꎮ绒毡层中PCD能诱导H2O2或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ꎬPCD激活后ꎬ由半胱氨酸蛋白酶介导的蛋白质级联水解导致核DNA降解[7]ꎮ2㊀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研究2.1㊀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特征、分子标记与基因型的鉴定与应用CMS是由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变化引起ꎬ这些变化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㊁插入/缺失突变(In ̄Dels)㊁DNA重组等[7]ꎮCMS与DNA甲基化关系密切ꎬ不育胞质的差异会影响DNA甲基化程度和遗传关系ꎮ如小麦K型不育胞质对DNA甲基化位点比率㊁完全甲基化位点㊁多态性㊁遗传距离的影响大于T型㊁S型[17]ꎮDNA甲基化能改变基因表达并影响细胞功能ꎬ多发生于CpG二核苷酸ꎬ广泛存在于植物基因组ꎮ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可以估计DNA的甲基化程度ꎬ揭示植物的遗传多样性㊁发育㊁分化㊁生物与非生物胁迫㊁外源基因组的影响㊁异源多倍体的形成等机制[17]ꎮ目前ꎬMSAP已在拟南芥[38]㊁辣椒(CapsicumannuumL.)[39]㊁甘蓝(Brassicaoleracea)[40]㊁大花蕙兰(Cymbidiumhybrid ̄ium)[41]㊁人参(Eleuterococcussenticosus)[42]㊁香蕉(Musaacuminata)[43]㊁大麦(Hordeumbrevisubula ̄tum)[44]㊁小麦㊁棉花(GossypiumhirsutumL.)[45]㊁水稻[46]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ꎮ通过基因型变异能够选择稳定的杂交后代ꎬ但环境效应引起的育性恢复表型难以鉴别[38ꎬ47]ꎮ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㊁DNA特定序列扩增(SCAR)㊁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㊁简单重复序列(SSR)㊁InDel等标记能够鉴定植株的多态性ꎬ筛选出GMS基因的连锁标记[26ꎬ48]ꎮ如在水稻光温敏GMS系中ꎬ利用SSR㊁InDel分子标记结合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SA)ꎬ定位了不育基因PTGMS2-1ꎬ并获得它的InDel连锁标记ꎬ在水稻全生育期内ꎬ利用PTGMS2-1连锁标记对子代进行正向选择ꎬ选育出了品质优㊁配合力好㊁综合抗性强的光温敏核不育系[48]ꎮ油菜热敏显性GMS系BntsMs突变受单个显性基因控制ꎬ从该系中筛选出AFLP㊁内含子多态性(IP)标记㊁BntsMs连锁ꎬ并发现了新的雄性不育基因[26]ꎮ因此ꎬ分子标记在不育基因的选择与定位㊁跟踪鉴定新不育基因以及不育株的早期筛选㊁提高恢复基因选择效率和杂种纯度鉴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ꎮ基因分型是鉴定雄性不育的重要方法ꎮ在黑麦中应用DNA差异芯片显示技术(DiversityArraysTechnologyꎬDArT)获得了高密度黑小麦图谱ꎮ在此基础上ꎬ诱导C型细胞质不育ꎬ定位Rfc1ꎬ恢复育性[49]ꎮ利用SNP矩阵可以鉴定无头中国白菜WS24-3中的SNP位点ꎬ根据SNP㊁AS-PCR㊁SSR确定不育基因ꎬ获得共分离标记ꎬ以利于图位克隆基因[50]ꎮTANG等[9]在水稻中利用CMS-WA(WildAbortivetypeofCMS)系㊁恢复系㊁雄性不育个体㊁子代群体绘制含有rf3㊁rf4的基因图谱ꎬ其中ꎬrf4编码蛋白质含有线粒体转运信号肽PPR9-782㊁PPR9-409模块ꎬ它所在染色体区域内还编码有Rf1a(PPR3)㊁Rf1b(PPR2)㊁PPR7㊁PPR9㊁PPR10蛋白质模块ꎮ上述所有蛋白质模块与Rf1a所编码蛋白PPR3-791-M高度相似[9]ꎮ2.2㊀植物雄性不育的形成机制造孢细胞分化㊁小孢子发育及减数分裂㊁花粉或花药分化异常会导致雄性不育[37ꎬ51]ꎮ花药细胞分化过程紊乱会引起花粉败育而导致雄性不育[37ꎬ52]ꎮ在CMS中ꎬ种内或属内杂交的异源胞质调控核基因的衰退信号ꎬ这种衰退信号影响着花粉的育性ꎮ当不育胞质与育性胞质杂交时产生雄性不育后代ꎬ可以通过反复回交选择雄性不育表型[7]ꎮ不育胞质与隐性核基因rf互作导致雄性不育ꎬ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基因型是Rfꎬ核Rf基因通过mRNA剪切/降解㊁转录后抑制CMS的基因表达㊁转录后修饰等恢复育性[53]ꎮ在CMS三系水稻杂交系中恢复系基因型Rf1能够恢复BT-型[ChinsurahBoroⅡ(BT)-type]CMS的育性[54]ꎮ光温敏GMS基因是两系不育系的核心ꎬ目前已发现的水稻光温敏GMS基因有pms1㊁pms㊁pms3㊁tms1㊁tms2㊁tms3㊁tms4㊁tms5㊁tms6㊁rt ̄ms㊁Ms-hꎮ其中ꎬ水稻pms1精细定位于第7染色体上的85kb区间内ꎬpms3精细定位于第12条染色体上的28.4kb区间内ꎬtms5定位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artificalchromosomeꎬBAC)克隆AP004039上的19kb区间内[48]ꎮ3河南农业科学第48卷一个植物细胞含有约200个线粒体ꎬ每个线粒体含有1个或多个拷贝线粒体基因组[7]ꎮ不同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小而且基因密集ꎬ植物线粒体基因组一般较大ꎬ含有细胞核㊁质体㊁外源DNA等ꎬ它们频繁重组后产生重组基因组ꎮ在自然条件下ꎬ野生杂交㊁体细胞融合会产生线粒体基因组或导致线粒体基因型的变化进而导致CMSꎮ目前ꎬ已经从这些变化的基因组或基因型中分离出ATPase㊁细胞色素c氧化酶㊁核糖体蛋白等基因ꎬ如由线粒体基因WA352c产生的水稻CMS广泛应用于杂交水稻育种[55]ꎮ外源DNA表达也会导致水稻雄性不育ꎬ其过量表达会打破细胞内酶平衡而影响小孢子发育[55]ꎮRNA编辑(胞苷-尿苷的mRNA编辑)可改变转录后修饰过程ꎬ导致氨基酸编码信息的修饰或产生新的起始密码子和(或)终止密码子ꎬ从而获得新的基因表型ꎮ有时还可以通过未编辑线粒体基因的转录表达获得雄性不育植株[7]ꎮ此外ꎬ发生雄性不育通常是缺少参与花粉形成的蛋白质或酶ꎮ如在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gaMS-2中ꎬ减少Zeam1表达与不育性相关联[56]ꎻ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与FLP1蛋白相关联[51ꎬ57]ꎮ核糖核酸酶与雄性不育关系密切ꎮ从减数分裂期到单核初期ꎬ不育株花药中该酶的活性高于可育株ꎬ其活性与RNA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成反比[58]ꎮ如核酸内切酶Ems26+能够在水稻㊁高粱Ms26基因中产生定位突变ꎬ使突变体呈现出隐性雄性不育的表型[59]ꎮ2.3㊀转录因子参与植物雄性不育花粉绒毡层的降解在大麦中ꎬ同源结构域(PHD)转录因子MS1在花药绒毡层中的四分体后期和小孢子释放期表达ꎬ其沉默和过量表达均会导致雄性不育[2]ꎮ在拟南芥中ꎬDYT1[60 ̄61]㊁AMS1[62 ̄63]㊁MS[64]㊁DYT1[65]影响孢子的减数分裂㊁绒毡层降解㊁花粉形成ꎬ是发育的关键转录因子ꎮ其中ꎬdyt1突变体在花药减数分裂第4阶段开始出现花药形态异常ꎬ绒毡层细胞过剩ꎬ空泡增大ꎬ缺乏致密的细胞质ꎮ突变体母细胞能够完成减数分裂Ⅰꎬ但无厚的胼质细胞壁ꎬ不能完成胞质分裂ꎬ最终塌陷[60 ̄61]ꎮ水稻绒毡层㊁花粉的形成与拟南芥相似ꎮ水稻OsUTD1基因编码的碱性螺旋-环-螺旋蛋白bHLH(Basichelix ̄loop ̄helixprotein)在绒毡层中扮演类似于转录因子AtDYT1的角色[65]ꎻOsTDR转录因子在绒毡层发育㊁油脂转运㊁花粉壁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ꎬ66 ̄67]ꎮAMS㊁MS功能失常后的表型特征相似ꎬ均表现为绒毡层细胞提前或延迟降解使花粉形成受阻而败育[68]ꎮ其中ꎬAMS能够调控绒毡层分泌和形成花粉壁物质ꎬ在小孢子和未成熟花粉粒中影响绒毡层到心室的物质转运ꎬ在绒毡层㊁花粉有丝分裂Ⅰ㊁二胞花粉中大量表达ꎬ其缺失会导致绒毡层细胞空泡化ꎬ小孢子降解[62ꎬ69]ꎮ如在拟南芥ams突变体中ꎬ未成熟花粉细胞壁的小孢子细胞质减少㊁小孢子降解ꎻ成熟花药中缺少花粉ꎬ花丝减少ꎬ绒毡层异常变大或空泡[62]ꎮ而MS位于绒毡层细胞核ꎬ参与花粉外壁形成和绒毡层发育ꎬ是控制孢子体发育的关键因子ꎬ在绒毡层分化㊁花粉壁与小孢子形成㊁孢粉素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64ꎬ70]ꎮ拟南芥中MS1和MS2基因表达出现类似ams的表型特征[62]ꎮMS1多在花粉形成与发育早期表达ꎬ在绒毡层的小孢子释放期表达ꎬMS1缺失会导致绒毡层分泌和花粉外壁发生变化[64ꎬ70 ̄72]ꎮ拟南芥ms1突变体单核和二核花粉的外壁发育失常ꎬ绒毡层没有发生未成熟细胞PCD[70]ꎬ其纯合子突变体花粉表型正常ꎬ但缺乏活力ꎬ降解后绒毡层出现空泡[64]ꎮ而MS2基因在小孢子中特异表达ꎬ并参与花粉壁和孢粉素的合成[71ꎬ73 ̄74]ꎻ小孢子外壁中的MS2蛋白大量积累时ꎬ导致花粉外壁发育失常[75 ̄76]ꎮ2.4㊀基因表达调控对植物雄性不育的影响目前ꎬ在三系杂交水稻中ꎬ利用CMS-WA/Rf恢复系统已经鉴定了Rf1a㊁Rf1b㊁Rf3㊁Rf4㊁WA352等基因ꎮ其中ꎬRf1a㊁Rf1b基因编码RNA结合蛋白PPRꎬ该蛋白质没有内切酶活性ꎬ能够形成功能性复合体ꎬ在细胞器的mRNA转录后的编辑㊁剪切㊁降解㊁翻译等过程中发挥作用[9]ꎮRf3㊁Rf4分别位于第1㊁10条染色体上ꎬ控制着CMS-WA的育性恢复[9]ꎮWA352优先在花药绒毡层中表达ꎬ并与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互作ꎬ引起绒毡层未成熟细胞PCDꎬ最终导致雄性不育ꎮ目前ꎬ已经从拟南芥㊁番茄㊁枸杞㊁菜心㊁陆地棉等植物中鉴定出许多与花粉发育㊁绒毡层降解㊁细胞PCD㊁胼胝质水解蛋白㊁抗胁迫蛋白㊁转录和翻译因子相关的基因[52]ꎮ在拟南芥中ꎬ过量表达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在未成熟细胞PCD中扮演抗死亡因子的角色而导致雄性不育[77]ꎮ而胼胝质合成酶突变会导致棉花小孢子降解和雄性不育[52]ꎮ在ams突变体中ꎬ1-型LTP(LipidtransferproteinꎬLocustag:At3g51590)㊁2-型LTP(Lipidtransferproteintype2ꎬLocustag:At1g66850)油脂转运蛋白显著减少[70]ꎮ在番茄雄性不育系中ꎬ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量增加影响了细胞PCD蛋白水解而造成不育[78]ꎮ番茄7B-1雄性不育突变体花药的绒毡层4㊀第5期王保明等:植物雄性不育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降解ꎬ蛋白酶体和5B蛋白含量降低ꎮ枸杞YX-1雄性不育突变体花药中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㊁谷氨酰胺合成酶(GS)㊁ATP合成酶亚基㊁查尔酮合酶㊁类查尔酮合酶㊁胼胝体合成酶催化亚基㊁半胱氨酸蛋白酶㊁5B蛋白㊁烯酰基-ACP还原酶㊁14-3-3蛋白㊁通用转录因子BTF3基因的表达量下降[79]ꎮ在菜心雄性不育系中ꎬ脂质转运结合膜蛋白基因LTP12㊁油脂结合蛋白基因GRP14表达受到抑制ꎬ而叶绿素基因PSBA㊁ELIP1表达量增加ꎬ最终导致有机物合成受到抑制ꎬ含量下降[37ꎬ69]ꎮ陆地棉不育花药中的胞浆APX1㊁谷氨酰胺tRNA合成酶㊁光合作用酶等含量降低ꎬ而依赖ATP的RNA解旋酶eif4a-13㊁NADH脱氢酶亚基1㊁烯醇酶㊁赤霉素-20氧化酶㊁赤霉素3-羟化酶1㊁乙醇脱氢酶㊁3-酮脂酰-CoA合成酶㊁海藻糖-6-磷酸合酶等含量大量增加[52]ꎮ雄性花药中的GS能够减少谷氨酰胺含量而导致雄性不育ꎬ其2个异构体GS1㊁GS2催化谷氨酰胺转化为谷氨酸而导致小孢子不能发育成为具有正常功能的花粉粒[52]ꎮ在CMS植物中线粒体基因Atp6㊁Atp8㊁Atp9等能够诱导雄性不育[80]ꎮAtp6是参与能量供应的重要线粒体功能基因ꎬ它与编码细胞毒性蛋白Orf507相互作用引起Atp转录大幅下降ꎬ导致ATP合成酶的活性和含量降低而影响花粉发育[80]ꎮ雄性不育胡萝卜中的线粒体Atp9过量表达ꎮ在小麦/黑小麦㊁大豆㊁向日葵中ꎬ线粒体Atp1与Atp9共转录导致ATP合成酶活性受损ꎬ使ATP减少而阻碍花粉正常发育ꎬ出现绒毡层过度生长㊁高度液泡化㊁提早或延迟解体ꎬ最终导致CMS[23ꎬ31ꎬ81]ꎮ在辣椒中ꎬ伴随花粉败育ꎬΨatp6-2基因增强ATP水解活性而导致CMSꎬ而沉默该基因会抑制ATP水解而恢复育性[33]ꎮ3㊀生长调节剂对植物雄性不育的影响内源生长素(IAA)亏损㊁脱落酸(ABA)增加㊁赤霉素(GA)含量下降㊁乙烯过度产生等均可能导致雄性不育ꎮ在花粉发育期ꎬ特别是从孢子细胞形成到减数分裂期ꎬIAA保持较低水平ꎬ编码IAA水解酶ILR1前体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11]ꎮABA通过抑制IAA合成来调控IAAꎬ降低IAA含量而导致雄性不育ꎮ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ꎬ较高的ABA含量对花粉母细胞形成有利ꎻ但在减数分裂期ꎬABA含量过高会影响四分体形成而引起花粉败育ꎮGA能够促进花发育ꎬ其含量降低会引起花粉异常发育而导致雄性不育ꎮ如GMS突变体花芽中的GA含量较野生型低[82]ꎮ乙烯不仅能够阻碍IAA的合成和运输ꎬ还可提高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ꎬ降低IAA含量ꎬ间接影响雄性败育[83]ꎮ此外ꎬ外施IAA和ABA可抑制一些植物的雄性表达而诱导不育ꎬ如菠菜㊁玉米㊁番茄等利用外施IAA可得到雄性不育株[35]ꎮ4㊀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及发展趋势4.1㊀植物雄性不育材料获取方法的选择与评估雄性不育材料的获取方法有多种ꎮ一是从自然界基因突变资源中寻找雄性不育突变植株ꎬ如太谷核小麦是天然突变的雄性不育小麦ꎬ以其作为育种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实践ꎮ但该方法费时费工ꎬ效率低下ꎮ二是利用种间或种内杂交㊁多代回交获得雄性不育材料ꎬ杂交育种方法包括化学杂交试剂法(CHA)㊁CMS㊁GMS㊁遗传修饰GMS等[84]ꎮ其中ꎬCHA相对容易ꎬ不需要CMS系㊁正常胞质保持系㊁Rf基因保持系ꎬ但可能出现毒性问题ꎮ目前ꎬ几乎所有欧洲杂交小麦育种均采用CHAꎬ但该方法会增加成本并导致种子发芽不良㊁幼苗活力低下ꎮCMS法成本较高且麻烦ꎬ且会缩小遗传基础㊁增大遗传脆弱性ꎬ产生有害胞质ꎮ光合敏感的GMS品种仅限于育性恢复系ꎬ遗传修饰GMS还未在实践中应用[83]ꎮ光温敏GMS是两系不育系的核心ꎮ将环境敏感型GMS引入两系杂交水稻ꎬ其产量较三系杂交水稻显著增加[8]ꎮ光周期敏感型PGMS系和热敏型TGMS系在长日照和(或)高温下表现为雄性不育ꎬ而在短日照和(或)低温下雄性表现为可育ꎬ消除了CMS系的一些限制ꎮ可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ꎬ集中表达光温敏不育基因ꎬ以获得重组光敏不育系或光温敏不育系ꎬ从而提高短日照高温条件下的产量ꎮ因此ꎬ光温敏GMS将会成为CMS系最有前途的替代品而被广泛应用到育种工作中ꎮ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ꎬ插入突变㊁外源基因导入㊁RNA干扰㊁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等广泛应用于雄性不育育种工作中ꎬ如构建启动子与核糖核酸酶的表达体ꎬ利用内切酶产生雄性不育基因突变体ꎬ将烟草和水稻花药绒毡层和花粉中的特异启动子与核糖核酸酶基因构成嵌合基因ꎬ转基因到正常油菜㊁烟草㊁番茄㊁小麦㊁水稻中可以产生雄性不育系[84]ꎻ利用T-DNA插入获得了水稻雌雄双不育突变体Osfmds㊁多雄不育突变体Osmlpꎮ将E.coli的argE基因融合到水稻花粉过敏原(OSIPA)的启动子中获得含有argE的转基因植物ꎬ在这些植物中使用N-乙酰基-草丁膦后ꎬ由于argE表达而造成完全不育ꎻ当不使用N-乙酰基-草丁膦时ꎬ含有argE5河南农业科学第48卷的转基因植株自花可育ꎬ这种不育系不需特异的恢复系[85]ꎮ因此ꎬ基因工程将是实现雄性不育的有效途径ꎬ但能否为消费者接受仍然未知ꎬ其推广应用取决于安全㊁规范以及公众的接受程度ꎮ4.2㊀选择适当时期㊁方法㊁合适的试验材料研究植物雄性不育的机制首先要确定雄性不育发生的时期ꎮ棉花野生型与GMS突变体Yu98-8A的孢子母细胞无明显差别ꎬ但在减数分裂期突变体绒毡层皱缩ꎬ有刺状突起ꎬ小孢子碎化ꎬ出现无花粉粒的花药囊[11ꎬ86]ꎮ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方法ꎮ采取化学试剂㊁紫外线照射可以直接诱导雄性不育突变体ꎬ如在小麦中通过杀雄剂SQ-1㊁化学杀雄剂Ⅲ号(吡喃酮类衍生物)处理获得雄性不育材料或者筛选杂交后代ꎬ发现新的雄性不育突变体[86]ꎮ再次ꎬ选择合适的试验材料ꎮ选择遗传背景相同的材料有利于揭示雄性不育的发生机制ꎬ如棉花雄性不育突变体Yu98-8A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ꎬ由于遗传背景相同ꎬ可用作理想的遗传材料来研究雄性不育的分子调控网络和潜在的花粉败育机制ꎬ通过定向育种获得具有杂交优势的新品种ꎮ4.3㊀筛选出稳定优良的植物雄性不育杂交系和授粉系ꎬ实现雄性不育与可育的转化光敏胞质雄性不育(PCMS)小麦在长日照条件下产生核质杂种ꎬ并出现高度雄性不育ꎻ而在短日照下则高度可育ꎬ可筛选出稳定的授粉系[87]ꎮ在高粱GMS中ꎬ利用甲磺酸乙酯(EMS)诱变核基因可获得新的突变体ꎮ该突变体在大田㊁温室等不同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ꎬ是理想的雄性不育突变体ꎮ由此可见ꎬ不育与可育的转化是获得雄性不育系较为可行的方法ꎮ4.4㊀基于分子技术的多学科融合ꎬ深化植物雄性不育机制的全面认识ꎬ提高选择效率ꎬ获得高产不育系表观遗传调控(DNA甲基化㊁RNA编辑等)是揭示高等植物CMS机制和作用模式的关键ꎬ如不育水稻的超甲基化能够抑制油菜素内酯下游基因的表达而影响雄性不育ꎬ因此ꎬ表观遗传调控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ꎮ今后还应着重研究核质变化对雄性不育遗传的影响ꎬ全面深化对植物雄性不育机制的认识ꎬ逐步实现机制探索和实践应用的有机融合[86]ꎻ利用表型鉴定㊁线粒体活性分析及线粒体膜电位MMP分析㊁蛋白质电泳分离㊁蛋白质表达谱鉴定㊁蛋白质差异表达测定㊁差异杂交基因鉴定等揭示雄性不育的机制ꎻ利用BSA与高通量RNA-seq测序相结合构建高密度连锁图谱㊁鉴定育性恢复基因ꎬ获得新的分子辅助育种标记ꎮ比较分析正常发育与雄性不育线粒体ꎬ鉴定与CMS表型相连锁的细胞型ꎬ结合新一代转录组测序㊁蛋白质组学分析为雄性不育提供新的证据ꎮ在细胞形态学和表观遗传鉴定的基础上ꎬ利用RAPD㊁SCAR㊁AFLP㊁SSR㊁InDel等分子标记筛选遗传群体ꎬ选择㊁定位㊁发现新的不育基因ꎬ以提高选择效率㊁缩短育种年限ꎬ选育出品质优㊁配合力好㊁抗性强的高产不育系ꎮ在生产中应充分利用雄性不育系的增产潜力ꎬ减少自花授粉引起的品种退化ꎬ以种内或属内杂交的异源CMS母本连续回交获得遗传稳定的高产后代ꎮ品种叠加效应为作物高产㊁稳产提供了巨大可能ꎬ因此ꎬ着力抓好授粉植株的选择㊁数量㊁合理配置与分布ꎬ充分发挥品种叠加效应ꎬ进一步提高植物雄性不育的利用效率ꎬ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ꎬ是今后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ꎮ参考文献:[1]㊀MELCHINGERAEꎬGumberRK.Overviewofheterosisandheteroticgroupsinagronomiccrops[M]//LAMKEYKRꎬSTAUBJE.Conceptsandbreedingofheterosisincropplants.Madison:CSSAꎬ1998:29 ̄44. [2]㊀GÓMEZJFꎬWILSONZA.AbarleyPHDfingertran ̄scriptionfactorthatconfersmalesterilitybyaffectingta ̄petaldevelopment[J].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ꎬ2014ꎬ12(6):765 ̄777.[3]㊀KAULMLH.Malesterilityinhigherplants[M].Berlin:Springerꎬ1988.[4]㊀BARCLAYA.Hybridizingtheworld[J].RiceTodayꎬ2010ꎬ9:32 ̄35.[5]㊀GEIGERHHꎬSCHNELLFW.Cytoplasmicmalesterilityinrye(SecalecerealeL.)[J].CropSciꎬ1970ꎬ10:590 ̄593.[6]㊀RAJESHWARIRꎬSIVARAMAKRISHNANSꎬSMITHRLꎬetal.RFLPanalysisofmitochondrialDNAfromcyto ̄plasmicmale ̄sterilelinesofpearlmillet[J].TheorApplGenetꎬ1994ꎬ88:441 ̄448.[7]㊀ISLAMMꎬSTUDERBꎬMØLLERIMꎬetal.Geneticsandbiologyofcytoplasmicmalesterilityanditsapplicationsinforageandturfgrassbreeding[J].PlantBreedingꎬ2014ꎬ133(3):299 ̄312.[8]㊀NIFꎬQIJꎬHAOQꎬetal.WheatMs2encodesforanor ̄phanproteinthatconfersmalesterilityingrassspecies[J].NatureCommunicationsꎬ2017ꎬ8:15121. [9]㊀TANGHWꎬLUODPꎬZHOUDGꎬetal.ThericerestorerRf4forwild ̄abortivecytoplasmicmalesterilityencodesamitochondrial ̄localizedPPRproteinthatfunctionsinre ̄ductionofWA352transcripts[J].MolecularPlantꎬ2014ꎬ7(9):1497 ̄1500.6。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机制与应用研究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机制与应用研究植物雄性不育是指雄蕊或其某些部分不能正常发育或功能丧失,导致植物不能正常进行异交或自交。
这种现象在植物育种研究和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机制、应用研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机制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机制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能与基因不完全性、环境因素、物种杂交、基因互作、基因表达和转录后修饰等因素有关。
例如,基因不完全性中,一些雄性不育基因具有重要的作用,然后它们通常会引起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生。
此外,环境因素也可能会影响植物雄性发育,如高温、低温、干旱、水涝等都可以导致植物雄性不育。
再比如,物种杂交也是一种常见的产生雄性不育的机制,例如玉米的某些杂交亲和组合就容易出现雄性不育现象。
其次,植物雄性不育还与某些蛋白质和非编码RNA等因素有关。
例如,传递RNA干扰(trans-acting RNA interference)通常是一种特定的RNA分子介导的基因沉默转录机制。
已经证实了这种机制在一些雄性不育植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一些蛋白质也可能在植物雄性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一个叫做TAPETUM DEVELOPMENTAL DEFECTIVE1的蛋白质在某些雄性不育植物中起着关键作用。
总的来说,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机制非常复杂,有许多因素相互作用。
其深层次机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研究植物雄性不育在育种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
首先,它可以被应用于杂交育种。
通过交叉育种不同的雄性不育植物,繁育出一些优良品种,这是其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应用。
例如,将雄性不育体系导入小麦中,并与另一个小麦相关亲和组合进行杂交,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
其次,植物雄性不育还可以用于基因编辑和转化。
通过对植物雄性发育的控制,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基因编辑和转化方法进行相关基因的修饰和操作,为植物育种提供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植物雄性不育与基因调控机制分析
植物雄性不育与基因调控机制分析随着基因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调控机制被揭示出来。
其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植物雄性不育,这种不育现象对于种植业和育种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植物雄性不育的基因调控机制。
一、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及分类植物雄性不育是指植物在生殖过程中雄性生殖器官不能正常地发育、成熟或产生正常的花粉,不能进行正常的受粉过程,或者花粉不能正常的萌发和发育。
按照其发生的时间和原因的不同,可以将植物雄性不育分类为两种:先天性和后天性。
1、先天性不育先天性植物雄性不育又称遗传性不育,是由于基因突变或者遗传突变导致的。
先天性不育在植物中比较常见,大部分为单基因遗传。
目前发现的先天性不育基因多数是核基因,如水稻的tas-g1和ms-h等。
2、后天性不育后天性植物雄性不育是由于环境或者生物因素导致的。
比较常见的原因有高温、低温、干旱、缺少营养、病害、毒素等。
后天性不育一般不是单基因遗传,而是受多个基因的影响。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基因调控机制由于先天性和后天性不育存在差异,这两者的基因调控机制也不一样。
下面将分别探讨这两种不育的基因调控机制。
1、先天性不育的基因调控机制先天性植物雄性不育,是由于遗传突变所造成的。
目前已经发现了很多核基因在其中的作用。
这些核基因控制了花药发育、花粉生产、花粉粒子不育等多个环节。
以水稻为例,其不育替代植物ams基因(抑制花药分裂)遗传的方式是水稻TAS-G1基因。
TAS-G1基因属于细胞壁松弛相关基因家族,其编码的蛋白质可以调控细胞壁代谢和细胞分裂。
水稻花药在开始分裂之前,TAS-G1基因的表达量会降低,然后花药才能正常的发育和成熟。
一旦TAS-G1基因发生突变,基因表达量就会持续提高,花药就会发育不良,从而导致植物雄性不育。
2、后天性不育的基因调控机制后天性植物雄性不育,是由于环境或者生物因素所导致的。
这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能量代谢、生长发育等方面。
这些因素作用的基因非常复杂,一般不是单基因遗传,而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所致。
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遗传及杂种优势研究
青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遗传及杂种优势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指导教师:***20100401青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摘要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万寿菊雄性不育遗传类型分析;(2)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主要观赏性状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3)研究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间主要观赏性状及同工酶酶谱,了解其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4)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研究。
通过相关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对万寿菊10个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遗传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万寿菊10个不育系是一对基因控制的隐性核不育两用系,其遗传由质量性状控制,为主效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2.通过对10个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及不育株的单花花期、株高、一级分枝数、冠幅、单株花朵数、花径的6个主要观赏性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指标评价表现最好的是34-2(1)、较好的为34-1;综合表现最差的是2-2。
聚类分析表明可育株C×40-1(1)与C×40-1(2)之间遗传距离最近; 2–2与C×F1-Ⅰ-Ⅱ(3)距离最远;不育株C×40-1(1)与C×40-1(2)之间遗传距离最近,最大的2-2与C×F1-Ⅰ-Ⅱ(3)。
3.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分析了10个万寿菊雄性核不育两用系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探讨了其系间及系内不育株与可育株间的差异。
结果表明,同系内除小花外不育株与可育株间差异很小,而系间差异较大。
4.通过对万寿菊6个主要观赏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计算以及各组合POD同工酶分析,并对F1代间的POD同工酶差异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F1代的酶带数越少,酶活性越弱,其杂种优势就越强;在F1代间,23与其它酶带数、迁移率、酶活性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说明万寿菊杂种优势与POD同工酶酶谱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且F1代间存在较远或较近的亲缘关系。
植物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育种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植物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育种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植物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是指在植物配子母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花粉发育不全或不正常,从而导致结实率下降或不结实。
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不容易被肉眼观察到,因此也称为隐性不育基因。
由于隐性不育基因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繁殖能力,因此如何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消除这些基因的影响,已成为国际农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手段既可以筛选出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还可以利用转基因的技术对这些基因进行修复。
例如,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图谱的建立,可以对植物进行基因组广泛筛查,从而筛选出携带隐性不育基因的材料;同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TALEN等,可以
对隐性不育基因进行定点修复,从而取消其影响,使花粉发育正常,提高结实率。
换言之,基于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提供了种质资源、高通量筛查和基因编辑等现代育种技术的支持,使得无性繁殖植物育种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由此探究,此种技术的未来发展仍有很大的潜力。
例如,发掘和分离更多的隐性不育基因等潜在遗传资源,探索更加有效的基因编辑技术和育种策略,将为现代育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该项技术,支持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将为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
《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范文
《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篇一一、引言亚麻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育种工作一直是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
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DMSNA)以其独特的遗传特性和农艺性状,被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
该类型亚麻的特点是雄蕊不发生育,有利于制种和降低种子生产成本。
对于DMSNA 的遗传机制和基因研究,对于提高其育种效率和改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二、DMSNA的遗传机制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的遗传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基因的互作。
目前研究认为,其不育性状是由单个显性基因控制,但该基因的具体位置和功能尚不明确。
在亚麻的基因组中,存在多个与不育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验证是研究DMSNA的关键。
三、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鉴定1. 基因克隆技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基因组测序等,从DMSNA中克隆出与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
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基因序列信息,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2. 基因鉴定: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克隆出的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和功能预测。
结合转基因技术,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验证,以确定其与DMSNA雄性不育的相关性。
四、基因功能与调控机制1. 基因功能:经过功能验证的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参与亚麻雄蕊发育的调控过程,从而影响雄蕊的正常发育,导致不育。
2. 调控机制:DMSNA的雄性不育性状可能受到多个基因的共同调控。
这些基因在亚麻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持亚麻的雄性不育性状。
此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这些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五、应用前景与展望1. 育种应用:通过对DMSNA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其遗传机制和农艺性状,为亚麻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将这些基因导入其他亚麻品种,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 农业可持续发展: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的育种和种植有助于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提高制种效率,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生理学中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中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植物学的研究。
在植物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便是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因为这些基因对于植物生长进程中繁衍的关键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因是决定植物外部表现和生长特性的内在因素,不育基因是影响植物产生健康种群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人们对研究不育基因的需求越来越紧迫。
雄性不育基因则是影响花粉形成和适当传递的重要基因,也是研究不育基因方面的热点之一。
在植物学的人工驯化中,选择雄性不育杂交亲本作为母本,再配合正常的父本,可以获得许多优良品质的天然杂交种植物。
同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能够对继承和其他植物生理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解释。
近年来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在基因领域的研究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
因此本文将对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进行一定的析解和阐述。
一、雄性不育基因的作用在植物花朵及微小结构的作用方面,雄性不育基因在花的形成和生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的合成和细胞周期重点控制着雄性不育基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与花药中含有的花粉相关。
进一步研究发现,花药中的雄性不育基因能够阻碍花药内花粉粒的发育过程,并在种子萌芽时导致不正常的分类和鉴定。
因此,可以说雄性不育基因主要是起到了对植物繁殖的一种阻碍作用,并通过特定的方式限制了种群数量的增长。
二、雄性不育基因的类型雄性不育基因是特定类型基因中的一种。
目前已知,雄性不育基因有 XY的固定型不育(例如,小麦的T系列基因),也有直接遗传无育性基因(pgms 等),还有一些基于孟德尔定律性状的基因。
后两种基因型别顺着染色体通过遗传方式传递。
在德国,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表现可见于白菜萝卜同交以及其他不等的遗传场景中。
在反义词基因的存在下,不育基因持续研究是保证植物生存与繁殖的关键,也为选择更为优秀的杂交品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植物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植物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杂交是植物育种领域中的重要一个方向,也是植物进化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杂交可以增加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增强植物的适应性和抗性,从而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杂交机制的特殊性,杂交种的质量和数量也受到着最大限度的限制。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植物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一、植物雄性不育植物雄性不育是指植物只有雄性器官不育,而具有正常的雌性器官和繁殖能力。
这种特性在植物杂交中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在杂交中,可以利用不育的雄性亲本与正常的雌性亲本杂交,从而制作出杂交种,这种杂交种可以长时间保持种质的纯度,方便再次杂交。
当前,人们已经对植物雄性不育有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其机制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对于理解植物雄性不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人们已经找到了很多影响植物雄性不育的关键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后代相比单亲本或双亲本具有更强的生长力、适应性和抗病性等特点的现象。
这种优势通常被称为“杂种优势”或“杂种增效”。
目前,关于杂种优势的机制,主要有基因互补假说、杂合优势假说和外界环境假说等。
其中,杂合优势假说是最广泛接受的,它认为杂交后代具有更多的遗传变异和随机交配优势,从而导致其表现出更强的生长能力和适应性。
这种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例如,在水稻育种中,杂交优势可以增加产量和品质,因此被广泛用于水稻育种。
此外,杂交优势还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中种植密度管理,通过对植株密度的控制,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植物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结合利用植物雄性不育可以构建纯合杂交品系,并将其与外界环境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促进杂种优势的发挥。
这种手段在普通杂交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育种选择,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契机。
植物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结合利用可以提高杂交种的优势、稳定性和经济效益,从而为现代化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2 线 粒体 基 因组与 CMS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细胞内一种重要而独特 的细胞
器, 植物线粒体基因组 中有一个非常活跃 的重组 系统 。 大量研究表 明 , 线粒体基因组与 C M S密切相 关。 D e w e y 等对 玉 米 T型 C M S系与 正常 品系 的 m t D N A进行 研
究 ,分析发现二者的限制性内切酶 的酶切 图谱存在显 著差异 。H u a n g 等对水稻 C M S系和保持 系 R F L P分 析 结果也显示二者存在差异 。 近年来 , 在多种植 物中已经 确定 出与 C M S相关的线 粒体基 因, 如玉米 T -u f l 3 、 水
持 系的 c p D N A存在 明显差异 ;烟 草 、玉米 和小 麦 的 C MS 都与 c p D N A相关 ( L i e t a 1 . , 1 9 8 3 ) 。而另外 的一些
e t a 1 . , 2 0 0 2 ; G i b a l a e t a 1 . , 2 0 o 4 ) 等植物 中也都发现 R N A 编辑现象 。 R N A一旦编辑错 误就可能改变编码蛋 白质 的氨基酸序列 , 从而影 响蛋 白功能 。
因a t p 9与正常可育系 的 R N A编辑不同( M a c k e n z i e a n d Mc I n t o s h , 1 9 9 9 o 在矮牵牛 、 萝 卜、 豌豆、 玉米( G a l l a g h e r
比较 萝 卜 雄 性不 育 系和保 持系 c p D N A的 R F L P图谱 发现存在差异 ; 刘一农等研究发现油菜 C M S系与其保
xxx雄性不育
植物雄性不育及其研究进展姓名:xxx专业:xxx学号:xxx摘要:20世纪广泛开展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特别是玉米的杂种优势利用,极大地推动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利用和研究迅速开展。
杂种优势利用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也是作物品质改良的重要手段。
在杂种优势育种工作中,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已成为一代杂种种子生产的最有效途径。
目前在杂交育种中更多的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性,选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
恢复系作父本,生产出优良的一代杂交种子,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植物雄性不育,生物学特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植物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是指植物雄性器官发育不良,失去生殖功能,不能产生正常的花药、花粉或雄配子的遗传现象。
遗传性雄性不育在植物界中是一种常见现象,据统计已经在43科,162属,320个种和297个种间杂种中发现了雄性不育现象(Kaul 1988),并且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遗传的雄性不育可分为细胞核雄性不育(genic male sterility,GMS)及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其中CMS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生产实践上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细胞核雄性不育是由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有显性核不育和隐形核不育之分。
进一步根据对光温的反应又可将植物雄性不育分为与光温无关的雄性不育和光温敏感雄性不育。
而细胞质雄性不育则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表现为母体遗传。
以导致雄性败育时期及导致雄性不育是孢子体还是配子体的不同可分为配子体不育和孢子体不育。
从遗传方式和败育时期等方面对雄性不育只是简单的分类,实际上控制小孢子形成通路上的任何代谢相关的基因变异都会导致雄性不育,许多环境因素的改变也会影响育性,例如光、温度等条件的改变对于育性有显著的影响(马晓娣,2012)。
雄性不育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三个方面:一、形态差异:雄性不育植株在外部形态上与同品种的正常株极为相似,但在开花以后,不育株和可育株可以从雄花的形态上加以辨别。
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研究
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许多人的生殖健康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但是,一些男性疾病,如雄性不育,却给男性的健康和家庭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雄性不育是指男性在生殖期间发生的某种情况,导致不能产生健康的精子或不能使其成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雄性不育的研究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探讨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研究。
[绪论]男性不育是常见的生殖健康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其发生率约为10-15%。
而其中5-10%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
据研究,常见的雄性不育病因包括睾丸发育不良、遗传缺陷、感染和损伤等。
其中,遗传因素是造成雄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雄性不育的治疗中,深入了解其遗传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雄性不育可以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种类型。
遗传性雄性不育是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所导致的。
这种雄性不育通常会出现在多个家庭成员中,体现出明显的家族性状。
遗传性雄性不育疾病主要包括阳痿、精子数量和质量异常、精子尾部畸形和精子运动能力差等症状。
而非遗传性雄性不育则是因为外部因素所致,比如生活习惯不良、药物和环境污染等。
在遗传性雄性不育中,常见的一种遗传方式是X-连锁遗传,它是一种特殊的性染色体遗传模式,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因此X染色体上出现异常会导致雄性不育。
而如果母亲携带有X-连锁异常基因,则她的儿子就有可能会遗传到这个异常基因。
由此可以明显看出遗传机制在雄性不育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雄性不育的遗传表型与基因]在遗传性雄性不育中,已经确立了一些与新发现的基因相关联的表型。
这些基因可以影响睾丸的发育,精子的数量和质量等。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案例:1. 沙翁综合症沙翁综合症是一种遗传性雄性不育症状,患者的睾丸不能正常成熟,而且患者的身材矮小。
这种疾病最常见的遗传模式是X-连锁遗传。
目前已经发现了几个与沙翁综合症相关的基因,其中最重要的是伴随X染色体的SRF抑制剂基因。
2. 环肽酶活性低下症环肽酶活性低下症是一种遗传性雄性不育,患者存在严重的精子异常,包括精子数量和运动能力不足等。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调控机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2005, 22 (1): 19 ̄26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25030)、863计划(2001AA211061, 2002AA20700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SW-304)及重庆市科委资助项目。
②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amzhang@收稿日期:2004-03-12 接受日期:2004-06-25 责任编辑:白羽红光(温)敏雄性不育的调控机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①曹双河 张相岐 张爱民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北京 100101)摘要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研究无论对于作物杂种优势利用还是揭示植物发育过程中形态建成的光温调控机理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调控机理和分子遗传学角度对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我们的相关研究,对目前光(温)敏雄性不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光(温)敏雄性不育, 调控机理, 基因定位与克隆Review of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Mechanism and Genetics ofPhotoperiod- and/or Thermosensitive Male SterilityCAO Shuang-He ZHANG Xiang-Qi ZHANG Ai-Min ②(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101)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tudy of photoperiod- and/or thermo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PTSMS)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ecaus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heterosis and regulation mechanisms for crops.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status of PTSMS in terms of molecular regulation mechanisms and genetics. In addition, we discuss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al prospects in the field of PTSMS.Key words Photoperiod- and/or thermo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Regulation mechanism, Gene map-ping and cloning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雌配子大大少于雄配子,而雄配子的生活力和耐受力又远远小于雌配子的平衡机制,因此在不良环境下,植物首先作出的反应往往是雄性不育。
《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范文
《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篇一一、引言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是一种农业重要的作物,它的应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雄性不育性遗传规律及机理的影响。
这种作物特有的不育性状对农作物的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亚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这一现象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进一步应用于亚麻杂交育种以及栽培过程中。
二、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的研究背景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育种材料,其特点是其花药无法正常发育,无法完成花粉的成熟和释放,导致植物在生殖过程中无法完成授粉过程。
这种不育性状对农作物的育种和栽培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够减少因花粉传播而产生的种子混杂,从而提高作物的纯度和产量。
三、亚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方法在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的研究中,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主要的研究手段。
首先,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等技术,我们可以确定与亚麻雄性不育性状相关的基因区域。
然后,通过克隆和测序等技术手段,进一步确定这些基因的序列和结构。
最后,通过基因表达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这些基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和功能。
四、亚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发现与功能研究经过深入的研究,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与亚麻雄性不育性状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花药发育异常,从而产生不育表型。
其中一些基因可能涉及激素调控、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这些过程对花药的正常发育具有关键作用。
而其他一些基因可能直接参与花药的发育过程,如花粉母细胞的分裂、花粉粒的形成等。
这些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亚麻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的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显性雄性核不育亚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一现象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特性进行育种工作,提高作物的纯度和产量,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植物生殖过程中的生物学过程和机理。
然而,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到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植物雄性不育是指植物的雄蕊不能正常发育或不能产生正常花粉,导致无法与雌蕊结合,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繁殖。
现在,研究人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进展有哪些。
一、遗传学研究遗传学是研究植物雄性不育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遗传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植物雄性不育问题主要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
他们分析了这些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不育基因进行修改,从而恢复了植物的雄性生殖能力。
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植物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植物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生机理。
此外,这种技术还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制备基因重组技术的工具,使得植物遗传工程领域的研究更为深入。
研究人员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了一些新基因、新蛋白和新RNA,它们与植物雄性不育问题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这些分子材料的功能,并修改它们的表达,研究人员成功地解决了某些植物雄性不育问题,同时也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方法。
三、生物化学研究生物化学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化学技术能够用来分离、纯化和检测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从而揭示它们与植物雄性不育的关系。
研究人员运用生物化学技术,深入研究了植物雄性不育问题与氧化应激、能量代谢等方面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与植物雄性不育密切相关。
通过调控这些过程,研究人员成功地恢复了植物雄性生殖能力。
四、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生物学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通过显微镜观察、分离和培养植物中的细胞,研究人员发现了植物雄性不育发生的基本细胞学特征和分子环节,这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研究人员借助细胞生物学技术,成功培育出了植物雄性不育的雄花器官替代物和花粉,这为某些农作物及其杂交种的培育提供了全新思路。
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霉黧塑整.凰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吴雯雯金洁蓉邵元健(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植物雄1生不育是指植物有性繁殖过程中不能产生正常的花药、花粉或雄配子的遗传现象。
雄性不育是高等植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
雄性不育可分为细胞核雄性不育(nm s)及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m s),其中cm s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生产实践上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1线粒体与cm s线粒体是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高等植物细胞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
因此,人们很自然将cm s与线粒体遗传系统联系在一起。
目前,人们对线粒体与cm s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 t D N A、m t R N A及蛋白质三个水平上。
1.1m t D N A水平m t D N A与植物cm s关系最为密切,但真正的机理尚未研究清楚。
最早关于m t D N A与cm s关系的研究是1976年,Levi ngs等提取玉米T型cm s系和正常品系的m t D N A,用一系列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结果发现两系m t D N A的电泳图谱存在明显差异。
他们的工作是细胞质雄1生不育进行分子研究的开端。
近年发展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 es t r i c t i on f ra gm e n t l eng t h pol ym o r phi sm,R FL P)、随机扩增多态性D N A(r an dom am pl i f i ed po l ym o r ph i c D N A R A PD)、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m pl i f i ed f r ag—m ent l e ngt hpol ym orphi s m.A F LP)及随机引物聚合链法(ar bi t r ar i l y pr i m edpol y m er as echai n r eact i on,A P—PC R)技术,大大方便了对基因的研究,也为细胞质雄性不育初理提供了崭新的探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及其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李泽福1) 夏加发2) 唐光勇2)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省部共建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合肥230031;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摘要 对植物雄性不育分类方法和类型进行了概述;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经典遗传及其分子遗传机制、细胞核雄性不育的遗传及不育基因的定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遗传机制Types and G enetic Mechanisms of P lant M ale SterilityLi Z efu et al (K ey Lab of Rice G enetics and Heredity,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s Hefei230031)Abstract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types of plant male sterility was concluded;Classic genetic researches and m olecular mechanisms of cyto2 plasm ic male sterility(C MS),classic genetic researches and m olecular-marked sterile genes of genetic male sterility(G MS)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K ey w ords Plant male sterility,Classification,G enetic mechanism 植物雄性不育是一种植物在有性繁殖过程中不能产生正常的花药、花粉或雄配子的遗传现象,它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中。
早在1763年K olreuter就观察到雄性不育现象,一个世纪后,C oleman(1876)首先引入“植物雄性不育”概念。
据K aul(1988)报道,已经在43科、162属、320个种的617个品种或种间杂种中发现雄性不育[1]。
植物雄性不育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杂种优势利用已成为许多作物育种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并在生产上取得了很大地成功,如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46%~55%,其产量比常规品种增产20%~30%[2]。
植物雄性不育性状的分类和遗传机制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在这方面已取得许多研究进展,尤其是在不育性遗传上,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理论,并且用于指导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改良。
基于此,笔者对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及其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1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1.1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概述导致雄性不育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分类上也因标准不同出现不同的分类系统。
Sears(1947)根据雄性不育材料基因型的差异,将雄性不育划为3类,即细胞质不育型、细胞核不育型和质核互作不育型,即“三型学说”;Edwarson(1956)将“三型学说”修改为“二型学说”,即核不育型和核质互作不育型两类;G abelman(1956)根据花粉、雄蕊的形态将雄性不育划分为花粉型、雄蕊型和功能型3类;Heslop-Harrison(1971)按世代交替把雄性不育划分为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2种类型。
这说明只要分作者简介:李泽福(1965-),男,安徽霍邱县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2000210226类的依据和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即使在同一作物内,也会因分类标准不同而有不同分类系统。
如水稻雄性不育就有4种分类方法[3],分别是按恢保关系、不育细胞质来源、花粉败育形态和遗传特点来划分的。
K aul[1]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植物雄性不育归纳为非遗传型和可遗传型2大类。
非遗传的类型根据不育性诱发原因被分为化学诱导、生理诱导和生态诱导3个类型;可遗传型又分为表现型雄性不育和基因型雄性不育2类。
前者是以不育性表现为基础的,后者是以不育性的遗传本质为基础的。
表现型雄性不育又根据导致雄性不育的表现型异常的不同划分为孢子发生型、结构型和功能型3类;基因型雄性不育又分为核不育型、胞质不育型和核质互作型。
随着与细胞质不育基因特异作用的核基因的发现,已经证实,细胞质雄性不育仅仅是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一个短暂的过程,不能被认为一种雄性不育类型,因此,从不育性的基因型组成角度上划分,植物雄性不育有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和细胞核雄性不育2种类型。
1.2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雄性不育性由核不育基因和细胞质不育基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为了与核雄性不育对应,称为细胞质雄性不育(C ytoplasm ic m ale sterility,C M S)。
根据水稻、玉米、小麦和油料等作物C M S分类研究情况,C M S可进一步做以下分类。
1.2.1 按不育胞质来源分类。
核置换法是C MS选育的重要方法,大多数的C MS都是通过该方法选育成的,因此,按细胞质来源不同进行分类具有简单明了、易于应用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水稻C MS可分为种间核置换,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核置换,栽培稻和野生稻之间的核置换,籼稻和粳稻亚种间的核置换,粳稻和籼稻亚种间的核置换及进化程度不同或地理上远距离的籼籼间或粳粳间的核置换等6种类型[4]。
傅寿仲[5]按细胞质来源的不安徽农业科学,2000,28(6):742-746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同将油菜C MS分为9类。
棉花有亚洲棉、异常棉、哈克尼西棉、海岛棉、三裂棉等5种胞质雄性不育系[6]。
1.2.2 按恢保关系分类。
根据育性恢复专效性原理,用一组具有不同恢复基因的品系或自交系与各种胞质类型的不育系进行广泛测交,依其后代恢、保表现进行不育系分类,是植物C MS分类的常用方法之一。
水稻C MS依恢保关系可分为野败型、红莲型和BT型[3]。
Beckett[7]用4个具有不同恢复基因的自交系作父本,依据恢复专效性原理,将30种不同来源的玉米C MS分成T、C、S3个基本类型和少数难以归类的类型。
杨光圣等[8]根据恢保关系结果表明X in2421A等6个不育系属P ol C MS类型,S45A和5021A归为nap C MS类型,P24A属ogu C MS。
1.2.3 按花粉败育的时期和程度分类。
植物C MS的结果表现在花粉败育上,不同的C MS花粉败育的时期和形态不同。
水稻、小麦的C MS依据花粉败育的时期不同,分为典败、圆败和染败3类。
典败不育系花粉败育的时期较早,一般只发育到单核花粉为止,极少见到双核花粉,花粉内无淀粉积累,I2K I反应不着色。
圆败不育系主要在二核期败育,一般不能发育到三核花粉期,花粉粒多呈圆形,I2K I反应有少部分可着浅色。
染败不育系大部分可发育到三核花粉期,且外观发育正常,I2K I反应着蓝色。
余凤群[9]通过对花粉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将甘蓝型油菜几个C MS按花药发育的受阻时间及特点分为3类,即无花粉囊型、单核花粉败育型和花粉母细胞败育型。
这种以细胞学观察为依据的分类方法,各种作物都在用。
虽然各自特点不同,类型划分各异,但分类依据都是相同的。
1.2.4 按遗传特点分类。
根据核质基因互作的方式和引起花粉败育的途径,可将C MS分为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
孢子体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F1的花粉可育率为100%,F2和回交世代育性有分离。
配子体不育在单基因控制育性状的条件下,与恢复系杂交F1的花粉可育率为50%,F2和回交世代无育性分离。
如水稻野败型属孢子体不育,红莲型和BT型属配子体不育。
1.3 细胞核雄性(G MS)不育该类型的雄性不育性是由细胞核不育基因控制,不受细胞质影响,没有正、反交遗传效应。
根据不育基因与对应的可育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又可分为隐性核不育和显性核不育,大多数的雄性核不育却属于隐性核不育。
核不育十分普遍,已经在216个种和17个种间杂种中发现了核不育现象,其中隐性核不育占88%,而显性核不育仅占10%[1]。
近年来,随着在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中相继发现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11,12,13]及其研究的深入,G MS 又因对光(温)反应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类型。
如水稻上分为温敏型、光敏型和温光互作型3类;玉米上有温敏型和光敏型。
其中以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的类型和机理研究的最为深入。
1.4 植物雄性不育分类的新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尤其是RF LP和PCR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植物雄性不育的分类研究向分子水平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
但到目前为止,分子标记分类研究主要集中在C MS分类上,对细胞质的DNA分析也主要集中在线粒体DNA(mtDNA)和叶绿体DNA(cpDNA)上。
K emble[13]对玉米T、S和C群不育系及正常可育自交系的mtDNA分析发现,各种细胞质都具有独特的电泳谱带,而且,无论核背景如何,均可作为细胞质不育分类的标准。
Cisco等[14]对25种不同胞质来源的玉米S组不育材料的mtDNA的RF LP分析认为,S组细胞质可划分为5个亚组。
杨光圣等[15]利用RF LP方法对9个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了分类。
谢纬武等[16]通过RF LP和RAPD方法分析线粒体基因组,对一种新型甜菜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
相信随着对mtDNA和核DNA的深入研究,细胞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高度渗透结合,将使植物雄性不育的分类更加科学和准确。
2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2.1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2.1.1 经典遗传学研究。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C MS是核不育基因与质不育基因互作的结果,不育性受核质基因的共同控制。
Pring等[17]认为负责调控雄性可育性基因起初位于细胞器DNA上,但在有些植物进化过程中,这些基因被转移至核基因组位点上。
当“雄性可育性丧失”的细胞质转移至缺乏雄性可育基因的核背景时,就会产生雄性不育,并认为同时存在于细胞器和细胞核基因组中的多余遗传信息不会产生任何负效应。
C MS的核、质基因具有较严格的互作专效性,即一定的胞质育性基因仅与核基因组内特定的育性基因发生互作,因此,某一特定的胞质不育基因所引起的育性功能失常,在其相对应的核恢复基因产物的作用下,可以得到补偿,使育性得以恢复正常。
依据这一原理和经典遗传学理论,人们通过不育系与保持系和恢复系杂交分离世代中可育株和不育株分离情况,推导控制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数目,并将其定位在相应的染色体上。
R ogers 等研究表明玉米T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受2对显性基因控制,分别称为R f1和R f2,表现显性互补效应;不育性的完全恢复需要同时具有两个显性基因,缺一不可,但是两个显性基因可以是纯合的,也可以是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