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涌水量预测
《2024年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
![《2024年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a1914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6.png)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篇一一、引言矿井涌水量预测是矿山安全生产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矿井涌水不仅对矿山的生产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周边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
因此,开展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本文通过对某矿区的涌水量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为矿山安全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概况本研究区域为某大型矿山,地处山区,地质构造复杂。
矿区范围内有多个含水层,且地下水活动频繁。
矿井涌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渗透和降雨,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因此,研究区域的矿井涌水量预测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三、研究方法针对研究区域的特点,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
首先,通过对矿区地质资料和历史涌水量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运用水文地质学的理论进行分析。
其次,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等数学方法,建立涌水量预测模型。
最后,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
四、模型建立与分析4.1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含水层分布、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条件等进行分析,明确矿井涌水的来源与途径。
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涌水量数据,分析涌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4.2 预测模型建立本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两种方法建立涌水量预测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法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周期性分析,提取出影响涌水量的主要因素,建立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则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和不完全信息进行建模和预测,揭示矿井涌水量的变化规律。
4.3 模型验证与修正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
通过对比实际涌水量与预测值,分析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
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结果与讨论经过对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和分析,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域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模型。
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矿井涌水量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矿山安全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于Feflow的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
![《基于Feflow的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eb98d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f.png)
《基于Feflow的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篇一一、引言矿井涌水量预测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
范各庄煤矿作为国内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其矿井涌水量预测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基于Feflow软件,对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研究,以期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范各庄煤矿概况范各庄煤矿位于某地,属于典型的地下矿井。
其矿井涌水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气象因素等。
因此,在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三、Feflow软件简介Feflow是一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下水流动与溶质运移模拟软件,具有强大的地下水流场模拟和预测功能。
该软件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场模型,可以实现对矿井涌水量的预测。
四、基于Feflow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1. 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范各庄煤矿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气象因素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建立地下水流场模型:利用Feflow软件,根据收集的数据建立地下水流场模型。
模型应包括地层结构、含水层分布、地下水流向和流速等要素。
3. 模型验证与修正:通过对比历史涌水量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如发现模型存在误差,需进行修正并重新进行验证。
4. 预测矿井涌水量:根据验证后的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1. 模型建立与验证:通过Feflow软件建立的地下水流场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范各庄煤矿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
经过历史数据验证,模型的涌水量预测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 矿井涌水量预测:根据建立的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和开采深度的加大,矿井涌水量呈上升趋势。
因此,矿山应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矿井安全运行。
3.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分析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气象因素等因素对矿井涌水量的影响,发现地下水位、含水层厚度、降雨量等因素对矿井涌水量具有显著影响。
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规程
![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05e70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d.png)
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规程矿井的涌水问题是矿业生产中重要的安全生产问题,涌水量的预测是矿井开发的必要工作之一。
为了保证矿井生产活动的安全和稳定,必须对矿井的涌水量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控制。
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规程是依据岩层、水文、水文地质和矿坑开采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预测矿井涌水量的工作规程。
下面,我们将对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规程进行详细的解析。
1.矿井地质条件分析在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中,首先要对矿井地质条件进行分析。
具体方法是通过矿井的工作面进尺变化情况及勘查资料、地质钻孔数据和地下水位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矿坑的岩性、构造、放矿厚度、断层构造等地质条件。
通过对矿井地质条件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矿坑内部会涌水的位置和可能发生涌水的规模。
2.矿坑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在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中,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方法是通过分析矿坑水文地质条件,了解矿坑的地下水流动规律、水位、水压变化规律等信息。
此外,还需要排查可能对矿井地下水情况产生影响的因素,比如降雨、相邻井下采掘工作、井下矿山排水系统运行情况等。
通过对矿坑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矿井的涌水量。
3.矿坑开采影响分析在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中,矿坑的开采影响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方法是通过分析矿坑的采掘方法、采煤面的进退情况、采空区的变化情况等信息,了解矿坑的开采情况对矿井涌水量的影响。
对于正在开采的矿坑,还需要对开采过程中引起的变形、破坏等进行监测,避免因矿坑开采导致的意外事故发生。
4.涌水预测计算与分析在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矿井的涌水量进行预测计算。
具体方法是根据矿井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开采情况,综合使用数学统计方法和经验公式,预测矿井的涌水量。
预测涌水量时要考虑到不同时间段内的降雨情况、上一阶段矿井涌水的情况,矿井开采的进展情况等因素,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5.涌水量控制方案制定通过对矿坑涌水量的预测计算,可以制定出涌水量控制方案,包括采取何种措施阻止涌水、如何进行矿井排水等。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383a1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0.png)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篇一一、引言矿井涌水量预测是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不仅有助于合理安排矿井排水,防止水灾事故的发生,而且对于矿井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研究,分析影响涌水量的主要因素,探讨预测方法及模型,为矿井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矿井涌水量的影响因素矿井涌水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地质因素、气象因素、采矿因素等。
地质因素如地下水位、含水层厚度、岩性等;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采矿因素如采矿方法、开采深度等。
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矿井涌水量。
三、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及模型目前,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水文地质法、统计分析法、数值模拟法等。
其中,水文地质法主要依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分析地下水的运动规律,从而预测矿井涌水量;统计分析法主要依据历史数据,建立统计模型,通过分析影响因素与涌水量的关系,预测未来涌水量;数值模拟法则是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动的数学模型,模拟地下水的运动过程,从而预测矿井涌水量。
四、具体预测模型介绍1. 水文地质法模型: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建立水文地质模型。
通过分析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过程,确定地下水位、含水层厚度等参数,从而预测矿井涌水量。
该方法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适用于具有较为完整水文地质资料的矿井。
2. 统计分析法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建立统计模型。
常用的统计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等。
通过分析影响因素与涌水量的关系,建立数学表达式,从而预测未来涌水量。
该方法需要考虑影响因素的选取和数据的质量等因素。
3. 数值模拟法模型: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动的数学模型,模拟地下水的运动过程。
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包括FEFLOW、MODFLOW等。
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地下水的运动规律,但需要较为复杂的建模过程和计算过程。
五、实例分析以某矿山为例,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
13矿井涌水量预测
![13矿井涌水量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4ccb8d2a5901020207409c14.png)
巷、斜巷、石门)在开拓过程中的涌水量。
疏干工程的排水量:指在规定的疏干时间内,将水位降到某
一规定标高时所需的疏干排水强度(疏干流量) 意义:它是对煤田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合理开发的重要指标, 也是设计和生产部门制订采掘方案,确定排水能力和防治措 施的重要依据。在矿区勘探和矿井建生产中有重大意义。
1 a
1 b
二、涌水量-降深曲线法(Q-S曲线法)
原理:根据稳定井流抽水试验资料建立涌水量与降深的
关系方程,根据勘探试验阶段与未来开采阶段水文地质 条件的相似性,外推预测未来矿井的涌水量。
优点:避开求取各种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简便
应用条件:避开了求取各种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简便,
适用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难于取得有关参数的矿井及 矿区。
n=2 抛物线 n>2 对数曲线
下一页
图解法
1.作图法 观测历年最大涌水量和最大水位降深, 得(Qi,si)(i= 1,2,…,n),在Q─s坐标系上投点,称散点图(或相关 图),用直尺凭视觉画大致平分散点的直线,量斜率和截距, 写方程。此方程因人而异,不唯一,误差大。
2.近似图作法 在散点图上平行于纵轴作直线e 左右平分所有散点,再e1平分右 边散点、e2平分左边;同理,以 平分散点为前提作平行横轴的直线 h、h1、h2。设h1、h2与e1、 e2的交点为A、B、C、D,按 散点展布趋势连B、D(或A、C) 点,求出直线的斜率及截距,即可 图7-1 回归直线散点图 得回归方程Q=f(s)。
Q0 Fs Q F0 s0
优点:简单、应用方便。
有时涌水量随开采面积(或巷道长度)、水位降深的增加不具
有线性关系,但能用幂函数关系来比拟。
《基于Feflow的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
![《基于Feflow的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90fbb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9.png)
《基于Feflow的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开采量持续增加。
然而,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涌水问题一直是影响矿井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对于保障矿井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范各庄煤矿为例,基于Feflow模型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以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范各庄煤矿概况范各庄煤矿位于我国某地,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涌水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矿井涌水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准确预测,对于保障矿井安全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Feflow模型简介Feflow模型是一种基于水文地质学原理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地下水流场预测模型。
该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地质、气象、水文等多方面因素,对地下水流场进行模拟和预测。
在矿井涌水量预测方面,Feflow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基于Feflow的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1. 数据采集与处理:首先,收集范各庄煤矿的地质、气象、水文等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模型输入提供依据。
2.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定:根据Feflow模型原理,建立矿井涌水量预测模型,设定相关参数。
参数的设定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气象因素、矿井开采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3. 模型验证与优化:利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提高预测精度。
4. 预测与分析:利用优化后的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分析涌水量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五、结果与讨论1. 预测结果:基于Feflow模型的矿井涌水量预测结果与实际涌水量数据基本吻合,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预测结果的分析,发现地质条件、气象因素、矿井开采情况等因素对矿井涌水量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地质条件是决定涌水量的主要因素,气象因素和矿井开采情况也会对涌水量产生影响。
矿坑涌水量的预测
![矿坑涌水量的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fc0cc559561252d381eb6e1d.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坑涌水量的预测矿坑涌水量是矿山排水和矿床疏干设计的重要依据。
矿坑涌水量数值,影响矿山基建工程和投资的规模、矿石生产成本和矿山生产经济效益的高低,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中等以上的矿山,还影响着矿山治水方案的确定。
例如山东某铁矿,主要含水层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灰岩含水层,含水极丰富。
在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前,因投入的水文地质工作量不足,得出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坑涌水量不大的结论。
1967 年据此进行设计并开始基建,设计只按一般矿山考虑了排水措施。
矿山基建花费2000 万元,建设初具规模时,发生了淹井事故,证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被迫于1971~1975 年进行补充勘探。
通过大流量、大降深的坑道放水试验,预测矿坑涌水量高达40×104m3/d,为此迫使将矿山疏干排水方案改为防渗帷幕方案。
又如广东某铜矿主要含水层为中石炭统黄龙灰岩,系矿床直接底板含水层。
勘探阶段抽水试验最大水位降低3.23m(流量69l/s),据此预计矿坑最大涌水量2.8×104m3/d。
矿床疏干设计依据这一资料,施工15 口深井即可满足采矿对水位降低的要求。
但在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中,13 台深井泵联合抽水试验时,总抽水量51500m3/d,中心水位降低仅15.57m,由此预测最大涌水量为132000m3/d, 需净增37 口深井才能满足水位降低的要求。
矿坑涌水量预测的要求如下:一、在矿坑涌水量预测之前,必须先查清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矿区的水文地质边界条件,矿区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含水层性质,厚度、埋藏特征及其具有代表性的水文地质参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状态,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特征等等)和矿坑充水因素,然后再结合矿床开采方。
矿井涌水量监测与预测
![矿井涌水量监测与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4348772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9.png)
(二)矿井涌水量的测定
1.容积法 2.浮标法 3.堰测法 4.流速仪法 5.水仓水位法
(一)容积法
(适用于涌水量较小时) 涌水量计算公式为:
QV t
式中 Q—矿井涌水量,m3/min;
V—容器容积,m3; t—水充满容器的时间,min。
(二)浮标法
• 涌水量计算公式为:
•
Q 0.8F L
•
3、观测资料的整理:
表 1-3-2 涌水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台帐
涌水量
(m3/h)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巷道
名称
155 水平回风巷 东
55 水平大巷 翼
55 水平石门
155 水平回风巷
西翼 55 水平大巷
55 水平石门
主井井筒
副井井筒
井底车场
斜井井筒
全矿汇总
位置
155 东翼 155 西翼 55 东翼 55 西翼 全矿井
1、涌水量观测站点的布置:
固定站点:长期突水点、水文地质复杂的开采区、 排水井的下游、疏干石门水沟的出口、大巷水沟 入水仓处、 临时站点:一般出水点、采掘工作面的探放 水钻孔、井筒新揭露的含水层
2、涌水量观测要求:
按时间: 一般每旬观测一次 初揭露的涌水量未稳定之前,每天测量一次 突然涌水,每隔1-2h观测一次 按突水点: 回采工作面通过重要含水结构时,每天或每班测定一次 疏干钻孔或老窑防水钻孔,每隔3-5天测定一次 竖井每延伸10m、斜井每延伸20m测量一次
Q0,P0 — —老矿井涌水量、开采量
(2)水文地质条件比拟法:
2、相关分析法
新华山铜矿矿坑涌水量预测及防治水探讨
![新华山铜矿矿坑涌水量预测及防治水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9c877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7.png)
新华山铜矿矿坑涌水量预测及防治水探讨一、研究背景新华山铜矿是我国较早开采的大型铜矿石矿床之一,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铜矿产地之一。
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和矿石开采量的不断扩大,矿井涌水问题日益成为该矿井产能提升和安全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对新华山铜矿矿坑涌水量的预测及防治水工作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矿坑涌水量预测的方法对于新华山铜矿矿坑涌水量的预测,主要可以采用模型预测法和经验公式法两种方法。
模型预测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矿区地下水位、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从而预测出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矿坑涌水量。
该方法要求对矿区的地下水位、水质、地质构造等数据有较为准确的了解,并且需要复杂的数学计算。
虽然该方法比较精确,但对研究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经验公式法则是根据矿区历史涌水量资料,结合矿区地下水初见今年沉降量、悬灵水分等因素,从而得出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矿坑涌水量。
该方法相对简单易行,可以满足矿区日常涌水量的预测需要。
三、防治水工作的探讨为了控制新华山铜矿的矿坑涌水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治水工作。
主要措施有:1. 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精度。
通过对矿区地下水位、水质、水文地质条件等的精确测量和分析,可以为矿坑涌水量的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加强水文地质监测。
定期对矿区的地下水位和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3.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通过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适当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减少矿坑的涌水量。
4. 加强矿井水防治设施建设。
包括加固矿井巷道、封闭废弃巷道、增设泵站等,以确保矿坑的排水效率。
5. 配备应急处理设备及人员。
对矿坑突发涌水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预计将对新华山铜矿的矿坑涌水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结论新华山铜矿的矿坑涌水情况对其生产安全和产能提升造成了重大影响,预测和防治水工作的研究是一个紧迫的任务。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7c045bcc22bcd127ff0c6f.png)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正确预测未来矿井涌水量,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是矿床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之一。
它是确定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矿床的经济技术评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求在矿床水文地质调查时,根据获得的资料,按精度要求正确地评价未来矿山开发各个阶段的涌水量。
标签:矿井涌水量;矿井涌水量预测;灰色系统理论前言矿井涌水量预测其内容与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矿井的正常涌水量,指开采系统达到某一标高(水平或中段)时,正常状态下保持相对稳定时的总涌水量,通常是指平水年的涌水量;(2)矿井最大涌水量,指正常状态下开采系统在丰水年雨季的作大涌水量;(3)开拓井巷涌水量,指包括井筒和巷道在开拓过程中的涌水量;(4)疏干工程的排水量,指在规定的疏干时间内,将水位降到某一规定标高时所需的疏干排水强度。
而我们这次需要预测的仅仅是矿井正常涌水量,即指平水年的涌水量。
1 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基本原则由于煤矿井下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特殊工作环境,影响煤矿井下涌水量大小的因素众多,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岩溶陷落柱水、断层水,以及旧巷和老空积水都有可能涌入煤矿井下的生产空间,矿井开采煤矿的赋存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开采之后形成的断裂带高度,以及煤层本身与围岩的孔隙和裂隙的大小,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矿井涌水量的大小,这就给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涌水量预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矿井涌水量预测时,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查清条件;(2)计算参数要有代表性;(3)正确选择数学模型。
2 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常用方法简介。
2.1 水文地质比拟法是在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从已知涌水量推测未知涌水量。
其应用条件最主要的是新、老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要基本相似;老矿井要有长期的详尽的矿井水文资料。
2.2 相关分析法是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矿井涌水量与影响之间的概率规律,从而列出合乎客观规律的数学方程式,借以达到预测矿井涌水量的目的。
矿坑涌水量预测——大井法
![矿坑涌水量预测——大井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54bec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7.png)
任务十六矿坑(井)涌水量预测五、矿坑涌水量预测——大井法(一)大井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大井法是矿坑涌水量预测解析法的一种,是矿坑涌水量预测最常用的方法。
大井法:将坑道系统看成一个面积与之相等、半径为r的等效的理想“大井”,整个坑道系统的涌水量,就相当于大井的涌水量,即可采用井流公式预测矿坑涌水量。
大井法适用于矿坑坑道系统近于等轴或长方形分布,充水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边界形状规则,含水层原始条件及水文地质参数数据查明的矿坑。
(二)计算方法、步骤1、确定大井半径r0(1)大井半径确定若矿井巷道系统及采区接近于等轴形,即采区长/宽≤2,则大井半径r0=(F/π)1/2 若矿井巷道系统及采区近于长条形,即采区长/宽>2,则大井半径r0=P/2πF——矿坑巷道系统分布范围面积P——矿坑矿坑巷道系统分布范围周长(2)引用半径确定引用半径R0:是大井中心到矿坑疏干排水降落漏斗边缘的距离。
1引用半径R0 =r0+RR——疏干影响半径(潜水含水层R=2S(HK)^1/2;承压含水层R=10SK^1/2)2、确定水文地质模型依据边界类型确定水文地质模型,模型类型有:无限含水层承压含水层稳定井流、无限含水层潜水含水层稳定井流;有界含水层承压含水层稳定井流、有界含水层潜水含水层稳定井流。
理想化边界类型条件系数如下图。
23、矿坑涌水量计算两种情况:一是潜水充水层矿坑涌水量计算;二是承压转无压矿坑涌水量计算。
(1)潜水充水层矿坑涌水量计算例1:某在建矿井,开采石炭系下统测水组C1c煤层,产状平缓,倾角8-12°。
设计开采最低标高至-50m,设计开采区(近似正方形)平面积31400m2。
据勘探资料,矿井充水水源为上覆测水组C1c和梓门桥组C1z岩溶裂隙潜水,含水层厚100m,渗透系数0.25m/d。
预测矿井涌水量。
(2)承压转无压矿坑涌水量计算3。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bde9c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3.png)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篇一一、引言矿井涌水量预测是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可以为矿山设计、采矿规划、安全生产及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本文旨在研究矿井涌水量的预测方法,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矿井涌水量逐渐增大,对矿山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
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不仅关系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和安全,而且对矿区周围环境的水资源管理和防治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研究1. 传统预测方法传统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水文地质法、经验公式法等。
这些方法基于历史数据和地质条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矿井涌水量。
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受到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有限。
2. 现代预测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预测方法被应用于矿井涌水量预测。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方法,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
这些方法通过学习历史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建立更为精确的预测模型。
其中,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预测模型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有效地捕捉矿井涌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四、案例分析以某矿山为例,采用现代预测方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
首先,收集该矿山的历史涌水量数据、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数据。
然后,利用LSTM网络建立预测模型。
通过不断调整模型参数,使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矿井涌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
经过实际验证,该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能够为该矿山的生产规划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同时,该模型还可以为其他类似矿山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网络的现代预测方法。
矿井涌水量预测
![矿井涌水量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2790a6326edb6f1aff001fc7.png)
地下水动力学中井的分类 潜水井 根据水井揭露 的地下水类型
承压水井 完整井
根据揭露含水层 程度和进水条件
不完整井
不完整井井周围地下水三维运动!
水向井的运动
潜水向井的运动
承压水向井的运动
井附近的水位降深 1. 水位降深 水位降深:初始水头减去抽水t时间后的水头, 也简称降深。抽水时,井中心降深最大,离井越 远,降深越小,形成漏斗状水头下降区。
QI QO F
式中: QI —均衡时段内地下水系统的天然补给总量;
Qo —均衡时段内地下水系统的天然排泄总量;
—潜水含水层给水度;
F —均衡区含水层的分布面积;
—均衡时段内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
对于地下水来说,天然条件下,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始终动平衡状态。在一个水文年内, 地下水补给量大于排泄量,地下水储存量增加,水位上升;地下水排泄量大于补给量,地下水 储存量减少,水位下降。一个水文年内的地下水补给量与排泄量总处在变化状态,地下水水位 随补给与排泄关系有所变化,但从多年来看,地下水补给量和排泄量基本上是相等的,即天然 条件下,地下水多年天然补给量等于多年天然排泄量。天然条件下,地下水的均衡方程为:
世界深井—探地工程: ★ 世界上已有20口深度4000米以上的深孔 ★ 苏联科拉G-3钻孔深12262米,世界第一超深孔 ★ 德国KTB钻孔深9100米,为世界第二超深孔 ★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江苏省东海县,深度 5158米,2001-2005年,投资1.5亿,2005年中国 十大科技进展
完整井:水井贯穿整个含水层,在全部含水层厚度上都 安装有过滤器,并能全面进水的井。 不完整井:水井没有贯穿整个含水层,只有井底和含水 层的部分厚度上能进水的井。如图。
Darcy 实验装置
矿井涌水量预测及水泵选型计算
![矿井涌水量预测及水泵选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815aef1770bf78a65295439.png)
电机效率验算
P = ρ gQH/(3600η 1η 2) 51.32 1.1 9.8 85 135 0.72 0.93 68.42 1.1 9.8 85 180 0.72 0.93
管壁厚度计算
σ =(P×Dg)/(2×Rk-P)+a
0.26 12.5 800 8.17
0.30 12.5 800 12.84
13.65 11.77
最大涌水量时实际排水时间
16.64 14.35 电机容量验算
管路淤积时 55.99 1020 72.1 173.09 0.695 0.98 1.1 管路不淤积时 63.19 1020 83.6 173.09 0.714 0.98 1.1
1053.35 1044.54 8.81 1175.44 1184.53 9.09
821434.06
老系统空区面积 2071采面采空区 29780.88 26959.19
水泵选型参数
正常涌水量Q(m3/h) 排水能力要求 最大涌水量Qmax 排水能力要求
41.0 41.0 水泵额流量 85 水泵额流量 85
49.20
100.0
120.0
排水垂高 81.69 128.4
扬程 120.63 177.09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4
管路损
排水系统管道
正常涌水量
33.35 188.4 53.6 178 56.8 155.781
最大涌水量
电机容
电机容量Nd(kw) 矿井水比重γ (kg/m3) 水泵工况点流量(m3/h) 实际排水扬程(m) 水泵工况点效率η m 传动效率η c 电机备用系数K
老系统空区面积 2071采面采空区 采空区积水量 29780.88 26959.19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bdf66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f.png)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引言:矿井涌水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地下水源不受控制地进入矿井的现象。
涌水量的预测对矿井的安全开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数学模型法和人工智能方法。
一、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总结得出的一种预测方法。
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开采工艺和涌水历史数据等因素,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结果。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对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变化的开采工艺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二、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的方法。
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多元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但建立数学模型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专业知识,并且对于模型的选择和参数调整需要一定的经验。
三、人工智能方法人工智能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预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模拟人类的智能思维过程,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自动学习和优化预测模型。
人工智能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矿井情况进行预测,并且可以自动调整模型参数以提高预测效果。
但人工智能方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并且对于模型的解释性较弱。
四、综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综合方法进行矿井涌水量的预测。
综合方法是将多种预测方法进行组合,通过权重调整和结果融合来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
这样可以综合各种方法的优势,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综合方法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具体的矿井情况和数据特点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权重和融合策略。
结论:矿井涌水量预测是矿井安全开采的重要环节,采用合适的预测方法可以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经验公式法、数学模型法和人工智能方法是常用的预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综合预测。
这样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为矿井的安全开采提供可靠的依据。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a4bca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9.png)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采矿行业的迅速发展,矿井涌水量的预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准确的矿井涌水量预测不仅可以为矿山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还能有效预防因涌水事故而引发的安全风险。
然而,矿井涌水量的预测面临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因素多变等。
本文将围绕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相关问题,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今后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在矿井涌水量预测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水文地质法、数值模拟法、机器学习等。
其中,水文地质法主要依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预测,数值模拟法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矿井涌水量进行模拟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预测精度,为矿山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在矿井涌水量预测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传统的水文学方法、水文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矿井涌水量预测等。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国内学者开始尝试将深度学习等方法应用于矿井涌水量预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因素多变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三、主要问题及分析(一)地质条件复杂矿区地质条件复杂是导致矿井涌水量预测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地区、不同矿区的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分布等存在较大差异,这给矿井涌水量预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需要加强对矿区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为矿井涌水量预测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数据。
(二)环境因素多变环境因素如气候、降雨、地下水位等对矿井涌水量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这些环境因素具有较大的变化性,给矿井涌水量预测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因素的监测和分析,提高对环境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
《2024年基于Feflow的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Feflow的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67356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2.png)
《基于Feflow的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篇一一、引言范各庄煤矿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生产单位之一,随着采矿深度的不断加大和地质环境复杂性的增强,矿井涌水量问题愈发凸显。
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优化水资源管理以及减少潜在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Feflow模型,对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研究,以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准备范各庄煤矿位于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含水层与隔水层交替出现,使得矿井涌水情况复杂多变。
研究区域包括主要采煤区及其周边环境,收集了近五年的矿井涌水量数据、气象数据、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等。
同时,还收集了地质勘探资料,包括地层结构、含水层分布、隔水层特征等。
三、Feflow模型简介Feflow模型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下水流及溶质运移模型,能够模拟地下水在三维空间中的流动过程。
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动态预测、水资源管理等领域。
在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中,采用Feflow模型进行建模和预测。
四、模型构建与参数设定根据收集到的地质资料和观测数据,构建了Feflow模型。
模型中包括了地层结构、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特征、边界条件等。
同时,设定了模型的参数,如渗透系数、给定水头等。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还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校验,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模型应用与结果分析将Feflow模型应用于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中,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地下水流动过程,得出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结果。
将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较为吻合,证明了Feflow模型在矿井涌水量预测中的有效性。
六、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通过Feflow模型分析,发现影响矿井涌水量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地层结构、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特征、气象条件等。
其中,地层结构和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特征是影响矿井涌水量的主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到抽水试验散点 图!(Qi,Si)
Q aS
Ⅰ直线型
Q-S曲线图
曲线伸直
S、Q相除 取双对数
S 0 a bQ
Ⅱ抛物线型
1 lg Q lg a lg S Ⅲ幂曲线型 b
取单对数
Q a b lg S
Ⅳ对数曲线型
2)曲度法 在曲线上取两点, 由下式求出曲度值n: (Q1,S1)
将参数a,b及设计的水位降深S设计值代入原方程, 即可外推钻孔涌水量。
4、井径换算
由于抽水试验的钻孔孔径远小于井筒直径,为消 除井径的影响,所以在预测井筒涌水量时需进行井径 换算。
lg R孔 lg r孔 层流 Q井 Q孔 lg R lg r 井 井 紊流 Q井 Q孔 r井 r孔
2
③幂曲线型
lg Q b lgS lg a N
1 N lg Q lg S lg Q lgS 2 2 b N lg S lg S
b N Q lg S Q lgS N lg S lg S
2 2
Q b lgS ④对数曲线型 a N
一、应用条件: 位于分水岭地段的裸露型充水矿床,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水文地质特征: 含水层厚度较薄,水位埋藏深、变幅大、升降迅速; 地层透水能力强,蓄水能力弱; 地下水运动 抽水试验条件困难,常无效果; 为非渗流型 地下水动态与降雨直接相关; 补给区主要在矿区范围附近,以垂向补给为主; 矿区地下水与区域地下水很少发生水力联系,无侧向 补给。
S
Ⅱ
Ⅲ
原来被阻塞的裂隙、岩溶通道被突然疏通
2、 判别实际的Q–S曲线的类型
(1)伸直法 将曲线方程以直线关系式表示,并以直线关系式中的两 个相对应的变量建立坐标系,把(抽)放水试验的涌水量和 相应的水位降深资料,分别放到上述的四种曲线类型各自 的直线关系式坐标系中进行伸直判别。
散点图 直接看 过原点
确定依据
一、矿井涌水量预测内容
1、矿井正常涌水量 开采系统达到某一标高(或水平)时,正常状态下保持 相对稳定时的总涌水量。通常是指平水年的涌水量。 2、矿井最大涌水量 正常状态下开采系统在丰水年雨季时的最大涌水量。 3、开拓井巷涌水量 井筒(立井、斜井)和巷道(平硐、平巷、斜巷、石门) 在开拓过程中的涌水量。
第五章 矿井涌水量预测
江西榨一煤矿
内容安排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水文地质比拟法 Q-S曲线外推法 水均衡法 解析法 数值法
第一节
概
述
矿井涌水量是指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单位时间 内流入矿井(包括各种巷道和开采系统)的水量。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类型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矿床开发经济技术条件 矿山疏干排水设计 矿井生产能力 防治水措施
线,可由求出参数a和b。 结果:a为截距,b为直线的斜率 1 注意:Ⅲ幂曲线型中,b为斜率的倒数 lg Q lg a b lg S
Q a b lg S
⑵ 最小二乘法:当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
①直线型 ②抛物线型
QS a S
2
S a
0
b Q N
b
N S0 S0 Q N Q 2 Q
主要工作
4、疏干工程的排水量 在规定的疏干时间内,将水位降到某一规定标 高时所需的疏干排水强度。
难以预测! 5、矿井突水量 矿井采掘过程中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含水 层(体)中的地下水突破隔水层而突然进入开采 系统的水量,突水量常常是正常涌水量的数倍 甚至数十倍。
人为
二、预测失误的原因分析
1977~1978年,地质矿产部曾对55个重点岩溶充水矿山 进行了水文地质回访调查,矿井涌水量预测值与开采后的实 际涌水量的对比表明: 10%的矿区--误差小于30% 80%的矿区--误差大于50% 个别矿区----误差达数10倍、100倍 例1:叶庄铁矿预测值为417.4m3/d,实际值为预测值的256.3倍。 例2:泗顶铅锌矿
2、水文地质模型概化不当,选用的水文地质参数不妥, 缺乏代表性;
叶庄矿: 单孔抽水试验二次降深得 K=0.215m/d ← 三次降深抽水试验得 K=11.67m/d,增长44倍;
3、数学模型选择不当。
求解参数的关键环节!
数学模型-水文地质模型-水文地质勘探资料
三、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特点
矿井涌水量预测以准确地预测丰水期最大涌水量为目标; 我国矿井大多分布于基岩山区,充水条件差异悬殊,补排 条件复杂,边界、结构与流态复杂,定量化难度大。 矿山井巷类型与空间分布千变万化,开采方法、速度与规 模等生产条件复杂且不稳定,给矿井涌水量预测带来诸多 不确定性因素。 矿井涌水量预测多为大降深,必然导致对矿区水文地质条 件的严重干扰与破坏,且破坏强度难于预料与定量化。 矿井地质调查中,水文地质工作投入技术条件较差、投资 少、工程控制程度低,在客观上给涌水量预测带来一定困 难。
优点
避开了求取各种水文地质参数 适用条件复杂,难于取得参数的矿区
Q–S曲线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1、建立各种类型Q–S曲线方程 2、判别实际的Q–S曲线的类型 3、确定方程中的待定参数a和b 4、井径换算
1、建立Q–S曲线方程 可归纳为四种数学模型:
Q
Ⅴ Ⅰ
Ⅰ直线型 Ⅱ抛物线型 Ⅲ幂曲线型 Ⅳ对数曲线型
实际涌水量 预测方案一 预测方案二
6048 m3/d
80524.8 m3/d
误差1231%
95299.2 m3/d
误差1475%
二、预测失误的原因分析
1、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水文地质条件未 予查清;
叶庄矿:三个方面补给边界←一个补给方向 杨二矿:半封闭型地下水系统←开放型大水矿区 红岩矿:水源底板茅口组灰岩←顶板长兴组灰岩
Q aS
S aQ bQ2
Q aS
1 b
Ⅳ
S
Ⅱ
Ⅲ
Q a b lg S
Ⅰ 直线型:承压井流(或厚度很大、 降深相对较小的潜水井流)
Q
Ⅱ 抛物线型:潜水、承压-无压井流 (三维流、紊流影响的承压井流)
Ⅴ Ⅰ Ⅳ
Ⅲ 幂曲线型:从某一降深值起,涌 水量Q随阵深S的增大而增加很少
Ⅳ 对数型:补给衰竭或水流受阻,随 S增大Q增量很小,曲线趋向S轴 Ⅴ 可能有误或特殊现象发生
lg S 2 lg S1 n lg Q2 lg Q1
(Q2,S2)
曲度判定
1 试验资料有错误 1 直线型 n 1,2 幂曲线型 2 抛物线型 2 对数曲线型
3.确定方程中的待定参数a和b ⑴图解法: 一般情况下,利用各类型的直线方程图
四、矿井涌水量预测步骤
-3
第一步:建立水文地质(概化)模型 要求:
(1)概化已知状态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给出未来开采井巷的内部边界条件; (3)预测未来开采条件下的外部边界。
以条件复杂的大水矿井为例,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勘阶段),通过初勘资料,对矿床水文地质 条件概化,提出水文地质模型的“雏型”,它可作为大型抽 (放)水试验设计的依据; 第二阶段(详勘阶段),根据勘探工程提供的各种信息, 特别是大型抽(放)水试验资料,完成对水文地质模型“雏型” 的调整,建立水文地质模型的“校正型”; 第三阶段,在水文地质模型“校正型”的基础上,根据 开采方案(即疏干工程的内边界条件)预测未来开采条件下外 边界的变化规律,建立水文地质模型的“预测型”。
-60.00
数学模型的解算 是对水文地质模型 和数学模型进行全 面验证识别的过程, 最终使所建模型和 预测结果更加合理 和趋于实际。
597 -70.00 -80.00 -90.00 -100.00 H(m)
872
1214
1303
1396
1500
t(d) 1570
观测值 计算值
3-00-7 H-t曲线
如:广东某金属矿区,曾用Q-S曲线法预测 +50m水平的涌水量为14450m3/d,与巷道 放水外推的数值(14000m3/d)接近,而用解 析法预测的结果(12608m3/d)则偏小12%。
一般认识:
I型曲线,出现在承压含水层或潜水含水层(水 位降深与含水层厚度相比应很小)中,地下水呈层 流状态; Ⅱ型曲线,在富水性强的含水层中强烈抽水、 地下水在水井附近或强径流通道附近发生紊流的情 况下出现的,水位降深在一些地区与流量的平方成 正比; Ⅲ、IV型曲线,在含水层规模小、补给条件差 的情况下出现的,一定要用真正稳定的Q和S建立方 程。
要求
三次以上水位降低的抽(放)水试验
大口径、大降深,抽水规模尽量地接近未来的开采条件 抽水时间尽量延长,充分暴露水文地质条件
影响Q-S关系的因素
水文地质条件,如含水层规模、补给程度、边界条件等; 抽水时的水位降深大小对外推精确程度影响很大;
抽水井的结构和抽水时间的影响。
第二步:选择计算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数学模型为:
经验方程(比拟法) Q-S曲线方程 回归方程
数 学 模 型 分 类
非确定性统计模型
渗流型 确定性模型
解析解-井流方程
稳定井流公式 非稳定井流公式
数值解
非渗流型
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
混合型模型
第三步:求解数学模型,评价预测结果
1-99-3 H-t曲线
-60.00 597 -70.00 -80.00 -90.00 -100.00
H(m)
t(d) 872 1214 1303 1396 1500 1570
观测值 计算值
第二节 水文地质比拟法
水文地质比拟法利用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开采方法基本相同的生产矿井的排水 或涌水量观测资料,来预测新建矿井的涌水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