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防治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大气污染防治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大气污染防治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世界各地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方法迫在眉睫。

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研究性质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防治。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生态修复技术,并重点介绍一些有潜力的研究领域。

一、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生态修复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植物的吸附、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作用,达到净化大气污染物的效果。

植物修复技术的主要方式包括植物滞留、植物吸附和植物解毒。

例如,绿化带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同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某些特殊的植物品种如蝴蝶兰、吊兰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二、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和转化大气污染物,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常见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修复、水体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共同修复等。

例如,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可以通过分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盐和二氧化碳,从而降低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此外,利用生物技术培养和利用特定微生物株系,可以提高微生物修复效果,加速污染物降解的速度。

三、环境工程修复技术环境工程修复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在工程领域应用于大气污染防治。

环境工程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各种废气处理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例如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减少大气污染的产生。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环境工程修复技术,如电化学氧化、光催化等技术,可以通过电化学反应或利用光能降解大气污染物。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防治的生态修复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通过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环境工程修复技术等手段,可以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进展研究综述

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进展研究综述

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进展研究综述
滕雁梅
【期刊名称】《黑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如何利用植物来净化大气污染物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城市大气中污染物一般可分成三大类: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和化学性污染物.阐述了国内外植物修复大气污染方面研究成果,提出城市大气污染植物修复存在的问题及植物修复大气污染的主要研究方向.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滕雁梅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公路局,泰安,2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1
【相关文献】
1.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J], 刘振玲;周青;叶亚新
2.城市大气污染与植物修复 [J], 丁菡;胡海波
3.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探析 [J], 贾建青
4.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J], 张帅;苏应辉;谯四红;张延芹;樊孝萍;荣新军;田元玲
5.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 [J], 李玫;章金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大气污染日益加剧。

因此,如何利用生态工程技术有效净化城市空气成为了当下重要的科研方向。

园林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可以吸收大气污染物,净化空气。

本文综述了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进展。

1. 四种主要污染物目前,主要研究的四种主要污染物分别是: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臭氧(O3)。

实验结果表明,各类植物对这些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选种。

2.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城市污染的常见污染物之一,常常来自于汽车尾气、焚烧等活动。

植物对一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较弱,但是有些植物如蜜蜂樟、洋槐等对CO的吸收能力较强。

3.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锅炉排放等。

植物对NO2的吸收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杨树、白蜡、银杏等树种对NO2的去除率较高。

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工厂废气和火山喷发等自然因素。

植物对SO2的吸收能力也有所不同,常用作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如香樟、夏枯草等对SO2的吸收能力较强。

5. 臭氧臭氧是一种有害的大气污染物,它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对人体和植物生长发育带来极大的危害。

成熟的植物对臭氧的吸收能力也较弱,但是许多树木栽培在不利于其生长发育的环境中,能够在低浓度的臭氧污染中存活并发挥吸收臭氧的能力。

二、吸收机制的研究1. 化学作用植物通过其自身的生理酶,能够将大气中的污染物分解、吸附。

譬如,植物叶片上的水分子与空气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物质结合在叶子表面,形成颗粒物,这就是一种吸附作用。

2. 隔离屏障作用植物由细胞、组织、器官等层级组成,它们建立了类似于过滤器的隔离屏障,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及颗粒,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3. 生物代谢作用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吸收转化为氧气,从而增加空气的氧气含量,降低CO2含量。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_李玫-2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_李玫-2
植物对化学性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据 调 查 研 究 ,1 hm2 森 林 每 年 可 吸 收 74 t SO2、0.38 t NO、2.2 t CO2[13]。植物可有效地吸收大气中的苯、甲 苯和 TCE,不同植物的吸收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 [14] 大多数植物都能吸收 O3,其中银杏、柳杉、樟树、夹 竹桃、刺槐等 10 余种树木能力较强。植物还可吸收 大气中的 SO2、Cl2、HF、重金属等[15]。SO2 通过气孔进 入植物后,98%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叶中。植物吸 收积累 SO2 的能力与其生物的生态学特性有关,也 与树冠的形状、高度、叶量、叶面积、气孔开度和植物 液汁的 pH 值等相关。张德强等[16] 采用盆栽对比法 研究了 32 种园林绿化植物对大气 SO2 和氟化物的 净化能力,表明竹节树、傅园榕等 14 种植物对 SO2 和氟化物等具有较高吸收净化能力。鲁敏等[17] 研究发
2.3.5 对酸雨的中和缓冲作用 植被冠层对酸雨具有阻滞、吸收和蓄存作用。植
被冠层可与酸沉降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包括酸沉 降中 H+ 与树叶内部阳离子交换、树叶对营养元素和 某些重金属元素的吸收、酸沉降对盐基离子和分泌 物的淋洗等。植物代谢物的释放和运输,蓄积在树叶 表面的大气沉降物和植物分泌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 程,都会影响进入森林和土壤的雨水的酸度、化学成 分及含量。森林冠层对酸雨的中和缓冲作用,一是降 水中 H+ 与叶片表面吸附的 K+、Ca2+、Mg2+ 等阳离子 进行离子交换,二是冠层叶片中淋失的弱碱与雨中 强酸结合,形成硫酸盐或硝酸盐。这过程导致降水溶 液中 H+ 的净消耗,从而造成森林冠层 K+、Ca2+、Mg2+ 等营养离子淋失[39]。不同类型的冠层接受的干沉降 量为针叶林冠 > 阔叶林冠 > 空旷地,对湿沉降的净 化缓冲能力为阔叶林冠 > 针叶林冠 > 空旷地[40]。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情况。

首先介绍了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园林植物在空气净化中的重要性。

然后详细阐述了部分园林植物对PM2.5和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并介绍了相关研究方法。

研究显示,不同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其中一些植物对PM2.5和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总结了园林植物在改善大气质量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园林植物在大气污染净化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园林植物、吸收净化能力、PM2.5、二氧化硫、环境影响、空气净化、研究方法、改善大气质量、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大气污染导致的早逝人数高达数百万,且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如何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浓度,改善空气品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生态屏障,具有吸收和净化大气中污染物的能力,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开展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对指导城市绿化规划、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实验研究,探讨不同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能力,为城市绿化提供科学依据,为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探讨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进一步了解园林植物在改善空气质量中的作用。

通过研究各种园林植物对不同大气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我们可以评估它们在净化空气中的效果,为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园林植物对PM2.5和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我们也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城市规划提供参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环境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报告

环境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报告

环境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报告植物作为自然界的基础生命形式,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然而,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植物生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究环境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深入理解其中的机制和原因。

一、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主要成分为氧化物和颗粒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会通过空气中的颗粒沉降或被植物直接吸收,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1. 光合作用减弱:大气污染中的臭氧和二氧化硫等化合物会阻碍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无法充分利用光能,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2. 毒性物质蓄积:大气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会通过降雨或直接降落在植物表面,并随后进入植物体内。

这些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逐渐积累,对植物生理代谢过程产生干扰,最终导致植物生长受限。

二、水体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水体污染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城市污水等。

水体污染直接影响植物的生存环境,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1. 健康问题:受到污染的水体中可能存在有害化学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当植物吸收被污染的水进行生长时,这些化学物质会进入植物体内,对植物的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2. 营养供应不足:一些污染物质会阻断植物根系的正常功能,导致植物无法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这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并导致叶片变黄、枯萎等问题。

三、土壤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污染是环境污染的又一主要因素。

污染的土壤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接触到植物的根系,对植物生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1. 根系受损:污染土壤中的化学物质会对植物根系产生直接的伤害,并使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分布受限。

这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2. 代谢障碍: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植物的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干扰植物的正常代谢过程。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堆积在植物体内,导致植物生长缓慢、生理功能紊乱等,严重时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大气污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因此如何有效地净化大气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对于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修复能力。

通过对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园林植物能够有效地净化城市的空气,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研究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有助于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用于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促进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一、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机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是通过生物吸收和生理代谢过程来实现的。

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进入植物体内后,通过叶片表面气孔吸收,或者直接通过叶片表面附着,然后通过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进行转化,最终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

二、园林植物对不同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1. 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研究发现,有些园林植物对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如银杏、槐树、法桐等树种,它们的叶片能够有效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将其转化为硫代谢产物排放到大气中。

通过对以上园林植物对不同大气污染物的吸收能力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能力各有差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在进行城市绿化时,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种类,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三、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生态效应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不仅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能够对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的积极影响。

园林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减少了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园林植物还能够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还能够促进城市的生态平衡,增强城市的生态环境稳定性。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摘要】本文针对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展开研究,通过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臭氧的吸收净化效果进行探讨。

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园林植物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大气污染物能力,但吸收净化效果存在差异。

利用适宜的园林植物进行绿化可以有效改善大气质量,是一种可行的环保措施。

本研究为绿化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通过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进行绿化,可以更有效地净化大气中的污染物,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促进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部分园林植物、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臭氧、研究、园林绿化、大气质量。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研究如何净化大气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园林植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氧化剂,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也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一些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研究表明,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能力,这为利用植物净化大气污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通过深入研究部分园林植物对不同类型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可以为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进行绿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本研究旨在探究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通过对不同园林植物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臭氧的吸收净化效果进行系统研究和比较,从而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不同园林植物对各类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揭示其吸附、转化和释放机制,为优化园林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化学性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

化学性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

化学性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引言大气污染是大气中污染物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或造成损害的现象。

控制和治理大气污染是维持和提高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及共存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物进行清除、分解、吸收或吸附,使污染环境得以恢复的科学与技术。

作为一项主要用于清除环境中有毒污染物的绿色修复技术,利用其治理大气污染尤其是近地表大气的有机污染物与无机污染物的混合污染逐渐成为国际上大气污染研究的前沿性课题。

1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近地表大气中污染物一般可分成3大类: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和化学性污染物,因而,相应地有物理性大气污染、生物性大气污染和化学性大气污染。

大气环境中毒害化学性物质是化学性大气污染物。

植物除了可以监测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外,更重要的是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化合物或毒害性化学物质,其中最为典型同时也最为重要的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大气中CO2的吸收和同化。

植物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修复化学性大气污染物,本文就其修复过程与机理作用进行探讨。

2化学性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2.1植物吸附与吸收植物对于化学性污染物的吸附与叶片形态、粗糙程度、叶片着生角度和分泌物有关。

植物枝叶表面可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浮尘、雾滴等悬浮物及其吸附着的气体分子、离子及固体颗粒,O3、SO2等可被吸附在叶片和枝干表面的粉尘中。

植物还可吸附亲脂性的有机污染物,其吸附效率主要取决于其辛醇一水分配系数。

植物叶片通过气孔或表皮角质层对污染物进行吸收。

对气态无机污染物而言,气孔渗透为主要路径;对于挥发或半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污染物的分子量、溶解性、蒸气压和辛醇一水分配系数等都直接影响植物的吸收;对疏水性极高的有机污染物,更多的是通过角质层渗透。

植物叶片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与叶龄和毛状体的多少有关,还与外源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和渗透条件有关。

大气污染对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大气污染对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大气污染对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如今,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的发展,空气质量逐渐恶化,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而植物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是维持人类生命必不可少的物种之一,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大气污染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一项实验研究的相关结果。

一、实验研究概述本次实验是利用大型开放式环境控制系统,对不同污染浓度的大气环境下的植物群落进行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研究区域和植物种类。

研究区域应尽量避开人为污染源,选择具有多样性的几种植物进行研究。

2.建立开放式环境控制系统。

该系统应具有完备的监测仪器和记录仪器,能够准确地测量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浓度,并予以记录。

3.实施污染处理。

通过对空气中添加不同浓度的SO2、NOx、PM2.5等污染物质,模拟大气污染的情况,并记录每个处理下的污染物质浓度。

4.监测植物响应。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植物生长状态,并记录其中光合作用速率、叶片厚度、土壤养分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

5.分析实验结果。

以植物群落的结构变化、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实验结果分析在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和监测后,研究人员得出了以下结论:1.大气污染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显著。

在高浓度污染的情况下,某些植物的生长受到了严重的抑制,使得植物群落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些小型杂草和蕨类植物的数量明显增加,而高档次植物的数量却明显降低。

这说明,大气污染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高档次植物的生长影响,这些植物可能对污染物质的抵抗能力较差。

2.大气污染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大。

统计发现,在大气污染的条件下,植物群落中的物种数没有明显变化。

但是,物种组成发生了改变,一些原本稀有的物种数量增加了,而一些优势种的数量降低了。

空气污染下城市绿地的生态修复研究

空气污染下城市绿地的生态修复研究

空气污染下城市绿地的生态修复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破坏。

尤其是在大气污染方面,空气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城市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但其对城市绿地的生态影响同样值得关注。

因此,如何进行城市绿地的生态修复,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一、城市空气污染对绿地的生态影响1.1 空气污染对绿地植物的生长与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一些研究表明,空气污染物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对绿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

特别是在长期高浓度的污染环境下,一些敏感种植物的茎叶与根系将遭受严重的损伤,以至于在极端情况下无法存活。

1.2 空气污染对绿地景观造成不利影响城市大气污染导致的空气质量下降,城市绿地的景观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因为污染的沉积物会粘附在绿地植物的根系或茎叶上,导致绿地叶面变黑,降低了景观的观赏价值。

1.3 空气污染对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由植物、土壤、水和微生物等组成,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互动关系。

然而,空气污染将打破这种平衡,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将受到影响,最终引起生态系统的崩溃。

二、城市绿地的生态修复研究2.1 增强绿地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研究表明,绿地可以有效的吸附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强化绿地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也成为了一种很有前景的生态修复方式。

有些学者通过对绿地植物中富含的BTEX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 等物质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提出了提高绿地吸附性能的方法,优化植物吸附污染物的效果。

2.2 植物酶修复技术植物酶修复技术是通过植物酶的代谢过程,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分解成对绿地生态系统无害的物质。

相对于机械物理法和化学法等传统的修复方法,植物酶修复技术能够达到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位一体的修复效果。

然而,该技术的缺点是酶活性与稳定性存在不足,必须寻找更好的植物种源。

2.3 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工程等学科手段,选育出一些具有克服重金属、污染物、有毒污染物等方面能力强的微生物,可以高效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泄。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工业排放还是车辆末尾排放等污染物,逐渐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环境负担与压力。

而针对这些大气污染物,园林植物能够进行吸收净化,缓解环境负担,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因此,本文将对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进行探讨。

1.大气污染物对园林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的影响1.1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城市空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车辆尾气等。

在园林中,二氧化硫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二氧化硫能够降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总光合速率,限制光合产物的转运和分配,甚至导致叶片的早期凋萎(李玲, 2014)。

同时,二氧化硫的吸附效果不仅仅限制于植物的叶片,还会使植物整体形态出现改变,如棵树的树冠变形、树干腐烂等。

1.2一氧化氮与二氧化硫不同,一氧化氮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反应能力较弱的气体,且来源较为复杂,如车辆尾气、工业废气、化肥使用等。

在高浓度的一氧化氮环境下,植物根部的呼吸通道会受到影响,影响植物的根系发育。

另外,一氧化氮还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影响其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

另外,一些带有手柄的植物如丁香、蜡梅等,能够有效地抵御一氧化氮的侵袭,其叶片的表面上能观察到较为明显的气孔(Meshram, 2016)。

1.3PM2.5PM2.5是固体和液体颗粒污染物的总称,直径小于2.5微米,故称PM2.5。

这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并且还对植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在园林中,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PM2.5环境下,叶片表面积上可能出现病斑,而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也会降低,甚至导致某些植物季节性凋萎(苏紫, 2015)。

另外,一些植物如海棠、鸢尾、雪松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M2.5的侵袭。

在净化空气中,一氧化氮是园林植物较为容易排除的一类气体污染物。

在许多研究中,部分园林植物如丁香、白兰、黄杨等都具备一定的吸附能力。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了人类面临的头号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环境治理的方法,其中植物修复技术因其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是指利用植物来修复和净化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技术。

通过植物自身的生长代谢过程吸收、转移、转化或者分解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分为植物吸附、植物转运、植物挥发和植物降解几种形式,能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等多种环境污染物质。

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下面将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几个方面来介绍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大气污染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工业排放的废气以及机动车尾气导致的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植物修复技术能够通过植物吸附和植物挥发等机制来净化空气。

植物通过气孔吸收废气中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然后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植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质可以通过植物的气体交换过程,将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吸收并降解,从而起到净化大气的作用。

研究表明,城市中的绿化植物可以显著降低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改善城市空气品质,植物修复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污染是目前环境治理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针对水污染问题,植物修复技术能够通过植物吸附和植物转运等机制来净化水体。

植物的根系系统可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然后将这些物质储存在植物的根茎和叶片中,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

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便的特点,因此在治理水污染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

粉尘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近年来的许多风 洞研究 和野外监测都认为植物具 有明显 的 “ 获 捕 (atr)粉尘 的功 能 同 cpue” 。植 物 对 大气 中的粉 尘 有 阻 挡、 过滤和吸附作用 , 其滞尘量的大小与树种 、 林带 宽 度 、 皮 面积 、 带 种植 状 况 以及 气 象 条 件有 关 。 草 林 植物 滞尘 的方 式 有停 着 、 附着 和粘 着 3种 。 片光 滑 叶 的植 物其 吸尘 方 式多 为停 着 ; 叶面 粗糙 、 绒 毛的植 有
属、 八迭 球菌 属等 ) 和某些 病 原微 生物 都可 能成 为经
O 的能 力 为落 叶乔 木 >灌 木 >常 空气传播的病原体 。由于病原体一般都附着在尘埃 树木 吸 收 、积 累 S 或 飞沫上 随气 流 移动 ,植 物 的滞尘 作 用可 以减 小病 绿针 叶树 。蒋 高 明f 发现 油松 针 叶 的 s含 量 与大气 1 9 】 原体 在空 气 中的传 播 范 围 ,并 且植 物 的分 泌物 有杀 S 度 之 间有 显 著相 关 性 。鲁 敏 等 [ O浓 捌分析 了北 方 菌作 用 , 因此植 物 可 以减轻 生 物性 大气 污染 f 9 1 区 主要 的绿 化树 种 对大气 氯 化物 及氟 化 物 的吸 收净化 。林 大气 中各种 细 菌数 量 明显低 于林 外 大气 中 , 调 查 , 据 林 内空气 中含菌 量仅 30 4 0个/ 是 林 缘 空地 的 0 ~0 m, 1 %,而 后 者 中约 为 城 区 百 货 商 店 附近 空 气 中 的 . 0
植 物 修 复 (htrm dao ) 利 用植 物 及 共 存 P yoe eii 是 tn 微 生物 与环 境之 间 的相互 作 用对 环境 污染 物进 行 清 除、 解、 分 吸收 或 吸 附 , 污染 环 境 得 以恢 复 的科学 使 与技 术 I 1 为 一项 主要 用 于 清 除 环境 中有 毒 污 染 1 。作

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探析

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探析

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探析贾建青(邢台市环境保护局桥西分局环境监察大队,河北 054000)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新式工厂开始投入施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它所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伤害。

尤其是大气污染对人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人类开始寻找一些减缓大气污染的方法对策,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多种树,利用绿色植物进行空气净化。

因此,本文主要就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大气; 植物修复; 作用; 最有效措施0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我们生活的环境逐渐被石灰水泥所占领,到处都是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代替了充满绿色的村落。

缺少了绿色植物的庇护,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

城市化的深入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得我国工业化和交通业进程加快,渐渐的粉尘以及一些有害气体、颗粒进入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世界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一大隐患,它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整治大气污染刻不容缓。

而整治大气污染最有效最环保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

本文则是从植物修复方面入手,来说明植物对空气净化的重要作用。

1 大气污染环境现状目前,我们常见的大气污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的出现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些由于人类不当行为而寄存于大气中的污染物成为现今人类发展的一大隐患,急需得到遏制和解决。

植物虽然也会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但是它自身具有抵御能力,还有很强的吸收净化能力,所以在改善大气环境的措施中少不了对植物的使用。

但是近年来,人们只专注于对地表环境进行整治管理,而忽视了对大气的管理,所以使得大气环境越来越严峻。

2 植物对大气中物理颗粒物的净化作用我们常说的引起大气污染的物理性颗粒物一般是指一些直径大小不一的粉尘,如:燃烧煤炭过后的灰尘、燃烧垃圾后的灰尘等。

大气化学污染的植物净化研究进展

大气化学污染的植物净化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生 态 环 境 20 , 65: 5 615 0 7 l()14 .5 0
Ec l g n n io me t o o y a d E vr n n
ht:w w.ect m t / w j sio p/ e . Emale i r esio - i dt @jec. m : o t
1 大气化学污染植物净化 的机理
植 物 净 化 化 学 性 大 气 污 染 的 主 要 过 程 是 持 留
S 2 C2 F ; O、 1 和H 等 而对于挥发或半挥发性有机污染 物的吸收与污染物本身的理化性质 ( 分子量 、 溶解 性、 蒸气压和辛醇. 水分配系数等 ) 有关 。 对于植物 如何从空气中吸收重金属的机理 I认识还很有限 , 生 大 多来 自土壤 和水 中吸 收重 金属 的研 究结 果【。 1 12 植物 降解 作用 . 植物降解是指植物通过代谢过程来 降解污染 物或通过植物 自身的物质如酶类 来分解植 物体 内 外来污染物的过程 。目 , 前 对有机污染物在植物体 内 的降 解 机 理 的 了解 远 远 少 于 在 动 物 或 微 生 物 中 的了解 。Sn e n / adr n 1 ma 8 认为植物含有一系列代谢异
随着世界各地工业化 、 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迅速 发展 ,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大气污染 已成为人类面临 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大气污染已直接或间接地威 胁着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 自身的健康和生存…。控 制和治理大气污染是维持和提高环境质量 、保障生 态安全和人体健康 的迫切需要 , 也是社会经济可持 续 发展 的 内在需求 。 植物修复是一种经济 、 有效 、非破坏型的环境 污染修复方式 , 具有操作简单 、成本低等特点 ,是 种易为社会公众和政府管理机构接受的有潜力 的修复工程技术 。 作为一项用于清除环境中有毒污 染物的绿色修复技术 , 植物修复在土壤和水体污染 治 理方 面研 究 较多 并得 到广 泛应 用 【。近年 来 ,利 2 】 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大气污染尤其是近地表大气 的有机污染物与无机污染物的混合污染也逐渐成 为 国际上环境 污 染 防治 研 究 的前 沿 I 题 。研究 表 生课 明 ,绿色植 物 在近地 表 大气 污染 物 的清除 中起着 主 要作用【。绿色植物都具有滞尘作用 ,能有效控制 3 J

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而这种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对植物生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气污染的来源入手,探讨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改善措施。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煤和燃油排放以及农用化肥等。

其中,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是主要的来源,排放出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

二、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1. 光合作用受阻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氮气等气体,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抑制作用。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形成硫酸雾和硝酸雾,浓厚的雾霾影响到光的穿透,使得植物难以接收到充足的阳光。

2. 损害叶片结构大气污染中的氮氧化物会对植物的叶片结构产生损害,使得叶片变薄、质地变差,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此外,氮氧化物还会导致植物叶片发育早衰,影响植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3. 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大气污染中的硫酸、硝酸和氨等化学物质,会使土壤酸化,从而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

酸性土壤会导致一些养分溶解,使其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三、改善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措施1. 减少工业与交通排放要改善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首先需要减少工业和交通尾气的排放。

通过提高工厂的排气设备效率,控制尾气排放标准和推广电动交通工具等方式,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从而减轻对植物生长的负面影响。

2. 加强植物保护与治理加强对植物的保护和治理,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可以通过在工业区域周边进行绿化,种植耐污染植物,改善植物栽培环境等方式,提高植物对污染物的抗性,保护植被的健康发展。

3. 提高植物养分利用率在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养分吸收产生不利影响时,可通过施加一定量的肥料和改进土壤管理方法,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率。

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壤酸碱度调整,有助于改善土壤酸化问题,提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研究如何利用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进行吸收和净化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些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和净化能力的研究。

很多研究表明,园林植物对大气中的颗粒物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

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灰尘、烟尘、颗粒状污染物等。

研究发现,园林植物的叶片和树皮表面可以吸附这些颗粒物,将其从空气中吸收下来。

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园林树种,如白杨、槐树等,表现出较好的吸附颗粒物的能力。

这些园林植物具有广泛的分布、较大的叶面积和粗糙的表面特征,使得其表面更有利于颗粒物的吸附。

园林植物对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也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臭氧、氮氧化物等。

研究发现,园林植物的叶片上含有丰富的气孔,这些气孔可以吸收和转化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

植物的叶片表面也含有一定的粉末状物质,可以吸附和转化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

一些常见的园林植物,如银杏、法桐等,被发现具有较强的吸附气态污染物的能力。

园林植物还可以通过吸收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研究表明,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

这些园林植物通过根系对有害物质进行吸收,进而减少了这些物质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浓度,起到了净化作用。

一些树种,如银杏、杨树等,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中,其根系的吸附能力被认为是其在净化空气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和净化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植物的生理和形态特征、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园林植物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和净化能力,为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

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吸收、降解、转化大气污染物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部分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

园林植物吸收大气污染物的机理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

一般而言,园林植物吸附大气污染物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类:1.生理性吸附:指园林植物内部组织对污染物质的生理作用,如植物叶片表皮、毛孔及根系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吸附作用,尤其是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是通过气体交换来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和排放的。

2.物理性吸附:指污染物颗粒在植物表面受到静电力和引力,使其吸附在植物表面上。

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附、转化和降解能力与植物品种、光照强度、养分状况、生长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在选择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绿化植物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选择适合当前气候条件的植物,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1.蝴蝶兰蝴蝶兰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栽培和管理简单,易于保存和繁殖,在城市花坛和大厦绿化中广泛使用。

研究发现,蝴蝶兰可以吸收NO2和SO2等大气污染物质,其中NO2的吸附途径主要是叶片上气孔的化学反应,SO2则是通过叶片表面的黑色素吸附作用。

2.金龙鱼金龙鱼又称篮苞菜,是一种速生且容易栽培的观赏植物,因其快速生长、防病虫害、耐寒、耐阴等优点,在城市中被广泛使用。

研究发现,金龙鱼具有一定的吸附、降解大气污染物能力,可以吸附NO、NO2、SO2等污染物质,降解率达到60%以上,且其吸附功能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有关。

3.银杏银杏是一种常见的城市绿化树种,树冠形态优美,能在城市中形成优美的绿化景观。

研究发现,银杏能吸附和转化NO2、SO2等污染物质,其中银杏树叶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吸附率可达90%以上。

同时,银杏还能有效地对抗氧化应激,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三、结论园林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大气污染物质的吸附、降解和转化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大气 污染 是 人 类面 临 的严 重环 境 问题之 一 , 植物 除 了可 以监测 大 气 的污 染外 , 近 地 在 表大 气污染 物 的清 除 中起 着重 要作用 。利用 植物净 化大 气污染 物是 1种低 碳 、 效 、 有 非破 坏 型 的环境 污染修 复 方式 , 物 净化 污染 大气 的思想及其 技术对 城 市 园林 绿 化 、 植 环境 规 划和 生态环
3 2
大气污 染 的植 物修复 研究进 展 物修 复 研 究 进 展
张 帅 n 苏应 辉 ’ 谯 四红 n 张延 芹 樊孝 萍n 荣新 军n 田元 玲 n ’ ’
44 0 ) 34 0 ( . 北省 林 科 院 石 首杨 树 研 究所 石首 1湖 4 4 0 ; . 北 省 石 首 市 林 业 局 石 首 3402湖
ton e t s r e ou g e fcen c i sar o c e n- thi h f i i tde ont m i ton pl nt ,i e tg t he de ont m i ton m e ha s of a na i a s nv si a e t c a na i c nim
( . h s o s a c n tt t fP p a o b i a e f F r sr S ih u 4 4 0 1 S i u Re e r h I s i e o o l rf r Hu e h u Ac d my o o e t y h s o 3 4 0;
境建设 等具 有直接 的指 导 意义 和应 用 价值 。笔 者介 绍 了大 气污 染 的种 类 、 物 净化 大 气污 染 植
的机理 、 物净化 大 气污染 的主 要过程 , 出 了筛选 高效 净化植 物 、 植 提 开发 联合 修 复技 术 、 育 转 培
基 因净 化植 物及合 理植 物 配置 等是未 来研 究的主要 方 向。
2 S ih u Ciy F r s r a Hu e r v n e S ih u 4 4 0 ) . h s o t o e tBu e u, b iP o i c h s o 3 4 0
Ab tac s r t:The a m o p r luton s one f t ero s envr m entpr bl m s Pl t pl y m p t nt t s he e po l i i o he s i u ion o e . an a s an i or a r e i t l a p l t n si a m o phe e n rt r hss f c ol n he c e nu ofpolu a t n t s r ea he ea t ur a e. Phyt de co a i to i os f o nt m na i n sa c be - f ci e tve,non nv sve a t r tve a o pl e a y t c i a i le na i nd c m em nt r e hno og o ngi e i g- a e e e a i e ho s. l y fre ne r n b s d r m diton m t d The i a an t c de d e hnol ogy ofphy o c t m i to of a m os t de on a na i n t phe i ol i ha r ctg de i d pplc ・ rc l on ve die ui lne an a ut i a to vaue or c t a i n l s f iy l nds a n e i o c pi g, nv r nm e an n a e ol gia onsr to nt pl ni g nd c o c l c tuc i n. The a it of a m os v re y t - phe e p l i r oluton was ic s e ut d s u s d by a hor . The m e ha  ̄ s o hyt e ont m i to of a m os s c nim f p od c a na i n t phe i iu— rc po l ton. The m a n pr c s i i o e sofphy ode o am i to a m os t c nt na i n t phe e hem ialpo l i n. The m a n d e o ng die ・ r c luto i ev l pi r e
Zh n h a ‘ S n h i Qio S h n ‘ Zh n n i 。 a g S u i’ u Yi g u ‘ 。 a i o g” a g Ya q n ’
F nXio i g a a pn ‘
Ro gXijn n nu ‘
Ta a l g inYu n i ‘ n
关 键 词 : 物 修 复 ; 气 污 染 ; 性 植 物 ; 物 配 置 植 大 抗 植
R e e r h o h y o e e i to fAt o ph r lu i n s a c n t e Ph t r m d a i n o m s e e Po l t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