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希望和积极主动性,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培养和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和策略。
一、设定明确的目标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的首要步骤是设定明确的目标。
学生应该清楚地知道他们正在为什么而学习,有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明确的课程目标和阶段性的学习目标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定期评估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激励他们朝着目标努力。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以及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合作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同时,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等,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共同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三、激发学习兴趣和热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是推动他们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注重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科兴趣小组、科技创新项目等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和追求。
四、建立学习目标的挑战性学习目标的挑战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非常重要。
学生在面对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时,会感到能力的成长和自我超越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定的挑战性任务或者设定一些学习竞赛和评比活动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同时,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五、提供及时的奖励与反馈及时的奖励与反馈对于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取得进步时,应该得到适当的奖励和肯定,鼓励他们不断努力。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促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态度。
本文将探讨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和意义。
一、评价及奖励制度的建立评价及奖励制度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和教师应当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奖励。
例如,可以设立学习成绩优秀奖、学习进步奖等各类奖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保障。
学校和教师应当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设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因此,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一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亲和力与激励性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亲和力和激励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的良好师生关系,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与亲近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鼓励和赞扬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挑战,推动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培养学习兴趣与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环节。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此外,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指导他们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和方法。
只有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时,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总之,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任务。
浅谈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浅谈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第一篇:浅谈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浅谈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目前,由于受社会、家庭、教育条件的制约及大学生自身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缺乏动机、强度不足、倾向偏差等问题。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关于高等教育的论述中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质量主要体现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上,高素质的人才是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并具有不断求知欲望的人。
学习动机就是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动机缺乏、强度不足、倾向偏差等问题。
学习动机本身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由期待因素、价值因素和情感因素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心理学家指出,学习动机是可以大大促进学习的一个很有作用的因素。
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活作用,即促使学习者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2)指向作用,使学习者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必要的学习课题上而远离其他事物,并能有效地抵制各种无关刺激的分心干扰;(3)增力作用,让学习者把饱满的热情倾注在学习活动上,使其学习活动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并且能维持一段足够长的时间。
由此可见,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要性。
大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的,与中学学习相比,有其独特性:首先是学习的自主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中学主要是在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学习,而大学则主要是自觉主动地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是学习的专业性,中学属于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习,而大学学习则带有很强的专业色彩,实行专业教育,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课程设置,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明确;再次是学习的探索性,大学生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渠道汲取知识。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对知识和课堂的期待。
教学是师生的生活,课程是在这种生活中才成为活生生的事物的。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OCCUPATION712011 6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文/张建强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是把教育的客观要求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是指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通过外部诱因使学生意识到实现需要的可能性,把潜在的学习需要转化为学习活动的现实的动机,把学习的积极性发动起来。
培养是激发的前提,而在激发学习动机的同时又进一步培养和加强了已有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对学习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把当前的学习与远大理想联系起来。
具有稳定的远景性目的,就会产生持久而坚定的学习动机。
远景教育要从近景开始,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需要相结合,逐步提高他们的需要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有良好的效果。
要善于采取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
2.让学生感受成功,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学生取得成功,可以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提高自信心。
成功给学生带来的自豪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成功体验能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非常注意创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良性循环。
3.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情境,是指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学生的努力是可以掌握的。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课程过分简单,学生无需作任何努力就可以完成;或是过分困难,可望而不可及,学生都是不会感兴趣的。
只有对那些似懂非懂、半生不熟的东西,学生最感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用设问方式、作业方式提出,也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以及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
浅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浅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摘要】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的激发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
文章主要阐述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包括:1、设置合理的目标2、应到学生进行正确归因3、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4、科学利用竞争5、努力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
接着提出具体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和教学方式。
将需要和动机原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发培养教学归因需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习动机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使其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正常发展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越明确,越强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反之,学习动机不纯或不强烈,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学习的效果就差。
正因为学习动机有如此重要的功能,所以,它不但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变量,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一)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2.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评分应注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其次,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再次,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最后,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但成功体验的获得最终必须依赖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找出学习上的关键问题,填补知识技能掌握方面的空缺,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使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获得真正成功感的决条件。
浅谈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
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指一个人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的内在积极动机,是一个人刻意追求成功和进步的动力来源,是人们能够坚持不懈、自动投入到学习中所具有的推动力。
这种动机可以影响学习者心态和学习行为,也可以影响学习成果,是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学习动机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前者是一种由个体自身特征产生的动机,比如求知欲、好奇心等,而后者即外在动机是外界因素,也就是外部利益和奖励所激发起来的动机,如成功的期望、惩罚的恐惧等。
学习的内部动机培养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过程。
为了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学校、家长和教师都需要尽力给学生提供有目的性的学习环境来保证他们的学习成功。
首先,学校需要引入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提出有竞争性的学习目标,以便学生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更有利的成就和双赢的学习体验。
其次,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权利,尊重孩子的感受和兴趣,充分发挥孩子自身的主动性,推动他们真正发现学习的内容与美,理解学习的内涵。
再者,教师要综合发挥人文素养和社会学习技能,引导学生承担不同的责任,建立合作式学习环境,调动学习动机,凝聚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学习效果。
此外,可以采取一定的心理技术和中介措施,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营建激励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坚持和努力累积学习经历,以获得学习的肯定和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内在动机。
同时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锻炼自己的自律,制定学习目标,塑造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心。
家长也可以通过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掘其认识和思考能力,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学习和探索的乐趣,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
虽然学习的内部动机取决于一个人心理因素,但是学生内在动机可以通过全方位的学习培养,来提高其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
它与知识结构和学习技能有关,通过积极心理状态和身心状态的变化,调动学习动机,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生教育目标。
浅析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浅析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随着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育形式,如今已经成为促进技能培训、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
然而,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
因此,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关键。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的真实兴趣和意愿,这种动机更加稳定,长期作用,且更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学习和自我发展。
因此,中职学校应该更加注重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相关的课程,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其次,中职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外在动机是指学生为了获得某种奖励(如成绩、奖学金、认可等)或避免某种惩罚(如挂科、降级、责备等)所带来的学习动力。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设置课程考试和专项考核等措施,激励学生为了成绩和奖金、荣誉而努力学习。
另外,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和社会应该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家长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自我管理机制,提供倾听和指导,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问题。
社会可以增加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
最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也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问题,营造融洽的教学关系。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和创新,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问题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自主地学习和实践。
总之,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学校、家庭、社会和教师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优秀中职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性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以及对学习的自我调节。
良好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和策略。
1. 建立目标导向的学习环境建立目标导向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资源,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积极参与学习。
2.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渴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1)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游戏化教学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提供自主学习机会: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发挥个体差异,增加学习的乐趣和探索的动力。
(3)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1)给予积极的反馈: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增强自信心。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在合作中体验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4. 激发学生的外在动机除了内在动机外,外在动机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外在动机:(1)设立明确的奖励机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明确的奖励,如奖励物品、奖励分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在动力和意愿,它对学习成效的提高和个体持续学习意愿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常常面临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导致学业进展缓慢或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和策略。
调整学习目标一个人在学习时最容易产生动机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目标的明确性。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将其分解成可行的步骤或阶段性目标。
通过将远大的学习目标划分为小目标,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使学习任务看起来更具可行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供挑战和成就感挑战对于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至关重要。
一个过于简单的学习任务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和动力,相反,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提供适当的挑战,让学生感受到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学习是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策略之一。
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或学习资源的权利,能够增加他们对学习的掌控感和主动性,从而增强学习动机。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此外,给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权利,可以促进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提供正向激励正向激励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来奖励和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努力。
这种正向激励可以是口头表扬、奖励证书、奖励物品等形式,旨在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积极性。
同时,正向激励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和习惯,进而培养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
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于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积极、支持和鼓励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因素。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对于提升学习效果、发展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和提供积极反馈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一、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基础,而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布置、教学用具等都可以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其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此外,引入个性化学习资源。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学习资源,如书籍、视频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对于培养学习动机非常重要。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自己为何学习,以及学习的具体方向和期望结果。
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让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期望和目标,增加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同感和主动性。
其次,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可行的小目标。
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可实现的小目标,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学习动机。
此外,及时调整和修正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中,随着认知和需求的变化,学习目标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修正。
教师可以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学习目标,使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三、提供积极反馈积极反馈是培养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提供积极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进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以下几点可以提供积极反馈。
首先,及时给予认可和鼓励。
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或者有积极表现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价值,从而增强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镜,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1、学习动机对学习效率有积极影响。
2、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不完全成正比。
过分强烈的学习动机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之下,注意力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由此限制了学生正常的智力活动,降低了思维效率,因此,学习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得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
而且,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这种关系因学习者个性、课程性质、课题材料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移动。
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高些;而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
不仅如此,动机强度的ian 还会因人而异。
进行同样难度的学习活动,对有的学生来说,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高些更为有利;而对另一些学生,可能最佳水平点低些更为有利。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1内部因素:兴趣、自信心、成就动机2外界因素:1)勤学;2)合理有效的表扬;3)适当的任务难度;4)辅助;5)教学方法;6)良好的学习环境: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激发学习动机的措施:内部: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弄清楚学生对什么事或物感兴趣,想法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他们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会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样解,然后动手动脑自己去解决。
与此同时,他们就在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
2、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
3、树立学生的成就动机。
外部:1、鼓励学生勤学;2、合理有效的表扬;3、学习任务难度适当4、进行恰当的辅助5、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6、创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
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1.设定明确的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对员工的学习方向和重要性有清晰的认知,从而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
组织可以与员工一起设定符合其职业发展和组织需要的学习目标,并通过目标的达成来奖励和认可员工的学习努力。
2.提供挑战性的学习机会:挑战性的学习机会能够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组织可以提供一些特殊的学习项目、工作任务或跨部门合作机会,让员工面对新的挑战,并通过学习来应对和解决问题。
3.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员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组织可以提供在线学习平台、课程、培训材料、学习社区等资源,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
4.建立学习支持系统:建立学习支持系统可以帮助员工克服学习中的难题和困难,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组织可以提供学习导师、学习群组、学习辅导等支持,帮助员工解决学习问题,并给予鼓励和反馈。
5.创建学习文化和氛围:组织中的学习文化和氛围能够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
领导可以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鼓励员工分享学习成果和经验。
组织可以组织学习分享会、学习交流活动等,增加学习的社交性和乐趣性。
6.奖励和认可学习成果:奖励和认可是激励员工学习的重要手段。
组织可以设立学习达成的奖励机制,例如加薪、晋升、培训补贴等,以激励员工通过学习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机会。
同时,组织可以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让员工感受到学习成果的价值和重要性。
7.提供学习反馈和评估:学习反馈和评估能够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组织可以提供定期的学习反馈和评估,例如学习成绩、学习报告、反馈会议等,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建议。
总之,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需要组织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挑战性的学习机会、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习支持系统、学习文化和氛围、奖励和认可、学习反馈和评估等方面的支持和激励。
培养学生内部动机的方法
培养学生内部动机的方法培养学生内部动机的方法在教育领域,内部动机是指学生自身的兴趣、好奇心和自我效能感,而非外部因素(如奖励或惩罚)驱动的行为。
培养学生内部动机是提高学生学习成就和长期成功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和支持学生内部动机。
一、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1. 创造一个友好、尊重和支持性的环境: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了解每个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互相支持和合作。
2. 提供挑战性和有意义的任务:课程应该包括具有挑战性、与现实相关性强且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力的任务。
3. 鼓励个人表现: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才华和能力。
二、支持自主性1. 提供选择:教师可以在任务中提供不同选项,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或适合他们水平的任务。
2. 鼓励自我管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
3. 提供自由时间: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安排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追求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或探索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力。
三、提供有意义的反馈1. 给予肯定:教师应该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2. 提供建设性反馈:教师应该提供具体和建设性的反馈,以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表现。
3. 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增强他们对自己表现的理解和认识。
四、激发好奇心1. 提问和探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创造一个启发性环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示一些启发性素材(如图片、视频或音频),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 创造一个开放式环境: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开放式的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
五、培养自我效能感1. 提供成功经验: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对容易完成的任务,让学生获得成功经验,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2. 鼓励自我评价: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反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近年来,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备受教育界的关注。
学生学习动机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成绩的优劣,并对个人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本文将从营造积极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提供有效反馈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营造积极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互动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教育教学氛围的营造,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会感到舒适和安全,从而更加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二、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实地考察、参与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呈现知识的立体化和实践化。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化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增加学习的乐趣和趣味性。
最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如智能教育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习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三、提供有效反馈提供有效的反馈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策略之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及时的、具体的反馈,以便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供有效的反馈。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测验和作业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
评价和建议应具体明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空间。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对于他们的学习成就和成长至关重要。
有着强大动机的学生更有可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学习任务,并获得更好的学习结果。
然而,学习动机往往是一个复合的因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校环境、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特点等。
本文将探讨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创造出一个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拓宽他们的兴趣和视野。
家庭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注,鼓励他们参与学习,分享他们的成就和困难,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明确目标和期望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期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学生设定适度的目标,分阶段实现,帮助他们建立起追求成功的信心和动力。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三、提供挑战与奖励挑战和奖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提供适当的挑战,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如表扬、鼓励或小礼物等,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同时,家庭也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学习动机。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积极、亲近和信任的关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困难,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提供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在当今社会,学习已经成为了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常常会遇到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感觉缺乏激情去学习。
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呢?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方法。
一、目标设定与奖励机制学习的过程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
通过设定学习目标,我们能够更好地激励自己并投入到学习中。
目标应该具体、可行,并设定适当的时间框架。
例如,制定每周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
同时,建立奖励机制也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
当我们达到一个学习目标时,给予自己一些小的奖励,如看一部喜欢的电影或购买一件心仪的物品,这样会让我们感到成就,并为继续学习提供动力。
二、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首先,应该有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让我们能够专注于学习。
其次,与积极向上的同学或朋友相处,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激励。
此外,参加学习小组或学习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和其他同学共同面对学习挑战,并共同进步。
三、探索多样的学习方式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独特的,因此,我们应该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学习工具和方法,例如制作思维导图、利用教学视频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学习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了解其他人的学习方式和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动力。
四、与榜样学习和交流榜样的存在能够激发我们的学习动机。
我们可以选择一位在学习方面非常出色的人作为学习的榜样,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学习。
榜样可以是身边的老师、同学,也可以是一位公众人物或伟大的历史人物。
通过与榜样的学习和交流,我们可以受到他们的影响和鼓舞,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养成按时复习、做好笔记、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许多研究表明,亚裔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在学业成绩上总是比同年龄的西方学生占优势。
他们在各类奥林匹克知识竞赛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但是,中国学生在创造力、新颖、独创的思想方面却不如他们在知识测验中的表现那么突出。
诺贝尔奖是对科学家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一种奖励,同时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科学创新的标志,而我国至今未实现零的突破,这不能不让人反思我们的教育。
因此, 对于如何培养中国学生创造力的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国内教育界的重视。
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诸如学习动机、人格特点、家庭背景、社会文化环境等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 学习动机由于与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直接相关,因而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重要因素。
本文从提高学生创造性入手,就培养与激发学生内部动机作一探讨。
一、内部动机与创造性从心理角度讲,所谓动机,即行为的动力机制,它是发动或引起个体的行为,维持已引起的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历程。
通常人们把直接推动个体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称为学习动机。
例如“上大学”可作为学习的一种动机, 它驱使高中生在高考前埋头苦读,潜心备考。
依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
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如好奇、喜欢挑战、喜欢独立掌握知识和独立进行判断,它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学习活动本身就能使这种动机得到满足,学习成功就是一种强化。
如儿童从事游戏,体育爱好者从事体育活动等。
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它是由学习活动外的情境提供奖励而维持的动机。
如学生为了父母的奖励而学习。
内部动机对个体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中能否体现出创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个体的内部动机水平较高,就会主动提出任务积极地对当前情境以及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搜索以产生各种可能的反应;即使受到外部刺激的干扰仍会保持开放心态,能够敏锐地知觉到刺激中较为隐蔽的与解决问题有关的重大线索,敢于冒风险,富有挑战性,思维新颖、独特、流畅,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浅谈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
浅谈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陈为庆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是实施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的前提。
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又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
学生积极地参与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动机是指内驱力的增强,以及与内驱力相联系的面向一定目标的行为驱向。
它的形成离不开内在驱动力和外在的诱因。
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
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那些客体、情景和条件。
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学习动机的分类模式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另一方面说明了动机问题所涉及到的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但是,笔者认为,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部分。
内部动机是由学习活动本身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
此时学习者的目的指向学习活动本身。
外部动机是由学习活动以外的情境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
此时学习者指向学习活动以外的目的。
外部学习动机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它依赖于情境刺激。
一旦情境消失,人的心理感应也随之消退。
如果要持久地推动学生学习,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的代价。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学生的外部动机激发,忽视学生内部动机激发。
例如,某学生厌学畏学,究竟是对学习任务不感兴趣,还是理解知识有困难?或者是懒惰贪玩?教师很少作这样的分析。
由于教育缺少针对性,所以收效甚微。
因此,要制定出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学生内部动机激发的措施包括:归因训练、角色转换、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等等。
1、归因训练归因训练是针对学生在学业成败情境中的归因障碍而设计的干预计划。
许多学生往往把失败归之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不好,能力低、任务太难。
浅谈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
浅谈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摘要: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意图,是学习的起点和动因,是学生为追求一定目标而产生的内在原因它可分为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
内在学习动机优于外在学习动机,原因在于它产生于学生个体内在的学习需要,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感,采取合适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取得长远的,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内在学习动机;内在需要;好奇心;兴趣前言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学习是由动机引起的有目的的活动,动机是学习的起点和动因,又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主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意图,是学生为追求一定目标而产生的内在原因,常表现在活动的预想,计划和方案上。
作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学习动机具有三个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
一、内在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活动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学生的内在需要.内在学习动机恰指的是有机体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也即内在需要或内在驱动力为内在动机的另一种解释。
因为学生对有趣的活动和引起好奇的事物会给予优先注意,他们渴望探索新事物,发现并解决新问题,发展自己的能力并从成功中获得满足。
这种需要不仅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源泉。
1、认知的好奇心人们认为认知好奇心是内在动机的核心,这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2、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的方式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的内在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
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并且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里。
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动因,是内在学习动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许多研究表明,亚裔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在学业成绩上总是比同年龄的西方学生占优势。
他们在各类奥林匹克知识竞赛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但是,中国学生在创造力、新颖、独创的思想方面却不如他们在知识测验中的表现那么突出。
诺贝尔奖是对科学家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一种奖励,同时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科学创新的标志,而我国至今未实现零的突破,这不能不让人反思我们的教育。
因此, 对于如何培养中国学生创造力的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国内教育界的重视。
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诸如学习动机、人格特点、家庭背景、社会文化环境等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 学习动机由于与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直接相关,因而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重要因素。
本文从提高学生创造性入手,就培养与激发学生内部动机作一探讨。
一、内部动机与创造性从心理角度讲,所谓动机,即行为的动力机制,它是发动或引起个体的行为,维持已引起的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历程。
通常人们把直接推动个体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称为学习动机。
例如“上大学”可作为学习的一种动机, 它驱使高中生在高考前埋头苦读,潜心备考。
依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
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如好奇、喜欢挑战、喜欢独立掌握知识和独立进行判断,它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学习活动本身就能使这种动机得到满足,学习成功就是一种强化。
如儿童从事游戏,体育爱好者从事体育活动等。
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它是由学习活动外的情境提供奖励而维持的动机。
如学生为了父母的奖励而学习。
内部动机对个体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中能否体现出创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个体的内部动机水平较高,就会主动提出任务积极地对当前情境以及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搜索以产生各种可能的反应;即使受到外部刺激的干扰仍会保持开放心态,能够敏锐地知觉到刺激中较为隐蔽的与解决问题有关的重大线索,敢于冒风险,富有挑战性,思维新颖、独特、流畅,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玛布丽的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内部动机对人的创造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克罗切菲尔德的研究也指出,高水平的内部动机是杰出的创造型人才的工作特征。
内部动机有利于创造性,而外部动机则有害于创造性。
内部动机是沉浸于工作的动机,在内部动机驱使的活动中,创造性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
心理学家威廉姆斯(F·E·Williams)认为,学生的创造行为不只是发散性认知能力,还包括所谓的“情意”特征:好奇心、冒险性、挑战性、想像力。
[1]这些因素都是与个体的内部动机有关的因素。
外部动机是渲染于自我的动机,它是外界压力的体现,直接指向于为团体所接受和所赞赏的目标以及避免被抛弃和被惩罚的目标,它使解决问题本身成为次要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容易体会到情境潜藏的威胁,对威胁表现出焦虑;焦虑的产生使个体的认知过程受到削弱。
思维变得不灵活,洞察力变得不敏锐,难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克罗切菲尔德指出:“屈从于压力,会在身上诱发各种与创造过程不相谐调的动机”。
个体的活动若受内部动机所驱使,就能获得足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创造性孕育成长的适宜土壤。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个体发挥创造性的先决条件。
[2]而外部动机则会诱发心理紧张,使个体情感压抑,会扼杀人的创造性。
二、对内部动机的认识学习的内部动机是一种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
但是学习的内部动机不是自生的,它只有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
因而它主要的获得,也有赖于特定的学习经验。
正如爱好学数学的学生,刚开始对数学的学习往往是一种好奇,在多次成功的经历后,对数学产生了稳定、浓厚的兴趣。
因此,学生的内部动机需要培养,需要利用各种外部手段去激发,最终让学生在成功之路学习的快乐中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内部动机。
学习的内部动机只起催化剂的作用,并非参与学习过程中认知相互作用。
学习内部动机是通过努力,增强注意力与持久性以及对学习活动的及时准备,来促进学习中认知的相互作用,它并不影响认知结构中观念的可利用性、稳定性和清晰性,也不影响学习材料的可分辨性。
因而不能将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差,学习效果不好,简单地归结于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应注重教育过程中内在问题的挖掘,从多方面去寻找原因,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是面向全体学生。
正如有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是因为课堂讲授枯燥无味,或者严重脱离学生的知识层面,导致学生学而无获,最终失去学习兴趣。
因而,不能以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为由,忽视教育中真正问题的挖掘。
三、培养和激发内部动机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应充分调动人的好奇的本能。
新颖的学习情境,就会引发人的好奇心。
这种好奇心是教育工作者可利用的最好的资源。
教学实践表明,依据学生心理精心设计新颖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强烈的观念冲突的课堂,其学生注意程度、听课效率、课堂参与程度、学习效果,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都明显优于一般课堂。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应该成为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
培养学生内部动机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动机两个要素中,最根本的要素是需要,而需要是因人而异的。
一方面,学生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是为了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有的学生是为了能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奖励,有的学生是为了自身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我们应看到不同学生需要形成和发展的倾向性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天生对数学感兴趣,有的学生对语言很敏感;力求成功型的学生在面对较大困难任务时,依然信心百倍,避免失败型学生只有在胜败各占50%时,才能调动最大的积极性。
还有,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占主导性的动机是不同的,总的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内部动机逐渐成为主导性的动机。
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时,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成不变。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深入了解学生,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最终培养学生稳定的学习内部动机。
强调学生学习内部动机培养的首要位置,并不排斥学习外部动机的重要性。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去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最终使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身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在培养学生内部动机时,还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动机的强度问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动机强度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叶克斯和多德森通过实验发现,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最佳水平,只有在这个水平上,学习效率最高。
四、培养与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有效途径1、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来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最初来源于儿童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内部动机的源泉,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人遇事总要寻根求源,有一种对令人满意的现象一定要找出令人满意的解释的强烈愿望,著名的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英国著名科学家贝费里奇说:“也许,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最基本的两个品格是对科学的兴趣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
”当爱因斯大林誉满全球时,他却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就是人们对客观现象持之以恒地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原因,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部动机,对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一种无条件反射,是人的本能。
由于儿童知识面窄,经验不丰富,很容易对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我们的教育要注意保护和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提供实验材料和环境创造条件让儿童进行各种有趣的探索性实验,积极友好地回答儿童的提问,鼓励儿童保持好问的态度,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采用开放的愉快的课堂教学形式等方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形成和巩固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机。
心理学家伯莱恩认为:认识性好奇来自观念冲突,即新的信息与已有旧观念的冲突。
有意地动用惊奇、怀疑、困感与矛盾的方法能唤起学生的认识性好奇,从而使学生处于动机激起状态,这种姿态能促使学生寻求解决冲突的办法,进而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自我效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由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有异议怀疑态度,通常会表现出很低的自我效能水平,在学习中也容易放弃尝试和应有的努力,容易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局面。
教师应该帮助这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通过为他们选择难易适当的作业,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然后让他们观察和想象水平接近的同学的成功操作,获得替代性经验来强化他们的自我效能,使他们确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相应的学习行为,从而推动学习的进行,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对自己能力的错误判断,形成正确的自我效能认识。
人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同客体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学生的内部动机是由学生的主体性决定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能自我激励,自我观察,独立思考、自我探索、自我调控、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和人格进行适当引导,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重对他们进行主体性的培养。
主体性对创造性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缺乏主体性的学生,既缺乏自我选择的动机,又缺乏自我选择的能力,在活动中根本不可能体现出创造性。
3、运用恰当的强化手段教师和家长常常采用一些外部强化手段如奖励、惩罚、评价、竞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些外部强化手段能促进学生完成有规律可循的、刻板的任务,但对启发性任务的完成却起到阻碍作用。
麦克格罗(K·Mc·craw)1978年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外部强化作为一种控制因素出现时,让个体体会到从事这顶活动是出于外界压力而不是自愿的,对从事的活动作出外部归因,从而削弱对活动的内在兴趣,降低内部动机和创造性。
心理学家考尔德(B·calder)和(B·M·staw)都指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动机形式是相互作用的,高度的外部动机会妨碍高度的内部动机,他们认为,如果这项活动儿童从内心感到有趣,明显的外部强制会使内部动机减退。
在学校里,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小学,老师经常对儿童进行着评价和奖赏,儿童非常重视教师的评价和奖赏,外部评价和奖赏对内部动机的影响是复杂的,如果评价意味着对活动的外部控制,也就是说,因活动受到评价和奖赏意味着更强的控制。
那么内部动机就会减弱,如果外部评价和奖赏代表着能力信息,意味着儿童的胜任感,则内部动机就会加强,同时儿童对评价和奖赏的期待会削弱儿童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