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可持续评价的 4 个新模型
本文在生态足迹法基础上,提出生态压力指数
(ETI)、生态占用指数(EOI)、生态经济协调指数 (EECI)和可持续发展指数(SDI)4 个概念。生态足 迹可分为可更新资源的生态足迹和不可更新资源(能
源)的生态足迹。考虑到生态足迹方法中没有对应能
源的生态承载力,加之化石能源的贸易流通和所排放
式中,ETImax、ETImin、EOImax、EOImin、EECImax、 EECImin 分别是全球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和生 态经济协调指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3 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依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4)提供的 2001
年全球 147 个国家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数据[15],
Relatively unsafe 1.01~2.00 稍富裕
0 引言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 价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难点[1~3]。生态足迹法由加 拿大生态经济学家 Rees 和 Wackernagel 于 1996 年正 式提出[4~6],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探索。 诸多学者将其用于国家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评 价[6~15]。然而依据现有生态足迹法往往得出下述结论: 某一地区越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低,可持续性越 强[9~15]。显然,这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相悖。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贫穷是最大的不可持续,可持 续发展首先要求发展。鉴于生态足迹法开拓了可持续
发展研究的新思路,宜扬长避短,构建新的评价指标 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法,其意义深远。【前 人研究进展】Kathryn 等 1998 年提出在生态足迹计算 中引入投入产出分析[16]。秦耀辰等 2003 年提出用投 入占用产出模式完善生态足迹方法,并引入综合发展 度反映可持续发展程度[17]。熊德国等于 2003 年提出 将生态足迹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 以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18]。蒋莉 等建立了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9]。 徐中民等 2005 年的研究认为,各国要取得可持续发 展,应增加自己所占全球足迹份额,而不是单纯地减 少生态足迹[20]。【本研究切入点】上述研究并未从根
等级 Grade ETI 表征状态
1 >2.00 极不安全
2 2.00~1.51 很不安全
3 1.50~1.01 较不安全
4 1.00~0.81 稍不安全
5 0.80~0.51 较安全
6 <0.50 很安全
Token state EOI 表征状态
At risk <0.50 很贫穷
Unsafe 0.51~1.0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较贫穷
Key words: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tension index; Ecological occupancy index; Ecologic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index;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生态足迹方法介绍 生态足迹法通过测算研究区域生态足迹、生态承
载力、生态赤字来测评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任何已 知人口的国家或地区的生态足迹表述为生产这些人口 所消费的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废物所需的生 物生产面积(bioproductive area)[4~15]。生物生产面积 分为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 用地 6 类。生态承载力指一个区域实际提供给人类的 所有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包括水域)的总和[4~15]。
生态占用指数定义为某一国家或地区人均生态足
迹与全球人均生态足迹的比值,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
占全球生态足迹的份额,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和人民消费水平的高低,其模型为:
EOI=ef / ef
(5)
式中 ef 为同期全球人均生态足迹。
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定义为生态占用指数与生态压
力指数的比值,该指数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
i 为消费的物质种类;n 为消费物质的种类数;j 为生
物生产面积类型;aj 为人均实际占有的生物生产面积;
rj 为均衡因子;yj 为产量因子。
均衡因子为某类生物生产面积的世界平均潜在生
产力与全球各类生物生产面积的平均潜在生产力比
值。产量因子是国家或地区某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平均
生产力与同类土地的世界平均生产力的比值。
中国农业科学 2006,39(6):1202-1207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赵先贵,肖 玲,马彩虹,韦良焕,高利峰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62)
摘要:【目的】鉴于生态足迹法存在的缺陷,增加新的指标以改进该方法在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不足,构 建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新指标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评价法。【方法】在生态足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压力 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 4 个概念,且制定了相应的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形成 新的指标体系。【结果】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 147 个国家及中国部分省、市和县作了评价。【结论】该评价 指标体系可运用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可持续评价。
(College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Abstract:【Objective】Considering the deficiency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it is significant to ameliorate the region sustainabl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by making a new indicators system.【Method】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four concepts, which are ecological tension index, ecological occupancy index, ecologic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index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as indicators of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 Accordingly, the standard of footprint indexes rank is constituted. 【Result】The indicators system and rank partition standard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147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some provinces, cities and counties in China. 【Conclusion】The new indicators system and standard can be well used for the sustainabl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t various temporal and spatial levels.
6期
赵先贵等: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03
本上解决生态足迹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所存在 的缺陷。作者从生态足迹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入 手,完善生态足迹法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不足。【拟 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新的指标,并对其划分评价标 准,从新视角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气体的扩散性,某一国或地区所消费的化石能源足迹
所带来的生态压力并非仅仅由消费国或地区所承担,
更多的是由全球来负担,所以将生态压力指数定义为
某一国家或地区可更新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
载力的比值,该指数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承压程度,
模型为:
ETI=ef ′ /ec
(4)
式中 ef ′为区域可更新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
(2)
ED=EF-EC=N(ef-ec)
(3)
上述三式中,EF 为区域生态足迹;EC 为区域生
态承载力;ED 为生态赤字;ef 为人均生态足迹;ec
为人均生态承载力;N 为人口数;ai 为第 i 种物质人
均占用生物生产面积;rj 为均衡因子;ci 为第 i 种物质 的人均消费量;pi 为第 i 种物质的世界平均生产能力;
的 3 个指数之和便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指数(0≤SDI≤
3):
SDI
=
⎜⎜⎝⎛
ETImax − ETI ETImax − ETImin
⎟⎟⎠⎞
+
⎜⎜⎝⎛
EOI − EOImin EOImax − EOImin
⎟⎟⎠⎞
+
⎜⎜⎝⎛
EECI − EECImin EECImax − EECImin
(⎟⎟⎠⎞ 7)
指数 Index 变化范围 Range
ETI 0.04~4.00
EOI 0.14~4.50
EECI 0.17~22.40
SDI 0~3
表 2 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等级划分标准
Table 2 The grade of ecological tension index, ecological occupancy index, ecologic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index,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生态足迹模型:
n
n
EF = N × ef = N ∑ aj×rj
i =1
=
N∑
i =1
((cci i/ppi)i ) ×rrjj
(i=1, 2, 3,…,n;j=1, 2,…,6) 生态承载力模型:
(1)
6
EC = N × ec = N ∑ aj×rj×yj
j =1
(j=1, 2, 3,…, 6) 生态赤字模型: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可持续评价
Design of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System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ZHAO Xian-gui, XIAO Ling, MA Cai-hong, WEI Liang-huan, GAO Li-feng
环境的协调性,其模型为:
EECI=EOI / ETI
(6)
为了便于判断某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状况,在
模型(4)、(5)、(6)的基础上,构建出可持续发展指
数模型(SDI)。假定 3 项指标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权重
相等,区分正反指标和各自的变化范围(表 1)分别
对 ETI、EOI、EECI 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
利用模型(4)~(7)计算了其生态压力指数、生态
占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其
变化范围见表 1。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结合考虑世界各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级划分标准(表 2)。
2 案例研究
2.1 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评价 对 2001 年 147 个国家进行评价(部分结果见表
1204
中国农业科学
39 卷
表 1 全球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变化范围
Table 1 The range of ecological tension index,ecological occupancy index, ecologic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index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in the world
收稿日期:2005-09-30;接受日期:2006-03-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37055, 3967058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SM27),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03KR02) 作者简介:赵先贵(1958-),男,陕西耀县人, 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学。Tel: 029-85300830; E-mail: Zhaoxg@s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