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包括:
1. 访谈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开放式或半结构化的对话,收集其经验、观点和态度,以及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思考和动机。

2. 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互动和环境,以便了解他们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和反应,收集现实生活中的数据。

3. 文本分析法:通过对书面材料、文本或媒体报道进行详细的内容分析,以获取相关的信息和理解,例如文献综述、报告、新闻文章等。

4. 研究借鉴法:通过研究现有的相关文献和案例,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综合研究,以获得综合性的认识和发现。

5. 研究团体法:通过与研究对象组成小组或团队,进行集体讨论、合作和互动,以便收集多元化的意见和观点,促进共同的学习和发现。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法又称质的研究方法,是科学地研究和解释科学事实的一种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不使用数理统计技术的研究方法,因此在国际上一直被人们视为客观的方法。

一、质性研究概述1。

质性研究方法的概念质性研究(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简称QER)是由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创造的一个心理学概念。

是一种科学地探讨行为和事件的方法。

它采用自由的、多变量、非实验性的观察,使用第一手资料而非第二手资料,并且强调理解而非解释。

虽然“科学”并不总是意味着数据和计算,但是质性研究不仅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而且要产生出可重复的结果,就像它所追求的那样。

从根本上讲,科学应当采用科学方法去了解事物,并运用这种知识和信息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质性研究是对科学实验所得到的感性资料进行分析,以提取出新知识的研究方法。

即不是依靠精确的实验设计,而是根据对一系列现象的观察和分析,通过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来得到结论。

由于没有对实验做精确的控制,不能得到精确的结果,但是通过多次重复可以减少失误率,从而提高质性研究的可靠性。

2。

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2。

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

质性研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心理学家埃米尔·伯克的《关于特殊儿童和问题儿童心理学的研究》(1835)这部著作中。

在19世纪后期,德国的格奥尔格·威特海默(Wolfgang Kanter, 1819-1894)、瑞士的阿道夫·迈尔(Adolph May,1819-1894)、奥地利的阿诺德·豪斯霍弗(Arnold Vos hetberg,1851-1926)等人开始对与态度相关的外界条件作定量的测量,他们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函数,因此他们将态度看作是能够测量的,并且对态度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

到了20世纪30年代,科学方法的引入,使得我们能够建立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范式,使得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各种学科能够广泛的应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同时也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加充分地、更加透彻地、更加深刻地挖掘其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内在原因。

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

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
分析资料
采用归纳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 释,形成对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
Part
02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访谈法
总结词
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内心世界和经验
详细描述
访谈法是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感受和经验。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 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和深层次的想法,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研究主题。
案例研究法
总结词
深入研究特定个案的详细过程和背景
VS
详细描述
案例研究法是对个别研究对象进行深入、 全面的研究,包括其背景、过程、结果等 方面。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特定 情境下的研究对象,并从中提炼出一般性 结论。
文本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文本内容理解其意义和主题
详细描述
文本分析法是对书面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包 括文章、日记、信件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 研究者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研究主题。
主观性强
质性研究依赖于研究者对资料的主观解读和分析, 因此其结果可能受到研究者个人观点、经验和背 景的影响。
耗时耗力
质性研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资料收集、 整理和分析,对研究者要求较高,且研究成果产 出较慢。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获取方式
研究者应以明确、易懂的语言获取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确保其充分理解并自愿参与。
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智力障碍者等,研究者应特别关注其知情同意的能力,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其权益。
保密原则
数据保护
研究者应对收集到的个人信息进 行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第
三方。
存储和传输安全
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详解

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详解

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详解研究生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成果,而质性研究方法是研究生论文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常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以及其在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和特点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描述、解释和理解现象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

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方法更注重对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观点和经验的探索,以及对背后的意义和内涵的理解。

质性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强调研究对象的主观性:质性研究方法关注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观点和经验,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式获取研究对象的真实反馈。

2. 重视研究对象的环境背景:质性研究方法认为研究对象的行为和观点是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研究对象的环境背景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3. 注重研究对象的多样性:质性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小样本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以获取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二、质性研究方法的数据收集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深度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

1.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质性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

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研究者可以获取到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观点和经验,进而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2. 观察:观察是质性研究方法中另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言语和环境等,研究者可以获取到研究对象的真实反应和行为模式,进而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3. 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质性研究方法中一种重要的数据收集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研究者可以获取到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和背景资料,进而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和解释。

三、质性研究方法的数据分析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主题编码和理论构建等。

1. 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是质性研究方法中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03
质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明确研究目的与问题:质性研究的核心
研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
• 了解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 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改进提供依据
研究问题
• 探讨现象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 分析现象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基于研究问题与对象的考虑
研究方法的选择
• 根据研究问题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 考虑研究资源和时间限制
质量评估方法
• 采用同行评审和案例研究 • 保持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质性研究的报告撰写与呈现
报告撰写
• 遵循学术规范和报告要求 • 表达研究的观点和发现
报告呈现
• 使用清晰和易懂的语言 • 提供详细和完整的数据和分析
质性研究的伦理问题与注意事项
伦理问题
• 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和权益 • 遵循研究伦理和道德规范
注意事项
• 保持客观公正和尊重他人 • 注意数据保密和信息安全
06
质性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分析:质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的定义
• 对个别现象或事件进行分析 • 了解现象的特点和内在原因
案例分析的方法
• 使用描述性和解释性分析 • 保证研究的深入和具体
田野调查:实地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深度访谈
• 一对一的访谈形式 • 了解个体的观点、感受和经历 • 适用于深入了解和揭示个体特征的研究
焦点小组
• 多人参与的讨论形式 • 了解群体的共识、差异和互动 • 适用于探讨和比较群体特征的研究
观察法:现场观察与非现场观察的比较
现场观察
• 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观察 • 了解现象的实时和真实情况 • 适用于观察和记录人类行为的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深度理解和描述现象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它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适用于对复杂、多元、多样现象进行研究的场景。

在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质性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领域以及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文字、图片、声音等非数量化数据为研究对象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深入理解和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内涵和背后的意义。

相比于定量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更注重对研究对象的全面了解,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情境和背景进行深入挖掘,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在含义和复杂关系。

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质性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它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不仅关注表面现象,更注重挖掘背后的深层含义;其次,它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注重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主观理解和解释;再次,它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情境和背景进行深入挖掘,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在含义和复杂关系;最后,它强调研究过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鼓励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反思。

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领域。

质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社会科学领域,质性研究方法常常用于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在教育学领域,质性研究方法常常用于教学实践、学习过程、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质性研究方法常常用于心理现象、个体经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总之,质性研究方法适用于对复杂、多元、多样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场景。

质性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质性研究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保持研究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不要过早下定论,要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主观意见和解释;其次,要注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立良好的研究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再次,要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情境和背景进行深入挖掘,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在含义和复杂关系;最后,要注重研究过程的反思和总结,不断修正和完善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第一篇: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和研究步骤质性研究方法是指将研究对象从主观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究,以产生对对象本质和意义的理解。

其研究对象通常是个别的、小规模的样本,以非数量化的方式获取研究数据。

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方法不是追求数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而是强调数据的深度和质量,尤其是对对象的意义和文化背景进行挖掘和理解。

因此,质性研究方法适用于深入剖析对象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以及对复杂现象、多元主体和深层内涵进行探究的研究领域。

质性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 研究对象多样化:质性研究方法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可以研究多种不同类型的对象,如个体、小组、组织、社区、文化、经验、情感等。

2. 数据采集灵活性:在质性研究方法中,数据来源多样灵活,可以通过访谈、观察、文本分析、情境还原等各种方式获得数据,有效地满足研究对象特征的需要。

3. 研究过程相对自由和开放性:质性研究方法中,研究者不是预先定义好假设和变量,而是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让研究对象自行描绘他们的观点和经验,从而发现重要的问题和意义。

4. 数据分析方式多样化:在质性研究方法中,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主题分析、情境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研究对象所需的分析水平。

质性研究方法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确定:研究者首先要确定研究的目的和问题,并阐明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研究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包括选取样本、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等。

3. 数据采集:通过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方式获取数据。

4. 数据分析: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以发现关键问题和意义。

5. 结论和发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发现,并与已有文献做出比较和讨论,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

6. 研究结果的传达:将研究结果撰写成文章或报告,以向其他学者和实践者传达研究成果。

总的来说,质性研究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满足多种研究对象和问题的需要。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1. 访谈法:访谈是一种问卷调查的补充形式,它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被访者的内心世界和想法,能够向被访者提出更具体、更丰富的问题,以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2. 观察法:观察法常被认为是质性研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提供对行为对象的无编辑的、客观的观察。

3. 聚焦小组讨论法:聚焦小组讨论法则借助小组的统一思想和参与讨论的动态影响,让参与的个体能够更友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法常常被用于获取个体的内心和心理反映,以深入的解释被访对象的主观意愿、行为以及某种特定现象的原因。

5. 历史書面方法:历史書面方法是收集有关古代或近代历史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常常使用档案资料、报纸和学术资料来分析一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可以作为重要的资料支持研究的结论。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对现象进行深入理解和解释的研究方法,它主要依靠文字、图片、声音等非数量化数据进行分析。

与定性研究方法相对应的是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依靠数字和统计数据进行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人们的行为、态度、观念等,为定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和支持。

首先,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和描述。

通过深入的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方式,研究者能够获取丰富的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内在动机、情感和行为。

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方法更注重对研究对象的个体特征和背景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能够揭示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质性研究方法注重对研究对象的解释和理解。

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试图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研究者会对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挖掘出其中的模式、主题和结构,从而为研究对象的行为和观念提供深刻的理解和解释。

质性研究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揭示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研究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此外,质性研究方法还注重对研究过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如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以获取丰富的数据。

在数据分析阶段,研究者会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如内容分析、主题分析、情境分析等,以揭示出数据的内在模式和结构。

质性研究方法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应对复杂和多样的研究对象,为研究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总的来说,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对现象进行深入理解和解释的研究方法,它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描述和理解,注重对研究对象的解释和理解,同时也注重对研究过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质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人们的行为、态度、观念等,为定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和支持。

通过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研究对象,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在自然情境下,通过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的特点包括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以及重视研究关系。

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在于目的、内容、设计、手段、工具、关系、抽样策略、收集资料等方面。

质性研究方法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

在质性研究中,推广度和伦理道德问题也非常重要。

推广度指研究结果是否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伦理道德问题则指研究过程中是否尊重被研究者的权利和尊严。

在进行质性研究时,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类型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进入现场的方式、收集资料的方法、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以及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都需要考虑到研究的实际情况。

最后,对研究的质量进行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信度和效度问题外,推论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也需要被重视。

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类属分析是根据资料呈现的某个观点或主题对其进行分析,是一个较大的分析单位。

在类属分析中,需要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解释这些现象的概念和术语,包括类属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等。

情境分析则是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中,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对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分析。

分析资料的手段包括画图、列表、写反思笔记、运用直觉和想象、比喻、类推等,以及阐释循环,即在部分与整体之间不断对比,建立联系。

质性研究成果需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表达。

与量化研究报告不同的是,质性研究报告需要考虑读者对象、叙述风格、叙述人称、书写角度以及研究者的位置等。

报告需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详细叙述,并对涉及主题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描述,还需要详述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关系的反省历程,以帮助读者判断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完整word)质性研究方法

(完整word)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

质性研究的定义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

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

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5)重视研究关系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

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与定量研究方法相对应。

质性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深入了解和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意义和过程。

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人类个体、群体,也可以是社会机构、文化现象等。

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在于它强调对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灵活的设计。

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往往更加密切,研究者需要通过观察、访谈、文件分析等方式收集数据,并采用文字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质性研究方法不关注数量和普遍性,而是关注个体和特殊性。

它通过描述和解释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内在机制,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质性研究方法有许多具体的方法论和技术,如个案研究、现象学、内容分析等。

其中,个案研究着重研究个体或特定情境下的现象,现象学则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来捕捉现象的本质特征,内容分析则通过对文本和文化产品的分析来了解其意义和影响。

质性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提供深入和全面的理解,揭示问题的内在机制和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同时,它也有一些挑战,如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主观性,研究者的个人偏好和信念可能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总之,质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1.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身临其境地参与研究对象的生活和活动,观察他们的行为、互动和环境,并记录下来。

2. 深度访谈法: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和探究,以了解其观点、态度、经历等,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

3. 文件分析法:研究者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文件、资料等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文件、图片、录音等,以探索其中蕴含的观点、态度和意义。

4. 群体讨论法:研究者组织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性的小组讨论,通过互动、交流和碰撞,挖掘研究对象的观点、态度和意见,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5. 现象学方法:研究者采用凭直觉、感知和感受的方式,融入到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中,通过对个体和群体经验的感知和描述,描绘出问题的内在本质和现象特征。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它针对研究者所在的社会环境,试图揭示其内在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

此外,质性研究也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某一特定背景下的社会现象,从而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帮助。

根据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质性研究可以分为五种不同的方法。

首先,观察法是质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在观察活动时,可以通过观察者记录、视频记录、照片记录等多种方式来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情感。

此外,观察记录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对研究发掘更多的见解。

其次,参与者观察是一种质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它涉及研究者参与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或活动,并同受试者交流,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研究背景和社会现象。

在参与者观察中,研究者通常会用访谈表、视频记录和其他方式对所参与的社会情境进行记录,以便更好地反映和研究社会的变迁。

第三,文献研究是有关质性研究的另一种方法,它涉及研究者对可获取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

该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从不同的文献资料中,收集和解析研究背景所反映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深入了解研究背景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

此外,采访也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其目的是获取有关受试者的信息,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观点。

采访可以通过电话、脸谱、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实施,以确保受试者能够给出真实和丰富的回答。

最后,日志记录法也是质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涉及研究者收集受试者的日常观察、活动经历、记录等内容,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受试者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总之,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更深入的解释和分析社会现象的发掘。

质性研究的五种不同方法能够更好地确认社会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可以指导政策制定,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质的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质的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质的研究方法复习要点本文档旨在复质的研究方法的关键要点。

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非统计数据,以理解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经验。

以下是质性研究的一些重要要点:1. 理解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和意义。

- 它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和解释,而不是量化和统计分析。

- 质性研究方法通常使用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技术来收集数据。

2. 数据收集方法- 访谈:通过与参与者进行面对面或远程访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经验和观察。

- 观察: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和互动,研究者可以获得详细的信息。

- 文本分析:对书籍、文章、文档等文本进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模式、主题和含义。

3. 数据分析方法- 归纳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研究者可以归纳出普遍的模式、主题和概念。

- 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分类和解释数据,研究者可以深入理解数据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 逐步分析:研究者可以逐步分析数据,从而逐渐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更深入理解。

4. 研究可信度和效度- 可信度:质性研究中的可信度指的是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研究者可以通过交叉验证、数据记录和研究者立场的透明度来增强可信度。

- 效度:质性研究中的效度指的是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研究者可以通过详细的描述、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的透明度来提高效度。

5. 伦理问题和保密性- 质性研究中存在一些伦理问题,例如隐私保护、知情同意和研究者参与等。

研究者应遵守伦理准则并尊重参与者的权益。

- 保密性是质性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者应采取措施确保参与者的身份和信息得到保护。

以上是质性研究方法的一些重要要点。

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现象,揭示其中的意义和模式。

在进行质性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充分理解研究方法,合理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并遵守伦理准则。

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法质性研究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是探索和理解人类行为、观念和经验的本质。

与数量研究法不同,质性研究方法不依赖于统计数据和数字分析。

本文将简要介绍质性研究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质性研究法是一种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详细观察和分析,获得对某一现象的深入理解。

质性研究法适用于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类行为和经验,尤其适用于需要理解时间、环境和情境背景的情况。

质性研究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全面性:质性研究法强调尽可能多的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充分理解研究对象的多个方面和层面。

2. 可视性:质性研究法通常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图表等方式展现研究结果,以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到研究对象的本质。

3. 灵活性:质性研究法允许研究者灵活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适应研究对象的需求。

研究者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以获得全面的信息。

4. 解释性:质性研究法主要关注解释和理解,而不是量化和统计。

研究者通过对数据的解读和分析,以解释和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经验。

质性研究法适用于多个领域和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在社会科学领域,质性研究法可以用于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访谈、焦点小组讨论、观察等方式,收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言谈和行为,以探索特定社会现象的内在原因和动机。

在教育领域,质性研究法可以用于研究教学方法、学习过程、教育政策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教室实践、访谈学生和教师等方式,获得对教育实践的深入理解,并提供改进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建议。

总之,质性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于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观念和经验。

它的主要特点是全面性、可视性、灵活性和解释性。

质性研究法适用于多个领域和学科,可以应用于研究社会现象、教育实践等。

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法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方法包括民族志、参与式观察和田野调查等;定量研究包括问卷法,实验法等等。

质性方法包括哪些方法民族志Ethnography,又称人种志。

作为一种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民族志要求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的,动态的,情景化的描绘,探究在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民族志是很多方法的集合,包括参与式观察法(后面会讲到),图像收集,访谈等等方法。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两大范式。

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研究中应采用质的研究还是量的研究更为科学有着激烈的论争,同时也企图寻找结合的路径。

但通过分析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对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运用,看到的却是教育研究者对方法论及其方法的忽视。

因此涵养科学精神才是教育研究者必须且迫切的选择。

质性研究以描述的方式实现意义的理解,根本的问题,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与思辨的研究、科学的研究不同研究传统,具有了独特的研究风格和特色。

民族志是质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要求研究者长期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解。

因为社会中存在多种文明的共存,如果想要研究其他文明,抛弃自身看法与成见是很困难的。

因此,民族志需要到所研究的地方上居住一段(较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学会当地的语言,为了沟通的方便。

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摆脱因为当局者的歪曲导致的资料不真实的问题。

参与式观察法观察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研究者也是参与者。

参与式观察可以保证研究者比较顺利地进入研究现场,与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中倾听和观看他们的言行。

老师这个身份就是典型的参与式观察。

一边教授学生,一边观察学生的言行。

参与式观察的主要特点在于对整体情境的考量,对参与者行为的关注和对被观察者理性的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备工作
确定访谈的时间地点
受访者方便为主,感觉轻松,安全 访谈时间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不会 感到厌烦即可
协商相关事宜 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课题 语言的使用 交谈规则 自愿原则 保密原则 录音问题
❖ 设计访谈提纲
使用访谈提纲一定要保持一种开放,灵 活的态度
保持开放的心态,准备接受访谈者不同 的反应,按照对方的思路深入下去
回应
❖ 类型和作用:
认可:“是的。很好,恩,对”;可以鼓励继续 重复,重复和总结:确认是否理解正确
以受访者的角度理清内容 自我暴露:“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去权威和具有理解的能 力 鼓励对方:可以感到放心,有信任感——很难回答的问题
❖ 避免的回应方式:论说型和评价型 ❖ 回应的时机;自然,及时。顺畅沿着受访者的思路
目的
❖ 历史研究的方法用在护理领域以再现事件, 分析决策后面的原因,追寻导致目前事件的 活动和影响,分析进程的科学背景和渊源, 发现事件的起始动力和序列,分析一个人的 想法,设释一位领袖的影响,从而理解在特 定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的 护理。
收集资料的方法及应用
❖ 历史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是严格查阅 资料。研究者也可以访谈相关的人物、回顾 和分析录像带或电影资料、探访事件发生的 地方、实物考察。
❖ 个案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 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 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收集资料的方法及应用
❖ 资料收集常采用合众法,观察、访谈、田野 日记、文本分析(文本包括用各种手段记录下 来的所有资料或图片)测量等
❖ 应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急症卫生服务机 构的出院计划
历史性研究
❖ 历史研究法是研究过去以解释现在和未来。 开展历史研究是要发现未知,回答问题;寻找 与现实的关联和关系;交流个人或专业的以往 成就;从而激发专业团体内部成员自豪和才智
❖ 记录格式:卡片式:每张卡片上方写上观察者的姓名,观
察内容的标题,地点,时间,标号,此套笔记的名称,页码; 没发生新的事件,新的人物出现,话题的提出都应该另起一
个卡片;语言具体,清晰,实在,命名准确
个人体验
❖ 研究者本人是研究工具,个人的素质应该比较高, 心理比较强大。
❖ 应该多了解一些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为后 期资料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扩宽思路。
❖ 准问的适时和适度具体办法:悬置;捕捉受访者在 谈话中有意无意的言语标记,除了提供信息之外, 还有一些自己的动机,兴趣和利益
倾听
❖ 倾听方式: 行为层面(指态度):表面的,消极的, 积极地 认知层面:强加的,接受的,构建的 情感层面:无感情的,有感情的,共情的
倾听基本原则: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 容忍沉默(原因)
进行以及个人感觉和经验
观察
❖ 作用:很少被人所知的社会现象 事实与当事人所说的情况不符 需要了解事情的连续性关联性和背景脉络 社会现象需பைடு நூலகம்深入个案调查 不能活补血药怨言交流 发现新问题构建自己的“扎根理论” 对其他方法有辅助作用
不适用的情况:量化分析;宏观点差,过去的,私人 的事;思想观念,词语概念,意义探讨;因果分析
❖ 访谈时特别要注意不要打断受访者的思路,容忍 沉默,不要随意的评价对方的话,不要用自己思 维方式考虑对方的意义
❖ 一定要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要与对方能产 生共鸣,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处 世态度
❖ 以受访者为主导,将自己的先见适当的悬置, 但这种先见是理解事物,是人类相互交流, 相互理解的必要条件;应该有效利用,达到 “视域融合”
访谈提纲应及时修改,前一次的访谈结果 可为下一次的提供依据
访谈的注意事项
❖ 现场笔记
内容型:记录所说的内容,可以录音代替 观察型:场地,环境,受访者衣着和神情 方法型:访谈者使用的方法以及其对访谈过程 和结果的
影响 内省型:访谈者的个人因素对访谈的影响 最好的预防措施:记下所有的事情(访谈初期),可以采
观察的实施
❖ 确定观察问题:比较具体,可操作的问题 ❖ 制定观察计划和提纲:6个W
谁——who 什么——what 何时——when 何地——where 如何——hor 为什么——why
观察记录格式
❖ 基本原则:清楚,有条理,便于今后查找 ❖ 记录笔记的四个部分
实地笔记:记录看到听到的事情 个人笔记:个人在实地观察的感受和想法 实地笔记:观察者使用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方法笔记:观察资料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
中,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经验提供了大量的 现象学问题, ❖ 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访谈法,如深度 访谈法、焦点团体访谈法;日记 ❖ 实例:探讨老年病人而对肿瘤诊断的感受_
访谈
❖ 结构分类:开放型,半开放型,封闭型 ❖ 正式程度:正规型和非正规型 ❖ 接触方式:直接性和间接型 ❖ 访谈人数: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 访谈次数:一次性和多次性
用速记法,一定要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话
❖ 非语言行为
1.外貌,衣着,打扮,动作,面部表情,眼神, 人际距离,说话和沉默的时间长短,说话时的 语音,音质和音量,姿态等
2.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受访者的个性,爱好,社 会地位,受教育程度,态度以及他们的心理活 动,进而帮助理解谈话中所表现出的语言行为
3.适当的可以用谢图画,图片或卡片等;不仅 可以使用自己的非语言行为,还可以观察对方 的非语言反映(做些简短的记录)
民族志
❖ 人种学研究即在自然情境下进行长期的 体验性研究,使用无结构的方式收集资 料,探究研究对象的意义构建等。
❖ 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在自然场景下参与 性观察和面对面访谈的田野工作,反映 文化的实物和生平、图像和电影。文化
❖ 守门员 ❖ 实例:产后中国香港妇女的自我护理。
现象学
❖ 适用于了解生活经验本质的问题研究。 ❖ 其目的是明确现象的本质和含义。护理领域
❖ Mackintosh作过有关男性在护理中的历史研 究
行动研究
❖ 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 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用于 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组织研究、社 区研究、医疗护理和教育
❖ 目的: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实践中的 问题进行改革
扎根理论
❖ 扎根理论是对某一特殊现象的理论解释。这 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 收集资料(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寻找反 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在这些概 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形成理论。此方法一定 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 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 了新的概念和思想
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实证主义 ❖ 后实证主义(研究者) ❖ 批判主义(教育者) ❖ 建构主义(学习者)
质性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 个案研究 ❖ 历史研究 ❖ 行动研究 ❖ 田野研究 ❖ 扎根理论
❖ 民族志 ❖ 现象学
个案研究
❖ 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意义研究对象(人 与事)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如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机 构,他针对现实情境中的真实个体或团 体的研究 。
提问的原则和问题类型
❖ 重要原则:尽可能的自然,结合当时的具体 情况,感觉比较轻松
❖ 问题类型: 开放型和封闭性 具体型和抽象型 清晰型和含混型
提问时要注意通俗化,贴近对方的心灵和生活
追问
❖ 基本原则: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语言和概念来询问受 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行为
❖ 追问的时机和度:尽可能使受访者的意愿表现充分 后在进行追问相关问题,自然而然的衔接;使访谈 进展自然,顺畅,按照受访者的自由联想进行下去
质性研究的概念
❖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 然环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对社会现 象进行整体性的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 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 和意义的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的特点
❖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 是认识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 ❖ 自然主义的探究 ❖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 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化和建构的过程 ❖ 用归纳,分析,综合,推理等思维方式 ❖ 反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