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训练迫在眉睫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思考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c2860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b.png)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思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更深的理解和共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表达,而这种深刻思考往往包含了丰富的情感。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去体验人物的情感、感受情节的跌宕起伏、领会作品所蕴涵的情感内涵,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样才能真正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安排课文朗读、情感体验、情感表达等环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在体验中感受情节的发展变化,在表达中释放自己的情感共鸣。
情感的渗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不同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不同的人生境遇,理解到不同的情感世界,这些都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起着很大的熏陶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导读、导学、导思的方式,引导学生去领略文学作品所展现的美感,教会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
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不断的阅读中形成独特的审美眼光和审美情趣。
情感的渗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通过阅读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塑造学生的灵魂。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情感疏导、情感交流、情感引导等形式,引导学生去体验作品所展现的人文情怀,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从中汲取智慧,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情感分享、情感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人生哲理,开阔心胸,提高人文素养。
情感的渗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情感是语言的载体,只有通过情感的渗透,学生才能更好地驾驭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情感交流、情感解读、情感表达等形式,引导学生去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3eb98b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3.png)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1. 引言1.1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动和启发。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进而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教育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可以通过利用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以及通过阅读启发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
这些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思维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需要重视和关注的教育内容。
2. 正文2.1 情感教育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情感教育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小学阅读教学作为学生接触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在情感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情感教育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感,从而拓展自己的情感世界,增强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健康的情感品质。
利用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也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
故事情节中的冲突、转折、高潮等元素都能触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体会到情感的包容和共通性。
这种情感共鸣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进而提升阅读的质量和深度。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式,可以引发学生对情感的思考和感悟,促使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到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渗透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3ca0a7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b.png)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注重情感教育的一门学科,而阅读教学更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更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
本文将从情感教育与阅读教学的关系、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以及情感教育渗透的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情感教育与阅读教学的关系情感教育与阅读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阅读是一种情感活动。
阅读不只是简单的识字和理解文字的过程,更是一种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产生各种情感体验,如愤怒、悲伤、快乐、愉悦等。
阅读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表达情感。
情感对阅读的影响是深远的。
良好的情感状态能够促进阅读的进行,而负面的情感则会阻碍或影响阅读的进行。
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所读的文章。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情感教育能够增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只关注内容的理解和文字的解读,忽略了作品所具有的情感内涵和意蕴。
而情感教育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跳出文字的表面,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情感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作品的情感。
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学生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三、情感教育渗透的具体方法情感教育的渗透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进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以下是一些情感教育渗透的具体方法:注重作品情感意蕴的阐释。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作品情感意蕴的解读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利用情感启发教学。
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教学时,可以利用一些情感启发的教学方式,如音乐、情景再现等,来引发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837a1d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7.png)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语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纯的语言和阅读能力培养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而情感教育的渗透,能够让阅读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对学生全面发展更加有益。
本文将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一、培养学生的情感投入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能否有所共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情感投入。
而情感投入又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阅读品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分享经历等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文本情感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
当教师教授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时,可以从自身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友情故事,通过对友情的真挚感悟来感受文本中的情感,从而增加学生的情感投入。
二、引导学生审视社会现实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思想和引导他们审视社会现实。
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对社会现实有更加敏锐的观察和感悟,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文本中的社会现实题材,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并与之互动。
当教师教授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引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行动,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三、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是人类智慧的源泉,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和享受。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体验进行深入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体验能力。
在教学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时,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走进散文中的情境,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和体验,从而增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和诗意体验。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渗透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1db7f54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9.png)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渗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是对学生情感情绪的熏陶和引导。
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情感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如何加强情感教育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心理和情感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使他们具备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对文字和语言的理解,更是要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物、事件、情节等的感受和体验,产生共鸣、引发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
情感教育的渗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之一。
二、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1.选材和导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选取文学作品时要注重情感启蒙。
选取那些具有深厚人文情感内涵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茶馆》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教师还要在导读环节中,通过讲解作品背景、情节梗概、人物性格等,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品味和深入思考,体验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包括对人物的愤怒、悲痛、欢乐等不同情感。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运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共鸣,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感表达的写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渗透。
3.情感情绪的引导和疏导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因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遭遇等产生不同的情感情绪,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疏导学生的情感情绪。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643320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b.png)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审美情感。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品格和审美情感。
而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情感价值。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力。
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课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
教师可以结合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内涵,比如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叙述手法、意境描绘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和情感体验活动,比如通过朗读、表演、演讲、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和感受作品中的情感价值,帮助他们培养审美情感和情感交流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达活动,比如通过写作、绘画、歌曲创作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达,深入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世界,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促进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应该注重选材和教材布置,选择具有鲜明情感价值和积极情感表达的文学作品,比如优美的诗歌、感人的散文、优秀的小说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和真挚的情感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氛围。
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和情感表达的引导,通过创设情感体验的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联接,深入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内涵,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0be51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1.png)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他们具备良好的情感素养。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将情感教育渗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情感、锻炼情感,已成为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希望能够给语文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通过情感化的阅读材料引发情感共鸣情感教育的渗透必须从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开始。
语文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而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情感化阅读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温情感人的小故事、优美感人的诗歌等,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
《小猫钓鱼》这篇小故事,故事情节简单,但充满了温馨和感动,读完后能够激发学生的亲情之情,让他们在阅读中培养家庭观念,锻炼情感。
二、注重教师带情感阅读示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仅要讲授知识,更要注重对情感的渗透。
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一起感受故事中的情感,一起品味诗词里的情感,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从阅读中产生共鸣。
通过教师的带情感阅读示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内在的情感,从而锻炼和培养自身的情感。
三、结合生活实际引发情感体验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其中情感体验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情感体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他们在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情感、在生活中体验情感,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学生亲友生日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贺卡、写生日祝福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实践中感受情感。
四、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表达个人情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情感、锻炼情感,并且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情感表达出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主体性。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dfc34ef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1.png)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情感教育是最近几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一种教育方式,它的核心理念是为学生的情感发展打下基础,提升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也越来越重要。
下面就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谈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一、教学目标情感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会情感素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教学过程,增强学习热情。
同时,情感教育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增强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一)情感体验法情感体验法是情感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其核心是通过特定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体验,从而促进情感发展。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活动,如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演讲比赛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本中的情感细节、人物心理等。
(二)互动讨论法互动讨论法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方法,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社交情感素质和合作精神。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课堂展示,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提高语文思辨能力。
(三)编写心情日记编写心情日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增强情绪管理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编写心情日记,记录对文本的感受,思考自己的情感状态,从而培养情感谴责技能。
三、教学评价一流的教育不仅要重视教学过程,也要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多元化评价针对情感教育,教师要求学生参加情感活动,编写心情日记等,不能仅仅通过成绩给出评价,还需通过其他方面的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这种关系能够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情感发展。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70779f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4.png)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语文是一门以阅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而阅读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外,还应该注入情感教育的因素。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感教育在课文选择上的渗透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而课文的选择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注意课文的题材和内容,要选取那些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意义的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善、真、爱等积极的情感因素。
课文的题材也应该多样化,涵盖人生百态的各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领悟人生哲理、感悟人情世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文的布置上,要注重课文的情感渗透。
可以在布置课文时,配合适当的导读和导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情感投入。
老师在阅读引导中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发表情感评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达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的感受和评论。
通过学生的情感表达,可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升华。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而阅读体验中的情感因素尤为重要。
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图文并茂的课堂设计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验到美、善、真等情感因素。
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章中所表现的情感氛围,增强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
老师还可以通过情感体验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感表达等形式,在体验中感悟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情感投入。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应该贯穿始终,渗透于教学的方方面面。
只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同,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情感体验,感受到课文中的美、善、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3047bc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d.png)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如何识字、读书、作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使他们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如何渗透的。
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会让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通常包含丰富的情感内容,比如爱情、友情、家庭、责任等。
当学生读到这些作品的时候,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被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所感染,从而产生共鸣,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
比如《红楼梦》中的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他们的爱情故事、友情故事以及家族纷争等情节都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引起他们的情感反应。
通过这些情感的表达和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比如人物的喜怒哀乐、作者的情感倾向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诗歌朗诵、文章创作等形式来进行情感表达。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
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影响,比如在读到一些悲伤的故事时可能会感到伤心,而在读到一些欢乐的故事时可能会感到快乐。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会接纳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学会调控自己的情感,让自己在不同情境下都能够保持平和的情感状态。
这对于学生的情感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有些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往往涉及到社会责任、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内容,比如一些关于救灾救援、保护环境、帮助他人等的故事。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66e7bb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0.png)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摘要】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激发阅读兴趣,提升综合素质。
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包括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情感表达,提升情商和智商的结合。
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仅是读书学习,更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可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可以让他们在阅读中体会到人生的情感。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赋予阅读更多意义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情感教育、重要性、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处理情绪、阅读兴趣、综合素质、策略、必要性1. 引言1.1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更加健康成长。
情感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欲望和主动性。
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也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注重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
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书籍,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行为动机和内心世界,帮助他们理解和认同不同情感体验。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模仿书中的人物形象,学习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欣赏优秀作品中的正面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心、正义感和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善待他人,关爱社会。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3b1eefe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1.png)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阅读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情感教育同样也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何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成长,是每一个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要启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在阅读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来感受情感。
在学生读完一篇故事之后,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情感是如何在故事中产生变化的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要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阅读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载体,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认识到丰富多彩的生活。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增进对生活的认识和对情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可以选取一些描写友谊、亲情、奋斗、成长等主题的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谛,引导他们在情感体验中成长。
要倡导阅读与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情感。
阅读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更要引导学生将所读的作品与生活相结合,以生活为素材,加深对情感的体验和认识。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写读书心得、故事感悟、生活体验等,引导他们将阅读中的情感渗透到生活中。
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图书馆、书店等地方参观,鼓励他们主动去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1470ce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a.png)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情感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世界,感受不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
本文将从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渗透的途径和方法、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1 帮助学生认识情感的重要性情感是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与世界交流、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认识情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情感的认知。
正确认识情感,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
1.2 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而正确的情感抉择和情感调控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非常重要。
通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和生活态度。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是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技能,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文学作品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
可以选取一些富有情感色彩和人文关怀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文学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1bc22e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5.png)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情感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而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渗透点。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和理解不同的情感,培养情感的表达和认知能力,提高情商,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需要、渗透点以及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小学生正处在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情感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阅读教学则是情感教育的天然载体,可以通过传递文学情感、培养阅读情感、增进阅读情感与生活情感的联系,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情感投入,从而提高情感的认知能力。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压力的增加,小学生的情感问题也日益凸显。
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和应对能力,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处于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关键时期,而通过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他们可以感受和理解不同的情感,培养包容与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观和情感认知。
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读物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读物。
这些读物内容要具有积极的情感因素,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思考和表达。
《熊出没》系列、《小王子》等都是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
2. 创设情感渗透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情感渗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情感情境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可以通过音乐、绘画、戏剧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投入到阅读的情感中,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通过分享、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在阅读时的情感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
4. 组织情感体验的活动开展一些情感体验的活动也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渗透点。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1b7052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1.png)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教育又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和表达情感,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教育挑战。
本文将探讨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
让我们来看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阅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增进对文学作品的共鸣和感悟,从而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情感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可以通过挖掘文本中的情感素材,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色彩的文学作品或文章进行教学,比如《草房子》、《小石头》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文本,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元素,如人物的情感变化、事件的情感冲突等,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感悟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
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情感表达,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情感表达的任务,如写读后感、感悟心得、创作情感故事等,让学生通过情感表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或文章的情感体验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词恰当、表达真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敢于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角色扮演、小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增强情感表达的真实感和生动感。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渗透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1009c2b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5.png)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渗透随着人们对于情感教育的重视,语文教学也对情感教育的渗透越来越重视。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也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健康发展。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深入挖掘情感教育这一维度,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中的情感信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渗透成为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情感教育渗透的重要性1. 发展学生情感智力情感智力是指个体在处理情感信息方面表现出来的优秀能力。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情感智力的重要手段。
正是通过情感教育,学生才能体验到积极情感,了解情感的表达方式,增强自我意识,提高情感自我调节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道德感道德感是人格基础的核心,体现了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品质。
情感教育通过让学生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感和不同立场的情况,以及对学生的自我规制,社交软技能等能力进行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
3.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情感教育也是一种社交教育。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可以让他们在与他人沟通中,感知和掌握对方的情感,回应对方的相应情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人交流。
1. 情感教育在选取教材时的渗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选择具有情感色彩、情感深度的文本是很重要的。
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学生可以体验到各种情感的转化和发展,培养其感知、表达和掌控情绪的能力。
同时这些故事也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人生智慧,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初中香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更好地理解文本。
如,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分组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描绘角色情感变化,分析人物的性格和行为,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细心保持耳朵和眼睛的敏锐度,留心学生的情感反应,并及时通过问题的引导和讨论来提高学生感知、分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情感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情感本身的特点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
三、结语情感教育是一项全球性的需求。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043f5e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e.png)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育者们逐渐认识到情感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的重要性。
作为学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也不可忽视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成长呢?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一、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人物情感、情节变化、作者的感悟等。
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励志情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人物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情感体验。
教师还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情感描写,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学会用心体验别人的情感。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二、引导学生品味人生阅读教学中,教师们还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品味人生,感悟生命的真谛。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哲理性的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价值观的内涵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到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对人生中的困境、挑战和幸福进行深入思考。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自觉地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培养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阅读教学中,教师们还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
可以设计一些情感的交流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其中的情感,然后进行情感表达。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或者通过写作、朗读等形式进行情感表达。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还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可以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共鸣,产生共鸣。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eccafe3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e.png)
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在小学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情和
品德,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阅读教育中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培养情感情绪。
阅读是让学生接触文字、
情感、思想和历史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理解社会、文
化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体验情感情绪。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培养情感情绪。
在探究文本思想和情感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的理解、感受等,在这
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然地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培养他们的情感情绪。
第二,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合作意识。
阅读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接触文字、情感和思想,还要让他们了解文化、社会、人生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
通过阅读,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体验不同的文化背景,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感受。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共同合作的目的。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的了解自己和社会,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意识。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和修养,以及社
会的团结和稳定。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66a35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e.png)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也越来越重要。
情感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心理素质,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情感和品格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在其中渗透情感教育,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和谐人格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基础和灵魂。
情感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心理素质,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也证明了情感对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所以,开展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1.选取具有情感渗透点的阅读材料情感教育的渗透需要从阅读材料本身入手,教师应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的阅读材料,例如有关友情、家庭、师生之间的故事等。
这些具有情感渲染力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内心情感。
2.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与表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可以通过提问、写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体验材料中的情感,并进行情感的表达。
通过学生的情感表达,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从而指导学生逐渐领会情感的精髓。
3.角色扮演与情境模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或者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冲突和情感体验。
通过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情感内涵,并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4.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培养语文教学需要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培养的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中人物的情感选择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训练迫在眉睫摘要: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听读,说感受、写启示来加强情感训练,是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情感训练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训练的优秀范例。
尽管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训练的口号提得很响,但由于找不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大多数教师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或思想上,很少运用于教学实践,即使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训练,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为了情感而进行训练,显得生硬僵化,矫揉造作,明显和学生实际相脱节。
既收不到实效,又浪费课堂时间。
二是把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训练简单相加,引不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无法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火花,达不到训练目标。
三是情感训练不到位,学生反应淡薄,课后很快遗忘。
造成课堂教学
和社会生活脱节,甚至背离,学生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情感教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它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勤思、多读、善写,又要进行思想文化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特长,丰富精神世界,
从而使阅读教学充满活力贴近生活。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情感训练,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提高素养势在
必行,迫在眉睫。
一、以读促思,以思激情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可见,朗读在语文课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朗读,促进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咀嚼语言文字时感受文章中内含的感情。
读书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朗读、默读、轻读、齐读、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读……关键是教师如何运用好这些形式引导学生支读。
比如在教《让我们用残损的手掌》这一课时,十分遗憾,我们无法身临其境,去感受革命志士被囚牢狱仍心系祖国苍生的景象,就让我们从作者写的诗歌中、从他细腻的笔触中来体会吧。
看是否能读出美、感受到美。
于是学生就兴致勃勃地读起来。
这样的朗读,学生融合了自己的情感,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样朗读指导,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的心灵进入作者创作时的激情中,让学生自己去揣摩。
二、听读课文,体味情感
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并不相同,有时对同一段文章的理解也不相同,此时,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强求统一,生搬硬套,可以预留让学生抒发自己
的感情的空间。
在平时语文课的朗读指导中,教师经常会对学生说:“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好吗?”然后指名学生回答,运用作者的语速、语调来读,看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然后再齐读或指名读一读,就算体会了这段文字的情感。
其实,这种形式的训练和指导,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还没有被调动起来,还
只是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的信息,如果能换成另一种形式来进行朗读指导可能效果会更好!如教师范读或听录音读,让学生仔细倾听,并思考:“你能听出什么?或你听到什么?”这时候,学生会尽力去探索语言文字的结构、联系和情感蕴含点,从而达到情感训练的目的。
三、说说讲讲,暴露情感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人是个性的、感性的,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并不相同,有时对同一段文章的理解学生的层次也不尽相同,此时,作为我们教
师不应强求统一,生搬硬套,一定要让学生适合自己,跟自己的标准答案接轨。
我们可以释放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保留意见,让学生讲讲自己的见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说出根据、缘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找准切入口,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误入歧途的思路能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把握好教材,预先考虑
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误解。
如《老王》这篇课文讲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学生可能会误认为不要做只讲体面的人,就是讲体面不好,这时教师就要放时间让学
生讨论:人要不要讲体面?讲体面与只讲体面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让学生充分暴露情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进行点拨引导。
四、写写启示,升华情感
叶老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说的就是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
许多好文章读了以后,有一种令人心潮起伏的感觉,或催人泪下,或令人沉思,这样的文章更是进行情感训练的好文章。
学生读了之后,心中若有所思,口有所言,却又无以言表。
此时,让其静心沉思,随笔录下所思所感,感情渲泄之处,情真意切,不仅巩固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思维,还强化了学生的情感,定型记忆,写完后,集体或个别交流,教师点拨引导那些有益身心、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融入学生的记忆中。
那些由学生自己激发、寻找、创设出来的情感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其印象,成为其日常生
活中的行动准则。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训练,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使学生学习效率成倍提高,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情操,净化心灵,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张行涛周卫勇《中学课程教学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③夏俊生主编《新课堂创新教法与经典案例评析》【c】世界知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