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析
高职管理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作者简介 : 张希玲( 9 4) 女 , 1 7 一 , 河南宜 阳人 , 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
5 5
河 南机电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
2 1 年 5期 01
识、 技能、 素养 的支撑 。在设计和使用教学方法时, 注重探究性学习 、 按 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等现代教育 照学生学习的特点 , 将任务驱动贯穿在学习的每节课 理念的应用 , 以工作过程设 置职业情景 , 采用 角色扮 中, 教师布置任务 , 重点把握和控制教学过程中各个 演 教学法 , 置 一个 模 拟 公 司 的情 景 , 学 生扮 演 不 设 让 环节要实现的 目标和实现该 目标的过程 。学生作为 同 的角色 , 过建立 健 全组 织机 构 , 择 经营 范 围 , 通 选 划 整个教学过程最重要的参与者和任务 的实施者 , 参与 定工作 任务 , 事 公 司 经 营 的 各个 环 节 , 炼 学 生 岗 从 锻 任务 , 直到完成任务。通过任务 的完成 , 学习相关 的 位业务的操作能力。 基本知识和技能 , 使学生明确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条件 通过模拟公司运营这一情景教学模式, 穿插进各 和应用领域。在实施教学 中, 坚持教 与学 同步 , 学与 岗位能力的训练 , 使学生对 中小企业工作过程有 了整 做合一 , 课堂与实践一体 , 同时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体认识 , 同时还让学生学会 了业务操作的基本规程 和 以显 性教 学 和 隐性 教 学 两 个 方 向进 人课 堂 。课 堂 的 实践技能 , 以及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 运用 , 感受 显性 教学 主要 就 是 把 职 业 核 心 能力 相 关 模 块 以课 程 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 真正做到学校与公司企业 的 的形式安排到课表中, 课堂的隐形教学主要是把职业 无缝 对接 及深 度融合 , 学校 培 养 的高 职毕 业 生更 受 使 核心 能力 相关 模块穿插 到相 关课 程 内进 行教 学 。 用人 单位欢 迎 。 () 2 运用案 例 情 景教 学 , 现 理 论 学 习 与 实践 应 2 2 加 强校 企 合 作 。 专 业 课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的职 实 . 在 用高度融合。管理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 , 管理者 业核心 能力 单纯学会知识 , 不等于拥有能力 , 只有将抽象的知识 , () 1 专业课 程教 学过 程 与 职业 核 心 能力 培 养 有效 融 入实 务操作 过程 中 , 现理 论 学 习 与实 践应 用 的有 结合。专业课教学是培养高 职学生职业核 心技能的 实 课 效结合 , 才能逐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 , 在教学 主渠道 , 程 教 学 必 须 根 据 职业 核 心 技 能 培 养 的要 设计 方 面 应 紧 密 结 合 就 业 岗 位 , 企 业 文 化 融 人 其 求 , 教学 内容 与 方 法 的选 择 、 学 制 度 的设 计 与 实 把 从 教 中, 运用案例情景教学。 施、 教学过程 的组织等方 面优化设计 , 使学 生在学习 案 例教 学法是 一种 理论 联 系 实 际 、 发式 的教 学 专业知 识 、 门技 能 的 同 时 , 够 支 撑 职业 核 心 能 力 启 专 能 相长 的教学 过 程 , 过 对 学 生 进行 思 维 教 育 , 高 学 的培养 。通过 项 目活 动 的方 式 , 通 提 让学 生 进行 自主性 、 生 的学 习能力 。在教学 过 程 中 , 师通 过 有意 识 的引 探索性 和研 究 性 的 学 习 。在 培 养 学 生 专业 能 力 的 同 教 导,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 激励学生 自主分析 , 学会 自己 时 , 培养学生收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与人交往 、 合作 查资料 , 并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 能力 以及解决 问题 和创 新 革新 的能力 , 升 学 生 的全 提 和判断, 积极寻找多种答案。 面素质 。 案 例 是为教 学 目标 服 务 的 , 因此 选择 的案 例应 该 教学过程中 , 改��
基于VBSE课程的高职经管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育机制探析
• 250•价值工程基于VBSE课程的高职经管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育机制探析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Vocational Colleg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udents'Recessive Occupational Literacy Based on the VBSE Curriculum王志斌W A N G Z h i-b in(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215008 )(Suzhou Polytechnic In stitute o f Agriculture,Suzhou215008 ,China)摘要:本文以高职经管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为研究对象。
从学生、学校和老师三者出发,分析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机制,并以VBSE课程为基础,具体分析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过程,最后提出了优化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 e vocational college econom ics and m an agem ent students'recessive occupational literacy as th e research object.E m barking fro m th e student,school and teacher,th is paper analyzes th e cultivation m echanism o f students'recessive occupational literacy,and based o n th e VBSE curriculum,analyzes th e th e cultivation process o f students'recessive occupational literacy.Finally,th e optim ization suggestion is put forw ard.关键词:高职;经管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育机制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econom ics and m anagem ent students;recessive occupational literacy;cultivation m echanism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1-0250-03〇引言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 的开发有多种途径,且不同类型人力资源的开发侧重点应 该有所差异。
高职教育下经管类教学策略探究
高职教育下经管类教学策略探究一“、双证书”制度下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1.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忽略专业技能的培养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了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教学计划中也设置相应的考证辅导课,加大实训课和实践教学的比例。
但是总体来说,相关专业的实践课程与相应实践课时在总课程与总课时中的比例比较低,即专业实践意识不强。
每个专业中独立的实践环节安排较少,多以认知、中期实习为主。
虽然课时充分,但由于实习基地、活动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较少开展专业的综合技能实践;专业主干课中实践课时占该门课程总课时的比例普遍偏低,一般为20%~40%,而且实践课时也多以案例分析和讨论为主,甚至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实践课时的安排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导致实践课时的比例进一步下降。
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的培养受到忽视,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
2.校内实训室建设不足,校外实习基地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在“双证书”制度下,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应以职业能力为起点,搭建实践教学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资金投入有限等问题的制约,本应建立的经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迟迟不建或建设迟缓,并且在建设中多以采购硬件设备为主,忽略了软件建设的重要性,即使已建好的实训室也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同时,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非常重要。
虽然大多数院校已经或正在建立相关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但限于实际条件以及管理等因素,多数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没有实现和专业培养方案真正融合,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大多实习基地可以接受学生参观学习和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时虽然可以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实习,但往往接触到的是比较表面的岗位工作内容,接触本专业核心实践技能的工作机会很少,有时仅仅是为了完成实习任务,所承担的工作可能和本专业相去甚远。
经管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
经管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摘要: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既需要具备专业职业能力,也需要具备核心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通过对上海地区相关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核心能力视角下企业对经管类高职生的需求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原因,旨在发掘培养经管类高职生提升核心能力的途径,促进学校加快培养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核心能力经管类高职生培养途径《2007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显示,部分文科毕业生就业率偏低。
同时,工学和管理学这两门学科的毕业研究生数量,又列前两位。
《2009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再次显示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88.58%,低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比率。
2010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万,然而,我国的gdp一直稳定在8%的增长速度,严重的供需不平衡,就业面临泰山压顶之势。
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
面对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企业对当代大学生能力要求的提升的大背景下。
对于绝大多数经管类高职生而言,面对学历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更容易脱颖而出?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如何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录用经管类高职生的比率,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竞争力是一项紧急而迫切的任务。
一、高职生核心能力内涵自1974年,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梅腾斯在给欧盟报告《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这个概念之后,各国纷纷加入研究核心能力中。
核心能力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概念和界定。
德国社会学家梅腾斯( mertens)及澳大利亚教育改革委员会主席迈耶组织成立的迈耶委员会( mayer committee)曾分别给出“关键能力”的定义。
其定义的基本内涵都是一致的:即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行业的通用性能力,它是个人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具有普遍适用性、广泛迁移性和持续性等特点。
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2年第09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9,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285期)Total No .285收稿日期:2012—06—01作者简介:闫娜(1982—),女,河南项城人,周口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本科。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闫娜(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1)摘要:虽然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具备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和创新的专业知识,但是经管类专业的培养过程目标不明确,路径选择不合理,大批的经管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多样性的要求。
因此探究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经管类创新人才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9—0035—02一、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1.培养目标不明确经管类专业是一个专业方向相对不明显的学科,经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经济管理的混合型、实践性人才,传统的培养模式却将二者分离开来,脱离了实际;另一方面,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相分离,课堂知识在社会实践方面显得苍白无力,自己的动手能力又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2.培养内容不实用经管类专业课程多是在课堂上传授,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只能被动地吸收和体会,这样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激发不了学生创造创新的能力。
还有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与时事政治和经济政策脱钩,课堂内容与经济发展形势相脱节,不能很好地反应时代特征,课堂知识也不能与时俱进。
3.培养方法相对陈旧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中学阶段的延伸,经管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教学方式仍然以教材为核心,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方式通常为单向灌输,学生通过书面作业的形式检查问题和知识漏洞,传统的办学模式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职经管类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方式与创新
20 06年第 6期 总第 16 4 期
黑 龙 江 高教 研 究
H inin e rhs nHge dct n eog agR .a e o i r uao l i c h E i
N 62O o. 0 6 sra .N 1 6 ei1 o. 4
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 开发 目标是 : 实训 方案 具有 系统综合性强 、 关联集成度高 、 程序规范性好 、 模拟职业性强 , 动态性与完整性好 、 真和实用 、 仿 现
代化手段突出、 高职特色鲜明; 实训效果要使学生专
学 习组织以团队或小组形式 , 学生在实训 中拥
有双重 身份 : 是学 习 者 , 是 教 学 活 动 的实 施 者 , 既 又
很难达到培养要求。 为此 , 开发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 , 是培养学生 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即技术应用能力 , 真正做到 上手快 、 业务熟 、 职业素养高的有效方式 , 对实现学 校教学与企业业务 工作 “ 零距离” 对接 , 具有重要的
现 实意 义 。
二、 专业综合业 务实训课程的内涵与目标 1 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内涵 . 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是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 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 ,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 以工作项 目为核心 , 将职业技能和能力培养所涉及 的理论知 识、 应用知识 、 工作过程知识 、 操作技 能有机结合 的 集 中实训课程。
自主训练为主, 创造性地 去完成实训任务。教师主
要是起 到教学设计与组 织 、 指导 、 监控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励 、 答疑 、 纠错) 和评估的作用。 实训手段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 进行 计算机业务模拟 、 企业计算机软件运用 、 多媒体和教
关于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以《国际贸易实务》课为例
在 的突 出问 题 就是 重理 论 、 实践 , 生 的 轻 学 专业技能水平较低 。 如《 际贸易实务》 例 国 课 程 教 学 比 较 注 意 理 论 的 系 统 性 和 完 整 性 , 对 理 论 与 实 践 的 结 合 却 没 有 足 够 重 而 视 , 生缺 少实 训 和 实 践 机会 , 致 操 作能 学 导 力 欠缺 , 至 不 能 阅 读 修 改 信 用 证 和 正 确 以 缮 制 各 种 单 证 , 至 有 的学 生 从 未 体 验 外 甚 贸业 务 情 境 或 参 与实 际 操 作 , 没 有 接 触 也 过 外 贸合 同 、 用 证 、 票 、 单 等 单 证 。 信 发 提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目标 是 培 养 高 素 质 、 高技能的应用 型人才 , 它具 有 鲜 明的 技 能 培 养特 征 , 中专 业 技 能 的培 养 是 主 体 。 其 戴 士 弘 教 授 认 为 , 力培 养要 用 项 目和 任 务 能 反 复训 练 出来 , 能 从 定 义 出发 , 从 感性 不 要 人 手 , 实 例 出 发 , 步 抽 象 , 复 实 训 培 从 逐 反 养 , 化能 力。 显 然 , 强 … 实践 教学 是 高 职 教育 的 主 体 性 环 节 ,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职 业 岗位 对 能 力 和 职 业 综 合 素 质 , 高 学 生 职 业 道 德 提 素 养 , 发 学 生 创 新 意 识 都 发挥 着 不 可 替 激 代 的 作 用 , 实 现 高 职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目标 是 的主要途径 。 高 职 经 济 管 理 类 专 业 侧 重 培 养 学 生 运 用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力 , 技 能 的 培 在 养上 更 加 注 重对 学 生 心 智 技 能而 非 动 作 技 能 的 培 养 , 是 经 济 管 理 类 专 业 在 实 践 教 这 学 目标 上 区 别 干 其 他 专 业 的 一 个 显 著 特 点 。】国际 贸易 实 务》 为高 职 经 管类 专 业 【 2 《 作 的核 心 课程 , 一 门理 论 与 实 践相 结 合 、 是 实 践 性 很 强 的 综 合 性 应 用 学 科 , 课 程 的 教 该 学效果 直接影响学生专业能 力的培养 , 影 响我 国 外 贸人 才 培 养 的 质量 。 基于 此 , 文 本 将 具 体 结 合 该 课 程 , 讨 当 前 我 国高 职 经 探 管 类 专 业 课 程 教 学 的 一 些 问题 与 对 策 。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林松龄 唐 山 科 枝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摘 要 】实践 性 教 学 在 高职 教 育教 学 体 系 中 占有 十 分 重要 的 地 位 。但 目前 许 多 高 职 院 校 的 实 践性 教 学 不 尽 如 人 意 ,这 将 影 响 到 高
理事务的方法方面的知识 , 如证券交易需要经过“ 委托” “ 、竞价” “ 、清算与交 割” “ 户 ” 、过 环节 等 , 这些 环 节 既表 明 了证券 交 易的业 务 流程 , 也包 括 了业 务 的基本概念与具体的处理方法。 操作上强调模块性 , 是由于经济管理业务往往 是对某一职业岗位在一定时段中的系统业务。 所以, 经管类课程的实训必须以
知识 、 能力 、 素质 方 面 的综 合 作 用 ;2 实 践性 教 学 方 式落 后 , 实 践性 教 () 把 学 的视 角 主要 局 限 于课 堂 实 践或 校 内 实 训 室 ;3 实践 性 教 学师 资 不足 , () 难 以适 应 需要 ;4 实训 教 材 滞后 于 高 职教 育 的发展 , 乏 实务 性 和操 作 性 等 () 缺
பைடு நூலகம்
例, 主要有商品销售过程训练、 处理经济纠纷能力训练、 市场营销策划训练 、 商 品分 类 质 量鉴 定 技 能 训『 、 练 推销 与 谈 判 技 巧训 练 、 出 口实务 训 练 等 内 进
容 。 四层面 是职 业 能 力训 练 。 第 是胜 任 某 一 职业 岗 位 的综 合 能 力训 练 。 以 是 培养 学 生 的应 用能 力 和创 新 能力 为 目的 , 练学 生 应 用基 本 技能 、 训 专业 技能 解 决实 际 问题 的 综 合 训练 , 种 能力 训 练 侧重 于 在 更 真实 的 职 业环 境 下 进 这 行, 即通 过到 企 业 进行 专业 见 习 或毕 业 实 习 ( 如营 销 专业 到 贸 易公 司 、 旅游 专 业到 旅 游 公司 进 行 顶 岗实 习 ) 学 生 深 入 企业 , , 走人 市 场 , 受 市 场 , 感 接 受市 场 的 熏 陶 , 层 面 的训 练 , 这一 不但 锻 炼 了学 生 的 专 业知 识 运 用 能力 , 而 且 也有 利于 培 养学 生 的创 新 意识 、 纪律 观 念 、 协作 精 神 、 际交 往 能力 和 耐 人 苦 耐 劳等 能 力 ,因而 , 具 有综 合 能 力 训练 的 意 义 。 更
关于职业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
关于职业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职业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已经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升级,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外,越来越多的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培养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成为了当前职业院校教育需要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竞争,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从以往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逐渐扩展到对实践能力的需求。
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职业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可以得到实际运用。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际情境中,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践能力,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当今社会企业和社会对大学生最为看重的核心能力之一。
在经济领域尤为突出。
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企业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来适应市场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勇于挑战传统思维,培养他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校还可以设置创新创业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来提高创新意识。
三、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日后的工作往往需要与他人进行大量的合作和交流,并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职业院校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和能力,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演讲比赛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加强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2 0 年 4月 06
Ar 2 0 p. 06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 索
张永良,陈可安,张学琴
( 凌职业技术 学院 经济管理 承,陕西 杨凌 720 ) 扬 110 摘 要:文章分析 了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 学改革 的主要 目 , 标 重点阐述 了 专业课程体 系的构建 与整合过程, 该 提 出 了在教改实践 中所创 立的“ 案例教 学+ 模拟操作” 的教 学模 式。结合教改的实践,介绍 了本 专业教 学改革 的具体 做 法和初步成 效,对 高职教育的专业改革具有 一定的借鉴 意叉。 关键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 ; 学改革 ;实践探 索 教 中图分类号 :G7 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_6 2 2 0 )0 _ 0 2 —O 0 8 _ 19( 0 6 2 - 0 3 3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20 年 9 00 月开办高职经济管理专业, 03 7 20 年 月该专业被批准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两年来。 该 专业坚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重点, 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积极探索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具有本专业
特色的办学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 果。
专业教 改的主要 目标 1 . 树立一种理念— —高职教育理念
用性人才. 为 了达到以上 目的, 我们在 广大 教师中深入 开展 了高职
教育思想大讨论,主要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即什么是高 职 ?如何 办好高职 ?如何创 建经管 专业的办学特 色?教育 管 瞢 营 二: 理、 经 — = 1 思想大 讨论的主要途 径有三 条;首先学 习高职教 育教 学理 养 论 , 次听专家讲座并接受专题辅 导。最后撰 写心得体会和 其 教学研究论文。 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 在教师中基本形成了 正确的高职 教育的人才观、 质量观和教学观 , 这为本专 业的 教学模式 改革 课 程改革 教 学方 法改 革 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 途径) ( 棱心 ) ( 手段 ) 2 . 探索一种 模式——‘ ‘ 案例教学+ 拟操作” 模 传统 的“ 理论+ 实践” 的教学模式往往把理论和 实践分成 两个独立 的环节, 识传授 较难引起学 生兴趣 , 知 教学效果一 般。因此,应探索一种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针对经管专业的特点, 用案例教学统揽系统的理论讲授, 既 符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又使得知识的传授生动活泼, 突出了重点。 同时. 为了能使知识的传授与实训环节融合起 来, 采用 以模拟 操作为主 的方式进 行实践训练 , 避免 了实践 训练与课堂讲授必须间隔一定时间的弊端。 特别是对于经管 专业, 模拟操作 能够避免实 习单位难 以同时接纳众多学生 以 及实习所 需周期过长 的矛盾 。 图1 专业 教改的基本理念 3 . 培养两种能力——专业能力+ 基本素质能力 根据 对用人单位 的深入调查 , 在专业能力过关的前提下 , 基本素质成为用人单位所关注 的关键 因素 , 这在 很大程度上 决定 了毕业生的录用与否。 这里 的基本素质主要指在从事专业活动过程中应具备的待人接物 、 为人处事 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 以及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毕业生必须具各的计算机操作、 语言表达、 文字处理等 日 常工作能力。 对于经管专业学生将来所 从事的岗位而言,以上素质尤为重要 因此,必须把基本素质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同等对待,并使其成 为本专业培养 的重要 目标和 内容 。 =、专业教改的主要内容 1 . 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 系是一 个专业根据培养 目 标要求对 所有 课程进行合理组织和编排 而形成的结构序 列 。课程 体系构架的合理与 否,直接 决定着 能力结构 的合理性和实现程度 。因此 , 课程体 系改革是专业改革 的核心 。课程体系来 自于能力结构 ,能力
基于学生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模式探析
江苏 教育 学院学 报 ( 社会 科 学)
Jun l f ins ntueo d ct n( o i cec ) ora o aguIs tt f uai Sca Sin e J i E o l
S p 2 1 e ., 0 0
第2 6卷
第 9期
Vo , 6 No 9 l2 .
基 于 学 生 能 力 提 升 的高 职 院 校 管 理 学 教 学模 式探 析
秦 虹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港航与物流管理 系 ,江苏南京 2 7 1 0) 1 1
[ 摘 要]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 程改革的重点在 于: 伙伴 式师生关 系的建 立是 教 学改革成功 的前提 ; 变革教 学 内
普通 高等 院校 的教 材 , 这 些 教 材 中又 有 很 多 是 翻 而 译 国外 的教 材 或 者 是 根 据 国外 的 教 材 编 写 而 成 的 。 虽然教 材结 构 完 整 , 内容 充 实 , 析 深 入 浅 出 , 很 分 有 多 的案例展 示 , 这 些 案 例 都 是 基 于 国外 企 业 的 经 但
、
基于管理 学课程教 学模 式的问
题 分 析
1 教材 存 在 明 显 的 局 限 , 高职 院 校 的 教 学 需 . 与
上体 现 得 比较 多 , 执行 的力度 远 远不 够 , 至不 了了 甚 之 。一方 面 , 教师 在这 方 面 的教 学 能力 欠 缺 , 导致 实
要不 符 。 目前 , 职 院校 管 理学 的 教 材 基 本 上 照 搬 高
略 了对 学生 管理 能力 提 升 方 面 的训 练 。这种 教 学 模 式很难 把学 生 的理 论 知 识 转 化 为 实 际应 用 能力 , 不 利 于提 高学 生分 析 问题 和 解决 问题 的 能力 。本 文 在 剖析存 在 问题 的基 础 上 , 讨 新 型 的 管 理 学 教 学 模 探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研究
( ) 三 学校 推 荐 合 作 企 业 , 生 与 企 业 学
双 向选 择
学生及 时掌握就业信息 , 甚至很多学生在
的涉及又不够深和专 。 但其就业覆盖的范 围相对工科类 专业而言更广 , 无论 是政府
机关 、 国有企业 , 还是“ 三资” 企业 、 民营企
通过顶 岗实习 , 生对 即将 工作的企 学 业、 工作 岗位 、 工作 任务及要求 等 已经 比
较 熟悉 , 工 作 岗 位 职业 活 动 的 基 本 技 能 对
顶 岗实 习阶段就实现 了就业 , 进一步扩大 其就业 的范围 , 实现 就业 需求与企业用人 需求 的对接 , 进学 生顺利 就业 , 促 帮助 高
职毕业生 “ 距离” 岗。 零 上 ( ) 四 可减 少企 业 的 用人 成本
的学习、 实践 隋况以及 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 ) 岗实习指导老师对顶 岗实习过 二 顶
高 职 院 校 经 管 类 专 业 学 生 顶 岗 实 习 研 究
口 南 宁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张 梅 莫 少 红
【 摘
要】 阐述 高职院校 经 管类专 业
金油 ”并且需求量 持续 增长 , , 成为 目前企
业需求人数最多的专业 之一 。 ( 整个市场对经管类专业毕业生需求 二)
意向与企业需求之 间的差距 , 逐步形成 比
较务实 的择业观 。在顶 岗实 习的过程中 , 通过 与社 会的“ 零距 离” 接触 , 也能够 帮助
的合作关 系 , 由学长或 教师 引荐 , 以 经 可
关于高职培养经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职培养经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的若干思考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以来,从政府的政策举措到地方的创新实践,我国教育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文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意义,目标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思考。
标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教育国际化一、培养的意义(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政策的重要实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且“扩大教育开放”。
经管专业涵盖了经济、金融、管理等多门类,在各行各业中渗透性极强。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加深,经管专业人才的涉外性也越来越显著。
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输出,若能抓住这一机遇,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管类专业人才,不仅可以拓宽就业渠道,还可以向国际化要效益(包括对接国际质量标准、吸引生源等)。
(二)抓住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良好机遇我国“南南合作”、“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意味着高职院校若着力培养经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即抓住了政策的风口,定能扶摇直上。
以菲律宾为例,其“大建特建”计划包括75个旗舰项目中约一半需要中国的贷款、援助和投资,这些都给高职院校向菲律宾输送经管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突破职教实习就业瓶颈的有效方法目前高职经管类专业存在着较强的同质化办学竞争,造成学生实习和就业压力。
学生的职业焦虑和地方发展限制是主要原因。
当代学生实习就业有很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是造成职业焦虑的主要原因。
通常外派工作机会在薪资待遇方面会大幅度优越于国内工作机会,能有效缓解学生的职业焦虑。
其次,在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完全满足学生实习就业需求时,外派机会可以提供有效的实习就业补充。
二、培养的目的(一)助力“双一流”建设高职培养经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的核心目的是助力“双一流”的建设,通过对接国际化制度以及标准,在完善学生培养机制、优化培养方案、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等重要战略支点方面倒逼学校实行改革,从而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向“双一流”标准靠近。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现状SWOT分析
( 1 ) 配备优质 的 E R P 教材 。一本优质 在有 了 E R P 课 程的学习经历之后取得 企 的E P @ 教材 应 该培 养学 生两 方 面 的能 业实 习机会的可能性无疑会大大提高。 高 力:一是使 学生在 掌握 E R P理论课程 的 校也要积极努力, 以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 基础 上, 加深对 E R P软件的认识 , 学会 最 形式为学生的实习、 实训提供机会 。 基本 的操作 ; 二是通过操 作的学习和角色 4 、 深化校企合作, 积极争取企业的支 的模拟 ,学生能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 持 。高校 可 以不定期邀请 E R P企业 的资 单独 完成 自己的任务, 成功实施 E R P 。及 深专家或从事一线安装维护、 实施的工程 时编写与本校 E R P实验 室软件 产品配套 师到学校给相关专业学生做报告 , 也可 以 的E R P 软件实践培训 教程,包括以实践 派遣相关教师深入 企业 实地学 习, 加深体
的了解, 进而构建 自 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核心竞争力; 现状 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 《 高职院校技术创 新文化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课题组 中图分类号: G 6 4 7 文献标识码 : A 收录 日期: 2 0 1 3年 1 0月 2 3日
为主的实训教程、 实验大纲、 实验指导书、 会, 更快地提高自 身的业务素质。还可以
( 2 ) 选择优质的E R P 教学软件。教学 接近现实应用。 立E R P实验中心,由软件供应商为 E R P 训认证 。目前, 用友 E R P已经开展 了相关 教学提供案例支持,但是必须在 E R P 系 的认证考试 ,这种 形式可 以在高校 中推
学生学习或培训完毕, 通过认证考试, 统 中建立适合教学需要 的数据 ; 另一方面 广 。 也 可以 由校企联 合开发 E R P教学 软件 , 可以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有助于提升毕 企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高校有规范的人 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 才培养机制和优 良的教学条件 , 可以有效 通用 性, 更能适应教学要求。 E R P实验 这种全新 的教学形 式是高 人才培 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开发的软件更具有 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 、
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 关键 词】 高职高专 ;三位一体 ;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
I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文献标识码】 A I 文章编号】 1 0 0 8 — 1 7 8 X( 2 0 1 3 ) 0 3 — 0 1 4 5 — 0 3
金 融行 业 是我 国重 要 的支柱 产 业之 一 ,在 国民经 济 中处 于 极其 重要 的地位 。我 国各类 金 融 市场 的快 速
原则 ,在专业教学模 式上另辟 蹊径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建立高职 院校应用性的 、具有 自身特色的
教学模式 。本文以金 融保 险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为例 , 提 出构建融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和网络
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模 式 ,分析 了各种教学模式的功能与作 用 ,就如何充分提高各种教学资源的利用 效率 、达到 良好教学效果提 出相应 的建议 。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2 — 0 9 【 基金项 目】 甘肃联合 大学2 0 1 2 年教 学改革研究项 目( 0 1 2 2 0 1 ) 。 【 作者简介】 杜黎霞( 1 9 7 9 -) ,女 ,甘肃兰州人 ,甘 肃联合 大学讲师 ,硕 士 ,从 事金融 市场运行与管理研 究。
发展和繁荣 ,对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适应社会对高职高专金融保险专业人才的要求 , 高 职 院校 在课 程体 系设 置 、教 学 内容 改革 方 面 已进 行 了尝 试性 改革 。在理 论教 学 上坚 持适 度 原则 ,理 论 知 识 够用 为主 ,更 加突 出实践 教 学环节 。 对 此应 积 极探 索三 位 一体 的教 学 实践 教学 模式 ,提高 教学 质量 ,进 一 步巩 固教学 改革 成 果 ,为专 业 长 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是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的基础上穿插运用多媒体 、网络模 拟 交 易平 台所 形 成 的教学 模 式 ,在一 门课 程 中既包括 课 堂教 学也 包括 实 践教 学 。实 践教 学可 分 成两 部分 进 行 ,一 部 分运 用 多媒 体 和实验 室模 拟 教学 软件 等 资源 帮 助学 生熟 悉相 关行 业 的业 务 流程 和交 易 ;另一 部 分 组 织学 生在 金融 企业 顶 岗实 习 ,实 际接 触工 作 岗位 ,学 以致用 。这 一教学 模式 可实 现教 学资源 的充 分利 用 , 同时对 授课 教 师 的要求 也 相对 较 高 。教师 要合 理设 计 教学 环 节 ,严格 控制 教学 进 程 。本 文主 要探 讨 如何 建 立 起行 之有 效 的实践 教学 模式 。 1 高职高专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 金融保险专业是甘肃联合大学经管学院的一个重要专业 ,也是突显应用性的专业 。2 0 0 9 年 ,甘肃联合 大学全面开始实施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教学改革工作。借助这一契机 ,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 开 始 了修订 工 作 ,并 且取 得 了一定 的进 展 和成果 。 1 . 1 人 才培 养方 案 明确 了专业 定位 根 据 教育 部 “ 关 于全 面提 高 高等 职业 教 学质 量 的若 干意见 ” ( 教高[ 2 0 0 6 1 1 6 号) ,经 过诸 多 行业 专 家论 证 ,金融 保 险专 业 多次 修订 人才 培 养方 案 ,确定 了人 才 培养 目标 和 职业 技术 核心 能 力要 求 ,加 强学 生 职业 能 力 认 知教 育 ,并 在 人才 培 养方 案 的 基础 上进 一 步 完善 了课程 体 系 的设 置 。坚 持 “ 理论 够 用 、实践 为 重 ” 的原则 ,调整部分理论课程 ,开设一批实践新课程 ,加大了实践实训 的教学时数 ,同时在校外与部分金融 企 业建 立 了实 习基地 ,校 内校 外 实习实 训相 结合 ,以此提 高学 生 的职业 能力 。 1 . 2 加 大教 学资 源投入 ,改善 了教 学环境 我 校对 学 科建 设 和专 业发 展 一直 以来 较 为重 视 ,加 大教 学改革 力 度 ,强 化实 践 教学 ,在 办 学条 件 、教 学资源和科研方面投入力度较大 ,针对经济 、管理专业投入建立 了几个大型实验室 ,配有电脑 、教学软件
经管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
经管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经管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经济管理类高职学生是未来的骨干力量,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
因此,如何培养经济管理类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成为了当前高职教育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一、培养经济管理思维能力经济管理类高职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经管类高职学生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律法规等学科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追求效益、协调视野、决策能力、创新意识、沟通协作等核心能力。
只有在理解方法、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掌握思维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经济管理类高职学生大多数是培养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实务教学也就成为了高职教育中必须加强的一个方向。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例如:商业计划书比赛、模拟企业管理、调研项目等,都是可以被运用于课程中的案例教学。
实务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以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三、开展社会实践在大学校院中,开展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科学地组织、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从而培养经济管理类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
例如:到园区企业实习,走进银行机构了解业务操作,参观政府机关,进行社区调研,都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部环境,熟悉职业所需,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创新教学模式在经管类高职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是必须要做的。
高职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课程设置繁琐,如果不及时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创新学习。
例如:网络、视频、多媒体课件等,都是可以被用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新媒介技术。
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案改革研究
司) —— 营业性机构 ( 或代理机构 ) 的机构层级设 置方 式, ” 支行 ( 司 ) 公 以
聘请各大商业银行专家参与专业建 设咨询指导工 作, 成立金融专 业人 上 层 级 的 机 构 主 要 履 行 管 理 、 究 、 产 品 开 发 等 职 能 , 于 机 构 数 量较 研 和 由 才培养方案专家指导委员会 . 并定 期召开 专业教 学计划修 订研 讨会 , 适时 少 , 设置较少的管理及研发型岗位 。而基层经营机构 ( 或代理机构 ) 为业 作 进行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 , 以适应社会 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二 、 业 特 色 专 合 作 、 学 结 合 ” 发展 道 路 , 工 的 以知 识 为基 础 、 力 为 核 心 、 质 作 保 证 的 人 能 素
才 培 养 模 式 。 立 完 善 的 理论 与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 实现 高 素 质 技 能 型 、 用 建 为 应
省金融市场增加了新的风险。特 别是在 目前全世界面 临严 重的金融危机 。 并且波及到 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形势下, 迫切 需要一大批具 备各 方面综 合素
◆ ◆ ◆ ◆
高 职 金 融 管 理 专 业 与 实 务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教 学 方 案 改 革 研 究
◆成 晋
( 乌海职 业技术学院 )
【 摘要】高职 院校金融 管理与 实务专业的人 才培 养定位应从金融机构管理 岗位 下移到基层金 融机构一线 岗位 , 构建基 于工作 岗位 能力要 求的职业核心能力 、 行业通用能力、 岗位特定能力、 拓展 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要 求 , 设计合理的实践教 学体 系。从 高职金 融管理 专业培 拳理 念与培养 目标 , 专业特 色, 市场需求, 以及教 学实践 等方面进行 了深入的探 讨。 【 关键词】高职院校 金 融管理与 实务专业 人 才培 养
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核心要素分析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独素
立分
学析
院 及
王 华
生 核 心 要 构 建 研 究
( 扬州 大 学 广 陵 学 院 , 苏 扬 州 2 5 0 ) 江 2 0 9
摘 要 : 养高素质技 能型人 才是社会发展 的需要 . 分析 培 通过 独 立学院经 管类学生核 心要 素 内涵 , 解析 学生核 心能力 , 设计经 管 类 学生核 心能力评价指 标 , 建立学生核心 能力综合评价模 型。 关键 词 : 立 学 院 经 管 类 学 生 核 心 能 力 能 力评 价 独 科 学 技术 的 飞速 发 展 、知 识 经 济 主 导 现 代社 会 发 展 促 使 知 识 老 化 周期 变 短 , 经济 增 长方 式 转 变 、 会生 产 方 式 演 化让 社 职 业 更 新 、 替 频 繁 , 增 劳 动 力 弓劳 动 岗位 不 平 衡 。 会 竞 更 新 社 争 加 剧 , 一 切 都 对 劳 动 者 的 素 质 提 出 了更 多 、 高 的 要 求 这 更 独 立 学 院 职能 之 一 就 是 为 社 会 提 供生 产 、服 务 和 管 理 岗 位所 需 高 素质 、 技能 型 人 才 。 因 此 必 须 基 于学 生 适 应 岗位 要 求 、 专 业 发 展等 核 心 能力 的培 养 ,着 力 培 养 学 生 专业 技能 和创 业 能
力 。在 当下 情 势下 , 立 学 院 在 突 出 办学 特 色 的同 时 , 须 重 独 必 视 学 生 核 心 竞争 力 的培 养 。如 何 适 应 当今 国 际 国 内经 济 环 境 的变 化 ,培养 出符 合 社 会 需 要 的 且 具 有 国 际视 野 的经 管 类 人 才 , 独 立 学 院经 管类 专 业 要 审 视 与研 究 的课 题 。 是 独 立 学 院经 管 类 学 生核 心要 素 的 构成 核 心要 素 包 括 职业 情 感 、 业 操 守 和 职业 能 力 。 于 准备 职 对 从 事社 会 经 济 管 理 工作 的大 学 生 来 说 ,必 须 具 有 相应 的职 业 情 感 , 是 工作 的动 力 。 业情 感 指 人 们 在 处理 自己和 职业 的 这 职 关 系 及 评 价 职 业 行 为 过 程 中形 成 的荣 辱 好 恶 等 情 绪 和 态 度 。 主要 包 括 对所 从 事 职 业 的荣 誉 感 和 责 任 感 。 积极 的情 感 能 使 人 热 爱 本 职工 作 , 敬业 乐业 等 。职 业 情 感 一 经 形 成 , 会 成 为 就 种 稳 定 而 强大 的力 量 , 响 人 们职 业 行 为 。 业 操守 是 基 于 影 职 职 业 人对 职业 长 期 形成 的规 范 的认 知 和 自律 。 业 情感 、 职 职业 操守 是在教 育过程 中通 过较长 时间连 续的熏 陶 和引导下形 成 的。
扎根理论视角下职业能力核心素养与专业课程考核方案建议--以中小
SPECIALTY AND CURRICULUM专业与课程扎根理论视角下职业能力核心素养与专业课程考核方案建议——以中小企业基层经管类岗位为例①李爱香徐黎源蔡立杨璇摘要以扎根理论视角的质性研究方法得到不同岗位职业能力核心素养属性和维度,以问卷调查方式得到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核心素养属性需要程度及职业能力纳入专业课程考核的看法,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专业课程考核方案要采取唯职业能力评价的多元化考核方案,专业课程考核方案中的职业能力核心素养属性要有所选择,并适当提高品德和能力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且每门专业课程标准要有其特有的职业能力考核方案。
关键词扎根理论;职业能力;核心素养;专业课程;考核方案中图分类号G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9)23-0028-05根据麦可思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专业对口”,其次是“能力和知识结构合格”。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解聘毕业生作者简介李爱香(1968-),女,嘉兴职业技术学冼教授(嘉兴,314036);徐黎源(1983-),男,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蔡立、杨璇,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考核方案研究与实践——以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为例”(jg20180816),主持人:李爱香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能力达不到要求占45%"。
这反映出职业能力不仅是用人单位的聘用要求,也是考察职员能否胜任工作的考量条件。
有研究者指出,对职业能力的不同认识,演绎出了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教学和评价方案,只有对职业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才能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更直接的指导叫一、职业能力的界定德国的职业教育和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德国的职业能力强调对工作的认知和行动,最早提出职业能力概念的罗特把职业能力分成自我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❾。
我国职教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认识主要是改革开放后通过大规模的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合作项目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 化 , 重 学 历 到 重 能 力 、 职 业 道 德 和 价 值 观 , 才 的 规 格 从 重 人 内 涵 不 断 变化 , 趋 丰 富 。职 业 核 心 能力 成 为 现 代 职 场 选 人 、 渐 用人的重 要标准 , 职业人 才求 职竞争 、 职发展 和晋升成 是 人 功的重要 。经 管类 专业 特定 的岗位要求不 仅需要毕 业生有完 成 岗位任务的胜任力 即专业 能力 , 还要求拥有 正确 价值观 即
【 中图分类号】G6 0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9 82 1 )4 0 3 — 2 6151(020—030 【 刊网址】ht :/ ww.b b e 本 t /w p hx. t n
d i 1 .9 9 . s . 7 - 9 82 1 . - 1 o : 03 6 / i n1 1 5 1 . 2 4 - 7 js 6 0 0 0
育。 而在 日益激烈 的就业竞争环境 下, 了让毕业生能在就业时 占有优势 , 为 我们必须加强对高职 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 行 系统的培训。这里, 文章将 结合毕业生跟踪调查对经管类 高职学生职 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对策展 开论证。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 育 ; 经管类高职 学生;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陈艳 琴 柳 慧斌 .
( ,. 12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 浙江绍兴 3 20 ) 00 1
【 要】近几年 , 国高、 摘 我 中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 , 正在为我 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育着数 以千万计的技 能型人 才。 但是 , 由于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 职业教育只注重技 能培养 , 而失轻于职 业核心 能力培养 , 职业价值观 和精神 的培 忽视
不 足
在经 管类 毕业生 问卷 调查 中我们 可以看 到毕业 生跳槽 现 象 比较 频 繁 ,统 计 中发 现 共 有 7 .%的 毕 业 生 有 过 跳 槽 经 55 历。无疑 ,跳槽 ” 方面让我们看 到了毕业生在 选择企业 时 “ 一
有了更多的底气 。 但是更 多毕业 生频 繁“ 跳槽” 的真 正原 因并 不是 为 了获得 更好 的发展 , 而是嫌苦 、 累 、 嫌 嫌专业不 对 口, 嫌工资水平达 不到期望值 , 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 了缺失敬业精 神 和责任意识 。 从调查 的结果 中发 现 . 经管类专业有 3 .%的 91
第2 5卷第 4期
21 0 2年 4月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u n lo o r a fHUBEICors o d n e Unv ri re p n e c ie st y
V0 _ 5 NO. J . 4 2
Ap .01 r 2 2
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析
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 能力培 养的内涵 职 业 核 心 能 力 是 从 所 有 职 业 活 动 的 工 作 能 力 中 抽 象 出 来的、 具有普遍 适应性 和可迁 移性 的一种核 心能力 , 日常 是 生 活以及从 事各种职业必备 的方法能力 , 适用 于所 有工作 岗
一
、
位 和人 员 , 对人 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 就影响极其深 远。培养 高职学 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 将为他们 提供最广泛 的就业机会 和终身发展基础 。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核 心能力的培养 即对 其诚信 品质 、 敬业精神 、 责任意 识的培养 , 教育学生树立 终身 学习理念 , 提高学 习能力 , 学会 交流沟通和 团队协作 . 高学 提 生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职场对人才 的要求 日益发生
诚信 品质 , 热爱 工作岗位 即敬业精 神及 在工作过程 中团 队协 作、 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 在激 烈竞 争的市场经济大 潮 中, 培养具有实践 能力 的人 才越来越 受到用人单位 的青 睐。大学生实践 能力低下 . 在现
实 生 活 中所 表 现 出来 的 直 接 后 果 就 是 就 业 困 难 或 无 法 适 应 岗位要求等 问题 ,特别是在高等教 育趋于大 众化 的今天 . 劳 动力市场供过 于求 , 大学 毕业生特别是 高职学生 的实践 经验 和实践 能力往往 成 为用人单位 筛选求 职毕 业生 的一个重 要 标 尺。据此 , 从人才就业需求上看 , 经管类高职学生 的职业核 心 能 力 除 上 述 所 要 具 备 的 基 本 素 质 外 . 以 界 定 至 其 实 践 能 可 力 。经 管类 高职院校应 当把 实践能力作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加 以 培 养 而 “ 力 加 强 实 践 教 学 , 实 提 高 大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大 切 力 ” 。 二 、 管 类 高职 学 生 职 业 核 心 能 力 培 养 的 现 状 和 存 在 的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