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身运动参动机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2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动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参与动机对学生的健身行为影响较大;学生对健身动机的认知差异不显著;健身动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同性别的学生内部动机无显著性差异,外部动机和动机弱化差异显著;女生与男生相比,动机弱化程度更大。本文丰富了学生参与健身动机研究的系统性,为体育教学及课程延伸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

学生参与健身运动是学校体育课程的延伸,要想发展终身体育的思想,就应该鼓励和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外健身行为,而健身的动机又尤为关键。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健身运动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进人参加健身活动的内部动力”。一直以来,关于体育健身参与动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探讨的比较多,但对于学生这一重要群体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近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每况愈下,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国家提出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通过对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次学生的调查研究,探讨他们参与健身运动的动机。分析其产生原因、找出对策、正确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发展,为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改

革提供参考依据。

一、学生对健身运动的认知分析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情感和价值的共同作用,调节着人对成就目标的选择与获得,它是围绕着人们所要达到的行为目标的期望和对其价值的认知建立的。学生的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直接决定他们的健身运动参与行为;学生对健身运动参与的认识、情感、价值直接影响健身运动参与行为。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的学生对健身的认知还是比较明确的。其中90%以上的学生认识到,健身运动能促进身心健康和利于减肥。对于这两点的认知,在年龄上没有差异,基本达到共识。针对利于社会交往、促进全面发展、调节情绪、完善个性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递增状态。研究生比本科生更注重健身同时带来的社会交往效应,在对健身的理解上较本科生更透彻。随着体育文化的不断渗透和深入,学生对健身运动功能性认识将更加全面。

二、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动机分析

(一)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动机t—检验分析

学生个体动机状态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动机弱化三种形式。为了解男、女生各种动机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运用t检验进行比较(表2)。从表2中看出:男、女生在内部动机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男、女生对于健身都是出于自己意愿的最真实的情感,都是主动、自愿、乐于去参加健身的。但在外部动机上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男、女生在健身动机上受外界

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男、女生动机弱化差异显著(p<0.05),且男生比女生的弱化程度小。说明男生与女生相比较,其健身意识、兴趣程度要高于女生。

(二)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价值取向动机分析

从表3中看出:学生普遍认识到参加健身运动能强身健体。本科生、研究生的男、女生都有共同的特点。男生健身动机的价值取向除“强身健体”、“兴趣爱好”外,主要集中在“社会交往”方面。上大学后,学生的生活自由空间增大,与社会的融合更快,尤其是男生,更关注人格魅力。很多人不再满足于班级的小圈子,急需扩大自己的社交面,于是“社会交往”成为男生课外健身的主要动机之一。女生健身动机的价值取向更大的集中在“减肥”上,分别占47.2%和44.3%,均排在第二位。而对于“社会交往”和“成就感”则不太关注,这与其性别特点有关。“缓解压力”依然是学生参与健身的主要动机之一。除此之外,参与动机还增加了很多其它的因素,例如“随众心理”、“成就感”等,可见目前学生健身活动的参与动机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健身仍然是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动机,但兴趣、娱乐、交往、缓解压力和减肥成为大学生新的价值取向。这反映了大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提高。

三、影响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因素

从表4看出:影响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因素中,“没有空余时间”、“场地限制”、“学习压力大”排在前三位。其它因素由于年龄特点,存在个体差异。分析原因: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竞争加剧,个人

压力增大。表现为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可支配的余暇时间太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少,到收费的体育场馆锻炼,收费高,学生很难负担得起,这也影响了其锻炼的参与程度,阻碍了其良好体育意识的建立与协调发展。学生的惰性、对运动知识的贫乏导致健身意识的模糊,以及健身的随意性。越是体育基础差的学生,越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这也是学校体育教学遗留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结语

学生对健身的认知还是比较明确的,都是自主地参与健身运动;目前学生的健身动机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要想让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健身运动中,必须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信心;使外在因素与内部因素相协调,提高锻炼的积极性。首先:要合理利用强化手段。大学生的健身运动并不总是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当面临挑战或困难时,体育健身的内部动机可能会变弱。因此,要采用合理的强化手段,从外部激发动机。强化是指出现可接受的行为时,或者给予奖励,或者撤除消极刺激的过程。运用得当,强化不仅可以激发外部动机,也有利于内部动机的培养。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开始介入体育,使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发生变化。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提高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并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身意识。最后,利用社会效应,刺激学生的体育参与。通过观看体育录像、参加体育比赛、共同感受奥运会

等国际赛事,利用校园内良好的体育氛围加以诱导,使学生的热情转化为体育学习和参与的动力。

★基金项目: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资助项目(2012921036);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jg12db208)。

参考文献:

[1] 郭海静等.南京市青少年学生课余运动参与状况、动机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4):52-54.

[2] 武斌.高职院校学生健身观念及习惯形成心理因素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8(4):57-59.

[3] 李洪选.我院大学生体育参与现状和动机的调查[j].三明

学院学报.2006(2):229-231.

[4]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