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教学设计1.3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教学设计1.3人口的合理容量
3.教学过程:
a)布置练习题: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练习题。
b)学生完成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相互检查答案。
c)教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巩固所学。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5.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一份知识框架图或思维导图,涵盖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计算方法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确保作业质量,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2.作业完成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过程:
a)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讨论如何确定人口合理容量。
b)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c)汇报成果: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独立完成、相互检查、教师指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d)案例分析:呈现具有代表性的人口问题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e)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b)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人口合理容量知识的掌握程度。
c)介绍计算人口合理容量的方法,如生态足迹法、承载力法等,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技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1.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1.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参与,提高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3.重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念,认识到人口合理容量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6.强化师生互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7.开展课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人口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8.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此基础上,本章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生动案例和实际数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分层教学,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人口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人口问题,为我国及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讲解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如自然资源、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介绍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计算方法,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指标在实际中的应用。
4.强调人口合理容量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人口的合理容量-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增长的定义、速度和影响;2.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了解人口增长控制的基本措施。

二、教学内容1.人口增长的定义、速度和影响;2.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人口增长控制的基本措施。

三、教学重点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人口增长控制的基本措施。

四、教学难点1.人口合理容量的计算方法;2.如何制定有效的人口增长控制措施。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内容:人口增长的定义、速度和影响,以及如何计算人口合理容量和制定人口增长控制措施。

2. 讲解(30分钟)1.人口增长的定义、速度和影响(10分钟)讲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和影响,以及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通过图表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2.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0分钟)讲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并利用案例分析教学,让学生明白不同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环境承载力等因素来确定人口合理容量。

3.人口增长控制的基本措施(10分钟)介绍人口增长控制的基本措施,包括政策调控、生育意识的提高、对家庭计划生育的鼓励等。

3. 案例分析(40分钟)通过对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和解决方法。

4.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并与下一节课内容作铺垫。

七、教学评价1.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中的发言情况;2.学生对于人口合理容量计算方法和人口增长控制措施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途径了解人口问题并学习人口增长控制的方法。

但是,教学过程中应对案例分析环节中学生的发言进行更好的引导,增加案例的数量和适当加强表格、统计图等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1.3人口容量(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1.3人口容量(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1.3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例背景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第三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本节的学习为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及区域地理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设置地球最多养活多少人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作为段落的标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探求正确的答案,虽然不能得到精准的数字,但是通过学习能够知道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认识到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不同时期我国人口方面国策的制定,探究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深远影响。

本高中是普通高中,根据学生地理基础薄弱,但学习兴趣较浓厚的特点,课前编写成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导学案下发到学生手中,做好课前预习。

同时我在教学设计中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操作性较强的三维目标,把握住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和传统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让学生能主动融入到课堂的氛围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益,获得知识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共同分析材料及试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勇于探索精神,不断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课堂教学中通过一个小视频的播放,既让学生了解我国国情现状,又能提升学生分析解答试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一)1.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和区别。

2.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意义。

3.了解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几种观点。

4.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二)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三)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教师强调人口合理容量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
2.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人口合理容量与实际人口数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3.多元教学,提高效果:
a.利用地图、数据和图表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b.采用案例分析、辩论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案例,提出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2.通过分析地图、数据和图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研究国内外人口合理容量的案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人口忧患意识,认识到人口合理容量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系,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3《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3《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在案例背景中,我将引入我国的人口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思考。同时,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让学生感受人口分布的不均衡,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将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认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我国的人口问题为背景,创设真实、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性。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的数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口问题的现状。
3.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图,让学生感受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引发学生对人口合理容量的思考。
4.创设小组讨论情境,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探讨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方法。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精神,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教学评价环节,我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3《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3《人口的合理容量》,共1课时。通过分析我国的人口问题,让学生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探讨如何实现人口的合理容量,从而提高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共1课时)
4.深入调查了解身边的同学、家人、老师等人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认识,整理成一篇调查报告。报告要求包括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结果、结论与建议等,不少于1000字。
5.教师推荐阅读一篇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学术论文或新闻报道,要求学生在阅读后撰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500字。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注重查阅相关资料,确保所提交的作业内容充实、观点正确。
5.课堂小结,巩固知识: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等方式,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巩固所学内容。
6.作业设计,拓展思维:布置具有思考性的作业,如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乡的人口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此类作业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7.教学评价,关注成长: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不断提高自身地理素养。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乡的人口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同学们分析自己所在城市或家乡的人口合理容量,并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角度进行论述。要求不少于500字,以论文形式提交。
2.请同学们从以下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进行思考,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小论文: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可能存在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不良习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形成良好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a.当前我国人口管理政策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及改进建议。
b.针对本地区的人口问题,提出一项具体措施,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3篇2020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能说出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的区别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与四个制约因素的关系3.能够说出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2) 过程与方法1.培养自我探究能力2.培养小组合作能力3.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教学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教学方法:启发式、小组合作与探究、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4分钟导入+看书4分钟前面两节我们讲了人口增长的两种类型,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迁移率决定。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的增长,地球是否能够承受得住呢?有没有一个极限呢?提问学生:现在地球有70亿左右的人口,你认为地球最多能容纳多少人?生:略教师总结:人类本身所占据的空间并不算大,但人类的生存空间却要大得多。

有人曾计算出下列有趣的结果:当前全世界所有的人口都可以放在英国的一个小岛——怀特岛上,而且人人有“立足”之地。

当前世界上所有的人,若按每人1.70米高、0.40米宽、0.30米厚计算,全都可以放进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100米的大箱子里。

显然,人类是不能这样“零距离”生活的。

那么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两个概念: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请同学用三分钟的时间看书第三节第一个标题“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说说什么叫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新课教学]: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教学设计1、区别“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两概念5分钟提问学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环境能持续供养人口的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什么是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分析并理解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了解人口普查的意义与作用;•探讨人口转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1.2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感知能力;•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人口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2.1 教学内容•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世界范围内和中国的人口发展趋势;•中国人口普查的意义和作用;•人口转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2.2 重点和难点•重点: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难点:人口转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3.1 导入(10分钟)教师利用图片、数据、视频等方式,引入本次课的主题——人口的合理容量,并简单介绍人口容量的概念和意义。

3.2 学习与思考(40分钟)活动一:老师通过投影或黑板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比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

并分小组让学生思考,探讨这些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影响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达到逐渐深入理解人口容量的目的。

活动二:老师讲解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亲自计算。

同时,老师鼓励学生思考,如果人口增长率太高,将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如何才能合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等问题。

3.3 拓展(20分钟)活动三:老师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并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发展对国家和世界的影响。

同时,老师介绍人口普查的意义和作用,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清晰。

活动四:老师通过示意图和地图等方式,向学生揭示人口转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并鼓励学生思考,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人口转移的形势和趋势将会怎样发展,如何对城市和社会做出战略性规划等问题。

3.4 总结(10分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具备相对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老师在这里再对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再次强调,以及提及下一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教学案例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全面性。
2.问题导向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会出现人口与环境矛盾?”“如何判断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等。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的互动性: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互相交流、讨论。这种互动性的小组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和经验分享,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注重评价他们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全面性。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的真实性:本节课通过引入真实的人口与环境矛盾案例,如“雾都”伦敦和“人口爆炸”的印度,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真实性的情景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所学知识。
3.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如地图、统计图表等,对人口与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第三节合理容量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2.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它们各自在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影响力;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知道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几种观点以及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3.使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和前景,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4.使学生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过程与方法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三个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读图分析对比,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如何估计,理解对某一国家(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多种数值,以及这些数值甚至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

3.结合中国当前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进一步认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大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具体实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三、教学方法综合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和归纳推理法教学过程设计1.乐观者:未来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容量极限2.悲观者: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3.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本节课堂结构:。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1)报告内容包括:地区概况、人口现状、资源环境状况、人口合理容量分析等。
(2)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和技巧,结合GIS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
(3)报告不少于800字,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数据准确。
3.思考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1)人口合理容量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利用GIS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分析人口容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计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分享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的关注,增强人口资源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合理容量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4.案例分析,提升能力: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人口容量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总结反思,情感升华: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人口合理容量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环保、节能等行为,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课后作业,巩固拓展: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适当拓展。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基本概念,理解其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关系,能运用相关指标进行简单测算。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统计数据等资料分析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使学生掌握人口容量预测的方法,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初步分析和判断。
2.学生在数据分析、GIS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差异,适当调整教学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3_人口的合理容量_教学设计_教案_7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3_人口的合理容量_教学设计_教案_7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意义(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1)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2)能够根据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去初步的判断和估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容量是否合理;3、德育目标(1)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紧紧围绕合理人口容量这一核心内容,从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建立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及其估计;2、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之间含义上的区别;教学难点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4、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______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D表示_____,目前对地球上D的估计,有三种学说。

5、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P12 读图思考题1、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高一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上一章关于人口增长的内容,强调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从而引出人口合理容量这一概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需要研究人口合理容量,以及它与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介绍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以及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你认为哪些因素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2.请分析我国某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如何在保障人口合理容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共识。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题目: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这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需要引导学生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突破这一难点。
2.掌握人口容量调查、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这是本章的实践难点,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最后,我会强调人口合理容量对于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关注人口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高一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掌握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和作业小结等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得教学过程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这些亮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和提升。
在学生对人口合理容量口政策,以实现人口的合理容量。我会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掌握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2.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如环境承载力、资源分布等,解释人口合理容量的问题。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合作交流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表扬、鼓励,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自我改进和自我提升能力。
5.作业小结:布置结合本节课学习内容的作业,要求学生深入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实现人口的合理容量。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落实人口政策,以实现人口的合理容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地理知识,如环境承载力、资源分布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讨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人口观念。
3.通过对人口合理容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3.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观念有所了解,但在具体实践中,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4.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沟通能力。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人口相关知识,如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分布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哪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讲授新知
1.介绍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解释其定义及计算方法。
2.讲解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3.提醒学生关注人口问题的实际案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究人口合理容量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现状及政策分析”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字数不少于800字。
2.设计一份关于“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的调查问卷,通过实地调查或在线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合理容量对国家、社会、家庭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人口的合理容量。

2.掌握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冲突和协调关系。

3.能够分析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4.意识到人口问题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意义和影响。

2.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对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2.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解决人口问题的必要性。

三、教学内容1. 任务一:了解人口的合理容量1.1 前置知识1.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出生率。

2.人口分布规律、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等人口变化现象。

1.2 学习内容1.阅读《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材内容。

2.分析世界各国人口变化情况及其影响。

3.了解人口的合理容量及其影响。

4.讨论如何控制人口数量和增长率。

2. 任务二:分析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2.1 前置知识1.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2.人口健康、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各国的人口政策和实践。

2.2 学习内容1.分析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2.分析人口问题对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社会稳定的影响。

3.探讨解决人口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实践。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世界各国人口变化情况及其影响,让学生深入认识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人口问题的紧迫性。

2. 讨论法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分析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思考政策措施和实践。

五、教学评价1. 考试1.理解人口的合理容量及其意义和影响。

2.分析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3.掌握相关人口政策和实践。

2. 课堂表现评价1.能否理解教材内容的正确性和深度。

2.能否独立思考、沟通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能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相关话题的讲述。

六、教学反思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本次教学授课中运用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第三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关键的因素之一。

因此,本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人地关系这一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为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及区域地理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主要说明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说明人口合理容量具有不确定和相对稳定的双重性。

指出我国必须谋求合理人口的容量,坚定不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整体的知识结构上看,在前两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人口变化的基本过程之后,本章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通过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人口合理容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可以说本节在全章节中起到总结本单元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教材由“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两部分内容组成。

教材设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作为段落的标题,激发学生探求答案而进行学习。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最大值)、“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最佳值)这样两个标题的对比,可以很好地揭示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

显然,最佳值小于最大值。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哪些?”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口合理容量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讨人口合理容量问题。
在案例背景的设计中,我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了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容量差异作为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并探讨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合理容量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人口环境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以人性化的语言进行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关爱地球、关爱人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口环境意识。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合理容量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丰富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人性化的语言进行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总结学生观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口的合理容量”。
(二)讲授新知
1.讲解人口合理Βιβλιοθήκη 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2.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如资源、环境、经济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以我国不同地区为例,阐述人口容量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口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从容说课在前面几节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随着时间的延续,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也在不断增长。

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和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空间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的有限性,这彼此既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又互相对立的双方之间,矛盾也日益突出。

当今世界,这种矛盾在有些地区已近于激化。

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人们展开了关于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研究和讨论。

本节课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安排的。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及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彼此有内在联系,但决不是等同的。

三者指的都是某个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相对更是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而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则更显具体,评估依据相对比较明确、具体。

不论是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还是人口合理容量,对它们的估计都要考虑到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区(国家甚或全球)的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同情况。

因此,它们都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对它们进行的估计,因为假定条件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甚至出入很大。

不过,虽然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只是相对的,但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进一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目前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十分严重,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已十分紧迫。

而要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则需要各国(各地区)政府协调一致,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2.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它们各自在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影响力;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知道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几种观点以及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3.使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和前景,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4.使学生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过程与方法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三个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人手,引入一些代表性国家地区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实例,讨论分析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的含义,并由此推断出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通过读图分析对比,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如何估计,理解对某一国家(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多种数值,以及这些数值甚至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

4.紧紧围绕人口合理容量这一核心内容,从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人手,引导学生认识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

5.结合中国当前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进一步认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大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具体实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教具准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收集整理与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关的图文声像资料,加工成教学插件,用作有关内容分析时的补充论证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一直到1650年之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都十分缓慢。

然而自1650年后……(图片展示:世界1650年以来人口增长柱状图)生:观察、判读图片。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出现?生:世界人口的加速增长。

师:是的。

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达到60亿。

目前世界人口约为64亿。

依目前的情形发展,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预测,2020年,世界人口会达到80亿,2046年,世界人口会突破i00亿。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地球孕育的,同时地球又是人类的唯一家园。

在人类生活的地球村,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

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叉能容纳多少人口?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新知识传授)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师:人类社会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发展的,特定环境以其空间和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自然也就有一定的限度。

这个限度,在学术界进行相关研究时,就以“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大家请看我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所”网站的网页上下载、编辑的两段文字,看完后请你们来说说你们对“环境承载力”的看法。

文字资料展示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支持力量究竟有没有极限呢?这就是所谓“环境承载力”问题。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

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其思想前提是环境的“资源观”和“价值观”。

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它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指环境的单个要素(如土地、水、气候、动植物、矿产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环境状态);二是指与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污能力,即“环境自净能力”。

“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可表述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闭值。

这里,“某种状态或条件”是指现实的或拟定的环境结构不发生明显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改变的前提条件。

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

由于它所承载的是人类社会活动(主要指人类经济发展行为)在规模、强度或速度上的限值,因而其大小可用人类活动的方向、速度、规模等量来表现。

生:阅读文字内容后,进行小范围讨论。

师:知道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吧,说说看。

生:“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师:对,很好。

它涉及了多种指标,其中的哪一项指标,是人们考虑得最多,引用得最多的?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指标。

(推进)师:这项指标又被人们称为什么?生:环境人口容量。

师:教材给它下的定义是怎么说的?生:一个国家或地区韵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师:从这个定义的表述中,大家仔细品味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生:各自默念,或互相议论,仔细辨别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特定的历史时期、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对比分析)师:好。

下面,咱们就先逐个来看看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

师: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个相对更突出?生:资源。

师:确实如此。

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建立在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的a 一个地区,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其所能供养的人口相应也多,反之则少。

譬如:同在欧洲的德国和梵蒂冈,前者现有人口8000多万,后者人口只有1000左右。

香港经济繁荣,以1000多平方千米土地维持680来万人,社会稳定,人民生活也十分富足。

但若要它供养如河南9000多万人,则情况可想而知。

(延展)师:那是不是资源相对少的国家(地区),其供养能力肯定就少呢?大家别忙回答,先看了下面的材料再作回答。

(材料展示)(师生互动)同读材料,师启发引导,展开讨论材料一:以色列农业的魅力以色列农业概况国土面积 1.49万平方千米,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年均降水量约200毫米人均水资源270吨,不足世界人均的3%耕地41万公顷,人均1亩地1997年农业产值37亿美元1997年农产品出口8亿美元1997年农业劳动力 6.7万人,1个农民可供养90人以色列实际上只有北部加利利湖周围平原和约旦河谷适宜农业。

然而,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仅仅一代人就建成了现代农业,创造了令世界惊讶的奇迹。

如今的以色列,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灌和喷灌系统遍布全国;农产品和农业技术产品大量出口创汇;荒山改造成森林公园,沼泽和沿海洼地变为良田,南部沙漠建起了众多绿洲和温室。

迄今为止,以色列农业产值和出口比1948年建国时翻了数百番,但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0世纪50年代的60%降为目前的1.8%。

农民从总劳动力的70%降为仅3%。

以色列农产品自给率达95%,还大量出口,只进口部分粮食、糖、油、咖啡、荼等。

进出口相抵,净出口仍近2亿美元。

以色列国际合作项目的l/3是农业项目,每年3000多农业专家在外国讲学,60多个国家的人员来以色列培训。

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可以养活3倍于现在的人口。

师: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国以色列土地和水资源条件如何?生:土地面积小,贫瘠缺水。

师:但是,它的人口供养能力怎样?生:很好,很高。

材料二:滴灌是法宝滴灌比漫灌节水1/3~l/2。

滴灌可使单位面积土地增产1/3到5倍。

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

滴灌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

以色列水资源总共才16亿立方米,其用水总量为20亿立方米,不足部分靠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补足。

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曾预言,以色列的未来在南方沙漠。

水是改造沙漠的命脉,以色列从1952年起耗资1_5亿美元,用11年时间建成了145千米长的“北水南调”输水管道。

然而传统灌溉使农业革命和沙漠改造进展缓慢。

1962年,一位农民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

水在同一点上渗入土壤是减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

这一发现立即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闻名世界的耐特菲姆(NETAFIM)滴灌公司于1964年应运而生。

发明滴灌以后,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

滴灌的原理很简单,然而,让水均衡地滴渗到每颗植株却非常复杂。

以色列研制的硬韧防堵塑料管、接头、过滤器、控制嚣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

以色列滴灌系统目前已是第六代,最近又开发成小型自压式滴灌系统。

如今,世界80多个国家使用以色列的滴灌技术,耐特菲姆滴灌公司年收入2.3亿美元,其中80%来自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