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

合集下载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_6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_6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暑假期间我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当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

书中第一篇就是“教学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指导他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这段话读来似曾相识,这不正是新课程倡导的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吗?回想两年以前,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一心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认为教学成绩高就是优秀教师,怎样才能教出好成绩,就是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讲清楚、讲明白。

于是在课堂上我不遗余力细致入微地讲着,学生静静地听着,发现学生有问题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又讲一遍,自认为讲得够清楚够明白了,这会儿学生总该学会了。

可是每当期中、期末考试,学生的成绩却觉得不很理想。

问题出在哪呢?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做老师?有一段时间,我很迷茫,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不知怎样才能改进和提高。

一晃两年过去了,在教学实践中慢慢历练成长起来的我,在经历了一系列教育思想的洗礼之后,已找到了当年失败的原因:重视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在不经意间成了陶行知所说的第二种先生——教学生的先生,尽管愿望是美好的,但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老师讲得再好,学生没有去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没有对一个问题经历思考探究的体验,没有课后有针对性的练习做保障,那么学生得到的那点知识就如同盲人摸象、沙地建楼一样不全面、不深刻、不牢固,更谈不上习惯的养成,能力的提高,潜力的挖掘了,那么学生成绩不高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我的课堂,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了,讨论质疑的时间多了,操作演示的时间多了。

我注意发挥每一个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上,不但教学成绩有了大的提高,也常常会品尝到教学带给我的快乐,从中收获着一个个成功和惊喜。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0篇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0篇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0篇《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近日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感受颇多,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创造儿童的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解放,现今有许多学校还是靠牺牲儿童的时间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成绩”,这就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

我们应如何去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内容论呢?我们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

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人。

实施素质教育,小而言之,为学生的终身受益负责,为学生的将来负责;大而言之,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为中华为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罗丹说:“恶是枯干”。

我想要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关键要有适宜的气候、一定的土壤、而这些条件要靠全体教育工作者去力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2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收获甚多,感慨万千。

总感觉一位老人正在讲述着他一生对教育的感悟的种种表情。

先生说:“以教人者救已”是根本方法之一,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和“生活教育”。

陶行知以毕生的精力谱写教育新方法,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是我们这些教书匠的指路灯,我认为这盏灯,对我们来说,是最明亮着,永远是闪烁着,永远指引着文字前进再前进。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


二、以他“爱满天下”的胸襟培养我们博感情操
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爱又 是一种巨大的力量,陶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是与他的普及教 育理想,振兴中华的抱负,与人类的解放事业紧密结合在一齐的。他 这样执着、坚定的为改革旧教育,发展人民教育而坚持不懈的工作, 最本质的原因是在于他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祖国,他用自我的行动实 践着自我的“爱满天下”这种伟大的胸襟,他把对人民、祖国的特殊感 情表此刻博爱之中。陶先生的爱是大公无私的爱,爱憎分明的爱,是 真善美合一的爱。教育、引导我们不仅仅要爱自我,还要爱长辈,爱 他人,爱身边需要帮忙的人,爱自我的群众,爱家庭,爱家乡,爱和 平……引导我们努力做一名有博爱精神的人。
二、内容简介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 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 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 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 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 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 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 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 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 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 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透过教育“救国,建国”; 他用心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 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 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 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 私无畏奋发向上的境界培养我们诚信品格

2024年《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2024年《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2024年《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2024年《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对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陶行知的名字是耳熟能详的,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他的许多教育理念对我们教育者触动都很大。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因为老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

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让我感触颇多。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进棺材才算毕业”。

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在工作闲暇之余翻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该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如何理解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

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教,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

对于一个新的问题,不是要教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指导他们自己主动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求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与今天我们新课程说倡导的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质上是一致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做三者当中,陶行知更加强调“做”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

因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从实践中获得认知。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课件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课件
6
《陶行知教育名篇》之观点: 1、献身教育的精神
2、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相联系 3、培养创造的能力 4、论教师 5、论校长 6、把节制生育控制人口作为国家民族基本方针
7
三、读书感悟
一、以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引导我们树立远 大理想
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 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 但他为了完成自我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 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 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明白,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 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 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 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下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 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 刻。
他用心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 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 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 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 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
5

二、内容简介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 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 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 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 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 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 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 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全集)

《陶行知教育名篇》(全集)

《陶行知教育名篇》(全集)《陶行知教育名篇》(全集)《陶行知教育名篇》(1—25)01、陶行知教育名篇——序一02、陶行知教育名篇——序二03、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学合一04、陶行知教育名篇——第一流的教育家05、陶行知教育名篇——新教育(上)06、陶行知教育名篇——新教育(下)07、陶行知教育名篇——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08、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09、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与科学方法10、陶行知教育名篇——学问之要素11、陶行知教育名篇——社会改造之出发点12、陶行知教育名篇——预备钢头碰铁钉13、陶行知教育名篇——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14、陶行知教育名篇——师生共生活15、陶行知教育名篇——平民教育概论(上)16、陶行知教育名篇——平民教育概论(下)17、陶行知教育名篇——学生的精神18、陶行知教育名篇——整个的校长19、陶行知教育名篇——学做一个人20、陶行知教育名篇——我之学校观21、陶行知教育名篇——我们的信条22、陶行知教育名篇——无锡小学之新生命(上)23、陶行知教育名篇——无锡小学之新生命(下)24、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25、陶行知教育名篇——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陶行知教育名篇》(1—25)《陶行知教育名篇》(26—50)26、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改进27、陶行知教育名篇——答石民佣等的信28、陶行知教育名篇——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29、陶行知教育名篇——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30、陶行知教育名篇——给全体同学的信31、陶行知教育名篇——行是知之始32、陶行知教育名篇——从野人生活出发33、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34、陶行知教育名篇——如何教农民出头35、陶行知教育名篇——“伪知识”阶级(上)36、陶行知教育名篇——“伪知识”阶级(下)37、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学做合一38、陶行知教育名篇——以教人者教己39、陶行知教育名篇——答朱端琰之问(上)40、陶行知教育名篇——答朱端琰之问(下)41、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即教育42、陶行知教育名篇——儿童用书选择标准43、陶行知教育名篇——师范生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44、陶行知教育名篇——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45、陶行知教育名篇——送科学丛书46、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上)47、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下)48、陶行知教育名篇——注重养生而不杀生49、陶行知教育名篇——儿童科学教育50、陶行知教育名篇——国难与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26—50)《陶行知教育名篇》(51—86)51、陶行知教育名篇——从教育上谋国难的出路52、陶行知教育名篇——创造的教育53、陶行知教育名篇——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54、陶行知教育名篇——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55、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的新生56、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与用书57、陶行知教育名篇——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58、陶行知教育名篇——小先生与民众教育59、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教育之特质60、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上)61、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中)62、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下)63、陶行知教育名篇——每天四问64、陶行知教育名篇——致育才之友书65、陶行知教育名篇——育才十字诀66、陶行知教育名篇——育才二十三常能67、陶行知教育名篇——创造宣言68、陶行知教育名篇——民主的儿童节69、陶行知教育名篇——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70、陶行知教育名篇——创造的儿童教育71、陶行知教育名篇——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72、陶行知教育名篇——民主73、陶行知教育名篇——民主教育74、陶行知教育名篇——民主教育之普及75、陶行知教育名篇——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76、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77、陶行知教育名篇——试验主义与新教育78、陶行知教育名篇——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79、陶行知教育名篇——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80、陶行知教育名篇——评陈著之《家庭教育》81、陶行知教育名篇——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82、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83、陶行知教育名篇——幼稚园之新大陆84、陶行知教育名篇——平等与自由85、陶行知教育名篇——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86、陶行知教育名篇——社会大学颂《陶行知教育名篇》(51—86)。

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下)

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下)

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下)话题:大众文字教育学习九大众的文字11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我们必须教育大众组织起来解决国难。

但是这教育大众的工作,一开始就遇着一个绝大的难关。

这个难关,就是方块汉字。

方块汉字难认难写难学。

每一个人必得花费几年功夫几十几百块钱才能学得一点皮毛。

一个每天做十二三点钟苦工的大众是没有这些空闲时间,也花不起这许多钱来玩这套把戏。

手头字、简字是方块汉字的化身不是根本的解决。

注音字母是为方块汉字注音的工具,不过是方块汉字的附属品。

国语罗马字崇奉jE平话为国语,名为提倡国语统一,实际上是来它一个北平话独裁。

在有闲有钱的人看来,学了一口北平话再用罗马字读读写写,是不费什么事。

但是叫一个上海的、福州的或广州的苦人同时学北平话又学罗马字,那几乎是和学外国话一样的难。

国语罗马字又注重声调的符号,把初学的人弄得头昏脑黑。

简单地说,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是没有四声符号麻烦的新文字,是解脱一个地方言的独裁的新文字,这种新文字,现在是已经出现了。

当初是在海参崴的华侨制造了拉丁化新文字,实验结果很好。

他们的经验学理的结晶便是北方话新文字方案。

但是我们不要误会,海参崴的华侨也是中国人。

所以这个方案虽是在外国产生,但还是中国人的作品,是和别的中国留学生华侨的作品一样的不容歧视。

现在上海话新文字方案也已经由上海的专家造成发表出来,征求大家批评。

厦门和客话方案已经编成正在这儿审查。

广州、福州、徽州各处方案也正在编制。

这些工作是由中国新文字研究会主持进行。

根据上海话新文字方案实验结果,平常人每天费一小时只需半个月功夫,即可写新文字的信,看新文字的报,读新文字的书。

聪明些的人两个星期就行;笨一点的人,只需一个月,成绩也不错了。

每人所花的,只要三分钱。

义务教育培养一个小孩每年平均要花八块九毛钱。

民众教育培养一个成人要花一块八毛钱。

上海一带运用小先生教汉字每人也要花三毛钱;三万万人的普及最粗浅的初步汉字教育至少就得九千万元。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联系教学实践活动,读《陶行知教育名篇》颇有收获,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这一篇。

第一、生活教育理论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

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让课堂所学真正融入社会生活。

学了“米、厘米”后,让学生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黑板、书桌、课本、文具盒的长与宽;量爸爸、妈妈的身高等。

学了“10的认识”后,可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说家里的电话号码;让他们记录一星期的气温等。

学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后,可组织学生到超市调查商品价格。

学习“面积单位”后,让学生测算书本、课桌、黑板的面积;亲自设计桌套的大小等。

利用“比例知识”,帮李阿姨算一算她家和三位房客的水电费情况(按人口比例)。

学了“平均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活动,比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菜场某一蔬菜的平均价格等。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从中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第二、教学做合一我们应如何去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内容论呢?我们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分享ppt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分享ppt
陶行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让学生有力量,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正处于一个和平发展的年代。作为教师,我们身上肩负着教育祖国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Thank you
/陶行知教育名篇/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1931年到193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陶行知居住在上海。受抗日救亡运动蓬勃掀起的感染,陶行知竭力提倡国难教育,为激发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精神,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做出了贡献。
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不能解决国难问题的,尤其不是真教育。
读书分享会
/陶行知教育名篇/
04
03
0 2
作者简介
内容赏析
读后感悟
CONTENTS
0 1
作品简介
《陶行知教育名篇》
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心中有疑惑困顿,不得其门而入,读完陶先生的这本著述后,似乎找着了些许答案
踏上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幼儿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师的师德规范里我找到了答案:热爱孩子并尊重孩子,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幼儿教师只有热爱幼儿,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幼儿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孩子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1通过一段时间的读书学习,我认识到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教育改造的旗手。

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他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

就算到今天陶先生的教育理论还是充满新鲜感,很有进行实验的价值。

他的教育思想历经80多年的考验,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也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我们满怀喜悦与梦想跨入了21世纪,身为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我们“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我们要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创新已不再仅仅和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有关,而是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

因此,在新世纪里,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体制、创新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作为教育改革主题,这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识和潮流。

在新形势下,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在《国难与教育》一篇中让我们明白教育的目的,在与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教育不是真的教育。

我们一定有了真教育,才能对付国难。

中国已经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国人不仅没有被灾难打垮,反而越挫越勇,让我们看到了团结在一起的力量,让我们身为中国人而感到十分骄傲。

5月19日14点28分,全国上下为四川遇难同胞集体默哀3分钟,民众自发涌上街头广场,为死者默哀,为生者加油,鼓励他们好好活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这短短的3分钟里面,我们会把悲痛化为力量,力量从天安门前迅速地散发至全国人民的心头上。

《陶行知教育名篇》阅读分享活动

《陶行知教育名篇》阅读分享活动

《陶行知教育名篇》阅读分享活动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陶行知教育名篇》阅读分享活动。

你说这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那可真是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扇门呢!就好比咱平时过日子,得知道怎么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教育不也是一样嘛,得有一套好法子。

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有时候就感觉他在和你面对面聊天,亲切得很呢!他说的那些道理,可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而是实实在在能用到咱生活中的。

你想想看,教育孩子不就跟种庄稼似的,得精心呵护,给足阳光雨露,才能茁壮成长呀。

陶行知先生就强调要关注孩子的个性,不能一概而论,这多在理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咱不能用一个模子去套。

再说说他提倡的“生活即教育”,这可太妙啦!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的机会呀,不是非得在课堂上正襟危坐才叫学习。

带孩子出去玩,让他们观察大自然,这也是教育;一起做家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这同样是教育。

这不就跟咱平时做饭一样嘛,各种食材搭配好了,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还有啊,他说要解放孩子的创造力,这可太重要啦!现在的社会发展这么快,没有创造力怎么行呢?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怎么能飞得高呢?咱得鼓励孩子们大胆去想,大胆去尝试,别怕犯错。

参加这个阅读分享活动,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教育的宝库。

大家一起交流心得,分享感悟,那感觉可太棒啦!你能从别人的分享中得到新的启发,就像突然找到了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教育名篇的力量,它们就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教育的道路。

通过阅读分享,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陶行知先生的智慧,把这些智慧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难道你不想让自己的教育之路更加明亮吗?难道你不想让孩子们在更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吗?所以呀,大家都快来参加这个阅读分享活动吧!让我们一起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海洋里遨游,汲取知识和力量,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可是一件超级有意义的事情呢,可别错过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全面爆发后,开展“战时教育”运动。抗战胜利后,投身民主教育。 1946年7月25日, 患脑溢血逝世, 终年55岁。毛泽东在延安各界追悼会上题写的 悼辞,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甚至有人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 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
▪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 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 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 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透过教育“救国,建国”;
▪ 总之,陶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为了振 兴中华,为了苦难的旧中国人民为了探求中国教育新路子 而赤胆忠心,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一生。他 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胸怀博爱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 自我爱国、爱民,无私奉献、奋斗不息的壮美人生,也同 样折射出了他完美、高大的人格魅力。
1923-1926年,主要从事平民教育。 30年代前半期,致力于普及教育运动。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国难当头,发起进行“国难教育”。1936年7月,应 邀赴伦敦参加“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届年会,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委托,以 国民外交使节身份,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主张。从这时,到1938年10月10日回国, 先后到欧、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奔走呼吁,争取国际声援。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 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 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 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 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 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 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 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 《陶行知教育名篇》之观点:
▪ 1、献身教育的精神 2、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相联系 3、培养创造的能力 4、论教师 5、论校长 6、把节制生育控制人口作为国家民族基本方针

三、读书感悟
▪ 一、以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引导我们树立远 大理想
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 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 但他为了完成自我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 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 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明白,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 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 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 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下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 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 刻。
▪ 三、以他“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境界培养我们诚信品格
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这句教人更律己的话 道出他的做人之道。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一生。他在青年时期, 即满腔热情地投身反清辛亥革命,美国留学回来,即开始他的教育救国实践, 一心一意为改革传统旧教育而不懈努力,“九一八”事变后,亡国之祸危在旦夕, 他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他又冒着“第三枪”的危险,坚定 不移地战斗在爱国运动最前线。为了真理,为了和平,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这是真人之举。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
一、陶行知其人
近现代教育“四大圣人”之一--陶行知(1891—1946年)
安徽歙县人。 1908年,抱“医学救国”思想入杭州广济医学堂。
1914年,金陵大学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文科学士学位。
1914年秋,入美国伊利诺大学,1915年秋获政治硕士学位。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著名教育家杜威、孟禄, 1917年秋学成回国后, 历 任南高师(今东南大学)教授,教育专修科主任、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授、教育科主 任。
▪ 二、以他“爱满天下”的胸襟培养我们博感情操
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爱又 是一种巨大的力量,陶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是与他的普及教 育理想,振兴中华的抱负,与人类的解放事业紧密结合在一齐的。他 这样执着、坚定的为改革旧教育,发展人民教育而坚持不懈的工作, 最本质的原因是在于他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祖国,他用自我的行动实 践着自我的“爱满天下”这种伟大的胸襟,他把对人民、祖国的特殊感 情表此刻博爱之中。陶先生的爱是大公无私的爱,爱憎分明的爱,是 真善美合一的爱。教育、引导我们不仅仅要爱自我,还要爱长辈,爱 他人,爱身边需要帮忙的人,爱自我的群众,爱家庭,爱家乡,爱和 平……引导我们努力做一名有博爱精神的人。
▪ 就在他病逝前不久,当时,国家内战危机迫在眉睫,他身 处逆境,但陶先生仍对中国前途抱着乐观的态度,对自我 的理想毫不动摇,仍要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函授大学, 新闻大学…… 态度决定一切,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一个人 有无理想是决定了他是否成就事业的前提。我们无法想象 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会做出如何大的成就,而我们的陶先生 不仅仅心中有着自我的抱负,并朝着自我的理想奋斗着,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陶先生那种抱定理想,矢志不渝, 为着理想,锲而不舍,为了理想追求一生的伟大形象是我 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光辉典范。
▪ 他用心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 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 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 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 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
二、内容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