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讲课讲稿
2024《金属材料》说课稿范文
![2024《金属材料》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3c1c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c.png)
2024《金属材料》说课稿范文《金属材料》是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部分,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结构和特点,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金属有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金属材料》是高中物理必修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部分,属于第三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基本差异以及金属的晶体结构和导电性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进一步了解金属材料的重要内容,也是与材料科学密切相关的知识点。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掌握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主要特征。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判断金属材料的性质。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材料科学发展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判断金属材料的性质。
难点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有: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和问题导向法。
学法是: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和归纳总结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和多媒体资料等教具,以便更好地进行实验和展示教学素材。
同时,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金属材料的例子,以便进行观察和分析。
四、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我将通过一个故事来引入新课。
故事中有一个工程师需要设计一个坚固耐用的金属结构,他面临着如何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的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我将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讲解基本知识在引入部分之后,我将讲解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金属的晶体结构和导电性等。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金属特性的理解。
《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
![《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3d79996a8956bec0875e306.png)
《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课标解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本课题的要求如下:(2)教材分析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
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
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
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2)过程与方法①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②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②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鲁教版初三全册第九单元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第1课时说课稿
![鲁教版初三全册第九单元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第1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0a2aba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a.png)
鲁教版初三全册第九单元第一节常见的金属
材料第1课时说课稿
第一谈谈我对教材的明白得,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酸、碱、盐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也为之后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奠定基础,在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做到因材施教我将对学生情形进行推测,九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差不多初步形成,喜爱自主的学习环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改要求,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金属与合金的物理性质及其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金属与合金性质比较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认真研读教材,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了解金属与合金的物理性质及其差异。
为了更好地讲解重难点,我将采纳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相结合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将从四个环节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最后谈谈我的板书,要紧采取提纲式、总分式、表格式……能够关心学生清晰思路,突出重点。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141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81《金属材料》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81《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f39b40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6.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81《金属材料》说课稿XXX《金属材料》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节课做一个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本单元之前,已经研究了氧气、氢气和碳等几种非金属单质,在此处安排一单元金属材料,使整个初中的化学教材,既有一定的非金属元素知识,又有一些金属元素的知识,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内容更加完整,这也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研究的完整性、全面性。
本节内容既衔接了前面的金属元素方面的知识,又为下节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做铺垫,也为学生研究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进程与办法](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讨金属的物理性质,造就学生的实验探讨能力。
(2)通过讨论探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造就学生综合阐发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2、教学办法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结合实验教学法、讨论法,努力做到教法与学法的最佳组合。
三、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金属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认识还不够,特别是物质的性质不是决定用途的唯一因素,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讨,通过结合生活,让学生的研究又生活走向化学,又从化学走向生活,有浅入深,有感性到理性,符合认知纪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乐趣,为学生研究本章知识奠定了基础。
金属材料说课稿
![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d8fdf4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0.png)
金属材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金属材料》。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金属材料》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 1 的内容。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属的物理性质,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了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身边的物质世界,为后续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金属的冶炼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很多金属制品,对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以及合金的特点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理解。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2)认识合金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合金及其性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的性质。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的性质;通过讲授,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
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全一册《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
![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全一册《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77f67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6.png)
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全一册《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名称•《常见的金属材料》2. 教材版本•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全一册3. 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金属的基本性质、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掌握常见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如铁、铜、铝等;•了解常见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物体是否是金属材料;•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特点;•能够描述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通过实例展示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的基本性质;•常见的金属材料及其特点;•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及其相关原理;•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判断物体是否为金属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出问题:你身边有哪些金属材料?它们有什么特点?2. 提出学习目标•将课程目标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任务一:金属的基本性质•通过实例、图表等方式展示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金属的基本性质是如何影响金属材料的应用的。
4. 学习任务二:常见的金属材料及其特点•介绍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铁、铜、铝等;•分析各种金属材料的特点,如强度、韧性等;•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金属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是基于什么原理。
5. 学习任务三: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通过实例介绍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应用是基于其特点还是其它因素。
6. 学习任务四:实验探究金属材料•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实践金属材料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判断物体是否是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通用8篇)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41717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9.png)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通用8篇)初中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通用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我将从以下几点来分析这节课一、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上一节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教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的顺序认识都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
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的顺序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二、教学目标: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实际。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金属镁.铝、锌.铁.铜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记住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培养观察.归纳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金属的活动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乐于探究物质的奥秘.三、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教材处理:首我提出一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新买的铝壶用了一阵子表面会变黑?”引入新课。
金属材料说课稿人教版
![金属材料说课稿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a900a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f.png)
金属材料说课稿人教版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金属材料》,这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章内容。
本章节不仅是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首先,我们来明确本章节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了解金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纯金属和合金的区别。
2. 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金属的性质。
4. 引导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接下来,我们来看教学内容的安排。
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 金属的基本知识:介绍金属的定义、分类、性质等基础知识。
2. 金属的应用:探讨金属在工业、建筑、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应用。
3. 金属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讨论金属腐蚀、回收再利用以及环保问题。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 讲授法:通过讲解金属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金属性质的实验观察,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金属的应用和环保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引入具体的金属材料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最后,我们来谈谈教学评价的方式。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反馈的重要途径。
本章节的教学评价将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实验报告评价: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报告撰写能力,评价他们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
3. 作业和小测验: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 期末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金属材料说课稿
![人教版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ffcae4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8.png)
人教版金属材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章——金属材料。
这一章节对于学生理解材料科学的重要性和金属材料的应用具有关键作用。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首先,我们来看教学目标。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掌握常见金属的应用,并了解金属的分类及其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和节约使用材料的意识。
接下来,我们来看教学内容。
本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金属的物理性质:介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基本特性。
2. 金属的分类与应用:讲解不同种类的金属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探讨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措施。
4. 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讲授法:通过直接讲解,传授金属的基本知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的性质和变化。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就金属材料的应用和环保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自主探究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属制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金属材料的主题。
2.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分类,以及金属材料的应用实例。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金属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实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理解。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就金属材料的应用和环保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汇报。
5. 课堂小结:总结金属材料的主要知识点,强调金属材料的环保意义。
九年级化学下册8.1金属材料说课稿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8.1金属材料说课稿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6a41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a.png)
板书设计
1.金属的性质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金属的冶炼方法
-物理冶炼:加热、熔化、电解等
-化学冶炼:氧化还原反应
3.金属的应用
-日常生活:锅、碗、瓢、盆等
-工业生产:航空、汽车、机械制造等
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涂层保护:涂油、涂漆等
-阴极保护: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材料选择:耐腐蚀材料
5.金属的分类
-按元素周期表分类
-按物理性质分类
6.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金
7.金属的化学反应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
工业生产:金属材料在航空、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典型例题讲解
本节课的典型例题讲解将围绕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和应用展开,通过具体的题目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1.例题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题目:判断下列金属材料中,哪些是导电材料?哪些是导热材料?
1.金属的性质
金属的性质是本节课的基础部分,主要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这些性质使得金属在电子、建筑、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性、金属的活动性等。这些性质决定了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和冶炼方法。
2.金属的冶炼方法
金属的冶炼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冶炼和化学冶炼两种方法。
最新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一课时备课讲稿精品课件
![最新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一课时备课讲稿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ab9abf69eae009591beca5.png)
7.2
(g.cm-3)
熔点(℃) 1064 962 1083 1535 660 231 327 3410 1857
导电性(以 74 100 99 100为最好)
17 61
硬度(以10 2.5~3 2.5~ 2.5~ 4~5 2~ 1.5 1.5 7.5 9
为最大)
4
3
2.9
你知道表中的金属各有什么用途吗?分别利用(lìyòng)了它
三、金属(jīnshǔ)矿物及其冶炼
铁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种
(yī zhǒnɡ)金属!
铁矿石名称 主要成分化 含铁元素的 其他
学式
质量分数
赤铁矿 磁铁矿 菱铁矿 黄铁矿 2013.2.20
Fe2O3 Fe3O4 FeCO3 FeS2 *
70% 72.4%
48.2%
46.7%
第十五页,共27页。
(氧化剂)(还原剂)
2013.2.20
△*
CuO+H2===Cu+H2O
24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三、金属矿物及其冶炼
工业(gōngyè)炼 铁:
1.原原料料:(y铁uá矿n石lià、o)焦:炭、石灰石
2.设备 高炉 (shèbèi):
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
3. 原理: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2、A、B两炸个酒精灯的作用分别是 A灯加热氧化、铁
B灯点燃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3、玻璃管内的现象是 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 。
澄清石灰水处的现象为
证4、明反生应成结了二束氧(化jié碳sh气ù体),应先澄清石灰。后水变浑浊
后
.目的是为了灭防A止灯 停通一氧化碳
金属材料说课稿
![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d9d471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c.png)
金属材料说课稿金属材料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合金。
二、说学情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和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一些金属制品,因此,学生对金属、金属材料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
此前,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
但由于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时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四、说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辩证关系。
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法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内容。
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通过教学,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到认识方法,由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教学活动层次逐步深化,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最佳兴奋的状态。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a94a6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0.png)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一、教材背景和教学目标1.1 教材背景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在九年级的化学教材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金属材料的分类、制备、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金属材料,掌握其分类、制备、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制备方法;•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理解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2.2 教学难点•理解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金属材料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和参考资料3.1 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实验装置与材料,如试管、酒精灯等;•相关实验材料,如铜、铁等常见金属;•学生实验记录本。
3.2 参考资料•九年级化学下册鲁教版教材;•化学教学参考书。
四、教学流程4.1 导入引入通过简单而生动的例子引入,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生活中接触过哪些金属材料?它们都有哪些性质和用途?”4.2 金属材料的分类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常见金属材料的分类,并解释其特点。
分别包括常金属、稀有金属和合金。
•常金属:铁、铜、锌等,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等特点;•稀有金属:金、银、铂等,具有重要的投资和工艺价值;•合金:钢、铝合金等,通过合金化改善材料的性能。
4.3 金属材料的制备介绍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矿石提取、冶炼和精炼等过程。
•矿石提取:通过采矿、破碎、选矿等步骤获得金属矿石。
•冶炼:将矿石经过高温熔炼,去除非金属杂质,得到纯净金属。
•精炼:对纯净金属进行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和提高纯度。
4.4 金属材料的性质•导电性和导热性:通过实验演示,验证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并讨论其原因。
高一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
![高一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82e43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8.png)
高一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1一、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材本节课是化学高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
二、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学情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和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一些金属制品,因此,学生对金属、金属材料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
此前,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
但由于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时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四、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辩证关系。
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化学初三上鲁教版7.1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
![化学初三上鲁教版7.1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8c27c8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d.png)
化学初三上鲁教版 7.1 常有的金属资料讲课稿第 1 怎样 酸和碱教材的地酸和碱是我 比 熟习的两种物 ,酸和碱的生 及使用 我国的 代位及其作用化建 拥有重要的作用。
本 主要目的是把酸和碱的知 与前方学 的 些有关章 的知 密 系起来, 大学生的 野, 并稳固前方学 的知 , 提升学生的 察、剖析能力,培育学生学 化学的 趣,懂得运用化学知 和方法合理开 和利用 源。
学生直接参加工 生 ,更好的使用酸和碱做好知 和思想准 。
教 ①1、学会用酸碱指示 、酸碱 溶液酸碱性。
学 知 与2、掌握酸和碱的观点,会 物 行 分 。
目技术②通 研究 程,初步学会运用 接 察的方法采集 据。
程与方法 +-③从 H和 OH 的角度 溶液呈酸碱性的原由, 一步成立宏 和微 相感情度 系的思 方式。
与价教课要点 要点: 酸和碱的方法 教课 点 点:溶液酸碱性 的微 理解新:在你的生活中,那些物 你留下了酸的印象?〔学生 例子〕 :像 些有酸味的物 往常都含有一 特别的化合物——酸。
: 在家洗 衣服啊,那 来 你洗衣服 的感 啊?〔可多个学生起来 〕通 学生 自己的感觉引出: 些都是我 生活中的酸和碱。
怎样来 酸和碱呢?你有什么 法呢?有条 色 ,身披紫色袍,有 能 ,有 又 。
〔打一指示 〕 ——紫色石蕊 液生活中你可能有 的领会:用食醋可除掉水 中的水垢; 虫叮咬的 ,涂上肥皂水会感 舒畅些;胃酸 多的病人吃一种叫胃舒平的 物,症状会有所 解⋯⋯ 想认识此中的神秘 ?就 我 走 酸和碱的世界吧 !重教 可供给 酸、醋酸、熟石灰、 氧化 、食 的化学式,在 的基 上 学生 看酸和碱的本 区 在哪里。
学生 行沟通剖析,点自己的见解,教 也参加 去,形成了生生沟通与 生沟通的场面,使学生逐 形成正确的 ,完成共 :酸溶液中都有+-H ,碱溶液里都有 OH ,因为 理 它 的存在,使酸和碱分 拥有各自的通性。
策 而后教 可提出以下 : 牛花可 不一样的 色,可否用它来制作略酸碱指示 , 出制作方法,有没有其余植物也可用来制作酸碱指示 ?在展现酸碱指示 的制作方法的基 上,引 学生从能否 用、 等角度上自我 价和反省,形式上可采纳 的方式。
初三化学上册《金属材料》说课稿
![初三化学上册《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5bbd82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a.png)
初三化学上册《金属材料》说课稿一:教程剖析本节课化学初三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与大家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分为两部份。
第一部份主要介绍了几种要紧金属的物理性质和作用与功效与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份重点介绍了合金。
在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氧气、氢气和碳三种非金属单质,在此处又学习金属材料,使整个初中的化学教程,既有肯定的非金属元素常识,又有一些金属元素的常识,如此,使整个初中化学的常识体系内容就比较完整了,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全方位性二:教学目的常识与技术通过日常广泛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
弄清晰容易见到金属的物理性质,知晓物质的性质在非常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作用,但同时还需分析如价格、资源与废料是不是易于收购等其他原因。
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过程与办法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索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索能力。
通过讨论探索物质的性质与作用与功效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剖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了解地表达我们的看法,逐步形成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
三:目的重难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金属的物理性质。
物质性质与作用与功效之间的辩证关系。
重点的突出: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使用科学探索和剖析总结的教学办法。
目的难题培养学生运用探索办法得出有关结论的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剖析问题的能力。
难题的突破: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题,我筹备使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剖析总结的方法来学习。
四:说教学办法依据化学课程准则“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的需要,与本节课的内容。
我确定的教学办法是:使用实验探究法,根据提出问题—实验探索—观察剖析—得出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设计意图:通过教学,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常识到认识办法,由书本常识拓展到课外常识,教学活动层次逐步深化,学生的个性得到的张扬,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在兴奋的状况。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优秀教案(河北省县级优课)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优秀教案(河北省县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ab90b7cf4431b90d6d85c76d.png)
学生观看
思考、总结
学生思考
学生观察思考
观察记忆
自主阅读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学生记忆
学生回忆
展示图片
引入新课
学会自主学习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方便记忆
让学生自己找出主要知识
自己探究新知
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补充
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与应用
板书设计
金属材料
一、金属
1.金属的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认识到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的性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用途,物质用途体现其性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根据生活经验,举出你所知道的金属及金属制品
课件展示例子
阅读课本总结出金属材料的定义
板书
纯金属
金属材料
合金
讲述金属的应用史
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铝的使用
展示几种常见的金属,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并总结,教师纠正并补充完整.
板书
1.金属
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物质用途时考虑多种因素
二、合金
1.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合金
2.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较少,比较容易学习,我通过图片的展示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出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课标解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本课题的要求如下:
(2)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
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
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
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②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帮助学生形成
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②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③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教学难点:认识合金。
二、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逐步形成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发挥想象→提高兴趣的模式。
三、学法指导
1.本节课的授课对象化学基础相对较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化学有很浓厚的兴趣,能够在课外抽出时间,进行化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好,能够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2.课前可以由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由实物或事实入手,使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与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进而引入到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教学。
3.重点组织好教材中的“讨论”,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对有些讨论题应说出不止一个理由。
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4.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表,以及钛和钛合金等属于常识性介绍内容,学生只需留有大致印象即可。
教师应使学生了解如何查阅这些资料的途径,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5.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长处和不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金属实物图片,了解金属在生活中的用途及性质。
2.你所知道的金属有哪些?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
引导学生通过看视频等了解人类发现金属、认识金属、使用金属的历史,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
使学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的新课标教学理念。
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资料,进一步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产生了解金属性质的探究欲。
(二)探索学习,掌握新知
通过阅读课本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正确表达实验结论和分析结果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特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利用课件给出讨论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密切的联系,得出“物质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这一重要结论。
使学生学会将生活现象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科学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提问: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回答: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
思考后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态度。
提问:
1.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备哪些性质?
2.制造飞机机翼的材料需要具备哪些性质?
介绍合金定义及钢与铁与生铁的区别。
播放视频实验比较纯金属与合金之间的性质差异。
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
【归纳总结】一般来说,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和强度大,熔点教其成分低,抗腐蚀性能提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九二班进行,内容是常见的金属材料的第一课时,主要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和金属材料三个部分。
本节课的讲解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时间安排上也比较合适,没有超时。
学生也能积极配合,完成度和笔记基本达到了要求。
教学中我利用电子白、视频的手段辅助教学,效果较好。
并且在每个知识点后都有练习,巩固了学习成果。
反思本节课,我认为不足之处有:
1.环节安排上过渡不太自然,缺乏设计。
2.提问较少,没能关注每个同学的学习状况。
3.对于合金的讲解不够透彻,从生活中选取的实例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