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粮食行业科技进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推进粮食行业科技进步

这次全国粮食科学技术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总结“十五”粮食科技工作,研究落实《“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指导意见》,全面部署“十一五”和当前粮食科技工作。这是在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局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国家粮食局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全国性粮食科技大会。参加会议的既有长期工作奋战在科研战线的老科技工作者,又有粮食科技战线上的新兵;既有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又有来自企业第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既有科技管理干部,又有科研人员。在此,我代表国家粮食局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为我国粮食科技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多年来始终支持粮食科技工作的部门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于粮食行业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组织实施《“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指导意见》的工作,建伟同志将在会上工作报告中作出具体安排。下面,我着重就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充分认识粮食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

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奋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深刻分析了世界新科技革命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强调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温家宝总理深刻阐述了未来15年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对实施《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会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确定了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强调自主创新是十六字方针的核心,也是贯穿《规划纲要》一条主线,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这次大会确定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大政方针,描绘了

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以这次大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做好粮食科技工作,全面提高粮食科技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开创粮食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十五”时期,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粮食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对推动粮食流通现代化,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保护广大种粮农民的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粮食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粮食科技支撑发展的能力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十一五”时期,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粮食安全面临的压力加大,粮食流通现代化任务加重,粮食企业和产业面临的国内国际竞争加剧,这对粮食科技发展提出了重大需求。同时,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给粮食科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粮食科技进步带来了历史机遇。我们要正确把握粮食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和粮食工作的全局角度,充分认识推动粮食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

(一)粮食科技进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

《规划纲要》提出,“我国的基本国情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决定了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这是世界农业发展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为标志的一系列粮食生产科技的突破和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物质保证。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一批先进实用的粮食储藏、流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提高了粮食流通和供给保障能力。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而农业资源、生态和环境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增大。要突破农业资源约束,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充分利用粮食资源,进一步提高粮食储存、物流和加工的现代化水平,增强粮食市场保障能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健全现代粮食市场、物流、储备体系,进一步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从长远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的有机结合,而“藏粮于地”和“藏粮于库”都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因此,必须坚持科技兴粮,把推动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科技进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战略举措。

(二)粮食科技进步是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粮食流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粮食流通的便捷、安全、节约、环保、高效。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现代化整体水平仍比较低,在粮食集约化处理和储粮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粮食现代物流技术,高附加值的粮食加工和深加工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粮食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散粮运输是粮食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损耗小的特点。目前我国散粮运输比例只占粮食流通量的10%,远低于发达国家90%的水平。这除了粮食生产和流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和体制因素外,物流技术落后和设施不配套也是重要原因。粮食流通现代化的基础是粮食科技的现代化,和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流通基础设施、质量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粮食科技进步,实现粮食流通领域技术创新和突破,大力改造传统的粮食流通设备和技术,建立现代化粮食流通的技术支撑体系。

(三)粮食科技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种粮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这些目标,都要靠科技进步。从促进种粮农民增收看,粮食科技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科技增加粮食产量,实现增产增收;二是通过科技提高粮食质量,实现优质优价增收;三是通过科技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实现减损增收。这里我想着重讲一下减损增收。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包括收获环节和晾晒、烘干、储藏、运输、加工、消费环节的损失相当大。由于农民缺乏科学储粮知识和技术,仓储设施条件差,防护措施少,虫霉鼠害严重,农户储粮环节的损失尤为严重,也从源头上影响粮食质量安全。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粮食局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从2004年开始,在江西、湖南、黑龙江等11个主产省实施“减少三大粮食作物农户储粮损失技术集成与示范”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受农民欢迎。最近,温家宝总理在我局呈报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我们正在就改善我国农户储粮条件、加强粮食产后减损工作研究提出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快粮食产后减损技术的开发,大力推广新型适用的农户储粮、农村干燥处理技术和设备,加强对农民科学储粮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有重要意义,是广大种粮农民的热切期盼,也是粮食行业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