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信息的概念》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大全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大全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大全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6.信息技术的历史和今天:
2.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概 念综述
1.什么是计算机 2.计算机的诞生 3.发展阶段 4.发展趋势 5.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7.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思想 8.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9.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通常,计算机电子计算机中的个人电脑.
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应用等处理技术为主要 研究方向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具有 典型的时代特征.
单选:信息技术主要包扣: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视听 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A:电信技术 B:生物技术 C:通信技术 D:工程技术
5.信息技术的分类: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类硬
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
2.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 存放的位置由地址确定. 3.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程序)进 行工作,并由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指令的执行,控 制器具有判断能力,能以计算结果为基础,选择不 同的工作流程. 4.其核心思想是 “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单选: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以冯.诺伊曼提出的()设计 思想为理论基础.A:存储程序原理 B:布尔代数 C:超线程计数 D:二进制计数 8.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概念综述 3.信息表示
1.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 2.信息的特征 3.信息的功能 4.信息技术 5.信息技术的分类 6.信息技术的历史和今天
1.信息的概念:所谓信息,通用是指对人有用的消息.信息是
事物运动的状态变换的方式;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表示的 事物运动及其变化的形式内容和效用.并实现世界事物的存在 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_第一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
四、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三要素
管理信息系统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提出 了许多根本性的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同
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 有利的条件。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信息系统的实用创造
·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文化,做好人员选择和培训工作。 · 政府部门应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国内
20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调度集中系统的引进开 发,即将调度区段内电气集中和区间的自动闭 塞(半自动)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以计算机网 络为基础,由列车调度员操纵的信号遥控综合 系统,90年代中期此项技术趋于成熟。
• 80年代开始研制微机(计算机)联锁系 统,它利用计算机逻辑处理能力,可靠 性和容错技术,对车站的信号、道岔和 进路之间的制约关系(联锁关系)进行 逻辑判断,并使他们有序动作和建立进 路,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 1984,用于工矿铁路的联锁系统投入使 用; • 1989,驼峰尾部的联锁系统投入使用; • 90年代系统成熟,开始用于区段站的联 锁系统投入使用。
•
系统在环境中运转,与其环境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进 行物质的、能量的或信息的交换。
课外
系统论 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理论,是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48年创立的,它是 20世纪40年代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诞生的一门新兴 科学。 系统论是一门跨学科的横断科学,系统论方法不仅 应用于生活学领域,而且应用于各门科学。它是研究 各种系统的共同特点和本质的综合性科学。 系统论采用逻辑和数学的方法综合考察整体和它的 各个部门的属性、功能,并在变动中调节整体和部分 的关系,选取各个部分的最佳结合方式,以达到整体 上的最佳目标,如最佳的经济效果、最佳的工作效率 等。
第一节 信息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信息的传播途径是: 计算机网络
信息的接收方是:
小明
例2:老师将教学过程制作成一 段微课,上传到校园网上,通 过网络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 的复习方式。 微课的发布方是: 老师
微课的传播途径是: 计算机网络
信息的接收方是: 学生
接收方式是: 视觉、听觉
信息 的定 义
对信息一词的定义呈现出不同的理 解和描述方法。 ①钟义信:从哲学思想角度,信息是 “事物运动姿态及其变化的方式”。 ②香农:从信息学角度,信息是“用 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③维纳:从资源的角度,信息是区别 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种资源。 ④我国的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是对事物 运动状态和方式的表征,它能够消 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例(1):考上大学是同学们的梦想, 能否考上,在成绩未公布之前都是 一个悬念,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当考试成绩公布、录取线划定后, 不确定性就消除了。 例(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 生了四季的变化,昼夜交替的信息, 由于植物的自身特性和光合作用, 植物产生出红色、黄色、绿色等特 征。这些自然现象,揭示出事物内 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信息 的表 现形 式
(3)信息的接收方式 接收信息的主体是人。人通 过视觉、味觉、触觉、嗅觉、 听觉等感受信息,通过人脑反 映信息。
(4)信息产生的作用 信息有价值性,为人类所 用。人们接收到信息后,经过大 脑分析 、抽象后产生印象、形成 概念、作出判断、引发冲动、激 励创新、引起行动等。
5.信息的传播过程
人们接收到信息后经过大脑分析抽象后产生印象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引发冲动激励创新引起行动产生印象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引发冲动激励创新引起行动等
信息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ppt
指通过油印、铅印、胶印、复印等各种印刷手 段将信息记录在纸张或其它载体(绢帛、木 板、铁皮等)上的信息资源. (图书、期刊、 报纸、档案、技术标准、专利说明书、产品 说明书、广告等)
优点:使用方便,易于携带和阅读,
缺点:体积大,不易整理和保存。
2019-10-10
感谢你的欣赏
23
(2)缩微型文献 指以印刷型文献为母本,利用光学技术
感谢你的欣赏
3
控制论创始人
维纳在《信息控制论》 一书中指出:“信息是 人与外界相互作用过程 中相互交换的内容和名 称。”
2019-10-10
感谢你的欣赏
4
“信息”的定义之所以呈现多样化,主要有三 方面的原因 :
第一,信息本身的复杂性。它是一个多元化、 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物;
第二,信息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大” 学科,它有许多分支学科,它的内涵与外延 不很确切,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 的发展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南大教授沈固朝《信息检索(多媒体)教程》:
记录有人类精神信息的、且便于存贮或传递的
人工固态附载物
2019-10-10
感谢你的欣赏
21
(二)文献的构成
现代文献由四要素构成:文献信息(知识信 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记录 手段),四要素缺乏任何一种都不可能形成文 献。
文献信息(知识信息)是文献的内容,
(5)普遍性
一切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都是信息,而宇宙时
空中的事物是无限丰富的,因而它们所产生的信
2019-10-10
感谢你的欣赏
9
息也必然是无限量的。
(6)存储性(依附性)
信息必须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才能被识别和使 用,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 信息的存储手段和存储介质都在不断改进,如 现在的存储介质有纸张、胶片、磁带、磁盘、 光盘、硬盘、阵列等
信息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一、案例背景信息1.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4.学时数:(1课时,45分钟)非上机时间3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15 分钟。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主要包括信息、信息技术等基本概念和信息特征分析。
这一节课,概念较多,也较抽象,而且操作性不太强,所以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
教学重点:信息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三)学生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信息知识基础较差,信息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尤其是对新课程的要求、学习方法比较陌生。
部分学生还把本课程当做计算机课来对待。
但同时,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此时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体验信息社会和信息的特征,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开放的授课,依据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通过恰当的举例和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讲授法和讨论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pptx
2019年6月25
感谢你的观看
5
2.信息的特征
(1)传递性
所谓信息的传递过程,是指客观存在的 信息通过人的智慧被感知以后将其转换成语 言、文字、图形、代码等可接受的形式进行 传递。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体现了信息的可 存储性,在空间上的传递体现了信息的可扩 散性。
(1)图书(国家标准对图书的定义:一般不少 于49页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
(5)普遍性
一切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都是信息,而宇宙时
空中的事物是无限丰富的,因而它们所产生的信
2019年6月25
感谢你的观看
9
息也必然是无限量的。
(6)存储性(依附性)
信息必须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才能被识别和使 用,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 信息的存储手段和存储介质都在不断改进,如 现在的存储介质有纸张、胶片、磁带、磁盘、 光盘、硬盘、阵列等
3.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
或结晶。 2019年6月25
感谢你的观看
12
4.从信息观的角度理解,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 对自然界、生物界、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认识 和概括,是一种特定的人类信息,它是对信息 进行提炼、深化、抽象化、系统化的结果,是 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
2019年6月25
感谢你的观看
16
3.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以 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将知识分为以 下几种类型(1)事实知识(Know-what),关 于事实的知识,这类知识通常近似地称为信 息;(2)原理知识(Know-why),关于自然原 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这类知识大爽在 专业研究机构和大学里形成;(3)技能知识 (Know-how),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许 多企业的技术情报、商业秘密、技术诀窍或 专业技术;(4)人力知识(Know-who),到哪 里寻求知识的知识。
信息概念及其特征
信息概念及其特征
信息是生活中特殊的一种客体,它具有许多特殊的属性,而信息概念
更加泛泛,它是一种抽象概念,涵盖了丰富的信息实体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一种无形的实体,它是由手段决定的实体,可以通过手段实现
不同的变化,有抽象的性质,可以像点、线、面一样,无形而抽象的存在。
信息概念的核心是把这一实体中包含的有用的消息传递出去。
这一概念可
以概括为:无论是声音、文字、图像等,都是通过特定的手段传达消息的
总称。
二、信息的特征
1、客观性:信息是一种客观的实体,它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检验,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2、变化性:信息可以随时间变化,有效信息可以及时地由一种形式
转变到另一种形式,以满足时间、空间的变化,以便更加有效地传达信息。
3、选择性:信息可以选择不同的传输途径,可以选择最佳的信息传
输方式,以达到更好的传输效果。
5、可靠性:信息传输所依赖的技术不能使信息传输更准确,信息传
输的可靠性只能由本身的特性决定。
第1章-信息资源基本知识
第二节 信息资源
案例3:一条线和一万美元
20世纪初期,美国最大的福特公司的 一台电机出现故障,很多人搞了两三个月 都修不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有人向 公司推荐了当时已经移居美国的德国科技 企业管理专家斯坦门茨。斯坦门茨在电机 旁边仔细观察、计算了两天后,就用粉笔 在电机的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 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 ”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的话去做,结果, 毛病果真出在这里。电机修好后,有关人 员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 ”
学习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主要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 选择数据库、制定检索策略、分析检索结果; 能够独立地完成检索课题;掌握获取原始文献 的主要方法。 要求学生培养信息意识。具体来说是要求形成 信息就是价值、就是效益、就是生存权的自觉 意识。
本门课程学习的目的
♦了解各类信息资源的基本内容、构成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掌握各类国内外信息资源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的方法、途径; ♦熟练使用网上图书馆的各项功能。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 项服务功能,满足检索与利用信息资源的需要,如联合 查询、馆际互借、网上咨询等; ♦熟练使用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网上图书馆里的各类信息资 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视频数据库、研究报告、 学习型数据库等;要求能够做到快速、熟练地操作; ♦掌握国内外常用的搜索引擎的功能、特色及其使用方法。能 充分利用其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 ♦提升信息意识,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
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 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第一节 信息 普遍性 客观性 无限性 动态性(时效性) 载体依附性 可传递性 可共享性 可变换性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最新】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1、1 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1、信息技术(IT)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意义: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载体举例:报纸、课本、光盘等信息举例: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 CCTV播出的新闻等价值性举例: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GPS定位系统时效性举例: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共享性举例: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 ,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计算机技术 与 现代通信技术 的普及应用,意义: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_01概述
共享性 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 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 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 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信息也 具有共享性的特点。信息的利用不存在“你多我 就少”的竞争关系,不同的使用者往往可以同等 程度地共享某一信息。信息不会因使用者的使用 而减少或消失,而是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界限, 被不同的需求者所提取和利用。例如全球的互联 网用户共同享用网上提供的信息。共享性是信息 的一种本质特性。
(3)声像信息可分解为图像信息和声音信 息,可以看成无数张图像和声音按照一定 的流向排列组合。 (4)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进行信息处理的 电子设备。随着信息的广泛运用,通过计 算机存储、传递的信息越来越多,特别是 网络的开发和利用,使其成为最有发展前 景的载体和传输工具。
(5)缩微信息以缩微照相为记录手段,感 光材料为存储介质,将纸张为载体的信息 或机读文件按照一定的缩小比例拍摄在感 光材料上,制成缩微形式的信息。
存储性 有些信息现在看来无用或用处不大,但日 后可能有用,我们能将其按照一定的格式 与顺序存储在特定的载体上,留待将来使 用。大量存储起来的信息通过前后比较、 统计分析等,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例如 有的同学进校后就有意识的搜集历届毕业 生的就业信息,简历等,等到自己毕业时 能发挥作用。
【小案例】 乔.吉拉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之一,他因售 出13000多辆汽车创造了商品销售最高纪录而被 载入吉尼斯大全,他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斯尼记 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他所保持的世界汽 车销售纪录:连续12年平均每天销售6辆车,至 今无人能破。 乔.吉拉德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演讲大师,曾为 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精英传授他的宝贵经验,来 自世界各地数以百万的人们被他的演讲所感动, 被他的事迹所激励。
七年级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二节 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
1、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延伸人类信息器官功 能的技术的总称。 2、信息技术的特征: A、感测技术: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 B 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 信等,主要作用是传递、分配和交换信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学习目标
一、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 二、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三、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信息
• 一、信息无处不在
1、自然信息:星光灿烂、海风呼啸等等 2、生活信息:载歌载舞、掌声雷动等等
3、社会信息:广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 网等等 总之,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 被“信息”所包围
A、核心: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B、时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 C、特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高速度:10亿/秒、还要提高10倍
B、小体积: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 C、多媒体化:能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
D、网络化:人们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获取、传递、交流、 信息 E、智能化:计算机能识别人的语言、语音、文字、手 势、表情等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人类经历了四次信息革命
A、第一次是语言的产生和使用。大约距今3.5万年前 B、第二次是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 C、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北宋庆历年间(公元 1040-1048年) D、第四次是电子技术的发明和使用。19世纪30年代开始
2、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二、什么是信息
1、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方式。 2、信息的特征: A、普遍性:信息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有,无处不在。 B、无限性:因为万事万物不断变化,所以信息也无 限地产生。 C、相对性:不同认知能力的人对信息有不同的理解
第一章 信息化基础
主要内容:介绍信息、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层次和特性信息是指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者运动状态的反映。
信息具有可感知、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和可再生等自然属性,信息也是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具有社会属性的资源。
它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生产第一线的形式。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论的奠基者得农认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美国学者阿希贝认为,信息的本性在于事物本身具有变异度。
我国著名的信息学专家钟义信教授认为“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或者运动状态,以这种方式或者状态直接或者间接的表述”。
美国信息管理专家霍顿 (E.W.Horton) 给信息下的定义是:“信息是为了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而需要加工处理的数据。
”比较流行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信息是事先不知道的报导。
哲学界认为:信息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方式。
1)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在最普通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2)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者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1)可量度。
2)可识别。
3)可转换。
4)可存储。
5)可处理。
6)可传递。
7)可再生。
8)可压缩。
9)可利用。
10)可共享。
按照性质,信息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按照地位,信息可分为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
按作用,信息可分为实用信息、无用信息和干扰信息。
按应用部门,信息可分为工业信息、农业信息、军事信息、政治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等按携带信息的信号的性质,信息还可以分为连续信息、离散信息和半连续信息等。
按事物的运动方式,还可以把信息分为概率信息、偶发信息、确定信息和含糊信息。
文献复习提要
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20%)二、多项选择题(20%)三、填空题(20%)四、判断改错题(10-20%)五、简答题(20-30%)考试内容:以教材内容为主,理解概念,灵活掌握各知识要点。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信息、知识、文献、情报及其关系(P1-4)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本质属性和客观反映。
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思维活动中,反映了物质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状态和特征。
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等所包含的内容。
它是不依赖于是否被人类感知理解而客观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2、知识的的概念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类有目的、有区别、有选择地利用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分析和掌握,并通过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整合,使信息系统化的信息集合。
简单地说,知识就是经过思维加工了的信息。
3、文献的概念凡是记录有信息或知识的一切载体均为文献。
文献的构成包括知识内容、记录符号、物质载体和记录手段4个基本要素。
①知识内容是构成文献的内容要素,是文献的灵魂所在。
②记录符号,即赖以揭示和表达知识、信息的标识符号。
③物质载体,即可供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材料。
它是文献的外在形式,存在于人们大脑的知识,不能成为文献。
只有将知识信息依附于一定形式的物质载体才能成为文献。
④记录手段,即将知识、信息固化到载体上的手段。
文献具有记录,贮存和传递知识的作用,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和情报的重要来源,也是交流传播知识和信息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4、情报的概念情报是指为一定目的搜集和传递的有特定效用的知识。
它具有知识性、传递性和效用性3个基本属性。
①情报的知识性是指情报的本质是知识,即任何学科领域的、以任何形式出现的情报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内容。
②情报的传递性是指知识只有经过传递才能成为情报。
信息的概念是什么信息是指各个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
27
例 2-2-3
• 电视屏上约有 500 × 600= 3 × 105个格点,按每 点有10 个不同的灰度等级考虑,则共能组成
• n= 103105 个不同的画面。按等概率1/ 103105 计算, 平均每个画面可提供的信息量为
n
H ( X ) p(xi ) log2 p(xi ) log2 103105 i 1
• 什么叫数据? 载有信息的可观测、可传输、可存储及可处理的信
号均称为数据。
•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是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
经济性。
2
回顾上一讲内容
• 信源输出的消息分为几类? a. 离散消息,例如由字母、文字、数字等符号组成 的符号序列或者单个符号; b. 连续消息,例如话音、图像、在时间上连续变化 的电参数等。
回顾上一讲内容
• 信息的概念是什么? 信息是指各个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人们从来自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得到的数据中获得信息。 信息是抽象的意识或知识,它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人脑的思维活动产生的一种想法,当它仍储存在脑子 中的时候它就是一种信息。
• 消息的概念是什么? 消息是指包含有信息的语言、文字和图像等,例
如我们每天从广播节目、报纸和电视节目中获得各种 新闻及其他消息。在通信中,消息是指担负着传送信 息任务的单个符号或符号序列。这些符号包括字母、 文字、数字和语言等。
1
回顾上一讲内容
• 信号是什么? 信号是消息的物理体现,为了在信道上传输消息,
就必须把消息加载(调制)到具有某种物理特征的信 号上去。信号是信息的载荷子或载体,是物理性的。 如电信号、光信号等。
13
第二节 离散信源熵和互信息
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一章第1节什么是信息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1.1课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体会到信息是无处不在的。
2、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第一节本节课计划授课一课时●地位与作用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为一体的课程,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该节内容作为必修课的开篇,如何将学生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能力培养有机融合,给学生留下引人入胜而快乐收获的初步印象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本节课信息的概念比较抽象,信息的特征又比较系统,初中阶段虽然开设《信息技术》课,但主要侧重于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学生第一次系统的理解这么多的知识概念有点困难。
●认知水平与能力:高一学生初步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体例,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帮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这些知识,避免理论的空洞与乏味。
●任教班级学生特点:我班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思维较活跃.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依据教学课标要求,并结合以上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并明确了重难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的探究交流,理解信息的定义,分析信息的主要特征。
体验认识事物从具体到一般,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信息概念的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感受信息无处不在,探讨信息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认识信息的价值,引发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一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的概念》一、课题: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二、授课人:张珍三、课型:班级理论课四、课时:总第1课时五、教学目标:㈠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框架体系;⑵了解信息,知道信息的概念;⑶知道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关系;⑷理解信息的特征。
㈡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猜迷、研讨等形式,理解信息的三个主要概念;通过阅读教材,案例分析等形式,加深对信息的特征理解;通过我说你猜的游戏活动,知道信息与载体的关系。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信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六、教学重点信息的交流与传递的方式,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关系,信息的特征。
七、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八、教学准备课件、相关素材、投影机九、教学过程:㈠自我介绍【教师活动】屏幕出示教师的姓名、星座、QQ、电子邮箱、爱好等信息。
在出示的过程中介绍QQ、电子邮箱的好处,并简单调查学生使用QQ和电子邮箱的情况。
【学生活动】了解任课教师。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自己,让自己走进学生,并关注信息技术在人际沟通与交流方面的作用。
㈡介绍课程结构1、了解学生已有经验。
【教师活动】同学们以前学习过哪些信息技术的内容,掌握程度如何?【学生活动】畅谈自己以前的学习经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己表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树立学生的成就感,保持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同时,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些铺垫。
2、介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教师活动】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同学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注重技术的思想、技术的方法和技术的价值的渗透与提升,它不仅重视技术的操作,更加关注技术背后的内容。
相信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同学们的信息素养会有很大的提升。
屏幕出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模块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内容【学生活动】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和必修模块的主要内容,对课程的框架形成初步印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依据兴趣,自主选修(2学分)对以往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系统提升(2学分)《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内容【设计意图】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均不同程度地学习了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本环节的安排,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高中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不同,同时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形成整体认识。
㈢学习信息的概念1、学习维纳的概念【教师活动】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海洋中,每天都接触和使用大量的信息,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章的绪言部分和什么是信息部分,并思考信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多重要?出示讨论题:人类没有信息行不?【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教师活动】证明一件事情行与不行,不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要有实践检验或实验的验证。
为了证明信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很多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实验,比较著名的有意大利洞穴学家毛里奇·蒙塔尔的洞穴生活实验、感觉剥夺实验等。
屏幕出示“感觉剥夺实验”前半部分。
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有关感觉剥夺的实验。
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试者。
实验的内容是这样的:实验者将被关在有隔音装置的小房间里,带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
接着,又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
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了一个气泡胶枕。
除了进餐和排泄以外的其他时间,实验者都躺在床上。
【教师活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忍受多久?【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猜测【教师活动】屏幕出示“感觉剥夺实验”后半部分。
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
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有的吹起了口哨,有的自言自语,显得有点烦躁不安。
那些8小时后结束实验的被测学生,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
当实验进行到第4天时,被测学生出现了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实验结束后,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的保障,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资源。
屏幕出示维纳定义:信息是区别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2、学习香农的概念【教师活动】维纳的概念指出了信息的本质,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物质、能量、信息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
物质为人们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必要材料,能量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动力,那么信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何作用呢?屏幕出示讨论题:信息有何作用?【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教师活动】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做一个游戏,猜猜看。
屏幕逐条出示以下内容:1、它通常在学校中大显身手2、它的形状是圆台型3、它可以有各种颜色4、它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5、它通常可以在其他物体上留下痕迹【学生活动】根据给出的信息猜出具体的物品【教师活动】同学们是根据物体的哪些信息猜到它是粉笔的?【学生活动】用途、形状、颜色、成份等信息。
【教师活动】人们根据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属性等本质信息来认识事物,在彻底认识某事物之前,我们对事物是什么存在不确定的认识。
屏幕出示香农定义: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3、学习钟义信的概念【教师活动】有人说,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没有能量的世界是黑暗的世界,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
香农的概念指出了信息的作用,说明了信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那么信息是由何处而来的呢?屏幕出示讨论题:思考:信息是怎么产生的?【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活动】让我们一起体验生活中的信息,利用大屏幕逐条出示以下内容:1、冰河解冻,百花开放2、小孩换牙3、四人帮的审判4、精神抖擞,神采飞扬5、火车提速6、刻舟求剑【学生活动】根据出示的文字,说出其中包含的信息内容。
【教师活动】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
因此,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一概念提示了信息的内涵。
屏幕出示钟义信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4、交流研讨【教师活动】维纳、香农、钟义信分别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信息的定义,实际上,还有很多关于信息的定义,希望感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
根据前面的学习,请判断下面这句话是否正确?屏幕出示:有人说:“我不知道信息是怎么来的,但我认为信息是可以没的。
”【学生活动】根据前面的学习,讨论这句话的说法的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教材中给出的三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晦涩难懂。
通过“人类没有信息行不?”、“信息有何作用?”、“信息是怎么产生的?”三个思考讨论题,辅助以适当的游戏和生活实例将信息的本质、信息的作用、信息的内涵贯穿起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信息的概念。
㈣学习信息的特征【教师活动】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信息是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它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这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的普通性。
除了此特征以外,信息还具有哪些特征呢?请阅读教材信息的特征部分。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信息的其他特征:信息的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
【教师活动】分析下面的几个案例,说说这些案例分别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屏幕出示下面的案例。
1、鞋厂推销员有两家鞋厂分别派了一位推销员到一个岛上推销鞋,他们上岛后发现岛上居民一年四季都光着脚。
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失望的给公司拍电报:“岛上无人穿鞋,没有市场。
”然后他就回去了。
而另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则心中大喜,他也给公司拍了一份电报:“岛上无人穿鞋,市场潜力很大,请速寄100双鞋来。
”他把凉鞋送给了岛上的居民,岛上的居民穿上之后都觉得很舒服,不愿再脱下来,他为公司赢得了市场。
2、鲍勃和托德鲍勃和托德同一天到公司上班,托德一再被提拔,鲍勃却一直在基层。
鲍勃实在忍无可忍,他大胆地指出总经理偏爱吹牛拍马的人,而辛勤工作的人却得不到提拔。
总经理听他讲完后说:“好吧,也许你说的对,不过我很想证实一下,你现在到集市去,看看有什么卖的。
”鲍勃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集市上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多少斤?”总经理问。
鲍勃立即赶回去,过了一会儿回来说,车上有40多袋土豆,每袋约20斤。
“多少钱一斤?”总经理问。
鲍勃又要跑回去,但总经理把他拉住了:“鲍勃先生,请休息一会吧。
”他派人把托德叫来,对他说:“托德先生,你马上去集市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不一会儿,托德回来了,他向总经理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多袋,共800多斤,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已经带回几个土豆请总经理过目。
他还了解到这位农民今天下午还要拉一车西红柿上集市,据说价格还可以,他准备再和这个农民联系一下。
鲍勃一直在一旁看着,现在他终于知道自己和托德之间的差距了。
3、交换苹果与交流思想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人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4、粗心的李明学生会通知,明天下午体活课,在体育馆将进行篮球友谊赛决赛,欢迎同学们观看。
结果有的学生去了,有的不喜欢篮球赛,没去。
这说明了什么?粗心的李明当时没有注意时间,过了一周后,才看到通知,结果没有看到比赛,又说明了什么?5、我说你猜毕业联欢会上,主持人出示一些动物的名称,由小明说与此动物相关的内容,但不能说出动物的名称,由小花来猜。
【学生活动】根据出示的案例,讨论回答其中体现的信息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学生对信息的几个特征有了一定的理解,此处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信息的特征。
㈤学习信息与载体的关系【教师活动】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加深了对信息特征的理解,下面思考:信息是依托什么传递的?【学生活动】根据前面的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屏幕出示下面内容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达、传播屏幕出示下面内容,让学生区分其中的信息与载体1、读书以明理,其中的“书、理”是信息吗?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中的“已、彼”是信息吗?3、古长城将士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学生活动】根据信息与其载体的关系,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设计意图】教材在信息的特征中提到了信息是依靠载体而存在的,此处旨在通过前面的学习,让学生在知道信息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加深对信息及其载体的认识。
㈥课堂小结【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做适当点评十、教学反思本课从教师的角度看,比较深刻而清晰地剖析了信息的概念这一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
但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还是被动地在教师设定的圈子思考问题,没有真正活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