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研究生院排名
开设社会保障硕士和博士的学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高校(71)高校名称研究方向安徽财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障基金(03)农村社会保障安徽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02)中国社会保障史(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北京大学(01)社会保障(02)社会福利(03)社会工作(04)社会政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01)社会政策北京交通大学(01)社会保险(02)就业与失业保险(0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北京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国际比较(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01)按专业招生不分方向长春工业大学(01)社会保障资源管理研究(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03)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大连理工大学(0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保障研究(02)养老和医疗保险研究(03)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研究(04)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研究(05)社区社会保障研究东北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03)社会保障管理东北财经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东北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原理与社会政策(0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3)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01)社会保障国际比较(02)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0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0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5)社会保障精算研究东南大学(01)医疗保险统计与精算(02)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管理(03)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01)劳动经济学(02)社会保障学(03)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01)社会保障广西民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广西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03)社会保障法贵州大学(01)社会保障政策与法律研究(02)社会保障制度与改革发展(0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河北大学(01)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资金运营(02)劳动就业理论与政策河北经贸大学(01)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02)社会保障管理创新(03)特殊群体社会保障河海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02)社会救灾救济管理(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4)老年社会保障河南大学(01)社会保障的理论与政策(02)工会建设与劳动关系(03)就业与社会保障基金黑龙江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湖南师范大学(01)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02)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华东理工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03)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比较社会保障制学(03)社会保障基金及管理(04)社会保障研究方法(05)劳动关系华东政法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华中科技大学(01)社会保障政策(02)社会保障理论(03)社会保障制度(04)社会保障经济学(05)社会保障管理学华中农业大学(01)农村社会保障(02)中外社会福利思想华中师范大学(01)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02)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政策(03)中外社会保障制度化吉林大学(01)社会保障原理与社会政策(02)劳动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3)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江西财经大学(02)社会保险基金管理(03)社会救助与福利政策辽宁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南昌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应用(02)社会保障政策研究(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南京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02)社会福利(03)社会政策(04)劳动人事管理(05)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南京农业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02)农村社会保障(03)劳动与就业保障南京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02)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03)劳动与就业南开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老年社会保障(0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山东财政学院(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02)农村社会保障(03)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山东大学(01)社会保障(02)社会政策山东经济学院(0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投资(02)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03)住房社会保障研究山西财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陕西师范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上海财经大学(0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3)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01)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研究(02)社会保障定量分析及其研究(03)社会保障理论与国际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01)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02)比较社会保障沈阳师范大学(01)社会福利(02)社会保险(03)社会保障统计(04)社会保障政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模式(02)老年社会保障研究(03)工伤与医疗保障研究(04)就业保障研究(05)社会保障统计与精算(06)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四川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0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4)社会保障法研究(05)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研究苏州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研究(02)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4)劳动力市场与就业保障天津财经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天津大学(01)09120404(02)09120404(03)09120404(04)09120404(05)09120404(06)09120404(07)09120404(08)09120404同济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方法(02)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0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武汉大学(01)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政策(02)社会保障经济与金融(03)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0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5)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06)保险与保障(07)风险管理(08)企业年金(09)农村社会保障武汉科技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与管理(03)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西安交通大学(01)社会保障统计与精算(02)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西北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西南财经大学(01)社会保险理论(02)社会保险基金管理(03)企业年金研究方向西南交通大学(01)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02)社会保障与社区建设(03)弱势群体研究(04)社会保障定量分析与信息系统开发厦门大学(02)社会保障基本理论(0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云南财经大学(01)民族地区社会保障(02)劳动力市场完善(03)非公有制劳动关系(0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5)社会保障与薪酬云南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研究(02)社会保障管理与社会政策浙江财经学院(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农村社会保障(03)劳动安全与工伤保险浙江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郑州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02)社会福利与救助(03)比较社会政策中国农业大学(01)社会保障与公共政策(02)农村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03)城乡人口互动与劳动就业(04)社会安全与反贫困中国人民大学(00)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01)社会保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中南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02)公民社会与NGO治理中央财经大学(01)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重庆大学(01)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02)社会保障与减灾社会保障专业全国博士点一览(截止2007年)(12)学校研究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分析社会保障经济学社会保障与金融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信用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保障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农村社会保障就业促进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精算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社会经济风险与社会安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医疗保险与医院管理社会保障基金财务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险与经济保障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不分方向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政策分析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模式识别与政策仿真区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创新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研究。
社会保障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社会保障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120404,授管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格规范的学风,熟练地掌握一至两门外语,具备扎实的社会保障专业功底和广阔的知识视野,熟练掌握中外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本学科或本领域中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社会保障理论2.社会保障制度3.社会保障管理4.就业政策与人力资源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性导师负责制,根据需要,可以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博士生指导小组由3~5名教授(含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副导师)组成。
2.博士生专题研讨课和专业学术实践博士生专题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
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和研究动态,撰写研究报告并公开做学术报告,每完成一次研讨内容,得1学分。
博士生专业实践是指按照培养计划,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著名图书馆(或资料中心)、著名企业或事业单位、社会调研基地或导师指定的特定研究区域进行专业科研活动、实地调查,每完成一次专业学术实践,得1学分。
3.博士生申请论文资格审查博士生论文资格审查由系教务科和主管系主任负责。
博士生申请论文资格的基本条件是:(1)必须修完所有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2)完成博士论文选题报告。
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应包含的内容:(1)选题的由来、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包括成就、问题、原因及发展趋势等;(3)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或框架;(4)研究中的难点、重点与拟创新之处;(5)在论文资格考核时已完成的相关工作;(6)主要参考文献。
2024全国政法类大学排名_哪些值得推荐
2024全国政法类大学排名_哪些值得推荐2024全国政法类大学排名全国排名学校名称办学层次63中国政法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97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一流大学138华东政法大学中国高水平大学192西北政法大学中国高水平大学25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27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高水平大学278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一流大学334甘肃政法大学中国高水平大学346国际关系学院中国高水平大学366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区域一流大学384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高水平大学398江苏警官学院区域一流大学418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中国高水平大学418四川警察学院区域一流大学427上海政法学院区域高水平大学452广东警官学院区域一流大学452云南警官学院区域一流大学452山东政法学院区域一流大学464河南警察学院区域一流大学464湖南警察学院区域一流大学464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区域一流大学482吉林警察学院区域一流大学482湖北警官学院区域一流大学490福建警察学院区域一流大学499上海公安学院区域高水平大学499浙江警察学院区域高水平大学499江西警察学院区域一流大学499山东警察学院区域高水平大学506北京警察学院区域一流大学506重庆警察学院区域高水平大学506铁道警察学院区域高水平大学509辽宁警察学院区域高水平大学512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区域高水平大学512广西警察学院区域高水平大学512贵州警察学院区域高水平大学512山西警察学院区域高水平大学512新疆警察学院区域高水平大学516新疆政法学院区域知名大学注:以上政法类大学排名情况****于网络,仅供参考值得推荐的政法类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法学专业大学前十排名(2023)
法学专业大学前十排名(2023)法学专业大学前十排名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1)、中国政法大学(排名第2)、北京大学(排名第3)、清华大学(排名第4)、华东政法大学(排名第5)、武汉大学(排名第6)、西南政法大学(排名第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排名第8)、吉林大学(排名第9)、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10)。
法学课程有哪些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采取“10+X”分类设置模式。
“10”指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10门专业必修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
“X”指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开设的其他专业必修课程,包括: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证据法、财税法,“X”选择设置门数原则上不少于5门。
知识产权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竞争法、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
监狱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犯罪学、社会学、监狱学、矫正教育学、矫治心理学、狱政管理学、国外矫正制度。
各专业可根据自身培养目标与特色,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
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寒冰期已到来。
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一般本科生就业的情况中,而且一些知名的法学院校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法学专业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
从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法学类专业整体薪酬水平,相比之下比其他行业要高些。
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
因此,很多家长和考生偏爱法学专业,认为毕业后能从事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职业。
2022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2022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城市管理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而设立的。
主要培养从事城市公共事务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资源管理、市政项目评估、城市经营实践等领域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一起来了解一下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吧!● 2022城市管理专业大学排名1、北京大学世界一流双一流985 21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其宗旨是“管理政府、治理国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学院前身为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北京大学政治学门和政治学系。
学院设有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与城市管理三个本科专业,七个硕士专业,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以及区域经济学一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三个博士后流动站。
2007年北京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试点,2008年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2、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985 21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建于2001年6月。
学院拥有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济与管理等7个博士学位点;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济与管理等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1个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包括全日制MPA和在职MPA);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3个本科专业。
其中城市管理专业有公共管理、经济学、社会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有来自国家政府部门和智库机构的兼职导师,还有国家教育部支持建设的专业实习基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3、南开大学双一流985 21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5月。
学院设有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7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专业、9个博士专业,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授权点。
政治学理论(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社会学(二级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是我国具有国际声誉的研究生教育机构之一。
其坚持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培养了大量社会各界急需的高层次
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
生招生专业目录:
1.经济学类
经济学(一般、国际、应用和实践)、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财
政与税收、保险、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2.法学类
法学、知识产权法、经济法、环境法、中国法、比较法、诉讼法与法
律实务、刑事司法
3.管理学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会计、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管理
4.社会学类
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心理学、民族学
5.心理学类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6.教育学类
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学、教育法学、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
7.统计学类
统计学、应用统计、人口、资源与环境统计、量化经济学
8.新闻学类
新闻与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
9.社会工作类
社会工作
10.艺术学类
艺术史学、艺术设计学、声乐、音乐表演
11.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
以上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我们相信,在这里,每一个有志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专业,得到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培养。
(NEW)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公共福利2.个别化3.专业关系4.社会工作本土化5.社会控制6.社会包容7.家庭生命周期二、简答1.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2.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特征。
3.贫困文化理论。
4.我国户籍制度的经济社会影响。
5.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三、论述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2.普惠主义福利模式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3.描述和分析我国城乡社区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对社区社会工作的影响。
如何参考学科排名或评估结果
想要知道一所大学的排名,我们可以直接参考众多大学排行榜,而想要知道一个专业的实力,我们往往需要参考学科排名或评估结果。
那么,如何参考学科排名或评估结首先,我们要知道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我国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专业包含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即我们说的研究方向)三个层次。
按学科门类授予学位,按第二个层次——一级学科完成培养。
我国研究生教育专业名单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简称“学位网”)中的“学科、专业目录”,如下表。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部分)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代码名称代码名称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1202工商管理120201会计学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0203旅游管理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301农业经济管理120302林业经济管理120401行政管理如何参考学科排名或评估结果●·填报工具箱·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第四轮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比第三轮增长76%),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
评估指标体系包含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下(部分):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0201 理论经济学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39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
参评高校共计90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评估结果学校代码及名称评估结果学校代码及名称A+10002 中国人民大学10246 复旦大学B+10003 清华大学10034 中央财经大学10183 吉林大学10272 上海财经大学10384 厦门大学10422 山东大学10487 华中科技大学10558 中山大学10651 西南财经大学A 10001 北京大学 10055 南开大学A-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0284 南京大学10335 浙江大学10486 武汉大学10697 西北大学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源自服务于高校学科建设管理部门的学科发展水平动态监测数据系统,2017年开始计算学科综合排名并对外公开发布。
2017-2018-CSSCI经济管理类期刊排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CN51-1037/C
9.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CN33-1149/C
10.思想战线
云南大学
CN53-1002/C
11.学术研究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CN44-1070
12.学海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CN32-1308/C
13.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院
CN12-1047/C
中国会计学会
CN11-1078/F
7.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CN11-1087/F
8.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CN51-1312/F
9.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
CN11-1564/F
10.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CN11-3586/F
11.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CN31-1012/F
72.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江西财经大学
CN36-1224/F
73.现代财经
天津财经大学
CN12-1387/F
74.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
CN53-1209/F
75.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河北经贸大学
CN13-1207/F
综合社科期刊(48种)
1.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CN11-1211/C
2.开放时代
CN34-1093/F
39.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CN11-2640/F
40.审计与经济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
CN32-1317/F
41.经济经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公共管理专业考研最全院校排名及简介
公共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排名及简介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
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有: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电子政务导论、行政学等。
力求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公共部门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制、国际惯例和规则,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新形势下的需要。
以下是关于公共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排名情况,新祥旭小编主要列举了5所,此次排名无先后之分,仅供参考: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双一流”高校,也是国家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和“2011计划(协同高校)”重点建设的高校,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学府”,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2001年6月组建之初,就提出了“远见、求实、创新、奉献”的院训。
学院的近期发展目标是建成全国公共管理领域学科布局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科研成果最显著、人才培养最出色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公共管理学院。
该学院现设有行政管理学系、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育研究所、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与公共安全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财政研究所。
其中,行政管理学系是我国最早开展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的机构之一,土地管理系是全国第一家设立土地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
博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有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保障、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管理等;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有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济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法学、行政管理(教育行政与管理)、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保障、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管理、劳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硕士(M P A),并招收公共管理和应用经济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一. 学院内部信息介绍1.1 学院实力分析劳动人事学院成立于198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原国家劳动人事部联合创办,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一所高水平的专业教学研究机构。
2000年隶属关系归为中国人民大学。
现任院长为曾湘泉教授。
在我国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历史上,劳动人事学院创造了多个第一。
1985年首创人事管理本科专业;1993年率先将人事管理专业改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同年首次招收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1994年国内第一家劳动经济学博士点在我院诞生;2001年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家劳动经济学重点学科单位;2003年首家设立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2000年以来在国内开启了劳动关系本科以及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先河。
迄今已拥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职业开发与管理五个系(教研室);设有中国就业研究所、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劳动关系研究所、组织行为研究所、人力资源评价中心等研究机构;建有劳动科学学术资料研究中心、劳动科学实验室和在职培训中心;拥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三个本科专业;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四个硕士点;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四个博士点;与其他学院共享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其中劳动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社会保障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18人,院聘兼职教授17人,返聘教授8人。
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42人。
另有来自美、英、德、日、韩等国和港澳台地区的近20位著名学者担任学院兼职教授。
学院全日制学生982人,其中本科生640人(留学生66人),硕士生249人(留学生2人),博士生93人(留学生2人)。
“学术立院”和“学术兴院”是新世纪以来劳动人事学院所大力倡导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
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五、培养方式及培养环节
1.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倡团队式指导。
2.研究生培养环节一般包括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实践训练、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等6个主要环节。
六、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学科内公开进行,具体按《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七、中期考核
硕士生在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
具体按《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包括答辩资格的申请、论文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等环节。
其具体要求依据《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 中国社会科学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3 学术月刊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 社会科学9 南京社会科学10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探索与争鸣16 文史哲17 天津社会科学18 社会科学战线19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1 学海22 江海学刊学科门类: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A/K,Z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目录(第九版)23 社会科学研究24 浙江社会科学25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6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7 学术研究28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9 人文杂志30 求是学刊31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2 学习与探索3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5 广东社会科学36 贵州社会科学37 中州学刊38 江苏社会科学39 江汉论坛40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42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4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5 河北学刊46 思想战线47 东岳论丛4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9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0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51 社会科学辑刊5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3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5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 学习与实践57 山东社会科学58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9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0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 浙江学刊62 江淮论坛63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4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5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6 东南学术67 甘肃社会科学68 北京社会科学69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0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1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2 国外社会科学7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5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6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77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8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79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0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1 云南社会科学82 江西社会科学83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4 学术论坛86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8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9 河南社会科学90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1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93 学术界9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6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8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9 湖北社会科学100 内蒙古社会科学10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2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4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6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08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9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0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2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3 社会科学家114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5 学术交流116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7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8 理论月刊119 湖湘论坛120 青海社会科学121 求索1 哲学研究2 哲学动态3 世界哲学4 中国哲学史哲学(除心理学)B(除B9、B84)5 周易研究6 道德与文明7 伦理学研究8 现代哲学9 孔子研究1 心理学报2 心理科学进展3 心理发展与教育4 心理与行为研究5 心理学探新6 心理科学1 世界宗教研究2 宗教学研究3 世界宗教文化4 回族研究5 中国宗教6 中国道教1 统计研究2 数理统计与管理3 统计与决策4 统计与信息论坛1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C91心理学B84宗教B9统计学C82 社会3 妇女研究论丛4 青年研究5 社会学评论6 社会保障研究1 人口研究2 中国人口科学3 人口学刊4 人口与经济5 人口与发展6 西北人口1 管理学报2 管理科学学报3 中国管理科学4 管理工程学报5 领导科学6 现代管理科学1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 民族研究2 广西民族研究3 黑龙江民族丛刊4 世界民族人口学C92管理学C93人才学C96民族学、人类文化学C955 西北民族研究6 青海民族研究7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 民族学刊9 贵州民族研究10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 民族论坛12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西藏研究14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世界经济与政治2 外交评论3 当代亚太4 国际问题研究5 国际政治研究6 现代国际关系7 国际政治科学8 西亚非洲9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0 国际安全研究11 国际观察12 国际展望13 美国研究14 欧洲研究国际政治D1,D3,D5,D7,D815 南洋问题研究16 东北亚论坛17 南亚研究18 国外理论动态19 阿拉伯世界研究20 太平洋学报21 国际论坛22 当代世界1 政治学研究2 公共管理学报3 中国行政管理4 开放时代6 公共行政评论7 马克思主义研究8 社会主义研究9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10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11 探索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3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4 理论探讨15 求是16 教学与研究17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中国政治(除公安管理)D0,D2,D4,D6(除D035.3,D631),A18 电子政务19 理论与改革20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1 理论探索22 人民论坛23 治理研究24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5 求实26 科学社会主义27 中共党史研究28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9 新视野30 学术前沿31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32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33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34 台湾研究35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36 理论学刊37 红旗文稿38 中国青年研究39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改名为:中国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40 党的文献41 学习论坛42 党政研究43 毛泽东研究44 长白学刊45 理论导刊46 行政管理改革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法学研究3 中外法学4 法学5 法律科学6 法学家7 清华法学8 法商研究9 当代法学10 政治与法律11 现代法学12 法学评论13 政法论坛14 比较法研究15 法制与社会发展16 环球法律评论17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18 法学论坛19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 法学杂志公安管理D035.3,D631法律D921 东方法学22 行政法学研究23 法律适用(改名为:法律适用.理论应用)24 中国刑事法杂志25 政法论丛26 河北法学27 知识产权28 北方法学1 经济研究2 管理世界3 经济学4 南开经济研究5 经济学家6 经济评论7 经济学动态8 经济科学9 经济管理10 当代财经11 当代经济科学12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1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4 财经科学15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 经济纵横学科门类:第二编经济综合性经济科学F17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18 经济问题19 经济经纬20 现代财经21 当代经济研究22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3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4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6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 世界经济2 世界经济文汇3 国际经济评论4 世界经济研究5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6 现代日本经济7 亚太经济8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9 外国经济与管理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3 政治经济学评论4 改革5 上海经济研究世界经济F1(除F12)经济学,中国经济,经济管理(除会计,企业经济)F0,F12,F2(除F23,F27)6 经济问题探索7 南方经济8 中国流通经济9 地域研究与开发10 城市问题11 宏观经济研究12 城市发展研究13 中国经济问题14 产经评论15 管理学刊16 区域经济评论17 科技管理研究18 华东经济管理19 西部论坛20 经济与管理评论21 现代经济探讨22 经济体制改革23 中国经济史研究24 科学管理研究25 技术经济26 生态经济27 当代经济管理28 运筹与管理29 资源开发与市场30 宏观经济管理会计(除审计)F23(除F239)1 会计研究2 会计与经济研究3 会计之友4 财会月刊5 财会通讯6 中国注册会计师7 财务与会计1 审计研究2 审计与经济研究3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1 中国农村经济2 农业经济问题3 中国农村观察4 农业技术经济5 中国土地科学6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 农村经济8 农业现代化研究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1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14 林业经济问题审计F239农业经济F315 林业经济16 农业经济与管理17 农业经济1 中国工业经济2 南开管理评论3 管理科学4 管理评论5 产业经济研究6 软科学7 预测8 经济与管理研究9 工业工程与管理10 工业技术经济11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12 企业经济13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4 管理现代化15 工业工程16 建筑经济1 旅游学刊2 旅游科学1 国际贸易问题2 国际经贸探索工业经济/邮电通信经济(除旅游经济),企业经济F4/F6(除F59),F27旅游经济F59贸易经济F73 财贸经济4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商业经济与管理6 商业经济研究7 国际贸易8 国际商务9 商业研究10 国际商务研究11 消费经济12 国际经济合作13 价格月刊14 财贸研究1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16 价格理论与实践1 财政研究2 税务研究3 国际税收4 地方财政研究5 财经研究6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7 税收经济研究8 税务与经济9 财经论丛10 财经问题研究财政、国家财政F81货币,金融、银行,保险F82/841 金融研究2 国际金融研究3 金融经济学研究4 金融监管研究5 金融论坛6 保险研究7 金融评论8 证券市场导报9 南方金融10 上海金融11 新金融12 财经理论与实践13 金融理论与实践14 中国金融15 投资研究16 金融发展研究17 金融与经济18 征信19 西南金融20 武汉金融1 国际新闻界2 新闻与传播研究3 新闻记者4 现代传播学科门类: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文化理论/新闻事业G0/G215 新闻大学6 当代传播7 新闻与写作8 新闻界9 新闻爱好者10 传媒11 青年记者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 电视研究1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 编辑学报3 科技与出版4 编辑之友5 出版发行研究6 中国出版7 出版科学8 中国编辑9 现代出版10 编辑学刊11 出版广角1 中国博物馆1 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G25广播、电视事业G22出版事业G23博物馆事业G262 图书情报工作3 大学图书馆学报4 情报学报5 图书情报知识6 图书与情报7 情报理论与实践8 图书馆论坛9 图书馆学研究10 国家图书馆学刊11 图书馆杂志12 图书馆建设13 情报资料工作14 图书馆15 情报杂志16 情报科学17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18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 档案学通讯2 档案学研究3 中国档案4 浙江档案5 北京档案6 档案管理7 档案与建设档案事业G27科学、科学研究G31 科学学研究2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3 科研管理4 科技进步与对策5 中国科技论坛6 中国软科学7 研究与发展管理1 教育研究2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5 全球教育展望6 教育发展研究7 教师教育研究8 比较教育研究9 教育与经济10 教育学报11 外国教育研究12 现代教育管理13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教育学/教育事业,师范教育、教师教育(除电化教育)G4(除G43)/G5,G6514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5 教育科学16 中国教育学刊17 教育学术月刊18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 教育理论与实践20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 当代教育论坛22 思想理论教育23 当代教育科学2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 开放教育研究2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 远程教育杂志4 中国电化教育5 电化教育研究1 学前教育研究1 课程·教材·教法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除各科教育)G62/G63(除G623,G633)电化教育G43学前教育、幼儿教育G612 教育研究与实验3 教育科学研究4 外国中小学教育(改名为:比较教育学报)5 上海教育科研6 基础教育7 中小学管理8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9 中国考试10 人民教育1 思想政治课教学2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高中(改名为: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周,高中教学)1 中学语文教学2 语文建设1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 历史教学1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数学)G623.5,G633.6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政治)G623.1,G633.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语文)G623.2,G633.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外语)G623.3,G633.4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历史)G623.41,G633.51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地理)G623.45,G633.551 数学教育学报2 数学通报1 物理教师2 物理教学1 化学教育(中英文)2 化学教学1 中学生物教学(分成为:中学生物教学.上半月,高初中和中学生物教学.下半月,学研)1 高等教育研究2 中国高教研究3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4 复旦教育论坛5 高校教育管理6 中国高等教育7 现代大学教育8 江苏高教9 重庆高教研究1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1 中国大学教学12 高教探索13 思想教育研究14 大学教育科学15 研究生教育研究中等教育(物理)G633.7中等教育(化学)G633.8中等教育(生物)G633.91高等教育G6416 黑龙江高教研究17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8 高教发展与评估19 中国高校科技1 职教论坛2 职业技术教育3 教育与职业4 中国特殊教育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6 民族教育研究7 成人教育1 体育科学2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4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5 体育学刊6 体育与科学7 中国体育科技8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9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0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体育文化导刊12 体育学研究1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体育G8职业技术教育/自学G71/G7914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6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 世界汉语教学2 中国语文3 中国翻译4 当代修辞学5 语言教学与研究6 当代语言学7 汉语学习8 语言科学9 语言文字应用10 语文研究11 语言研究12 方言13 上海翻译14 民族语文15 汉语学报16 古汉语研究17 语言战略研究1 外语教学与研究2 现代外语3 外语界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除H3/H9)外国语言H3/H95 中国外语6 外国语7 外语与外语教学8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9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0 外语电化教学11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12 外语学刊13 外语研究14 外国语文15 山东外语教学1 文学评论2 文学遗产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4 文艺争鸣5 当代作家评论6 文艺理论研究7 外国文学评论8 外国文学研究9 中国文学批评10 文艺研究11 外国文学12 南方文坛13 中国文学研究(长沙)14 当代外国文学文学(除中国文学作品)I(除I21/I29)15 明清小说研究16 中国比较文学17 国外文学18 红楼梦学刊19 小说评论20 民族文学研究21 鲁迅研究月刊22 当代文坛23 扬子江评论(改名为:扬子江文学评论)24 现代中文学刊25 中国文化研究26 新文学史料27 文艺理论与批评1 收获2 人民文学4 花城5 当代6 作家7 山花8 天涯9 芙蓉10 北京文学.原创11 民族文学12 十月中国文学作品I21/I2913 江南14 小说月报.原创版15 长江文艺.原创1 民族艺术2 艺术百家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 美术3 美术研究4 装饰5 新美术6 美术观察7 美术学报8 中国书法1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 音乐研究3 中国音乐学4 中国音乐5 音乐艺术6 黄钟7 人民音乐8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9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0 音乐创作绘画,雕塑,工艺美术J2,J3,J5艺术(除绘画/电影、电视艺术)J(除J2/J9)音乐J61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 戏剧艺术2 戏剧3 戏曲艺术4 四川戏剧5 戏剧文学6 中国戏剧2 当代电影3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4 世界电影5 电影新作6 中国电视7 电影评介8 电影文学1 历史研究2 近代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4 清史研究5 史学月刊6 世界历史7 史学集刊舞蹈J7戏剧、曲艺、杂技艺术J8电影、电视艺术J9历史(除中国学、汉学和文物考古)K(除K207.8,K85,K9)8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9 史林10 安徽史学1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2 抗日战争研究13 西域研究14 史学理论研究15 史学史研究16 中国农史17 历史档案18 民俗研究19 民国档案20 中国史研究动态21 文史22 中国藏学1 文献2 中国典籍与文化3 中华文化论坛1 考古2 考古学报3 文物4 考古与文物5 江汉考古6 华夏考古中国学、汉学K207.87 南方文物8 故宫博物院院刊9 中原文物10 敦煌研究11 四川文物1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3 北方文物14 东南文化15 文博16 敦煌学辑刊17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8 农业考古1 科学通报2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 工程科学与技术5 工程科学学报6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8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9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0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1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学科门类:第四编自然科学综合性理工农医N/X13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1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5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6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2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4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5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7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9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30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3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33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35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 重庆大学学报37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8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39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40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2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43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44 中国工程科学45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6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8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49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50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51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2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3 应用科学学报5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5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56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57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5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9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6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62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63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64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65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6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7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8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9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0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71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2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73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5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6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7 中国科技论文78 科学技术与工程79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80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1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2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3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84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8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6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7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88 燕山大学学报89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0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9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2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3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4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5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6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97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98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99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00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10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3 广西科学104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05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06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7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8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9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110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1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2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1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5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6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7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19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1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 自然科学史研究3 自然辩证法研究4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5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6 自然辩证法通讯7 中国科技史杂志8 系统科学学报9 系统工程学报10 中国科学基金11 系统工程12 系统管理学报13 中国科学院院刊14 科技导报15 科普研究16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7 实验技术与管理1 数学学报2 计算数学3 中国科学.数学4 应用数学学报数学O1自然科学总论N5 数学年刊.A辑6 应用数学7 数学物理学报8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9 数学进展10 系统科学与数学11 运筹学学报12 模糊系统与数学13 应用概率统计14 工程数学学报1 力学学报2 爆炸与冲击3 振动与冲击4 固体力学学报5 工程力学6 计算力学学报7 应用数学和力学8 力学季刊9 振动工程学报11 实验力学12 力学与实践13 力学进展1 光学学报力学O3物理O42 物理学报3 中国激光4 中国光学5 物理学进展6 光子学报7 发光学报8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9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0 波谱学杂志11 声学学报12 量子光学学报13 强激光与粒子束14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5 量子电子学报16 计算物理17 原子核物理评论18 物理19 高压物理学报1 化学学报2 分析化学3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4 色谱5 有机化学6 分析测试学报7 物理化学学报化学/晶体学O6/O78 化学进展9 分子催化10 无机化学学报11 中国科学.化学12 分析试验室13 质谱学报14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5 分析科学学报16 化学研究与应用17 化学通报18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 分子科学学报21 人工晶体学报22 化学试剂23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1 天文学报2 天文学进展1 测绘学报2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3 测绘通报4 测绘科学5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6 遥感学报天文学P1测绘学P27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8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9 海洋测绘1 地球物理学报2 地震地质3 地震学报4 地震5 中国地震6 地震研究7 地震工程学报8 地球物理学进展9 震灾防御技术10 水文11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 大气科学2 气象学报3 高原气象4 气象5 应用气象学报6 气候与环境研究7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8 大气科学学报9 热带气象学报10 气象科学地球物理学P3大气科学(气象学)P41 岩石学报2 地质学报3 地学前缘。
各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科目详细列出
各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科目详细列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武大、北大、清华、浙大、厦大、南开、南大、中山、复旦、上海交大、上海财经、华东师范、华东政法、东南、中南财政、华中科大、川大、西南财经、西南政法、北京交通、北京理工、北师大、吉大、辽大、山大。
你多能想到的好学校都有这个专业的研究生,甚至部分二本院校都有。
考研科目各个学校不一样,你确定好学校之后可到各个学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除了浙大都不考数学,专业课社会保障理论是必考的,占150分。
专业基础有考管理学的、公共管理的、社会学的、还有经济学的,各个学校不一样。
其中人大和武大最好,录取线会高一些,竞争压力很大。
其他学校专业实力排名没有意义,主要看学校综合实力、地方影响力和个人偏好。
以下是部分院校参考书目: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政策02 社会保障经济与金融03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04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5 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06 保险与保障07 风险管理08 企业年金09 农村社会保障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630公共管理学④862社会保障复试备注:复试笔试科目:西方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劳动经济学②保险经营与管理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基本情况招生人数:无报考人数:无最低录取分数:无录取比例:无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_ 01社会保障理论_ 02社会保险_ 0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5德语③729社会学理论或731社会政策原理④872社会保障学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社会学概论》彭华民、杨心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修订本侯钧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保障2008年研究生入学基本情况招生人数:12 报考人数:无最低录取分数:无录取比例:无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保障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社会保障政策02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障制度01社会保障制度与福利经济学02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③625社会保障概论④871宏观经济学872公共管理学(201、202、203选一)(871、872选一)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保障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04.625社会保障概论丁建定主编《社会保障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5.625社会保障概论吴中宇著《社会保障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07.871宏观经济学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08.872公共管理学王德高主编《公共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基本情况招生人数: 4 报考人数:无最低录取分数:无录取比例:无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 -- 社会保障02 -- 社会政策初试科目:101 -- 思想政治理论(多选一科目) -- 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 203-日语641 -- 社会保障概论806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试备注:同等学力加试:1.社会统计学 2.行政管理学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保障2010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初试641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第2版),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现代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版),吴鹏森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社会保障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社会保障...
(一 )专业知识 。通过课堂学习与拓展阅读 ,系统阅读
本专业的基本 文献,了解学术前沿与热点问题,形成比较完
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二)学术研究与 创新能力。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熟
练掌握本专业研究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和一定学术创新能
力。
(三)学 术论文写作。选 题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或现实
意义,符合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
三年
学习年限
二至四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三年基准学制安排。所
修学分不少于 37 学分。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所修
五、课程设置、教学 学分不少于 41 学分。
计划及学分要求
1、必修课程(计 21 分)
(1)学位公共课:4 门,计 9 学分。
(2)学位基础课:1 门,计 3 学分。
科学院出版社 2009 年版。 24、谭永生:《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及其治理》,中国劳动
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 年版。 25、《中国失业预警:理论、技术和方法》,科学出版社 2011 年
版。 26、仇晓洁:《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问题研究》,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27、刘社建:《中国促进就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会保障制度则是以德国俾斯麦政府实行的社会保险立法为开
端。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最早出自美国 1935 年颁
布的《社会保障法》。目前全球的社会保障模式,一方面在资本
主义福利国家框架展开,主要包括自由主义模式,欧洲大陆的 一、学科、专业简介
保守主义模式和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另一方面在非经典意义上
(一 )在课程学分修满之后 ,硕士生应在导师 的指导下,
2023年劳动关系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劳动关系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一、劳动关系专业考研方向劳动关系专业是社会科学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各种问题,包括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薪酬制度与劳动关系、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的订立与终止、职业生涯规划等。
在劳动关系专业的考研方向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1. 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
2. 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关键性经济学的问题。
3. 劳动法与劳动关系:主要研究劳动法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的订立与终止、责任以及争议等问题。
4. 社会保障:主要研究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贫困问题、失业等公共问题。
二、院校排名1. 北京大学北大是我国著名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其劳动关系专业在国内也有着很高的学术声誉。
学院因其优异的研究成果、教研实力和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劳动关系专业领域得到各方认可。
学院拥有良好的研究和培训平台,本科和研究生也可以实现良好的交叉合作,吸收国内外优秀学者的经验和理论。
2.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劳动关系专业是国内著名的管理学科之一。
该学院的劳动关系研究方向囊括了很多热门问题,如人力资本、劳动合同管理、风险预警、企业再就业服务等,通过这些研究,拓展了劳动关系专业的研究视野。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社会科学领域在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在国内教学和研究领域具有良好的影响和声誉。
该院的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律和政策、社会保障等方向的科研、教学成果优异,研究团队实力强大。
4. 复旦大学2019年,复旦大学的劳动关系专业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级专业。
学院的劳动关系专业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宽口径的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设置丰富,涵盖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律、社会保障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同时也开设了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如人力资源统计、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11大学科门类,34所自主划线院校之复试分数线深度解析
11大学科门类,34所自主划线院校之复试分数线深度解析(一)哲学2007年全国34所自主划线单位中,哲学类最高复试分数线350分出自清华大学,最低分数线305分出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家C类地区复试分数线295分,依然是全国最低线(见表1)。
清华大学近三年(2005年至今)的哲学类分数线都是350分,在全国范围内一直处于高水平区域。
2005年清华大学的外语线第一(55)总分线第二(较北京师范大学低10分),2006年单科线与总分线均为第一(350,55,90),2007年总分线第一但单科线明显下调。
虽然清华大学超低价雪纺衫至今还没有仿效其他重点院校开启破格录取的先例,但通过分数线的变化趋势,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清华的录取标准正在逐渐向专业成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倾斜。
在独立划线的研究生招生单位中,哲学类总分线最低的学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05),公共课分数线最低的是兰州大学(42),专业课分数线最低的是四川大学(68)。
其中有4所院校——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东北大学——的两门公共课(政治与外语)的分数线均为最高(55),浙江大学的专业课分数线最高(95)(见表2)。
西北工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不开设哲学类硕士专业。
哲学类主要包括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哲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0.19%,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哲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1.36%,哲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73%。
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2002—2005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3018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381名是哲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26%,哲学是较小的学科。
生活大爆炸婷美超级魔鬼瘦猫背夹塑身衣套装磁活力燃脂塑身生活大爆炸婷美超级魔鬼瘦猫背夹塑身衣套装 磁活力燃脂塑身(二)经济学2007年全国34所自主划线单位中,经济学类最高复试分数线365分出自上海交通大学润唇品和复旦大学,最低分数线320分出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
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学硕士点院校名单
社会保障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博士点: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厦门大学、湘潭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重庆大学硕士点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山东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划线高校自行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
考公务员最具优势的五类研究生专业
考公务员最具优势的五类研究生专业考公务员最具优势的五类研究生专业每年公务员招录时,会有一些职位明确要求只有硕士以上学历才能报考,这些要求为读研后再考公的同学们提供了选择专业的依据。
选择学校和专业并不亚于考试本身,有志报考公务员的学生从报考专业时就该做好准备。
研究生考公哪些专业最具优势也最易被录取?我们可以先看两组数据:由数据可以看出:20XX年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排名前十的专业依次为:经济学、会计、法学类、财政、税务、计算机、审计学、金融学、统计学、汉语言;而20XX年的招录人数在只20XX年的基础上有小幅度的变化,即会计排名上升为第一。
将这十大最受欢迎专业统计起来,也就是财经类、法律类、中文类、计算机类和管理类五大专业。
下文我们对五大类专业做具体介绍。
五大类专业招录信息一、财经类专业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经济管理类专业。
该专业是近几年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门专业,也是考研和公务员招录的热门专业。
财经类专业具体包括:本科期间的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
如今政府部门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需求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财会类,如财政学专业、会计学专业学生;二是经济类,如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等。
财会类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税收征管等财务工作和审计业务方面的工作。
经济类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及人力资源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招录单位主要为:财政局、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心、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人才就业中心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等。
20X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财经类专业计划招录人数2253,报名合格人数189727,竞争比例约为1:84。
二、法律类专业与本科生相比,读研是法律类专业学生考取司法部门最有力的敲门砖。
法律类专业主要包括: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刑事司法、法律、行政法、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律师、涉外经济法、经济法律事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军事法学、监狱法等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研究生点排名
一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厦门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辽宁大学山西财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二华中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
三清华大学、安徽财经大学、重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经济学院、暨南大学
重点学校的相关情况
1、厦门大学(10)
考试科目:1、政治学与行政学2、综合考试:
研究放向:01 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02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03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2011
60
60
90
90
360
2010
55
55
90
90
350
2009
60
60
90
90
35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
④812政策科学与经济学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120404 社会保障(国家级特色专业)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研究方向:01. 医疗保险与医院管理02.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财务
2011
2010
2009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202 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608 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5 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复
旦大学出版社2009 年 6 月第 5 版。
《公共管理学》,黎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7 月第1 版2010 年1 月第16 次印刷。
)
④829 社会保障与财政(《社会保障学》,赵曼主编、吕国营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1 月
第1 版。
《财政学》,张馨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
复试:1070 经济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706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
④812 政策科学与经济学
3、武汉大学(1)(貌似比较重视英语)
考试科目:1、综合(含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微积分)2、社会保障
研究方向:01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政策02 社会保障经济与金融03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04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5 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06 保险与保障07 风险管理08 企业年金09 农村社会保障
2011
60
55
90
90
360
2010
55
50
95
95
345
2009
55
55
90
90
34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202 俄语或203 日语或240 法语或241 德语
③644 公共管理学
④865 社会保障公共管理学:①黎民主编《公共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重点)
②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社会保障:邓大松主编《社会保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最新版(第二版)。
李珍主编《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最新版(第二版)
复试笔试科目:西方经济学
4浙江大学(9)120404▲社会保障
考试科目:1、管理学综合或经济学综合(含政经、西经)2、数学四
研究方向:01 社会保险02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03 农村社会保障04 社会保障政策仿真05 保险与精算
2011
55
55
95
95
355
2010
60
55
90
90
340
2009
55
55
90
90
340
①101政治
②201英或202俄或203日或241德
③303数学
④866管理学综合报考22个左右公共管理
5北师大(4)
考试科目:1、公共管理概论2、社会保障学
研究方向:01 社会服务管理02 家庭与儿童福利03 收入保障理论与实务
2011
50
50
90
90
365
2010
50
50
100
100
328
2009
55
55
90
90
33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202 俄语或203 日语
③303 数学三或737 社会保障
④967 专业综合《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社会统计学》(第三卢淑华编版)
《公共管理学》著陈振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 月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福利政策导论理工大学出版社Neil Gilbert 003 年(运用该书框架分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6北大
01.社会保障研究方向02.社会福利03.社会工作04.社会政策
2011
50
50
90
90
350
2010
50
50
90
90
350
2009
50
50
90
90
340
考试科目③、④中均含有专业必答题和根据报考方向确定的选作题。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203 日、240 法、241 德任选一门
③659 社会学理论与社会保障理论
④888 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社工研究方法8
7辽宁大学(7)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外语(201 英一、202 俄、203 日)
③614 社会经济统计
④823 经济学原理①初试参考书目《统计学原理》谢启南、韩兆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凤笑天华中120404 社会保障30 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年6 月版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劳动经济学》沈琴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年版
②复试科目:社会保障学参考书目:《社会保障学》郑功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年版
8 西南财经大学
01 社会保险理论02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03 企业年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01 英语一
③21 社会保障学
④管理学
01 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研究02 社会保障定量分析及其研究03 社会保障理论与国际比较研究
复试科目: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参考书目名称《现代管理学》罗珉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王德中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社会保障学》郑功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年)
《社会保险》(第二版)林义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林义
保险学是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是省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
9中国人民大学120404-社会保障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620 学科基础
842-社会保障学
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复试科目: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外语
科目三含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任选其二
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01社会政策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3数学三
712行政管理基础
812公共政策分析
11中国农业大学
01)城乡社会保障与公共政策(02)农村社区保障与社会工作03)城乡人口互动与劳动就业
04)社会安全与农村发展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27)管理学综合(含公共管理学、管理学原理)
(828)社会学研究方法
12南开大学
01)社会保障理论02)社会保险0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个人建议在报考研究生考试前要全方位的了解你所要报考的专业还有最重要的择校问题,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报考学校的信息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找专业的辅导机构来帮助你完成考前的信息搜集,备考的复习计划,以及考后的复试准备等,如果需要调剂这些机构也可以帮你了解到最全的信息,像北京的爱!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