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散文全编>
相关评论 编选说明
一、鲁迅先生自1918年创作散文诗《自言自语》至1936年的弥留之作《死》和《女吊》,散文创作贯穿其战斗的一生。留下来的散文数量虽然并不多,却字字玑珠,篇篇绝妙,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里隽美精彩极具魅力的艺术珍品。散文诗《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是先生亲自编就的两本散文集。此外,我们收集了散见于鲁迅其他著作中“偏于叙事与抒情”的,我们认为是散文的佳构20篇,构成了鲁迅散文创作的全貌。当然,所谓“全编”也是相对的,而且也仅仅是我们的看法。
二、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典,我们从有关评论中,相对应地在每篇散文后附上了解读文字。限于篇幅,不可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只能从不同的角度“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每则解读文字均标有出处,读者如有兴趣,可找原文研读。
三、正文前,我们收集了各个历史时期诸多名家对鲁迅散文的总体评论,以其与各篇“发微”式的评论互相映照,形成一个总体印象。同样是由于篇幅的原因,这些评论也只截取了某一个片断。名家对《野草》和《朝花夕拾》两本散文集的评论,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的成就在编选过程中尽量都有所顾及,每则评论后大都标有写作时间,以使读者对鲁迅散文研究的印象有一个大概的历史感。
四、我国现代版画艺术大师赵延年先生为鲁迅先生的《野草》创作了精美的插图,征得赵延年先生的同意,兹收录。鲁迅先生一生钟爱美术,尤重木刻艺术,极力地收藏、介绍和推广国外的优秀之作。对德国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艺术的推崇是众所周知的,自不必赘言。鲁迅先生对苏俄的版画艺术也有相当高的评价,他认为苏俄的版画艺术家“个个如广大的黑土的化身……开山的大师就忍饥,斗寒,以一个廓大的镜和几把刀,不屈不挠地开拓了这一门的艺术”,本书选取了珂勒惠支和苏俄一些木刻艺术家以及一位与鲁迅先生的创作有关系的日本木刻艺术家的作品,分别插入《朝花夕拾》和散见于各个集子中的散文作品。虽然这些文图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读者在阅读和学习鲁迅散文作品的同时,欣赏这些版画艺术,我们相信,一定会获得许多逆料不到的联想、感悟、启迪和艺术享受。
五、本书收录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以1938年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上海复社出版的《鲁迅全集》为底本,其他版本酌情参考之。
六、本书付梓面世时,我们谨向赵延年先生和鲁迅散文的解读名家和作者以及海外的几位木刻艺术家,致以诚挚的
谢意。
2005年5月
相关评论 名家论鲁迅散文(1)
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这是鲁迅作文的秘诀,……次要之点,或者也一样的重要,但不能使敌人致命之点,他是一概轻轻放过,由它去而不问的。……
鲁迅的性喜疑人——这是他自己说的话——所谈到的都是社会或人性的黑暗面,故而语多刻薄,发出来的尽是诛心之论:这与其说是他的天性使然,还不如说是环境造成的来得恰当,因为他受青年受学者受社会的暗箭,实在受得太多了,伤弓之鸟惊曲木,岂不是当然的事情吗?在鲁迅的刻薄的表皮上,人是见到他的一张冷冰冰的青脸,可是皮下一层,在那里潮涌至酵的,却正是一腔沸血,一股热情;……
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为最丰富最伟大……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序》(1935年)
想用几百字来说明鲁迅的散文,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我试用一个顶粗浅的比喻来说他的技巧,他的散文,有如“擂鼓”一样,在引文的起头,只有咚咚的鼓声,但到中途,忽然轰轰几下,但也有全篇尽是轻微鼓声的文章……(也有)几乎每篇都是轰轰的鼓声。
几十年来,鲁迅所敲的,就是一面催促文化界觉醒的战鼓。
——一丁《鲁迅的散文》(1936年)
他(指鲁迅——编者)会把最简单的言语(中国话)调动得(极难调动)迭宕多姿,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他的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
——老舍《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1938年)
鲁迅也受过安特莱夫的影响,还感染过他的悲观主义和所谓阴冷的色彩,——鲁迅自己曾经特别这样指出过。但我觉得这在鲁迅那里,也不是重要的。因为有时在鲁迅那里出现的失望、虚无感、悲愤和阴冷的情绪和气氛,是对于人民被压迫的过重,革命力量的受挫折和青年们的有时的消沉的反应;有时又因看见知识分子的软弱以及本身的重荷,或甚至他自己感到和革命主力的短暂之间失去相互呼应等等而来的,这和安特莱夫的虚无主义,以及神秘主义式的悲观主义,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何况流露了鲁迅的虚无感和阴冷心境最厉害的,莫如他的散文新集《野草》。然而,一则《野草》中就同样有极健康的战斗性的作品,二则无论在思想的比重上,在作品数量的比重上,《野草》中有知识分子式的虚无和悲观的气氛的作品对
于鲁迅都不是居重要地位的。……同时,俄罗斯作家中给了他影响最大的又仍是果戈里;其次,柯罗连科迦尔询和契珂夫的影响,在我看来,在精神上也更大于安特莱夫的。
——冯雪峰《鲁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及鲁迅创作的独立特色》
(1949年)
他(指鲁迅——编者)如一般有思想的人一样,从那一个黑暗而感到黑暗的严肃,……把希望付之于年轻人,而以感慨度着剩余的每一个日子了。那里有无可奈何的,可悯恻的,柔软如女孩子的心情,这心情是忧郁的女性的。青年的绝望,现世的梦的破灭,时代的动摇,以及其他纠纷,他无有不看到感到,他写了《野草》。在《野草》上,我们的读者,是应当因为那些思想的蛇缭绕到作者的脑中,怎样的苦了这“战士”,把他的械缴去,被幽囚起来,而锢蔽中聊以自娱的光明的希望,是如何可怜的付之于年青时代那一面的。……从生存的对方,衰老与死亡,看到敌人所持的兵刃,以及所掘的深阱,因而更坚持着这生,顽固而谋作一种争斗,或在否定里谋解决,如释加牟尼,这自然是一个伟大而可敬佩的苦战。……
——沈从文《鲁迅的战斗》(1934年)
《野草》,这一散文诗的结集,最深刻地表现着鲁迅在革命过程中的悲观、绝望、矛盾、愤慨和苦痛的追求的心情。他的悲观是由于他所接触到的革命现实恰恰与所希望的相反,他的苦痛是由于在四面“碰壁”之下发现他的旧的思想武器之衰朽。整个中国正沸腾在大矛盾,大分裂中,鲁迅的苦痛是与整个时代相关连(联)着的。这不是导向退婴萎缩的失败主义的心情,恰恰相反,倒是向前跨进更大一步的新生因素,虽然里面包含着悲观绝望的成分,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能够通过大悲观而走向真实的大希望,通过绝望而开始去学习“别种方法的战斗”。
——胡绳《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1948年)
相关评论 名家论鲁迅散文(2)
一、《野草》是当时黑暗中国的社会现实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而且是曲折反映的一部作品,自然,它也是体现了处在黑暗现实,要求光明,渴望理想的人民的愿望和意志的作品。
二、《野草》是从作者生命——委弃在地面上的生命的泥中滋长出来的花朵,它是用作者的血和肉,也就是作者的精神和生命灌溉、培养起来的作品,因而也就是处处洋溢着作者的人格精神和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作品。
三、由于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当时,正处在大矛盾、就大酝酿和大飞跃的过程中,他能够从现实看问题,从矛盾看问题,但还不能从社会发展的必然看问
题,因而引起了极大的苦闷与极大的矛盾,但在同时,他又是一个战斗的现实主义者,他体现着“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决不消沉,“我只得走”,“于绝望中看见希望”;即使在被黑暗吞没的时候,也心愿与黑暗同消灭,“予及汝偕亡”。这就是作者当时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在整部《野草》中的流露。
四、作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矛盾,所引起的苦闷;实质上,就是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的矛盾所引起的苦闷;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便是“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这两种思想的消升起伏”。由于黑暗现实对于作者的精神压迫太厉害了,总使他透不过气来,“我常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在同时,“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所以“偏要向这(黑暗与虚无)作绝望的抗战”。这一部《野草》,便是这样一种心情的记录。
五、《野草》所流露的精神和它所表现的气氛是比较的阴暗与消沉的,同时也偏于激愤的,惟其因为暴露或是揭发了阴暗,因而也就更显得他的激愤,不过,这些实质,还是战斗的,而且是积极的,应该肯定的。
六、毛泽东同志对鲁迅高度的评价,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向着敌人冲锋陷阵,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这完全是正确的;但是,鲁迅的伟大的成就,是经历了大矛盾、大苦闷、大战斗,终于看清了“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伟大历程才达到的。而这一伟大的历程的心灵的记录,特别是心灵的这一伟大历程的转折点,就完全反映在这一部《野草》当中。《野草》的精神应该从这种地方去探索吧!
——许杰《〈野草〉精神试论》
关于《野草》在艺术方面独特的创造,我们仅从三个方面与波特莱尔、屠格涅夫作一点粗浅的比较和分析。
一、在思想境界上,表现了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崭新高度。鲁迅《野草》所表现的革命内容和自我解剖精神,反映了与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作品完全不同的时代内容和阶级要求,而是同鲁迅“五四”时期整个战斗所体现的方向一致的。这个方向,就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
《野草》达到新的思想高度,说明鲁迅在吸取异域的营养中,不仅要有“拿来主义”的气概,还必须有推陈出新的匠心。要在艺术上别出心裁,作家仅仅有先进的立场和世界观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这些思想通过新颖的艺术构思和独创的抒情形象表现出来。
二、在艺术方法上,体现出了象征主义方法和现实主义方法两者的结合。在散文诗的创作方法
上,波特莱尔以象征主义为主,也有写实方法的应用;屠格涅夫也用象征方法,但更多的是现实主义明朗的笔调。在《野草》创作中,鲁迅为了达到含蓄蕴藉而又真切自然的艺术效果,便吸取了象征方法与写实方法的优点。有时更多地运用象征方法暗示隐喻自己的思想,有时又更多地运用现实主义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受。有许多篇章中,幻想的意境,象征性的形象,充满真实的描写刻画,辛辣战斗的嘲讽,紧密结合,交相运用,使这些散文诗显得真实而又深邃。《野草》的一些优秀诗篇,是象征与写实方法相结合的抒情散文诗。
三、在抒情风格上,形成了民族化抒情散文诗的独立特色。鲁迅在《野草》中摄取异域果汁,博采众家长处,在艺术风格上并不是外国散文诗的拼凑和移植。《野草》吸取多种营养,经过自己的精心创造,已经形成了民族散文诗的独特风格。《秋夜》的幽深与严肃,《雪》的明丽与温馨,《死后》的真切与辛辣,《影的告别》的奇幻与曲折,《风筝》、《腊叶》的亲切与朴实,这些都具备了中国民族现代诗的独有的特色。鲁迅既做到了“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大胆创新;又注意“择取祖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作品“别开生面”,……使散文诗具有和谐的节奏和优美的内在韵律。
——孙玉石《〈野草〉的艺术探源》(1979年)
记得初读《野草》,每每为它的文字的凝炼(练)、幽奥、冷峻所震慑,目光也更多地停留在遣词造句的不同凡响上,例如《秋夜》把扑光的灯蛾唤作“苍翠精致的英雄们”,《雪》不直接说雪,而说“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墓碣文》中最后假借死尸之口吐露的一句极其平淡而又极其骇人的话:”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等等。起初我着力揣摩的就是这一类文字。过了一段时间,我逐渐省悟过来,单学这些,不过是取其皮毛,而实实在在丢了精髓。《野草》的精髓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沉重的历史感,鲜明的爱憎感,间不容发的是非感,是对整个旧社会的彻底决裂,是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
不错,《野草》丛中,纠结着鲁迅先生密集的忧愤和烛照的睿智,同时,不必为伟人讳,在这忧愤和睿智中,还夹杂着一缕早醒者和孤独者的落寞,而这落寞,在他晚年的杂文中,是已经被他自己清算并且克服了的。
——公刘《耐咀嚼的〈野草〉》(1984年)
相关评论 名家论鲁迅散文(3)
首先,让我们看看它的文化价值。《朝花夕拾》的文化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几乎包括了文化的方方面面。且不说它在思想、教育、
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礼仪制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明显反映和折射,就是政治、军事、技术,也程度不同的有所涉及。在一定程度上说,《朝花夕拾》具有中国近代文化百科全书的风格。
《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还有它的《小引》和《后记》,无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尖锐的、毫不留情的否定和批判。这种批判主要表现在——对野蛮的封建伦理,愚弱的国民精神,陈旧的教育模式,荒唐的陋规恶习,骗人的庸医医道等方面。
鲁迅的一生,一直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提出,虽然是在留学日本青年时代,而他对国民性最初的感性积累却在童年。
《朝花夕拾》还对传统文化形成的风俗习惯做了有力的批判。鲁迅是十分重视风俗习惯改革的。
鲁迅在肯定、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时,与同时代人中某些人所持的盲目崇拜、全盘照搬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他有独特的见解,坚定的原则,这就是有名的“拿来主义”。
在《朝花夕拾》里,还表现了鲁迅对健康清新的民间文化的肯定和赞扬。
《朝花夕拾》的文化价值还表现在:在不足五万字的篇幅里,形象生动地记录了鲁迅文化思想发展的轨迹。《琐记》中的“去寻为S城人所垢病的人们”,标志着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南京求学的”结果还是一无所能……”《藤野先生》中“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标志着鲁迅对“实业救国”的否定。《范爱农》中范爱农“淹死”“水里”和《后记》中对“徐大总统哲学”的嘲讽,标志着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否定。《小引》中象征、暗示手法表达的思想内涵,标志着鲁迅对蒋氏政权的否定。
第二,是《朝花夕拾》的文献价值。鲁迅说,《朝花夕拾》是“回忆的记事”,这虽然不能理解为它就是自传,但是它毕竟为后人提供了有关鲁迅生平的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而且它是鲁迅惟一的一部以自我经历为内容的回忆性散文。……鲁迅作为新文化的历史巨人,童年——少年的影响是深远的,有些影响,乃至贯穿到他的终身。其中最典型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邪恶事物勇于“复仇”的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朝花夕拾》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是鲁迅研究的“源”。
《朝花夕拾》又不同于一般作家“回忆的记事”。它有个最大的特点,是将作家对童年、青少年生后的记忆和创作时对现实的社会批评错综交融在一起。
第三,是《朝花夕拾》的审美价值。关于这方面的价值,除了人们已经注意到的创造性的艺术手法以
外,我们认为有四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其一,是鲁迅的文体自觉精神。……十篇文章有十种形式,自成格局,多彩多姿。即使是正文前后的《小引》和《后记》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来。……其二,是书名选择的艺术。……原总提曰《旧事重提》,到编订成书时才改成现在的名称。改变书名的做法,在鲁迅的创作史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了。……其三,是它的插图。……其四,是它丰富的知识。……
——李振坤《文化-文献-审美——〈朝花夕拾〉价值论》(1998年)
《朝花夕拾》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杂文色彩只能说是其中一部分篇章的特征,还不足构成整个《朝花夕拾》的基本特征。此外,有的论著注意到此书的将叙事、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五四”时期的许多散文作品中,这种叙事抒情和议论结合的写法是屡见不鲜的。研究《朝花夕拾》的艺术特征,一定要从总体出发,把握它给人最突出的特殊的艺术感受,寻求形成这种美感的基本艺术风格。我们以为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是雍容。
读《朝花夕拾》,首先一个感觉是作者很放得开,收得拢,本来是在叙说已往生活经历,思路却驱使一支笔纵横驰骋,如天马行空,时而沉缅(湎)回忆,时而感慨迸发,时而勾勒一幅景致,时而揣摩某种心理,时而考核故实,时而旁敲侧击,……真正做到了作者所主张的“任意而说”,“无所顾忌”。然而细细琢磨,一篇仍有一篇的中心,各篇还都不脱离全书的基本线索。
《朝花夕拾》还充满幽默的情趣,这也可以说是其风格特征之二。
……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用这种多少有点开玩笑的方式去回敬论敌,这笑就像鞭子,给论敌以苦辣的抽打,叫论敌挨了打却有苦难言,这正显现了幽默的力量。
《朝花夕拾》中还有另外一种幽默,一种平静和善的幽默。……
冼练和简单味,也是《朝花夕拾》比较显著的风格。
《朝花夕拾》只写了这么短短十篇,每一篇集中勾勒一二个人或一二件事,就生动地概括了这一历史过程中的几个社会侧面,展现了作者几十年生活的踪迹。
选择提炼了典型的细节,作者还相应地采用“白描”的勾勒手法。……
《朝花夕拾》总的要造成一种简单味,但又耐读,不会一览无余。读这样的作品就像欣赏线条清晰简练而富于表现力的素描,着墨不多,余韵无穷,我们不能不佩服这种冼练的功力。
——温儒敏《雍容-幽默-简单味——〈朝花夕拾〉风格论》(1989年)
《鲁迅散文全编》第一部分 《野草》题辞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
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
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解读
这种诗的结晶在《野草》里“达到了那高峰”。
《野草》被称为散文诗,是很恰当的。《题辞》里说: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此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又说: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溶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又说: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最后是: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这写在1927年,正是大革命的时代。他彻底的否定,“过去的生命”连自己的《野草》,连着这《题辞》也否定了,但是并不否定他自己,他“希望”地下的火速喷出,烧尽过去的一切;他“希望”的是中国的新生,在《野草》里比在《狂人日记》里更多的用了象征,用了重叠,来“凝结”,来强调他的声音,这是诗。
他一面否定,一面希望,一面在战斗着。
《鲁迅散文全编》第一部分 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
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解读
在散文诗《秋夜》中,作者也同样运用了许多象征的手法。他写出“奇怪而高”的秋夜的天空,初初看来,你会认为这是景物描写。——当然,这也不能说不是景物的描写。但也因为他在景物描写上的逼真,因而象征的意义才有所附丽,才显得深远;因而也显得是不同寻常的景物描写。这是通过作者主观的头脑的曲折的反映,形成作者自己独特的风格,赋予个人人格意义的作品。不然的话,又将怎样解释“他(这奇怪而高的天空)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怎样解释:“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和“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呢?这里的确有着对当时客观景物的实际感受,也有着修辞上拟人手法的运用,但在同时,却也说明,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渗透作者主观的感受或者涂抹上作者的主观情绪,而赋予作者个人的人格意义了。
假使我们能够让自己的想象驰骋得更远一些,那么,这个肃杀的秋夜,这个鬼眼的非常之蓝的夜空,竟然要自以为大有深意似的将繁霜洒在园里的野花草上,这不就是所谓肃杀的秋天或“凛秋”吗?在“凛秋”中,自然界的生物,特别是园里那些野花草们,能不感到肃杀的气象吗?假使我们的想象驰骋得更远一些,我们的同情竟然落在那些在冷的夜气中极细小的粉红花这一面,或者自己的精神竟然化入这些极细小的粉红花的人格中,那么,这些在冷的夜气中打起精神开着极细小的花,但又在瑟缩地做梦的小粉红花的心情,将引起我们一些什么样的联想呢?
——许杰《〈野草〉精神试论》
《鲁迅散文全编》第一部分 影的告别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是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
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解读
《影的告别》的造意,全诗也就体现了这个意境。这是把这样的矛盾冲突与苦闷的心情,推到矛盾冲突最类端的形象的说明。在这作品中,影,究竟隐喻什么,象征什么?形,又是隐喻什么,象征什么?这可暂时不去讨论。不过,从“形影相随”或形影永不分离等语词设想,联想到鲁迅时常说的“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的话,设想着这从形分离出来,又向形告别的影,是代表,或隐喻理想的我,而形,则是代表或隐喻现实的我,这样解释,大概还不算勉强吧。
影之所以向形告别他去,其理由,散文诗中已经说得清楚。——因为“有我(影)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在地狱里”或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都“不愿去”而“你形也是我所不乐意的”,所以“不想跟随你了”,也“不愿住”了,要告别而他去了。——这是不值得怎样深究的。
至于为什么连“天堂”,连“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都不愿意去?——当然,不愿意跟你到地狱里去,这是可以理解的。——可能有那种解释,那就是:一,厌恶之心深,求去之心切;二,即使是“天堂”、是“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还可能有缺点,不便任意预约,或者还该加上一个引号,值得怀疑。——这样的解释,我想都是可以的。这里的问题,却是告别了形以后的影,究意到哪里去的问题。
这问题提的非常形象,矛盾冲突也非常尖锐,却又非常富于诗意。“我不过一个影”,——矛盾的性质,决定于矛盾的本身;如今要别你而去了,但是,究意到哪里去呢?如果到黑暗里去吧,“黑暗又会吞并了我”;如果到光明中去吧,“然而光明会使我消失”。这处境就有困难了。那么,“我”还不如“彷徨于明暗之间”吧,然而“我又不愿意彷徨于明暗之间。而且,即使愿意彷徨于明暗之间吧,但这明暗之间的现在,又不知是什么时候?倘是黄昏,则转眼之间,黑夜来临,”“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如果是在黎明,那么,转眼白天来到,“我”又“要被白天消灭”。这样的进退两难,矛盾冲突,真使人彷徨于“无地”了。
应该肯定,鲁迅从正视现实出发
,从客观事物的本身中发现了矛盾,又能从矛盾中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这已达到辩证法的高度。但同时也应该指明,他还没有达到唯物辩证法的高度。
在自然界中,“秋后要有春”,而“春后还是秋”,固然是事实;便给它赋予以象征或隐喻的意义,同样应用于人类社会,却又并不完全适合。鲁迅之所以运用自然现象的矛盾,来象征或隐喻社会现象的矛盾,从而透露出他当时内在心理的矛盾与苦闷,这是和他当时的世界观分不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方法,当然,也是从正视现实出发,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矛盾,并从事物的矛盾看问题;但是,更主要的,却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认取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认清人类社会的前途和人生奋斗的方向,就信心百倍地向着这个目标奔赴。但是鲁迅的世界观,当时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他还没有看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还不知道“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他多少还受了些历史经验主义的影响,看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看来看去,看得有点失望,于是消沉了。因此,他就把所认识到的自然现象——“秋后要有春”,而”春后还是秋”的矛盾,用来象征或隐喻他所认识的社会现象,并以之透露他当时心理的矛盾与苦闷了。
鲁迅以不倦的韧性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克服他当时世界观的矛盾的。鲁迅当时世界观的进步意义在此,他的局限性也在此。
——许杰《〈野草〉精神试论》
《鲁迅散文全编》第一部分 求乞者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而拦着磕头,追着哀呼。
我厌恶他的声调,态度。我憎恶他并不悲哀,近于儿戏;我烦腻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
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
………………
灰土……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解读
读这一篇,首先感受到的是无所不在的“灰土”——
灰土弥漫整个空间,堵塞你的心,甚至要渗透到你的灵魂。这便是一种“灰土感”:生命的单调、沉重与窒息。
“灰土”之外是“墙”——
这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隔膜,这心灵的隔绝不仅是社会、历史的,更是人类本身的,人于是永远“各自走路”。
于是就有了“求乞”与“拒绝布施”——
显然,这里的“求乞”和“布施”是带有象征性的。我们可以把“布施”理解为温暧、同情、怜悯、慈爱的象征,人们总是祈求着别人对自己的同情与慈爱,也“给予”别人以同情与慈爱。这似乎人的一种本能,但鲁迅却投以质疑的眼光:他要看看这背后隐蔽着什么。……作为一个孤独的精神界战士,要保持思想和行动的绝对独立和自由,就必须割断一切感情上的牵连,包括温情和爱,即不向人“求乞”,同时也拒绝一切“布施”。……鲁迅就这样从“求乞”与“布施”的背后,看到了依赖、依附与被依赖、被依附的关系。这确实是十分独特而锐利的观察。
将可能导致内心软弱的心理欲术(如布施、同情、怜悯之类)、情感联系(如“布施心”)通通排除、割断,铸造一颗冰冷的铁石之心,以加倍的恶(“烦腻、疑心、憎恶”)对恶,加倍的黑暗对付黑暗,在拒绝一切(“无所为与沉默”)中,在与对手同归于尽中得到“复仇的”的快意。——我们又由此想起了《孤独者》里的魏连殳、《铸剑》里的“黑的人”。
——钱理群《反抗绝望:鲁迅的哲学》
《鲁迅散文全编》第一部分 我的失恋
——拟古的新打油诗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
想去寻她人拥挤,
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
回她什么:冰糖壶卢。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胡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
想去寻她河水深,
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
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
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
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
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一九二四年十月三日。
解读
《我的失恋》是《野草》中惟一以诗的形式出现的一篇诗章。当时,有些青年不是积极地投身于方兴未艾的人民革命斗争的浪潮,而是沉溺于个人恋爱的狭小天地里。他们把恋爱看得至高无上,重于一切,似乎失恋就失去了生命,就没有生存的必要;一旦失恋,他们就大作起“啊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的无聊的失恋诗来。为了讽刺这种无聊的失恋诗的盛行,鲁迅“故意做了一首用‘由她去罢’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给予讥刺。
《我的失恋》全诗共四节,作者选取了几个求爱的典型事例,运用排比叠段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概述了“我”失恋的原因和经过。幽默风趣,讥刺辛辣。
四节诗中,每节诗的前三句都写“我”求爱之难。“山腰”“闹市”“河滨”“豪家”,这样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地点选择,概括了“我”失恋之前的全部求爱生活。……
反复渲染了“我”痛苦的心情和无能为力的苦衷,为下文写“我”在失恋之后所受到的刺激埋下了伏笔。
每节诗的后四句都是写“我”失恋的经过,原因和失恋之后的痛苦、烦恼、抉择。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里说:“这诗挖苦当时那些‘阿唷!我活不了,失了主宰了!’之类的失恋诗的盛行,……阅读者多以为信口胡诌,觉得有趣而已;殊不知猫头鹰是他自己钟爱的,冰糖壶卢是爱吃的,发汗药是常用的,赤练蛇也是爱看的。还是一本正经,没有什么做作。”这正是理解诗中赠物的注脚。
失恋之后怎么办?是继续沉溺于这种缠绵悱恻的恋爱的纠葛之中永不清醒,贻误一生,还是尽快地斩断温情脉脉、牵肠挂肚的情丝,开始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是每个失恋者都必须回答的问题。鲁迅用“由她去罢”一句作结,完全否定了那种“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彷徨-伤逝》)的爱,指明了失恋之后所应取的态度。同时又给那些哼着“啊呀阿唷,我要死了”的失恋诗的失恋者以辛辣的讽刺。
拟古而又不落俗套,诙谐而无戏谑之嫌,是这首打油诗的一大特色。
——徐家昌《读〈我的失恋〉》
《鲁迅散文全编》第一部分 复仇
人的皮肤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鲜红的热血,就循着那后面,在比密密层层地爬在墙壁上的槐蚕更其密的血管里奔流,散出温热。于是各以这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拼
命地希求偎倚,接吻,拥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
但倘若用一柄尖锐的利刃,只一击,穿透这桃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那鲜红的热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这样,所以,有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
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拼命地伸长脖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然而他们俩对立着,在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全身,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他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然而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他们于是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
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解读
憎恶无聊的旁观的看客,使他们“无戏可看”,以此作为“疗救”,是这篇散文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它切中当时的时弊,具有积极意义。
这是一首抒情性散文诗。但在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却是比较内藏的,通篇没有直抒胸臆的抒发;它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这样一幅触目惊心的图画,出现在这幅画面上的是如此对立的形象:
一方是“他们俩”,热血奔流的一男一女,“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旷野之上”,然而却毫无动作,既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于是,他们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并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路人们”的干枯,“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另一方是“路人们”,一群无聊的围观者,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赏鉴“他们俩”即将进行的拥抱或杀戮,并且“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然而,他们终于看不成戏,于是陷于极度的无聊,“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而至于“无血的大戮”。
不难发现,对于这两类人物,作者的爱憎是分明的。对前者,意在赞美,例如:“他们俩”周身有热血在奔流,散出温热;他们有爱有恨,敢爱敢恨;他们宁愿自己干枯,也要“疗救”路人,而对于自己“生命的飞扬”,却欣然沉浸于“极致的大欢喜”。这是只有觉醒的战士才会具有的品格。对后者,语多批判,“路人们”那“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的形象,“拼命地伸长脖子”的动作,“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的描写,都入木三分地揭出他们麻木、愚味、可鄙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就这样,作者通过这两类人物的相貌、神情、心理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表明自己的是非、爱憎、好恶,寓情于景,不言情而情自现。甚至,“复仇”这个主题,作者也没有直接点出,而仅仅在作品的最后通过“他们俩”的“赏鉴”作了含蓄的形象的暗示。
这篇作品,不仅艺术上值得借鉴,而且对于研究鲁迅的思想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我以为,作者在作品里对群众精神麻木的批判,只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一部分群众,即那些“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一类人;在旧中国,这类人大都属于不愁生计、有闲无聊的小康,作者对他们的态度与对闰土们的态度显然是有区别的。同时,作者在批判中不自觉地流露出的对蕴藏在群众中的革命性认识不足的偏见,在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之后已有所修正,他后来谈到这篇作品时,曾经说过,所谓“复仇”,“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相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鲁迅书信集-640致郑振铎》)我们在学习本文时,不能不注意这些方面。
——石明辉《读〈复仇〉》
《鲁迅散文全编》第一部分 复仇(其二)
因为他自以为神之子,以色列的王,所以去钉十字架。
兵丁们给他穿上紫袍,戴上荆冠,庆贺他;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他,屈膝拜他;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他自己的衣服。
看哪,他们打他的头,吐他,拜他……
他不肯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
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丁丁地响,钉尖从掌心穿透,他们要钉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悯的人们呵,使他痛得柔和。丁丁地响,钉尖从脚背穿透,钉碎了一块骨,痛楚也透到心髓中,然而他们自己钉杀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咒诅的人们呵,这使他痛得舒服。
十字架
竖起来了;他悬在虚空中。
他没有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
路人都辱骂他,祭司长和文士也戏弄他,和他同钉的两个强盗也讥诮他。
看哪,和他同钉的……
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他在手足的痛楚中,玩味着可悯的人们的钉杀神之子的悲哀和可咒诅的人们要钉杀神之子,而神之子就要被钉杀了的欢喜。突然间,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
他腹部波动了,悲悯和咒诅的痛楚的波。
遍地都黑暗了。
“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上帝,你为甚么离弃我?!)
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然而以色列人连“人之子”都钉杀了。
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解读
本文通过对耶稣蒙难的悲剧的描写,批判部分群众精神麻木程度之深。应该说,这一主题和题材,早就有了。作者在1919年写的《暴君的臣民》中说过:“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中国不要提了罢。在外国举一个例:……大事件则如巡抚想放耶稣,众人却要求将他钉上十字架。”
鲁迅在塑造耶稣形象时,没有拘泥于圣经的记载,而是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有所突破和创造。这,成为作品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它集中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突出耶稣的“人之子”形象。圣经里的耶稣,原是上帝的儿子,即所谓“神之子”;为救赎人类,降世为人,所以又自称为“人之子”。对于这样一个具有“神”和“人”的双重身份的宗教色彩很浓的人物,作者虽然没有否定他的“神之子”(如在作品开头就已点出),然而却特别强调:“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作为“人之子”的耶稣,为了把自己的同胞从罗马帝国和本地奴隶主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他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并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是,他的高尚的理想和伟大的行动,却不被自己的同胞所理解,甚至遭到无耻的侮辱,“兵丁们”打他、戏弄他,“路人”们辱骂他,“同钉的两个强盗”也讥诮他。他们“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热风-暴君的臣民》)。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现实!作者愈是突出耶稣的“人之子”,就愈能揭露“同胞”们的可悲和可鄙,以至在文章的最后作了这样的愤怒的谴
责:“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的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显然,这一揭露有力地加强了作品的主题。
其二,集中刻画耶稣的“复仇”心理。在圣经里,耶稣被钉十字架一节只有简单的故事叙述,到了作品里,作者增添了耶稣许多“复仇”心理的描写。他面对着死亡,却临危不惧,表现了一种清醒的战斗精神,他没有恐惧,视死如归,“痛得柔和”;“钉类从脚背穿透”,他没有悲伤,处之泰然,“痛得舒服”,“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玩味”着钉杀者的“悲哀”和被钉杀者的“欢喜”,最后“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向着他的安于奴隶命运的“可悲悯”和“可咒诅”的同胞“复”了“仇”。这些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孤独寂寞的社会改革者的形象。
——石明辉《读〈复仇(其二)〉》
《鲁迅散文全编》第一部分 希望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灵魂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fiSndor1823-49 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抛弃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茫茫的东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
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
解读
《希望》写于1925年元旦。一年之始,有望于新的一年,这是常有的事。鲁迅后来说,“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这是《希望》立意之所在。作《希望》是为了破除当时的寂寞,对青年作一番鼓舞和鞭策。鲁迅同时也回顾了自己半生的追求,正像裴多菲“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一样,他也在展望黎明,寻求希望。
希望和青春是联系在一起的。鲁迅对生活怀着热烈的希望,在希望中“耗尽了我的青春”。青春耗尽,希望渺茫,周围依然是暗夜。这时,他一面寄希望于后来的青年,一方面要亲自同暗夜短兵相接。使他痛苦的是:“青年们很平安”。这里的“平安”是“平安旧战场”上的平安,也即寂寞和消沉。他写道:“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这诗句是多么有力呵!惋惜、惆怅,又义无返顾。“肉薄”和“一掷”写尽老战士的气魄。但“肉薄”的不过是“空虚中的暗夜”,而“一掷”的乃是“身中的迟暮”,这就给人怆然之感。
《希望》中响彻一个调子,就是“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这所谓“身外的青春”指何而言呢?有的解释是:“青年们的进步言行。”我想,也许指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令人怀念的事物。这里的“青春”是一个广泛的象征意义的概念。在鲁迅没能从当时的青年中找到足够的“进步言行”时,暂把目光转向过去,怀念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于是,他接连写了以下的三篇,追求记忆中的美好的“青春”。
——李国涛《寻求那逝去的青春》
《鲁迅散文全编》第一部分 雪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
;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解读
《雪》——这是对凝结的雨(水)的想象。
“暧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一开始就提出“雨”与“雪”的对立:“温暖”与“冰冷”,“柔润”与“坚硬”,在质地、气质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南国无雪。
但江南有雪。鲁迅说它“滋润美艳之至”。“润”与“艳”里都有水——鲁迅用“青春的消息”与“处子的皮肤”来比喻,正是要唤起一种“水淋淋”的感觉。可以说是水的柔性渗入了坚硬的雪。于是“雪野”中就有了这样的色彩:“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这都是用饱含着水的彩笔浸润出的。而且还“仿佛看见”蜜蜂们忙碌地飞,“也听得”嗡嗡地“闹”,是活泼的生命,却又在似见非见、似听非听之中,似有几分朦胧。
而且还有雪罗汉。……真是美艳极了,也可爱极了。
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接着被“消释”,被“(冻)结”,被“(冰)化”,以至风采“褪尽”。——这如水般美而柔弱的生命的消亡,令人惆怅。
但是,还有“朔方的雪花”在。
而且还有火:有“屋里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