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代码结构培训讲稿
学校组织代码规则制度
![学校组织代码规则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e6411a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f.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组织代码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学校组织代码的唯一性和准确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组织代码是学校身份的标识,用于学校内部管理、对外交流和信息系统建设。
学校组织代码的使用和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范、高效的原则。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部所有使用和管理的学校组织代码。
第二章学校组织代码的编制与使用第四条学校组织代码由学校代码和学院代码两部分组成。
第五条学校代码由学校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第六条学院代码由学校主管部门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学院设置情况编制,每个学院只能有一个学院代码。
第七条学校组织代码的使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唯一性:每个学校组织代码只能对应一个学校或学院,不得重复使用。
(二)稳定性:学校组织代码一经编制,不得随意更改。
(三)规范性:学校组织代码的编制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
第八条学校组织代码的使用范围包括:(一)学校内部管理:用于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各班级、各实验室等单位的标识。
(二)对外交流:用于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三)信息系统建设:用于学校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运行。
第三章学校组织代码的管理第九条学校组织代码的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
(一)学校主管部门负责学校组织代码的编制、审核、发布和管理。
(二)学院负责本学院组织代码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条学校组织代码的管理应当遵循以下规定:(一)学校组织代码的编制应当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确保其合理性和准确性。
(二)学校组织代码的发布应当通过正式渠道进行,并确保相关单位和人员及时知晓。
(三)学校组织代码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四)学校组织代码的变更应当经过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十一条学校组织代码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熟悉学校组织代码的编制、使用和管理规定。
专题2(一):教育行政机关
![专题2(一):教育行政机关](https://img.taocdn.com/s3/m/d28a75402b160b4e767fcfe6.png)
(3)教育行政行为的单方性
如,撤消非法办学,办学许可证
(4)教育行政行为的效力先定性
教育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推定其符合法律规定,在末被宣 布无效之前,对教育行政机关本身和相对方以及其他国家机关 都具有拘束力
(5)教育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性
3.分类
(1)内部教育行政行为与外部教育行政行为
国家信访局 国家粮食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海洋局 国家测绘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1个)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州或县(市、区)和乡镇三级人 民政府。
小结:
教育行政机关作为一种公务主体,上下级教育行政 机关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公务关系。 (1)上下级教育行政机关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都 是独立的行政法人; (2)上下级教育行政机关之间存在执法监督关系, 即上级教育行政机关通过行政复议等途径可以撤消下 级教育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的决定,以达到监督的目 的; (3)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在公务职责范围内可以对下 级教育行政机关进行指导,主要是指导其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教育法,同时也对专门业务进 行指导。
• 讨论: 教委是否侵犯了此教师的受聘权?
案例:建设水电站起纠纷 讨论:
1、此案例中B县某政府与电厂之间的合 同是民事合同还是行政合同? 2、此案例是否适用行政优益权?
(二)行政主体资格的构成
1.组织要件 2.法律要件
组织要件
(1)教育行政机关的成立必须获得国家有关 机关的批准。 (2)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活动与管理必须符 合组织法律规范的规定。 (3)有法定编制并按照编制配备人员。 (4)有独立的行政经费预算。 (5)设置了办公地点和具备必要的办公条件。 (6)有政府公报公告其成立。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f245e25915f804d2b16c1f6.png)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的通知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3年第10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管理,全面反映和了解学校(机构)人员基本情况,我部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管理,统一编制人员身份标识,全面了解和反映学校(机构)人员基本情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则。
一、适用范围本规则规定了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代码的编制方法,赋予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人员获得一个终身不变的唯一识别标识码。
本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的代码编制、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本规则所称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批准设立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审批设立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民身份号码(GB/11643);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GB/T2261);4.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3304);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的表示法(GB/T7408);6.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代码》等七个教育管理信息系列标准。
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三、基础信息构成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用于描述人员个体的基本情况,是参照国家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标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和教育管理需要而制定。
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由个人标识码、国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出生地、身份证件类型、身份证件号码、学校(机构)标识码等10项信息构成。
教育机构架构及职责
![教育机构架构及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3c63db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9.png)
教育机构架构及职责1. 引言教育机构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
本文将介绍教育机构的基本架构和相关职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育机构的运作方式和功能。
2. 教育机构的基本架构教育机构的基本架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次:2.1. 中央教育部门中央教育部门是国家教育管理的最高层次,负责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规划和指导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工作。
中央教育部门的职责还包括监督和评估教育机构的运行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2.2. 地方教育部门地方教育部门是各地区教育管理的具体实施机构,负责协助中央教育部门执行教育政策,并组织和管理本地教育机构的日常运作。
地方教育部门还负责监督和评估本地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2.3. 教育机构教育机构包括学校、学院、研究所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单位。
它们是教育机构架构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负责提供各级各类教育服务。
教育机构的职责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师资培养、学生管理等。
3. 教育机构的职责教育机构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培养人才教育机构的首要职责是培养人才,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教育机构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和培养。
3.2. 传承文化教育机构还承担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
通过教育,学生能够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传承和发扬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教育机构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交流。
3.3. 推动科学研究教育机构在推动科学研究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机构应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推动学术进步和创新。
通过科学研究,教育机构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和改进。
3.4. 社会服务教育机构还承担着社会服务的责任。
它们应积极参与社会各项事务,为社会提供教育咨询和专业支持,帮助解决教育问题和提升教育水平。
教育机构架构及职责
![教育机构架构及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adeee2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6.png)
教育机构架构及职责教育机构的种类我国的教育机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中央教育部门- 地方教育部门- 各级各类学校中央教育部门的职责中央教育部门是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全国的教育工作。
其职责包括:- 制定和解释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组织实施中央政府的教育计划;- 管理和监督全国的教育系统;- 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中央教育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协调、统筹、监管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工作。
地方教育部门的职责地方教育部门是省、市、县等地方行政机关,负责本地区的教育工作。
其职责包括:- 落实和执行中央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制定和执行本区域内的教育规划和计划;- 管理和监督本地区的教育系统;- 开展本地区内的国际教育合作。
地方教育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本地区范围内的教育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各级各类学校是实施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单位,包括:- 幼儿园;- 小学、初中、高中等中小学;- 大学、研究生院等高等学校;- 职业技术学校、成人教育学校等其他各类学校。
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包括:- 基于国家和本地区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 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管理;- 开展教育研究和发展创新;- 参与本地区的教育行政管理和协调工作;- 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并培养合格人才。
以上是教育机构的架构及职责的简要介绍。
每个教育机构都有其特定的职能和责任,所有教育机构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上,共同推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
![《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https://img.taocdn.com/s3/m/0ce1ce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6.png)
《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摘要:一、引言二、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的背景与意义三、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的具体内容1.数字教育资源的概念2.分类代码的构成3.分类代码的使用场景四、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的实际应用案例五、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趋势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教育资源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我国制定了一套《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
本文将对这一分类代码进行详细解读。
二、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的背景与意义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的制定,旨在规范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提高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通过这一分类代码,可以方便地识别、查找、管理和使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
三、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的具体内容1.数字教育资源的概念数字教育资源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在的、用于教育和教学的各种资源,包括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图片、在线课程等。
2.分类代码的构成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由两部分组成:一级分类代码和二级分类代码。
一级分类代码包括10 个类别,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二级分类代码则是对一级分类代码的进一步细分,共有73 个子类别。
3.分类代码的使用场景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主要用于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归档和检索。
在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各个层面,都可以运用这一分类代码来查找和使用合适的数字教育资源。
四、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的实际应用案例以某高校的在线教育平台为例,该平台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将各类在线课程、教学资源按照一级和二级分类代码进行归类,方便教师和学生快速找到所需资源。
五、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支持,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将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将在这一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六、结论数字教育资源基础分类代码为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机构编制培训课件(机构编制政策要点及纪律要求)
![机构编制培训课件(机构编制政策要点及纪律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bb97c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4.png)
执行政策
机构编制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党和国家 的政策,不得擅自改变政策意图。
科学合理
机构编制工作必须科学合理,符合实 际需要,不得随意设置或撤销机构、 增加或公开透明,接受监 督,不得暗箱操作或违规干预。
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后果
纪律处分
组织处理
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人,视情节轻 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如警告、严重 警告、撤销职务等。
机构编制政策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 ,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机构编制政策的核心目的是优化资源 配置,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党的执政 能力。
机构编制管理原则
精简高效原则
通过合理设置机构、优化职能 配置、减少管理层级,实现机
构精简、人员高效。
统一管理原则
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 他组织的机构编制实行统一管 理,遵循统一的政策和标准。
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单位,视情况轻重 ,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如通报批评、限 期整改、撤销机构等。
法律责任
影响声誉
违反机构编制纪律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将严重影响组织 的声誉和形象,降低组织的公信力和社会 认可度。
03
机构编制政策与纪律的关系
机构编制政策与纪律的联系
实地考察
组织学员参观优秀的机构编制 管理单位,了解其管理经验和
做法。
培训效果评估
考试评估
通过考试检验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确保 培训效果。
跟踪反馈
对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进行跟 踪反馈,评估培训效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ABCD
问卷调查
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培训的满意度 、收获以及对培训的建议和意见。
教育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代码结构培训讲稿
![教育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代码结构培训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89882a3767ec102de2bd89d3.png)
中国教育统计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的省、地、县、乡、村五级 全部用12位代码表示。具体表现方式:省级由左起2 位代码加后10个0表示;地级由左起4位代码加后8个 0表示;县级由左起6位代码加后6个0表示;乡级由 左起9位代码加后3个0表示;村级由12位代码表示。
20
中国教育统计
《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由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和3位城 乡分类代码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 □ □ □ □ □ □ □ □ □ — □ □ □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3
中国教育统计
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 一、代码引用的标准 二、代码参考的标准和规则 三、代码结构 四、赋码规则 五、代码的管理
六、代码的实施及要求 七、“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管理系统”
4
中国教育统计
一、代码中引用的标准介绍
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是国家标 准,1984年首次发布,1994年对其进行了第一次修 订,2002年为第二次修订。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于 2002年10月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正式 实施。为了便于统计工作和社会各界使用《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国家统计局于同年编写了《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注释》,最新版将于2010年8月修订完成。
8
成人初中
普通高中 成人高中 中等职业学校 工读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 成人高等学校 特殊教育 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 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8493
中等职业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统计
2.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 /T 4657--2009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学校(机构)人员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e885b1a55270722192ef79e.png)
他 教育 机构 。
适用范 围
二 、规范性 引用文件
1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行政 区 划代 码
( GB/ T2 2 6 0 );
本规 则规 定 了学 校 ( 机 构 )人 员 基 础信 息 代 码 的编 制 方 法 ,赋 予 各级
况 ,教 育 部结 合 工作 实际 ,研 究制
五 完善教 师 法制教 育工 作考
实际 ,制订切实可行 的教师法制教育工 天 作 计 划 ,确 定 工作 进 度 ,精 心 组织 实
学 校 长 和 法制 教 育 教 师 都 能接 受 系 统 核 机 制 。 教育 行政 部 门 要把 是 否建 立 的 法 制 培训 。积 极 推 进 校长 依 法 治 校 工作 制 度 、是 否 制定 工 作计 划 、是 否 能 力培 训 基 地 和 法 制 教 育教 师 培 训 基 地 建 设 , 为教 师 法 制 培训 提 供 支 持 和 服 务 。 县级 以上 教 育 行政 部 门要 积 极
教育部办公厅 印发学校 ( 机构 )人员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
为进一 步 加强 和规 范学 校 ( 机 按 照国 家规 定 批 准 设立 的 各级 各 类 学
构 )人员基 础信 息管 理 ,统一 编制 校和 其 他 教育 机 构 、县 级 以上 人 民政
人 员身 份 标识 ,全 面 了解 和 反映 学 校
定 了 《学校 ( 机 构 )人 员 基 础 信 息 代 码 编 制 规 则 》 ,教 育 部 办 公
厅 ( 教 发厅 函 [ 2 0 1 3 ]9 1 号 )印 发
各类学校 ( 机构)人员获得一个终身
不 变的 唯一识 别标 识码 。
2.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家 标 准公 民
组织架构和职责在教育培训机构中的应用
![组织架构和职责在教育培训机构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01df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1.png)
组织架构和职责在教育培训机构中的应用1. 引言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组织架构和职责的合理设置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机构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组织架构和职责在教育培训机构中的应用,以帮助机构更好地发展。
2. 组织架构设计2.1 层级结构教育培训机构的组织架构通常分为四个层级: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
- 决策层:负责制定机构的发展战略、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
- 管理层:负责实施决策层的战略,进行部门协调和资源分配。
- 执行层: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如教学、研发、市场等。
- 操作层: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如教务、行政、财务等。
2.2 部门设置教育培训机构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设置相应的部门,如教学部、研发部、市场部、财务部、行政部等。
各部门之间应保持紧密的协同合作,以实现机构整体目标。
3. 职责分配3.1 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是确保机构高效运转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基本岗位职责的例子:- 校长:负责整个机构的运营管理,制定和实施机构战略。
- 教学主管:负责教学质量管理,教师招聘和培训。
- 研发主管:负责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的创新。
- 市场主管:负责市场推广,品牌建设和招生工作。
- 财务主管:负责财务规划,预算管理和资金运作。
- 行政主管:负责机构日常行政事务,如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等。
3.2 职责划分原则在分配职责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明确性:职责应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
- 合理性:职责分配应合理,避免工作负担过重或过轻。
- 协调性:确保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职责协调一致,避免工作重复或遗漏。
- 发展性:鼓励员工职业发展,适当提供挑战性职责。
4. 职责执行与评估4.1 职责执行各岗位员工应严格按照职责执行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为保证职责的有效执行,教育培训机构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工作流程、考核标准等。
4.2 职责评估定期对各岗位的职责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并持续改进。
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发[2011]6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发[2011]6号](https://img.taocdn.com/s3/m/98a1a11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8.png)
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发[201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范管理全国学校(机构)代码,提高教育统计管理水平,我部研究制定了《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现将《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并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充分认识贯彻执行《管理办法》的重要意义。
《管理办法》是对学校(机构)统一编制、及时更新、动态维护学校(机构)代码的管理制度,对于统一规范学校(机构)代码并及时更新、维护,提升教育统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教育统计数据快速交换和共享,提高教育数据利用效率和效益,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业务机构要互相配合,依据《管理办法》相应工作流程,处理好学校审批工作与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工作的衔接。
教育行政部门内负责学校审批工作的机构在处理学校(机构)的设立、合并、变更和终止等有关业务时,须及时向负责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工作的机构告知相关信息。
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须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具体实施办法,认真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学校(机构)做好统一代码申请、登记和更新维护工作。
附件: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附件: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反映学校(机构)代码的增减变动情况,规范学校(机构)代码的赋予、更新与维护、使用与管理,明确职责与分工,保证学校(机构)代码信息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课程代码编制办法培训
![课程代码编制办法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f0916d8e71fe910ef02df803.png)
应用英语专业的两个方向:
管理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专业
二、课程代码由英文字母与数字 组成,共十位
1-2位 3-4位 5位 6-8位 9位 10位
XX(英文字母 )
课程性质
XX(数字)
教学单位代码
X(数字) XXX(数字 X(字母 X(数字 ) ) )
专业代码 课程序号 课程识 别码 学期识 别码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 务员会议
教学管理和科研中心 2013年12月17日
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代码办法培训会
教务部
一、课程代码编制要求
1.要求课程代码和青果系统结合起来; 2.要求以专业为单位统一编码; 3.要求以学院为单位教学副院长统一审核; 4.要求课程代码编定后原则上不做修改; 5.要求教学秘书对课程代码有深刻理解。
(五)9位(字母)课程识别码
第九位的代码用字母标示,“A”表示课程 课时数没有发生变化,和第一次录入系统 的课程保持一致,如果有变化按照“A-Z” 顺序进行设置,表示该课程虽然名称相同 ,但是课程安排的课时数不一样; 成教、高技等班级的课程用书清楚 (1)第十位的“0”表示该课程没有分学 期上课,如果该课程需要拆分学期来上课 ,用“1-9”来表示; (2)最后一位分学期上课课程识别码出现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都是“0”,“1-9” 只为青果教学管理系统所设计,在报教学 实施计划和录入系统时进行修改。
(一)1-2位(字母)课程性质
(二)3-4(数字)教学单位代码
(三)5位(数字)专业代码
同一二级学院的专业基础课,无法归属专 业的,开设专业代码用“0”表示。
(四)6-8位(数字)课程序号
由各教学单位,按照开课的顺序( 参照教学进程表中开课学期顺序) 进行编码,报教务处统一执行,编 定后原则上不作改动,序号从001999依次编码。
基础教育部课程代码编制办法人文
![基础教育部课程代码编制办法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2add81cc22bcd126ff0ccb.png)
基础教育部课程代码编制办法(修订)根据学院课程代码编制办法,特制订基础教育部课程代码编制办法。
一、课程代码的组成1.课程代码共有七位数码构成,头两位为系部代码,第三位为学制及层次代码,第四位为课程性质代码,第五位为教研室代码、第六位为课程序号代码、第七位为课程开设学期代码。
2.课程代码示例:×××××××∣课程开设学期代码∣课程序号代码∣∣∣∣教研室代码∣∣∣课程性质代码∣∣学制及层次代码∣系部代码3.系部代码:系部名称代码基础部00经济管理系01电子工程系02信息工程系03机电工程系04电气工程系05汽车工程系06数字艺术系074.学制及层次代码学制代码三年制普通高职 3二年制高职大专 2五年制高职 5三年制中专05.课程性质代码选课性质代码必修课 1限选课 2任选课 3辅修课 4实践课 5其他96. 教研室代码教研室代码人文通识教育教研室 1数学教研室 2外语教研室 3思政教研室 4体育教研室 5二、同一门课程要分学期上课的,需另行单独编号,但需在课程名称后加中文序号,如“(一)”、“(二)”、“(三)”、“(四)”等。
课程(一)表示该课程第一学期上,课程(二)表示该课程第二学期上,课程(三)表示该课程第三学期上,课程(四)表示该课程第四学期上。
如: 0031201 高等数学(一)0031202 高等数学(二)三、课程代码由各系部统一编定后,报教务处备案。
四、本办法自公布之日实施,基础教育部负责解释。
附件:课程编码统计表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备注大学语文一(农政14级)0031101大学语文二(农政14级)00311020031111应用文写作(物流/会计/旅游/连锁14级)普通话0031122文学欣赏与写作0033101实用美学(选修)0033102演讲与口才(选修)0033103心理学0033104应用心理学0033105中国古代诗歌鉴赏0033106公文写作与处理0033107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0033108看电影学音乐0033109诗词趣话0033110应用文(选修)0033111音乐欣赏0033112东西方文化差异0033113吉他演奏0033114社交礼仪0033115历史概论0033116普通话(选修)0033117合唱0033118(说明:同一门课程的课程代码个数等于该课程开设的学期数)。
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结构20100709-V8.0
![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结构20100709-V8.0](https://img.taocdn.com/s3/m/f13cefcca1c7aa00b52acb42.png)
学校举办者码 (第四段
举办者 第1 ~3 位门 地级教育部门 地级其他部门 县级教育部门 县级其他部门 地方企业 民办 中央 省级教育部门 省级其他部门( 地级教育部门 地级其他部门( 县级教育部门 县级其他部门(
第3、4为省码,第5~10位为 特殊教育 000001~999999 第3、4为省码,第5位为0,第 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 6~10位为原5为学校编码 第3、4为省码,第5位为0,第 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6~10位为原5为学校编码 中等职业培训机构 第3、4为省码,第5~10位为 000001~999999
321 322 328 329 331 332 341 342 349 343 344 351 352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9 371 411 412 413 414 415 419 421 422 423 424 425
广播电视大学 其他机构 盲人学校 聋人学校 弱智学校
111 211
02 城乡结合 112 985 区 03 镇中心区 121 …… 04 镇乡结合 122 …… 区 05 特殊区域 123 …… 06 07 乡中心区 210 …… 村庄 220 ……
08 09 10 11 12
政法院校 体育院校 艺术院校 民族院校
农民小学 党政机关代码 811 812 821 822 831 832 小学班 扫盲班 初级中学 一贯制学校 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初级中学 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一贯制学校
地方企业 事业单位 部队 集体 民办
学校举办者码 第四段) 第四段)
举办者 位 3位 幼儿园 党政机关代码 811 812 821 822 831 832 891 999 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幼儿园 独立设置学前班 小学 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小学 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小学教学点 其他学校附设小学班 职工小学 第1 ~3 位 办学类型(61类 办学类型(61类) 3位 111 112 119 211 212 213 218 219 221 222 228 229 311 312 313 314 学校属性码
学校(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培训教材_v0.4(2015-6-11)
![学校(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培训教材_v0.4(2015-6-11)](https://img.taocdn.com/s3/m/bc50ca9102d276a200292e76.png)
2015年学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培训教材1工作要求工作时间:7月1日至9月1日2系统使用说明2.1进入系统打开“中国教育统计网”(地址:),中国教育网页面的左侧,点击“学校(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进入系统。
2.2用户登录1.选择单位代码输入部门编号或者点击“部门编号”选择登陆单位。
2.选择业务职能业务职能分为管理,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教育。
●管理:如果是省级单位,那么可以同时对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三类学校进行管理。
●高等教育:可以对高等教育学校进行管理。
●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进行管理。
●基础教育:可以对基础教育学校进行管理。
3.输入登陆口令4.点击进入按钮,进入系统2.3操作主界面➢信息提示区提示登陆单位及职能范围。
➢信息搜索区可以查询学校或管理机构信息。
➢系统功能区用户信息退出➢一级功能菜单区提示本年度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修改、查看单位及个人信息,可查看下级单位的密码。
新建学校、撤销学校、撤并学校、学校信息调整,查看发布数据。
审核辖内学校信息变化申请。
查看学校(机构)代码相关的报表分析表。
下载各省、地(市)的代码数据,包括学校信息、机构信息(注:每天更新一次该数据包)统计工作完成后,需要打印备案报表。
查看代码系统使用说明统计系统用到的代码库点击一级功能菜单后,会在二级菜单去显示二级菜单。
2.4任务任务功能中,列出了当年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如下图所示:2.5管理部门点击管理部门,二级菜单中显示两个子功能项:部门管理、部门人员。
部门管理,主要是补全管理部门的相关信息,并且在这里可以增撤省自用的采集部门。
部门人员,主要用来查看本单位及所辖单位情况,包括辖内所有登录密码。
部门管理选择查询条件,部门分类包括两种:采集部门(省自用),属地管理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查询条件刷新区域机构树,根据需要,选中要查看或者修改信息的管理机构。
●机构树中选中某单位后,右侧会显示该单位的详细信息。
教育行业分类代码
![教育行业分类代码](https://img.taocdn.com/s3/m/a00b35d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a.png)
教育行业分类代码教育行业分类代码84 教育指国家、社会、私人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开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活动,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活动。
841 8410 学前教育指按照国家幼儿教育规定对学龄前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活动。
◇包括:—幼儿园(全托制、半托制、寄宿制、计时制);—学前班;—幼儿活动站、游戏小组、巡回辅导站、“大篷车”等幼儿教育活动。
842 8420 初等教育指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初等教育和成人扫盲教育活动。
◇包括:—普通小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企业等按照义务教育法举办的小学教育活动);—职工初等学校;—农民初等学校;—扫盲班。
◆不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中小学招生办(无论是否有行政编制),列入9424(社会事务管理机构)。
843 中等教育指小学毕业到大学专科教育以前阶段的教育。
8431 初中教育指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对小学毕业生进行初级中等教育的活动。
◇包括:—初级中学(无高中教育);—初中型完全中学(初中人数超过高中人数的学校,或以初中教育为主的学校)。
◆不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中小学招生办(无论是否有行政编制),列入9424(社会事务管理机构)。
8432 高中教育指非义务教育阶段,通过考试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普通高中教育的活动。
◇包括:—高级中学(无初中教育);—高中型完全中学(高中人数超过初中人数的学校,或以高中教育为主的学校)。
8433 中等专业教育◇包括:—中等师范学校;—工业学校;—农业学校;—林业学校;—医药学校;—财经学校;—医药学校;—财经学校;—政法学校;—体育学校;—艺术学校;—其他中等专业学校。
8434 职业中学教育指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招收小学或初中毕业生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活动。
◇包括:—职业初中;—职业高中。
◆不包括:—为成人提供中等教育的活动,列入8439(其他中等教育);—为成人提供各种技能培训活动,列入8491(职业技能培训)。
8435 技工学校教育指各级政府、各主管部门、企业办的技工学校的教育活动。
各级各类学校编码规则
![各级各类学校编码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0a345e4f111f18583d05ae8.png)
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编制规则为全面反映和了解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基本情况,统一编制、规范管理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满足教育统计和管理工作需要,特制定本规则。
一、编制依据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依据国家统计标准及教育部对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管理分类标准制定。
相关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 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 3.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 ); 4.《统计用区划代码》和《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10年);5•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T 4657)、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的编制、教育统计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三、编码规则1.新设的学校(机构)赋予新的代码;2.学校(机构)仅改变名称的,沿用原代码;3.学校(机构)合并时,在不改变学校类别的前提下,新设学校(机构)可使用合并前的一个学校(机构)代码;4.当学校撤销或改变学校类别时,须重新编码,其原代码作废;5.已作废的代码不得再赋予其他的学校(机构)使用,以保持代码的唯一性;6.原取消的学校(机构)恢复对外挂牌的,启用原代码;7 .学校(机构)代码中的学校顺序码不作为各学校(机构)在其他领域、场合中排列顺序的依据。
四、代码结构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分五段。
•第一段为“机构代码”,共10位,是按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的各级各类学校(机构)拥有的全国唯一的代码标识;•第二段为“学校驻地地域码”,共12位,采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用区划代码》,用于标识学校所在地的区域;•第三段为“属地管理部门驻地地域码(统计用)”,共12位,采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用区划代码》,用于标识属地管理部门所在地的区域;•第四段为“学校举办者码”,共3位,用于标识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举办者类别;•第五段为学校(机构)的其他属性码,用于标识学校办学类型、类别和学校所在地的自然属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的编制对象主要为村民委员 会、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以及类似居委会地域和类 似村委会地域。 中国教育统计
◇ 《区划和城乡代码》的编制依据
《统计用区划代码》的编制依据如下:第一,以国务 院关于行政区划的调整文件,以及县及县以上人民政 府对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地域的调整文件为编 制依据;第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为编制依据;第三,以《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 代码编制规则》为编制依据;第四,以各级人民政府 批准、认可的开发区、园区、工矿区、农场等为编制 依据。
——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90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汇总码。
14
中国教育统计
◇第三层即后两位表示县、自治县、县级市、旗、 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其中: ——01~20表示市辖区、地区(自治州、盟)辖 县级市、市辖特区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 划中的县级市,01通常表示市辖区汇总码;
◆ 《区划和城乡代码》对统计工作的意义
一、为全面、真实反映和评价我国城镇化水平提供 了翔实的城乡地域资料。 二、推动了我国的统计标准化建设。《区划和城乡 代码》的编制,将结束长期以来我国统计工作在区 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上不统一、不规范的现状。 三、是统一、规范各专业、各部门的区划代码和城乡 划分代码。 四、为建立部门统计信息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22
中国教育统计
2009年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样稿)
(全部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见国家统计局信息网)
统计用区划代码 110000000000 110100000000 110101000000
城乡分类 区划名称 代码 000 北京市 000 000 市辖区 东城区
110101001000 110101001001
24
中国教育统计
◇三是城乡划分代码通过系统转换取得。严格地讲, 《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中的城乡分类代码不是直接 编制的。为了保证城乡划分的准确和不受外界干扰, 在编制代码中,先编制中间转换代码——城乡属性代 码,再在系统管理平台中依据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 属性代码转换出城乡分类代码。
25
中国教育统计
数字码码位结构从左至右的含义是: ◇第一层即前两位代码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13
中国教育统计
◇第二层即中间两位代码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 直辖市所辖市辖区/县汇总码、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 政区划汇总码,其中: ——01~20、51~70表示市,01、02还用于表示 直辖市所辖市辖区、县汇总码;
110101001002 110101001005 110101001006 110101001007 110101001008 110101001009 110101001010
23
000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东华门街道办事处 多福巷社区居委会
银闸社区居委会 东厂社区居委会 智德社区居委会 南池子社区居委会 黄图岗社区居委会 灯市口社区居委会 正义路社区居委会
◆ 《区划和城乡代码》是国家统计局以国家统计局 令发布的国家统计标准。
16
中国教育统计
◆ 《区划和城乡代码》介绍
◇ 《区划和城乡代码》的编制对象 《统计用区划代码》的编制对象分为两种:其一,乡 级区域,包括民政部门认可的乡、镇、街道,以及民 政部未认可的类似乡级区域。类似乡级区域主要是开 发区、工矿区、农场、林场等区域。其二,村级地域, 包括民政部门认可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辖地 域,以及民政部门未认可的类似村级地域。类似村级 地域主要是工矿区的家属社区、科研单位的居民社区, 以及农场生活区等地域。
代码用三位数字表示,第一位数 字表示类别,第二、三位数字表示 各类中的机构顺序。
9
中国教育统计
类别标识如下:
1——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检、最高法;
2——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及事业单位;
3——国务院组成部门;
4、6——国务院办公厅、直属机构、直属特设机构、 办事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及事业单位和综合性行业 协会; 5——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
11
中国教育统计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
◆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区划代码》于1980年发布,现已广泛 应用于我国计划、统计、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社会保障、信 息化、教育、人事管理、组织机构管 理等诸多领域。此标准是我国现代化 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标准。
7中国教育统计ຫໍສະໝຸດ ◆教育的分类大类(1) 84 教育 841 842 84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P 教育) 中类(6) 小类 (16) 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8411 8421 8422 8431 8432 幼儿园 小学 成人小学 普通初中 职业初中
8433
8434 8435 8436 8437 844 845 849 高等教育 特殊教育 其他教育 8441 8442 8451 8491 8492
——21~80表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 区、地区辖特区;
——81~99表示省(自治区)辖县级市。
15
中国教育统计
4、《统计用区划代码》和《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计上划分 城乡规定的批复》,国家统计局经过对 全国城乡划分清查,完成了统计用区划 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的编制工作。2010 年5月20日国家统计局第5次局常务会通 过了《统计用区划代码》和《统计用城 乡划分代码》(简称《区划和城乡代 码》),并以国家统计局第14号令对外 发布。
7——民主党派机关、全国性人民团体。
10
中国教育统计
标准举例: 表3
国务院组成部门代码
代 301 302 303 306 308 311 312 313 314 315 318 319 320 326 332 333 334 339 347 348 356 357 360 361 363 365 366 码 机 构 名 称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监察部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审计署 中国人民银行 农业部 水利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土资源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铁道部 交通运输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文化部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卫生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 商务部
8
成人初中
普通高中 成人高中 中等职业学校 工读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 成人高等学校 特殊教育 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 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8493
中等职业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统计
2.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 /T 4657--2009
◆本标准规定了中央一级的党政机 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的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 换。 ◆代码结构图: × × ×
18
中国教育统计
◇ 《区划和城乡代码》的结构、表示方式
《统计用区划代码》的结构共为12位代码,分为5层码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 □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第一层为省级码段,由左起1、2位表示;第二层为 地级码段,由左起3、4位表示;第三层为县级码段,由 左起5、6位表示;第四层为乡级码段,由左起7-9位表示; 第五层为村级码段,由左起10-12位表示。
3
中国教育统计
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 一、代码引用的标准 二、代码参考的标准和规则 三、代码结构 四、赋码规则 五、代码的管理
六、代码的实施及要求 七、“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管理系统”
4
中国教育统计
一、代码中引用的标准介绍
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是国家标 准,1984年首次发布,1994年对其进行了第一次修 订,2002年为第二次修订。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于 2002年10月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正式 实施。为了便于统计工作和社会各界使用《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国家统计局于同年编写了《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注释》,最新版将于2010年8月修订完成。
5
中国教育统计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对全社会经济 活动进行的标准分类:它适用于在统计、 计划、财政、税收、工商行政管理等宏 观管理和部门管理中,对经济活动划分 行业类别,也适用于社会经济研究和微 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观察。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政府综合统计、 政府部门统计和企业统计的基础分类。 它为国民经济核算和各项专业统计按照 经济活动观察事物提供了详细、科学的 分类依据。
中国教育统计
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 码设计原则与结构介绍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2010年7月
目的和意义
代码是我们统计工作基础的基础。信息化时 代,要想实现数据互通互溶,就要有一套科学的、 系统的、包含更多信息的学校代码,以便我们的 统计数据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信息 互相融通,使我们的统计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及县 级以上行政区划的数字代码和字母代码。本标准适用 于对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进行标识、信息处理和 交换等。
12
中国教育统计
◆简介:行政区划数字代码(简称数字码)采用三 层六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我国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 盟)、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 林区、特区)。
3位城乡分类代码仅对应村级代码,省、地、县、乡4 级代码所对应的城乡分类代码统一为3个0。
21
中国教育统计
在《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中,第13-15位所表示的 城乡分类为:111表示主城区;112表示城乡接合区; 121表示镇中心区;122表示镇乡接合区;123表示特 殊区域;210表示乡中心区;220表示村庄。在判别城 乡时,第13位为1表示城镇,第13位为2表示乡村。由 此可以从《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中观察到哪些村级 单位属于城镇,哪些村级单位属于乡村。 对应教育统计: 111、112——— 城市 121、122、123— 县镇 210、220————农村